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穹顶之下,遥念云白天蓝
一个《穹顶之下》的公益视频,感动中国,唤醒中国。。
有着众多粉丝、已从央视离职一年之久的才女柴静,带着她的环保公益片《穹顶之下》横空出世;柴静与时下严峻的雾霾,是两个敏感的大话题,以这样的形式同时出现,必然引起广泛关注。对于柴静,自一年多前在新浪微博看了一些她的“看见”碎语,便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个央视新闻界的“文艺女神”。这部片子,只因是柴静制作,于我,亦是在关注之列。
昨天到今天,工作的间暇,断断续续抽空把长达近2个小时的视频片子看完了。看后明白了,《穹顶之下》的主旨是阐述形成雾霾的原因,并建议了一些解决方法。这个片子,是公益的,是善意的,是仁爱的。柴静声情并茂的演讲,除了佩服她的才华和睿智之外,已被深深地打动、感动了。也看了许多网友的视频评论,深受感动者不在少数,呼吁环保的声音也比比皆是。
片子开头,柴静谈及女儿出生时患肿瘤之事,并坦言,在照顾女儿的过程中对雾霾感受也越来越强烈。南方周末环境记者记者汪韬3月1日发文《我所见证的柴静与雾霾的私人恩怨》,将柴静不辞辛劳地去寻找雾霾元凶,比喻为“一个母亲与和雾霾之间的私人恩怨”。片子开场,便打了说服力极大的亲情牌,让人如何不相信、不感动呢!
我就住在曾一度位居全国十大雾霾城市之首的济南城,对于“雾霾”这个词汇有着亲身、深切的感受。这座城市,经常看到的天空都是灰色或是暗黄色的,就像仿佛即将来暴风雨的那种阴沉天;尤其在楼层窗口时看到的一角天空,是那么的低沉,让人呆在屋子里都觉得透不过气来,瞬间有种窒息的感觉席卷身心,令人心情也随心变得阴郁不开晴。有时空气中的污染物是清晰可见的,飘洒着细细的扬尘,若是出门远一些,一趟下来,肩头和头顶会落满一层薄薄的黄色尘土。因为惧怕这样低劣的空气质量,又不习惯戴口罩,一冬天,除了上下班的时间匆忙来去,便无事不出门,被迫宅在家里。
且不说柴静的背后支持人是谁,就说她自费100多万,全片103分钟的精彩演讲,是走访了多个污染现场寻找雾霾根源,并多国实地拍摄治污经验;花了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收集资料、做采访、调研的苦心结果;意在公益、公利,堪称一大丰功壮举!柴静片子,唤起了太多的热情和感动,唤起了人们对于环境污染严峻性的认识和觉醒,所以说这部片子是成功、成绩的!
柴静出发点是善意的,只是做了一件必有争议的事。片子最大的贡献是,她让每个看过片子的中国人开始思考,开始讨论对健康有着极其严重危害的”雾霾“;有了争辩,就有可能处理问题,推动一些问题的认识性,并提醒有关部门回到解决的层面上来。此片的价值远远超过制作成本100万的无数倍,其贡献性更是无可厚非。
她的演讲,至少让我们明白了雾霾是如何造成的,至少让我们知道了若遇到人为的破坏环境卫生,可以拨打一个号码:12369。此举,是一个外行人做了一个内行人该做的事。虽然说并非专业,并非学术演讲,我想,她的初衷目的是达到了!
这部片子的一些数据依据的证明,让我知道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实。
长期置身雾霾的环境,将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在中国,每年因为污染而提早死亡的人有50万。而且雾霾的危害会危及下一代,小孩长期在雾霾环境中,长大会导致肺部疾病,将会影响一生的健康和幸福!
更令人惊讶的是,一年中处于雾霾天气200天以上的城市,竟然是:杭州——美丽的西子湖。从来思想中的杭州,是柳绿花红、烟雨轻灵的如画景象,看到视频中那个烟尘笼罩的城市,说那便是如今的杭州城;忽然有种撕撕扯扯的心痛,胸口涌上难以名状的压抑感,久久无法散去!
从中了解了,60%的pm2.5来自燃油、燃煤,中国的燃煤量已超过全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褐煤的危害将对于环境的破坏性更大!然而好煤越来越少,燃用褐煤的将越来越多;如此的状况,能不为我们赖以生存的未来环境担忧吗?!
柴静展现给人们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内幕:原来大多数柴油车的排放设备,都是假造的。还有就是:油品,国四标准的柴油污染物比欧美国家高出25倍。汽油标准比欧美低两三个档次,而达标的油只占国内消耗量的3%。油品制定的专家,大部分是石化行业的人;垄断行业只要不满足他的利益,就会断供、不升级油品标准。
柴静说:空气是没有墙的,因此为全中国的空气质量担忧。有人说,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谈环保,太奢侈。却有些不亚于自然灾难性的污染,都是人为故意的综合,其实很多是可以改善的。只是执法部门却是太多的不作为;遇到责任问题,不是躲闪就是互相推诿,贻误了很多治理的时间和机会。
中国的雾霾之殇,每个老百姓都是雾霾的制造者,但是,管控、治理、消除雾霾,责任在政府。世界各国治理雾霾的成功之路、前车之鉴也证明,关键在于政府如何作为。环保部门的监管力度需要加强,百姓家庭也要节能减排,尽量用清洁灶具。出门尽量不开车,近途考虑步行,或者选择自行车、公共交通代步。
昨日下午四时,中石油自称专家的万战翔站出来反驳视频的专业性和数据不实,还说柴静是“外行看热闹”、说热闹,他说她是脑力不够,最可气的是,不说自身的原因,一度在那无用地强调柴静没有说明烧煤和汽车尾气形成雾霾的主次轻重。避重就轻,在视频中鸡蛋里挑骨头,却对于中石油的质量、加油枪环保问题只字不提,着实令人愤慨不已。这样的言论,自然遭来谴责声、谩骂声一片。参与的七万多人,有百分之九十是偏向于柴静的,纷纷义愤填膺地回击这砖家。可见柴静此举确实唤醒了人们的环保意识。看到一名自称是中石油底层员工的人这样回复:这个总工确实没什么水平,在这里真正有水平的人很难做到高层,大家懂的!言语中仿佛暗隐中石油有着一些不为人知的内幕!着实可叹!
