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
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书中许多文章都给了我一些启示,但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教学合一》这一篇。陶行知先生在这篇文章里阐述了:“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这句话提醒我们应该怎样来做一个老师。“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他说的教学生学的意思就是教师不能在课堂上把学生看成一只鸭子,把知识当作粮食,只知道把鸭子为饱,而应该是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经验知识,学会获得知识的方法。这不仅为我们指出了教师教的方法,还为我们指出了学生该如何去学,同时也告知我们学生到底要学什么。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索,自主实践,生动活泼地发展。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体现教中有学,学中有教,教与学相互作用,即所谓“教学相长”。在教育活动中,要引导学生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其中,把它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式,自主地、生动活泼地发展自我,促使受教育者成为教育的主体、发展的主体。
“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这个理论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对于学生要做到“因材施教”,对待不同的学生要“个别对待”。就拿我们体育教师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对学生的能力进行细致的了解,诸如其性格脾气、运动能力、学习能力、思维特点等等加以熟知,从而在课堂上为不同的学生创造能发挥他们自身能力的学习情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学习目标,都能感觉到他们也是在不停地进步,从而避免学生因为经常不能获得成功而失去兴趣,产生厌烦心理。
最后,陶先生用“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这句话给了我们一个忠告,我们现在处于一个网络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非常快,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得许多的知识,作为老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内涵,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一个有着广博知识的老师,可以让教材上的内容变得更精彩,更有趣。而一个故步自封,不思进取的教师,他的课堂会日渐单调、陈旧,这样的教师又如何能让学生获得快乐与帮助呢?
教育是一门学问,是一门值得我们把时间都投入进去的学问,而《陶行知教育名篇》就像一盏明灯,指引我们在这条学习之路走得更远,让我们在陶行知先生的教导下,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吧。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
“教学合一”是陶行知的教学思想,也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方法论和教学论。
陶行知的教学思想,开始在《教学合一》一文中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他说:“一、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二、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三、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主张教学合一,反对教学分离。教与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是教学论的起点。离开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就谈不上有教学,这是教学理论的基本问题。
陶行知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也不在于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教师如果只“教”或只“教学”,这是把学生当作“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学的积极性,也不能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教师只有“教学生学”,交给学生的学习方法和钥匙,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才能“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主观地“拿学生来凑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而应该主动地去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兴趣和爱好,改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因为学生的禀赋不同,接受能力各异,教学方法也不能强求一律,“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同时教师要“一面教,一面学”,不断提高自己;只有自己水平提高了,才能教好学生。这是他主张“教学合一”的理由。
陶行知的这一思想是在他看到国内“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的情况下提出来的,有较强的针对性;同时也阐明了他的教学主张。这一主张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教与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之间的辩证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获取知识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如果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自觉地学习,主动地探求,教师只管“教”或“教学”,也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再则,世界上“新知无穷”,学生不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没有探索新知的本领,也不能适应未来的生活,学生不能永远跟着教师走。“教学生学”,就是教学生自己会学,这体现了学生主体的思想。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领导者、组织者,也是知识的传播者,处于主导地应,理应发挥主导作用。但这种主导作用必须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前提,否则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能发挥。“教学生学”,也体现了这一思想。这就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这一对矛盾,在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下得到统一,正确地反映了教与学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还有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诸因素,这也要在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下统一,所以教师必须了解学生,改进教学方法,“一面教,一面学”,深入掌握教材内容,以促进知识的转化。
陶行知特别重视生活教育的作用,他把生活教育当作改造中国教育、社会的唯一出路。在陶行知看来,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传统旧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随手抓来都是学问,都是本领”,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陶行知把生活教育当作衡量教育、学校、书本甚至一切的标准。他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这一点对于我们现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同样具有指导意义的!
陶行知则将“教学相长”作为他“教学合一”的重要原则之一,贯穿在他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他说:“师生本无一定的高下,教学也无十分的界限。人只知教师教授,学生学习;不晓得有的时候,教师倒从学生那里得到很多的教训”。从广义的角度看“六十岁的老翁可以跟六岁的儿童学好些事情。会的教人,不会的跟人学,是我们不知不觉中天天有的现象。”他经常将自己的诗交给小朋友改;他办安徽公学、晓庄师范,育才学校都是贯彻这一原则,主张师生“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从一定意义上说,他的“小先生制”、“即知即传”等思想,无不与“教学相长”有渊源关系。“因教施教”则是他常常运用的原则。他说:“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我们要晓得受教的人在生长历程中之能力需要,然后才晓得要教他什么和怎样教他”。他并以松树和牡丹所需要的肥料不同作比喻,说明不同的人要采取不同的教法。朱熹曾经提出,教人之法要根据“为学之方”,意思就是“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陶行知也借其意而用之。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如果不能做到乐学,学生对上课缺乏兴趣,学习就会变得很被动,教师固然能用强硬的手段甚至用填鸭式的方法逼学生学,但这样只会造成学生厌学,对掌握知识,提高成绩没有任何帮助。同时教师自己也会不快乐,整天为了学生而苦恼,脸上总是紧绷的,没有了亲切的笑容,或许回到家,还会将这种不愉快转移到家人身上。但是如果老是稍微改变教学的方法,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方法,联系生活实际,而不是单纯地使用枯燥的文字来教学,这样就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另外,尊重每一个学生,教学分层次,便适应了班级不同学生的需求,不至于顾此失彼,有利于全班学生的发展。学生学得快乐,教学教得也轻松,教学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和师生互动的活动,其乐无穷。
