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无限制
2008年12月1日
我不是个特别喜欢读书的人,但我知道读书的重要性,可父母不知道,他们只知道读课本,读课内知识才是“正业”,读其他书,学习其他知识就是“不务正业”,这就是当代父母在教育儿女方面存在着的误区。
现在的父母思想过于传统化,跟不上社会的进步,用自己陈腐的观点来“强迫”他们的孩子依照自己的指示做,这是最令我无法忍受的。
今天晚上,我跟我母亲闹了别扭,不为别的,就是因为她指明让我读哪一科书(她的这种教育自从我进入初二就开始了),我认为这种教育方法是错误的,这是在限制我的自由权,于是我发了火(在以前从来没有过,我都忍了过去)。事情是这样的:我下午四点多时去找朋友玩耍,去了和朋友谈论了一些伦理哲学方面的问题,这是我的爱好。朋友把《培根随笔集》拿给我,我大体浏览了一下目录,都是论文,这对我的哲学的研究很有帮助,便做在床头挑拣了写我感兴趣的话题看。朋友则趴在电脑前写作文。时间飞逝一转眼就晚上六点了了(由于是冬天,所以六点天就黑了),我飞速跑回家,父亲问我去哪里玩去了,母亲代我回答了:“×××家,还能去哪儿。”这句话我听明白了,她就是说我去×××家玩游戏了,我不想争论,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无谓的争论只会闹得家庭不和睦。我悄悄的回了书房。打开电脑见李小龙主演的《猛龙过江》收视率很高,便打开看了一会儿,这让母亲不高兴了,在她眼里除了学习什么都没有,并且给我限定的范围是课内书本,因为她只认成绩,成绩不好其余的什么都是空谈。母亲边骂我边让我把电脑关掉,我照做不误,让我去看书,我依旧依令行事,从书架上取出一本《影响一生的名人名言》仔细阅读,并在每一句下做批注,过了一会儿,母亲见我看这些书便呵责我,非要我做英语,这令我很不快,我不喜欢有人专门强迫我读哪些书。母亲的唠叨令我无法专心去品读名人名言,在“忍无可忍”时我站起来顶了母亲一句。
我不反对母亲管我,但我希望把我管在个范围内,而不要把握管在某一点上,为什么我在这个时候只能学英语,我现在只想继续我下午的事。母亲平日里对我的正确教导我从未顶过一句,但一向开明的母亲似乎糊涂了,与我相悖的观点越来越多,我虽然存在着自己的理念,但这些理念是我所认为正确的,再者,她竟然说我一天学习一个小时都不到,这令我不服,我今天只是用了极少的时间学习课内知识,但绝对不是一小时。在管教人的时候最好不要用夸张手法,否则很难让人信服的。我学课内知识时间虽少,但整个下午我都在读《培根随便集》,我没告诉她,我怕“不务正业”
我只希望家长给我的是一个范围,而不是一个点
香火鼎盛的寺庙
我经过千般辛苦,走过万米路途,突破重重包围,最终还是到了这祈福的无量殿,无量殿给予我第一个感觉就是人多,里里外外全部都是拥挤不堪的人群,真是不知道这些人都是从哪里来的啊!
也许是因为处于安全考虑,在无量殿周围都有警察维持秩序,并且在路口都已经拉起了封锁线,并且这里也已经被停电了,所以一路上感觉非常的黑暗!
我看见如此多的人就有一些退缩,因为我实在是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可以进去大殿之内,然而同行的人都已经开始买香买纸准备进去祈一下福,看见大家如此,我也决定和大家一起!
我们由于正门口的香客太多了,因此不得不选择一个人比较少的侧面,我们也算是插队进去的一群人,进去以后我就随着人群不断的前行。据说踩着地下的金元宝可以发财致富,因此大家一直小心翼翼的踩踏着,只不过由于人群拥挤,因此大家根本就没有办法一直静静的走下去。
我们最终到达了烧香拜佛的地方,只不过真的让我有一些失望,因为我根本就没有看见任何的佛以及菩萨,我们仅仅就是把手里的香火直接扔进去火堆里,当我准备弯腰拜佛的时候却听见旁边的警察叔叔说道:扔进去之后立即走,不要停留!而我没有办法不得不放弃这个想法,我就再一次随着人群离开了大殿!
我真是没有想到这个小小的地方会聚集如此多的人,也许和我一样过来随便看看的人很多,不过这也无法掩盖此地香火的鼎盛!
