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与儒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将这两首诗PK一下,似乎正好代表道家和儒家,每个人对它们都有不同的理解,对于道家和儒家的思想也有着不同的看法。今天我们就来“微语论道儒”。
《饮酒》中的前四句表现了一种避世的态度,也就是对权位、名利的否定。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总结,实际是说人与自然的和谐,根本上是生命的感受,逻辑的语言不足以表现它的微妙与整体性。其实道家强调的是自耕自食、简朴寡欲的生活方式,重视人和自然的统一与和谐。完美的生命,只能在回归自然中求得。
《春望》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瑟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很久,以致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相比而言,我更欣赏《饮酒》的意境。陶渊明所追求的是赏祖国大好河山,过悠然闲适、淡泊名利的生活。人世间,很多人追求的是在官场上叱咤风云,获得权力、地位和名誉。但是要得到这一切,必须要费尽心机、装腔作势、吹牛拍马。人与人见面,内心不再单纯,每个人都各怀心思,人与人之间尔虞我诈。倘若有一天社会真的变成了这样,其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放弃追名逐利,过一种闲适淡泊的生活又何尝不好?道家便是如此洒脱。
儒家则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诗中杜甫牵挂着国家,牵挂着百姓的安全,牵挂着战事的进展,牵挂着家人的安危,牵挂着自己。他的心中牵挂了太多太多,每天心中牵挂这么多事情,所以杜甫才会“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再看看道家的代表陶渊明,自己在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无意中抬起头,目光恰与南山相会。这就是自然的平静与完美,他不会像世俗中的人那样焦虑不安,那样拼命追求生命以外的东西。他好像完全融化在自然之中了,生命在那一刻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在道家和陶渊明看来,世间总有那么一些趋炎附势、同流合污的人是无法体验到这种生活理趣的,而这种悠然忘我的心境,儒家的杜甫也未必能体会得到吧?
雨中的背影
一盏烟雨,半帘幽梦。是倾注的狂曲,是缥缈的轻歇,是千回百转的往年轻事。如丝如线,轻飘重打,随风漂泊。
雨,承载了太多的记忆;雨,洗淋着母亲的背影。
繁忙的车道上,闪烁着车灯,掠过阴沉的天,密布的乌云中依稀燃着淡蓝色的游光。一场瓢泼的大雨骤至,挤去最后一丝光亮,吞噬了整个苍穹。硕大的雨点打下,一滴、两滴,千滴、万滴,在玻璃窗上映澈了整个世界。肆虐的狂风卷着叶,扯着枝,令窗外参天的树低头哈腰,乖乖臣服。
仍是正午,却似半夜。
我冒雨走出校门,过了那个拐角,便寻到了在人海中焦急等待的母亲。她忙招手示意我过去,可自己却早已奔过来,为我披上雨衣,仓促却不失温柔,拉我上了小电驴。暴雨丝毫没有要停的意思。母亲只着了一件单薄的连衣裙,踏着小高跟,唯一的雨衣也披在了我的身上。
望着母亲的背影,被雨水一点点的淋湿,不知是否青灰色天空下蒙蒙细雨模糊了我的眼,回转的眼眸中,母亲娇小的身影仿佛泛着一层光晕。恍惚间,骤然高大了许多,挡住了千波万浪……
母亲一定很冷吧,她的眼睛一定很难看清前方的路道吧,她的嘴唇一定是深紫色微微地颤,她的牙齿一定在雨水的侵噬中咬得发疼,咬得无力,她的心中,一定在担心时间,就怕我来不及吃饭,上学迟到……
路边撑着伞,披着雨衣的行人,都用异样的目光注视着。这个背影,他们一定也在惊叹,惊叹这个伟大母亲的背影,我想伸出手,抱住这个背影,好好珍惜这个背影,可又怕雨衣上的雨水再让她感到寒冷,于是只有伸出那双被淋湿的手,倔强地,轻轻地搭在母亲的头顶,额前。
母亲的背影颤颤的,在我的手心下又变得娇小而柔弱,昔日的雏鸟,羽翼已丰满,懂得投下一片阴影,投下一片一片阴影。
风再大,雨再猛,总有人为你投下阴影,总有人为你遮风挡雨,总有人为你撑起一片天地——
致我最爱的母亲!
