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都锦生故居
在一月十七日,我和一些同学一起来到了都锦生故居参观。
都锦生故居位于杭州下茅家埠31号,它分为许多个展厅。我们先到了第一展厅。一进门,就看见一件非常漂亮的丝绸工艺品,织的是“九溪十八涧”,十分逼真。据说这是都锦生在留校任教期间,经过多次教学实践,亲手织出的我国第一幅丝织风景画。同时,我们还了解了都锦生的生平:都锦生年》,号鲁滨,杭州人。民国8年年》毕业于浙江省甲种工业学校机织专业,留校任教。在教学实践中,亲手织出我国第一幅丝织风景画“九溪十八涧年5月15日,在杭州茅家埠家中办起都锦生丝织厂年5月在上海病逝。在教学实践中,亲手织出我国第一幅丝织风景画“九溪十八涧”。
接着,我们又去了第二展厅,这里有都锦生家客厅的蜡像。客厅中摆放有一张桌子和四张扶手椅;每张椅子上都垫着用丝绸绣的软垫;桌子上摆放着一只插满花的花瓶。整个客厅的布置充满一种高雅的艺术气质。都锦生正和工人、技术人员进行丝织品的解剖分析和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呢!
都锦生故居还有诸多房间,让我来分别介绍一下:
润余堂是故居的正厅,用于接待客人、嘉宾;
创作室展示的是都锦生先生和场内技术人员在讨论设计方案的画面;
作坊展现了都锦生先生办厂初期织锦作坊的场景;
展卖厅模拟展现出了当时“前店”的经营场景。
都锦生先生是一位商人,卖的是织锦产品。周恩来曾经评价道:都锦生织锦是中国工艺品中的一朵奇葩,是国宝,要保留下去,要后继有人。
我家的小金鱼
暑假,我们家新添了5位新“成员条活泼可爱的小金鱼。我根据它们的外形特点,分别给它们取了名,分别是:白金龙,黑牡丹,歪歪混,大嘴红和小嘴红。它们长相不同,白金龙全身雪白,尾巴笔直,像个绅士。黑牡丹全身黑亮,尾巴特别,开得很散,像一朵花。歪歪混全身斑点,尾巴歪斜,“歪歪混”由此而来。大嘴和小嘴全身都是橙红,虽说它们长得定一模一样,可是性格却不一样,大嘴威武,小嘴调皮。
我常常在晚上喂鱼的时候观察它们,它们可真有意思:有的吐出大大小小晶莹剔透的泡泡,有的贴着鱼缸游来游去,有的目不睛地望着水面,等待着我把美味的鱼食洒下去。每当我手拿虾米站在鱼缸边,鱼儿们准会锋拥而上,各自张开小小的嘴,猛一吸,虾米就跑到肚子里去。它们争着美食,好像对我说:“好吃,好吃,多洒一点”,每当我继续洒下虾米,它们马上晃动着各自的尾巴,似乎在对我微笑。
它们当中,胃口最好,身体最敏捷的就数白金龙,它总是吃得最多才肯罢休。他们会追逐玩耍,你追我赶,把里面的鹅卵石弄得叮叮咚咚响,有时大鱼还会去撞击小鱼,有时又会互相贴贴脸,可爱极了。晚上,它们玩累了,也会睡觉,它们总喜欢躲在假山下睡觉,而且一动不动,很倦意的样子。
我家的金鱼很可爱,又贪玩,它们带给我快乐,带给我情趣,我真的喜欢我家的小金鱼。
相关推荐
-
故居2008年春天,我们就要搬家了,或许以后再也不会回来了。以前,我一直都想离开这里,厌烦了这里,可今天真要走时,心里总觉得十分留恋。我有两个家,一个是奶奶家、一个是姥姥家,我的小学时光几乎全是在姥姥家渡过的——因为那里离学校很近很近。姥姥家是一个美丽宽阔的小院。院子的北面是一间窗明几净的主屋;院子的西面是四间青砖红瓦的配房,住屋窗下有一口水井,井前还有一个很大的菜园,菜园四周种满了花草和风景树。一到春天姥姥把菜园侍弄的胜似花园。不必说那绿油油的韭菜;不必说那挺拔向上的羊角葱;也不必说那红黄色的菜花;就说那满架的豆角吧!即满载着姥姥辛勤的汗水,又满载丰收的喜悦,看那串串绿色的豆角,就足以赏心悦目了。住屋西间靠墙的书桌旁有一个能容纳300多本书的书架,姥姥每天都坐在那里教我学习,由于姥姥和我共同的努力,每次考试我的成绩都名列前茅。我的姥姥从教三十多年,每天都从这老屋中走出走进,美丽的小院中几乎踏遍了姥姥的足迹。一草一木都是情,明天我们就要搬走了,晚饭后我们来到屋外,坐在脚踏凳上,谁也没有说什么,我们仰望着满天繁星,思绪万千。故居呀故居再见了!宁城县天义第二小学六年级 赵阳450字 六年级 叙事