相关推荐
-
受到限制的作文受到限制的作文_600字现代教育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对孩子的作文都有限制。他们总是圈定,要写什么,什么不该写,必须写多少字,要真实,要运用好词佳句……所以学生总觉得没什么好写,也不知道怎么去写。有些老师和出版社都经常让同学们写《我爱我的学校》。这个题目就是假设学生真的爱自己的学校,假如有的学生就是不爱自己的学校呢,有的学生又是刚刚从别的学校转学过来的呢?难道一个学生就非常喜欢自己的学校吗?如果不喜欢,就只好胡编了。由此看来,许多作文题目是在逼迫学生远离自己的生活,用一个预先设定好的思想去编各种谎话和空洞的故事。比如写《我与我的老师》。很多学生就会写,天下雨了,他想起老师还在教室批改作业吧,所以他一定要从家里拿伞去送给老师。很多学一都这么写,好像送伞给老师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不管是否真的发生过。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很好地完成老师要求的作文,再加上要写到几百字,甚至有时要写到一、两千字,我相信没有多少人能完成。如果一些同学聪明点、思维广一点,他会东拼西凑达到要求的字数,但某些同学可能花一个星期也不能完成。作文的语言要求精练,要通口语加工后才上升为书画语。对某些同学来说,就会在作文中加一些好词佳句来使自己的作文体现“好”这个字。但如果一些同学没有好词佳句呢?他的记乙力差呢?他又不习惯用好词佳句呢?他本来写得很好,但一些老师看他没有一些好词,毫不犹豫地叫他重写。学生天生就写不好作文吗?不是。他们低能吗?不是。他们不想写好吗?不是。就是因为学生的作文受到了限制。如果哪一次作文要求是:“字数不限,文体不限,题材不限,词语不限,句字要连贯的话,我相信也会有许许多多的同学能很好地完成。”700字 初三 叙事
-
读书的 不可无书郑板桥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我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书” ——题记一提到书的名字,我的心情就不自觉地变得愉悦,书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生动的,有趣的,梦幻的,快乐的,走进一本书,就宛如展开了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让人心情舒畅。小时候,还不知书是什么概念,稀里糊涂地以为是什么怪东西,长大后,才知道,书原来那么地令人兴奋,我认为买书就是一乐,而读书更是一件快乐的事。读书对我们有益,“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就是知识,知识就是财富,读书使人聪慧,读书使人睿智,歌德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读过书的人举止文雅,颇有文学气息,而不读书的人说话粗鲁,令人心生讨厌。书让我们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让我们学会坚韧,学会从失败中站起来,让我们对生活充满美好的希望,让我们浑身充满了力量。我曾经读过一本书,名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文中的保尔·柯察金让我体会到了坚强的意义与面对生活的勇气,正是因为这本书,面对挫折,我有了战胜它的信心,文中的保尔受了那么大的苦,还没有对生活灰心丧气,它让我震憾,让我心生敬畏,由此可见,书让我收获了不少,懂得了不少。书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在读书的时候,是在与作者穿过时空的交流。我们可以与著书人共论文章的好坏与巧妙之处,在书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李白纵情山水的洒脱,苏轼被贬黄州的凄凉,杜甫忧国忧民的呼唤。读书会提升自我,也会提升自己的涵养。书是应该用来好好读的。古代车胤为了读书,用萤火虫来照明,孙康为了读书,在大雪的亮光下奋力苦读,此后只要一下雪,他就会到雪地去读书。他们那么喜欢读书,难道我们就不应该好好读书吗?有些人痴迷读书,整天沉醉于其中无法自拔,“废寝忘食”由此而来,而有些人用书来催眠,只要一看书就哈欠连连,他们只是把书当做一种工具,一种催眠工具,并不把书当回事。书是茫茫人海的指路灯,带你走进你的人生,让我们爱上书,更爱上读书吧!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文章有详有略,言之有序,内容生动具体,不失为一篇佳作。800字 初三
-
