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于丹速度”看“于丹现象”
9小时签了15060册,平均2.15秒就要签1本。
“就凭中国字的复杂,这样的速度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其中还不包括吃饭、喝水的时间。”其实,对于丹新书签售数字的质疑,此前已有。《于丹〈论语〉心得》的首发,9个小时也声称签出12600册,平均2.57秒签1本。时隔3个多月,难道于丹真的提速了?!
《论语》、《庄子》两部书是我国的经典著作,经过所谓的“学术超女”于丹一番解读,于是于丹“火”了。当然,同时还有人说,易中天将经典文学通俗化,正好迎合了当下人们的口味,人们也需要经典文学能通俗易懂些。对此,我认为,在这方面,可以说于丹和易中天是相同的。看来这种口味是造就所谓“名人”的一种温床,这种口味也让一些别有用心者钻了空子。可以说,这种当下的人们的口味如果不改换的话必将使文化的通俗化更加地“通俗”,文化将不怎么“文化”了,因为文化本身就含有通俗文化。
学术思想,提倡的是百家争鸣。于丹的解读,是其一“家”之言。算不算学术,算不算思想,这些都不能马上评定的,因为不是靠几本书的推出就能赏赐的,这要靠历史来沉淀。一百个读者,就会有一百个哈姆雷特。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的智慧更是无穷的。所以说,这个解读是不是某一个人的智慧,就只有让时间来判决了。
还有人说这是“文人相轻”的酸葡萄心理而已。这显然又是一种人的思想在作祟,酸葡萄心理在任何时候都存在着,要酸出动力,酸出道理,酸得恰如其分才是真。如果酸到互相攻击,酸到无中生有,酸到看到甜都酸的地步,这已不是“酸葡萄心理”了。
喂龟
外公家里有一只金钱龟,我很喜欢它,特别是看它吃东西时的样子可爱极了。
又到了星期五下午,我一放学就赶紧催妈妈带我去外公家看金钱龟。到了外公家我赶紧跑到阳台去,小姨见到我连忙说:“你来得正好,我刚想喂鱼给金钱龟吃,既然你来了,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说完就将鱼交到了我手上。金钱龟吃鱼的样子真奇怪,只见它先咬住鱼的头,再用爪子把鱼的身体和尾巴留着下一口再吃,它吃鱼时脖子伸得长长的,就好象几年都没有吃过东西一样,吃得很急,很快,一条鱼就被它吃光了。它吃饱以后,就慢慢地爬到暖和的地方睡觉去了。
相关推荐
-
于丹印象她在百家讲坛上的演出我没有看,于是就在网上下载这本书,粗略看了一下,也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感觉还不如《明朝那些事儿》好看,感觉这个“学术超女”的大红大紫是炒作出来的。前两天看了凤凰台鲁豫有约这节目,就是和于丹面对面的交谈。第一个感觉就是原来汉语是可以这么美妙的,我终于明白什么叫出口成章,她那驾驭语言的能力让我佩服的不得了。她的成名是有她的理由的,那就是她的人格魅力。听于丹的谈话确实是一种享受,在她的话里,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事一物都可以让人有所感悟,可以从中学到一些道理,以前对于这方面真的缺少注意,但其实也许一个小细节就可以改变人的一生,就像我大学是数学老师所说的“顿悟”,人的生活中应该多点思考。于丹有句话:我拿了手电筒,我什么都不怕。我想人年少的时候应该要有这种激情,说是年少痴狂也好,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也罢,如果没有这种敢拼敢闯的精神,那么人生未免也太平淡无味了,就算撞的头破血流,那也是成长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人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记得有句歌:谁能年少不痴狂独自闯荡,就算月有阴和缺,就算人有悲和欢,谁能够不扬梦想这张帆……无怨无悔也是人生一种美。450字 四年级 抒情
-
于丹庄子心得读后感【篇一:于丹《庄子心得》读后感】庄子是诸子百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称庄子为“神人”。之前看过于丹的《论语心得》之后,我又在暑假中阅读了于丹《庄子》心得。最初知道庄子,是从一首诗“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虽不知道什么意思,只觉得诗句挺特别。后来知道庄子写了逍遥游,逍遥游代表了庄子思想的最高境界,是对世俗社会的功名利禄及自己的舍弃。如果说孔子是儒家的代表,那么庄子就是道家的化身。庄子留给我们的,是他那些充满了寓言和小故事的文章。庄子一生穷困潦倒,却能超越贫困乐在其中,庄子能言善辩,尤其善用寓言和小故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嘲讽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庄子的文章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充满了尖酸刻薄的讽刺和挖苦。他的所作所为,经常令人瞠目结舌,又令人拍案叫绝。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甚至对于死亡,他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而庄子思想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他的《逍遥游》。庄子是一个有智慧的人。虽是一个幽默而有涵养的人,但并不是一个衣食无忧的人,他贫穷到极点,处处求人,等米下锅德地步。在于丹《庄子心得》里,我很喜欢“境界有大小”一个人境界的大小决定了对事物的判断,也可以完全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站在大境界上,就会看到天生我材必有用。而站在小境界上,只能一生碌碌无为。