很怀念小时候,那白白的云彩,蓝蓝的天,吸一口空气,都是清新、尘香的味道。那时,眼中的世界,是高远宁静的,心怀,是那么的纯净、美好!
十三亿中国人的蓝天白云,不知何日可见?!环境污染问题的严峻,改善的问题迫在眉睫、不容忽视,我们不得不深思,如何还以后代成长一个纯净的自然环境呢!这个世界,是我们生存的地方,我们该怎样好好爱护它,让它变得更好!
苍翠中蛇山
一段传说
演绎,汉朝的故事
在这个淳朴的乡村
浓郁发酵
中蛇山
你算不上巍峨
一条曲径通幽的小路
带着异乡人的情思
攀爬,累累硕果
那是一片苍翠的地方
杏树,枝头挂满相思
核桃,伸展着无际的绿色
我顺着山道寻觅
有梯田,有树影
在看山人的吆喝声中
风,徐徐吹过
中蛇山啊!
苍翠,掩盖了荒漠
隐居于此
伴山而居
夜晚听到,雨轻轻地洒落
那是一片苍翠的地方
举目遥望
一片片的浓郁
绽放,等候的执着
相关推荐
-
《穹顶之下》读后感今天晚上我看了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它深深震撼了我,使我难以入眠。对于中国环境问题,我感触很深,环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就像柴静说的:同呼吸,同命运。《穹顶之下》是一部由柴静自费拍摄的雾霾深度调查纪录片。 部时长达103分钟55秒的视频聚焦雾霾问题。这部纪录片通过视频网站、社交网络等共同的力量,让数千万乃至上亿人再次认识到雾霾的危害,并且形象化的对雾霾的构成做了解读,让人们开始关注到雾霾污染的严重性,引发人们对环境污染的热议。在身边,我就感受到了环境发生的变化。比如说以前的北江,那时水还没有被污染,有很多人去那里玩,有人划船,有人钓鱼,还有些人玩水上摩托艇。那时有蓝天,有白云,晚上可以看星星。几年后,北江的水变黑了,沙滩上有很多腐烂的死鱼散发着臭味,再也没有人来这里玩。向远处看时,就像蒙着一面轻纱,而且有蓝天白云的日子变少了。 我非常感谢她,她让我认识到雾霾污染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呼吁中国人关注环境问题。她使我们引发思考:如果环境继续恶化,工业污水乱排放,无限制地排放燃料废气,河水被污染,森林无限制砍伐,天空永远阴森森的,酸雨泛滥,人类有什么未来?带给我们的就是疾病,癌症,毫无生气的生活环境。如果我们的后代问:书本上说的蓝色的天空,清澈的河水,春天的小鸟呢?我们该怎么回答?也许我们只能说:那只是曾经,再也回不去了。我们怎么对得起子孙后代?为了我们生存的家园,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要行动起来,一起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不要让后代生活在穹顶之下,让天空重新出现蓝天白云,让河水依然清澈,让春天还有小鸟。600字 初二 读后感
-
白天光明笼罩大地阳光无比灿烂处处是生机一片明媚天白天欣赏夜的神秘晚把夕阳留早把黎明送黑夜赏识白天的美丽50字 初二 诗歌
-
苍穹莫言自古皆如此,莫道词人无胆气。岂料穹庐拣肥腯,一叫水天沙鹤孤。莫道穹天无路到,玉子纹楸一路饶。莫言塞北无春到,晴日晓升金晃曜。50字 初二 诗歌
-
苍穹无比地辽阔就像那海洋在这之中是否有着樱花般笑容的你隐藏在那云朵之上我知道你的离去是多么的无奈可又能怎样愿你如雄鹰般在苍穹中尽情地遨游吧50字 初二 诗歌
-
苍穹为何内心难过还要强装笑容表情何时才能自在轻松仰望苍穹思念似一条长龙盘旋在脆弱心灵的上空想念的空洞却不记得在那里有过那么一刻钟我的心中除了你谁都不能填充100字 初二 叙事
-
苍蓝之歌—苍穹之蓝苍穹之蓝,也许是水的灵动;造就了苍蓝纯洁的气息,蔚蓝的发丝如瀑般垂落。也许是冰的沉稳,造就了苍蓝稳重的性格;深邃的蓝眸如宝石般闪耀。也许是雪的轻盈,造就了苍蓝曼妙的身姿;似乎在梦中寻闻……一季繁花落。苍蓝从未想过独自享有完美的一切;金木水火土,苍蓝在元素中徘徊。以智慧为本;以灵敏为辅;苍蓝选择了生灵之色,自然之色。以冰为盾;以水为音;以雪为攻。滋润着万物,抵挡着黑暗。时间推磨着一切,苍蓝动人的歌声如溪流般流动;究竟流进了谁的心间?葬舞……流星划破苍穹,又有谁去修补?月色笼罩,又有谁在轻声弹唱?亦有谁为其翩翩起舞?苍穹本为苍蓝之色;浩瀚,渺茫。落叶,遮住了谁的胸襟?遮住了谁清澈的眸光……麒麟小学五年级:梦莓雨音250字 五年级 散文
-
苍穹“呵……首相,”康奈利·福吉说着,大步走了过来,伸出一只手,“很高兴跟你又见面了。”?首相从心底里不愿回答这句客套话,便什么也没说。他一点儿也不愿意见到福吉,福吉以前的几次露面,除了令人特别惊慌外,一般意味着又要听到一些特别糟糕的消息了。况且,福吉这次显然显得忧心忡忡。他比以前瘦了,脸色更加晦暗,脑袋也秃得更厉害了,脸上看上去皱巴巴的。首相曾在政客们脸上看见过这种神情,一般来说,这不是一个好兆头。?“我能帮你做点什么吗?”首相问,匆匆握了一下福吉的手,示意他坐到桌子前一把最硬的椅子上。?“真不知道从哪儿说起,”福吉嘟囔道,拉过椅子坐下,把那顶绿色的圆顶高帽放在膝盖上,“这个星期真够呛,真够呛啊……”?“你这个星期也过得不顺心吗?”首相板着脸问,他想让对方明白,他自己需要操心的事情已经够多的了,不想再替福吉分担什么。?“是啊,那还用说。”福吉说着疲倦地揉揉眼睛,愁闷地看着首相,“这个星期我跟你的遭遇差不多,首相。布罗克代尔桥……博恩斯和万斯的命案……更别提西部的那场动乱……”?“你们——嗯——你们的——我是说,你们的一些人跟——跟这些事件有关,是吗?”?福吉非常严厉地瞪着首相。“当然是这样。”