教师不单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快乐。如果把教师当成职业来做,当然也有做得很好的,但这背后很可能就是怨言、辛劳。如果把教师当作快乐的来源,一切都将不一样。然而如何才能爱上教师,拥有快乐呢?教学合一就是关键。总之,教学合一是我们每一位老师迫切要做的,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题目
-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觅渡桥小学裴建玉近日,有幸拜读了《陶行知名篇精选》(教师版)一书,其中陶行知先生说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句话简单而又清楚地告诉我们教育工作者职业的真谛。作为一名在教育战线上的工作者,我也曾困惑。要教学生做人的道理,那么老师的做人显得尤其重要,究竟怎样的师生关系才有利于教育教学?在实践中,我也不断探索着,尝试着……通过阅读陶行知先生的话语,仔细斟酌,我有两点体会:一、陶先生所倡导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与新课程理念不谋而合陶先生提出“教学合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他认为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教学一方面要老师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如果教师只会用“旧瓶装新酒”,那就看不到新鲜的事物。教师应不断研究,才能时常找到新理,只有学而不厌,然后才能诲人不倦。陶先生倡导“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社会即教育”,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大自然里,使它们任意飞翔。把学校的一切伸到大自然里,要先能做到“生活即教育”,这样的学校才是学校,这样的教育才是教育。陶先生主张远离生活的教育不是真教育,好教育,脱离实践的知识是虚的,不实用的。今天我们的教学提倡生活化、人文化,也正是陶老先生的理念,学习离不开生活,学习就在生活之中,学生活中的问题,已成为我们每一个教师所努力做到的。二、所谓“教学”即教学生学;所谓“学生”首先要学会生存。因此,归根结底教育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教会学生学会如何生存”。至于如何教才是最有成效的捷径,这就涉及到方法论的问题了。教学并非简单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教养学生的能力。陶行知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不在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老师如果只“教”或只“教学”,就把学生当作“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学的积极性,更不能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素质教育主张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所以教师的社会职能就是体现出“导”这个特点来。陶行知认为,教师不应把现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而应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告诉学生,使学生自己动脑,经过不断反复推敲以求得最佳结果。与此同时,陶行知又指出不能让学生像“无头的苍蝇”似的盲目乱撞,教师应精心设计好一系列程序,指导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来解决问题。对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而言,能推而广之,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言也能够发出去,以期达到解决别的问题。由此我们不难体会到陶行知的苦心,他想通过这一方法的寻求来最终培养学生的能力。能力有了,学生就不仅能使自己获得丰富的知识,而且还可以解决新的问题。我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应该多学习陶行知先生的理念,并努力把这种理念贯穿在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体现在自己的每一节课上,体现在自己的每一天的教育生活中。教育之路漫漫而修远,让我们怀揣一颗对教育、对学生真挚的心,在实践中慢慢解读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1200字以上 初三 书信
-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教学合一”是陶行知的教学思想,也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方法论和教学论。陶行知的教学思想,开始在《教学合一》一文中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他说:“一、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二、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三、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主张教学合一,反对教学分离。教与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是教学论的起点。离开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就谈不上有教学,这是教学理论的基本问题。陶行知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也不在于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教师如果只“教”或只“教学”,这是把学生当作“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学的积极性,也不能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教师只有“教学生学”,交给学生的学习方法和钥匙,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才能“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主观地“拿学生来凑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而应该主动地去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兴趣和爱好,改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因为学生的禀赋不同,接受能力各异,教学方法也不能强求一律,“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同时教师要“一面教,一面学”,不断提高自己;只有自己水平提高了,才能教好学生。这是他主张“教学合一”的理由。陶行知的这一思想是在他看到国内“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的情况下提出来的,有较强的针对性;同时也阐明了他的教学主张。这一主张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教与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之间的辩证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获取知识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如果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自觉地学习,主动地探求,教师只管“教”或“教学”,也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再则,世界上“新知无穷”,学生不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没有探索新知的本领,也不能适应未来的生活,学生不能永远跟着教师走。“教学生学”,就是教学生自己会学,这体现了学生主体的思想。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领导者、组织者,也是知识的传播者,处于主导地应,理应发挥主导作用。但这种主导作用必须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前提,否则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能发挥。“教学生学”,也体现了这一思想。这就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这一对矛盾,在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下得到统一,正确地反映了教与学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还有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诸因素,这也要在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下统一,所以教师必须了解学生,改进教学方法,“一面教,一面学”,深入掌握教材内容,以促进知识的转化。