世间的大,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世间的小,也同样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因为真正的大小不仅在眼界之中,还在人的心智之中。比如一个太大的葫芦,惠子因为“其坚不能自举”皮太薄不能做容器认为它没用,庄子却说;你怎么就认定它非要剖开当瓢,而不用完整的它系在身上去遨游江海呢?有人将可以抗冻的家传秘方用于使家人在寒冷的冬天不被冻伤,而世代漂洗为生;有人却高价买了此秘方使吴国兵士不被冻伤在向越国发起的水战中大获全胜,而裂地封候身价倍增。所以每一个人境界的大小,决定了他的思维方式。人们常常以世俗的眼光,墨守成规地去判断事物地价值,而只有大境界地人,才能看到事物地真正价值顺应外界,与外界相处要通达,而内心又要有所坚持,这样才能在复杂社会中不迷失自己。【篇二:于丹《庄子心得》读后感】庄子是诸子百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称庄子为“神人”。记得在我的大学时代,博学多才的中古文学老师最喜欢讲的也是庄子的作品,在学校组织了我们集体看过于丹的《论语心得》之后,我又在假期中阅读了于丹《庄子》心得。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一字子沐,战国时代宋国蒙人,曾任蒙之漆园吏。贫而乐道,不慕富贵。他是庄子学派的创始人。庄子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代表作《庄子》(又被称为《南华经》)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发展了道家学说,使之成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哲学流派。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庄子所写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有一些篇幅就认为肯定不是庄子学派所有的思想,如《盗跖》、《说剑》等。《于丹庄子心得》大部分篇幅通过解读庄子中的寓言,结合现代社会的现象,引导我们用庄子的思想来指导人生,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大境界,这种境界超越名利,超越生死,超越一切,逍遥得自在,追根究底是一种精神生活,灵魂生活,是一种“无”的境界,“归零”的境界,需要不断反观内心,需要大觉悟才能体会得到,而且更需要时间,因为“悟”本身是一个过程。在大境界的指引下,我们就会逐渐走上人生的坦途,直至掌握人生之道。如果没有大境界的指引,我们的人生就像有些“屠夫”解牛一样,用刀乱砍筋骨而损坏刀,在生活和工作中被一些小事所困,被有形有象的名和利所扰,在社会中被五颜六色,纷纷纭纭的表面现象所惑,不知不觉地浪费我们宝贵的生命。于丹用内心、自然流露的语言,借尊者、名人之口说出自己的观点看法,并用那些虚拟的、寄寓于他人他物的寓言小故事诠释着人生的哲理,那就是:宽容感恩于外在世界,融合于一切自然规则,清醒地认知自己的内心,超越所有的功名利禄之心,感悟人生的最高境界,拥有健康的人生心态和快乐的生活状态。庄子的人生哲学,就是教我们要以大境界来看人生,感知已心,淡泊心态,合乎自然,超越利碌功名和自我。——是一种理想的,甚至是超理想的境界。读过此书,让人在不经意中增加了智慧的砝码,给予了力量的源泉,伴随了身心的成长,满足了心与心的交流,真正品味出那份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细腻意境。于己于人,无论你在何种岗位上,环境只是一种需要你去顺应的外在世界,却需要你坚持自己内心的秉性而不随波逐流,并让自己尽力把自身的潜能激发到最佳状态,那何尝不是一种超越自我的成功;无论在家庭还是社会,你充当的任何一个角色都需要你用心面对,真心付出,等到再回首时,我们可以无怨无悔,因为我们已经尽心尽力。作为一名教师,更是如此,我们的快乐,就是可以从孩子们一双双清澈的眸子里,看见他们对你的喜爱,夫复何求!【篇三:《于丹庄子心得》读后感作文】无意中在书摊买了《于丹庄子心得》一书,读来感到相当有趣,觉得很舒服。那是一个遥远又近在咫尺的世界;那只一种难以理解的豁达。他包容万千,将一切化为乌有。有人说年轻人读了《于丹庄子心得》会受到不求上进的影响,但在我认为恰恰相反,其实《庄子》里面的精神,在今天这个社会,很多人都需要。这是需要你辨证的去感受,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嘛。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一字子沐,战国时代宋国蒙人,曾任蒙之漆园吏。贫而乐道,不慕富贵。他是庄子学派的创始人。庄子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代表作《庄子》(又被称为《南华经》)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发展了道家学说,使之成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哲学流派。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庄子所写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有一些篇幅就认为肯定不是庄子学派所有的思想,如《盗跖》、《说剑》等。但是我认为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是“觉是一个瞬间,悟是一个过程。把所有觉的瞬间,与长长一生的悟结合起来,你所到达的就是主语看见我的心。这是人生的大觉悟。”觉悟是一个佛家语。用现在的话就是“看见我的心”。我曾经觉得“觉”很重要,但是看过书之后反而觉得“悟”更为重要。“悟”才是人生中的经历。当我80岁时,回想这一生的点点滴滴,时光流逝,脑子里的每段篇章,可能那还是一个过程。但是他是我的经历,我的积累。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而“觉”是瞬间,好像一点过程都没有。有些不劳而获的意思。