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米安读后感
遇见你我不胜感激
我希望有个如你一般的人。如天上那永不褪色的启明星,如山穷水尽疑无路时的那片桃林。让我由迷途到寻找,由回归到坚定,贯彻未来,看尽心中无数个自己。可能结果仍不如意,但只要是“你”,我便不胜感激。
《德米安》,一本由黑塞著作的心路历程。文章主要记叙了出生并成长于优良家庭———“光明世界”的辛克莱,偶然发现截然不同的“另一个世界”———社会,那里的纷乱和黑暗,使他焦虑困惑,并陷入儿时谎言带来的灾难中。这时,一个名叫德米安的人出现了,带他走出沼泽地,从此他开始走向孤独寻找自我的征途。之后若干年,“德米安”以不同的身份出现,在他每一次孤独寻找,艰难抉择的时候,成为他的引路人。故事不长也并不复杂,正如德国文学大家托马斯·曼评论的那样:“每个人的生命都是通向自我的征途,是对一条道路的尝试,是一条小径的悄然召唤。”
“德米安”一个良师益友的总称。不知谁曾说:“在家遇见好父母,在校遇到好老师,便是此生最大的幸运。”现在想来,从过去的无知中似多了份体会。一个人的言传身教对另外一个人起到多大作用?从父母与外公外婆那里,可以看到更有体会的惊喜;或许你也可以从班主任们的比较中知晓……但重要的是你要明白:不是所有人都幸运,但请你珍惜每个如“德米安”般的人,他会在看似无路的幽径幡然出现;他会在你跌跌撞撞误走到马路中央时拉你一把;他会在你为情或为自己难以抉择时劝你一句……这些举动提醒了你甚至是帮你,他以不同身份出现又消失,笑着说:“实属无心之举。”这样的人请你心存感激,他们是良师亦是益友,在你昏沉的生命旅途中,遍遍悉心的指引!
谁的青春不迷茫。正像张嘉佳所说的那样:“青春是丛林,是荒原,是阳光炙热的奔跑,是大雨滂沱的伫立。”又正如《德米安》中所言:“每个人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寻找自己,坚定地成为自己,不论走向何方,都往前探索自己的路。”我们也许因儿时的欺骗发展成潜移默化的恐惧而心忧;也许因老师的几番教导而似有似无的焦虑;也许曾站在马路口,候车厅里握着车票拉着行李恍如失神……这些有的我经历过,有的从曾晦涩难懂的词句中读取过,也许这些词句我永远不会经历,但也许它们也会成为我的过去。我伏在桌前,手边摆着《德米安》,“活在当下”四个字忽然闪现,我总是杞人忧天,担心考不上大学,担心长大后孤身一人,担心别人怎么看我,却忘了寻找自己,哂笑一下,那些称之为过去的过去不都已过去了吗?那些避不可避的未来,只要在寻找自己的途中,迷茫又何所畏惧呢?
故事的最后,德米安离开了辛克莱,我读完后过去很久仍觉得心很痛,感觉辛克莱被抛弃了,可我又会想起书的最后一句:“每当思念“德米安”时,辛克莱便会进入自己心里,他发现心镜中的自己已经与现在的自己一模一样了。”辛克莱找到了自己,钟爱的引路人终将逝去,我们终将踏入被称为“社会”的大学,也许会有失魂落魄,或难以忍受的时候,想想那个人,他曾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当你忍不住回眸,却又无法回去,最终只能抹泪前进时,请由衷地在心里说句:“遇见你,我不胜感激。”
路过
曾经的那个黄昏,经过那条小路,停在那一个熟悉的小院前,透过篱笆的缝隙,我总能看到一个老奶奶弯着腰,在打理着院子的花花草草,那个画面是那样的美好。
那位老奶奶就是我的太奶奶,小的时候,妈妈经常抱着我从那里路过,有时候她忙就把我抱给她照顾。听妈妈说有一次,她把我交给她照顾,当她回来的时候,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她抱着我在地上走来走去,脸上写满了沧桑与无奈,她头上的帽子在地上扔着,她的白发都朝天立着,妈妈说,这是她见过太奶奶最沧桑的一次。
每一次从她的门口路过,我总会到她的门口转一转,她就会把我叫回她的家里,给我一些平时她自己都舍不得吃的好吃的。时光匆匆,渐渐的我长大了,从她家门口路过的次数也越来越少,她渐渐地老了,脸上的皱纹越来越多,头上的白发也越来越多。
直到那一天,我知道她已经躺在床上不能动了,当我去看她的时候,她的目光空洞,盯着你天花板发呆。看到我来了,她的眼里瞬间闪烁出喜悦的泪光,在别人的帮助下,用尽自己最后一点力气,艰难的从床上坐起来,用她那颤抖的手,一下一下又一下地抚摸着我的手,她的眼里满了慈爱紧紧的盯着我,仿佛要把我一下自装在她的脑海里。我要走了,她的眼里闪过一丝失落,但又立刻换上笑容和我招招手。我走了,同时带走了她的目光,我不敢回头,我害怕我一回头就会泪流满面。
没想到那是我在她生前最后一次见她了。当我回到家里的时候,当我听到消息泪流满面地奔向她的时候,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她躺在冰棺里。眼睛静静地闭着,暗红色寿衣在灯光下显得更加深沉,更加暗红。那一张黑白的照片,定格了时间,给她劳苦的一生画上了句号,那年她83岁。风吹动着花圈哗哗的响动,仿佛在嘲笑着我的愧疚,我的无助。我明白她只是我生命中的一个过客。
现在我经常从那个门口路过,那里已经没有了美丽的花,充满了丛生的杂草,那座小小的房子在那疯狂的杂草中是那样的渺小。也再也没有那个老奶奶的身影,而渐渐加重的是我满心的愧疚。我也只能从那座凄凉的小屋一次,一次又一次地路过……
相关推荐
-
《安德的游戏》读后感《安德的游戏》讲述了年仅十二岁的男孩安德·维京经常被他哥哥欺负。一天早晨,来自太空学校的教官把他从父母身边带走,于是,决定整个地球人类生死存亡命运的重任落在了他一人身上。书中作者把太空学校设计成一个游戏基地,安德在重度的压力下进行游戏,很有可能让安德沉沦、或扭曲、或不择手段。但安德可以抵住一切的心灵风暴和压力,这让我十分崇敬。安德的教官为了不让安德产生任何依赖他人的想法,所以从他上飞船开始就让所有人孤立他、诽谤他、欺负他,使他彻底陷入孤独境地。不但如此,教官还让所有人与他为敌,让安德参与的每一场比赛都极其不公平,不管对手如何作弊他都不可以输,并且游戏的难度、压力一次比一次强;此外,教官还把安德与他姐姐分开,把他情感的依靠毁灭,使他不信任自己的姐姐;每一次在作战的时候,所有的计划书都自己做,没有人会帮助他,处处都体现了他内心的孤独,但他却能做出常人都不敢想的伟大事业。这种不怕压力、不依赖别人,敢于面对困境的强大心理,使安德成了我的偶像。400字 读后感
