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红楼
今天,我又再次读了一遍《红楼梦》。读完了,再细细品味,仍是悠长。
作者曹雪芹将每个人物的个性都刻画得十分鲜明,描写得栩栩如生。多愁善感的黛玉、开朗豁达的宝钗、八面玲珑的凤姐……无不让人窥探曹雪芹的妙笔生花!
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凤姐和宝钗。王熙凤能把事考虑的十分周全,所以她是“现在不过二十岁,就有这样的本事,当这样的家”。王熙凤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泼辣直爽。在黛玉初进荣国府时,是这样描写王熙凤的:“……这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身着彩绣锦缎,宛如神妃仙子。一对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材苗条,体格风骚,真是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这王熙凤是不见其人,先闻其声,众人皆敛声屏气,而她却这样“放诞无礼”。王熙凤刚一出场,她的泼辣、张狂和在贾府特殊的地位就跃然纸上。而后文中邢夫人请凤姐帮忙索要鸳鸯,凤姐便是“……一听,心知不成,却道:‘……’”,更是看出了她的玲珑解数。可怜一个王熙凤如此精打细算的人,最后却是“天机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文中的薛宝钗豁达明理、宽容大度。在宝钗初入府时,也有这样一段描述:“……没想到如今来了一个薛宝钗,年纪虽然大不多,可是容貌丰美,品格端庄,行为豁达,不像黛玉孤高自许,因此深得人心。便说黛玉不及她,就连那些小丫头们,也都愿意和宝钗玩笑。”我们便可以看出宝钗的特点:容貌丰美,品格端庄,行为豁达,深得人心。
而与宝钗相对比的黛玉则是多愁善感,虽然黛玉是“堪怜咏絮才”,但黛玉的性格与家境却与之大相径庭。黛玉虽是贾母的亲外孙女,但因先是丧母,后又丧父,双亲故亡让她形成了孤傲自许又冷漠清高的特点。黛玉的才华固然让人惊叹,但她的结局却让人唏嘘不已。
我在阅读《红楼梦》时,最大的感触就是宝、黛、钗三人的情感关系。宝玉是贾母的孙儿,黛玉是贾母的亲外孙女,而黛玉的母亲与宝玉的父亲又是亲兄妹,所以宝玉与黛玉一直是“十分亲密友爱”“白日同行同坐,夜晚同止同歇”“两小无猜,言和意顺”;而宝钗则是宝玉的姨表姐,血缘亲疏关系上自然是要远一些。但宝钗乖巧懂事,十分懂得如何讨贾母和王夫人的欢心,所以赢得了贾母、王夫人的喜爱,就按照“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规矩许配给了宝玉。而宝、黛之间缠绵悱恻的情感则突出了二人不甘被封建礼制束缚、敢于反抗的特点。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这湮不灭的《红楼梦》,叙写出了“情”的深度和“史”的厚度。它不朽的艺术魅力和难以逾越的思想高度,光芒万丈,经得起岁月传唱与人生玩味,生生不息!
初一:薛嘉雯
再调换一次位置好吗?
我一次又一次地被老师调换位置,而在我安定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却更想换位了。
那是星期五下午最后一节课,语文老师给我们听写词语。我知道,我现在的新同桌常雨在班上的写字水平那可是数一数二的,但我不想落在她后面,于是我全神贯注,十分专心地听老师读词语,并且认真地把每一个字都工工整整地写下来。当老师听写完一半的时候,我的左边传来阵阵哈哈大笑的声音,我十分奇怪:现在是上课时间,怎么会又说话和大笑的声音?我满怀疑惑地转过头去,想看个究竟。原来是常雨和另一位同学在说话,看到这一幕,我十分惊讶,学习这么好的她,上课时竟会如此肆意说话,我叹了口气,把头转回来,继续老师的听写。
不一会儿,常雨又扭过头来和我说话,我没有理她,她便在那自言自语“张哲,你要是石一秀就好了,上课我就没那么无聊了。”上课?无聊?天,我心中的榜样竟是这样一个人。之后,她又滔滔不绝地说着,我一句也没理她。
事后,我真想再让老师把我调到原来的位置上。在这样的环境里,真的很难安下心来好好学习。
相关推荐
-