同样在我的工作中也应该多“悟”而不是“觉”。只有在工作中积累经验,才能有机会或是有资本“觉”的。古人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同样,我认为“觉”是在“悟”的基础上的。不论是什么,人只有在自己努力的基础上才可以成功的。【篇四:《于丹庄子心得》读后感】抽空阅读了《于丹庄子心得》,很享受这种边阅读边思考人生的过程,同时收获颇丰。于丹的庄子心得,说的通俗些,其实也可以算作是《庄子》的读后感。我是读读后感而感。而于丹这篇读后感,与寻常的那些不同。她用心地研究《庄子》,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和思想来将《庄子》现代化。就像是一条再肥美的鲈鱼,如果就这么活生生地摆放在你的面前,你是不会有想吃它的欲望,但在经过厨师一道道工序细心烹饪之后,展现在你面前,它就会让你垂涎欲滴。从某种程度上说,于丹就是那个出色的厨师。其实于丹讲的这些道理,有一定阅读经历的我们是极易理解的。而她举的一些例子,我们也未必没有听说过。应该说她是根据《庄子》一书比较系统地、全面地将其一一呈现在我们面前,循序渐进,不失归整。她给予了我一种立体的思维空间,从庄子到人生,从人生到我的现实生活。我现取书中第二章——境界有大小的部分观点谈谈我的一些想法和感受。其一,庄子在《逍遥游》里,讲到了这样一个“尧让天下于许由”的故事。尧想把天下让位给许由,许由却拒绝了:你治理天下已经治理得这么好了,那么,我还要天下干什么?我代替你,难道就图个名吗?然后又说了一个很经典的比喻:“鹪鹩(jiāoliáo)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他说,一个小小的鸟在森林里面,即使有广袤的森林让它栖息,它能筑巢的也只有一根树枝。一只小小的偃鼠在河里饮水,即使有一条泱泱大河让它畅饮,它顶多喝满了它的小肚子而已。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但即使是比尔盖茨,睡觉也只需要一张床。你的人生所需要的,其实就这么些。这个道理,每个人都懂,可是真正能够将名利看穿的人,又有几个呢?反观我们的生活,常常被各种各样的急功近利冲得支离破碎。忙忙碌碌一天之后,有否想过为什么而忙碌了一天,也许最终得到的结果早已偏离你的初衷,你却毫无察觉。在工作、生活中,与周遭的人难免有些小疙瘩、小摩擦。可一个人细细想来,其缘由无非是为了一些蝇头小利,有时甚至只是为了逞一时之快,于是不再执着于此,释然。其二,于丹在书中讲到了一个动态平衡的问题。我们都会骑自行车。自行车如果静止摆在那儿的时候,得靠车支架才能立住,两个轮子是立不住的。但是骑起来以后,两个轮子就可以行进,为什么呢?因为它在动态中保持了平衡。这在静态中做不到。其实动态平衡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名词。从理论上来说,即使没有支架,自行车也是能够达到静平衡的。但现实生活中,这种可能却几乎不存在,而动态平衡却极易达到。我们今天的生活中,有太多人应对挑战的时候,感到失去了心理的平衡,那是因为世界在动,而你不动。与时俱进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常态。无论你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状态或是从事何种职业,你都应该不断的学习【篇十一:于丹《庄子》心得读后感】忽然发现最近读的书都是冲着作者而去的。看这本书,是因为于丹。于丹,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影视学博士。作为古代文化研究者和传播者,试图用一种“下里巴人”的表达方式,让观众走进“阳春白雪”的世界。这本书很薄,读完它只花了2个多小时。但给予人的启发与感触却犹如海宁潮,恢宏而汹涌。光是于丹在飞机上写下的自序,就让我感叹许久。好久没有看到这么精致的序了。说是精致,并不是因为它短,而是因为这里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似乎都经过精雕玉镯。于丹的文学修养和思想境界在这些字里行间不经意流露。大三独揽泰山,她想到的是“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顿悟的是儒家的践行之道,千里之行,积于跬步,直至天下担当。想到的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开悟的是鲜有碑铭的后山用自然造化完成了对生命的另一种成全,阳光中折射出庄子的微笑。接受《百家讲坛》的邀请,于丹说是愿意把心中那双翅膀放飞到所有人心的晴空之上。讲将她所谓的一己之得,以庄子之名给她自己一些华丽豪迈的梦想,畅意一回天地遨游。对于庄子看破功名,不屑利禄,淡对死亡,是了的。但是,如何将这些哲理与生活之道融为一体,确实悟性不够。于丹,为我们大众点亮了一盏灯。“认识你自己”。这是千古以来一个最难解决的命题。据说,在西方的神话寓言体系里,这被表述为著名的斯芬克斯之谜。于丹说:我们每一个人的眼睛都有向外发现和向内观看的两种能力。向外可以发现一个无比辽阔的世界,向内可以发展一个无比深邃的内心。而每个人都应该不断地审视自己,有自知之明。于丹在谈到庄子关于“心态和状态”的观点时,有一个例子令我印象深刻。说的是一个科学家带着10个实验者在不同的环境下过桥。一个人的心态,决定了他的生活的状态。而就自己而言,我总无法抵消外界的各种恐惧。这两天看斯诺克世锦赛,最爱的奥沙利文就是凭借纯熟的技术和良好的心态第三次问鼎冠军。我想,如果是我在打147最后一杆的时候,一定会全身发抖。但他每次都那么坦然,所以在这次世锦赛他迎来了第8个147、自省一下,高考理综的时候紧张地脑子一片空白,那真是惨不忍睹。可是到底有多少人能够做到荣辱不惊呢?有多少人能够像庄子那样豁达,与世无争啊。这个现实的社会,已经是赤裸裸的了。毕竟我不是庄子,除了感叹和佩服他高超的觉悟之外,实在不能真的根据他的理念去效仿什么。估计庄子也没想到现在的社会是如此的世俗与混杂。当然啦,记得自己最后的那头羊,最短的那块板还是很重要的。扁鹊的故事富含哲理,可是在这个利益当头的社会,你有见过争着当治感冒的医生的?人人都渴望作大手术扬名立外。那能不能尽可能的让自己出淤泥而不染呢?