-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有办法明白:你的儿子已经不是你的儿子了,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 跨越两代人的三十六封家书,跨越两代人中间隔的三十年,跨越着两国人不同的东西文化差异,跨越着他们不一样的十八岁。“认识十八岁的人,你得从头学起,你得放空自己。”,我想这是龙应台对于三年专栏的有始有终。 从第一封信读起,我们不难感受到龙应台对自己儿子许久未见得陌生,品尝到弥漫在书信里安德烈的天真与青春的自由。从前可爱的安安、躺在她怀里依偎的安安、金灿灿毛茸茸的安安如今也要展开翅膀单飞去了;从前而二十岁的焕发容颜,如今的鬓发苍苍,蹒跚而来又扬长而去。那些站在远处的曾经,都随时间而去了。 父母终究是父母,会时时刻刻牵挂,会嘘寒问暖慰问,会和声细语教育,会把孩子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会倾尽自己所有,只为成全更好的他;孩子也终究是孩子,会感恩父母的良苦用心,会鞭策自己努力奋斗,会愿意用寸草心来报答父母的三春晖。 父母没法强求成为我们的知己,就像我们没办法强求任何一个人成为我们的知己一样。因为年龄,我们热衷于不同的事情;因为经历,他们所走过的路我们还没有起步;因为时代,我们选择表达爱的方式都大不相同。所以,我们会选择越来越靠近志同道合的伙伴,渐渐脱离了全心依赖的父母;我们会学着自己独立的去思考生活中的大小事务,不再让父母手把手教我们完成我们生命里的每一件事;我们会花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所喜欢的事情中,不花一点点的时间敷衍任何人。我们终有一天,会离开父母爱的港湾,一个人在海上独立的航行,尽管我们会经历一波又一波的困难,我们也愿意用自己力量乘风破浪。 走过崎岖坎坷的路,尝过辛勤劳碌的汗水,听过肆意而起的流言,呵护我们成长的父母更愿意用他们凤凰涅盘般的宝贵经历告诉我们,指导我们在人生路上走的一帆风顺。生怕我们没有在他们给我们铺好的路上走,否则我们就会遭受挫折,甚至是致命的打击。这样哪能让他们不担心? 但是已经有了独立思想的我们,却是渴望一种可以自凭做主的愉悦。自由分很多种,而父母所给我们的自由却是最复杂的。这样的自由是父母想给又不想给的,而我们却又十分的渴想与期待。在这给予与企望的来回道路上,夹杂着来自不同方向、不计其数的情愫。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我们自己去体会,也许会辗转反复,也许会一波三折,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体会来自生活的乐趣,体会它带给我们最独特的感受,才能经历到只属于我们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财富。 父母给我们的爱,不计代价的付出,他们愿意用最无私的方式来铸就更好的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在我们心里,父母的位置永远独一无二、无可替代,他们对我们的付出,我们终会回报,尽我们最大的爱与孝顺。我们是时代应运而生的产儿,请允许我们用自己的方式,来尽我们为子女最大的孝心。我愿意将来把我的第一份工资交到他们的手上,愿意用自己挣的钱让他们过上宽裕、美好的生活,让他们尽可能的享受精神与物质欢愉。也许,这是我读完他们的信最大的收获。 龙应台和安德烈原来也可以在他十八岁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样各自荡开,从此天涯淡泊,但是他们做了不同的尝试——她努力了,他也回报以同等的努。她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他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日后的人生旅程,淡然还是要浮萍离散——人生哪有恒长厮守?但是三年的海上旗语,如星辰凝望,如月色满怀,记刻下此生永远不会忘记的生活岁月。1200字以上 四年级 读后感
-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我们是两代人,中间隔个三十年;我们是两国人,中间隔个东西文化我我们原来也可能在她18岁呢。就如同水上浮萍一样各自荡开,从此天涯漂泊,但我们做了不同的尝试,我努力了,他如同报以同等的努力,我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他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这便是《亲爱的安德烈》,著名台湾作家龙应台与她才八岁儿子三年的通信,读了以后确实受益匪浅,令我深有感触的便是两人之间的破与立。这是安与母亲禁破30年的鸿沟的基础上确立新的平等关系。安与母亲讨论的问题有很多,小至生活琐事诸如近期的工作与喜欢的音乐,大至国家政策、游行示威政府的相关做法等。偶尔也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小摩擦与不合意见,但都坦诚相见>,令通信很顺畅地进行。例助有村信死德到这样写到:有一天早上,你一月醒来就快过来跟我说话,抱怨。我不爱你啦玩得太多啦,念书不够认真。我知道今天是个截稿日期,我希望写本身是个好玩的,愉快的过程,而不是工作压力。年轻人比你想象的要复杂地多,我觉得,就拿音乐跟你讲……你听不懂我们的意思对不?我们的代沟就在这里。”而后文却又转而向M解释并重申“我们是很乖的了一代,你想想这个世界还有什么可以给我们去冲撞?”