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茶900字

故乡的茶

900字 初三 散文

故乡很美,美在山,美在水,美在人,美在茶。

可能是读书的缘故吧,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对茶有一种特殊的喜爱,对中国的茶文化也有了几分兴趣,可喜的是我的故乡便是一个茶乡。

周围的山都是翠绿的,四季如此,似乎不因时而异,不因人而异,它,就是茶山。我从来都只是远远望见,不曾接近,它似乎永远都是神圣的,庄严的,毕竟,全村人都望着它。

茶场就紧挨着我们的小学,规模很小,机器的轰鸣声可以盖过学校的钟声,但我不曾窥见里面的情形,那深黑老旧的大门总是关得严严实实,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那个时候,孩子很少会有零花钱,也不敢向父母要,但一到春天,孩子们就有钱了,因为一放假,他们便背着家里人,到山上采茶。春天的毛尖很值钱,摘上一斤,就能卖上三四块,很少有孩子能摘到一斤的,但孩子总是容易满足的。我那时浪荡惯了,吃不得那等苦,从未上山采茶过,只远远望着那翠绿之中有些许的杂色在涌动……

小学看电影需要大场地,学校小,我们被“逼”到那茶场里去看,我心中很是高兴,终于得以见见它的庐山真面目了,可进去才发现,也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神奇,偌大的茶场,只摆放着十多台陈旧的机器……

不久前,无意间得到了一个家乡茶的包装盒,做得很别致,上面有很多关于家乡茶的介绍,并附有一幅图:蔚蓝的天上飘着几朵白云,白云下面便是漫山遍野的绿,其间还夹着一汪清池,水很清澈,里面还倒映着翠绿的山。

我苦笑,这哪里是我的家乡?我的家乡真有如此之美吗?也就没有再去理会这包装盒了。

偶然间的闲情,我泡了一壶清茶,把了一卷闲书,寻了一静谧的去处,端坐于大石之上,就着缕缕茶香,我神游四海,别有一番风味,此刻我早忘了那包装盒上图文的真假。

上次因故登上茶山,我终于可以与梦中的圣地亲近了。虽已深秋,但山上翠绿不减,我只觉自己倘佯在翠绿的海洋中了。我有了席地而睡的冲动,可那些淘气的小鸟不时地惊扰我,时而在茶林间追逐,时而箭一般的冲向天空。天空如被横扫过一般,只剩几朵疏云闲挂其上。我又游走在茶林之中,突然还真发现了一方清水,水真的很清,清得可以看到水草的浮动,山也真的倒映其中,我兴奋了起来,真的,是真的,包装盒上的那幅图真的是我的家乡,我自责于我当时的怀疑。我的家乡真的很美,美得让我陶醉……

远处又传来了机器的轰鸣,便知又要放山了。山已渐秃,少了些夏日的浓绿。但茶树依旧很绿,茶山依旧很美。

故乡的荔枝

1200字以上 初二 记叙文

故乡是岭南的一个小镇,故家乡有岭南的代表——荔枝。

岭南有很多水果,但我却独爱荔枝。香蕉一年四季都有,有灵巧的,也有笨拙的,实在不讨人喜欢。龙眼要到八九月才丰收,细小的龙眼,薄而透明的肉遮不住核的风采,连牙缝也塞不住,也实在少得可怜。唯有那可爱的荔枝,晶莹剔透的荔枝肉让人垂诞三尺,皮薄,核小,吃到肚子鼓起来还舍不得停嘴。

夏天一到,家乡的荔枝就随处可见。红的,绿的,人们手上拿的,嘴里吃的都是荔枝。苏轼曾经写过两句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作岭南人。”每回想起这首诗,我便深有感触。我很庆幸我是一个岭南人。如果我身在北方,离开荔枝,我真不知生活还有什么乐趣可谈。