“为自己雪中送炭,而不要总是锦上添花。”记得,这是所谓的人生大智慧。正如马列主义之后,有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任何真理还是要在时代的检验下与时俱进的。把庄子的遨游之心与我们的世俗生活相融合,才是大智之道吧。【篇十二:读《于丹庄子心得》有感】无意中读了于丹的《庄子》心得,一开始我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翻了几页,看着看着觉得这本书写得挺好的,挺实在的。于是思想上就逐渐地改变了态度,觉得好好地看完这本书,每天晚上认真地品尝这本书、仔细地看了一页又一页,一章又一章……全书的内容分为十章。每一章都是与我们的生活、工作、身心健康等息息相关。认识了庄子是诸子百家中一个重要人物,他的故事气势磅礴,纵横恣肆;他的思想深邃宏阔,笼盖古今;他的寓言想象奇独,寓意深远;他的风格嘻笑怒骂,了无拘围;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甚至对于死亡,他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无边无际的奇思异想。于丹这位教育家对于庄子的人物的确评价是综合性的,也是很适合让我们理解的。于丹说:“我们有什么样的眼睛,就有什么样的生活。人们可以从不经意的地方,从最小的细微处看出精妙的大道理。关键在于你是不是用心,是不是能够从这些细节里面真正去获得你自己需要的知识和感悟。人生应该怎么活?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成功的?这些问题时刻都会萦绕在我们耳边,或是深入到内心。生活在这样一个信息时代,我们看到的世界是繁华的,忙碌的,这一切外在的东西恰恰左右了我们内心那一份最纯真的向往。过多地追求物质世界,使我们失去了最宝贵的年华,失去了欢乐的时光和自由。终其一生,人们只为了两个字:名利。我们的眼睛看世界太多,看内心太少啊!正如书中所说,你可以了解世界,你可以了解他人,只有看见自己的心,才算是觉悟。为什么我们总觉得心中有无限愁苦?总觉得生活不眷恋我们?原因是我们太爱斤斤计较,有太多太多的痴迷,而没有看得通透。每当我陷入孤独总会感觉为什么别人都那么快乐,其实,寂寞也会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境界。也许安静的环境更利于人去思考,所以孤独寂寞也并不愁苦。时代的变迁使我们的思想也得以发展,但这种发展是否有利于我们呢?在当今这个时代,有各种大大小小的迷惑、困惑、诱惑、疑惑,当我们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的思想是否还会坚定从容呢?“小惑易其方,大惑易其性”,小迷惑改变人生的方向,大迷惑改变的是人的本性。迷惑我们的有两个障碍:一是物质,二是世俗。物质往往是一种利益,可以迷惑我们的判断;而世俗往往是一种言论,一种眼光,可以扰乱我们的价值观。现在我们已经成为了物质的奴隶,精神也像幽灵一般飘摇不定。那么,我们还能看清我们的内心吗?还能看清我们自己吗?如果我们连自己还未看清怎么能看得清这个世界?心如明镜,这需要我们释放一切包袱,回归原本的自我,回归自然,这样才能聆听到我们内心最美妙的乐曲。人,生来,睡不过一床,食,不过一碗。短短数十年,一晃而过,为了今后的日子不后悔,现在的生活还是简单朴素一点,保持单纯的好。否则太多牵挂,太多焦虑,岂不左右了自己明智的判断。记得动画片忍者神鬼里面老师对达芬奇说:问问你的心。言下之意,不要勉强自己,问问你自己的心是否快乐。1200字以上 四年级 读后感
-
丹丹真棒今天,丹丹写完作业,从房间里走出来,看见妈妈正在打电话。打完电话,妈妈对丹丹说:“待会儿叔叔阿姨要来我们家做客。”丹丹想:到时我可以发挥我是小帮手的作用了!叔叔阿姨来了,丹丹热情地给他们沏茶,妈妈在削苹果。丹丹对妈妈说:“妈妈,你好好跟叔叔阿姨聊聊天,我来削苹果吧!”妈妈说:“小心刀哟!”丹丹说:“您放心吧,我会注意的!”丹丹很快把苹果削好了,拿给叔叔阿姨吃。叔叔阿姨都夸奖道:“丹丹削的苹果真漂亮!”后来,叔叔阿姨要走了,丹丹就去送客人。还把客人吃剩的东西收拾干净。妈妈笑着对丹丹说:“丹丹长大了,真棒啊!”250字 四年级 叙事
-
《丹橘》临寒则不惧,依旧如碧玉。——题记经冬犹绿林春天的你生机盎然,夏天的你活脱潇洒,秋天的你色深老成。虽说,冬有着凛冽寒风,刺骨的让人想逃避,想怒骂,想春分。但你,依旧,分毫不改,在寒风中耸立,把毫无色彩的冬多了一分浅深分明的绿。自有岁寒心为何,你在四季中都是那样的绿?难道是“岂伊地气暖”?可我从你的一生中得到的答案却并不是这样。在不同的地方,你只是,所结的果实不一样罢了。在南方生长,你叫橘,在北方生长,你叫枳。在南北两地,你在四季依旧是那色深老成。可以荐佳客你富含维生素C,有抗疲劳的效果,你对化痰止咳也有功效,你也可以抗癌,但也不是多吃就有用,也要保持吃的数量,以防上火。你吃起来甘甜,饱满,在空气中也飘着你的香味,很适合款待亲朋好友。此木岂无阴世人都爱栽种繁花,桃李。他们都有明艳的颜色,有一笑百媚生的容颜,只叫人怜爱。而你,简单朴素,没有招展的颜色,没有倾城的容颜,但你四季不凋,临寒不惧,跟梅所爱之所爱,跟竹挺拔而挺拔,跟菊淡泊而淡泊。只在雪中独立,傲然直视世间的丑陋,保持一身清白。寒风耸立,丝毫不惧,却依旧碧玉。初三:范鑫450字 四年级
-
五彩丹五 彩 丹宁乡县实验小学四年级126班李贝宁在森林里,有一只名叫金金的变色龙,他可以随着自己的意愿改变自己身体的颜色。他躲进草丛里,能把身体变成绿色;躲进水里,能把身体变成蓝色……因此,他总能巧妙地躲过任何猛兽的攻击。.小动物们都很羡慕变色龙金金的那种功力,金金也很想把功力传给小动物们,但他不知道自己的功力是从哪儿来的。有一次,金金不知道是吃了什么东西,在郊外呕吐了,他发现自己吐出了一颗五彩的、透明的珠子。正巧在那时一只饥饿的大灰狼走来,看见了草地上白色的金金。于是,大灰狼向金金扑去。金金想变成绿色,但他发现自己变不了了,他赶紧吃下了那一颗五彩丹,眨眼间他能变色了。金金赶快逃了。那天晚上,金金又想尽办法把五彩丹吐了出来,他拿着五彩丹想:“为什么我把五彩丹吐出来就不能变色,吞进去又能变色了呢?我能变色肯定与这颗彩珠有关。”想着想着,金金就拿着五彩丹进入了梦乡:他梦见这变色五彩丹是自己发明的,还得了“创作诺贝尔奖”,“啪啪”一阵响声把金金惊醒了。