无轻盈跳跃在学者笔尖的文字,飞扬着凌厉绝美的色彩,描绘出一幅幅或黯淡质朴或明丽奢华的画卷,谱写了激昂浩大的诗篇。那氤氲千年不曾留恋的光阴,淡漠的看过,听过,走过。在逝去的时空之中,留下浓淡不一的墨迹。曾看过“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且和《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的《史记》。是他,太史公司马迁,为了继承父亲司马谈编订史书的遗志,以悲愤和坚毅调合,用血泪与生命撰写的文字。“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简短,明了,清晰绚烂的记载了自上古神话时代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其中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短短的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一十五字,写尽三千多年的历史。犹记他十九岁师从孔安国、董仲舒学《尚书》、《春秋》,第二年不满于书中的内容,开始外出游历。期间波折重重,直至四十二岁,才开始《史记》的编写。就连遭受牢狱之灾,也无法断绝他的信念,狱中三年,也不曾停下过纸笔狂书,400字 初三
-
无迎面刮来了涩涩的晚风,心里满是烦心事的我已经记不得要做什么了,裹紧大衣,走在冰冷的马路边上,向回家的路走去。到了家门口,才发现没拿钥匙,只好敲门。一段时间过去了还是没人回应,本来就有烦心事的我,现在更加暴躁了,就在暴躁之中,忽然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一边朝楼上走来一边叹气地说道:“唉,这孩子也没那钥匙,这么冷的天现在在那里啊。”暴燥的心情忽然变得无影无踪了。就当他们看到我站在家门口时,我的血液沸腾了,冰冷的手已被沸腾血液融化了,渐渐的全身暖了起来。一进家门,连鞋都没脱就径直的跑到自己的房间里,蜷缩在暖气片旁边,流下的孤独的眼泪,很久很久没有说话,也听不到自己的呼吸声,盯着钟表,看着自己的时间慢慢流逝。努力着拼搏着,付出着,我相信并坚信着,我一定会有收获。第二天,匆匆的吃完早饭,一个人跑向楼后面那座山,经过“千难万险”,我终于“挣扎着”爬了上去。刚一上去,迎面出来了暖暖的风,我仰面朝天喊出一句“我不比你们差我一定要努力”喊出后望着蔚蓝的大海,有一种怒放后的喜悦,渐渐的不在那么伤痛。我又开始了我的“新生活”努力的学着,堆积如山的辅导资料,已不成难题,始终努力着,因为我不笨。我的大脑又开始运转了了,这一次,明白了很多很多,我喜欢快乐。其实一朵不开的花,也有它的活法,一个不开窍的人,也有他的想法,梦想是一种迷惘,更是一种痛苦,我相信并坚信着,成功基于快乐之上,让我们快乐的活着,努力吧,明天的旭日一定比夕阳还艳丽。600字 初三 叙事
-
无。{看我竟然开始写文了……无语````这个暑假竟无聊到这种地步~}能写出这样文字的人一定不快乐。我终于开始尝试着乱搭着衣服出门,颓败的抿着嘴角,安静的在夹道里听着自己的脚步声。“嗒,嗒,嗒……”这是高跟鞋的唯一气息。暑假开始就喜欢高跟鞋了,达芙妮,这个牌子总让我忍不住落寞。看到的阳光的那刻,他深深刺痛了我的身体,于是,我还是不自然的盯着他,知道眼睛都疼痛。夕阳西下,他已经消失了多少生命的迹象,只是,他仍执意要刺痛我,哦,我想我开始喜欢夹道里那阴暗的空气了,我可以隐隐的藏在角落,望着阳光下赤裸裸的人 们。适应了,便不觉得痛,只是,不适应……其实我应该不喜欢这个靠近黄河入海口的小镇,因为他这样那样的给了我太少的色彩。或许说我就是这样喜欢浮华和不实际。最初的安慰,这里没有灯红酒绿,没有这样或那样的男子或女子。这里只有希冀着物质与生命的游魂。这样其实也不错。有人说,无知便是幸福。其实这蛮正确的。哪怕心里只有物质呢。或许比情感更盛的人快乐吧。其实很早开始我就感觉我似乎没有家人期盼的未来,一切的一切。当然,这只是假设。我怕自己是个胆小鬼,更害怕事实就是如此。这样的生活其实和我想象的很像。只是,想象里没有这份孤寂。我自己的生活,似乎是没有语言的,只是一些片段,关于过去,关于未来,只在脑中杂乱的纷飞铺垫。我开始习惯安静了,我宁愿在家写文,也没有去KTV。哦,一切都乱了。其实我感到自己似乎喜欢了太多东西, nsns转型金版,偶尔也会为里面的文感动。在呆立的盛夏午后,我才发现,我们不可以喜欢那么多东西。总有一天,我们会为其而死。这就是生活吧。我只能这样理解。原谅我,我的生命在这开始,必定也会沾染习气。我祈求生命。我一直这样理解,如果在叫做青春的季节里不谈一次恋爱,会浪费的。我也考虑过要珍爱青春。只是青春便是用来浪费,思考,发呆的。青春,不必有意义。750字 初三
-
无水无泪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千百年来,人类依靠水来繁衍后代。可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有些人类曾意识到水的重要性,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节约用水。你有没有注意到这些细节,1.你昨天泡了一杯茶,今天就把水给倒了。2.工厂把一吨废水排进了小河,整条小河的水都变脏了。3.一瓶果汁还剩下一点,可你已经不渴了,就把果汁瓶扔了……可我们的生活又那么需要水。口渴需要水,洗澡需要水,拖地需要水,浇花需要水,游泳需要水,很多东西都需要水,可人类哪有那么多水,如果我们把水用完了,我们的后代怎么办?到了真正没有水的那一刻,地球上,无水,无人,无泪!苏州国际外语学校六年级:程杨杨250字 六年级 书信
-