相关推荐
-
象棋、围棋与儒道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这一条大河有儒道文化两条主支,象棋、围棋正好映射出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的不同精神。象棋有多达七种不同的棋子,“帅士象车马炮兵”都有各自的社会象征意义,是在模拟社会实际,具有社会性。如在儒家看来,国君为最高统治者,因而象棋以主帅的“存亡”为“国之存亡”;士、象的作用如“总统卫队”;车、马、炮、兵的走法一如实际情形,数量上兵最多,是宝塔型的“社会结构”。围棋则仅黑白二子“以法阴阳”,人们认为,围棋开始是一种天文工具,棋盘如天,棋子是星,下棋伊始黑白相间,似时空的演替,如宇宙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流年。与象棋相比,围棋具有自然性,更多是在模拟自然景象。它们都源于我们古人“仰观俯察”的智慧,区别在围棋是“仰则观察于天”的结晶,象棋是“俯则察法于地”的成果。 象棋河界分明,敌我阵地划定,棋子位置、作用和行走路线不同而固定,表现某种确定性、规范性,符合儒家的社会秩序与等级伦理;围棋没有固定的阵地划分,棋子没有固定的路线和作用,表现某种随意性、流动性,暗含道家不受羁束、放达超逸的精神。 象棋尚刚,棋子满盘活动,运动能力越强越有优势,车、马、炮冲锋陷阵积极拼杀,“过河卒子不回头”,有如壮士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如儒家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积极“入世”、“有为”。围棋尚柔,落子后不再移动,静止的棋子却像细胞生长,“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下围棋讲究“品之道,简易而得之者为上,战争而得之者为中,孤危而得之者为下”,如道家理想:“无为而治”、“以柔克刚”、“以无事取天下”、“修身养性”、“自正”、“自富”。 象棋复杂的战斗象征着社会多元矛盾,下象棋如勇士驰骋沙场,能体验人生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儒家精神;围棋的文化消长则体现出自然阴阳对立的“太极”,下围棋如“仙人”吐纳运动,可体会人生审时度势、因地制宜的智慧。650字 初二 散文
-
力行儒释道精神我本来是一个非常听父母的话的好孩子,但我发现这几年经常让我父母生气,明明知道错了,说要去改可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坏禀性,经常还是去犯,有时候自己跪地上磕头要去改,但还是犯错,去沉迷网络电视、爱花钱、偷懒……等等。我应该如何改正呢?说实话我现在是一位爱读经的老人了,儒释道三家都懂很多里面的道理了,本应该学了那么多应该是的孝子了,但我现在就是那种明明懂,但很多不去做那种人。就说昨天晚上吧!马上睡觉时我爸说了一顿,那是我从小到大见过的最严厉的对我批评,起初是因为我对父母说了一句话,原话是:“我发现从我爷去逝后,你们这几年爱批评我了!要是我爷还在的话,我觉得你们肯定不会说,因为我爷会保护我的!”我爸马上回复我说:“你自己没发现这几年不听话了吗?还做错很好错事!就说你爱随便花钱,上次背着我们借钱赌博输了一万多,你一分不挣还随便在网上借钱花钱,我上班是挣钱最少的一位,还有你有癫痫,每月班上有人补助我们,我在班上都抬不起头来!你新年时得到的钱都给我了,但你后来又要回去!”我马上回复我爸一句:“我把那些全捐出去了!”其实我只捐了一百,有大约五百块买英语相关的课程和书籍了!我要是把更得生气!但我说把钱捐了,但也没消气,而是更生气了!我爸说:“你一分不挣还捐钱,还惹我生气,你真是白学国学了!你看看你奶、你姥爷都80多岁,身体都不行了,还有你妈天天不上班为你干活,身体胳膊疼,腿疼!你想没想过,知不知道呀!。你用这些钱先帮助家里人行不,亲人和外人谁最疼你呀!”我听完这些并没有认错,还找很多借口来掩饰自己的错误!说什么我们家里有那些因为疫情蔓延而家里死掉家人好过嘛!是不是比他们幸福,我捐的钱有可能救回一条命呢!有舍必有得…等等。后面我和我爸又说了很多话,一直我也没认错!真是吵完之后想想真是后悔,所以我一定要改!今天是五一劳动节,我决定一定以后很少做错事,好好去力行儒释道精神!虽然父母说我不行,我只要努力去做,我能行的!800字 初二