他一看,才发现五彩丹打碎了,分成了几堆五彩的液体。金金着急了:没有了五彩丹的保护,自己是很难生存的呀!可他很快恢复了平静,他发现每一堆五彩液体都在凝固,过了不久,十几个同样大小的五彩丹出现了,金金高兴极了,他吞下一颗五彩丹,然后把其他五彩丹反复地摔碎,没过多久,他就有几百颗五彩丹了。第二天,他对小动物们说:“我现在有几百颗可以变化身体颜色的五彩丹了,谁想要,就必须做一件好事,带证人来证明,就可以领到一粒。”动物们听了,争先恐后地做好事,并带来了证人。他们都从金金那里得到了五彩丹,拥有了变幻身体颜色的能力。避免了其他动物对他们的伤害。森林里有老鼠三兄弟,他们做了很多坏事,经常受到猫的围攻。听到五彩丹的消息,他们非常兴奋。大哥说;“从此我们不会受猫的攻击了。”“嗯,我太高兴了!”二哥说。“但是…”小弟沉吟了片刻,“我们能做好事吗?”“你傻呀,我们可以不做好事,让别人做自己的证人呀!”大哥说。于是,他们向金金的家走去。到了金金家门口,老鼠三兄弟异口同声地对门口的金金说:“我们都做了好事,我们能作对方的证人。”金金就给了他们一人一颗五彩丹,他们立即吞下去了。一天,鼠兄弟又碰见了猫,正当他们躲进草丛想变成绿色时。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了红色,猫发现了,把他们抓得遍体鳞伤,他们昏了过去。他们做了一个梦:从五彩丹里出来一个天使,天使说:“老鼠兄弟,你们骗了金金,虽然得到了五彩丹,但你们要记住,骗人是没有好下场的。”从这个梦醒了以后,老鼠兄弟再也不敢骗人和做坏事了。金金感到自己真幸福!指导老师:喻晓慧1000字 四年级 状物
-
于丹论语读后感这是无限崇高的荣誉,只是孔丘自己享受不到了,只能让他的画像接受后世学子的膜拜。他的话不容质疑,每一句都是圣旨纶音,都是金科玉律。他说君子要守孝三年,结果后世出现了“丁忧”这个词,无数官员因此失去了升官发财的好运气;他讲“夫夫妻妻”,结果几千年中中国妇女的自由被剥夺了,沦为被统治阶层;他回忆说自己十五岁时要学习了,结果无数八股文高手为此累秃了笔……孔丘啊孔丘,你在陈蔡间饿肚子时,能想到后世的辉煌吗? 你如此受人尊敬,因为你是“圣人”。韩愈、朱熹那些人就差没写篇文章证明你的排泄物也要比麝香还香了! 可惜,当封建思想落伍的时候,被骂的人中你是首当其冲的,你的名誉与地位一落千丈。“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是否让你的庙宇发抖?“批林批孔”的运动是否让你的画像沾满唾沫?一些专家谈到封建社会余毒时对你的指责是否让你的“几十几代某某孙”蒙羞?…… 你要面对如此大的舆论压力,因为你是“圣人”。“擒贼先擒王”,要否定封建的腐朽思想,就要拿你开刀!好在事过境迁,现在人们对你的观点以恢复平稳,大家都辨证的看你,你的功过是非虽然还没有定论,但不会再让你时而在波峰、时而在波谷了。你备受尊敬与惨遭批判的原因归根到底是:你是圣人。庄周说:“圣人无名 ”。你这个“圣人”不是无名,而是得到名的两个极端:盛名与骂名。 你说过对一个人不能只看大家的评价(“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见《论语•卫灵公第十五》),我想了解你,所以我读《论语》。因为虽然相传《易》、《书》、《礼》、《诗》和《春秋》等是你整理的,一来这种说法未必正确,二来即使是你整理的也不是你写的,反映不出你思想。而《论语》则不同,它甚至记载你“挑食”(“不得其酱,不食。”见《论语•乡党第十》)的问题。《论语》的特点是写的很平实,开篇就说“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等等,似乎与现在很多小学校园里经常能听到的“认真完成作业”、“和小朋友友爱相处”一样。这些话,不及“道可道,非常道”(《道德经》的第一句话)有高度,不及“北冥有鱼”(《庄子》的第一句话)吸引人,不及“如是我闻”(《金刚经》中佛祖的第一句话)深奥。 可是,《论语》就是在平实中讲述做人的基本道理。孔丘谈仁,认为仁是修为的最高境界。他的“仁”不同于我们今天的“仁”,其含义不仅仅是仁慈的意思,甚至可以说,根本不是仁慈的意思。“仁”到底是什么,我读过《论语》后还是一头雾水,只觉得仁是一种境界。我甚至认为,佛,道,儒三家,最高境界是很接近的,见性成佛和参悟大道也只是比仁者高一点而已。佛、道是类似于通过自我约束而达到终极约束的境界,即无拘无束,顺其自然,反璞归真。而仁者是达到了自我约束的最高程度,虽然还没有突破极限,实现质变,却也达到临界点。关于仁是什么的问题,《论语》中提到九十余次;孔门弟子也不止一次问,仅樊迟一人就问了三次,孔丘给的回答却是三个完全不同的,分别是“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爱人”和“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这三者虽然都是修身的重要准则,可是也不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其中,“爱人”似乎含义最深,但由于只有两个字,还需要通过其他语句理解。这样一来,就没有办法确定什么是仁的本质了。颜回是孔丘最得意的弟子,他问仁时,得到的答案也不过是“克己复礼”而已。因此,我说“仁”对于儒家来说,就如“祖师西来意”对于佛家、“道”对于道家一样,是一个境界,而非实在的修身途径。1200字 高一 读后感
-