读书俗话说:“书山有路勤为径。”是啊,只有刻苦学习,发奋读书,才能让这些科学文化知识充实我们的大脑,丰富我们的羽翼,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我是一个从小就不爱读书的孩子。只知道整天与同伴们无忧无虑地玩儿。而上三年级后就要求写作文了,每次写作文时我的感受就是:头疼!不知道写什么好。这只能说明我读的书极少。这个问题那时候恰恰却被我的爸爸妈妈忽略了。直到上了小学5年级,接触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后,我才渐渐意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知道只有读许多书,自己的作文水平才能有所提高,所以我也从那个时候开始对书产生了兴趣。我读书,我快乐。书,把我带到了美丽的童话世界,让我展开了理想的翅膀。我真的很希望自己是那机灵活泼的小红帽,有个疼爱自己的奶奶;我真的希望自己是那只人人排斥的丑小鸭,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最后变成一只人人羡慕的白天鹅;我真的希望……这些童话点缀了我金色的童年。我读书,我快乐。书,把我带到了历史的长河里。在书中,我认识了宁死不屈的文天祥;认识了爱国将领丁汝昌;认识了堵枪眼的黄继光,炸碉堡的董存瑞,火烧身的邱少云,为人民服务的雷锋;认识了少年英雄小萝卜头、王二小;认识了……明白了他们舍身忘死是为了什么?因为他们热爱祖国。这些书使我明白了“有国才有家”的道理。我读书,我快乐。书,把我带到了诗歌的海洋。古代作家精心创作的诗、词、曲等优美的语句,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了我国那古代文学博大精深的内涵,被祖国那悠久的文化史所深深的折服……我读书,我快乐。书,把我带到了知识的王国。在《十万个为什么》、《少年万事问》等书中,我明白了宇宙到底有多大;人的皮肤究竟有多厚;电脑的祖先是谁等等许多知识。这些书使我变得聪明了。大文学家刘向曾说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是啊!博览群书能使人智增百倍。书,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所以,我想说:“我读书,我快乐!”750字 初三 书信
-
读书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书籍是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民族的瑰宝。读书能让人知道酸甜苦辣,也能让人懂得前人的思想及智慧。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有书读,不像古代,只有世家贵族才有这个资格。而且当时的社会环境也起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我们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因为我们比古人要接受的知识也更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古代那些士大夫的目标。而今天我们的目标是考上大学,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教育被这个社会给扭曲了,扭曲的只知道分数,而不知道最基本的道理。在看到电视播出的一则新闻,大学生因其母迟一日给钱就持刀桶其母七刀。这是教育的失败,当我们还在夸赞黄香九岁为其双亲暖床的时候,却有这么一个悲剧诞生。当我们还在夸赞自己的同时,请我们的国家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呢?当我们读书被利益包裹时,读书的性质已经发生改变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我们坐在教室的时候,家长在外面留着汗水工作,为我们的未来而做准备。我想这是大多数父母的心思。我不想评论家长什么,我只想说的是给我们一点自由,不要每一时刻都要我们读书。虽然我理解父母的意思,但我反对父母的做法。读书,是要用心读的,不是逼着读就可以。读书要开心。当我们看到一片好文章时,会叫好,但我们看到一则垃圾文章时,会本能的讨厌。读书是用自己的心跟作者的心去交流。才能得到理解,得到感受,得到进步。读书能让一个民族进步,能让一个民族的总体素质提高,能让一个民族的文化得到发展。三年级:徐123332211600字 三年级 书信
-
读书刚开学的时候就进行了作业检测考试,一直以来英语比较好的我竟考了72分,这无疑是我退步了,而且是我退步神速了.因为这样老师时不时的为我敲响警钟,要我认真啊,努力啊,其实我知道老师的话已经是耳边风了,因为说了太多次,我竟已经麻醉了!爸爸妈妈给是特别的关心我的英语,在他们的唠叨和推测下,得出了我英语退步的原因了--课本的文章读得太少了.因此一直强逼着我读书.我本来就不喜欢读书,一直以来我宁愿老师叫我抄课文也不愿叫我读课文的,尤其是现在厌倦了的英语.以前对英语至少还有些兴趣,但在这次退步中,我有写厌烦和害怕了.厌烦父母和老师再三的叮嘱,有时那些话听听是会让我更加努力学习,可是听多了只会麻醉我.害怕,害怕自己还会继续退步,或是考不好,因为72分的分数是我从所未有的!每天回家妈妈总是迫不及待地问着我这一周的英语情况,我也只是简单的三言两语就打发了.每天早上妈妈唠叨的内容改变了,不是叫我快整理自己的房间,而是快点读英语,每次到这个时候我总是懒洋洋的,读40分钟的英语,真是要我的命,而且这40分钟也总是过的很慢!今天晚饭后,我坐在电脑前写文章,爸爸走进来了,看了看显示频,然后对我说:走,去读半个小时的英语?实在是太讨厌了,我有些任性的说道:我才不要,我最讨厌晚上读英语了.爸爸没说什么,又是目不转睛地看着屏幕.然后带点玩意地说:星期一的月考英语再考个80几分我敲死你!我也带着笑回答说:如果总分只有80分,我也没办法啊!你最起码也得有个95分以上,当然是说满分100,如果是120或150分的考卷,我敲你.说着有扬长而去!我笑笑就又不笑了,因为我感觉到了一股无以名状的压力,哎,我改怎么办呢?650字 初三 书信