红楼仙草染上秋霜,氤氲成幻梦一席。红楼依稀远,冷风吹帘,冷却几多红颜梦,唤回几多前世今生嗟叹。八百场加催的风花雪月,写一本残缺的心之孤本。千页红笺一个“怨”字,低眉细看《石头记》里的一滴水,经历几千年的轮回,打捞着一则永恒的传说,流转着一个隔世的佳话,演变成流传不尽的金玉奇缘。——题记红楼梦一个流传不尽的金玉奇缘,初次深刻了解红楼梦是在一堂历史课上,老师给我们讲了红楼梦的前世今生,说那林黛玉本是绛珠仙草的化身生长在三生石畔,那株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实际上是长白山的名贵人参,人参生长在长白山地区常被称为神草或仙草。人参绿叶对生中间挺立着一株长长的花柱,柱头上结着一串串红宝石似的珠果,颜色绛红绚丽,形状如同南国红豆,晶莹剔透。这样看来,这个”绛珠仙草”应该就是长白山人参吧。至于贾宝玉《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描写看来,神瑛侍者为贾宝玉的前身,他对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曾有灌溉之恩,他身上的通灵宝玉则是由顽石变化而成的。了解红楼梦之后林黛玉的葬花吟: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也是作者曹雪芹借以塑造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特性的重要作品。它和《芙蓉女儿诔》一样,是作者出力摹写的文字。这首风格上仿效初唐体的歌行,在抒情上淋漓尽致,艺术上是很成功的。这首诗并非一味哀伤凄恻,其中仍然有着一种抑塞不平之气。“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就寄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愤懑;“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岂不是对长期迫害着她的冷酷无情的现实的控诉?“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则是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这些,才是它的思想价值之所在。不过却又有些惋惜林黛玉与贾宝玉不能白头偕老的爱情故事。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林黛玉在故事里所有的眼泪都是因为贾宝玉而流的,或许是因为前世贾宝玉对林黛玉有灌溉之恩,也就注定要让林黛玉用今生所有的眼泪来还贾宝玉。注:此文多半是摘录的,而更重要的目的则是赏析。初一:田颖900字 初一 议论文
-
红楼扒开泥土纤细的手指仔细地寻找葬花的树下守着花冢的小虫长发在晚风中幻化成桃花骤然失去重量的似水年华长指甲涂上的颜色裹着黄昏后的姿势温习清代的悲歌与艳词连同在芬芳的中国盒子上摆着的新鲜的呼吸我猜测两百年前瓷质的风中穿梭过一条燃烧的金蛇灰烬和影子的味道飘满了整个残垣的天空我掌心中弯曲着很多丽人的倒影光华的灵魂什么时候才能顺着粉红的呼唤的旗帜而下挟着泪水站在苍白的世界的一隅搌布伤痕我把孱弱的声音用衣袖里的风砍下用力的扔给祂们回应我的只有一片曾停泊在香丘上的灯光照耀着衔着苍穹的萤火虫穿过寒冷向我飞来我站在风流的红楼倒塌的大地上背诵当年清贫的台词用擎起一杯水的力量举起一个民族所有的痛苦与悲伤路还很长还有很多人孤独的出生然后孤独的死亡时空无法挽回的红楼必将与她们相似的女子弹着月光在另一个季节另一个纬度伴着一个透红的灯笼回归350字 初一 诗歌
-
再读古典幽山古寺,钟声未绝。抚琴一曲,茶香扑鼻。闭目凝神,让心中充满古典的精髓。再读古典,体验那落纸云烟的古风古韵,千变万化的优雅绝伦,重温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荣耀。再读古典,无法说古典是什么,只能说古典像什么。古典,一张朴实无华的古筝,拨指间,雨潇潇无奈回头,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朦胧美,琴声中带有哀伤,凄凉中含有悲壮,孤寂中注定宏旷。再读古典,回望英雄。弯月苍穹,刀光剑影,戎马一生。看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天地之间,谁与争锋。静若浮云,动如长风,为射苍鹰挽雕弓。又何惧?策马西征,任我驰骋。攻必克,战必胜,所向披靡,气势如虹。令天下豪杰,神色如荼,奸邪诡佞,丧胆闻风。横刀立马,何去何从?无奈仰天啸长空。平天下,以武会英雄,荡气还胸。成吉思汗,好一个响亮的名字!你造就了一个时代的奇迹。呜呼,英雄兮,壮士兮,你走了,你的豪情长在,大漠上有我为你留下的感慨。再读古典,欣赏文学。曾记否?苏轼“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热血之誓,辛弃疾“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的铮铮铁骨,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愁肠百转,欲说还休。曾记否?“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怀古叹今,“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雄浑苍茫;“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轻柔缠绵,韵味无穷。古典诗词,或十咏三叹、余音缭绕、行云流水,或字字铿锵、句句雄壮、气壮山河。再读古典,领略书画,体味茶香。古典文化之美,悠远深沉,气韵流动。古典,没有被历史遗忘。再读古典,你是美丽夜空中一颗璀璨的明星,你是历史长河里一叶永恒的小舟。回望古典,中华文化,因为有了你而丰富多彩;心灵净土,因为有了你而绚丽多姿。重温古典,领略其中韵味,享受其中乐趣。别忘了柔软的毛笔也可以写出刚劲有力的汉房书法,细细的琴弦也可以奏出响彻山谷的音韵,零散的文字也可以组成朗朗上口的唐诗宋词,笔墨纸砚也可以演绎中国的古典!650字 初一 散文