陶行知特别重视生活教育的作用,他把生活教育当作改造中国教育、社会的唯一出路。在陶行知看来,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传统旧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随手抓来都是学问,都是本领”,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陶行知把生活教育当作衡量教育、学校、书本甚至一切的标准。他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这一点对于我们现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同样具有指导意义的!陶行知则将“教学相长”作为他“教学合一”的重要原则之一,贯穿在他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他说:“师生本无一定的高下,教学也无十分的界限。人只知教师教授,学生学习;不晓得有的时候,教师倒从学生那里得到很多的教训”。从广义的角度看“六十岁的老翁可以跟六岁的儿童学好些事情。会的教人,不会的跟人学,是我们不知不觉中天天有的现象。”他经常将自己的诗交给小朋友改;他办安徽公学、晓庄师范,育才学校都是贯彻这一原则,主张师生“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从一定意义上说,他的“小先生制”、“即知即传”等思想,无不与“教学相长”有渊源关系。“因教施教”则是他常常运用的原则。他说:“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我们要晓得受教的人在生长历程中之能力需要,然后才晓得要教他什么和怎样教他”。他并以松树和牡丹所需要的肥料不同作比喻,说明不同的人要采取不同的教法。朱熹曾经提出,教人之法要根据“为学之方”,意思就是“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陶行知也借其意而用之。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如果不能做到乐学,学生对上课缺乏兴趣,学习就会变得很被动,教师固然能用强硬的手段甚至用填鸭式的方法逼学生学,但这样只会造成学生厌学,对掌握知识,提高成绩没有任何帮助。同时教师自己也会不快乐,整天为了学生而苦恼,脸上总是紧绷的,没有了亲切的笑容,或许回到家,还会将这种不愉快转移到家人身上。但是如果老是稍微改变教学的方法,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方法,联系生活实际,而不是单纯地使用枯燥的文字来教学,这样就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另外,尊重每一个学生,教学分层次,便适应了班级不同学生的需求,不至于顾此失彼,有利于全班学生的发展。学生学得快乐,教学教得也轻松,教学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和师生互动的活动,其乐无穷。教师不单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快乐。如果把教师当成职业来做,当然也有做得很好的,但这背后很可能就是怨言、辛劳。如果把教师当作快乐的来源,一切都将不一样。然而如何才能爱上教师,拥有快乐呢?教学合一就是关键。总之,教学合一是我们每一位老师迫切要做的,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1200字以上 初三 读后感
-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陶行知先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毕生致力于我国的教育事业,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他的许多教育理念对我们教育者触动都很大。陶行知先生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老师如果只“教”或只“教学”,这是把学生当作“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也不能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老师只有“教学生学”,交给学生学习方法和钥匙,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才能“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因为老先生不能一生一世跟着学生,热心的先生固然想将他的所有传给学生,然而世界上新理无穷,先生安能把天地间折奥妙为学生一齐发明?”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在学校里获得一种学习能力比学习知识本身更重要。有了这种能力,即使离开了老师,离开了课堂,他们照样能获取知识。当今时代知识更新非常快,过去那种在学校里十几年所学到的知识毕业后受用一辈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教师要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只有不断地充电、加油、完善、更新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这也是当今社会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让我感触颇多。“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那么,什么是“生活教育”呢?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进棺材才算毕业”。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在学习新课程理念,研究有效教学的今天,我们再回头品位陶行知先生的话,是预见?还是巧合?在震撼的同时,我想更多还是思考和学习。在学习中领悟教育家的教育理念,在学习中整合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在学习中进行自我提高。现谈谈自己对“生活既教育”的理解和感受:——生活化的教育内容我们要在生活中挖掘教育资源,贴切学生的实际需求,从学生实际发展出发,找到适合他们的教育内容。——生活化的教育环境在平凡自然的生活中进行教育,创设生活化的环境更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900字 初三 读后感
-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陶行知先生是中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品德和为人堪称“万世师表”,他一生从事教育事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留下了教育理论巨着,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人民教育家;他怀抱崇高理想,要通过教育“救国,造过,建国”;他积极投身政治活动,是一位杰出的爱国社会活动家;他胸怀博爱,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实践着他的人生梦想;他有一颗天真的童心,心地善良,真心实意“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这位巨人身上,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感人力量激励人们无私无畏奋发向上的伟大精神。他就是陶行知先生!在细细阅读了陶行知的故事后,自己被陶先生坎坷、伟大的一生深深感动,更被他身上的那些崇高精神所凝聚的人格魅力所深深折服。一、以他“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抱负引导我们树立远大理想陶行知出身于平民家庭,从小深知穷人吃不饱,上不了学的痛苦,便立志“要使全国人都受到教育”。他在美国完成学习任务后,老师要他留下来继续深造,但他为了完成自己的心愿,毅然回国。经过几年的教育实践,他的人生价值观更明确了,他在《自勉并勉同志》的诗中说:“人生为一大事而来,做一大事而去”。这一大事就是建设独立、富强、民主的祖国。他深深知道,旧中国最大多数是农民,最穷困,最需要文化的也是农民。所以,他发表了《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书》,下定决心,要筹募一百万元基金,征集一百万位同志,提倡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他的目标是叫中国一个个乡村都有新的生命。这是多么伟大的壮举,多么远大的抱负!于是,他放弃教授的优越生活,辞去大学校长的高位,脱去西装穿上草鞋,率领同志在长江边上,燕子矶旁的劳山上开辟了晓庄师范,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教育实践活动,也开始实践他的人生理想,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就在他病逝前不久,当时,国家内战危机迫在眉睫,他身处逆境,但陶先生仍对中国前途抱着乐观的态度,对自己的理想毫不动摇,仍要在上海创办社会大学,函授大学,新闻大学……态度决定一切,思想的高度决定了行为的高度,一个人有无理想是决定了他是否成就事业的前提。我们无法想象一个胸无大志的人会做出如何大的成就,而我们的陶先生不仅心中有着自己的抱负,并朝着自己的理想奋斗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陶先生那种抱定理想,矢志不渝,为着理想,锲而不舍,为了理想追求一生的伟大形象是我们从小树立远大理想的光辉典范。二、以他“爱满天下”的胸襟培养我们博爱情操爱是一种情感,是一种奉献,爱是一种极端负责的态度,爱又是一种巨大的力量,陶先生的“爱满天下”的博爱精神是与他的普及教育理想,振兴中华的抱负,与人类的解放事业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他这样执着、坚定的为改革旧教育,发展人民教育而坚持不懈的工作,最本质的原因是在于他心里装着人民,装着祖国,他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自己的“爱满天下”这种伟大的胸襟,他把对人民、祖国的特殊感情表现在博爱之中。陶先生的爱是大公无私的爱,爱憎分明的爱,是真善美合一的爱。教育、引导我们不仅要爱自己,还要爱长辈,爱他人,爱身边需要帮助的人,爱自己的集体,爱家庭,爱家乡,爱和平……引导我们努力做一名有博爱精神的人。三、以他“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境界培养我们诚信品格陶先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这句教人更律己的话道出他的做人之道。他的一生是追求真理,学做真人的一生。他在青年时期,即满腔热情地投身反清辛亥革命,美国留学回来,即开始他的教育救国实践,一心一意为改革传统旧教育而不懈努力,“九一八”事变后,亡国之祸危在旦夕,他奋不顾身地投入抗日救亡运动,抗战胜利,他又冒着“第三枪”的危险,坚定不移地战斗在爱国运动最前线。为了真理,为了和平,他置个人生死于度外,这是真人之举。总之,陶先生的一生,是光辉灿烂的一生,是为了振兴中华,为了苦难的旧中国人民为了探求中国教育新路子而赤胆忠心,百折不挠,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一生。他在追求理想、追求真理、胸怀博爱的奋斗历程中,书写了自己爱国、爱民,无私奉献、奋斗不息的壮美人生,也同样折射出了他完美、高大的人格魅力。1200字以上 初三 读后感