-
读书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好书值得一读再读,读到后来自然熟能生巧,随着年纪和生活经验的增长,对书本内涵也会有新的体会与认识 【序】某个假日清晨6点多晨起运动时,看到站牌附近有许多学生正在等公车准备上学,心中不禁想:连放假日停课时都不能休息,现在的孩子读书真苦。但是转念又想,古人读书好像也没轻松到哪去,"十年寒窗"常有所闻。为了读书,匡衡"凿壁偷光"、苏秦"悬梁刺骨"……真是什么读书招式都有。现代人常说"兴趣"是最重要的,有了良好的"动机",自然会设法去达成目标。陶渊明就是一个爱书人,好像读书可以当饭吃似的,他在〈五柳先生传〉中说自己:"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在〈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一文中他提到自己着迷于书的原因:"萧索空宇中,了无一可悦。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在有限的生命经历中,藉由"遗烈"强大的精神与智慧,弥补了自身的不足,更有了效仿的动量。陶渊明有了强烈主动学习的良好动机,也因此他的学习效果卓著。恰如《论语》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康熙教子:书必背足一百二十遍但是光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还不够,要怎么把书本内容记起来,是许多人头痛的问题。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康熙起居注》记载,康熙皇帝很早就把孩子叫起来读书:"卯时(上午五至七时),皇子进入学堂,师傅行过礼后,皇子开始背诵儒家经典《礼记》。遵照皇父(康熙)‘书必背足一百二十遍'的规定,每背一遍,画一记号,背足遍数,师傅检查一字不错之后,另画一段背诵。"可以想见,古人并非多么天资聪颖,为了能让珍贵的知识印在脑海里,可是下足了苦功,即使贵为皇子也不例外。当然,不是所有的书都值得背诵,所以慎选有价值的书是很必要的,因此才有所谓的"经"书。经书就是"经常要看的书",既然经常要看,那么不如就背下来吧,尤其是在过去书籍缺乏的年代。好书值得一读再读,读到后来自然熟能生巧,随着年纪和生活经验的增长,对书本内涵也会有新的体会与认识。苏东坡:读书一遍研究一个问题光是强记,则嫌于囫囵吞枣,不符当前的教育观点。除了背诵之外,如何成为一个真正有"识"有"见"的知识分子?古时有位王庠向苏东坡请教读书方法,苏东坡告诉他:"书之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尽取,但得其所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之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且只以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实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此虽似迂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一代才子苏轼认为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有限,不可能一次学会贯通所有的东西,因此他以自己读《汉书》的经验说:"我读《汉书》要读许多遍。把《汉书》分成治道、人物、地理等几类,每读一遍专门研究一个问题,不过几遍以后,就对书里每一方面的问题,都了解得非常透澈。"宋濂:未尝一日去书卷学贵有恒,有兴趣是好的开始,但是能否坚持下去才是成功的关键。尽管明知读书很重要,可是忙碌的现代人似乎很难抽空读书。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便经常利用"马上、枕上、厕上"这"三上"时间看书或是写文章。好学者必然渴望学习,而这渴望,也会带来谦卑。家贫的明初学者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说自己:"到成年了,越发想多读书,可是没有好老师,只好赶到百多里外,找有名望的老先生请教。老先生名气大,学子挤满一屋子,很讲派头。我在旁边请教,弓着身子,侧着耳朵,听他教诲。碰到他发脾气,我越发恭谨,不敢说一句话;等他高兴了,又再请教。以此,我虽然不很聪明,到底还学了一些知识。"珍惜得来不易的学问,宋濂"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所以,成为一个"好学"者远比研究好的读书方法重要。人们总喜欢把时间花在自己觉得快乐的事务上,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就会寻找机会学习。孔子乐于学习的动力然而,如何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好学者?