-
红楼情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奈何天,伤怀旧,寂寥时,试谴愚衷。因此上演这悲金悼玉的《红楼梦》。寂寞林本在虚无缥缈的太虚幻境潜心修行,因得赤霞宫神瑛侍者甘露之惠,绛珠仙子终日游于离恨天外,带着一股缠绵不尽之意落入凡间,她便是林黛玉了。大观园本是“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在她眼里却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牢笼;潇湘馆的凄凉长夜,她“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纱窗湿 ”。她只能对着菊花悲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如果宝玉知道,她想要的是一个在茫茫尘俗中可以偕隐的知心者;如果她能再勇敢些,就不会在宝玉新婚之夜留下一句“宝玉,你好”便香消玉殒。她一生注定与泪为伴,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早知要流尽一生之泪,黛玉,你还会进贾府吗?贾宝玉“都道是金玉良缘,我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宝黛之情,恐是千年不灭吧。宝玉坚信“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这是多么了不起啊。他真心坚信“凡日月山川之精秀只钟情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他尊重女性,对峨冠博带的男子深痛恶。所以“悲凉只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者,独宝玉而已”。薄命司红楼女子个个都没有好结局。史湘云青春守寡,迎春被丈夫折磨而死,探春远嫁,惜春悲观绝望青春出家,金钏儿跳井而死,秦可卿 、鸳鸯含冤而死,司棋撞壁而死,晴雯羞愤而死,妙玉被强盗抢去 …… 薄命司上的人注定没有好结局。红楼上笙萧依旧,却事散缤纷,终归一杯丘土。人去楼空,事过境迁,奈何,怎一个“愁”字了得?650字 初一
-
红楼笔记多少年以后的现在,再重新看红楼,年龄的增长,心智的变化,或许记忆里的红楼会颠覆,而我也有了做笔记的冲动。不知道会坚持看几天,会坚持写多少,但是慢慢来吧。这是写在开头的话。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故事的开头,是前世今生的故事,只是要还的却是灌溉的恩情,而不是凄美的爱情。今天再看这一句,读出了无情的味道。最初的最初,我是一株绛珠草,你给我浇了水。后来的后来,我下世为人,用眼泪还了你都水。开始你对我有恩,过程我要还你的恩,最后还完了。这个过程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最后结束时你我的再无干系。似乎适用了那句,岁月静好,各自为安。所以宝黛无缘其实是必然,林妹妹的泪尽而终也是必然。不知道看到这里,还有多少人会羡慕宝黛的爱情,会幻想宝黛如果在一起会是怎样的情景。有句诗说,有情还似无情。大约便是这样,宝黛的爱情是有情。可起始初衷是无关爱情,或者可以幻想,黛玉魂归之后,又是那一株绛珠草,是否会与神瑛在一起,也算全了似我这般将红楼将宝黛的爱情看得如此感性的读者吧。只是无论如何,这样的结局也只能是他人而续,并不是真正的结局了。而我,已从绛珠草这最初的话语里读出了冷冷无情的味道。脑海里浮现的是一个清冷孤傲的女子,一袭白衫,像说一件寻常的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一样,将自己的一世,将自己这一世所存在的作用与目的便交代出去了。这一世,用眼泪还了灌溉之恩,你我再无牵扯。因为我一世的眼泪,也偿还的过你了。600字 初一 读后感
-