-
忆故居忆故居老屋是你伴我度过了童年的梦是你伴我品尝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老屋是你在深夜陪我做功课是你在夜间伴我入梦而今你老屋已成为一片灰烬我却无能为力以后的日子里只能让我一个人去闯去创造创造那新生活创造那一座座貌似你的房屋虽然我知道你永远不可能再回来你将永远消失在无情的铁锤之下消失在无情岁月中但我永远都会记住你赞美你老屋永别了老屋、、、、、、150字 六年级 叙事
-
锦瑟有多久没有碰过这把琴,轻抚落满灰尘的旧瑟,云翘忍不住这样问自己。当年长安的凌霄,在亘古皓月下,华装美服,迎来送往,在如水明眸中纤手轻挑,不知在弦间流过多少如梦如歌的岁月。直到,星火一样遇到自己生命中的那个男子,然后,火灭了,弦断了,曲终了,魂散了。因他而离开长安,放弃做一个云鬓花颜,金步缓摇的妖艳歌女;因他而背井离乡,去做一个依依柳旁淘米浣纱的普通女子。王孙贵胄不解,姐妹们不解,他亦不解。只有我知道---因为爱,所以愿意。本以为可以就此与他化蝶而飞,双宿双栖;本以为可以就此与他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可是,那染透无垠天空的素笺让这一切戛然而止。原来,蝶是庄周梦,鸟为啼血鹃。云翘轻轻叹了一口气,站起身,果然,时光的水华年轮一经转动,便再也不回来。转眼之间,五十年的光阴,就在自己遍倚栏杆中溜走。此时的他,又在何方?如果他在南海,那么无数个夜晚,他面对那洗尽铅华的玉盘,是否会遥寄思念,对月流珠?如果他在蓝田,那么天高日暖时,他是否会化玉为烟,让我感受到他在我身边,在同一片天空下,从未离开?轻抬玉腕,缓拨素弦,云翘在心中默念,让这最后一曲,给我们留下思念,希望在另一个世界,你,还是我的爱人。周身的水流轻盈透明,似乎在琴声的感召下,拥有了灵动的生命。云翘感到,自己的身体越来越轻,浮出水面,追寻日光。一滴泪,从她的眼角滑落,开出片片凌霄花,枝蔓萦绕整个古瑟,如锦,似花,氤氲出一片不朽的年华!600字 六年级
-
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夜阑人静,佳人锦瑟,纤指飞扬,一曲繁弦,琴音幽咽,声磬如玉,与西窗外淅沥大雨交织缠绵,竟化作一道凌厉闪电,划破寂静长空,将他从庄周美梦中惊醒,不复成寐。声声珠玑,打在他的心上,竟于他,也有着刹那的惊艳与呆滞,不由得回想那段繁花似锦的锦瑟年华……曾几何时,他的生命中也有着那个艳若桃花般明艳的女子,在他的耳畔挑拨着缠绵悱恻的长相思,只为换得他一个有意无意停驻的柔情目光。现在,那个女子早已变作一具白骨与桃花长眠,而桃花依旧肆意地在春风中欢笑怒放,挥尽青春灿烂。她在他的漫长生命中,或许只是一个匆匆过客,却为他,付诸了一生韶华,那血红的流年,恐怕也被她温柔了,因此成为每到夜晚回忆中最不忍揭开的锦筏。曾几何时,他也是那个一袭白衣,清贵无瑕,会弁如星的翩翩公子,年少疏狂,有着睥睨众生的骄傲,抛开世俗舆论,傲然与女道士借着夜色携手踏雪寻梅,在如练皎洁月色下,与她共同品味疏影横斜的静谧美好。且听略带着梅香氤氲的暧昧情愫在空气中吟诵着玉容不及寒鸦色。一回头,女子嫣然莞尔的笑靥早已化作暗香盈袖,让他心笙如同飘絮,任意沉浮。如今,他早已身无余力,恐怕连举杯邀明月都是一种奢望。曾几何时,他也有一个那般温婉静美的妻子,与他情投意合。