-
论学之道论学之道古人云:“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如今细细想来,确也是如此。纵观古今,那些文人墨客、圣贤之士,多半是历经百般挫折,半生风雨而不懈努力,坚毅的人。当孔子门徒满室时,谁又知道他多年来废寝忘食的苦读;当华佗名扬天下时,谁又能体会到遍尝百草的危险;当一本道尽沧桑的《红楼梦》在我们面前展开时,谁又能看到曹雪芹十年功夫及那把“剪不断,理还乱”的辛酸泪?“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无数学子将其做为自己的座右铭,然而真能领会到其中真意的,又有几人呢?“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种忘我精神,这种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我们怎能不钦佩呢?陋室虽陋,但若屋主本着一颗龙虎心态,也如芝兰之室,有着一种奇特的清雅。明初著名文学家宋廉传世的佳作千万篇,可是他幼时那种顽强好学,勤奋求实的态度又怎是一日之功?不是所有的成功人士都有着耀人的出身,有着显赫的家财,他们都是靠一点一滴的汗水去滋润成功之花的。那么,他们是否天生就有一副聪慧的大脑呢?我想并不是的。新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精通英语、法语、德语和日语。有人说,潘基文是天生的外交家,从小便聪明勤奋,语言天份高,其实不然。潘基文并不是一生下来便能将英、法、日、德语讲得滚瓜烂熟,他也历经了重重的困难和阻碍,甚至每天将所学内容抄十遍,只要是用英语写的文章,他就像发疯了一样背下来……潘基文在背后所付出的汗水,与他今日的成就成正比。现在学习不好的学生都在抱怨自己不聪明,仿佛那些取得优异成果的人都是上帝的宠儿,去赏给他们的一个个聪慧的大脑。其实,这种抱怨只不过是一种愚昧的借口罢了。据研究表明:人一生下来其智商的差异不超过2%,而真正的成功是用后天一步一个脚印而洒下的汗水换来的。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哪里有天上掉馅饼的事呢?在知识的海洋里没有捷径,只有拿出你那乘风破浪时的勇气,坚忍不拔的毅力,才能成就一番鸿鹄之志。能爬上金字塔的只有两种动物,一种是鹰,一种是蜗牛。鹰和蜗牛相比,悬殊甚大。然而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着鹰那样坚劲的翅膀,那种壮志凌云,一飞冲天的气势,但我愿做一只背负着丑陋沉重外壳的蜗牛,因为它同样靠自己不懈的努力,坚韧的精神爬到了金字塔的顶峰!朋友啊,不要让那由空虚组成的包袱压弯了你,从现在开始,向前奋斗!900字 初二 议论文
-
做一个行儒道的少年最初的我们,还是懵懂少年,在经过一次心灵碰撞的旅行后,发生了截然不同的改变……刚来到曲阜这座古老而又神秘的圣城时,这儿的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是未知的,而这几天的文化之旅,却让我对此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孔子何人?曲阜何地?孔子,儒家文化的创始人,曲阜,孔子的故里。刚下高铁,就在站栏的介绍中看到了这些。是什么时候对孔子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呢?或许是拜师礼上身上的衣服穿戴整齐时,双手作揖时;峄山阶梯间衣服湿透时,一个个矿泉水瓶被喝剩时;在尼山,在孔子博物馆观赏精美的展览时;亦或是游览孟府,孟庙,三孔景区的宫殿,大门,一张张照片留在我的手机时;更是,在纸上,在笔尖的唰唰声时,这一个个时刻,共同拼凑成了我研学之旅的收获。