红楼仙草染上秋霜,氤氲成幻梦一席。红楼依稀远,冷风吹帘,冷却几多红颜梦,唤回几多前世今生嗟叹。八百场加催的风花雪月,写一本残缺的心之孤本。千页红笺一个“怨”字,低眉细看《石头记》里的一滴水,经历几千年的轮回,打捞着一则永恒的传说,流转着一个隔世的佳话,演变成流传不尽的金玉奇缘。——题记红楼梦一个流传不尽的金玉奇缘,初次深刻了解红楼梦是在一堂历史课上,老师给我们讲了红楼梦的前世今生,说那林黛玉本是绛珠仙草的化身生长在三生石畔,那株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实际上是长白山的名贵人参,人参生长在长白山地区常被称为神草或仙草。人参绿叶对生中间挺立着一株长长的花柱,柱头上结着一串串红宝石似的珠果,颜色绛红绚丽,形状如同南国红豆,晶莹剔透。这样看来,这个”绛珠仙草”应该就是长白山人参吧。至于贾宝玉《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描写看来,神瑛侍者为贾宝玉的前身,他对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曾有灌溉之恩,他身上的通灵宝玉则是由顽石变化而成的。了解红楼梦之后林黛玉的葬花吟: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也是作者曹雪芹借以塑造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特性的重要作品。它和《芙蓉女儿诔》一样,是作者出力摹写的文字。这首风格上仿效初唐体的歌行,在抒情上淋漓尽致,艺术上是很成功的。这首诗并非一味哀伤凄恻,其中仍然有着一种抑塞不平之气。“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就寄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愤懑;“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岂不是对长期迫害着她的冷酷无情的现实的控诉?“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则是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这些,才是它的思想价值之所在。不过却又有些惋惜林黛玉与贾宝玉不能白头偕老的爱情故事。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林黛玉在故事里所有的眼泪都是因为贾宝玉而流的,或许是因为前世贾宝玉对林黛玉有灌溉之恩,也就注定要让林黛玉用今生所有的眼泪来还贾宝玉。800字 初三 读后感
-
初读红楼_800字剪不断的是绵绵柔情,道不尽的是碎碎小事,悟不明的是点点真情。因缘而起因缘殒,心意冰冷心意无。一个故事,一段情话,一幕悲剧,一场大梦。风过无痕,人去留情。曲终归,月乃明,却把红楼梦。谓今世有何缘?轮回百转,今世偿还。想眼中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这便是病眉微蹙胜西子的林黛玉。她丧母后孤身一人来到贾府,那时的孤苦何人能解?她遇到宝玉不知是幸还是不幸,她为他流尽珍珠泪,柔弱之躯更瘦几分,他为她抛去多情心,一腔热血又添不同。他们互为知音,痴痴深情。她知他的心,他忧她的愁;他们又如冤家,整日吵闹。和好却生气,气消亦解忧;这边还拌着嘴,那边又念起他的安康这份情,这片痴,又岂是朝暮可解?梦如宁静的湖,湖中自有色彩。天与湖相接,那份远远的和谐如此美妙,却又如此易碎波澜点点,便久久难息。无需大浪,这美丽就破碎了。惊醒时,虽然心碎,却不痛因为那是梦。但若花落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葬花时,她哭她的花,他伤她的人;只不过,在她香消玉殒时,又是如何的无奈?虽不能比翼飞,长相守,心却连。他们的爱情虽是悲剧,亦成功。轰轰烈烈,刻骨铭心,生生世世。那滋味,谁解?又记得宝钗金锁,锁住了赞赏,锁不住人心。不离不弃成空话,芳龄永继含恨终。她虽是封建观念下的好媳妇,到头来亦成牺牲品。那是制度的衰落,那是时代的叹音。看似繁盛,辛酸多少其中;命运难逃,幸福无情葬送。好一个萧瑟红尘,车轮滚滚,美好辜负空谈中;好一个世态炎凉,寒风习习,痴心嘲弄无人懂。好一个凤姐,虽为女儿身,掌尽世事繁杂;虽丹唇胆颤。终归聪明反被聪明误,误了卿卿性命。她泼辣豪爽,又细腻有心,但大厦将倾,独木不可支,也亦枉然。又哀多少事,俱付笑谈中。空中日渐红,占尽无限光明,却不知虚幻已无声。阳光无力,洒大地;红霞无语,占天空。那是落日幻觉,一场宏大,一抹残红,一句空话,一幕剧终。沉睡的星空,明月的新生。一曲停,亦无悔,一生情,不落空。高一:范士琦作文网专稿未经允许不得转载800字 高一 读后感
-