-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觅渡桥小学裴建玉近日,有幸拜读了《陶行知名篇精选》(教师版)一书,其中陶行知先生说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句话简单而又清楚地告诉我们教育工作者职业的真谛。作为一名在教育战线上的工作者,我也曾困惑。要教学生做人的道理,那么老师的做人显得尤其重要,究竟怎样的师生关系才有利于教育教学?在实践中,我也不断探索着,尝试着……通过阅读陶行知先生的话语,仔细斟酌,我有两点体会:一、陶先生所倡导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与新课程理念不谋而合陶先生提出“教学合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他认为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教学一方面要老师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如果教师只会用“旧瓶装新酒”,那就看不到新鲜的事物。教师应不断研究,才能时常找到新理,只有学而不厌,然后才能诲人不倦。陶先生倡导“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社会即教育”,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大自然里,使它们任意飞翔。把学校的一切伸到大自然里,要先能做到“生活即教育”,这样的学校才是学校,这样的教育才是教育。陶先生主张远离生活的教育不是真教育,好教育,脱离实践的知识是虚的,不实用的。今天我们的教学提倡生活化、人文化,也正是陶老先生的理念,学习离不开生活,学习就在生活之中,学生活中的问题,已成为我们每一个教师所努力做到的。二、所谓“教学”即教学生学;所谓“学生”首先要学会生存。因此,归根结底教育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教会学生学会如何生存”。至于如何教才是最有成效的捷径,这就涉及到方法论的问题了。教学并非简单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教养学生的能力。陶行知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不在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老师如果只“教”或只“教学”,就把学生当作“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学的积极性,更不能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素质教育主张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所以教师的社会职能就是体现出“导”这个特点来。陶行知认为,教师不应把现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而应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告诉学生,使学生自己动脑,经过不断反复推敲以求得最佳结果。与此同时,陶行知又指出不能让学生像“无头的苍蝇”似的盲目乱撞,教师应精心设计好一系列程序,指导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来解决问题。对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而言,能推而广之,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言也能够发出去,以期达到解决别的问题。由此我们不难体会到陶行知的苦心,他想通过这一方法的寻求来最终培养学生的能力。能力有了,学生就不仅能使自己获得丰富的知识,而且还可以解决新的问题。我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应该多学习陶行知先生的理念,并努力把这种理念贯穿在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体现在自己的每一节课上,体现在自己的每一天的教育生活中。教育之路漫漫而修远,让我们怀揣一颗对教育、对学生真挚的心,在实践中慢慢解读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1200字 初三 读后感
相关推荐
-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1)结合实际来读《陶行知教育名篇》一书,又有了更深的感受。一、陶先生是热爱学习的楷模“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从陶先生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他对好教师的殷切期望。他对自身成长提出了四个问题,叫做“每天四问”。陶先生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一个集体的成员,若人人以集体利益为重,注意自己的每一个行动都为集体着想,则这个集体会越来越壮大,这个集体定是有希望的集体。否则,多数人只顾个人私利,不顾集体利益,则集体的根本必然动摇。陶先生的“每天四问”为人们提供了进德修业的参考,当作一面镜子,时刻对照自己,“必然可以见出每一个人身体健康上有着大的进步,学问上有着大的进步,工作效能上有着大的进步,道德品格上有着大的进步,显出水到渠成的进步”。作为一名教师,“要教人求真,首先要教己求真,求真的知识,真的本领,真的道德。”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我们周围时刻充满着变化。一个有强烈使命感的人,应有一种危机感。怎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不被社会所淘汰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心怀进取心,下苦功夫学。正如陶先生说的那样:“学习,学习,学习,学到人所不知,人所不能……我们要虚心的跟一切人学,跟先生学,跟大众学,跟小孩学,跟朋友学,跟大自然学,也跟大社会学,要学的专,也要学的博。”人类发展永无止境,科学永无止境,肩负着生产新知识,传递新知识的教师队伍建设永无止境。教师要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就要时时更新自己的观念,及时获取相关的信息,不断进取,发展自己,完善自己。二、陶行知是热爱学生的典范读陶行知文章,他的平易近人、热爱学生,在书中处处能感受到。在《实际生活是我们的指南针》一文中他说道:“我虽觉得我有好多地方可以帮助诸位,但指志针确是有些不敢当。我和诸位同是在乡村里摸路的人。我们的真正指南针只是实际生活。”一席话,不仅使人感到他非常谦虚,更体现陶先生求真、务实的态度,既不夸大自己的作用,也不轻视自己的作用。在给《吴立邦小朋友的信》中,他写到:“平时得了小孩子的一封信,如获奇宝:看过了即刻就写回信:回了信就把它好好地收藏起来。每逢疲倦的时候,又把它打开一读,精神就立刻加增十倍。小朋友的信啊,你是我精神泉源!”一个不是真心关心儿童、从内心爱护儿童的成年人是不会有这样的感受的。一个孩子给他的信,陶先生都给予这样认真的回复,待人之诚恳、做事之认真可见一般。三、陶行知所倡导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与新课程理念不谋而合陶先生提出“教学合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认为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教学一方面要老师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教师应不断研究,才能时常找到新理,只有学而不厌,然后才能诲人不倦。如今,新课程倡导的也正是这种教育理念。“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确,选择了教育,就选择了奉献。有人将教师比作园丁,但是,“园丁的汗水,在绿叶上闪光,教师的汗水,在心灵中结果。园丁的梦境,常常是花的芳香,叶的浓荫,教师的梦境,常常是雅甜的笑脸,朗朗的书声。”“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把你和你学生的生命放在大众的生命里,这才算是尽了教师的天职。”陶行知为了使大众掌握文化知识,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开展文化教育活动。在我们前辈中间,也有许许多多平凡的教育工作者,无怨无悔地把自己的青春和一生精力挥洒在教书育人这块神圣的土地上。没有流芳百世,没有权力财富,有的只是年复一年的耕耘,有的只是清贫与艰辛。作为一名教师,我将永远牢记陶先生的教诲,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论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学会过硬的技能,使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1200字以上 初三 读后感