少年初懵懂,青春恣意游拜师礼教会了一个曾不把礼仪放在眼中的少年要怀着像孔子一样的气度以礼待人;爬峄山使我领略到了大自然壮阔景观的魅力,懂得了做事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博物馆之行,尼山之览让我懂得了要善于发现美,读懂古文物的内涵,保护中国的文化……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孟府,孟庙的旅程。其一是孟子渊博的学识,传承文化的决心,我知道了学无止境,文化并不是一个人的事,是我们每个人,国家,甚至全人类共同的责任,大家都能因此而产生共鸣。第二则是孟母教导孟子的一个个脍炙人口的故事,体现了家庭教育对一个人成才的重要性。家中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如优秀的家风家训,能给培养人才提供更好的条件。最后则是儒家文化给每个人带来的深刻内涵,我们从认识孟子中明白了儒家文化的奥妙,我们绝不能仅仅用脚去丈量,要用心去认真体会,更要有行动来实践。我坚定了,我要成为一个行儒道的少年。梦的力量,诗和远方考试的时候,说不紧张是假的,但也有期待,期待着与文化来一次激励的碰撞,我仍记得我刚看到题目时的摸不着头脑,抓耳挠腮到后面的如鱼得水,愈来愈把控不住自己。而这一次对文化的检测,也让我发现了自己许多的不足,对我以后学习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最喜欢的是那一部《孔子》,舒缓了考试后的紧张,拓展了即将要进一步探索儒家文化的知识面。看到孔子为鲁国的壮大提出不仅要让百姓富足而且要教化人们;听到孔子无可奈何地问颜回他究竟错在哪里,而颜回只说:“如果人不能改变世界,那么,就应该去改变自己的内心。”;面对南子接连不断的提问时,孔子永不动摇,只道:“我的信念是,朝闻道,夕死可矣。”……我看的时候潸然泪下。在孔子不得鲁君重用后不得不背井离乡、抛妻弃子,周游列国时我哭了,因为孔子满腔热忱却无法实施;在孔子及其弟子困在蔡国的山上时,我哭了,因为孔子已饥肠辘辘却仍不忘抚琴来表达自己的决心;在颜回为了拯救书卷,跳湖,最后被冻死,年仅二十几岁时我哭了,虽然历史上颜回的死因并无那么悲壮,但被他甘愿为自己的理想付出一切的精神所感动;看到子路为了拯救岌岌可危的卫国,血战致死时我哭了,因为他是孔子弟子中的开心果,也是豪爽不羁的师兄……孔子垂垂老矣之时,仍不忘读书,我看到此处,也不禁开始回忆之前的情节,深思着,我们究竟为何要学儒家文化,又是怎样学习儒家文化,更是怎样践行儒家文化的?文化,是一个人的信仰,是一个的灵魂,更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内涵。我在这段游学中懂得了很多,文化不仅用来看,用来学,更要行动。我愿敬重孔夫子的少年,我愿做去探索未知的少年,我愿做努力学习的少年,我愿奋力拼搏,实现自己理想,去那诗和远方的世界的少年。我愿,做一个行儒道的少年。1200字以上 初二
-
论礼道_800字临近春节了。而我总是不那么畅快,原因亦是很多,而最大的却在家里人的到处忙活。主要在于给他们的那些亲朋好友什么的送礼呢。第一次送礼。简直是全家出动,竟然还捎带了我去。去的人这么多,还专门开着车,应是很有趣了,我以为。然而光是在路上就兜转了四十多分钟,这对于一个晕车的我,实在是个难以承受的现实。一路颠簸起伏,像是活在地狱一样。千辛万苦跑到了一个地方,车门“哗哗”的打开,他们“呼”地就蹿上了楼,只留我和司机父亲看车。看他们似乎很紧张的样子,想应该不久就会回来的。然而,这一去就一个时辰。回来时他们脸上怎么也找不出喜悦来。这一个时辰的时间我是白白扔掉了,但也不见得他们。又去了下一家,也还是如此。第二次送礼。人数不多,但同样“捎带”着我。这次我可识相点了。俟他们挑完东西,我就嚷嚷着要回家。凑巧姑姑身子不舒服,也要回去。车转来转去不知怎的就转到了家门。我欣然丢掉了礼,准备开门回家。而他们却拦住了我,只让姑姑回了家。而我却无能为力,只能顺从了他们。他们叮嘱我,到那里一定要叫爷爷,有礼貌点。