爷爷曾有一个荔枝园,我小时候就在那里长大的。夏日的阳光透过茂密的树叶,斑斑点点地撒在地上,荔枝树粗枝大叶,树与树之间互相争斗,都要向四处生长。这时,一串串的荔枝就出现了,有红的,也有绿的。硕大的果实压弯了枝条,垂落下来,十分惹人爱。我馋嘴,口水都快流出来了。连忙拉好裤子,磨磨双手,蹬着脚往树上爬。坐在树杈上伸手抓到就往嘴里塞,边吃边看,发现树顶上的荔枝比手中的还要大,就连忙把核吐了,放下手中的荔枝,去冒险抓更大的。可是摘下来后却又觉得差不多,不知道是肚子在太饱还是本来就这么大。吃饱了就在树里穿梭,荡秋千,像猴子一样眺望,累了就在树杈上搭拉着腿睡觉。

端午节前后,是荔枝盛产的时候。那是,爷爷总会摘满几箩筐,然后跟奶奶抬着在小巷里各家各户地派荔枝。我总是屁癫批癫地跟在后面,手在箩筐里摸索,总想找最大的,然后趁奶奶分荔枝的时候,偷偷过身直接用牙咬开,塞嘴,吐核,吃荔枝三部曲。最后还会很用力地擦擦嘴,因为我绝不是那种“偷吃不擦嘴”的人。可是“聪明的”的我却不知即使擦了嘴也会被人发现的。爷爷回到家是,也是一整箩筐的荔枝,不多也不少。但这不是我们家的,而是别家回馈的。我不明白。妈妈曾经跟我讲过,但大多都已忘却了,其大概意思应该是说要分枝散叶,小巷里互派荔枝,谁家派得多,家族就更旺盛。这个习俗在我们的祖先就一直流传下来。所以那是人们总说:“你爷爷派得好多。”言外之意就是说你家族很旺盛。因为当时,我的几个叔叔伯伯都是大学生,外人对我们一直都很敬重,我也感到特别自豪。

荔枝盛行,人们除了互派荔枝外,还会有一个“吃荔枝”的大会。晚上,家族的人聚在一起,大吃荔枝。这一天晚上,孩子是不受约束的,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想怎么吃就怎么吃。长辈们也会鼓励说:“吃多点,一个荔枝三把火,多吃就真正火起来,火起来一直到现在,我都相信这句话很灵现,我想我各方面表现都那么优秀,就是因为吃太多荔枝火起来,不停息了。我那是很喜欢观察大人们吃荔枝,他们吐核时似乎使劲全身力一样,十分利落,核落到地上还会滚动几下。我不喜欢这样做,总觉得不斯文。可爷爷却硬要我这样做,他说:“做人就要像吐核一样,扬眉吐气,要懂得争一口志气。”奶奶也说要吐气,吐去身上的晦气,健健康康地生活。可这都跟吐核有什么关系呢?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荔枝是小孩最喜爱的玩物。孩子很喜欢把荔枝做成灯笼。灯笼的好看是要靠荔枝的外形的。平皮的荔枝样子圆圆的,比较呆板;棘皮的荔枝下端带尖,显得秀气,是做灯笼的最佳选择。二是要有梗,越长越好。选好荔枝后,就小心翼翼地除去皮,剩下薄膜,然后在薄膜中间绕一圈撕开一点,分成两部分。再轻轻把两部分向上和向下弯折,形成两个碗状,一个小巧玲珑的灯笼就出来了。小孩抓住梗,提起荔枝在同伴面前晃来晃去,炫耀自己的成果。晶莹的肉引人注目,很多同伴很可能会忍不住嘴馋,手疾眼快地夺过荔枝塞进嘴里,撒腿就跑,留下你还呆呆地看着。

随着发展,荔枝园被征收后,这些风俗也渐渐淡忘了。今年,我又用荔枝做了一个小灯笼,可是已经没有同伴愿意来抢了。旧戏已不再重新上演。现在吃的荔枝,总感觉味道没有家乡的好,也渐渐失去了那三把火。是真的不好吃吗?可能是我太迷恋家乡的荔枝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散文
9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