-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在学校里,老师们就对我们说:是陶行知爷爷让中国教育事业向前迈了一大步.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他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办中国人民所需要的教育.这本《陶行知教育名篇》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文章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观","创造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经过八十多年的考验,不仅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这次学校组织我们阅读《陶行知教育名篇》,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是那么的贫泛,感受到自己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积累.其中陶爷爷的生活教育论,让我感受到了在教育教学中让学生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在传统的教育中我们让学生读死书,让他们以考试分数为目的,以分数来分学生的好坏.陶爷爷形象的把传统教育比喻为吃人的教育.例如有一则漫画这么形容的.一幅图:学校开学了,学生带着长方形,正方形,六边形等等各种形状的脑袋进入学校.另一幅图:他们毕业后,一个个带着圆形的脑袋从学校走出来.这个漫画形象的表现了传统教育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以传受知识为已任,学生以接受知识,应付考试为追求的目标..生活教育他则教人做人,他要教人生活.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他第一就注重健康,他反对杀人的各种考试.这是我们现在所追求的教育,新课标中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活起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他们自主.他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现代学习方式,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多么的重要.现代的教育必须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上取得和蔼发展.总之,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是丰富多彩的,同时我们教师所要学习所要做的也是丰富多彩的.我做为一个新教师,更要向陶爷爷学习,向前辈们学习,多积累知识,多和孩子们相处,和他们做好朋友,而不再只是他们的老师.我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祖国的明天会更好!800字 初三 读后感
-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6)_1200字早在读师范时老师就给我们介绍了陶行知,知道他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在崇一学堂读书的时候,就写下了“我是一个中国人,要为中国做出一些贡献来”的座右铭。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枕,为人民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最近我仔细拜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书中内容论述精当,他的很多教育思想值得我们细细咀嚼。陶先生的“生活教育”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他说:“教育可以是书本的,是与生活隔绝的,其力量极小。拿全部生活去做教育的对象,然后教育的力量才能伟大,方不至于偏狭”。以社会做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是教育的场所。生活教育教学生做人。。“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是啊,教育最最重要的是教学生做人。教学生做一个身强体健、品行端正、学识丰富、能力高强、兴趣高雅的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教为主,言教为辅。还可以学习名人伟人,教育学生做人。让他们从榜样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教学做合一”的理念首先是由教书,到教学生,再到教学生学(更主动),用自己的知识联系起来,贯彻在实践中去。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正是陶行知先生关于“教学做合一”理论的实践课程之一。其基本理念就是以学生的数学探究为核心,以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为主要途径,以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为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尽可能让学生产生“做”的欲望,继而真正地“做”起来。依托不同的学习内容,从思维、感官、行为、语言等各方面培养学生“做”的兴趣和能力。许多成功的数学课例表明,只要教师能在“做”中教,学生就能够快乐地在“做”中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创造性就能得到真正的提高和发展。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我们教师既不能“面目狰狞”,又不能“唯唯诺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必须建立在对人的尊重基础上,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宽容和引导,更是一种发自肺腑的爱的关怀。老师和学生要充分沟通,老师不仅仅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感情、独立意识,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建立健全的身心;对于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错误和缺点,也要求老师毫不犹豫地批评、校正,加以引导。宽容不是纵容,引导而不能误导,能够发现学生的优点,指出他们的不足,是对他们最好的帮助和尊重。让我们以“生活教育”为本,注重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修养;在尊重理解的基础上,创设融融的师爱氛围;让学生在“做”中学,凭着一颗对教育对学生真挚的心,在实践中慢慢去解读陶行知先生的伟大教育思想。1200字 初三 读后感
-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这几天一有空,我就翻开陶行知教育名篇的书,认真地读起来.同时也为自己虽身为教师却对陶行知教育思想了解甚少而深感不安.读了先生的一些言论和几则小故事,让我油然生出许多感动:先生不求功利,身先士卒,用一生的行动饯行"追求真理做真人."为国人教育"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毛泽东称陶行知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我对这儿的"伟大"两字的理解是:平凡中见伟大.称陶先生为平民教育家更合适,更让人感到亲切,也符合先生之秉性.读了几篇文章后,我更感到先生的文风朴实,言词恳切,说明道理.我在心里默默说道:先生您说的对,我非常赞同您的观点.陶行知教育思想主要涉及大众教育和生活教育,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提倡教育民主平等,认为教育是快乐之事,教育从生活中来又回归生活.这些教育思想在西方社会已饯行整一个世纪,而我们呢陶行知在七十多年前就提出这些观点,我们现在还只是津津乐道,在民主的幌子下,拉皮拉锯,把教育做的越来越累人,越来越只有貌似的快乐.想想真可怕,不知陶先生在天之灵是如何看待现今的教育.在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里,"仁"与"爱"占很大的比重,平实不浮躁,才能成为"仁"尊重与需求才能分享"爱",现在我们却要这个嘈杂与功利的社会中追求"仁"和"爱"扪心自问,我做到了吗是不是有种力不从心的气短正如大家经常表白的那样——"不是我不努力,不是我不肯爱,而是……""爱"是一种美好的感情,爱教育,爱学生,爱自己,谁不想拥有.如果没有爱的能力,大家都会感到失败,会有很大的挫折感.所以大家都理解,当做的不够好时,不是我不努力.在读陶行知先生的文章中,让我最感动的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先生的一生正是这十二个字的写照,这时多么高的境界啊.我会继续努力,站好退休前的最后一班岗,因为先生是我的榜样.650字 初三 读后感
-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_1500字关于陶行知本人,我知道他很有名气,是杜威的弟子,关于他的教育思想,我只知道他提出过什么“生活即教育”这么一个标题,除此以外,我对其就浑浑然了。就如在《陶行知教育名篇》一书中“序二”所写:“大面积的中小学教师只知陶公其人,未知陶公其说,更别说把陶公的教育思想付诸教育实践了,继而有所发展了。”此作者更指出:“一个没有读过陶行知的人,怎么可以在中国做教师呢?”读到此,虽然我不同意他的说法,但足以可见陶公在中国教育界的影响之深远。于是在闲暇空余之时,我拜读了陶公的教育名篇,现把所读、所想、所悟零碎记录下来1、“生活即教育”按照陶行知先生的说法,“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①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2、"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真教;学生拿做来穴,方是真学。"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值得指出的是:"教学做合一"的"做"与杜威"从做中学"的"做"是有区别的。首先,陶行知所说的"做"是指"劳力上劳心",反对劳力与劳心脱节。“‘做’字在晓庄有个特别定义。这定义便是在劳力上劳心。单纯的劳力,只是蛮干,不能算做,单纯的劳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做,真正的做只是在劳力上劳心。”其次这个"做"亦是"行是知之始"的"行"。陶行知指出:"教学做合一既以做为中心,便自然而然地把阳明先生的见解颠倒过来,成为‘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他认为"有行的勇气才有知的收获"。可见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础上,是以"行"求知,强调"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1200字以上 初三 读后感