他说,“你肯定明白是怎么回事?”?“我……”首相迟疑着。?正是这种状况,使他不太喜欢福吉的来访。他毕竟是堂堂的首相,不愿意有人让他感觉自己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学生。可是,自他当上首相的第一个晚上与福吉的第一次见面起,情况就是这样。他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情景,就好像是昨天刚发生的事情,他知道他至死也忘不了那段记忆。?当时他独自站在这间办公室里,品味着经历了那么多年的梦想和精心谋划之后,终于获得成功的喜悦,突然,他听见身后传来一声咳嗽,就像今晚一样,他转身一看,是那幅丑陋的小肖像在跟他说话,通报说魔法部部长要来拜访他。?自然地,他以为这是长期的竞选活动和选举的压力导致他的精神有点失常。他发现一幅肖像在跟他说话时确实惊恐极了,这还不算,后来又有一个自称是巫师的人从壁炉里跳了出来,跟他握手,他更是吓得不知所措。他一言不发,福吉友好地解释说如今仍有巫师秘密地生活在世界各地,还安慰他说这些事用不着他来操心,因为魔法部有责任管理整个巫师界,不让非巫师人群知道他们的存在。福吉说,这是一件相当艰巨的工作,简直无所不包,从规定如何认真负责地使用飞天扫帚,到控制和管辖所有的火龙(首相记得自己听到这里时,不由得紧紧抓住了桌子,以免自己摔倒)。福吉说完之后,还像慈父一样拍了拍仍然瞠目结舌的首相的肩膀。?“不用担心,”他说,“你多半不会再见到我了。只有在我们那边出了严重的麻烦,有可能影响到麻瓜,就是那些非巫师人群的时候,我才会来打扰你。除此之外,你就顺其自然好了。对了,我还得说一句,你接受这件事的态度比你那位前任强多了。他以为我是他的政敌派来的一个骗子,要把我扔出窗外呢。”?这时,首相终于找到机会能说话了。?“这么说,你——不是骗子?”?这是他仅存的一点渺茫的希望。?“不是,”福吉温和地说,“对不起,我不是。你看。”?说着他一挥魔杖,就把首相的茶杯变成了一只沙鼠。?“可是,”首相注视着他的茶杯在啃他的下一次演讲稿,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可是,为什么——为什么没有人告诉过我——?”?“魔法部部长只在执政的麻瓜首相面前暴露自己的身份。”福吉说着把魔杖重新插进了衣服里面,“我们认为这样最有利于保持隐蔽。”?120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
心灵的雾霾——穹顶之下打完篮球后,带着疲乏的身体回去了,和同学一起走在路上。他突然跟我说:“在重庆好久没看到云的样子了。“我没有说话,沉默着,何止是云的样子,连自然的白都很难看得见。进入小区,空气中便有一种刺鼻难闻的味道,头晕。往上走,便又看到了那白烟,一团一团的往上冲,好不”壮观“,”那是发电的“,爸爸说过"如果不使用它,电从何处来。”又是一阵沉默。我曾经在网上给xxx区的公开信箱写过信,但至今也没有回复。今天,老师给我们放了柴静的《穹顶之下》,说实话,看了以后,心中真不是滋味。进入电梯,看到了一个小孩,应该一岁左右吧,冲我天真的笑了,我回笑了。笑得真不是滋味,那可爱的笑不知以后还能否看见,真可怜,他还不知道自己身在雾霾的“怀抱”里 。不由得记起《穹顶之下》里的片段,印象最深的一个场景:一群孩子正在操场上运动玩耍,而他们周围却是浓浓的雾霾。你说的黑是什么黑,你说的白是什么白,人们说的天空蓝又是什么,真的不知道,已经忘记了吧!空气中的味道什么?柴静说:”我以前不知道空气里的味道是什么,但我现在知道了,是钱的味道。“是啊,全是钱,已经让我们看不清世界了。钱真的很重要吗?真的大于生命吗?我们都是同一蓝天下的人,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不能停止呢?没有电,但我们有阳光,没有电,只是眼睛看不见。但我们不希望生活在这种世界里,我们不希望内心被霾污染,我们不希望心灵看不见,我们希望心可以看见这个世界。救救孩子们吧,也救救我们自己吧。如果可以,说真的,我愿意用自己生命的三分之二来换取我们的明天。550字 一年级 散文
-
夜雪遥念伊人飞花染,离簌雪满城门楼。斯人辞,阁榻残盏灯火犹。一夜落红清酒味,风未休。倚剑长伫,惘叹良久。瞬华梦,一十七年忽逝。眼入长空,影入花扶疏。今夜落红融雪酿酒,风悄休。城门长伫,怆然思躇。忽是更深遥想,今月移西楼。一纸相思怎解离愁。待雪满阶檐,才泪下长默。天涯茫,只影斯人故。莫知君,千里望江户。若绯见,折花问归路。今夜阁堂风雨,吹青袖。长廊伶仃,雨打憔愀。花飞袂,檐角铃清漏。笑颜远,梦回几度悠。任由今夜风雨,兀泪流。披甲握剑潸然回首。对影道不尽,叹生若萍浮。纸笔难书此番愁。忘川彼岸隔,从今生死途。醉见昔,恍君影行。是深更遥想,今挽帘烟渡。一纸相思怎解这离愁。待雪满阶檐,才泪下长默。天涯茫,只影斯人故。忘川彼岸隔,从今生死途。醉见昔,恍君影彳亍。花染就,簌罢城门楼。天涯茫,何时伊人归。今夜残灯依旧,念切尤。飞吹雪落经年尽湮虚无。新疆克拉玛依克拉玛依区新疆克拉玛依市实验中学高三:夏雨350字 高三 散文
-