他们也常常坐在湖心亭里,尽享赌书消得泼茶香的玲珑情致,他也曾与妻子共坐西窗之下,剪去烛花,深夜畅谈,吐尽离别相思之苦,亦曾在长满栀子的花丛边许下死生契阔,与子偕老的海誓山盟。午后的阳光慵懒地透过竹叶间的缝隙,勾勒着她熟睡却恬静的侧脸,偶有飞絮随风吟诵着白乐天的长恨歌,飘落在她如蝴蝶般卷翘的睫毛上,他便踮着脚轻轻走过去,用手小心翼翼地拂去,生怕一不小心惊醒她。那个瞬间,一切宦海沉浮的疲惫都烟消云散。而如今,回望人生,竟是如此飘渺无际,只可追忆,不可靠近。人生再无回转余地,一切早已被他亲手铸就结局。那些被繁华覆盖的静好岁月,一切白驹过隙成为记忆的空白,而那些曾在身旁陪伴过的女子,早已化作烟尘消散在这紫陌红尘,杳杳不可闻。人生若只如初见,若时光可以流转,他多么希望能重回一次那锦瑟年华,即使只为给她们一个淡淡的浅笑,也总好过现在漫长夜阑寂寞无依,常常被往梦惊醒时忽然发觉枕边无人,内心空落落。他的余生如浮萍般随逝水,只待一宵冷雨葬名花。他惨然一笑,那笑声中带有太多悔恨不甘,于是,锦瑟成为他一生结尾中绽放的璀璨,却又如同昙花般初绽风华即刻荼靡,紧接着陨落在了肮脏的泥土中。人非木石皆有情,不如不遇倾城色。,如若还有来世,他宁愿从未见过她们。时光若能轻易回转,谁又会来空叹只是当时已惘然?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花尚且不能年年相似,又何况人呢?玉阳山的桃花,早已开了罢,只是那花下等候的白衣少年,却再也不见。初二:上官文逸1200字 六年级 散文
-
木锦木 锦湖北省监利县师范附属小学六(2)班 黄昕宇木锦是一种很平凡的树,它大多数时候都被农村人当做篱笆来用,城里却不多见。不用人照看,它也会越长越高,越长越密,还能开出纯白或粉红的花。我家门前也有这样一棵木锦。那是前年春天,我特地从乡下弄来一根木锦的嫩枝种下的,到夏天便已长成一棵小树,茂盛的绿油油的叶子,横七竖八的枝条,一树粉红的花儿,可爱极了。可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去年夏天起了一场大风,邻居家的一棵白杨被吹断了,树干正好倒在木锦身上,可怜的木锦被压断了,枝叶、花朵散了一地,只剩下一根光秃秃的树墩,我伤心极了,心想木锦一定会死,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去看过它。今年春未,有人告诉我木锦又开花了,我十分惊异,那棵木锦不是断了、死了么,还开什么花?我极不情愿地看了看,我被惊呆了。它还活着,从断的地方重新发出了几根粗壮的新枝,绿叶衬着粉红的花,还有许多未开的蓓蕾,生机盎然,长得比原来还要茂盛。小小的木锦真是可爱啊!它不怕挫折、不怕困难,勇敢地向命运挑战,不向困难低头,我是不是应该学学这棵平凡的木锦呢?450字 六年级
-
观徐志摩故居自从我听了徐志摩写的《再别康桥》之后,一直有一个愿望——去他的故居参观,看一看这位诗人生前住过的地方。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参观了徐志摩故居。徐志摩故居位于海宁市干河街,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外墙是用红、灰两色的砖头平砌而成的,木质门、窗漆成了紫色,古朴大方。一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小小的庭院,四周开满了一簇簇、一丛丛的鲜花。庭院左侧立着诗人的头像,他戴着眼镜微笑着。穿过庭院,市一座两层小楼,楼上是卧房、书房,楼下是厅堂。厅堂的北墙边有两把红木椅子紧挨着一张红木桌,桌上放着陶杯和水壶,东、西面也放着桌椅,看来这是徐家当年会客的地方。厅堂东面有一扇门,进了门我就看到一个生平成就展览室,展览室大体是米黄色的,大厅墙上挂着徐志摩的做品和照片。