鲶鱼效应与人才管理600字

鲶鱼效应与人才管理

600字 六年级 议论文

挪威人爱吃沙丁鱼,鲜活沙丁鱼一直是市场上的走俏食品,所以渔民们在海上捕到沙丁鱼后,总要想方设法让鱼品保持鲜活,这样就能卖出好价钱,这个价钱往往要比死鱼的价钱高出好几倍。但是,沙丁鱼生性懒惰,不爱运动,返航的路途又很长,因地捕捞到的沙丁鱼,虽说也待在船上的水舱里,常常是鱼船还没有回港,沙丁鱼就死了,即使有少数活的,也是奄奄一息。

渔民们动了许多脑筋,想了很多办法,总是带不回几条活鱼。

可是,有一位渔民,他每每靠岸后,舱里的沙丁鱼却总是活的,而且很生猛,所以他赚的钱也比别人得多。

别人很想了解这位渔民有什么绝招,但他严守秘密,始终不肯透露半点风声。直到他死后,人们才到他的船上,打开他的鱼槽舱进行研究。起初也没有发现什么特别之处,经过仔细观察,才发现了其中的秘密,原来是多了一条鲶鱼。

人们迷惑不解,为什么多一条鲶鱼,就能让沙丁鱼不死呢?

迷底还是没有揭开。

再仔细观察,发现水槽里的那些沙丁,条条都是活蹦乱跳的,而那条另类的鲶鱼,更是游得十分起劲。

啊,人们终于明白了。

原来,当鲶鱼进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由于周围没有一条同类,它变得不安了,生怕会受到攻击,因此它就会提高警惕,一刻不停地四处游动。而本来不愿意动的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己分子后,也会紧张起来,为了自身的安全,也会加速游动。如此以来,整个水槽的沙丁鱼就变得不安分了,努力的游,不停的防备。于是,她们个个都充满活力,到了港口,仍然活蹦乱跳。

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 

运用这一效应,渔民的钱赚得多了。运用这一效应,通过个体的"中途介入",会激起群众的竞争性,我们的人才管理是不是也可以效仿呢?

鲸的自述

700字 初一 说明文

大家好,我是赫赫有名的鲸。好多人把我当成了生活在海洋里的鱼儿。其实我是胎生的哺乳动物。

“我”生长在海洋中的哺乳动物,形状像鱼,胎生,鼻孔在头的上部,用肺呼吸。体长可达三十米,是现在世界上最大的动物。肉可食,脂肪可以做油(俗称“鲸鱼”)

“我”属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真兽亚纲,包含了大约八十种生活在海洋、河流中的有胎盘哺乳动物。我国海域就有30余种。“鲸”本身定义比较模糊,鲸目可以包含所有鲸类,还有特定科的鲸类。鲸目中还包括海豚,杀人鲸和巨头鲸属于海豚(Delphinidae)科。鲸目主要分为两个子目:须鲸(Mysticeti)亚目和齿鲸(Odontoceti)亚目。须鲸的种类较少,但体型巨大,目前已知最小的种类体长也超过6米。齿鲸类的体形差异比较大,最小的种类体长仅有3分米左右,最大的也在20米以上。重量上,目前最大的“我”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也有两千公斤重。“我”并不属于鱼类。

我们鲸的繁殖能力很差平均一两年才产下1头幼鲸由于人类的的不断捕杀和海洋环境的污染鲸的数量已经急剧减少。我们中体型最大的蓝鲸在20世纪有近36万头被捕杀,目前仅存不到50头。在地球上生活5000多年的鲸已濒临灭绝。

我们在海洋里号称“海南之虎”,我们十分厉害,十几头在一起就能把一头大蓝鲸吃了,我们的游泳速度也很快,平均每小时游80千米,尽管海洋里那么美丽,在这里那么自由,但是没有什么幸福是永久的,我们鲸的繁殖能力很差,平均两年才能生下一只幼鲸,由于人类的捕杀和污染,我们在20世纪就有36万头被猎杀,人

类把我兄弟的鳍给砍下来,然后再把我们的兄弟再放回海中,不久就死了,还有一部分兄弟是被人类的严重污染给毒死的,大海四周都有许多大工厂,每天都排许多吨废水来大海中,目前我们就只有50多头了,许多种类已濒临灭绝。

我们愿意与人类朋友和睦相处,也希望人类朋友能给我们自由活动的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议论文
6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