古代活到老学到老的人比比皆是,而身处资讯爆炸的现代,人们一旦过了学生时代,想再重拾书本都觉得很难,读书力大为降低。原因何在?身为表率的孔夫子到老还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而且对孔夫子而言,学习不是一件沉重的事情,而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身处这么浓厚的学习乐趣中,孔子能够用功到"韦编三绝",也就是一件很自然的事了。为什么"学习"对孔子而言是那么一件有趣的事?五十岁,是孔子"知天命"的年纪;五十岁,也是孔子开始努力学习《易经》的年纪。我们发现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之后,孔子的修为是不断提升的;相对的,当孔子提升之后,他也意识到自己需要也有能力学习更高深的东西。在"四十不惑"之后,迈向"知天命"的重要过程就是透过学习《易经》。所以,要有真正的读书学习力,最重要的是需要体悟到不断往上提升的必要,而这或许才是促使孔子不断乐于学习的动力所在吧?在资讯爆炸的时代,大量的资讯却缺乏深刻的内涵。人们长期而大量地这样接收着资讯,就容易流于肤浅,最后失去乐趣,绝缘于更深入探索的可能。从此,学习就是一种沉甸甸的负担,绝无"乐以忘忧"的可能了。后 传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气力渐衰损,转觉日不如。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前涂当几许,未知止泊处。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1200字以上 初三 书信
-
保护与限制是了,我最近比较喜欢的一句话就是“你被什么保护,可你也同样被什么限制。能给你遮风挡雨的人,也同样能让你不见天日。”是了,现在很多的孩子我相信都是被父母捧着手心里面长大的吧。毕竟现在很多的孩子应该都是独生子女,没受过累也没吃过苦,更没挨过冻受过饿。我相信哪怕家里不是特别富裕的人家,也会爱着宠着自己的小孩,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们的父母永远都是一心一意的对我们好,不求回报,这就像南风走了八百里,不问归期。是的,从不问自己什么时候能回家,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的默默付出能得到回报。可那句话说的很对,你被什么保护,也会受到什么的限制。正是因为之前的十几年,我们的父母实在把我们照顾的太好了,我们不仅不懂世间疾恶,更不知道什么叫自己努力得来的东西。现在的我们就像是啃食大米的蛀虫,甚至说是寄生虫,或许说话偏激了一些,可意思却是差不多的,无非就是依靠别人才能生活,才能生活的快乐罢了。是的,现在的我们和寄生虫又有什么区别呢?你也许会找我们还没有长大,我们还很小这样的借口来搪塞别人,又或者是搪塞自己。自欺欺人,永远是最可笑的。明明知道事实的真相,偏偏又嘴硬地不肯承认。大大方方的说出事实,有什么不行?大不了好好努力重新来过就是了。这也是我们被限制的地方之一,从小被保护在温室中的我们,什么都不懂,就是太在乎于面子,我们更不懂都过得一句话,想要戴的起皇冠,必承其重。什么意思,你想要戴上皇冠,可你同样也要受得起它的重量,如果你承受不住那种重量,那你就不配拥有皇冠,因为你戴不起来。戴上皇冠之前,你就是个平民,可平民也需要自己的努力才能戴上皇冠。我曾经在梦里面看过这样一个国家,里面的人退位让贤,却不是让给自己的儿子或者女儿,而是在平民或者官宦子弟家中,找出一个肯努力肯奋斗,哪怕现在还是一穷二白的人,是了,很多时候看的都是你未来的发展性,创业里面一穷二白靠着自己双手致富的人也并不是没有,只是太少而已。我太渴望去那个王国了,那个永远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去获得爵位皇冠的地方,中国其实也是一个很民主的国家了,只要肯自己努力,你就不会挨饿。可从小被保护的太好的我们,被限制住了,被什么限制住了呢?被现实的残酷给吓到了,很多时候我们还没有挑战的时候,就已经被外面的风雨给吓住了,根本不敢踏出去一步,这样的人永远只能被在温室中养着。因为他已经习惯了,习惯真是个深入骨髓的东西,可我们却忘了,所有人都不可能保护着你一辈子,总要出去自己面对风雨……1000字 五年级 散文
-
限制与超脱英国导演托尼·凯耶的《超脱》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影片。这是一部有关限制与超脱的电影。影片的主人公亨利·巴赫特是一个有着与学生进行某种情感交流天赋的老师,但是他却选择了埋藏这种天赋。为了避免和学生或者是自己的同事产生什么“情感交流”,他成为了一位代课老师,在每个学校都只待很短的时间,然后就离开。因为对世界的某种失望,他选择了封闭与限制自己,限制自己的超能力,也因此限制了自己的心。人为什么要限制自己呢?百度百科上对“限制”一词的释义是“局限在范围内”。那么,这个范围是什么呢?老木匠在旷野上打造了一个固定的木框,大木匠给木框装上了轮子,人们的观赏对象从固定的风景变成了移动的风景,于是大为赞叹;小木匠直接把木框拆除了,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一直以来自己的眼界被限制了。限制就像架在鼻梁上的有色眼镜,总是限制着我们的眼界;就像戴在头上的小一号的帽子,限制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就像勒在心头的钢箍,限制了我们的心灵。