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炊烟回家
父亲说,孩子,疲惫的时候,你就跟着炊烟回家。他说这话的时候一脸的恬静安详,似乎炊烟成了一个乡间的导师,让那些懵懂的心灵找到情感的慰藉,人生的方向。
记忆里的村庄,炊烟和着日升日落的节拍,发出开启新生活的信号。没有风的时候,一束束炊烟像一个个浓墨重彩的感叹号,提醒人们繁忙的一天开始了。黄昏的时候,我们从地里干完活,走在回家的路上,大老远就能看见一束束炊烟,慢慢地穿过林梢。夕阳的余晖洒在林梢间,像涂上了一层层金粉。那时候,我就想,一辈子再也不离开这个村庄了,只为在每天的日升日落中看这炊烟升起又熄灭,熄灭又升起,多好啊!
肩膀上扛着铁锹的父亲说:傻孩子,一辈子窝在这个村庄里有啥出息啊!有本事的人都到城里去工作,哪有像你这样没有上进心的人啊!
土地就像一根宿命的绳子,把父辈一生都拴在土地上,让他们无法脱离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沉重劳动。多年后,我通过知识解开这根绳子离开村庄,到城里谋生。想到村庄里的乡亲们沿循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亘古传统,从事永无止境的繁重农活,他们的生活依然很不宽裕,我的心就微微作痛。我知道,父亲当初给我说那番话有他的道理。也许,父亲看透了生活的本质,当时父亲之所以给我狭隘的幸福定义自有他的苦衷吧。
有时候,在城市中受了伤,我就想回到村庄,对着那见证我年少岁月的炊烟,大哭一场。我知道,我的滂沱泪雨,会被炊烟带走,让我无所牵绊地上路、追求。像一缕空气消失在风中,像一抹炊烟擦干我的眼泪,坐在故乡的山冈上遥望炊烟,我的心会归于平静。城市生活衍生的计较、竞争和苦恼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从炊烟熄灭又升起的自然景观中汲取继续抬头前行的力量。计较会让自己更加痛苦,竞争会让自己更加疲惫。一切计较、竞争和苦恼,比与我的生命水乳交融的炊烟还轻,我为什么不放下呢?村庄里可以没有高楼大厦,家里可以没有美味佳肴,灵魂的仓库里可以没有金银细软,但村庄里不能没有炊烟,人的精神家园里也不能没有炊烟。炊烟是村庄里所有人灵魂的导师,她让我们在人生的坐标里找准自己的标尺,时刻保持对生活的信心。
我一直怀念炊烟。远离了村庄的炊烟,我的生命似乎成了一条断流的河,一块荒芜的田地。只有炊烟,以及村庄里那些与炊烟站在一起的风物,才能让我的生命保持长久的美感、幸福和丰盈。心里空虚的时候,我常常打电话给父亲,说我看不到炊烟的落寞。父亲说,孩子,疲惫的时候,你就跟着炊烟回家。
通完电话,晚上我就会做梦,梦见炊烟舞动的画面,梦中的炊烟就是一场大雨,湿润我干涸的河流,让我的内心汹涌起思乡的碧波,一波一波,顺着河流的方向回家。
漂泊的宿命已经不能让我经常回家了,命运把我羁押到远方。一年回一次家,看一次炊烟,对我而言是命运的大赦。我只能在梦里跟着炊烟回家。炊烟是一个村庄全部的重量,是生活在炊烟扎根的土地上所有人们的希望。炊烟对我的意义就是灵魂的意义。
一个人的灵魂断炊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我的灵魂里每天舞动着的,那是一束束炊烟。
跟着蒲公英一起飞
“这里是哪儿?”仿佛坠入童话世界,我迷迷糊糊地问了一句。
“你好,欢迎来到蒲公英的世界!”一朵洁白的蒲公英微笑回答道。
“你好,来自人类世界的朋友,请跟我来参观一下我们的世界!”那朵蒲公英又说道。
我小心翼翼地跟在它身后,来到了一座洁白的宫殿前,这儿可真美!周围种着一朵朵美丽的蒲公英,轻轻碰一下便会有种子飞起来。
我小声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你终于说话了,我叫洁,是专门迎接外来朋友的。”
我们一直走,走到了蒲公英林里,微风一吹,一颗种子飘了起来,洁对我说:“抓住它!”我疑惑的说:“嗯?”