读红楼怜黛玉曹公的一曲红楼谱写了千年不朽的宝黛爱情,见证了贾王史薛这四大望族的衰落。当繁华过后留下的只不过是一片废墟又有哪个有心人会去问津。这真似一场梦,梦醒了一切都成了虚迷幻境毫无踪影。我是最为倾心于林黛玉的,她从不掩饰自己的真性情。她不似薛宝钗懂得为自己打算待人亲和;不似迎春懦弱无能任人宰割;不似探春精明能干富有心计;不似惜春孤僻冷漠心冷嘴冷;更不似史湘云心直口快开朗豪爽。她堪为返璞归真的典型,不着一丝一毫的修饰。有人讨厌她的多愁善感,认为她太过怜弱,可她怎么能不忧?母亲早亡,搬到荣国府本受到贾母宠爱,可好景不长,又来了个薛宝钗,贾母的爱又自然少了些。过了一段时日父亲也病故,这世间就独留她一人孤苦伶仃。本就多病的身子又添了一层阴郁,林府财产也尽归荣府,所以她也必须呆在荣府。而后贾母也为了宝玉也渐把黛玉冷落了,连王熙凤说掉了东西为借口居然都抄到她屋子里去了。可见荣府的人是总认为她是外人。自己无依无靠又早年丧了父母,换做他人又如何不悲?她那一颗颗晶莹的泪珠凝结成一首首美丽动人的诗篇,交织回荡着她那深切悲痛的爱情心曲和疾愤抑郁的叛逆心声。黛玉本是绛珠仙子,和宝玉乃是天配,可是宝玉却被偏傻傻的和宝钗成亲。结果宝玉为她而狂。她是一株芙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正造就了她孤傲的性子,因为她的柔,她的傲,所以铸就了她和宝玉的悲剧。她知道宝玉要和宝钗成亲,她没有向别人一样去破坏宝玉的婚礼。她卧于榻前静静地焚稿断痴情泪尽而病终,了却了一缕芳魂。独坐灯下,静静看着这本名着,不禁脑海中勾勒出那黛玉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之态。这一曲红楼不知谱写了多少痴男怨女哀婉缠绵的故事啊!带溪中心学校初二:王梦洁650字 初二 读后感
-
再读《西游记》一部古老的神话故事,却引起了儿童的热衷和喜爱,那就是《西游记》。小时候,我只会去看动画片和图画书,看完了又不知道去记,结果连里面的主角是谁都不知道。但现在,我不仅去看去记,还学会另外去思考去领悟。《西游记》中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大家都很了解。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孙悟空了!小时侯,我看动画片时就觉得他好酷,特别是杀妖怪的时候。而且孙悟空又像我们现在的人民警察一样,能够分辨是非,抓坏人救好人,时时刻刻保护大家。或许由于唐僧太过于善良的缘故,有时才会不去听孙悟空的好心劝告,落入妖怪手里。我也很喜欢猪八戒和沙和尚,我觉得猪八戒傻得可爱,沙和尚憨厚老实。猪八戒不像孙悟空那样有心计,想出许多好办法,相反他给人的感觉是笨得不动脑筋。而沙和尚遇到妖怪时,便会不顾自己的安危,去奋不顾身地保护师傅的安全。有很多次他都为了保护师傅而去与妖怪打斗,但最终还是因为寡不胜众而被妖怪抓去。总之,师徒四人都有各自的长处和短处。在《西游记》中有九九八十一重考验,但最后,他们也经历了千辛万苦取到了真经。读了过后,我便知道了做什么事都要坚持不懈地去做,最终便能获得成功的道理。450字 初二 读后感
-
怜红楼读《红楼梦》有感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暮尽红颜老,花漆人亡两不知。——题记记得之前很少读名着,一般都是以一种看电视剧的爱好而了解了四大名着中的人物形象。有一次,朋友突然对我说,不要只看剧不看书,剧是一个给你策划好的画面,而书是有无限的画面。于是,便认真地捧着书,沐浴着微风细雨,阳光晨露,开始了一场贾府之旅。贾府之中,十二金叉的命运悲凉凄惨,有人或许从有了名字便开始经历磨难: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元迎探惜的谐音便是原应叹息。怜惜王熙凤吗?我怜惜,或许她生错了时代,如若在21世纪的新时代,她绝对是位女强人。但在那个封建时代,她善弄权术,心思殆毒,例如毒设相思局,弄权铁槛寺,逼死尤二姐,破坏黛玉婚姻,最终不免落了个“机光算尽太聪明,反送了卿卿性命”的悲剧下场。但她若生在平凡之家,有一个疼爱自己的丈夫,又何尝会是如此结局?怜惜林黛玉吗?我怜惜。曹雪芹笔下的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有一个女子,她寄人篱下,渴望真挚的感情,但在森严冷漠的封建大家族中,只能凄惨死去。如若父母健在,朋友又多,又怎会多愁善感、为何不是王熙凤般的泼辣?为何不是宝钗般的圆滑?有人说,在红楼梦里,最热闹的是元妃省亲,最有趣的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最凄惨的是黛玉焚稿。怜惜薛宝钗吗?我怜惜。爱着贾宝玉,却不能以自己的名义与他成亲,顶着他人的名号与自己最爱的人成亲,那是一种撕心裂肺的痛?人前待人和善,不起冲突,小心谨慎,是人见人爱的薛宝钗。可命运给她的是独守空房,孤寂一生。如果宝钗有新时代的思想,何必再一棵树上吊死?怜惜袭人吗?怜惜晴雯吗?怜惜妙玉吗、自然怜惜,袭人有个聪明头脑,却最卑躬屈膝;晴雯反抗叛逆,却被封建捆住了手脚。最让我怜惜的是贾元春!明明只是一个弱女子,为何却背负起家族的兴衰荣耻,一如皇宫深似海。在宫廷剧中,知道当皇上的妃子非常不容易,要对付其他许多妃子,勾心斗角,争风吃醋,一不小心就会丧命。元春最后的下场不过是英年早逝。花季少女,“背景离乡”,如何承受得住?