也许这些限制并不是来自于人们自身。但现代人往往不自觉地将身心陷入这一紧箍咒之中,还毫不自知。这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在互联网上,各类讯息从四面八方汹涌地向人们奔来。“秦火火”的成功与讨巧说到底是这个时代的悲剧与产物。你我既是谣言的受众,无声无息中竟又成了谣言的推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因为很多人似乎已经丧失了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迷失在了各类信息中。他们在网上接触各类信息的时候兰艾不分。而兰艾不分的结果,就是兰艾同焚。陈丹青言:“年轻人仍然所见极有限,又迷失在太多信息中。信息不等于眼界。”萧伯纳亦言:“要小心假知识,因为它们比无知更为可怕。”由此可见,眼界有限是多么可怕。如果试试超脱呢?我们走在人生的路上,遇到的事情是无数的,其中多数非自己所能选择。它们组成了我们每一阶段的生活,左右着我们每一时刻的心情,我们很容易把正在遭遇的每一件事都看得十分重要。然而,事过境迁,当我们回头看走过的路时便会发现,人生中真正重要的事情是不多的,它们奠定了我们人生之路的基本走向,而其余的事情不过是路边的一些令人愉快或不愉快的小景物罢了。所以,我们应该在庞杂的信息社会中摆脱种种限制,让自己的身心超脱。影片中的亨利·巴赫特后来被委派到了一间落魄的公立学校任教,这里的学生目中无人,教学工作极难开展。在此期间,他耐心地与叛逆的学生交流,在不突破自己底线的前提下,善用方法尊重、了解学生,从心理上帮助学生,也因此渐渐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在和自己的同事、学生以及他从街上救回来的少女之间产生情感连接之后,他发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孤独,他终于打破了限制的枷锁。虽然社会的严重问题非一人之力可以挽回,前路漫漫,主人公也有困惑的时候;然而,只要心中有信仰指引着方向,再孤独冷寞的道路,我们也能毅然奔向前方……1000字 初一 议论文
-
无这个寒冷的冬天忽然变的卑躬屈膝般温暖的时候,忽然就令我怀念起以往张牙舞爪的那寒风,使整个人都变的敏感起来,皮肤紧绷着,警惕寒冷。那些日子,简短而匆忙,纷繁杂乱的思绪被积雪覆盖着,轻易不漏痕迹。生活简单的就只剩下上课吃饭睡觉。人们步履匆匆的相互招呼,纯粹的交换着笑脸。混着干湿的松柏味道,这些松柏,在这样一个季节里固执又单调的坚持着自己的本原,所散发出来的气味却是全然不同的。在他们面前我俨然是一个匆匆来匆匆走的过客,而他们于我也不过是偌大校园里的一点终年不变的色彩罢了;那些日子,每天都从音乐中醒来,却不愿起床,往往要跟被窝纠缠好半天,时间所剩无几了才咬牙穿衣;那些日子几乎每晚都跟同伴蜷缩在一个被窝,温暖又满足的想,这样的冬天也不错;那些日子还是经常站在”5号”建筑物的外面等林,最后喋喋不休的抱怨几句。;还是那些日子,我忽然觉得,生活有时会很简单。简单的为一个目标而忙碌,简单的为一个明天而追逐,简单的企求一个太阳。简单的妄想一个美好故事的结局,简单的愿望一下奢侈,简单的喜欢呆在一间屋子,简单的渴望他人的认可……回头想想,这么庸俗的想法,这么庸俗的表达,是我想要的吗?曾经有人告诉过我。人不可能越活越脱俗,只能越来越世俗。如今,我对此深信不疑。那座排满窗户的公寓,第四层从右数的十五个窗户。是整个学校最温暖的小屋,习惯称它小屋,没有原因。每每路过它的脚下,便忍不住张望一番,即使知道不会有谁忽然从窗口探出头,或者里面潜藏什么诡异的场景。窗边永远依偎着那淡粉色的窗帘布,质地有几分粗糙,却也时常被我轧在枕头底下共寝。窗台上是两株植物,造型颇为俏皮。偶尔整理床铺时候也会一不小心碰翻他们,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居然仍旧茁壮。还有那些清早,窗玻璃上总是浮现着多变的花纹,好似经过艺术家的雕磨一般,在我们都熟睡的时候。以一种奇异的姿态雕琢着张扬的图腾。我总是一个庸俗的人,并且变本加厉的庸俗起来。会随大流的喜欢一个除了皮肤白净其余就一无是处的明星,会喜欢那种最老套的爱情故事,任何一句话都能感动的我无以复加……这些日子,蜗居家中。不曾和任何人有过来往,不曾笑不曾哭不曾发出声响,寂寞么?寂寞是在给思维松绑。一直以来我是如此的自做多情,我假定了许多情节,预谋了许多未来,并一本正经的经营我将来的生活,煞有介事。光的痕迹一点一点的在我家的墙壁滑上滑下,抽丝剥茧的剖开层层叠叠的微尘。我假定他是一把打开记忆的钥匙,于是任凭他细细的为我抽丝剥茧。究竟是要到年终了,这个姗姗来迟的节日,人们都满怀着空前的热情去装点它,满足它喜庆的要求,它在所谓传统的宠幸下逐渐膨胀成欲望的气球,高调的飘在铅灰色冬季的天空上。空气中饱满的水汽,急着寻找释怀的出口,节日的喜庆,无孔不入吗?(此文写于07年年终)1000字 高二 散文
-