于丹《论语》读后感有一段时间于丹《论语》心得特别火,但通常,我对比较火的事物都不太留心,虽然下载在手机里,但是一直没看。至到最近,工作很是繁忙,人也比较烦燥,晚上在睡前看看此书,确实不错,甚至感觉到了古圣先贤智慧的光芒,可以让人很平静。下面就简单说说这本书给我的感受。万物之理相通。时事因时因事而变,有时重教化,有时重律法,有时重军事,有时重民政,有时重内政,有时重外情,任何一种理论既非放之四海而皆准,更非一劳永逸之良药。知而行则善,知而不行则耻;不知而不行则庸;不知而行则可怕了。于丹老师讲授的《论语》心得别具一格。在原来的认知中,孔子是一位离我们很遥远的古代圣贤,《论语》是给研究古诗词的人去熟读的,而像我这样的老百姓是仰望而不可触及,甚至不知自己是否能耐心把这本书看下去,能不能理解几千年前人类留下的精神财富。但是当我翻开这本《论语》心得,疑虑便烟消云散了,正如于丹所说的,《论语》的道理是朴素的,温暖的,她的解说没有我想象中的高谈阔论,而是带给我一种简单而贴近心扉的感受。看《论语》心得,仿佛在和一位朋友聊天,所有的道理都被于丹娓娓道来,那样一种从容谦仰的态度正是儒家所提倡的,所追求的。这本书中穿插了很多简短但耐人回味的小故事,令我感触颇深。老和尚背姑娘过河的故事让我理解了“仁者不忧”的境界;国王寻找哲学问题答案的故事让我明白如何做一个仁爱之人;网球明星和女孩买头花的故事告诉我应该以开阔的心胸去面对生命中的缺憾;茶师为了最有尊严的死法求教的故事更让我看到了心灵勇敢的力量……这样的小故事于丹还给我们讲了很多,有些也许会让我们受益终身。以前我在自己受到伤害的时候总是放不下,怨恨一时难以消除。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有很多时候,一个事情本来已经过去了,而我们还是老在那儿想,这么可恶的事,我怎么能原谅它呢?然后就在不断的自我咀嚼中,一次一次再受伤害。”看了这段话,我顿时明白了为什么自己会因为一件很久以前的事情而那么久都不开心,原来是自己放大了伤痛而已。一个“恕”字可以使自己拥有海阔天空,何乐而不为呢?读完这本《论语》心得后,我觉得贯穿全书的思想就是注重自我的心理建设。那个有抑郁症的喜剧演员的故事可能会给我们现代人很大的启示。在纷繁的社会里,在忙碌的生活中穿梭的人们,在职业角色的外衣下,我们还有多少空间留给心灵呢?为什么在物质越来越丰富的今天,我们生活得不够欢欣,不够幸福?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同贫富无关,与内心相连。《论语》,2500多年前的经典语录,今天还能启发我们的心智吗?还能对我们今天的心灵产生触动吗?答案是肯定的。于丹游刃有余地将这部《论语》与现实交织在一起,让我们发现这本语录竟然可以穿越千年,在过去、现在甚至将来的任何时刻都能引导帮助我们。只要以不同的角度来看,它就适用于我们每个人所经历的每一件事。1000字 初三 读后感
-
于丹趣品人生于丹在与读者阔别三年之后,推出了新作《于丹趣品人生》。在书中,她传达给我们一个理念:用休闲的方式找回淡定幸福的自我,也是一种生活的方法。在这本书中,于丹讲述了古代名士富有情趣的生活方式,用各种事例告诉我们,高品质的生活并不是有钱人、有闲人的专利,每个人都能够拥有古代名士般悠闲舒适的生活。于丹认为,悠闲是内心的一种发现,悠闲是一种乐趣,悠闲是生命的一个节奏。于丹选取了茶、酒、自然山水等每个人都能够触摸到的载体。这些载体无关物质财富,又十足中国式,自成一套仪式,能够让每个人找到一种心灵寄托。为此,于丹延续了心灵鸡汤式的风格,或引经据典,或直陈观点,用一个个典故或现代故事,将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困惑阐释得淋漓尽致,清晰明了地回答了我们生活中所碰到的种种问题,句句直指人心,撞击心灵。于丹用清代大戏剧家李渔的“且停亭”的故事阐述自我对人生的理解:亭子的“亭”加一个单立人,就是“停”,人进了亭子就“停”下脚步。亭子原本是空,有了人以后就有了好处。我想,《于丹趣品人生》的好处就在于,于丹想在忙碌生活里给大家搭几个小亭子,让匆忙的脚步有停歇的时间。那么,我们究竟就应以什么样的方式去生活呢?于丹认为,在用尽一生去实现自我毕生的愿望的时候,要懂得停下来享受生活的意趣与闲情,时时观照自我的内心,不要在忙碌中失去自我的心灵。值得一提的是,该书中哲理性的语言俯拾即是:“喝茶未必要最好的,关键是要学会品味,才能滋养心”,“明月清风是最好的滋养品”,“走到山水之间,才能够感觉到与生命有如此亲近而深刻的融合”------这些精妙的语言背后是对生活通透的感悟,需要我们用心细细品味。人能够憧憬未来,能够缅怀过去,但能够抓住的只有此刻。于丹透过讲述琴酒茶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其实很搞笑,不妨学习古人的意趣,在抚琴品酒饮茶里趣品人生。750字 初二 读后感
-
于丹庄子心得读后感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一字子沐,战国时代宋国蒙人,曾任蒙之漆园吏。贫而乐道,不慕富贵。他是庄子学派的创始人。庄子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代表作《庄子》(又被称为《南华经》)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发展了道家学说,使之成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哲学流派。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庄子所写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有一些篇幅就认为肯定不是庄子学派所有的思想,如《盗跖》、《说剑》等。《于丹庄子心得》大部分篇幅通过解读庄子中的寓言,结合现代社会的现象,引导我们用庄子的思想来指导人生,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大境界,这种境界超越名利,超越生死,超越一切,逍遥得自在,追根究底是一种精神生活,灵魂生活,是一种“无”的境界,“归零”的境界,需要不断反观内心,需要大觉悟才能体会得到,而且更需要时间,因为“悟”本身是一个过程。在大境界的指引下,我们就会逐渐走上人生的坦途,直至掌握人生之道。如果没有大境界的指引,我们的人生就像有些“屠夫”解牛一样,用刀乱砍筋骨而损坏刀,在生活和工作中被一些小事所困,被有形有象的名和利所扰,在社会中被五颜六色,纷纷纭纭的表面现象所惑,不知不觉地浪费我们宝贵的生命。于丹用内心、自然流露的语言,借尊者、名人之口说出自己的观点看法,并用那些虚拟的、寄寓于他人他物的寓言小故事诠释着人生的哲理,那就是:宽容感恩于外在世界,融合于一切自然规则,清醒地认知自己的内心,超越所有的功名利禄之心,感悟人生的最高境界,拥有健康的人生心态和快乐的生活状态。庄子的人生哲学,就是教我们要以大境界来看人生,感知已心,淡泊心态,合乎自然,超越利碌功名和自我。——是一种理想的,甚至是超理想的境界。读过此书,让人在不经意中增加了智慧的砝码,给予了力量的源泉,伴随了身心的成长,满足了心与心的交流,真正品味出那份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细腻意境。于己于人,无论你在何种岗位上,环境只是一种需要你去顺应的外在世界,却需要你坚持自己内心的秉性而不随波逐流,并让自己尽力把自身的潜能激发到最佳状态,那何尝不是一种超越自我的成功;无论在家庭还是社会,你充当的任何一个角色都需要你用心面对,真心付出,等到再回首时,我们可以无怨无悔,因为我们已经尽心尽力。作为一名教师,更是如此,我们的快乐,就是可以从孩子们一双双清澈的眸子里,看见他们对你的喜爱,夫复何求!1000字 六年级 读后感