-
《陶行知》读后感读罢《陶行知教育学》,掩卷沉思,顿觉获益匪浅。“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给我很大的启示。在育才学校经济最困难的时候,他到处奔波,筹措资金,以维持学校的日常生活,当时有人嘲笑他这样做是抱石游泳,学校如同重石,很可能将拖入水底,还是弃石为好。陶行知不予理会,他坚定而乐观地回答:“我不是抱石头游泳,而是抱着爱人在游泳,越游越起劲,要游过急流险滩,达到胜利的彼岸。”陶行知引学校为“爱人”,他不把学校学生当“石头”,正表明他在艰苦险恶的逆境中对学生倾注了他全部炽热的爱,竭尽奋斗之力将他们安全送达理想的彼岸。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没有爱便不成为学校。“晓庄是从爱里产生出来的。没有爱便没有晓庄”,办学者及教师都充满着爱,爱教育爱学生,方能奋斗办出像样的学校。教师没有爱也就不能教育学生。对学生爱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自我体现。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温存慈详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在两颗心逐渐融化为一的过程中,教师按真人的规范导之以行,或示范,或帮助,或催化,或促进,每一施教又无不浸透着期望和成功的喜悦。没有对学生爱,即使教学也没有激情。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学生,有些学生由于父母忙于生计,把孩子扔在一边,他们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学习跟不上,有时我真的不忍心责备他们。想想自己的孩子每晚几乎都在自己的看护下做作业,再想想他们,我们作为教师的有什么理由不去爱他们呢?教育本来就要用爱去浇灌,心与心交融才能回报以真诚。700字 初一 读后感
-
陶行知教育名篇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对我们从事教育的人来说,陶行知的名字是耳熟能详的,陶行知先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毕生致力于我国的教育事业,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他的许多教育理念对我们教育者触动都很大。陶行知先生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老师如果只“教”或只“教学”,这是把学生当作“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也不能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老师只有“教学生学”,交给学生学习方法和钥匙,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才能“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因为老先生不能一生一世跟着学生,热心的先生固然想将他的所有传给学生,然而世界上新理无穷,先生安能把天地间折奥妙为学生一齐发明?”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在学校里获得一种学习能力比学习知识本身更重要。有了这种能力,即使离开了老师,离开了课堂,他们照样能获取知识。当今时代知识更新非常快,过去那种在学校里十几年所学到的知识毕业后受用一辈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教师要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只有不断地充电、加油、完善、更新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这也是当今社会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让我感触颇多。“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那么,什么是“生活教育”呢?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进棺材才算毕业”。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在学习新课程理念,研究有效教学的今天,我们再回头品位陶行知先生的话,是预见?还是巧合?在震撼的同时,我想更多还是思考和学习。在学习中领悟教育家的教育理念,在学习中整合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在学习中进行自我提高。现谈谈自己对“生活既教育”的理解和感受:——生活化的教育内容我们要在生活中挖掘教育资源,贴切学生的实际需求,从学生实际发展出发,找到适合他们的教育内容。——生活化的教育环境在平凡自然的生活中进行教育,创设生活化的环境更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天津静海县府君庙四年级:sss1234567891000字 四年级 读后感
-
陶行知教育名篇对我们从事教育的人来说,陶行知的名字是耳熟能详的,陶行知先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毕生致力于我国的教育事业,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他的许多教育理念对我们教育者触动都很大。陶行知先生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老师如果只“教”或只“教学”,这是把学生当作“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也不能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老师只有“教学生学”,交给学生学习方法和钥匙,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才能“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因为老先生不能一生一世跟着学生,热心的先生固然想将他的所有传给学生,然而世界上新理无穷,先生安能把天地间折奥妙为学生一齐发明?”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在学校里获得一种学习能力比学习知识本身更重要。有了这种能力,即使离开了老师,离开了课堂,他们照样能获取知识。当今时代知识更新非常快,过去那种在学校里十几年所学到的知识毕业后受用一辈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教师要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只有不断地充电、加油、完善、更新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这也是当今社会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让我感触颇多。“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那么,什么是“生活教育”呢?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进棺材才算毕业”。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在学习新课程理念,研究有效教学的今天,我们再回头品位陶行知先生的话,是预见?还是巧合?在震撼的同时,我想更多还是思考和学习。在学习中领悟教育家的教育理念,在学习中整合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在学习中进行自我提高。现谈谈自己对“生活既教育”的理解和感受:——生活化的教育内容我们要在生活中挖掘教育资源,贴切学生的实际需求,从学生实际发展出发,找到适合他们的教育内容。——生活化的教育环境在平凡自然的生活中进行教育,创设生活化的环境更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天津静海县府君庙四年级:sss1234567891000字 四年级 读后感
-
《陶行知》读罢《陶行知教育学》,掩卷沉思,顿觉获益匪浅。“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给我很大的启示。在育才学校经济最困难的时候,他到处奔波,筹措资金,以维持学校的日常生活,当时有人嘲笑他这样做是抱石游泳,学校如同重石,很可能将拖入水底,还是弃石为好。陶行知不予理会,他坚定而乐观地回答:“我不是抱石头游泳,而是抱着爱人在游泳,越游越起劲,要游过急流险滩,达到胜利的彼岸。”陶行知引学校为“爱人”,他不把学校学生当“石头”,正表明他在艰苦险恶的逆境中对学生倾注了他全部炽热的爱,竭尽奋斗之力将他们安全送达理想的彼岸。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没有爱便不成为学校。“晓庄是从爱里产生出来的。没有爱便没有晓庄”,办学者及教师都充满着爱,爱教育爱学生,方能奋斗办出像样的学校。教师没有爱也就不能教育学生。对学生爱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自我体现。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温存慈详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在两颗心逐渐融化为一的过程中,教师按真人的规范导之以行,或示范,或帮助,或催化,或促进,每一施教又无不浸透着期望和成功的喜悦。没有对学生爱,即使教学也没有激情。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学生,有些学生由于父母忙于生计,把孩子扔在一边,他们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学习跟不上,有时我真的不忍心责备他们。想想自己的孩子每晚几乎都在自己的看护下做作业,再想想他们,我们作为教师的有什么理由不去爱他们呢?教育本来就要用爱去浇灌,心与心交融才能回报以真诚。点评: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情节曲折,叙事过程有一定的起伏感,体现了情节的曲线美,引人入胜。800字 四年级 读后感