值得一提的是,妈妈没有像大多数父母一样,劈头盖脸就下来一串人生哲理诸如,“我走过的路比你走过的桥还多,”而是放下身段与成见,去了解安推荐的音乐,并对歌词与背景深层剖析,对此安表示)不反对母亲听自己脱节的歌。他很独立,有想法。从母子二人努力跨跃时间的鸿沟,平等交流,我深受打动。或许我们很少人在父母的管统之下,失去了自己,不敢去选择,最终痛苦的是:你不是不爱他们,你知道他们很爱你,在那种爱里,没有自由,尊重和犯错的空间。我认为放下时间,抛弃当代人的观念,如文中的母了一样和谐地相处,讨论以生问题,这需要2代人的共同努力,共同突破条条框框的限制。而我们,亦要主动突破,并非上“代人的观念就落后,就封建,或许也有一些深统文化底蕴需要我们去了解。还有便是文化偏见的破除。这不仅从两个人的对话,亦是2种异域文化的对话。安,8个月大便移居瑞士德国。他和MM写信都是通过中间语言英语来进行的。我们都知道西方国家都比较开放,从每封信中都可以见安的随性爽朝与豁达,他直面所有同题。书中安坦诚的告诉MM他和朋友去旅行了3三个礼释。“你——身为母亲一你不能理解,受不受得了欧洲十八岁青年人的生活方式?能我就把老老实实告诉你:没错,青春岁月,我们的生活信条就是俗语所说的,性药、摇滚乐”,只有伪君子假道学才会否认这个哲学。”换成中国哪个孩子会如此心平气和,不动声色地谈论这种问题?还有,对于感情问题安也十分坦然“没有一个九岁的人不是在恋爱或失恋,我不认为这是个人“”隐私”,我觉得这是年轻人的普便经验,有什么的隐藏的?甚至还有言:更乐意和朋友待在一起。对此,妈吗的回应也很民主,却带一些中国式无奈:我只能看着你跌倒,只希望你会在张倒的地方爬,起来希望阳光照亮你看不见的路。我的很清晰地勾勒出安那傲然与成熟的面孔,不居取服不刻意妥协,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想法。:我亦能想象出妈妈伏案提笔,对收到安来信时冥思着如何教他为处世而又不过多干涉的眉宇。他们破除家庭陈规,建立二年海上通信的深情令我向往。这是个破除独裁干涉,确立尊重开放的过程。日后的人生旅途当然还是要漂泊离散一人生哪有小恒长的厮待,只希望我们都能如凤凰涅槃般,即使面对再多困难也要敢于破徐陈规,没有矛的不断攻击,盾很难发展完善,建立和谐的关系,我们需要亦被亦立。1200字以上 读后感
-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一:《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一个中年接近老年的女人与她成年的儿子之间3年的通信。这本书的语言直接到让人感到一种痛彻心扉的感觉。龙应台与她的儿子带着不同的心态写信,两人之间的感情不断地在变化。我看到了一位努力深入儿子内心,想要打开那扇无形大门的母亲。与这位伟大的母亲相对的是一个青年对不母亲的不屑与桀骜,可随着母亲的渐渐深入,儿子的态度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开始所谓的为了稿费而写,直到纯属是想要与母亲交谈而已。书中的一个个深奥的问题,敲打着我的心灵,或许我从未想过如此复杂的国家、信念、家人之间的那层不明的关系,可作者龙应台却看透了这一层关系。用龙应台在书中的一句话叫:我是一个难民的女儿,是一个灵魂的漂泊者,那也许是文学的美好境界,却是生活的痛楚。想想现实生活中的我,虽然懂得那些孝敬父母懂事的大道理,却永远也做不到,父母的一句关心,会被我当成唠叨。我只顾着自己的花样年华,却不顾父母的日渐老去。总以为自己很聪明,到头来才发现那个聪明,其实是愚笨。我们总是不顾一切的大步向目标走去,丝毫不知道在背后,有着一双关切的眼睛,有一双渴望的眼睛,等着你回头来看看她。龙应台用她优美具有色彩的语言向我描述了父母的无奈与辛酸,让我懂得,无论你走到哪里,总有一个家,在等着你。【篇二:《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陆陆续续的终于读完了《亲爱的安德烈》,给我的最大震撼是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沟通的描述,那些在我这样的中国孩子看来新奇无比的教育且见解独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个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书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再来看看我们学生时代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学、没完没了地做作业、上不完的各种补习班……,即使偶尔也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也大多是来去匆匆,蜻蜓点水,从来无法尽兴,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妈妈龙应台来安慰他,而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却往往收获的是家长和老师的联合斥责;安德烈成功时,妈妈、弟弟和朋友会为他送去衷心的祝贺,但我们取得的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不足为奇,甚至在老师和家长眼睛里永远是那样微不足道,与他们的期望相距甚远。……这难道就是东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吗?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非常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老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中国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择服从。