想念,那片蓝当我们见惯了红尘的一切,请记得,那片蓝。——题记见惯了都市的繁华、厌倦了乡村的土气;街道虽然宽阔,但还是觉得太窄;乡村的麦场固然更辽阔,但还是缺了一份晶莹与纯真。想念,那片海了。我还记得。1年前,当得知自己最喜欢的宠物死掉后,整个人都变了。忧忧郁郁,做事无精打采,怀念着自己以前与它的美好瞬间,幻想如果它还在,我们会怎样。真希望,自己也随着它离去。想念它了。直到我看到了那片海。我不知道当时我在想什么。只知道,有一个画面,一个小女孩站在波光粼粼的大海面前,下定了决心要振作起来。地球没了谁还是会动。就像我失去了它,也要生活。回忆着那片海。碧水波澜,与莹蓝的天空融为一体。几只小船浮在水面,像是那浪子的依托。海水摇舞,湛蓝、晶莹、纯洁,完美无瑕。我不介意那成千上万次的海啸,尽管风尘怒吼、海水咆哮,但我更享受此时——却是风平浪静。我实在无法想出什么更为优美的词语来形容它了。大海,蓝得如此纯净,如此纯真,像一个英国小姑娘水灵灵、天真无邪、不含一丝杂质的蓝瞳。在那翠蓝的海水里,几只贝壳不一会就变成了手中的链子。成长欺骗了诚实、同情与单纯,而大海就像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时而击起那几顿白沫,是对它自己的赞美。我们不难想象出,海子如何写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句;更不难理解,诗人曲者怎样斟酌出《高山流水》的传世绝曲。是海!我愿用千两黄金换取与海的一时亲密!有海的世界,空气浸透了甘甜,才会更加温柔恬雅。此时,现实的残酷,幻想的美好。考试屡屡落榜,父母吵架更是时有的事。谁能想象在海的世界又是否有像我们一样的鱼或虾?当我们看惯了红尘的一切,请记得,那片蓝。想念,那片海……600字 初一 散文
-
《穹顶之下》“一个人,别说人了,一个活物应该这么活着,春天的时候门开着,风进来,花香进来,颜色进来。有时候你碰到雨,或者碰到雾的时候,你会忍不住想要往肺里,深深的呼吸一口气,又凛冽,又清新。”——柴静《穹顶之下》纪录片观后感《穹顶之下》围绕雾霾是什么?从哪儿来?我们该怎么办?进行了一系列调查,它让人们了解了中国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环境污染,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必将影响着我们乃至下一代的身心健康,可持续发展更是无从谈起。除了对现在大气环境的担忧之外,感触更多的是,柴静直面问题的态度,这个大调查是她辞职后,以一个前调查记者的身份完成的,她做的很认真,源自内心,触发了万千观众。细想一下,柴静从国家、企业、个人几个层面揭示了环境污染的原因,并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才能保护我们的环境,如何才能留住APEC蓝。然而,不管是国家还是企业,这是一个大层面上的调控,我们能做的很少,但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能做的却很多。就像纪录片后面柴静讲的几件事,碰到建筑工地扬灰,我们可以跟老板协商,让他用网兜盖起来;碰到餐馆油烟太大,我们也可以建议老板加装吸油烟装置;碰到加油站漏油,及时拨打12369。其实生活中我们能做的远不止这些,譬如我们可以改变出行习惯,多坐公交少开车;节假日尽量不要燃放烟花、爆竹,选择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尽量多种植一些树木,增加绿化,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将为整个环境贡献一份力量。面对复杂多变的雾霾污染,也许柴静一个宣传片起不了什么决定作用,但是无论是作为一个公众人物还是一个母亲,她的勇敢都值得我们敬佩。在以前,我们也许认为雾霾只是一种不同寻常的天气,不清楚他的破坏性,但是当有人站出来,理性的告诉了我们它的危害,告诉了我们应该如何去预防它,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就要改变以往的陋习,多为环境保护尽一份自己的微薄之力呢?虽然我们做的事情微不足道,但是因为这件事我能为环境保护做了一点贡献,那么我们心里就会踏实很多。如果我们能够克制自己,节制身边人,人人参与保护环境,那么我们也一定能治理好雾霾,神州大地自会山清水秀。在人类与雾霾的斗争历程中,穹顶之下不应该是柴静一个人在战斗,我们13亿人同呼吸,共命运,并肩作战。《穹顶之下》的雾霾观后感雾霾可以倒逼政府调整发展思路,也可以倒逼每个公民反思自己的行为,而种种诉求最终都会归结到改革这一层面。昨天上午,沉寂一年的央视前主持人柴静又回到了公众视野,推出公益作品《穹顶之下》,多个污染现场寻找雾霾根源,多国实地拍摄治污经验。这部时长103分钟的雾霾纪录片,成为当天社交媒体热议话题。与其他雾霾报道相比,《穹顶之下》延续了柴静作品一以贯之的审视、追问和投入:雾霾是什么?从哪儿来?我们该怎么办?而在冰冷、赤裸的事实之外,不再有无谓的指责与旁逸斜出的缠绕,令人印象深刻。比如在“源解析”的问题上,纪录片以翔实的数据与权威的演示,不回避,不演绎,直指问题的症结所在,即我国空气污染60%以上来自煤和油的燃烧,雾霾问题很大程度上是能源问题。而能源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一个选择什么样的发展路径的问题。这不仅关乎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也关乎国家的治理体系、能源战略及产业结构。从历史、他国的治理经验来看,英美等国“在治污前20年污染物下降了80%”的现实,不仅带给人们希望的曙色,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治理雾霾的紧迫性。不能再等、再拖、再吵了,特别是面对管理与执法的困境,应该有所突破。