慌乱800字

慌乱

800字 初三

打破了小店闲适景象的,是客人们的匆匆到来。打碎了平常心的,是一声声的忧心催促和抱怨。

父母经营这一家小餐馆已经有一年多久了,店里的生意时好时坏,却不妨碍一家人的幸福安宁与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这天已是五点多钟了,本该到了饭点,可路上的行人少之又少,更别提光顾这家小店。父亲在厨房准备菜品,母亲则在门口张望,邀过客进来瞧瞧。我百无聊赖地趴在桌子上,一个人无聊透顶。

门口传来一阵阵交谈声,刚想抬头望,就见到一群客人蜂拥而至。我不禁暗喜,原来是生意来了。

一下子,小店热闹起来了。有推荐菜品的,有聊天的,更有厨房传来的“嗡嗡”的灶声。只有我在一旁暗暗叫好,旁人们都听不见。

但是,这股热闹劲似乎提了上来却下不去了,一路又一路人的到来,渐渐挤满了小店的桌子。一时间,聊天的声音盖过了推荐菜品的声音,灶声竟也淹没在其中。

父亲母亲不得不忙个不停,可人这么多啊,上菜的速度又岂是父亲一人的单薄之力能维持得了的?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好久,可餐桌上的菜肴仍然寥寥无几。最令人害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焦急等待着的客人们终究失去了耐心,一声声的催促,一句句的抱怨,痛着我的心,料想也扎进了父母的心中,乱着他们的手脚。但这喧嚣之劲越是慌乱越是猖狂,一桌客人实在不耐烦了,嚷着要离开,只有母亲用着惨白无力的话语一遍遍挽留,他们才决定再等一会儿。

我发着愣,呆呆地看着这一幕,却不知如何是好,只是攥紧手中的拳头,希望这乱不可言的不快与忙碌早些过去。我看着母亲那弱小的身影在餐馆中走动,仿佛体会到她那慌乱的心和忙碌所带来的疲惫。渐渐地,客人们在忙碌中吃完了晚饭,便也陆续走开了,留下了一桌又一桌的饭后残局,狼藉不堪。

母亲瘫坐在椅子上,脸色苍白得好像一张单薄的白纸。我注视着她的双眸,一种不言而知的虚脱与无力萦绕在了心头。母亲强忍着疲惫,起身去收桌,我呆呆地跟在她身后,也帮着忙起来,心中却不是滋味。厨房里又传来洗盘洗碗的声音,清脆却又刺耳……

小店又一次忙起来了,没有了先前的喧噪,只是能听到各种瓷器的清脆碰撞声。这声音似乎也没有能力揪住人心不放了,只留下温情与关怀。小小的店,承载着一家人的爱与希望,再忙也不怕。

细细品出雅味

700字 初三

江南有雨落,岁时酒已温。

初春的雨,存了满杯的诗意。青山黛瓦,绿意盎然,平添了几分雅致。廊檐晃晃悠悠,不知抖落了多少时光的碎片。记忆中总有一双布满皱纹的手,温着岁时的清酒。

小时候,最爱喝爷爷酿的米酒,不敢多喝,只细细品一小口,便已醉倒一方天地。

到了收割的季节,我站在田里,金黄色的浪潮拂过我日渐浮躁的心。远处,爷爷在收割今年最后一批用来酿酒的稻米,他的身影在稻田里穿梭,宛如一尾灵动的鱼,隐匿了岁月的风霜。

我一直觉得,世上最聪明的人,不是科学家,而是土地里的农民。黄橙橙的稻谷,不知经历了怎样的魔法,由青苗变成了白白胖胖的米粒。又在爷爷饱经风霜的手上,进化成那醉人的米酒。

爷爷把米放在锅里煮,还不时的掀开盖子看看火候。当那锅盖被掀起来时,总会冲出满满的雾气。浓浓的白雾笼罩了整个厨房,却掩盖不了爷爷脸上的喜悦。

酒曲是一颗颗的硬丸子。爷爷用啤酒瓶把它们碾得碎碎的,仿似轻若无骨的尘埃,随风可逝。

我曾问过爷爷:“酿酒就是这么简单吗?”而爷爷却只笑笑,摸了摸我的头。现在想想,其实非也。酒曲的个数,米和水的比例,火候的大小,其实并不容易掌握。若非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又怎么能做好呢?我们为人处事也是一样,若非怀揣着一颗谨小慎微的心,又怎么能品得凡尘的大雅呢?

可是你听,灯红酒绿的喧闹,在城市的夜晚肆意张扬;你听,此起彼伏对生活的抱怨未曾熄下声音;你听,微雨落入清酒,却哭的不能自己。凡尘中,谁还能听得见更多的声音?

多亏了还有像爷爷这样,被我们所遗忘,却被时间铭记的平凡之人。在社会的烦躁中定下心神,去耕一片地,去酿一碗酒,细细品出其间的雅味。因一颗赤子之心,不曾轻言放弃。

李白曾哀叹“大雅久不作”。可其实只要静下心来,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方净土,都能品出自己的雅味。

所以——

请缓缓前行的脚步,听听凡尘中的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