没等我反应过来,洁就抓住了种子,把我带上了蔚蓝的天空中,俯瞰大地,洁白的蒲公英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洁白的毛绒被,给心中增添了一丝暖意。
我跟着蒲公英一起飞。
相关推荐
-
炊烟炊烟今天晚上,晚饭过后,我与妈妈一同散步,正好绕到了东山上。山上树很多,虽是在夏日,但在这林间,却清爽无比,一阵阵凉意夹杂着林间果木的芬芳扑面而来,使人神清气爽,心情畅快无比。怀着愉快的心情,我与妈妈在林间漫步。经过几户农家小院,院内传来一种别样的气味,这气味既不像鲜花那么扑鼻,又不似果木气息那般甜美。但这样似香不香、似甜不甜夹杂着农家稻谷、林间沃土的气息,却给人舒畅的感觉,那种感觉,是那样的温馨与和谐。妈妈显然也闻到了,她说:“小时候,在农村,一到这个时间,全村里都弥漫着这个味道,这边是那袅袅的炊烟的味道。”我边听着妈妈的话边抬头望去,只见那农家小院的房顶上冒着阵阵白烟。那白烟开始像一朵白云,越升越高,越来越薄,那烟好似一位少女,在空中婀娜多姿地舞蹈着。渐渐地,“少女”消失了,那烟化成了一片,好似一面薄纱,笼罩着天幕,显得愈加神秘了。“薄纱”越升越高,渐渐地与深蓝色的天幕融合在了一起。看到这儿,我想到了在山的哪一边的城市里有一个工厂,那工厂的烟筒比这农家小屋的烟筒大好几倍。当那烟筒喷放烟雾的那一刻,好似火山爆发时的蘑菇云,顿时一片昏暗。那黑烟渐渐上升,当它与蓝天融合的那一刻,现在回想起来那场景都会担心它会把蓝天染黑!当你站在那儿时,你会觉得那浓烟刺鼻无比,那时我真恨不得立即飞离这个地方,那浓烟滚滚,与眼前的炊烟有多大的差别啊!我见了这炊烟一次,便爱上了它。它远离了城市的喧嚣与嘈杂,在这山间绽放自己的光彩……回到家,我的心久久未能平静。于是我提起笔,写下了这篇《炊烟》……600字 初二
-
炊烟炊烟,是我从小到大最为熟悉的一道风景。一缕缕袅袅的烟雾,衬着红红的火苗,映红了一个家庭最美好的生活和希望。今天,我坐在厨房里,再一次凝视着这雪白的雾气,忽然发现,伴随着这烟雾升起的,是阳光折射下的生活。小时候,奶奶抱着尚且年幼的我坐在用砖头和土堆起来的灶台前,费力地往里面塞着上个冬天囤积下来的棉花的枯枝和芦苇。一股股呛鼻的浓烟从不大的灶膛里冒出来,呛的奶奶眼泪直往外流,一手擦眼泪,另一只手依然不停的用拨火棍在灶膛里拨弄着。我也是鼻涕眼泪一块往外淌,每次从厨房里出来浑身都是脏兮兮的,身上沾满锅灰和鼻涕。奶奶也被呛的整天咳嗽,有时我半夜醒来,还听见奶奶一阵阵的咳嗽。我每天临近黄昏时都会一言不发的坐在院子里,嗅着熟悉的青草混合着炊烟的味道,觉得很温暖,很开心。灶台的炊烟,有些呛人,却很温柔,满满一屋子蒸腾的白气涌出来,如同一群群可爱纯洁的小天使般争先恐后的飞上天空,很快就消失不见了。每次看到这些,我的心里都会有一种温暖的饱足感。炊烟,是我对老家最深刻的记忆。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也在慢慢的长大。终于,我该上幼儿园了。爸爸妈妈把我接到了他们的身边。我刚到家,就开始焦急的寻找厨房的所在。