如果她只是一位普通女子,早已在家相夫教子,幸福生活,可不是,她是贾府千金,一生下来,就注定了这样的命运。“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宝黛的爱情故事悲剧下场。或许是因为黛玉的清高个性所致的,她的自卑,自尊,自怜无不令人痛哭流涕。在她《葬花词》中祖露无遗: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1,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2?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3。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我怜黛玉,怜宝钗,更怜那封建时代中命运悲凉凄惨的红颜女子,她们不如巾帼英雄,却有着对命运反抗,顽强不屈的精神初二:王丹阳19991200字以上 初二 读后感
-
畅读红楼“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一支《枉凝眉》将我带进了一个梦,这个梦有哭有笑,十分凄美,它叫——《红楼梦》……一百多年前曹雪芹因曹府败落而编写了这一部带有自传性的《红楼梦》,曹雪芹大约在30岁左右开始写《红楼梦》但,直到他“泪尽而逝”时也不过只完成前八十回,这可以说是一个悲剧。读过这本书的人,一定有同一个感受——读过一遍后就不想再读一遍,这并非因为写得差,反之,正因写得太好,所以读到黛玉梦诗、黛玉仙逝就不忍再看下去。人生,我宁愿平淡些,假如黛班把自己想的什么说出口,假如宝玉换一种性格,假如没有宝钗……那么这个故事也不会如此伤感。但,人生哪有那么多假如?大多数人应该都希望宝黛最后在一起,我亦如此。即使人人反对,终日难饱,又怎样?可是我,这个多愁善感却充满古怪想法的女孩在读过红楼梦后,却希望用十年的生命却换曹梦阮写完《红楼梦》,但,即使写完又怎样?宝黛会在一起吗?不,不会,从一开始,这就注定是个悲剧。黛玉在我眼中一直是个爱哭,爱乱想的女子,她自幼丧母,失去母亲的教导,却仍然天真、单纯。或许当初她将自己的心事说出口,贾母会将她许配给宝玉吧!有时,我认为她就好像潇湘馆的竹子,虽外表柔弱,却又坚忍不拔的毅力,她,个性率直,从不阿谀奉承,甚至有些尖酸刻薄,这正是宝钗不及她的地方。宝玉一生痴痴傻傻,疯疯癫癫,最终遁入空门;黛玉整日哭啼,猜猜疑疑,最终香玉殒;宝钗一生圆滑处世,最终独守空闺;王熙凤一生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每个人都以一个“悲”字结束。“天尽头,何处有香丘?……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一曲葬花吟似乎早已预知结局,总是悲!我不喜欢那个自以为天下女儿泪都要为他流的宝玉,我却欣赏那个一生只对黛玉痴心的宝玉;我不喜欢那个整日胡思乱猜疑的黛玉,却佩服那个追求自由和爱情的黛玉;我不喜欢那个处世圆滑的宝钗,却有些怜悯那个独守空闺的宝钗;我不喜欢那个机关算尽的凤姐,却钦佩那个能撑起半边天的她……人生啊!我宁愿平淡些!贾府纵然有千金万银,却失去了人生最宝贵的自由和幸福,这些千金万银买不到,永远买不到!我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历史的沟渠:楚大夫泥吟泽畔,九死不悔;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他们虽辛苦却又幸福。这,才是真正的人生!900字 初三 散文
-
再读《乡愁》“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这是李清照乡愁诗中最喜欢的两句。一生的颠沛流离,对故乡的那份情自然成了她的一个“结”。是啊,故乡是一种牵引,一种深深的留恋。这样魂回梦转的,又何止是她?大陆、台湾,在我看来就是一个一体的东西。可若真如此,最终使余光中心底泛起涟漪的那份情来自哪里?他的许多创作都继承了“乡愁”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而那首《乡愁》也成了一代人的诉说,世代人的挚爱。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这一句,总能让我想起余秋雨的《信客》,又似乎中看到了一个骑着自行车翻山越岭送信人的影子。在我们的眼中,那是一个落后的时代,交通不便,电话不通。不能像我们一样一通电话细细唠叨着家长里短,唯有那一封薄薄的信,满载着对家、亲人的思念,跨国时间与空间的阻碍,诉说着那份情。而那枚邮票成了这一切的承载……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小时候,总喜欢坐在家门口,看远处一趟趟缓缓而过的大巴车,每趟车都载着希望,似乎父母坐了每一趟车。回想记忆中的画面,才会明白乡愁为什么是船票?