-
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性定菜根香——《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高桥镇小学瞿神尧读《于丹〈论语〉心得》,让我领略到的是一种智慧,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一种处理领导关系、同事关系的心态,是一种融入在现在社会中的理性道德。读到于此,想到曾经读过的《菜根谭》,两者皆有:风斜雨急处,立得脚定。花浓柳艳处,着得眼高。路危径险处,回得头早。正所谓“性定菜根香”。书中有一段对于理想与现实关系的分析,很是经典。“神于天,圣于地。”既有一片理想主义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协于现实世界很多的规则和障碍;又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能够在这个大地上区进行他行为的拓展。只有理想而没有土地的人,是梦想主义者不是理想主义者;只有土地而没有天空的人,是务实主义者而不是现实主义者。”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抱怨社会不公,抱怨处世艰难。其实,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反躬自省。如果我们真的能做到把握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修身养性,我们会少很多烦恼,就自然会懂得为人处世之道。怀着乐观和积极的心态,把握好与人交往的分寸,让自己成为一个使他人快乐的人,让自己快乐的心成为阳光般的能源,去辐射他人,温暖他人,让家人朋友乃至于更广阔的社会,从自己身上获得一点欣慰的理由。在教学工作中,我们不应该总是抱怨没有时间,抱怨事情太多,我应当在自己所教学的这门学科中,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成为入门的常识。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明白了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抛到了一边。书中所举的那个历史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他的成功之处就是用他的终身的时间在扩大自己的知识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关的。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这是我们安排时间时应该首先考虑清楚的!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是很缓慢地感知、理解和识记所学教材的学生,他们一样东西还没懂另一样东西就要学了,这边刚学会,那边又忘了。如今,我也试着用赏识的眼光来看待我的学生,不用分数的高低来作为衡量一个学生的唯一的标准。我试着从课堂的点滴中来发现学生点滴的进步,并为他的进步欣喜。当然,我会将我的欣喜化为语言、化为动作来让他知道,使他明白:“别人能行,我也能行。”我试着让我的学生始终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不要有任何一天使学生花费了力气而看不到成果”。我要时时刻刻让当年我眼中所谓的“差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并让快乐延续着。古人云:“开卷有益”。常读书和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1000字 初三 读后感
-
于丹讲座于丹讲座观后感(1)于丹教授说,人的一生,不过是从光阴中借来的一段时光,岁月流淌过去,我们自己也就把生命篆刻成了一个样子,它成了我们的不朽,我们的墓志铭。什么是生活?说的通俗点,就是生下来,活下去。在这个基础上,再去追求理想,享受情调,努力过着自己理想中的日子。若只是为生存而活的话,抛弃了理想,放弃了朋友,埋没的亲情,忘却了情怀,那自问和那些茹毛饮血的禽兽有什么区别呢?观看于丹教授的讲座,让我领悟到的是一种智慧,是对自己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是对身边朋友的理智看待,是融入生活中的一种道德,更是追求自我完善,通向自我幸福的路。在这个物欲横流,信仰缺失的年代,每个人的一生中都充斥着各种诱惑困扰,不是想要的太多,而是看清的太少。激烈的竞争不仅提升着每个人的能力,同时还改变着大家的心态。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家国梦——“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无数先哲们的智慧告诉我们,在人生的各个时期都要学会自省,清醒地看到自己的缺点和弱势,而后慢慢地去学习,去完善。待到机会来时,才能厚积薄发,展翅鹏飞。当理想得到放飞,价值达到升华,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真谛。同时,我们还要学会宽容,宽容是世界上最深沉的美德。宽恕自己,学会放弃,坦然与淡定地面对这个大千世界,可以化解心中很多的遗憾。宽恕他人,更需要一种无畏的胸怀 ..........550字 观后感
-