我找啊找,小小的房子里无论如何都找不到那个熟悉的大家伙。我急的团团转,脸涨的通红,几乎快要哭出来了。我抽噎着问爸爸妈妈:“我们家是不是,很穷啊,为什么连煮饭的地方都没有,我不要在这,这里,我,我要去找奶奶!呜呜呜……”爸爸哭笑不得的抱起我,走到一个铁罐前面,指着与它相连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台子告诉我,这是煤气罐和煤气灶,比老家的灶台更方便,也更便捷。从那以后,我又有了一个爱好。每天从幼儿园回来,我都会搬一个小板凳坐在厨房门口看妈妈做饭。每次妈妈拧开煤气开关,打开煤气灶,一簇簇蓝色的火苗迅速的蹿起来,气势汹汹的舔着锅底,不到20分钟饭就熟了,比老家的灶台要强多了,而且妈妈做饭也比在老家轻松好多。我问妈妈:“奶奶家为什么不用煤气灶?”妈妈总是苦笑着说:“孩子,咱老家穷。就咱家现在用的煤气灶还是公家的。”我似懂非懂的听着,望着灶上升起的白雾,比灶台上的细很多,但却更加洁白,一缕缕细细的烟雾,映着雪白略带焦黄的墙壁,比老家的更加好看。伴着蒸腾的雾气,花开花落,春去秋来,我褪去一身的童稚,穿上校服,走进了学校的大门。在学校里,我感受到了社会巨大的蜕变。似乎每一分,每一秒,世界都会有天翻地覆般的变化。我也长大了,成熟了,我目睹着社会所发生的变化。从神舟五号到神舟七号,从申奥成功到北京奥运,我们的祖国变的越来越繁荣富强。我们家的生活,也逐渐走上了正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祖国的发展在所有人美好的希冀中越发清晰。现在,我上了中学。每天奔波于学校和家所组成的两点一线之间,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也越来越充实。学习第一的我把看炊烟的乐趣也抛到了脑后。直到有一天,我家的外面突然布满了一根根黄色的管道。我像往常一样走进家门,却发现热腾腾的饭菜已经摆在了桌子上。我有点意外,扭头又看到妈妈坐在沙发悠闲的看着电视剧。怎么回事?平常妈妈应该正在厨房做饭才对啊,今天怎么这么快,还看上电视了?我疑惑的走进厨房,却发现我们家的煤气灶已经退休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台更加娇小的燃气灶。原来放煤气罐的地方也变成了储物柜。我更加迷惑了,一转身,发现手边有一份说明书,第一页印着几个精美的大字:“天然气使用说明”。啊!我们家也用上天然气了!下午放学后,我迫不及待的赶回家,正好赶上妈妈在做饭。我倚在厨房的门上,静静的看着那美丽的火苗蹿起来,温柔的抚摩着锅底,不过一会儿又冒出了丝丝缕缕的炊烟,袅袅的雾气映衬着雪白的不带一丝杂质的瓷砖,显得那么的轻盈,美丽。一缕阳光温和的甩下水袖,调皮的小草刚刚淋过雨,折射出一束束耀眼的光芒。从灶台到煤气灶再到天然气,我们家的生活在一天天变好,我们的祖国也在一天天发展。从1978年12月22日,我们伟大的祖国正式走上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到今天,祖国经历了三十年的风风雨雨,变的越来越繁荣富强,中国人民的日子也越过越好,幸福也如同那一缕缕的炊烟一样,越升越高,在社会主义的阳光下折射出绚丽的光芒。1200字以上 初二 议论文