难道在中国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成人们随身携带的物件?中国人之所以不肯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中国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别以为对方是“小孩”就可以剥夺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资格获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对待,难道所谓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适用了吗?!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除此,令我感到惊奇的是,一个18岁的孩子可以有这么深的文化底蕴,思想境界和人文关怀精神,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他的那颗温柔感恩的心时刻萦绕在我的心头,他的对于高尚生活的向往让我羡慕。看了他的文章,我才知道原来港大的学生也和我们内地的学生有异曲同工的地方,英语看和读没问题,但是根本无法交流。看了他的文章,我对欧洲开始向往,向往每间咖啡馆的静谧,向往在那里和三五好友悠闲的生活状态,和内心的平静,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更多的东西,比如艺术比如环境比如贫困比如真正的生活。《亲爱的安德烈》是一本适合阖家观赏的书籍,母亲可以从安德烈的字里行间知道现在的同龄人的孩子心里在想什么;而年轻人,站在安德烈的角度,看着龙应台那一封封饱含关心与爱护的回信,也许对父母会有更多的理解。【篇三:《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作文】这个星期,我读了《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令我感触颇深。《亲爱的安德烈》是由着名作家龙应台和她的儿子合着的一本书,书中摘录了一位母亲与她的儿子通过信件来互相了解,大意是:在安德烈十四岁时,龙应台离开欧洲,前往台北任职,于是,这对母子暂时的分开了,等到卸任再回儿子身边,安德烈已经是一个小伙子了,龙应台发现,四年间,儿子长大了,母子间却多了一堵无形的墙,如往往在同一个问题的看法上,双方多次出现分歧,龙应台感到儿子变了,他们是不同的两代人,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的时间,以书信的方式,进入了对方的世界、心灵,龙应台“第一次了解了自己十八岁的儿子”,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书中安德烈向母亲这样写道:”妈妈,你跟我说话的语气和方式,还是把我当十四岁的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理解我是个二十一岁的成人。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舍‘”,书中不乏这样的片段,语言犀利,点名了安德烈不希望妈妈还像对待孩子一样对待他,希望自己能独立,能长大……就在我的身边,就有这样一个的例子。我的一个好朋友——婷婷,平时在学校里学习成绩很优异,是他们班的班长,是一个有个性,有创意的女生,在他们班,她很受同学们的欢迎,有特别多的好朋友,活泼又开朗,但是,回到家中她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沉默不语,每天回到家就埋头写作业,把自己闷在房间里,不喜欢和家人交流,把心灵的窗子也关得紧紧地,似乎不想让一丝阳光照射进来。在家中不喜欢和父母倾谈,她总是说与父母没有话题可聊,但是和我在一起时,她就有说不完的话题:学校发生的趣事、她的好朋友的情况、她在学校的表现等等。后来,我与她进行了很深刻的一次交流,才知道:婷婷的爸爸又经常出差,所以没有时间与爸爸妈妈交流。我和她是有一些区别的,我喜欢倾诉,总觉得快乐的事情应该与每个人分享,所以,我是很喜欢和爸爸妈妈聊天,他们知道了我的情况,也会很快乐,这就让我感受到父母其实很关心我,她们在倾听我的话,我们在一起学习,他们在陪伴我成长。而婷婷不喜欢与父母交谈,觉得自己与父母之间有代沟,无法沟通,因为现在的青少年都比较新潮,对网络的词汇比较熟悉,而有些父母并不了解自己的儿女到底喜欢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儿女又总是说些网络潮语,就导致家长和儿女只见没有共同语言,婷婷的内心也就更加封闭了,读了《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我很想把这本书送给婷婷,希望她能通过阅读这本书,理解爸爸妈妈的不容易,因为生活的重担,使他们有些无暇顾及你的一些喜好,书中的一句话点明了多少青少年想摆脱父母,独立生活的心声:“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还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恐怕婷婷也有过这样的想法吧!使婷婷与爸爸妈妈之间的隔阂能够慢慢被清除,变回那个开朗大方的她。龙应台知道了儿子的想法,相信只要婷婷主动与父母交流,父母一定会知道她的想法的吧!我希望天下的父母看这本书,让同学们阅读这本书!【篇四:《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当合上《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时,我总有种想再读一遍的想法。