这次竟要我和他们一块儿去!尽管我不想,终于也敲响了那位“爷爷”的门……这次活动一直进行到晚上十点半,待在那儿多长时间我大概是忘记了,只记得那时我是要在家里舒舒服服地洗个热水澡,再躺在床上看会书后,舒舒服服地进入梦乡的。后来也有几次类似的活动,至于具体情况什么的,我现在已记不清楚了。现在想起,我问他们为为何要这样做,他们只是说,经常打交道不送点礼什么的不好意思,说我不懂,长大了才知道。我确实不懂,但我现在也不知道。他们又说,也为过节送祝福嘛,拜访拿着也好看。我和那几个朋友关系也都不错,而过节什么的也就说声“什么什么快乐”而已,甚至干脆什么也不说,依旧照常玩耍,我们认为那样做简直是无聊透了。可我仍是不理解,我又想起喜欢的动漫最新一集还没看呢,就跑去看电视了。之后每看到他们把几家送来的礼换了一下再送回去时,心里就不舒服。初二:孙新然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800字 初二 叙事
-
论“克隆”之道克隆技术在世界上非常轰动,大概所有的人都想拥有克隆技术,他们都认为克隆的神气能使自己实现自己的梦想。但这又会引出什么、怎样的后果呢?有克隆之父——威尔莫特,他率先进入克隆领域——第一只克隆羊“多利”。这使全世界的人的心都激动起来,都十分渴望克隆能让自己的欲望成真。为了科学的创新,大家又把镜头转向——克隆人。真所谓是“人往高出走,水往低处流。”这样的行为虽说很荒唐,但为了向往新科技,大家还是努力朝着理想奋斗。终于“黄天不负有心人”。让克隆胚胎出世了。这大家辛苦的结晶又引起全人类的一番热潮。有的人想让古代大将军克隆出来,“保家卫国”;有的人想要将珍禽异兽克隆多一些,让世界边得更美好;还的人居然要克隆自己,让自个儿有“分身之术”,甚至更有野心想克隆一个地球……这些理想都很好,都是每个人一个美好的憧憬、愿望。可能也都认为出发点是好的,也有自己的一番说词。但人心是会随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就算所有人的心愿都成真,那对自己,对国家,对世人却造成了影响。如果是这样,世界就可能因人的一时之念而乱!比如世上有能克隆任何东西的技术。有20%的人要克隆将军,这样就会有许多古人将新世纪,因为生活不能自理,那还不乱套了。如有10%的人克隆珍禽异兽,那可糟了,许多的凶猛野兽还不发疯似的闯祸啊!30%的人克隆自己,如此一来,世界上的空间已经不够了,如果再加上那么多的人,这计划生育不是白搞了吗?这不说,要有50%的人靠能够地球,那才真糟了,先不说人心边的懒散,而更重要的事是这么多的星球,不自相碰撞才怪!这样说来,克隆真是让人既想得到但不能触之。所以,我们的“新科技”也不要超出了极限,那真的对谁都无益。但也要向往,如果普及了,我们就必须合理的规划,多为世人谋福,切不能滥用!克隆,真是让人摸不透,你让世人都沉入神话,你到底是为什么而存在的一个神秘东西。但我们必须认清,科学进步是推进社会进步重要条件之一。我们应该正确地看待克隆,同时合理地运用,整体调控,为着整个社会的利益而努力!愿克隆技术为人类造福!800字 六年级 议论文
-
儒者人得三书,是为福也,以心灵之书为基,以有字书为学,以无字之书为悟,后为解脱之道点津,是上苍怜人有基而不用,有学而不为,有悟而不修发慈以育也。有字之书,可使先贤古圣传法于后世也。述,而后让门生注流传至今,如守仁苦中龙场悟道,千古永不朽,有字之书,可使文人雅士记美于后世也,如太白醉饮后有感而发,百世甚流芳;有字之书,可使众臣官吏书正史也,如司马迁牢狱中录《史记》,万世以为教!有字之书承古圣先贤之文蕴,录文人雅士之美言,记众臣官吏之史。至今,教书先生甚以有字之书教化学生,育新一代破迷儒者。无字之书,非无亦非空,此是为使众人运有字之书而行,去自然中实践,证学不指须知理,也须行道,是为知行合一之妙法。若知知行合一,而不知行合一,如不知知行合一,使心清静,行最初态。只知行而不行;无实用也;只行而不知,胡作非为也,唯有知行合一,天之真道也。人天生也为无字之书一般,受何等教育,铸何等人材,由无字之书化生有字之书,育人教无字之书,若如往返环绕,文化之脉之永不断,人之使命皆如此。