人的一生,总要去奋斗,总要去外面的世界看看。长大后的诗人或许奔波在生活的路上,无数个思家的日日夜夜,可能唯有握在手里的那张船票能给心带来最踏实的感觉!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后来,我们会长大,父母会老去。再后来,我们依旧在长大,而父母也永远离我们而去。每次看这一句总觉得有道不尽的心酸……儿时,他们用坚毅的臂膀呵护我们长大。许多时候我们才长大,才终于能像他们一样撑起一片天,而他们……那一句“子欲养而亲不待”又说出多少人的无奈、遗憾。诗人对母亲的思念也永远隔了那一层抹不去的沙土……现在,我已经长大,你或许也已经长大,就像曾经他们牵我们走路时那种的细心,去报答生育之恩、养育之恩……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这简单的一句,成就了《乡愁》的高度,也成就了诗人乡愁这一主题创作的灵魂。这两天,时时关注天津爆炸的消息,那一个个战斗在最前线的身影,他们乡愁与诗人或许有共同之处…家是我们最坚强也是最脆弱的港湾,家的点点滴滴围绕了我们一生。而这最后一句中,家园之思上升为国家之愁,在最简单中就给我们最深的思考…也终于明白,为什么长大后诗人的乡愁是一张船票了。这首诗我读了无数次,简短的几句话中,包含着诗人巨大的乡情。总给读者一种波涛汹涌的感觉……大概只有真的离开过家的人才能懂那种情。“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没有改变的乡音,等待着的是故乡的依旧、故乡人的依旧,所以,我们才会如此的眷恋故乡吧!900字 初二 散文
-
梦红楼“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她也在猜想我是谁。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早已望穿了秋水。梦中掉下个林妹妹,轻轻告诉我我是谁,那段肝肠寸断的爱情,只愿我能继续写到结尾。”在我十三岁的时候,我第一次看电视剧《红楼梦》。其中,林妹妹给我的印象很不好。我觉得她好没用,总是被人欺负得泪眼蒙蒙的,要是被欺负,你就打他呀!动不动就哭,身子都是自己哭坏的!宝哥哥不娶你,你就嫁给别人呗!还寻死腻活的!真是搞不懂!“外祖母家不同于别家”“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可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行一步路。”这简直就是“步步惊心”嘛!我觉得她那就是做作,自己姥姥家还那么小心,又不是在皇宫,自己又不是“甄嬛”装模作样的给谁看呢!你再小心“宝皇帝”也不可能选你为妃的嘛,人家都有金玉良姻了,你这“木石前盟”不好使。让我对林黛玉的看法有了根本性的变革,是在去年完完整整地读完《红楼梦》的时候。起初由于我对林黛玉有抵触心理,所以她干什么我都不喜欢,她被宝玉甩了我还觉得很高兴呢!但当我认真的读了《葬花吟》,想从中找出些骂黛玉的理由时,我才真正理解了林妹妹,才真正喜欢上了她。于是我又再一次重读了《红楼梦》!也许是我的态度改变了,这次从黛玉一脚踏进荣府的那一刻起,我的心就在为她悬着。她笑一回,我跟着笑一回,她哭一回,我也跟着哭一回。“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如此我见犹怜的女子,难怪宝哥哥会对她眷顾有加。只可惜红颜薄命!贾府那么多人却没有她可以依靠的,只有个风流多情的宝玉让她芳心暗许,却又总是“有了姐姐就忘了妹妹”。于是她无奈着“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悲哀着“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伤感着“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终落得“一缕香魂随风散,三更不曾入梦来”的凄凉结局。我知道在那个时代妇女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黛玉也知道,但她却不能深刻理解。她把自己一切的情全部托付给了宝哥哥。但宝哥哥到最后还是娶了宝姐姐。黛玉就像一朵鲜花,最终还是避免不了凋零的命运!黛玉,你身在了一个不应该的社会,一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你的才华施展在了一个毫无价值的贾府,你爱上了一个你不该爱的人!正如你所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中事事如梦,梦中人欲梦红楼。于是,我梦红楼……900字 初三 散文
-