《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是一人为人母的中年女人和她已成年的儿子通了3年的36封信。通信的时间,总让我感慨。“我要认识这个十八岁的人”。这是龙应台与她的儿子安德烈写信的初衷。而一开始,安德烈,这个完全不想与母亲交谈的人,完全是为了赚稿费,才写信的。因此,他们俩就抱着不同的心态通信着。即使安德烈不是真正想写信,但龙应台却想走进儿子的内心,想让安德烈与自己的关系得到缓解,想认真研究自己的儿子。然而,母亲细腻的言语,也让安德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安德烈到最后,通信的目地仅仅是为了与母亲交谈。当然,他们彼此认识了对方。龙应台有的地方,让我感触很深,面对着自己儿子的不耐烦、不想说,她并没有以逼迫的方式去做。即使自己的几行文字只能换来儿子的三言两语,但她仍旧字字引导,希望安德烈能多说一点。她只是想了解自己的儿子。这是何等伟大的母爱啊。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他们为了我们付出了很多。自己就算日日夜夜汗流浃背,操心不已,但为了孩子,又有何怨言?如何孝敬父母,使他们舒心,我们都知道【篇十一: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最近我读了龙应台和他的大儿子安德烈合着的一本书——《亲爱的安德烈》,封面的这句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这本书让我认识了一位知性、贴心的母亲和一个睿智幽默、天真烂漫的十八岁男孩,它也同时唤起我对生活的思考。书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色彩,自由和乐趣。每天早晨起床,他先要放几首音乐;在放学后,他可以和几个哥们去咖啡馆喝咖啡或者去酒吧喝啤酒;在周末,他能教小朋友踢足球;在闲暇的日子里,他还会和好友开派对或去旅行……再来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学、没完没了地做作业、上不完的各种补习班……即使偶尔也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也大多是来去匆匆,蜻蜓点水,从来无法尽兴,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差得是十万八千里。更重要的是,安德烈有一位能宽容他、理解他的好母亲。龙应台深知自己和儿子之间有一堵无形的墙,但她没有越过这堵墙,而是透过墙上的窗户来仔细观察自己的儿子,并重新认识他。可是我们的父母呢?一心只追求成绩,却忽视了我们内心的感受。当我们成功时,父母总是觉得理所当然、不足为奇,殊不知成功是由泪和汗换来的;当我们失败时,父母满是责备,却不知我们心里的委屈和痛苦。之后,我总在思考一个问题,是什么造成东西方生活观念差异那么大?后来,我才知道,是生活的态度不同造成的。在第20封信中,安德烈写道,香港人永远在赶时间,他们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他们是为了工作而生活,因此他们根本体会不到生活的乐趣。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为学习,为工作,四处奔波,每天都活在恐惧之中,无法静下心来去思考生活。而在西方,人们总是热爱自然,热爱乡村,热爱闲适自在的生活。他们为了生活而生活。他们可以一下午都呆在酒吧或咖啡厅里和朋友聊天,消磨时光,从而体会生活的乐趣。相比之下,我们活得更辛苦,我们体会不到生活的滋味,渐渐地,我们就会失去原有的真而变得麻木。因此,在这个飞速发展的年代里,我们应该放下身上的包袱,还自己一份纯真,来体验生活,感悟生活,热爱生活。【篇十二:《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当合上《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时,我总有种想再读一遍的想法。《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是一人为人母的中年女人和她已成年的儿子通了3年的36封信。通信的时间,总让我感慨。“我要认识这个十八岁的人”。这是龙应台与她的儿子安德烈写信的初衷。而一开始,安德烈,这个完全不想与母亲交谈的人,完全是为了赚稿费,才写信的。因此,他们俩就抱着不同的心态通信着。即使安德烈不是真正想写信,但龙应台却想走进儿子的内心,想让安德烈与自己的关系得到缓解,想认真研究自己的儿子。然而,母亲细腻的言语,也让安德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安德烈到最后,通信的目地仅仅是为了与母亲交谈。当然,他们彼此认识了对方。龙应台有的地方,让我感触很深,面对着自己儿子的不耐烦、不想说,她并没有以逼迫的方式去做。即使自己的几行文字只能换来儿子的三言两语,但她仍旧字字引导,希望安德烈能多说一点。她只是想了解自己的儿子。这是何等伟大的母爱啊。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他们为了我们付出了很多。自己就算日日夜夜汗流浃背,操心不已,但为了孩子,又有何怨言?如何孝敬父母,使他们舒心,我们都知道。端一杯茶,捶一下背,说一句话,等等。但是,在平时的生活中,又有谁能时刻想到这些,并经常去做。而父母对我们的关心,我们却会把它当做唠叨,当做耳旁风,不去理会,有时还嫌烦,与父母顶嘴。我们长大了,只顾着与朋友玩,只顾着去享受自己的美好时光,却总是遗忘了抚养我们长大,为我们担心的父母,他们正在渐渐老去,一日不如一日。我们能给予父母最好的回报,就是像儿时一样,常陪陪他们,多在他们身边,与他们聊聊天。想到这儿,我不禁为自己有时因心情不舒畅,而惹父母生气,让他们伤心的事感到羞愧。从此以往,我将时刻控制好自己的心情,多体谅父母的难处,理解父母的用心,并多多地去帮他们做些我力所能及的事情,争取不让父母担心。《亲爱的安德烈》中,让我看到了母爱的呈现。父母的地方,就是家,一个不论你身在何处,却长伴与你的家。父母,多伟大。1200字以上 初一 读后感