心灵之书是人之本也,心意为本性,可善可恶,取于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之化与染,人初至世间,本无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只揣一本心灵之书。心灵之书与无字之书有字之书有所不同,一有固定形体,一无处不在,一在内,一在外,人生之中皆为此三者育,由而可见上苍之慈也。以三书修身,心达读万卷书之境,读彻通透万卷之书,知人间善恶是非,断其恶,修其善,真得书中精华,记于心,行于世,给以他,修正道,是以三书修身也。以三书齐家,需在一人修身精彻之传配,待生子女后,将法传于后,将真道传于子女,乐融融也。父母不忧,消遥自在渡岁月;儿女不以然,认供养双亲是人之本分,得此境是以三书齐家也。以三书治国平天下,需既读万卷书,又行万里路,且越人无数。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是治国基也,明明德道有法平百姓,亲民有法定百姓,止于治善有法安百姓一可及三,三可及一,行其一,得其三。爱民亲民则可安民,以至善之心待世人,是以三书治国平天下也。天地与我同根,成物皆为一体,三书铸我心灵,此态,是实儒者也!800字 小学
-
关于寓言故事庄子论儒士鲁国少儒的解析庄子论儒士鲁国少儒庄子见鲁哀公。哀公曰:“鲁多儒士,少为先生方者。”庄子曰:“鲁少儒。”哀公曰:“举鲁国而儒服,何谓少乎?”庄子曰:“周闻之,儒者冠圆冠者,知天时;履句履者,知地形;缓佩者,事至而断。君子有其道者,未必为其服也;为其服者,未必知其道也。公固以为不然,何不号于国中曰:‘无此道而为此服者,其罪死。’”于是哀公号之五日,而鲁国无敢儒服者,独有一丈夫僻服而立乎公门。公即召而问以国事,千转万变而不穷。庄子曰:“以鲁国而儒者一人耳,可谓多乎?”选自《庄子·田子方》。【译文】一天,庄子进见鲁哀公。哀公说:“鲁国的儒士很多,而崇尚您道家学说的人极少。”庄子反驳道:“不然,鲁国的儒士很少。”哀公听了,反诘说:“鲁国上下尽着儒士衣服,怎么能说儒士少呢?”庄子说:“我听说,头戴圆形帽的儒士,知晓天时;脚穿方形鞋的儒士,通达地理;身佩彩络美玉的儒士,理事决策,当机立断。真正有这种学问的人,不一定穿这种服装。穿这种服装的人,未必懂得这种学问。您如果认为我说得不对,你可以通令全国:‘不通儒学而穿儒服的人,处以死罪。’试看结果如何?”于是,哀公照此发了一道命令。五天以后,全国居然没有敢穿儒服的人了。唯独一位丈夫,身着儒装,气宇轩昂,站立在宫廷门口。哀公马上召见,询问国家大事,果然满腹经纶,应对自如。庄子说:“鲁国作为儒家的故乡,只有一名儒士,能算多吗?”【题旨】看人看事,不能光看形式,而要看内容。为人也不要只求表面,而要有真才实学。许多人认为儒家和道家是势同水火,其实不完全是这样。庄子一日到鲁国见到了鲁国群哀公。鲁国本来就是儒学之国,哀公对庄子说:“我们这里没有人信奉先生你的学说,到处都是儒士,谈的是儒书。”庄子说:“好呀。不过依我看来,鲁国儒士不是多了,而是少了。”“怎么能说少了呢?”“名符其实的太少。按理,儒服园冠方殿,园指天、方指地,应当知天文地理,有许多这样的讲究。便如你下一道命令,没有真才实学敢着儒服者死,就可以看到真实情况。”鲁哀公果然下了一道命令,结果全国只剩下一个人敢着儒服上街。鲁哀公召见他,果然是个奇才。这才知道,世上名不符实的事情太多太多了。800字
-
论权力与能力权力者,暴虐也;能力者,圣贤之道也。所谓能力易取权力,权力蜕变颓虐者,可谓世间之正途邪?顿与我的无能,便只有窥得《狂人日记》文式的一二了。权力,很好。功名挣来的。现代的科学技术发展很快,黄曲霉素自然被人类所发现了。没错,一切放久了之后都会变质,包括真理,那些所谓的猜想就是最好的证明。其中的道理看似深奥,明讲起来倒也简单之极:所谓“一回生、二回熟”,然也。这看似难抓的权力久存于某人之手,便是圣人也会有所怠焉,何况是普通的老百姓呢?拥有的,毫不珍惜,从不把握,任意挥霍,待其悄然而逝的时候,才间或地发发牢骚。所以说,颓废了他就是自然的了。由此而观之,权力持久地攥某人手中,变成因为也就不足为怪了。就伦理而言,权力是应该靠能力所易得的,等价交换。可社会上有这种公平的买卖吗?