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美的诠释650字

爱与美的诠释

650字 高二 演讲稿

从字面上来看,爱与美似乎不太有多大的关联,一个是关于情感的意思,一个是形象上的意思,但是一经细细品味,似乎又觉得两者之间又有着某种关联。

不错,爱与美确实有很大的关联。比如说人的容颜美了,那么将会产生一段浪漫的爱情。人的心灵善良,乐于帮助他人,又会让身心美得到发展。乐于助人,关爱他人,也会让人的形象美更进一步。不斤斤计较,善良对待他人,就会让人格美更加完善。所以,爱和美之间也有诺大的关联。

著名作家沈从文在边城一书里就深刻的写下了一段爱与美的爱情,主人公翠翠,心的善良,长相漂亮,可谓貌德兼备,正是因为他人性美,长相美,才有了后面傩送,天保二人对他的追求。傩送二人也是品德兼优,不仅讲礼貌,幽默,还对人和善。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风格美,所以翠翠才将爱情的小船驶向傩送。还有翠翠的爷爷,经验丰富,为人老实,善良,将钱财认作身外之物,从不在乎一钱半两,靠渡船为生,并且不收去一分钱,全靠别人好意赠送的粮食为食。要知道,天底下像这样的好人屈指可数,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而翠翠的爷爷为人处事做的一点也不歪,翠翠在爷爷的影响下自然养成了人格美,在此看来沈从文作家应该也赞同爱和美之间有诺大的关联。

反观现实,人们心中的美都还具备一些,爱也还有一些,不过确实向往美貌的美,和希望拥有甜蜜爱情的爱,而人性,善良文明等美德,似乎快要被埋没了。爱也一样,关爱,友爱一样样都被淡忘了,这还是中华人民所具有的品德吗?还担当的起文明古国之一的称号吗?醒醒吧,同胞们,抬起头来,不要被容颜糊弄了一生,将自身培养到高的境界,才是最美的,最有爱的人。

教育,发扬,就是让我们新时代的年轻人掌握这一点,去感化身边人,多怀有爱之心,才能培养人性之美。

秋天

800字 三年级 写景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伫立于茫茫天地之间,感受着匆匆岁月无情,如果说春天带来的是生机,夏季带来的是躁动,冬季带来的是萧索,那么秋天带来的则是无奈了。喜欢一个人徜徉在落叶曼舞的小径,或者是铺满青苔的空巷,任思绪被秋风渐吹渐远,直到被若即若离的惆怅占个上峰,也只好随宋玉同叹一声“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了。

秋天里秋风瑟瑟,落叶纷纷。每次读起古人的诗句,总是会被浓浓的悲秋情绪紧紧包裹,却又不欲挣脱,独自啜饮慢慢膨胀的忧郁与失落,

也不知这到底是“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呢,还是“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反正悲秋之情古已有之,也不多我一个,且看看有多少敏感而又多情的诗人曾留下过怀秋舒怀的诗句吧。

《诗经》中的“秋日凄凄、百卉具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桑之落矣,其黄而陨”都是对秋发出的唏嘘。范仲淹的“碧云天,

黄叶地,

秋色连波,

波上寒烟翠”,所绘景色清微淡远之致,情与景交融,引人深伤。到后来王实甫在《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中将此词稍加引发,改为“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更是令人迷离惝恍、怅然若失。“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是柳永的叹息,凄凄柳下,再会无期,能带走的似乎只有满怀的秋风。周邦彦的“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写的是凄清旅途的寂寥无助。韦应物的《闻雁》:“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写的则是怀人思乡的落寞情怀。相比以上对秋的无奈,李白在感慨之余也尽显了豪放诗人的本色:“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总之秋天的景色大都凄凉,凄风苦雨,枯草落花,雨打残荷,雁鸣长空……然而换了不同的心境,诗句也会大不相同。刘禹锡就在秋风中找到了寄托,从感时伤怀中解脱了出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杜牧也在《长安秋望》中望出了秋日的风清云淡,别有洞天:“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二
演讲稿
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