每个做品上方都有一个感应灯,人走到哪,哪个灯就亮。接下来该上楼了,楼梯是赤褐色的木梯,踩上去有点松,好像要掉下去一样,木条子很窄,一次只能够踩上半个脚。二楼的中间是一个客厅,摆了几把红木椅子和一张茶几。西边是诗人母亲和前妻的房间,里面摆了几件木床和木家俱。因为诗人和他前妻离后,前妻被他母亲收为义女,所以她还住在徐家。东边是仆人和主人的房间。仆人的房间比较简陋。主人房是由白色与粉色妆点成的浪漫型房间。镶着粉色蕾丝花边的大床,旁边有一台乳白色的梳妆镜,诗人和小曼的结婚照挂在东边的墙上。这是一张黑白的照片,诗人穿着西装帅帅地站在小曼身后,小曼穿着婚纱很淑女地坐在椅子上,两人都显出幸福的微笑。书房在卧房旁,放着几张藤编布沙发,还有一个宽大的写字桌,这就是诗人当年写诗的地方。“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几十年前,诗人在这里写下这首诗,几十年后,我来到这里追寻他的足迹……650字 三年级 记叙文
-
观夏衍故居后感——平等人生在今天通过雏鹰假日小队活动来到了夏衍故居参观,我对夏衍爷爷不是很了解,我十分好奇夏衍爷爷是个怎样的人,他会有怎样的成就才会被人记住吗。今天我很开心,因为我懂得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在学校门口集合过后我们来到夏衍故居。一进门,就看到了夏衍爷爷的头像,夏衍爷爷带着一副眼镜。接着,我们看到了夏衍爷爷睡觉的地方,他的私塾,他出的书……这回让我最大的感悟是夏衍爷爷支持平等待遇,无论是有钱人,还是贫穷的人,对他们的待遇一样,准确的来说,夏衍爷爷是多么爱国!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一个孩子被车撞了,那个司机买通交通大队,从此这个司机只交了800元医药费。这就是就是不平等待遇。夏衍爷爷编写了那么多电影,都表示了他一颗爱国的心,对社会不平等待遇的不满。300字 三年级 叙事
-
锦锦曾经,那名男子搂着她要求给她画眉。可如今,那男子已远走高飞,甚至,连封信都没有给她寄来,只给她留下了个念想——他还会回来。清晨,经过精致的梳洗打扮,三千青丝被精细的束起。一双似喜非喜目,两弯柳叶吊梢眉。红唇擦的恰到好处。此时,若有人,必会由衷地感叹一声;“真是世间尤物”。可她为什么要如此打扮呢?还不是为了以最美的一面与心上人团聚。婀娜娇躯轻倚在望江楼的窗边,望着那悠悠水面,狭长美目不由得有些恍惚。她等了多少日了?已经数不清了。她坚定等待心上人的决心又有点动摇。她已是放弃,但心中难免不甘,他和她分别在江岸,她是那么的伤心欲绝,但他只是略有愁意,便头也不回的走了。她终于放弃,她已不再爱那人,对那人的爱已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浓浓的恨意。其实,那恨是爱与思升华到了极致所产生的。她是常安慰自己:“如果我的爱人还在,那我就是锦上添花。如果从今以后便没有,那我也是一块华丽而又优雅的锦。”从此,她过着优雅的生活,却形影单只。没有了爱情的女子,再是块怎样的锦,再怎么华丽,摸上去,亦是冰凉的。所有华美的景象,也不过都是对自己的一种体谅。能如何呢?浩渺的时间里,如何取暖是多么重要的事情。锦,是多么易碎的东西?当那一声轻叹过后,好像有什么东西破碎了,是那块正值妙龄的锦。锦,终是易碎,已经不能经受没有花的世界。她的眼缓缓闭合,可神态却十分安详。锦上的花之所以美丽,是因为那锦上的花留住了旁人的目光!爱情就像那锦上的花,不需华丽,不需张扬,单是那细腻、绵柔,就让人喜不自胜。相反,没有爱之花,优雅却显得孤独,华丽又会经受不住孤独而破碎。下一世,一定要好好绣上自己的那朵锦上的花……初一:李树600字 初一 叙事