蔚蓝的天空不能只是在语文课本中,生命的意义正在于一代代的血脉关联。治理雾霾不仅是科技问题,也不仅是政府行为,还应该成为这个社会波澜壮阔而又委婉细致的公民行动。每一个人、每一个机构、每一个组织,都有责任将紧迫感化为切实的行动力。走过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几十年,中国社会尽管目前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的利益诉求,但在穹顶之下,每一个人、每一个地方都无可逃避。因此,雾霾最严重的时期,固然意见有分化、表达亦多元,但恰恰也是最容易达成共识的时期。雾霾可以倒逼政府调整发展思路,也可以倒逼每个公民反思自己的行为,而种种诉求最终都会归结到改革这一层面。公众是空气污染治理的核心力量,以公民的名义行动起来。从完善立法到调整公共政策再到调适公民个人作为,充分发挥每一个人、每一个机构、每一个组织“心底有爱惜”的力量,改变我们的大气环境,进而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让孩子不再一出生就罹患疾病,让全球每年35万至50万人早死这样惨烈的数字消失,让雾霾成为历史,这是宿命,也是责任。《穹顶之下》的观后感1000字2015年2月28日,从央视辞职的记者柴静,推出了她自费拍摄的雾霾深度调查《穹顶之下》。柴静在采访中表示,孩子生病使空气污染成为她不能回避的问题,因此在一年的调查中,柴静作为一位母亲而不是调查记者,围绕雾霾是什么?从哪儿来?我们该怎么办?进行了一系列调查。大众最初熟识柴静,是因为非典疫情的爆发时,她瘦弱的身躯里蕴藏着的惊人的力量。从彼时的年少成名到不久前的赴美产子,柴静向来不缺少话题性,如今为了孩子的“私人恩怨”而拍摄关于雾霾的纪录片,更是惊呆了一众看客。在震惊的同时,雾霾之于柴静或者柴静之于雾霾的关系,却不似尚为媒体人那时的明朗和清晰,庄严却又多了一丝悲壮,而这也不仅仅是柴静一个人的战争。雾霾,对于这个东西我们一点也不陌生,无论你在何时何地,始终摆脱不了雾霾的笼罩,雾霾也不再是教科书里的说教,自然环境的恶化所带来的伤害也不是简单的柴静一个家庭在承受。也许有人会说,柴静之所以选择拍摄宣传片是为了自己的“私人恩怨”,但是作为一名曾经的职业媒体人,将柴静的行为称之为伟大或许过于夸张和不切实际,但是也绝不是为满足自己的私人需求那么简单,无论是曾经的记者身份还是现在母亲的烙印,都无法掩盖其追求真理的社会责任。在网络世界里,我们生产着创造着各种信息,享受着各种各样的服务,我们不断向大自然和社会索取,被纷繁复杂的社会所麻痹,睁着双眼却看不到真相,张开双耳却听不到声音,迈开步伐却未曾前进一分,每个人都在喧嚣,每个人都在说话,却没有人在听。以前我们会说向沙漠进军,向太空漫步,现在却被雾霾打的措手不及,难道我们未曾发现它吗?不是的,每个人都看见了,可怕的是都当做并未发生,我们不缺少随声附和阿谀奉承,恰恰缺少的就是赤裸裸的较真精神。面对复杂多变的雾霾污染,也许柴静一个宣传片起不了什么决定作用,但是无论是作为一个前媒体人还是一个母亲的身份,柴静的努力和成果也不在于一个宣传片的“成败”与否,而在于一种执着的斗争精神。人类与环境污染的战争历程中,柴静作为一个人类个体也从来都不是主流,但历史也正是由一个个人类的个体所创造的。雾霾的治理不是个人所能左右,但此时个人的影响却超过了环保部门,这是不是也值得有些人深思呢?社会共识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却体现在一朝一夕的细节上,正如环境治理不在个人却离不开每个人一样,而穹顶之下的柴静也不应该是一个人在战斗。1200字以上 观后感
-
穹顶之下,匹夫有责索尔仁尼琴曾说:“宇宙有多少生命,就有多少中心。”可多数人并未意识到,物质极速通货膨胀,世界空前繁华,这一派光鲜场景背后却是伤痕累累的大自然。“春节霾”成为这几年的热议话题。2016年除夕夜前后,国内很多城市空气质量“坐上了过山车”。根据环保部的空气质量数据统计发现,除夕夜全国有200多个城市出现过空气质量重度污染或严重污染,其中66个城市出现空气质量指数“爆表”,而大年初一早上不少城市的一场大风让“春节霾”烟消云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爆竹和春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没有了爆竹声,春节的年味就淡了很多。但是爆竹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不仅成为春节必须面对的环境问题,也成为必须解决的社会问题。虽然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逐渐提升,但是行动力度却比不上污染强度,说到底人们还是缺少两个字——责任。有时,责任就像一座高山,让胆怯的人在山脚下止步不前,却让攀登的勇士在山顶上领略到美丽的风景。宋丹丹因“优卡丹”事件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不过,与以往一些明星事发后推卸责任的情形不同,宋丹丹在事态还未扩大时便主动站了出来。“惊闻我代言的优卡丹对儿童健康有害,当初接此药物广告,我及经纪公司的态度都慎之又慎,因此对厂家及药监部门的审批做了详尽的审查。假如今天网上爆料属实,我将诚恳地通过媒体站出来道歉。”除了致歉外,宋丹丹还发誓:“由于个人无法确切了解及掌握药品质量,今后不会再代言任何药品类广告!”