-
亲爱的安德列》读后感让“它”拉近我们心灵的距离妈妈,最近我发现,你越来越不喜欢我了。总是叨叨絮絮地叫我做一些不必要做的“小事”——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当我做不好的时候,你还总是拎着我大骂一顿。还记得那次去和你逛超市时,就因为东西卖得有些贵,你就在反途中一路数落我,并叨叨絮絮地给我算了“一笔账”:什么书本费啦、衣食住行费啦、甚至水费、电费都算上了,我听着实在不耐烦,便“反驳”了两句,没想到这两句在我看来正常到不能再正常的话语,在你耳中却被灌上了一个新名词——顶嘴。众目睽睽之下,你举起手要煽我,我扭头躲开。于是,我发现你越来越讨厌我。相应的,我也越发的不喜欢你。其实,我们还是互相深爱着的,就像《亲爱的安德列》一书中说的那样:爱,并不代表喜欢。爱,有时也会是不喜欢吧!我们的关系是愈来愈僵……那时,我感到我们就像最熟悉的陌生人。我们之间,就像白昼和黑夜,永远不懂彼此的心。想和你和解,却因那所谓的“尊严”而不敢……幸亏在这个暑假,“它”来了。它的全名叫《亲爱的安德列》。我万万没有想到,它被带回家时,从来不爱看书的你,会第一个打开这本书,而且打开之后,就再也舍不得放下。我惊讶于那本书到底有怎样的魔力,会让以前“本书不沾”的你居然也加入到读书之列……于是,禁不住好奇心的驱使,我也翻开了此书。只轻轻打开了一页,我便再也禁不住这本书的诱惑了……因为,书中母子俩的关系和我们太像了,不是吗?随着龙应台和安德烈的脚步,我们慢慢地走,直到到达对方心灵深处,解开了死结,才又回到自己的心间……从此,我明白,白昼与黑夜之间还存在着黎明,黑与白总还有交汇的灰,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相互理解和接纳呢?现在,我终于明白,也感受到了,我们一直相互深深地爱着,并深深地喜欢着……600字 初一 读后感
-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一段尘封约近20年的往事,一曲饱含深情的爱歌,一封令人深思的家书,这位母亲终究还是走进了儿子的世界。20多年成长的蜕变感动了、碰触了、滋润了历经世事沧桑的母亲最柔润的心,无法言说的情感缀入纸筏,留在笔尖,牵伴了这最熟悉的陌生人。最忘不了的还是母子之间那场慷慨激昂的文化之争。安德烈说,MOM,台湾与香港在我认为是缺少文化底蕴的地方,匆匆奔走工作替代了生活闲暇享受快乐之美好;狼吞虎咽替代了品味美食文化之乐趣;生活物质化替代了理想化精神化的欢怡……我享受德国带给我的激情澎湃,热爱各国友人一起啤酒、咖啡、音乐等一切对生活的“贪图”模式,闲适的下午茶,爱好的互相增进,我享受这片静沃的土地带给我的文艺气息,让我能够停下脚步慢慢品尝生活的味道。龙应台说,亲爱的安德烈,妈妈很高兴听到你与我交流内心对生活的想法,我们能够站在同一高度谈论社会性话题,这思想的进步令人欣慰。如你说所,德国确实很浪漫很会生活,可这并不意味着台湾缺失文化,所谓的文化是流传千古代代相传所积淀的一种思想认知模式,不同的地域都有其无可替代的文明,不见得快节奏的生活,台湾香港人就很厌恶,相反他们沉醉于这般充实忙碌的生活。香港购物天堂也不是浪得虚名,这背后凝聚了多少人心血和汗水,我们没有理由自然也没有立场去评判哪一个更好。快餐文化,高频率生活,抑或浪漫文艺都有其独一无二的专属味道。是啊,生活本就是多元化的,每个人心中都有着对文明文化不同的见解与认知,我们能够做的也不过是倾听内心的声音,追随自己的所谓文明去沉淀、去厚积薄发罢了。龙应台说,所谓的母子,不过是父母看着孩子的背影渐行渐远,转过身,肚子流下一行清泪。《你真的了解你的孩子吗?》告诉我们,父母给予了生命,就应任其飞翔,在他迷途时,指点迷津,父母不能强制孩子留在身边,用所谓的爱结束了爱。有时,不是孩子离不了父母,不过是父母离不了孩子,没有方向没有动力。倘若,我们中国的父母愿意俯下身和孩子站在同一高度,作为朋友来探究这个世界,又怎么会有那么多的纷争。听得最多的是“根据我的经验”、“过来人”,也许你是对的,可并不一定是孩子想要的,经验如时装一样,也会过时的。我们不妨学习一下龙应台和安德烈,用一封封家书避免了矛盾,增进了感情,体现思想的高度与深度。也许你有一封信,或是于你的,或是给你的,帮助你倾诉世界,寻回尘封已久的感情,把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记录下来,给爱你和你爱的人一个平台,去畅聊社会,畅聊人生。也许你有一封信,或是精彩纷呈的,或是干枯无味的,明白生活的真正含义,懂得珍惜我们拥有的。心若向阳,思想便不会黑暗,以火热的心向未来奔去,把背影留给世界。也许你有一封信,或是对话时空,或是论道天地,把思想的高度达至巅峰,把生命的感悟贯彻心田,坦诚相对,心心交流,梦、爱、理解岂会远哉?作为儿女的我们,动手抒写一封家信,道一声感谢又何妨?作为父母的你们,俯身聆听,道一声理解又何难?言而总之,让我们走进彼此的世界,唤醒尘封的温情。1200字 读后感