-
故居_作文故居本文是关于小学作文的故居,感谢您的阅读!今天我回到了久别的故居,转眼已经四年,但我记忆犹新。故居门前有一棵橘子树,树枝像一个大伞,枝繁叶茂,春天开着白玉般花朵,渐渐长出绿色的小橘子,谗嘴的小孩有时会偷一两个橘子去吃,橘子树前有一片美人焦,春天来了,美人焦开出鲜艳的花朵,有粉红的,有黄色的,有些顽皮的小孩拿着吸管吸花蕊中的糖,橘子树的左边有几棵高大的梧桐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小时侯爷爷把我抱到树下乘凉,树边还有百余个奇形怪石,有的像俊马,有的像骆驼……前面有一片枣林。这些往事我难以忘怀,现在房子已经卖给同堂叔叔了,但今天爷爷领我到故居,我却恋恋不舍。这座故居是我童年时美好的记忆。我曾生活在这里四年之久,然后回疆,当我离别故居时,我恋恋不舍还不时张望。300字 小学 叙事
-
怀念故居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题记曾多少次翻开地图,找寻出生和曾成长的地方,又曾多少次从妈妈的回忆中,翻开故居的一幅幅画面。在一个晨光熹微的早晨,卡车来的很急,在匆匆的人群中,连小院都没来得及看一下,便离开了故居。故居的记忆虽斑斑驳驳,但故居的小院却似乎非常深刻。小院的南方有一片浓郁的丝瓜藤,夏日的午后,烈日当空,而我却在丝瓜藤下恣意玩耍,时不时躺在那里,美美地睡上一觉。待醒来时,哥哥却已在墙头上蹿来蹿去,这是我所不能及的。尤其是看到他站在墙头摘枣时,涎水不禁挂千尺。那棵枣树下,留下了我多少的欢声笑语。我曾在那树下埋过小勺,向农民伯伯一样,等待着小勺在春天发出芽来,然后秋天便可以向哥哥炫耀满树的银光灿灿,但到了春天,我却大抵忘却了。有时还会在那里寻蚂蚁,会整整一天屁股朝天地死盯着一只蚂蚁不放 ,看它到底会寻到什么。然而却总是弄得饥肠辘辘 ,眼花缭乱 。冬天的小院可就大相径庭了,到处都是缟素的雪 。我走出家门,看到阳光洒在雪上,祥和宁静的一片,心底涌起阵阵兴奋。我小心翼翼地走在白毯上,找一个最深的地方,埋起我那可爱的玻璃球。有时好奇地望着邻家叔叔吐着千态万状的烟圈,在白雪的映衬下分外美丽,但一阵北风嗖嗖地吹过来,烟圈没了,我也被“吹”进了屋子,门外只留下狺狺的犬吠… 隔着窗子,会看到哥哥在用筐子捕鸟,下面撒些稻麦,撑起一杆树枝,系上一根绳子,远远地牵着,待小鸟来吃时,用力一拉,那鸟便被扣住了。但大多数是跑掉了,窗子不知怎的变得模糊,结上了一层薄薄的冰,此时大抵也没了兴趣,于是我便吃饭去了…如今踏入了初中,在枯燥的学习生活中发愤图强。唉!我心目中美好的故居,不知何时才能与你相见!650字 初二 写景
-
鲁迅故居鲁迅故居位于北京阜成门内三条胡同21号,从1924年5月到1926年8月,鲁迅先生一直居住在这里。推开两扇黑色的院门,穿过短短的门道,眼前就出现一座普普通通的小四合院。院里有两棵枝叶茂密的白丁香,沐浴着金色的阳光。这是鲁迅先生1925年4月5日亲手栽种的。小院里的南房是鲁迅接待青年朋友的地方,有时鲁迅自己也在这里休息。东房曾经是女工的住室,以后用来堆杂物。西房当年是厨房,现在是“故居”管理人员的值班室。北房有四间。西头一间是鲁迅先生的工作室兼卧室,鲁迅自己称它为“绿林书屋”,人们把它叫做“老虎尾巴”,因为它是扩建时展接出来的。东头一间是鲁迅母亲的卧室。“老虎尾巴”是所有屋子最小的一间,室内放着一个老式的三屉桌。桌上摆着一盏煤油灯,它使我们想起当年还没有电灯的情景。油灯旁边放着一个普通的木制笔架,一只装在硬木盒里的砚台,还有一个旧马蹄表和一个烟灰缸。一只盖碗像不久前刚用过的一样摆在桌上。桌子一边是个牛皮纸箱,另一边是个什物柜。桌前一把藤椅,墙上挂着一幅炭画和一幅藤野先生像。屋子另一侧放着茶几和木椅,茶几上方的壁上挂着一幅题字:“望崦嵫而勿迫,恐鹈鴃之先鸣。”北房西侧的小门,通过后面和室内的陈设,都是极简朴的。就在这里,鲁迅写出了许多不朽的作品,包括《华盖集》《华盖集续编》《野草》三本文集和《彷徨》《朝花夕拾》《坟》中的一部分文章。鲁迅故居,北京这座简朴的四合院,是人们永远敬仰的地方。550字 高一 记叙文