再读“凤辣子”闲时再读《红楼梦》,我对里面的人物形象有了另一番见解,想也是,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我也渐渐长大了,偏执任性的心也自然安静了些,对事物见闻有另外的见解也是应该。令我另眼相看的人物是凤辣子——王熙凤。当初,王熙凤在我眼中的王熙凤是一个虚伪做作、泼辣贪婪、心肠歹毒、胆大妄为、作恶多端的蛇蝎美人;她对自己的女儿关爱有加,但对仆从下人们却毫不手软,她口口声声不稀罕钱财,但骨子内里却利欲熏心,她又不尊重当事人的意愿,亲手制造了宝黛爱情的悲剧;是我心中纯碎意义的坏人。现在,王熙凤在我眼中的王熙凤是一个精明能干,善于管理,胆略气魄,办事周全得体,有心计口才好的美人儿。无论是家世、相貌、头脑、皆人中翘楚、这样的女子很现代、那个年代少有、如果活在现在那才叫精彩。喜欢她。她不同于一般豪门贵妇们的性格特征与作风做派。她从来不相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之类的鬼话,敢于拍板定案,任何事情,决断之后立马施行,绝不拖泥带水;她读书不多,但聪明颖慧;她豪放开朗,但心细如发;她因灵活机变、巧舌如簧,、雅语村话、风趣幽默、尊敬长辈,深得贾母宠爱,她因能干深得夫人老爷赞赏,她因关心后辈,深得宝玉和后院姑娘喜欢。好一个良人!她敢于抛头露面,从容得体地应对宾客,丝毫没有封建淑女们的羞涩与胆怯。贾家唯独她能撑得住场面,做事情确实有时候是太不择手段,不过她想达到的目的都是为“家”着想。她不凶狠些这个家谁还可支撑?王夫人?邢夫人?这两位身在高位只享荣华富贵的弱夫人何以担此任!李纨?探春?一个是佛爷、一个是待嫁的闺女又有何能?独剩一个凤姐,她头脑冷静,观察细致,分析深刻,管理到位,是封建大家族中不可多得的干才;但她稍稍有点小错就被邢夫人怒目相视、被王夫人质疑。好可怜的一位佳人!她虽是制造了宝黛爱情的悲剧直接参与者。但凤姐面对痴傻的宝玉、年迈的贾母、无助的王夫人、重病的林姑娘,她又能做什么呢?她只不过为她们排忧解难,作一个好的决定而已!如现在让你选一个媳妇,你是要选病恹恹的美人儿还是要选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呢?再说林姑娘本是重病谁能保证她有多长命?假如结了婚便死,岂不是害了宝玉。失恋而已至于死吗?还害凤姐背上千古骂名!她做了一辈子的女强人,是出了名的“脂粉队里的英雄”,临到终了,她这一介弱女子连像样的葬礼都没,带着对女儿的忧思离开人世,“哭向金陵事更哀”成为了她最终的归宿。你是可怜的。但,我想说:凤辣子——王熙凤。我佩服你!900字 高二 议论文
-
红楼那些事儿“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娴静如姣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想着自己心中黛玉。踏着不那么平坦的曲经。赏着岁寒三友之一的青竹,我们走进了“红楼女一号”细腻的、才华横溢的黛玉的家:潇湘馆。潇湘馆为一间竹屋,不是很大,但是清静幽雅,甚是符合黛玉精致、孤傲的性格特点。走进潇湘馆,里面依旧淡雅,一间书房,琴棋书画样样都有,透露出了黛玉的才气。记得刘姥姥进大观园时曾说过:“这哪像小姐的绣房,竟比那上等书房还好呢?”的确我们的黛玉又怎能和旧时那些,字都不识,只会补点锈点东西的女孩比呢?绕过待遇整齐、雅致的潇湘馆,告别我们自尊心满满的潇湘妃子,又逛了一圈坚韧的探春的秋爽斋,我们来到四小姐惜春的蓼风轩。小画家的居住处真的和画一般,院子里的石头假山,几株垂柳,一个小石头桌子,一圈长廊,无一不诗情画意。惜春小姐姐人小,辈可不小。人家还比秦可卿大上一倍呢!惜春从小没有母亲,父亲贾敬天天炼丹药,便也养成了孤僻、冷漠、心冷、嘴冷的性格,自幼寄养在荣国府,虽四周都是亲戚,但却没有掏心掏肺的至亲。虽个个都叫她四小姐,可真正尊敬她的又有几个人?闻着小姐姐院子的异香,渡进她的卧室暖香坞,一张八仙桌,一间书房,一间卧室,没有三姑娘大气也没有黛玉的清净,却有着惜春自己的感觉。走出暖香坞,走过贤良李纨的稻香村;走过圆滑宝钗的蘅芜苑;走过懦弱迎春的缀锦楼;走过富丽堂皇的顾恩思义殿;走过脱俗妙玉的栊翠庵;我们终于走到了大观园团宠的宝玉的家。走进怡红院,就可以明显看到“怡红快绿”四字,左边一颗梅树,右边一棵芭蕉,正好怡红快绿。绕到后院一池荷花,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叶很大,都可以给小朋友当雨伞了。荷花晶莹剔透,“出淤泥而不染”,清凉,好像只能让我们在远处看看,谁都不想坏了荷花的清净,花池两边有建在假山上的长廊。走上长廊,有个小小的平台,可以将怡红院尽收眼底。宝玉爱吃胭脂,爱和未出嫁的女孩子玩,这样的宝玉住在这个大观园的怡红院也是再合适不过。宝二爷厌恶八股文、四书,也不喜欢科举考试,却真爱诗书一类性情文章,真真是个细腻的文艺男。大观园之旅,我们付出了汗水,换得了与红楼中的人一次不一样的“交流”,也勾起了我读文言文版红楼的兴趣。愿读完书后可以再次和红楼人物“对话”,也盼望着红楼中的谜题可以早日解开。900字 六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