往往是与有人随波逐流,虽间或地遭到反对,但正义的一方常常却无好下场,只能是被压在淫威之下,尝尝墙头草的氯后屁的滋味了。虚荣心,人所共有。倘一位经理在应聘书中发现一位能力远强于己的谋职者,他会聘用他妈?显然不会;但那些只会溜须拍马的无耻之徒却会遭到重视,前途似锦。因而,小人便会常常掌权,能人便会常常受窘。不过,真正有能力的人从来不会怨天尤人,因为有这样的一条信念支撑着他: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至少,这支撑了与我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个世界很黑暗,呐喊归呐喊,倡想归倡想。虽说: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可那终究是“将来”,对于任何时候都是。我不是圣人,振臂一呼不能招来天下英雄。犹如在空荡的戈壁上独唱。这便是我感到万分的空虚了。这需要排解,需要赞和。好在有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常在我的身旁,间或地写些激昂的文字,也就消去了我许多空虚的光阴。我想,这对于我个人便是足够了,可作为一名国民,我认为这颇有自私的嫌疑,所以在篇末呐喊一声:“人,应该做让别人欣赏的事。”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文章有详有略,言之有序,内容生动具体,不失为一篇佳作。800字 高三 记叙文
-
论苦与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然而,“子非鱼,安知鱼之苦?”当我们羡慕他人的高度时,别人说不定正在嫉妒我们的稳固;当我们仰望他人的惬意时,别人说不定也正窥视我们的幸福。这世上从来就没有绝对的痛苦,也没有绝对的快乐。真正绝对的,是我们对待苦与乐的态度。“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试问苏轼这一生苦不苦,以众人角度观之,从乌台诗案开始被贬黄州,之后一路南谪,与实现他豪情壮志的京城天各一方,这是仕途坎坷之苦;在他二十七岁那年,年少结发的贤妻王氏香消玉殒,从此阴阳两隔,这是爱人死别之苦。事业和爱情的双重打击,对一般人而言,已是在绝望的边缘徘徊了,但苏轼没有。在为官上,苏轼坚持为官者一地,造福一方:徐州徐州防汛,杭州筑堤,儋州授馆,兴修水利……在人生态度上,“东坡肉”“东坡豆腐”“东坡鱼”等佳肴流传至今,已经能够见其在失意苦闷的日子里过的是有滋有味的佛系生活了。就算“春寒料峭吹酒醒,微冷”又如何?只要想起“山头斜照却相迎”的美好,就有了“何妨吟啸且徐行”的勇气与快乐了。“塞翁失马,焉知祸福。”时常赞叹那位睿智的老人有能够预见未来悲喜的远见,在坏事发生的时候以喜悦之心对付,在好事出现的时候以忧郁之情相待。但众生芸芸,大都平凡至极,总是被明明灭灭的人事牵绊而“以物喜,以己悲”,于苦乐转换之中自怨自艾。其实,我们大可不必如此,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埋怨它便艰辛,你歌颂它便美好。你感激那“凌晨四点半,看到海棠花未眠”的生活,因为它充满了诗意的惊喜;你感激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阅历,因为它满载着未来的期待;你感激那“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的日子,因为它让你成为了一个更好的人。你看,这痛苦不再是痛苦,快乐却更加快乐,不亦乐乎?一个人的快乐可能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一个人的痛苦可能是“身似已灰之木,心如不系之舟”。但最关键的,还是看“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的那风吹向哪边800字 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