作文:必须“在限制中表现自己”作文:必须“在限制中表现自己”有个古代故事叫“运斤成风”,那故事写道——有个极善于玩斧头的人,常在大街上当众表演他的绝活。他先在助手的鼻子尖上搽上白粉 ,然后举斧砍去,总能一斧头砍掉那鼻尖上的白粉——绝不要再来第二斧,而且决不会损伤 助手的鼻子。这太让人佩服了!出神入化只要一斧头,还决不会伤及助手的鼻子!自然,这就 是“巨匠”!那么,巨匠何能?请听歌德的名言。歌德的那句名言是这么说的:“巨匠在限制中表现自己。”此言的确深刻至极:全无限制的发挥不能叫本事——那太随意,也太容易!只有在极严格 的限制中大显身手才叫鬼斧神工呢!于是想起了一个故事。一次,画家碰到一个奇怪的考题:“请画一幅花香图,但绝对不许 出现花朵。”这难不倒画家,只见他挥笔画出,一个骑马者从春天的原野归来,马蹄高抬, 美丽的蝴蝶正围着那马蹄翩翩飞舞。天!连马蹄都成了香的,想必原野开满了鲜花!瞧!“不画花”也“有花”!这就叫“在限制中表现自己”。还有个真人真事。一次,友人曾让齐白石老人画一幅画,题曰 蛙声十里出山泉 ,细想 此题很难,因为“蛙的叫声”既无形状也无色彩,的确虚幻之极!但这难不住白石老人,他 淡淡几笔勾勒出山石与清泉,清泉中还游动着几个极活泼的蝌蚪。妙!今天的蝌蚪的确意味 着明天的蛙鸣,如此出色的想象,能不让人拍案叫绝吗?于是想起命题作文——一种“在限制中表现自己”的写作样式。难道不是吗?写作不能离 题 ,必须体现题目规定的种种要求,此即“限制”;不因“限制”而缩手缩脚却写得从容舒展 ,此即“表现”。现在,就让我们做一个具体的分析。有个作文题叫 秋天,在我的窗前 ,此题的“限制 ”的确苛刻,即写作者只能从“窗前”这一特定的角度去写,但这却难不住会想象的同 学。为什么?因为观察角度虽已定死,但窗前有何景象却尽可以想象,尽可以大显身手!果然 ,有个同学极聪明,他从从容容地写道:我的窗前有一条从农村通往城市的公路,改革之 前,每当灾年的秋天,农民们总要沿着这条路进城乞讨。改革之后的秋天,“路上 却天天 洋溢着笑声”,丰收的农民总是开着自己崭新的拖拉机由这条路进城,去时卖的是丰收的余 粮,归时买回来的是冰箱与彩电,“车上满载着欢乐与阳光,满载着永远拉不完的笑声,这 丰收沉甸甸,这秋色亮晶晶,在我的窗前定格成一幅生动无比的图画……”试想,如此巧妙 的构思与表达,不正是“在限制中表现自己”且表现得很出色吗?既然如此,努力培养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吧!正如上文提及的画家,如果他们全无想象力和 创新意识,能在极严格的“限制”中“表现”得如此美不胜收吗?1000字 高一 叙事
-
读书...从刚开始识字的时候起,我就爱上了书。从1年级到4年级,书成了我精神的伴侣,快乐的源泉。六七岁时,我对书中的童话故事充满了遐想,对故事中的公主、巫婆、仙女、魔法……这些现实生活中虚幻的东西充满了向往。常常幻想什么“土豆(扫把的外号)会飞”、“刀子、碟子在厨房开音乐会”、“半夜里花儿跳舞”……八九岁时,我不再对童话爱不释手,我喜欢上了一些写大自然、宇宙之类比较神秘的书籍,常为人类的智慧而折服,为宇宙的神秘而感叹,为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到2、3年级时,我没有因学习任务的增加而降低读书的兴趣。这时,我会选择读些古典名著、作文选、小说、漫画、故事书……为中华五千年的历史而惊叹,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所钦佩,被一篇篇佳作所倾倒,被诙谐幽默的漫画逗得捧腹大笑……在读书的过程中,我感到自己在快乐、健康地成长。读书,其实并不难,难的是你是否能真正地读懂书中的意思,若你真的“钻”入书里了,你会感觉到,文中的人物仿佛就是你自己,你会随着书中的情节一起,作者悲你悲;作者忧,你忧;作者愁,你愁;作者喜,你也喜。 书像磁铁,像甘泉,吸引着我,滋润着我,书中的知识丰富多彩。每当我捧起书,仿佛一切都已不复存在,我的整个身心仿佛都已进入书里所描绘的那个神奇的世界。从书中,我获得了许多知识,同时,也给了我很多快乐的享受。书,已经是我生命不可割舍的一部分。读书就是求知,古人读书就是读书,现代人仿佛也继承了这种传统。阅读使人充实,充实了就是增长了知识。求知的路是坎坷不平的,知识的获得就像是唐僧师徒五人西天取经的路程,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求知的路也是如此,也许更多,因此,读书是苦的。古人有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俗语,读书是苦后来乐,也是风雨过后是彩虹的写照。“我读书,我快乐”,读书的快乐是妙不可言的,有如天上掉下馅饼的那种。书描写出了大自然那天籁之景的声音,让看者和听者仿佛在云游天境,它把你带出了与俗世隔绝,仿佛是进入了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中的世外桃源。书的乐趣也在于读,读与书,书与读当然是密不可分的。古时夫子教书,摇头,摇头再摇头为的是想体会读书时的韵味与乐趣,强调动作,我想倒不如“声、形”俱备,声如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形”是形象生动的描绘及与书混如一体的那种形态。即读书乐趣在于进入了书中的角色,由你的读书来把书中的磅礴气势,哀怨忧愁,轻松欢快,展现的淋漓尽致。郭沫若大师曾经说过“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意在教育我们读书不要读死书,死读书,也是说读书既是求知,也是在寻求快乐,书可以充实我们的头脑,让我们寻找到快乐,但同时,也是困难辛苦的,但相信拥有了知识,找到了快乐,最终体会到“我读书,我快乐”,达到苦乐两相容的境界。读书是快乐之本,书是良药,能医治愚昧之症,因为要学会苦中有乐,书是乳汁,能够哺育你茁壮成长,有一句话相信可以伴随你的读书历程而终生不悔,那就是:我读书,我快乐。1000字 一年级 议论文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