-
陶行知文集读后感通过阅读《陶行知教育文集》,我有如下深切感受:一、 要用爱心滋润学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朴实的语言蕴含着淳朴、真挚的师爱。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给我很大的启示:我要像陶先生那样,用伟大的爱心去滋润无数颗童心,培养出无数颗爱心。爱师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一种情感。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自己很爱学生,爱成绩优秀的学生,爱乖巧听话的学生,爱漂亮、可爱的学生……可是比比陶先生,觉得自己太渺小了。陶先生特别反对“纯以面貌美丑为取舍“的选拔法。他办育才学校施爱于所有难童,包括有生理缺陷或有病的难童,做到了“漂亮的孩子人人喜欢,只有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由此我想到,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稳定的师爱,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学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产物。作为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每个孩子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他可能在某个方面不如别人,但在另一方面却胜人一筹。教师不能凭个人好恶而好恶之褒贬之,把“差生”视为“朽木”,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例如我所教学的班级有个学生叫陈小东同学,他特别调皮,谁都不愿意和他同桌,但我知道这样的学生如果调皮就一顿呵斥,或者简单粗暴的教育或者挖苦只会适得其反,使他的逆反心理更强,而我在课堂中总是树立他的自尊心,让他知道自己也是有优点的同学并不是什么都是缺点,然后我注重鼓励他发扬优点逐步改正缺点,现在他比以前进步多了。作为教师,对学生的爱还表现在对学生学习思想、生活上全面关心爱护。即老师想到的,教师想到了,父母未想到的,教师也想到了。教师要做学生的“亲人、朋友和导师”。当然,爱里有严,爱里有教育。陶先生为学生竭力改善生活条件时,又嘱之以俭朴为美德,绝不可浪费,看到学生出现不良生活和思想倾向时,及时送上关怀与指导。作为现代的教师,更应多教给孩子一点谦让、宽容、仁爱;多灌输一点理想、道德、情操;多一份理智和引导,这样学生在承受师爱的过程种找到前进的路,学会爱父母、爱他人、爱家庭、爱学校、爱祖国,心中充满爱。二、依“学生的学”决定“教师的教”“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学生怎样学就怎样教。这里所指的实际出发,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学生的知识程度和接受水平;二是指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由于学生个人的文化水平、道德修养、天赋才能和各年段的心理水平各不相同,教师必须实行不同的教学方法。正像陶先生说的那样“松树和牡丹花所需要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养松树,松树受不了,会被烧死。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要同园丁一样,首先要认识他们,发现他们的特点,而予以适宜之肥料、水分、太阳光,必须除害虫。这样,他们才能欣欣向荣,否则不能免于枯萎。补偏救弊,长善救失,这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陶行知指出:“怎样学就怎样教,学得多就教得多,学得少就教得少,学得快就教得快,学得慢就教得慢。”由此得知,陶行知把教和学的关系翻过来,不是传统的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而是学生的学决定教师的教;教学内容的选择安排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来确定;教学过程不取决于教师的主观意图和外界加的压力,而应该取决于学生的快慢程度。同时,他还特别重视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为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当今教学理论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根据学生的可接受水平和最近发展区来促进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发展,不可操之过急,拔苗助长。再说,现代教育理论还注重非智力因素,如性格、意志、兴趣等对学生的影响。综上所述,因材施教是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深入研究陶行知的这一思想,有利于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发展学生的个性。三、教学生学会学习所谓“教学”即教学生学;所谓“学生”意要学会学。归根到底,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现、学会生存。陶行知先生阐述“教学合一”理论时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先生如果只“教”,学生只是做个“书呆子”、“字篓子”,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更不能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当今,素质教育主张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社会职能必须体现出“导”这个特点来。教师不应把现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使学生不用思考,而应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告诉学生,使学生自己思索,经过不断反复推敲寻求最佳结果。因此,教师要把学生看成学生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激励和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设计一系列程序,指导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自主地发现和解决问题。这对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而言,能推而广之,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言,也能够发散出去,以期达到解决别类的问题。对照陶先生的教育理论和当今素质教育的要求,我觉得自己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在今后的教学中,争取做到不能注重简单的知识传授,而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努力探究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途径,让学生不但获得丰富的知识,而且学会探究解决新的问题,学会学习、学会发现、学会生存。总之,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丰富多彩,值得我们教师学习研究。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要学习陶行知,在行中知,在知中行,边行边知,边知边行,坚持不屑地培养合格的人才。1200字以上 小学 读后感
-
走近陶行知读后感最近,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拜读了《走近陶行知》这本书。在陶行知爷爷光辉的一生中,有许多的故事,这些故事有的使我启迪很深,有的深深地打动了我,还有的让我懂得了人世间的各种道理。虽然陶行知爷爷那深遂的文字我有些看不懂,但我依然能体会到陶行知爷爷那高尚、纯洁的品质和治学的艰辛。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是我们的楷模。而最打动我的,是陶行知爷爷那勤俭节约的美德。陶行知小时候很懂事,为了给家里省钱,就算母亲剃的头再不好,他还是顺从地让母亲给他剃。这把剃头刀,剃了陶行知家的三代头,因此,陶行知在《吾母所遗剃刀》这首诗中说道:“这把刀,曾剃三代头。细数省下钱,换得两担油。”读到这时,我不由得想起我以前浪费的行为。以前,我很不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金钱,认为家里我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什么事情都得听我的。看到路边摊上有好吃的,就认了命要买,说什么也不听,但买回家以后,又觉得不好吃,怕爸爸妈妈批评,便偷偷地仍了;有的时候,看到一些漂亮的东西就要买,但买回来后用也不用;还有的时候,看到超市里一箱箱美味的牛奶,就嚷着要爸爸妈妈买,不给买就撒娇,甚至哭闹,买了之后,一瓶没喝完就不想喝了,觉得不好喝,就一直搁在那儿,直到快要过期了,爸爸妈妈才赶紧喝,以免浪费。一次,我去鞋服店里买鞋子,家里已经有合脚的球鞋五六双,靴子也有两双,但我就是要买。看着这些琳琅满目、款式多样的鞋子,我恨不得全买下来,最后,我几乎把所有的鞋子都试穿了一遍,才找到了我最喜欢的。我赶紧叫爸爸来买,他不肯,还说这个价格太贵,而且家里已经有几双了,再买是浪费。“我不要,我今天就买定它了!” 我肯定地说。经过我的一再要求,爸爸只好买下了这双鞋子。买完鞋我还不罢休,又要买衣服、裤子,而且一买就是两三件。回到家,我天天只穿新买的,以前旧的都不理不睬。长大了,以前的都穿不下了,那时妈妈就心疼地说:“唉!买这么多鞋也不穿,还是挺新的呢!扔掉了可惜呀!”当时听了没什么感觉的,但读了这本书后,心里觉得很愧疚,这些钱都是爸爸妈妈用汗水换来的呀!他们工作是很辛苦的。陶行知爷爷从小就很懂事,很勤俭节约,而我就这样浪费父母的劳动成果,真是不应该啊!陶行知爷爷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他的每一句话都激励着我们。我不仅要学习陶行知爷爷勤俭节约的美德,还要学习他其他优秀的美德,争做新一代的更完美的“小陶子”。900字 读后感
-