-
锦瑟少年的天空和风有关。少年喜欢有风的雨天。少年喜欢在有风的雨天撑一把黑色的大伞,踯躅在街的尽头。有人说黑色预示死亡,黑色的伞下蕴藏不祥的未来;少年说,在黑色的大伞下最有安全感。尽管它与少年的花季格格不入。少年喜欢淋雨。喜欢全身的皮肤一点点发凉,直至冰凉。然后再一寸一寸地热起来,热的发烫。那个时候他躺在床上往往想喝小时候最爱的城西的王记豆浆。他说豆浆里都是被冲走的时间的味道。少年喜欢仰望月亮。少年最喜欢新月残月弯弯的细长的月亮,他说这样的月亮看上去有清新的味道。少年喜欢高高的孤挂的月亮,那就像是一个孤傲的王者,从上个世纪遗留到现在,尽管事实就是如此。少年喜欢两脚悬空的坐在六楼的阳台上听风的声音。然后捎些话给他最爱的母亲。说话的时候他总是笑着摇晃着双腿。少年背着书包走在人行道上的时候,地下的地铁总会传来轻微的隆隆声,少年总是很认真仔细的聆听然后笑着告诉别人那是云霄飞车的声音。少年还爱睡觉。少年爱踹被子,小时候从床上掉下来也会一觉到天亮。少年喜欢抱着吉他一遍一遍地弹,即使很难弹完一曲。少年总是丢三落四,没少挨老师数落。少年喜欢看天,喜欢看碧蓝碧蓝没有云彩的天空。少年喜欢蓝色,那是夏尔眼睛的颜色。少年喜欢很厚的字典,即使从不查阅。少年喜欢听钢琴曲,因为里面有很多人都没有发现的蓝调浅忧伤。少年喜欢沿着街道一直走下去。少年有很多朋友,但找不到知己。少年很孤单,和那泓弯月一样。少年就是我550字 初二 散文
-
夏衍故居夏衍是我国杰出的电影家、文艺家,原名沈乃熙,字端轩,1900年10月30日出生在浙江省仁和县严家弄,就是现在的杭州市江干区彭埠镇严家弄。他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他是母亲最后一个孩子,前面有4个姐姐、2个哥哥。他一生下来,家里已经衰弱了。曾当过染坊店的学徒,曾到日本明治学校电机科学习,还曾加入过国民党,又加入共产党,他还曾翻译了高尔基的名著《母亲》。他于1995年2月6日逝世,终年95岁。假日里,我们小分队去过夏衍故居,并仔仔细细地参观了一遍,没有什么精美的雕刻,只有普普通通的墙壁、桌椅。这里没有什么豪华的物品,只不过是一个院子,一个厅和几个卧室罢了,看得出这里十分安静,只有一些鸟叫,倒是个读书写字的好地方。夏衍故居一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夏衍一生发表的巨著数不胜数,其中有小说、有话剧,这些受以国家与人民的喜爱。夏衍的每本作品中都富含着深刻的教育思想,例如《包身工》》,是他1936年6月创作的报告文学,反映包身工在资本家剥削下的悲惨生活。 夏衍人格之美,也是令人由衷赞叹的,作家萧红在香港病逝了,4年后,夏衍在这战乱时期,冒着生命危险去给萧红扫墓,甚至为他发表了《访萧红墓》,这行动不仅是夏衍对萧红的钦慕之感,更是表现出他那宽广平易、念旧故人的人格美。他是一位老人,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他的才干、智慧、意志、人格,那光芒夺目的人文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我们永远怀念他!550字 五年级 写景
-
