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粮食1000字

爱粮食

10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唱响节约之歌,迈向低碳未来

节约粮食——一个听了不知有多少遍的词语。中国拥有13亿人口,全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我国的耕地面积呢?仅仅占世界耕地面积百分之七,却养活着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也许有许多人不知道。从古人“锄禾日当午”,直到现在人们统计的精确数字,无一不表明粮食的来之不易。从播种至收割多少道程序,多少辛苦汗水,多少双饥饿的眼睛在渴望……再回头看看,又有多少不珍惜粮食的人,将热蒸蒸的白米饭倒入到垃圾袋。看到学校里的同学们淡漠的不屑的脸,丝毫不犹豫的动作,不禁有些心寒。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节约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美德,是中国人永远不会弯曲的背脊,是大家坚信的理念。但是现在我们的行为为什么会变质了,节约不再被认为是美德,却被当成小气、抠门的意思。

现在似乎说到节约,大家就会不由想到低碳这个词。而低碳日的成立也是势在必行了,低碳日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在这一天,我们将动员地球村普通居民,通过个体和群体行动,参与创建国家及全球层面解决气候变化等紧迫问题的方案,并在各地展开大规模社区性“低碳生活”活动的具体构想。全球变暖,对于人类既是挑战,也是创造新时代、新经济、新文化的良机,是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价值创新的动力。

我们需要改正的机会,浪费可耻,从某种意义上说简直是“犯罪”。凡事贵在坚持,节约要从点滴做起,尤其需要坚持。一天两天可以,一年两年呢?更长的时间呢?不仅仅是对粮食,要让节约内化为自觉,成为习惯。我们更不能把眼光拘泥在这短短的一周——所谓的每年的粮食周,其实只要我们愿意每一天都可以是节约粮食日。节约粮食和低碳不仅仅是一种口号,不仅仅是因为我们和所有人的号召与呼吁,我们希望它是一种情结,熔铸在你与我的心中,从而自觉的作到。

马克思说过:“节约无异于增产。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也正是基于对中国国情和家底的清醒认识。无论从人均资源量或政府、企业、家庭的财政情况来看,我们手头其实都很紧。在我们这样一个并不富裕的国家,能否在节约的问题上进入到人生更高的境界,事关社会和谐乃至中国社会的未来。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只有当节约成为一种生活态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内心需要的时候,我们才离真正的节约型社会不远了。”

“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朗朗的读书声透着活力,希望我们可以把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

第一次被批评

500字 初一 记叙文

在我们的生活中,尝试过许许多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走夜路,第一次养小动物,第一次去野营,第一次……。我们尝试过的“第一次”总会给人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但是留给我最深印象的是我第一次被老师批评。

那是我读三年级的时候。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晚上,我刚想写才想起老师曾经辅导过我们,可是,因为自己上课的时候走神了,没有注意听老师讲课,所以我现在完全不知该怎么写。当时,我十分后悔,后悔自己没有认真听课,导致现在这个结果。

于是,我决定明天去学校请教同学们。因为那时候组长只有在上语文课才检查语文练习,所以只要趁中午放学回家吃午饭的时间补上就可以了。可谁知,早上的数学课因故被改成语文课。其实,这件事,老师早就讲过了。但我却没有听。同学们早有准备,只有我和一些差生才没有完成任务。老师知道了,历声批评了我们:“你们几个昨天去干什么了?老师布置的任务你们不完成,是不是不想读书?……”老师批评完后,为了让我们牢牢记住不认真完成任务的后果,罚我们在黑板拉着耳朵罚站。当时的我又羞愧,又愧恨,同学的异样眼光不断的嘲笑我。我真想让同学忘了今天,但我却是万万不能忘记的。

这就是我第一次被老师批评,也是我第一次在同学们面前丢脸。不过,这件事一直鞭策着我,让我不敢再不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六年级
记叙文
10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