读《病床上的作家》有感500字

读《病床上的作家》有感

500字 六年级 读后感

在愉快的寒假中,总是有作业的“亲切”的访问。也就是在这样的作业当中,我阅读了《病床上的作家》这篇短文,了解到高士其爷爷的事迹。

故事的内容大概是这样的:高士其爷爷年轻的时候曾经去过美国留学,攻读细菌学。可是高士其爷爷不幸在一次实验的时候染上了脑炎病毒。严重的病情使他全身瘫痪了,但是他仍然顽强地活着。几十年来,高士其爷爷为我们少年儿童写下了100多万字的作品。不过在1988年,高士其爷爷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读完这篇文章,我不禁想到一个像高士其爷爷这样的人,他就是霍金。他与高士其爷爷一样,虽然全身瘫痪,但是他们仍然顽强地活着,为这个社会做出了许多的贡献。

命运是掌握在我们的手里。只要我们顽强,就有可能改变我们的命运。在他们的身上,我可以看到一种精神,是不向命运屈服,顽强不屈的精神。这就是取得成功的关键。无论是高士其,还是霍金,他们都是这样想的——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生命的升华。因为这个,他们为自己所钟爱的世界留下了一点贡献,也是为自己的生命留下了一点辉煌。

人的生命是脆弱的,但是人的意志是坚强的,只要相信自己的毅力,就可以向命运挑战。高士其爷爷虽然躺在病床上,但是他的思想却在那神秘莫测的科普世界里,为我们少年儿童写下了许多故事,让我们了解科普世界。

人的一生中有许多的挑战,有成功也有失败,可是向命运挑战是用自己的意志,自己的思想,是一定会成功的。

折柳寄思话清明

600字 高二 状物

折柳寄思话清明

清明是一支歌,一首唱在万千华夏儿女心中的歌。跳动的音符是那不灭的中华魂。

——题记

走近清明,几丝细雨,几缕哀思,穿越了一个又一个清明时节;几捧黄土,几杯清酒,度过了那数不尽的凄苦长夜;几滴汗水,几行热泪,诉说了那洒下奋斗的万顷高原。清明的哀思不绝,似老鸦低呜的凄凉,似高猿长啸的深邃。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是杜牧留下的清明之灵;“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是张继绘出的清明之形;“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仙野僧。”是王宇俏洒下的清明之神;“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是白居易刻画的清明之境。自古而今,万千墨客低语细唱出了清明的夕阴。

清明节,这个多么神圣的日子!这天,笔墨挥洒的阳光温暖了一个世纪,浓郁深厚的思念笼罩了整个黄土大地。记得1937年,长达六周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掩埋了三十多万鲜红的生命:记得2008年5·12汶川地震震垮了千万座高楼,面对这些,我们中华民族却用坚强和万众一心诠释了生命的真谛。

漫步墓园,简朴的灰白色书写了逝者的过去。一片不知名的蓝色小花迎着春风绽放着,

微露笑颜,几个姐妹儿挤在一起,似比美,似赛俏。他们在一片瓦砾中扎根,似乎在向着命运挑战,诉说着他们的不甘。

一片寂静的海中生命开始了。在黑暗中孕育,就像幽深的泥土为了光明而生长,然后努力地汲取的阳光,开枝散叶,开花结果。

也许生命本该这样,谈不上公平,只有付出才得以绽放。看着那些逝去的亡灵,我们真心为他们祈祷:“一路走好!”。

春风吹着,我惋惜这空中没有夹杂的雨。走出墓园,不禁静静沉思。其实清明本该有雨,来洗涤城市,洗涤生命,洗涤人生的苦厄。

有风无雨,却罢折柳寄思话清明。

高二:刘璐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六年级
读后感
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