-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_1200字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这个星期,我读了《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令我感触颇深。《亲爱的安德烈》是由着名作家龙应台和她的儿子合着的一本书,书中摘录了一位母亲与她的儿子通过信件来互相了解,大意是:在安德烈十四岁时,龙应台离开欧洲,前往台北任职,于是,这对母子暂时的分开了,等到卸任再回儿子身边,安德烈已经是一个小伙子了,龙应台发现,四年间,儿子长大了,母子间却多了一堵无形的墙,如往往在同一个问题的看法上,双方多次出现分歧,龙应台感到儿子变了,他们是不同的两代人,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的时间,以书信的方式,进入了对方的世界、心灵,龙应台“第一次了解了自己十八岁的儿子”,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书中安德烈向母亲这样写道:”妈妈,你跟我说话的语气和方式,还是把我当十四岁的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理解我是个二十一岁的成人。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舍‘”,书中不乏这样的片段,语言犀利,点名了安德烈不希望妈妈还像对待孩子一样对待他,希望自己能独立,能长大。。。就在我的身边,就有这样一个的例子。我的一个好朋友——婷婷,平时在学校里学习成绩很优异,是他们班的班长,是一个有个性,有创意的女生,在他们班,她很受同学们的欢迎,有特别多的好朋友,活泼又开朗,但是,回到家中她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沉默不语,每天回到家就埋头写作业,把自己闷在房间里,不喜欢和家人交流,把心灵的窗子也关得紧紧地,似乎不想让一丝阳光照射进来。在家中不喜欢和父母倾谈,她总是说与父母没有话题可聊,但是和我在一起时,她就有说不完的话题:学校发生的趣事、她的好朋友的情况、她在学校的表现等等。后来,我与她进行了很深刻的一次交流,才知道:婷婷的爸爸又经常出差,所以没有时间与爸爸妈妈交流。我和她是有一些区别的,我喜欢倾诉,总觉得快乐的事情应该与每个人分享,所以,我是很喜欢和爸爸妈妈聊天,他们知道了我的情况,也会很快乐,这就让我感受到父母其实很关心我,她们在倾听我的话,我们在一起学习,他们在陪伴我成长。而婷婷不喜欢与父母交谈,觉得自己与父母之间有代沟,无法沟通,因为现在的青少年都比较新潮,对网络的词汇比较熟悉,而有些父母并不了解自己的儿女到底喜欢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儿女又总是说些网络潮语,就导致家长和儿女只见没有共同语言,婷婷的内心也就更加封闭了,读了《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我很想把这本书送给婷婷,希望她能通过阅读这本书,理解爸爸妈妈的不容易,因为生活的重担,使他们有些无暇顾及你的一些喜好,书中的一句话点明了多少青少年想摆脱父母,独立生活的心声:“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还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恐怕婷婷也有过这样的想法吧!使婷婷与爸爸妈妈之间的隔阂能够慢慢被清除,变回那个开朗大方的她。龙应台知道了儿子的想法,相信只要婷婷主动与父母交流,父母一定会知道她的想法的吧!我希望天下的父母看这本书,让同学们阅读这本书!初一:廖雨薇1200字 初一 读后感
-
几米读后感几米读后感静静地聆听内心世界的声音,常常有令人欢喜的旋律响起。可以简单、可以深沉,可以抒情、可以喧闹。几米用他清新的画风,幽默的笔调唱出他对人生的体验;对都会的观察。好希望打开我的书时,会有一段音乐的旋律响起,也许是黑营,也许是低音大提琴,在翻阅第一页时,轻轻地浅吟低唱,如何我画画时聆听的音乐,那么就更贴近我在创作时的感觉了。在他的作品里营造出流畅诗意的画面,散发出深情迷人的风采。目前已拥有7本广受大家喜爱的作品,并卖出美国、德国、法国、希腊、韩国、日本等多国版权。几米的作品广受欢迎,原因有三:一是它充满都市感,一些人们非常熟悉、但敢想不敢言的感觉;二是它的图画细致得使人爱不释手,图为主、字为辅的形式很新鲜;三是它的故事简直是一个寓言,从前只有写给小孩的,现在成人也有自己的寓言和童话。作品简介:静静的聆听内心世界的声音,常常有令人欢喜的旋律响起。可以简单、可以深沈,可以抒情、可以喧闹。几米用他清新的画风,幽默的笔调唱出他对人生的体验;对都会的观察。 《听几米唱歌》收集了1998-1999年在自由时报『花编心闻』的专栏作品。几米。男。台北市人。天蝎座。吃素。已婚。有一个女儿。文化大学美术系毕业。曾在广告公司工作十二年,现在在家工作,为报纸、杂志等各种出版品画插画。1998年开始首次的绘本创作,即让"图像"成为另一种清新舒洁的文学语言,在他的作品里营造出流畅诗意的画面,散发出深情迷人的风采。目前已拥有7本广受大家喜爱的作品,并卖出美国、德国、法国、希腊、韩国、日本等多国版权。几米的作品广受欢迎,原因有三:一是它充满都市感,一些人们非常熟悉、但敢想不敢言的感觉;二是它的图画细致得使人爱不释手,图为主、字为辅的形式很新鲜;三是它的故事简直是一个寓言,从前只有写给小孩的图画书,现在成人也有了自己的寓言和童话。2.家里有几本几米的书。基本上每次去书店看见装帧精美的带着浓厚几米风格的书就有种占有的冲动。我把这种冲动归结为对过去的不舍。几米的书的主人公基本上都是小小孩,有时候我觉得自己越来越不会想象。和弟弟妹妹们并排坐在乡间小路上,他们对天空上的东西指指点点,那朵云像人,拿着桑这朵云像鸭子,衔着鱼。他们唧唧呱呱地说得热火朝天,我一句也插不上。实在很难把一坨不规则的白花花的东西比作成什么事物。我唯一能说的就是它像棉花糖。而看几米的书,我似乎能和这些充满奇形怪状的想法的小朋友们更近一点。一条小纸船,一架小飞机,一轮月,一只鸟,这些都可以在几米的书里变得活灵活现。他们都能开口说话,传达自己的想法,和别人交流。 若你不想想太多,你可以把那些话当成呓语,乃是无稽之谈,大可不必放在心上,聊当消遣。但若你是个愿意思考的人,你就会觉得几米的话里到处都有可圈可点的地方,似乎处处藏着奥妙,甚至显露着人生哲理。但谁知道作者本人到底怎么想的呢。也许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又也许是有意而为。令人叹服的是作者的想象力。其实曾经的每个大人,都拥有着强大的想象力,只不过我们都已经在条条框框的社会里把那些忘记了。读几米的书,能帮你找到它。几米读后感1200字