-
炊烟今天晚上,晚饭过后,我与妈妈一同散步,正好绕到了东山上。山上树很多,虽是在夏日,但在这林间,却清爽无比,一阵阵凉意夹杂着林间果木的芬芳扑面而来,使人神清气爽,心情畅快无比。怀着愉快的心情,我与妈妈在林间漫步。经过几户农家小院,院内传来一种别样的气味,这气味既不像鲜花那么扑鼻,又不似果木气息那般甜美。但这样似香不香、似甜不甜夹杂着农家稻谷、林间沃土的气息,却给人舒畅的感觉,那种感觉,是那样的温馨与和谐。妈妈显然也闻到了,她说:“小时候,在农村,一到这个时间,全村里都弥漫着这个味道,这边是那袅袅的炊烟的味道。”我边听着妈妈的话边抬头望去,只见那农家小院的房顶上冒着阵阵白烟。那白烟开始像一朵白云,越升越高,越来越薄,那烟好似一位少女,在空中婀娜多姿地舞蹈着。渐渐地,“少女”消失了,那烟化成了一片,好似一面薄纱,笼罩着天幕,显得愈加神秘了。“薄纱”越升越高,渐渐地与深蓝色的天幕融合在了一起。看到这儿,我想到了在山的哪一边的城市里有一个工厂,那工厂的烟筒比这农家小屋的烟筒大好几倍。当那烟筒喷放烟雾的那一刻,好似火山爆发时的蘑菇云,顿时一片昏暗。那黑烟渐渐上升,当它与蓝天融合的那一刻,现在回想起来那场景都会担心它会把蓝天染黑!当你站在那儿时,你会觉得那浓烟刺鼻无比,那时我真恨不得立即飞离这个地方,那浓烟滚滚,与眼前的炊烟有多大的差别啊!我见了这炊烟一次,便爱上了它。它远离了城市的喧嚣与嘈杂,在这山间绽放自己的光彩……回到家,我的心久久未能平静。于是我提起笔,写下了这篇《炊烟》……550字 初二 记叙文
-
炊烟炊烟 看惯了城市的喧嚣就渴望农村的安宁;尝惯了山珍海味便渴望山野菜肴;过惯了支身奋斗的生活便渴望家庭的温暖;赏贯惯了海边壮丽的日出便渴望家乡的炊烟。 儿时的我是调皮的我,每天早晨一睁眼,一束阳光顷刻间洒向我的房舍,容纳我洁白的床单,床单瞬间显得那么耀眼,生机和希望便猛的冲上心头。桌上放着两碗还热着的饭菜。田间却舞动着两个熟系的身影。沧桑吞噬着父亲,他便长出几根刺眼而美观的白发;岁月无情拍打着母亲,她的脸上便贴上几条饱经风霜的皱纹。戴着草帽的母亲啊,草帽遮不住阳光的毒,所以你的肌肤成了与你亲密无间的泥色;拿者镰刀的父亲啊,镰刀削不断枯枝对你手的割,所以你的手变成了与你朝夕相处的枯叶。眼前一片黑暗,男子汉的我竟然酸了鼻子。诱人的饭菜却有着般“高强武艺”。挎着母亲亲手缝制的书包我便上学去了,学校很远,离家大约四五里路。一路的树郁一路的鸟语花香,一路的轻快脚步伴我来到红旗飘扬的学校,结束一上午的书生琅琅便往家里赶,那时侯学校没有食堂,我们都必须回家吃饭。离家还很远就看见一丝炊烟升上天空,一阵微风,吹掉了一片树叶,树叶和炊烟一起跳起舞来。看着炊烟,似乎闻到香甜可口的饭菜,也似乎看到母亲在灶前忙碌的情景。父亲的口哨还是那么大,那么悦耳。 有几次我考了全班第一,拿着一百分的卷子一路跑回家把试卷给正在劳作的父亲看,父亲则会十分高兴,立即回家亲自下橱整两盅,母亲呢?