此言一出,网友纷纷赞其“敢于担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过错不要紧,重要的是改正错误的态度。宋丹丹宽广的胸怀,敢于担当责任的勇气就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好榜样。有时,责任就像天边那道绚丽的彩虹,让人眼前一亮,唤醒人们的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被德国法西斯空军夷为平地,毕加索闻讯后极为愤慨。受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委托,毕加索为1937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博览会西班牙馆创作油画《格尔尼卡》。画中表现的是1937年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杀害数千无辜平民百姓的暴行。这幅画在形象的组织及构画的安排上显得十分随意,甚至有些杂乱,但这恰恰与轰炸时居民四散奔逃、惊恐万分的混乱气氛一致。一次,毕加索站在自己的艺术馆入口,送给前来参观的德国军人每人一幅《格尔尼卡》的复制品。有军官问道:“只是你的杰作吗?”他义正言辞地回答:“不,这是你们的杰作!”毕加索把《格尔尼卡》的复制品送给侵略者,其本身就是一种行为艺术。此时的毕加索,不是刻意表现自己特立独行,而是真正地肩负起社会责任——用悲情呼唤侵略者的人性。有时,责任却像温室里娇嫩的花朵,需要细心栽培,用心呵护,才能成长为一道美丽的风景。就拿近年来热议的“春节霾”来说,治理“春节霾”不是一朝一夕能成功的,而是要“细水长流”;也不是通过一些雷厉风行的手段就可以成功的,而是要“温水煮青蛙”。一方面要对人们进行环保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更重要的是要让人们主动改变观念、移风易俗。比如,春节期间可以提倡送春联送福字、挂红灯、拍全家福、拜邻里等多种庆祝方式,推广“绿色民俗”。另一方面,政府也要加强爆竹的监管力度,使人们不敢去放爆竹;同时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对传统爆竹进行技术创新,成为环保爆竹,让科技为消除“春节霾”做出贡献。花朵,装饰世界是它们的责任;雨滴,滋润万物是它们的责任;而人类,亦需要责任才能点缀出金色人生。1200字以上 高二 议论文
-
念路遥说到大作家、大文豪——路遥,相信很多人都不会觉得陌生。路遥,中国当代作家,他的代表作有小说《平凡的世界》、《人生》、《平凡的世界》等等。在我的眼中,作家路遥是一个自强不息、品格坚毅的的人。要知道,作家路遥的童年是极其不幸的,他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7岁时因为家里困难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但是,他没有被生存环境的悲苦所打倒,相反之,他选择的是化逆境为动力、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奋斗,从而创造出一个灿烂、成功的人生。他进行过一系列的尝试,他进过县委员会,当过副主任;他在中学当过老师;他在文学社做过编辑工作。1970年,他就开始在报刊上发表诗歌。1973年开始,他就陆陆续续开始发表小说。在我们的身边,有一些人总是一味地埋怨自已的出身环境不好,觉得自已没有取得成功是因为自已的出身不如别人。但是,作家路遥的出身环境又何尝不是不好呢?他不正以自身的经历告诉我们,出身于什么样的家庭,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是不是能像路遥一样,做一个自强不息的人。作家路遥自强不息、坚毅的品格,正如他笔下的人物,越是面对困难、越是努力奋斗,这样具有高尚品格的人,是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的。在我的眼中,作家路遥是一个真正有才华的人、是一个真正的大文豪。从1970年到1992年这二十几年的期间,作家路遥的著作有好多好多,其中有诗歌、歌剧、叙事诗、散文、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电影文学剧本、创作随笔等等。而他所写的作品中,多次得到获奖。1991年,他的作品——《平凡的世界》得到“矛盾文学奖”。1998后,他的作品——《人生》和《平凡的世界》还入选改革开放四十年最具影响力小说。试问,如果没有锐利的文笔,又怎么能够做到呢?如果没有出众的才华,又怎么取得这样的成绩呢?2018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路遥改革先锋称号,颁发改革先锋奖章,路遥还被并获评鼓舞亿万农村青年投身改革开放的优秀作家。由此可见,国家以及国家领导人对作家路遥的文笔也是肯定和赞赏的。在我的眼中,作家路遥是一个在成绩面前不骄不躁的人。1980年,他的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获得了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2年,他的中篇小说——《人生》获全国第二届优秀中篇小说奖,改编成同名电影后,获第八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轰动全国。