《陶行知读本》读后感陶行知,现代著名的革命家、教育家,中国明主同盟主要领导人之一。他,引领我们学习做真人;他,教育我们要有独立自主的能力;他,指引我们不断前进。自从阅读的《陶行知读本》之后,我便不忍释卷,书中那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吸引着我,那一句句动人的名言震撼着我。从陶行知,这位“万世师表”的圣人身上,我看到了中华明祖的传统美德,我也学到了很多很多。从陶行知身上,我学到了尊敬师长。陶行知自幼聪明好学,邻近的以为塾师认定他长大以后必能成就大事,就让他免费入学读书。有一天下大雪,路上、树上、屋顶上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放眼望去,就仿佛给大地穿上了一件雪白的衣服。当陶行知赶到学校时,老师已经开始上课了。陶行知怕打扰他们就站在门外专心致志地听老师把课讲完。这种学习精神感动了学校的每一个人,也感动了我。这么寒冷的冬天,他在雪地里站了一节课,就是为了不影响老师讲课,不影响其他同学上课,这是一种先人后己的精神,时时处处为别人着想的精神,心中时刻怀着对老师的尊敬。今天,尊师重道仍然是我们必须承继的传统美德,一声轻轻的问候,一本整洁的作业,一个深深的敬礼……都会把我们的爱师之情传递。当灿烂的笑容浮现在老师的脸上,那就是我们最幸福、最快乐的时刻。从陶行知身上,我还懂得了乐于助人。陶行知小时候,曾经为隔壁家的程四奶奶买锅。那时,买什么东西都要跑到很远的镇上。回来时,天黑了,本来难走的山路就让他累的够呛,可老天偏偏下起了倾盆大雨。陶行知把锅背在背上,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他真想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可当他想到程四奶奶还等着他的锅炒菜时,他便加快了脚步。当他把锅送到程四奶奶手里时,浑身上下都湿透了。陶行知就是这样,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对老人的尊敬。而我们现在很多人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平时生活中得到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无尽关怀,渐渐变得自我中心起来,处处想别人勒索,去不懂得去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当看到陶行知在那样恶劣的天气里为了程四奶奶而奔波,在那样泥泞的道路上跋涉这么久,我受到了震撼,他使我认识到给予是快乐的。是啊,我们身边有多少需要我们帮助额人:生活贫苦的外地同学,没有亲人关爱的老人……他们需要我们的相助,甚至有的只需要我们的一点绵薄之力,对他们而言却是雪中送炭。看着眼前的这本《陶行知读本》,我思绪万千:陶行知爷爷留给我们的仅仅是这一本书吗?不是的,他留给我们的是滋润我们心灵的传统美德,是需要我们不断反思、对照的感人行动,是他那永世留传的不朽功绩。900字 五年级 叙事
-
陶行知爷爷的声音“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虽然我没有听过陶行知爷爷的声音,但他的那句名言在我心中无声胜有声,让我受益良多。作文难写,考场作文更是难写。为了找到应考作文的“捷径”。星期天一大早,妈妈就钻进了书店,中午抱回一大堆作文书。我目瞪口呆地望着小山似的书,诧异道:“老妈,现在只剩下两个星期要中考了,您该不会让我看完它们吧?”“考场作文仅靠现场构思,能得高分吗?这些都是我精心挑选的,你只要巧妙地汲取其中的营养,作文就不成问题了。”我无可奈何地抱着“小山”准备回房,妈妈摆摆手,“乖孩子,别苦着脸,这么多书你看不完,要巧干。”我惊讶地望着妈妈额头上滚动的汗珠,刚准备说话,妈又说到:“你只要头脑中准备几篇范文,到时就能以不变应万变了。我已经把每本书中的精品剪辑装订成‘浓缩的精品’,你只管背就行了。”我接过妈妈手中的“书”,沉甸甸的。我的心,也沉甸甸的……妈妈的苦心果然没有白费。中考作文“声音”刚好与我背过的关于环保的范文吻合,我刚准备下笔“嫁接”完成一篇“佳作”,耳边突然响起老师的声音:“考场作文一定要有真情实感,不能有假,更不能抄袭。”虽然妈妈教过我怎样灵活变通,不露出马脚。但我从心里赞成老师的话--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可现在是中考啊!谁不想拿高分?我左右为难……耳畔突然想起陶行知爷你爷的声音“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咬咬牙,毅然做出有可能改变我人生的决定:“我手写我心。”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我只能舍利取义,去伪存真了。我辜负了妈妈的一片苦心,但我知道妈一定会原谅我的,因为妈和我一样崇拜陶行知爷爷,而且我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写也了我心中最好的中考作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爷爷的声音为我敲响了警钟,它回荡在我的耳畔,教会了我如何做人,更激励我努力前进。[点评]这是一篇构思非常巧妙写心抒意的考场佳作,文章紧扣“声音”这一话题行文,立意深刻,条理清晰,语言生动流畅,充分展现了作者复杂的心理变化。文章把母亲为小考生中考作文材料这一事情作为切入口,描写了妈妈煞费苦心为自己准备中考作文材料而自己最后在考场上却毅然做出有可能改变自己人生的决定——放弃抄袭嫁接、写出真情实感的过程!文章描写细致真实,心理变化过程写得极其自然。陶行知的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贯穿全文,浑然圆合,给人深刻的警示。900字 初一 记叙文
-
知行与行知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原来并不叫“行知”而是叫“知行”,他认为“知是行之始”,后来经过不断的实践,他总结到“行是知之始”,于是纠正了以往的认识,并在《三代》中总结出“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的著名言论。哲学上讲,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国家级的教练却教不会一个骨干精英游泳,看似实在可笑,但是从事物的两面性分析,一则在教练,一则在学者。这位小伙子是精英,但他学不会,这就要看他的思想了。本来呢,大家都不敢下水,教练略施一计,教大家救人,便是要各位精英纷纷下水,最终在不知道目的的情况下学会游泳。小伙子很聪明,在别人都没有看穿时,他已猜到教练的目的。可是,他不顺着教练的思路,始终不下水,让这善意的谎言圆满。真的不愧为精英,计谋竟被他识破了,可是,他得到好处了么?从思维上讲,他用头脑的实践——观察分析活动,破解了教授“挂羊头卖狗肉”的“伎俩”,不陷入这个事先布好的局中,可以说是从知识得到了行动的方针,“知是行之始’是没错的。若从另一方面讲,大家都怕下水,他也不例外,只是大家都被教练的权宜之计骗了,继而迈出了学游泳的步伐;而他呢面对恐惧,在知道真相的情景下,顺着自己的懦弱“下水”了,结果成了: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牛顿曾说过:“我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多么朴素的一句话,到他这儿,成了唯一的“真理”。真理与谬论往往相伴而行,只等待时间与空间的组合。他只能算得上是聪明,有智慧,但还差那么一点——行。看上去他战胜了教练,其实不然,他还是一个失败者,只是“跳梁的小丑”,因为他也不明白自己的目的,却反问别人,在别人帮他去完成时,他却以任何的理由拒绝。他只记得以知识开始的实践,忘了实践是知识的来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行是知之始,不要一味地钻牛角尖,去掩饰自己的懦弱,失去飞跃的机会,这就和我们在面对父母和老师的教导时,明明知道那是对我们好,却执拗地拒绝,只因为“我不会”“叫别人吧”……没有了亲身体验尝试,再怎么说,也不可能成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要畏惧,不要迷茫,未来的山路等着你去“躬行”,相信吧,终有一刻,你会“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你将成为真正的行者、知者,未来等着你去探索。900字 高三
-
知行合一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作文:知行合一顾名思义,即知道该怎样做的事应该与行动相结合,才会变得完美。俗话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有了好想法就应该立即行动起来。当在行动之前固然会遇到许多问题,虽然我们不知道能否在行动之前消除障碍,但是我們可以在行动之中克服困难。別告诉自己,我做不到。那一定是不可能完成的,除非有奇迹发生。如果你真这样想的話,那就大错特错!別相信世界上会有奇迹,因为你自己本身就是奇迹,你就是自己的上帝,倘若,不付诸行动,奇迹也无法帮助你成功。我們总是在等,等一个好的时机,等一个可以百分之百确定成功所需的条件,反而陷入了永远的等待之中,甚至连一件小事,也总要等到所有的条件都满足之后才开始行动。我们究竟在等待什么?真的能等到么?等到了又能怎样?说不定一等就耗费了我们一生的精力,而到那時候你还有机会反驳么?不,我不信,因为“成功永远留給那些有准备的人",而不是留给那些永远只知道等待的人。如果只知道等待好时机,恐怕我们的一生都会错过最佳时机。正因为如此,很多人一辈子都干不不了一件事。只有想到就去做的人,才能改变现状。有这么一个小男孩,资质平凡,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他小时候想当班长,结果他连任三年班长;大学时,他喜欢上校花,终于在许多男孩嫉妒的眼光中做了她的老公;大学毕业后,他想开一家公司,三年后这家公司上了电视台;在他30多岁时,忽然想学画画,结果他在40几岁时成功的举办了画展。当别人羡慕他时,他却说:"我很平凡,没有什么聪明的才智,也没有什么远大的抱负,只是想到就去做。不管结果如何,我却认为自己没有输"他,就是我国著名的画家余丹青先生。天底下最悲哀的一句话就是:我当时真该那样去做,却没有去做。我也曾经只是想想罢了,而没有付出实际行动。是她,王雨寒璐,一个娟秀的女孩,人如其名,虽算不上漂亮,但是,是她让我有了动力,知道自己绝对不可以再放纵自己,整天悠哉游哉,我必须去做,想到就行动,不可以再等明天,"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试问,我还有多少个明日呢?几千个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悄然逝去了。我为自己感到高兴,因为我做到知行合一了。一开始,确实不容易,但是有这么个让我倍感压力的对手,我不怕了,真诚的对你说声谢谢~!希望有一天我们可以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900字 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