参观邓小平故居我期盼已久的星期三终于到了,因为学校组织大家去四川广安——邓小平爷爷的故乡。虽然天公不作美,早上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可大家都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在九点一刻的时候,大家挤上了开往广安的旅游车。在同学的欢声笑语中,难熬的3个小时过去了,美丽的广安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不过还好,这边没下雨。下车后,我们草草地吃了点儿饭,之后,就开始了旅程。导游先带领我们到邓小平爷爷的故居。通往故居的路上的两边,有许多各个地区捐赠修建的纪念园林。邓小平爷爷家的房子是典型的三合院,白墙灰瓦,古朴中不失一些典雅。庭院中竹影摇曳,绿树成荫。屋内摆放着祖宗三代生活的用品:床.桌子,既简洁又干净。接着,我们来到了邓小平陈列馆。陈列馆大门旁边立着一块大匾,上面还有江爷爷的亲笔题词:“邓小平故居陈列馆”八个钢筋刚劲有力的大字。一进大门,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邓小平爷爷高大的铜像,它面容严肃,颇有国家领导人风范。里面陈列着邓小平爷爷生前用过的、穿戴过的物品,如:照相机、印章、毛衣、鞋子、军装等。最抢眼的还属那辆黑亮亮的检阅车,走近那辆车,当年邓爷爷检阅时英姿飒爽的样子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最后导游带我们来到了邓小平爷爷的铜像前。坐在木藤椅上的他一脸和蔼的笑容好像在和其他国家领导谈判呢!铜像周围还有几棵江爷爷、温爷爷亲自栽的树木,可见大家对小平爷爷的尊重。下午两点半,导游喊我们集合坐车回家。这次虽然没有上次去科技馆好玩,但还是很有意义的,真不愧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呀!550字 五年级 状物
-
游夏衍故居有这么一个人,他甘为人梯,扶携后人,令人敬仰。他就是为祖国做出巨大贡献的——夏衍。今天,我、詹璐珈、李蒙梦、张瑜婷和陈俊一起去夏衍故居参观。我们先到门口去敲了章,还没走进去,就有一股人流涌了上来。只见夏衍故居里人很多,十分闷热,让人想赶快离开这个闷热的地方。我在去之前了解了夏衍是出生在1900年,死于1995年,他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中国著名文学、电影、戏剧作家,文艺评论家、文学艺术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祖籍在河南开封,1900年10月30日生于浙江省余杭县彭埠镇严家弄,1995年2月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5岁。他一生发表的巨著数不胜数,当中有话剧、小说等,这些巨著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夏衍创作的剧本最多,每部作品中都蕴含着极其深刻的思想。例如《包身工》,反映了包身工在资本家剥削下的惨痛生活;再例如《芳草天崖》,描写了抗战中知识分子的爱情生活,引起了文艺界的强烈争论。此外,还有《泡》、《自由魄》等。夏衍爷爷十分伟大。说他伟大是因为他有着丰富的知识与爱国主义情怀。他也受过挫折,1965年,在文化大革命中身陷囹圄,蒙冤受屈8年7个月,腿被打残,眼睛几近失明。但夏衍爷爷人残志不残,凭借自己的毅力,为事业奋斗,为国家奋斗,不断出版自己的作品。可在1995年2月6日,夏衍爷爷告别人世,与世长辞了。夏衍爷爷,您好伟大!550字 五年级 读后感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