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不同于春节红红火火,读书要心自然凉,要的是专注修心,火候不可太过。似乎曾经见过,一千年前也许与他品过茶论过学;他对世俗施教对人民的教诲不难看出;看他风情淡雅学富五车书,那和睦之下更没有更深之意。如何想如何做又不温不火,如他是船夫不需钱直接渡河也许还能改变人心修教。似乎与论语而从他相见,又于于丹更深领悟,更喜欢翩翩君子而不是庄重面孔,孔老夫子为何贤德贤能为何宽宏大量饱含其中,并不是在品书似乎更能亲人,似乎不是诵读而是直接对调,他为讲师,吾为学生,于丹为聚缘人。妙句不说,精髓片面何处不在,置身仙境之处的人何不尝知道内也如凡尘一般。从偷窥者到胜任只一步之遥,只是否到情到义是否为洒汗好男儿亦或是郎才小书生时代随于变化,本心质不变便天变样,一千年前教书知道又岂是今日草草二十章能理解?解字解意最重要为解心,人又七情六欲但并不会看一字有同样体会,那些感觉岂岂不过千张便收尾?她所之事不可能只出于于丹之口但于丹之说定位他心之所向眼之所见只不过不同之意不同之人领罢。如何?手捧竹卷书头扎发带盘头嘴里念念有词身旁是等石桌伸出桃园世外桃花缓缓落下,此处美景何处有?志心中心如神明便若斯飞天也不觉如读书来的轻盈,听他谈国家大事何治何说何学何亲,似以为朦朦欲睡安心睡便可,一切如他所说如果能一张嘴说完所有人睡熟无人高议自己飞上一片寂静又岂不是天下太平?55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
狡猾的丹丹正在它急得团团转时,山羊伯伯也散步到了这儿,小刺猾丹丹眼珠骨碌一转,微笑地说道:“羊伯伯,羊伯伯,听说你经常帮助弱小的人,你是世界上最有善心的人。你现在能帮帮我吗?帮我摘个苹果下来。”老山羊对丹丹的狡猾略有耳闻,对他的甜言蜜语不理睬。丹丹见状,马上摔倒在地上,眼巴巴地望着羊伯伯,做出一种无力的样子,“我已经三天没吃东西,已经饿不行了。山羊伯伯帮帮我吧。”可老山羊还是不理它。丹丹见哄的不行,只能来激将法,便凶巴巴地老山羊说:“还说你最有爱心呢,连这么一件小事都不肯帮,我看你是见死不救,徒有虚名。”老山羊哪受到这个委屈,愤怒地说道:“谁说我狠心了,我可以帮你摘苹果,不过摘下来的苹果要留一半分给其它小动物。”丹丹想现在只有老山羊先把苹果摘下来再说,于是它一个劲地点头,说道:“这是当然,这是当然。”老山羊向后退几步,猛得向上一跳,用角用力地往树干上一撞,树上的苹果顿时像雨点般落了下来。羊伯伯正准备一起捡苹果的时候,丹丹竟然把自己缩成一个团,往苹果堆滚了几下,把苹果全部在刺在了自己的背上,又得意洋洋地说道:“来呀,看你怎么来拿苹果!你傻不傻啊,这么好的苹果不留着自己吃,还要分给别人吃,我看你是老糊涂了。”羊伯伯见丹丹是那么狡猾、奸诈贪婪,不禁流下了伤心的眼泪,还奉劝它:“丹丹,你不能这样啊,长此下去,你会在狡猾的沼泽上越陷越深,最终会吞噬你自己。”可丹丹哪还听得进去,一溜烟地跑回了家。55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
童话淘淘和丹丹天兰又摘了一个橘子给淘淘吃,淘淘接过橘子,真大,像个小灯笼。剥开皮,橘瓣又大又整齐。咬在嘴里,清香甜蜜。淘淘说:“真好!好橘子!”吃完把橘核吐到地上。天兰说:“这橘核别乱扔了,它是珍珠,是无价之宝。”淘淘捡起来一看,果然是珍珠,熠熠发光。便说道:“这珍珠还给你吧!”天兰说:“不!送给你!”淘淘说:“这种东西太贵重,我不要。”天兰说:“谁吃的橘子,橘核就归谁!”“不!我不能要!”说完就把珍珠塞到天兰的手上,跑了。天兰在后面紧追。就这样一个跑一个追。唷!不好,淘淘跑到月球的边上了,赶紧停住脚步。淘淘往下面一看,哧!吓死人了,真高,掉下去就该粉身粹骨了。淘淘正想转身往回跑,又看见天兰快跑过来了,一犹豫,脚下一打滑,掉下去了。只听得天兰在后面喊道:“不好√蕴缘粝氯チ耍?炀让?。淘淘只觉得身子在空中翻滚,头晕目眩,只好紧闭着眼睛,准备“壮烈牺牲”了。鸟儿们听说淘淘从月球上掉下去了,便赶紧追了过去,它们组成了一个羽毛毯子,把淘淘托住了。鸟儿们把淘淘送到岛上去,淘淘睁开眼睛,摸了摸自己的身体,还是完好的,才知道自己得救了。过了些天,鸟儿们把天兰带到地上来了,淘淘高兴极了,整天带着天兰到各处转悠。有一天,天兰对淘淘说:“我们一块给鸟儿们盖一所大房子吧,我已经画好了一张蓝图,你按这张蓝图算一算要用多少根柱子,多少立方米沙子,多少块砖头,多少立方米的水泥。”淘淘皱了皱眉头,勉强地答道:“好的。”他拿起笔来算,算了好久,就是算不出来。真糟糕,都怪自己在学校里不好好学数学,这回可麻烦了,多丢人啊!55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于你,于我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我不愿成为那风景,也不会成为那人。--题记哪来的永恒,世事皆短暂。相离与相遇本就是命中注定的事,生命中有多少形形色色的过客与你擦肩而过,相遇相知就是幸运。你的身边是否会有这么一个人?他或许是你多年前许下誓言永不分离的朋友,毕业之后,淡了,忘了;他或许是你牵着手不愿松开的人,一个误会,怨了,远了;他或许是你久久憎恨于心的人,有一天,你想开了,他却走远了。永远学不会珍惜眼前,失去了才会后悔,有着太多不敢开口的话,总保持着三公里的距离,后悔了,才明白无可挽回了。这,就是我们。夜里被泪水打湿的枕头,心痛过的痕迹,是否只有经历过这些,才会懂得珍惜呢?于我,于你。我是那种天不怕地不怕的人,面对未知的未来,我总是抱着好奇的心态看世界,这样的我得到了许多,同时,却也忽略了许多。一直喜欢简单的,随心的,放任的自由,不喜欢动辄得咎,不温不火,日复一日无聊的生活。面对得到与失去,我却总是,学不会。一直倔强着坚持的事情,说不定,哪天想通了,就放弃了。是吧?未来的事谁也说不定,可是既然是无法预料的事,就先别计较太多。我的人生实在是太潦草。你呢?是否懂得舍取,不珍惜的人走远了,就再也看不见了,懂得珍惜,才不会后悔。繁花在时光中凋零,又在记忆中盛开,可是有时候,记忆才是最好的珍藏。总之,学会珍惜,永远不会错。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着你,我不愿成为那风景,更不会成为那人。我只愿,成为你站的那座桥。550字 初二 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