这是何等的荣耀啊!在取得这样的成功面前,作家路遥却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相反之,他选择了继续努力、继续发奋图强,从而获取更大的成绩。这从他后来创作的——《平凡的世界》可以看出来了,他就因为这一部小说《平凡的世界》而获得了“矛盾文学奖”。作家路遥可以说在成绩不骄不躁,他的一生勤勤恳恳、笔不停歇,一直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这样的人、这样的作家,不正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吗?在学习中、在生活中,只要取得一点点小成绩就骄傲自满的人比比皆是。像作家路遥这样的人——在巨大的荣耀面前,还能做到不骄不躁的,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的。在我的眼中,作家路遥就是一个自强不息、在成功面前仍然不骄傲自满、一个真正有才华、文笔犀利的大文豪。点评:语言简明扼要、言简意赅、言至意达、精炼有力、笔力尽现,寥寥数语便能传递人物的神采。以环境烘托人物的心情,情景交融,情现景中,景随景现。环境描写客观真实,环境为人物的性格服务,更好地解释了人物性格形成过程中的来龙去脉。1200字以上 初一 写人
-
穹顶之下,平衡点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儿是元宵节,本来开学了,人家都在学校呢,哥们儿这是要弥补一下过年没在家的遗憾吧,嘿!前两天,柴静的雾霾调查穹顶之下火了,或者说是引起了社会的广大关注,或者是引起了好多好多人的讨论。不过这方式貌似有点儿分歧,视频还没有时间看,因为一直在家,没有网,电脑更是扔在学校没有带回来,不过现在也能想象的到是一种什么样的风格,毕竟也是看过很多期《看见》的,那本书也是在刚出来的时候看的,所以这么多年无论是从感性上还是理性上都挺喜欢她的。当然了,在完美的一个人都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的,但是有些人竟然能从穹顶之下这个视频开骂柴静,这我也是跪了,你说这视频不咋样也好,说雾霾怎样怎样也罢,可是怎么就能玩儿起了人身攻击呢?真心是搞不懂。我特讨厌动不动的就说是中国人的劣性怎样怎样的,因为这上升到了一个民族的层次,我觉得不至于,毕竟这样的人还是少数,不过真的就不能否认,挺多人都不是就事论事的。很多时候都是你讲道理了,不管道理怎么样,先fuck了再说,不管看没看,听没听,先“去你妈的”骂一顿。网络拉近了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可是却降低了一部分人的素质,哦,可能我说的不对,是素质本来就这样,只是更容易让人看见了。很久之前看到一个玩笑话,不过真的挺对的,中国的网民,只有在上黄色论坛的时候才能一片祥和,不禁莞尔。可是很恰当。有的时候,我们就是分不清什么是争论,什么是骂战。或许也能分得清,就是不那么做,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学心理学的应该能很容易的分析分析吧。应该能写好多的paper了。呃,好吧,研究生的职业病犯了,尽管自己都没有写过paper呢。看过方舟子也对此进行评价了,反正我是一直都不喜欢方舟子的,这人太做,不过我绝对不会否认这丫的业务水平,应该还是有几把刷子的,虽然我也不喜欢他的评价,不过说的也是挺有道理的,虽然有点儿跑题,不过真心是比一些流氓强,对,就是流氓,孔子有句话怎么说来着,xxxxxxx,忘了。在知乎(好像是)上有一个人从科学的角度,从视频的角度,从数据的角度来质疑柴静,说了有10条还是多少来着,记不清了,好像是有理有据的样子,后来果壳网上的大神们又一条条的进行反驳,也不是反驳,好像就是阐述一样。好吧,用科学来打架也是蛮拼的。姑且不论对错吧,或者是什么目的,不过好歹是胜过上来一句艹强得多。作为一个大学本科期间的专业稍微与环境沾边儿的人来看这件事,视频看不看是其次的,pm2.5之类的了解的也是不多不少。虽然哥们儿后来逃离了这个专业,不过还是怀着深深地敬意的,毕竟,这玩儿要各种实验,各种毒药,哥们儿我是受不了的。现在想想,这专业要是不考虑别的,倒是挺愿意为人类的环境做出贡献的(看我多伟大)。你写一篇文章,不论是批评的,还是支持的,或者是中立的,都会有人能写出一篇反驳的文章,反驳的文章写出来不久,就会有人写出来反驳这个这反驳人的文章,周而复始,好像这是一个永久的辩题一样。或者是总有那么一群无聊的人还是关心这件事儿的人在那里注视着。就等着有人说错话。一篇文章就像是一个放大镜,或者说每一个传递信息的方式都是这样,就像是我们写论文一样,一个很小很小的事儿就能出一篇论文,姑且不论质量的好坏,反正哥们儿能给你论出来就对了。说说柴静,反正个人是挺喜欢她的,有人批评她什么公知女神(妈的,这怎么成贬义词了),靠央视老男人上位,吸烟,美国产子,感性的方式主持当记者等等的,吸烟我是不知道,不过就算是吸烟也不是什么错吧,好像也有人说是吸烟很多年了,有人说是早就不吸烟了,这我不知道,这有什么关系。这根本都不是什么问题吧,美国产子又怎么了?好像从法律和道德的层次都没什么问题吧?感性主持,感性拜访?谁说主持,记者就必须是死理性派了,只要能实事求是的报道出完完整整的事件,不偏不倚的把事情展示在公众面前就得了呗。要求咋那么高呢。反正我倒是觉得,就算是柴静做到了这些,也会有很多人批评其他的事儿,甚至都会觉得,丫的姓柴怎么就这么难听呢。