-
《王尔德童话》读后感大人们会不由得感叹一句:“童话是孩子的读物。”我们会不由得笑一句:“谁还爱读俗套的童话呢?连枯燥的时事都较之有趣。”而正是这样一本“套路之中”,却又在“套路之外”的童话,却给我很大的触动。童话是大人写的,有什么理由说是仅供孩子看的呢?倒不如说,孩子们看到的是童话,大人们看到的是现实。《王尔德童话》的作者不消说,就是王尔德。这位唯美主义的领头者,他真正成名就是由于这本童话。坦白的说,他是我见过的作者中,最热爱美也最会“糟蹋”美的作者。他对于美的赏识角度与普通作者略有不同,写作后期他笔下的主要人物,带着一种扭曲而迷人的美丽,一种妖冶的魅力。无论是外貌始终美丽年轻内心却逐渐腐化的道林格雷,还是舞一曲只为割下心上人的头颅放在嘴边亲吻的莎乐美,都显现出与众不同的魅力。他善用世间最美好的文字,谱写最不甘的惨剧。但不同于他后期的几部名作,王尔德细心地用孩子们的天真包裹着这部作品。玫瑰虽然落在阴沟里,但上帝的光也会照进巨人的花园。但无可避免的,童话美丽的外衣下也裹挟着黑暗。但不同于其他的一些童话,王尔德童话里,美丽的公主毫不顾忌地耻笑捉弄森林里的丑八怪,而被人们视作珍宝、身而为人无比重要的灵魂在他的笔下却被安上了自私和贪婪的帽子。他擅长将人性的小恶,安放在那些美丽的人身上。他们的样貌越出色,他们其他方面的品格越高尚,那缺点就越会如夜幕下的启明星一样扎眼。就像他笔下没了心的灵魂。人们鄙夷嘲弄那个为了爱割舍了灵魂的渔人,而他的灵魂却没有来“救赎”他,而是不断用利欲诱惑他。那一段段语句皆露嘲讽之意,孩子们懵懂无知,而大人们却能读出他冷冷的诘问:“倘若一个灵魂失去了爱人的能力,这样纯粹的爱着自己的灵魂,又与诱人犯罪的魔鬼有何区别?”他的作品中,常常模糊了美与恶的界限,恶的獠牙随时出自美之口。美丽优雅的角色吐出的温言软语却是欲望的化身,他笔下所书的优美文字却露出权势的獠牙。当你沉迷其中时,便被这出其不意的形式给予了致命一击。善良快乐的丑矮人在看到镜子之后意识到自己的丑陋才令他们欢笑,美丽高贵的公主却三番五次的践踏他的真心。最后丑矮人郁郁而死,公主却竟是因为失去玩物而不快。王尔德喜欢从外在的美挖掘起心中的恶,再由内心的善达到至纯的美。破坏毁灭,重塑再生。我最爱的一篇要数《夜莺与玫瑰》。青年学生想追求爱情,送给女孩最艳丽的、夜莺之血凝成的玫瑰,而女孩却说:“人人都知道珠宝比花更值钱。”于是这一朵玫瑰“落入阴沟里,一辆马车从它身上碾了过去”。王尔德的美不建立于空泛。歌颂爱情的夜莺为染红玫瑰不停的歌唱一夜,真心却付与泥土。王尔德笔下的美建立在恶之上,建立于现实的毒蔓上。所以一不留神,便会被这美的獠牙所伤。而“夜莺”歌唱的不只有爱与美,还有死亡与疯狂。1200字 读后感
-
立德树人读后感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这说得一点都没错。孝,也是一种美,但这种美和外表的美可是天壤之别。如果一个人不孝,不管他(她)的外表有多美,也永远比不上那些平凡而有孝心的人。那么,什么是孝?孔子认为,孝顺就是赡养父母、尊敬父母。大家都知道,乌鸦虽然外表丑陋,但在养老、敬老方面堪称动物中的楷模。当乌鸦年老不能觅食的时候,它的子女就四处寻找可口的食物,衔回来嘴对嘴喂给老乌鸦吃,从不感到厌烦,一直到老乌鸦临终,再也吃不下东西为止。而孟子告诉我们,继承父母的志向,完成父母的遗愿也是孝的一种。文中的蔡文姬,自幼好学,博学多才,最难得的,是她的孝顺。父亲蔡邕也同样是学识渊博的学士,后因依附董卓而被关进监狱,死于狱中。临死前希望女儿能整理自己生平的著作。父亲平时写字,她就站在一旁帮父亲研墨;父亲平时生病,她就亲自前熬汤药,日夜侍奉。蔡文姬长大后,又经历了不少磨难。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中,她依然不动摇为父续书的心。后来,又得到曹操先后两次帮助,答谢曹操时,曹操只需家父的著作,这促使了蔡文姬能够更快地完成父亲的遗愿,践行了孝道。力行孝道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尽的责任。对父母的爱,迟了就无法再来,走了就无法最溯、孝顺,有的人会用金钱来代替,正如一些现在比较有钱的人。父母渴望的是子女在自己生病时照顾一下,温暖他们的心。可是,有许多父母都会失望,应为自己的子女并没有来,而是用金钱来雇人照看,这让他们的心更冷了。所以,孝,用金钱是难以衡量的。乌鸦的反哺,蔡文姬为父续书,都是孝的典范。“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为人子女,孝是应该做的。人生天地间,孝字最为先。但,还是有人不孝的,经常向父母伸手就要钱,从不替父母着想,这是孝的行为吗?孝,只不过是简简单单的一个字,只要在平时多关心父母,帮助父母完成意愿就可以了。乌鸦能反哺,蔡文姬在困境中仍为父续书,更何况我们是人,现在我们的生活那么好!合上读本,我被蔡文姬那份孝心深深打动了。是啊,孝是我们每个人应做的。即使不能够好好的赡养父母,帮助父母完成意愿也是一种孝。我们应像蔡文姬那样,继承发扬父母的优良传统,努力完成父母的意愿,父母会以此为荣的。我虔诚地向各位说一句:孝,其实很简单,而且只要用心,这种美会掩饰掉你外表的缺点。我们有自己的意愿,父母同样有自己的意愿。或许,父母的意愿比我们的简单得多,就是希望自己的儿女懂事听话,健康地成长。既然如此,我们完成父母的意愿又何乐而不为?如果我们现在不孝顺父母,为将来自己的儿女做榜样,那我们又如何得到子女的孝顺呢?我们想得到子女的孝顺,父母又何尝不是?既然是这样,我们就应该先做个榜样,孝顺父母,完成父母的意愿,以身作则才对啊!我衷心祝愿天下的父母都能得到子女的孝顺,为人子女的也能践行至孝!1200字 读后感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