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爱450字

妈妈的爱

450字 三年级

每当我听到《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时,我都会想起我的好妈妈。

记得有一次,我半夜突然醒来。醒来之后,感觉头晕,怎么睡都睡不着了,我只好喊着:“妈妈,妈妈。”妈妈猛然惊醒并慌忙从床上下来,问我:“怎么了?”我小声地说:“妈妈,我有点头晕。”妈妈焦急地说:“我给你倒一杯水,你先喝着,待会儿再看一下头晕不晕了。”于是,妈妈给我倒了一杯热茶,我很快地喝了下去,但是我的头仍然很晕。天亮了,妈妈说:“我送你弟弟和妹妹去上学,回来就带你去医院。”妈妈回来了,带我去了医院,拿了一些药。我看到妈妈忙碌的身影和担心的神情,心里非常感动。

记得还有一次,我也是在半夜醒来,肚子痛得厉害。我翻来覆去睡不着,乱动的声音吵醒了妈妈,妈妈说:“宝贝儿,怎么了?”我捂着肚子说:“妈妈,我的肚子有一点疼。”妈妈赶紧下床把被子给我盖上,用焦急的语气问道:“你是不是白天吃了凉的东西?所以才会肚子疼。多喝一点热水,试试肚子疼不疼了?”妈妈给我倒了两三杯水,我都喝了下去。过了一会儿,我身上出汗了,肚子也就不疼了。

我爱妈妈,有妈妈在,心里是幸福的、踏实的,我长大了,要报答妈妈对我所做的一切。

读后感前序_1000字

1000字 高一 议论文

E度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这是2013年暑假,我17岁。老师要我们写一篇读后感。仗着自己读过几本书,我心中暗喜,这个嘛,难不倒我。

骄兵必败。

落笔之时,我真的犹豫了,抓耳挠腮,不知从何下笔,大脑一片空白。我有些惆怅的望望书架,密密麻麻的书,我开始嘲笑自己有些附庸风雅了。耷着头,我抱来一摞书,翻了一遍,是写刘墉的《点一盏心灯》,还是写高尔基的《童年》,还是《汪国真诗集》……不谦虚地说,这些书我都有涉猎,但是涉猎和精读不是一回事,前者是走马观花,后者是如饥似渴。这或许就是孔子说的“学而不思则罔”吧。瞧,我一个高中生,知识分子,连篇读后感就想几天,说好听点是一丝不苟,难听点是文思枯竭。

于是我想起了白落梅,白——落——梅,很美的名字,被誉为“隐世才女”,人称其文“落梅风骨,秋水文章”。可见其文学造诣多高。的确,我曾拜读过,她的文章很恬淡素雅,重点是她多读人,读林徽因,写下《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读三毛,写下《你若盛开清风自来》,读唐诗宋词,写下《半季花开情暖三世》等等,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一个人,读一本书,便有了一个人的一辈子,可她读了多少本书,拥有了多少人的一辈子,这些人生,在她笔下,竟被解读的如此深刻,如此透彻,如此清越。他是真正的读书人,别人用眼读,她用心读。这个纷繁芜杂的社会,这个喧嚣浮华的世间,她像一朵清莲用文字的香气宁静了多少人。

而我呢?我并非说自己也如白落梅一般超然世外,但是,我的追求和信仰和白落梅是一样的,我欣赏她的文章,就像向日葵迷恋太阳,可我却没能想她一样解读,蜻蜓点水款款飞。

记得有句话说得很好,每一位优秀的作家都是一位好的读者。这个“好”字就是深究,解读之意。白落梅如此,丁玲如此,三毛亦如此。

然而光看书,不深思也是一个显而易见的社会问题。这种现象有几个极端,一是书呆子看书,因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缺乏对社会的了解,不能真正理解书中的内容;二是心浮气躁,又想博得美名,装模作样的读,这样的人大有人在;三是以书为宝,手不释卷却不求甚解,我大概就是最后一种了。

诗人金波曾写过一篇文章,意思大概是,他小时候喜欢做读书笔记,深究文意。一有什么感悟立即记下,而这也是他长大后诗作的源泉。我感慨颇多,他的作品来自他的笔记,而笔记不就是一个个零碎的思索?我明白了,于是趁着夏风,我写下这小小的思索,也希望,爱读书的朋友。请你也向我们这样做,放飞出一只只文学的白鸽。

高一:影舞荧飞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三年级
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