柴静?还柴油呢。不知道她本人在不在意这些,肯定会在意的,不过我觉得向他们这种公共人物都练就了一身本领,这都没什么。最近两会,也看了看,妈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关心国家大事了,两会肯定会有很多关于环境,关于治理的问题出现吧。对了,前一段时间还看到一篇文章,说的好像是无懈可击的样子,不过总感觉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说是发展经济与我们能够接受多少环境为代价的方面来讨论的,大概意思就是以前环境特别好的时候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不怎么样,医疗水平不行,现在经济发展一定会污染环境,但是经济发展了,医疗水平提高了,人的寿命增加了,还有云南的环境好,人均寿命低,北上广环境不好,经济发展好,人均寿命高。摆事实,讲道理,有数据,有依据,头头是道,不过他也没说一定要不惜一切的发展经济,也要考虑环境。这是废话,要是一股脑的发展,那还有现在的事儿,反正说了这么多,总结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一个道理,平衡点!他说的也挺对,讲的也挺明白,就是我不喜欢。道理大家都懂,谁不知道要找一个平衡点,关键的问题是平衡点在哪儿,而不是要不要这个平衡点。所以后来想想,他说了一堆废话,不过倒是挺中听的,金庸的白马啸西风中最后一句话说:那些都是很好很好的,就是我不喜欢。用一堆看起来天衣无缝,无懈可击的话来讲确实是高手,一篇没有错误的文章,就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嗯,还是那句话,我们现在争执的不是要不要这个平衡点,而是这个平衡点在哪儿,这将是一个长远的问题,一切的问题的中心。好的,我也说了这么长的一大篇废话,我也是微醺,无聊嘛,玩玩儿,等回学校了没这个闲心了。愿安好吧,世界。1200字以上 初三 说明文
-
念云,念雪瞬息万变却又恒久如一,这是云的语言。云稍纵即逝的特质,像极了时间,让我着迷。你捕捉到它的瞬间,或许它就将不复存在。你的目光紧紧尾随着它,而后升起的各样感念,也将如它一般迅疾地消散,无法被表达,无法被记录,更无法重演。你却又是如此难以察觉眼前之景的变化,只能在惊觉它已经变换了一个姿态后,慨叹一声。而倘若飞上云层去看,流云纵情蔓延,无边无际,眼前之景仿佛并无不同,这会让你产生时光倒流的错觉,无法感知过去与未来,有如超越时空的自由飞翔。物是人非是人间常态,身边的人事几经辗转,身边的面孔几经改变。过去的愉快最终因为过于短暂而变成日后回忆时的感伤,而曾经的感伤则由最初的刻骨铭心而变成了回忆中的快活体验。过去的一切已经混合,犹如深冬时节玻璃窗上模糊氤氲的雾霭一般,轻轻抹开来,才可以清晰看见令人动容的往事。毕竟,人总是要分开,为着各自的命途。所以,相见,是何等幸事;珍惜,是何等美德。少年的心性,浮躁而激烈,洋溢的感情无处安放,被我用来装点平淡的生活。直至今时,我才能懂得平凡的生活给予我们多么庞大的福祉。疾病、贫穷、痛苦、灾难……这些,离我尚远。只希望,今后能练就“飞上云层”的心性,如此,便能多感受一些生之欢愉。生活在烟水缭绕的江南,我很少遇见冬天下大雪。遇着下雪的天,我总是希望雪能留得久一些,再久一些。所以我不热衷于打雪仗、堆雪人,我总是希望路上的行人能顺着脚印走,尽量保留着光洁的雪层。在书中见过一些关于雪的场景:“雪是大地惟一的盛装。天寒地冻,散落在雪原上的黑帐篷是避难之地,煮茶的残火在昏暗的空间内闪烁微光,浓香气味随之弥漫开来。外面是谜一般的寒冷……”“徒步行走,离开居地的群落,直到炊烟袅袅都已不见,来到一片荒原之中,发觉天地间了无痕迹,只有踩出的一行脚印,指示来时的路途……”“……之后,便是大雪,美丽得春天都不必再来了。”……数不胜数,我没有亲见,却也由此产生了对雪的无数憧憬与联想。在下雪的清晨外出,立即能感受到以往的喧闹纷杂被大雪覆盖后的寂静。的确,冬夜之雪,本性洁白,默默无声却覆盖一切。记得念初中的时候,性格刚烈,难以放弃对于是非善恶的执见,常常难以抑制产生将对立面摧毁的冲动,遇见讨厌的人,总是免不了冷嘲热讽,针锋相对。怒火中烧的时候,即便是在公众场合,也毫不顾忌她的颜面。事隔几年,今日想来犹觉愧疚。母亲曾经指着老师在同学录上留给我的一行字“性格张扬”,厉声对我说,“你看你!……唉!”当时我不解,但并没有追问,母亲也没有多说。母亲常在我抱怨他们对于我习琴过于苛责的时候对我说,“其实我让你学琴的目的,不是要你今后成一个什么大家,只是希望你能愉悦身心,修身养性。”殊不知正由于儿时父母对我的苛责,剥夺了我太多的休息时间,少了太多的儿时应有的玩乐,才导致了后来“物极必反”的结果。但今时今日,我还是很感恩他们让我懂得了坚持与勤奋的可贵。而现在我也能够明白母亲那一声叹气背后的深意。书中写,“皑皑白雪,从天降下,积后消失,可比人间罪障。”在经历过自己因为与人性格不合而被恶语相向之后,在经历过因为他人仅凭印象的无端猜度而不得不面临流言四起的境地之后,在轻信他人最终招致欺骗过后,我便时时提醒自己,事情往往不是想象中的那个样子。不要随意猜测,我们总是被自己的判断所惑,却又无法脱离自己的判断来认知事物。然而,认识与真实之间,却总有一段距离。不如雪呵,不如雪呵,我终于明白了雪中那谦和宽忍之心。念云,念雪,我仿佛感念到了像花朵一样摇曳的过去。1200字以上 高二 散文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