则是坐在门口给我讲故事…… 有时候上学下雨我便拿着家里的唯一一把油布伞上学去。回来时总可以看见母亲在屋檐下走来走去,脸上一副焦急的情景,嘴里不晓得在念叨着什么。那时的我不明白,现在明白了,那是每一个母亲对孩子的义务性的爱啊;又有时上学没带伞,放学时却下着大雨,这时,无论父母有多忙,总会是父亲打着仄歪的伞,踩着泥泞冒雨而来。大油布伞在雨中显得那样老而无力,似乎无法将父亲置于伞下。父亲那沾满泥巴的衣裳告诉着我,父亲刚从田里来。像天下父亲一样,伞总是偏向我父亲那边却漏出半边天,也许是父亲想为我支起整个天吧!我们父子俩在寂寞中前行,到家了。父亲的衣衫湿透了,问父亲缘由,他总说“反正是脏衣服,就不要将你的衣服打湿了。”我似懂非懂现在看来不是这样。 现在生活好了,家乡的泥巴屋便成了楼房,烟囱便成了油烟机。炊烟没有了,但父母的爱不会消失永远不会。现在也不可能父子俩打一把伞了,但我怀念,也渴望。心中的炊烟永远存在,我将在炊烟中,在父母的爱中到达成功。 炊烟是什么? 炊烟是家。 炊烟是什么? 炊烟是爱。1000字 初二 记叙文
-
炊烟炊烟总是喜欢站在瓦棱上向远处眺望,并且学母亲的样子,以手加额,温和地叫着我们的乳名,喊我们回家。有时,我们玩疯了,或者根本没听见,它们就会像蛇一样,一扭腰爬到云的上面,撒开两腿追赶我们失落在山坳里的脚印。我想,那一定是母亲叫它们来的,否则,它们怎么知道我们在哪座山哪条谷哪块坡地上砍柴扯草翻跟斗呢。在这个世界上,能给你这种感觉的,一定是你的母亲。像母亲身上的衣裳,炊烟总是随了季节的更替而变换着颜色。暮春,当雨季刚刚开始,炊烟就把自己染成乳白色,且总是贴着瓦檐不肯升高,远远地看,就像给村庄浸上了一层淡淡的水墨。这时候的村庄,宁静,恬淡,有着小女孩一样的幻想。但炊烟里一定有煨土豆浓郁的芳香。农家四月,青黄不接,土豆却在此时懂事似的把自己奉献出来。金黄的土豆粉甜可口,无论是煮了蒸了煎了炒了煨了,都好吃。但我们最喜欢的还是母亲用红红的柴火灰慢慢焖熟的土豆,香气四溢,一层焦黄的皮逗得你直想掉口水,且顾不上吃相,一边撮了嘴吹土豆上的灰,一边在两个手中倒腾,恨不得一口把它吞入腹中。到了盛夏,炊烟就把自己弄成蔚蓝色,带着几分神秘与骄傲,直直地往上升,好像邻家初长成的女孩,把心事写在脸上,却又故作沉静,目不斜视,待升到半空后,遇到了久盼的风,便脸红红地顾不得害羞,头也不回地跟人跑了。夏天是成熟的季节,炊烟里弥漫的一定是豆角、南瓜和青椒的甜香。这些带点土味儿的食物,总是在你最想念它们的时候,款款地待在那里,等着你去摘。母亲清早起来提一只空篮去菜园,大约半小时后,便带回一篮子水灵灵的蔬菜,且随手扔给你一条嫩生生的黄瓜。你也顾不上洗,在衣角上胡乱擦一下,便迫不及待地塞进口中,然后心满意足地拿了书本,赶了牛儿,一边高声念叨,一边晃着牛铃,悠然地走向绿茵深处。秋天,稻子进了仓,红薯发了胀,母亲不再心慌。重阳节,母亲用清早打的井水淘了糯米,她要为父亲蒸一坛过年的老酒。酒是喜庆之物,当然得在重阳这天蒸好,取吉祥长寿之意。在家里,母亲是遮阳的房子,父亲便是那顶梁的柱,而酒则是一个乡下男人的精气神。因此,故乡秋天的炊烟里混合着米酒和烤红薯的醇香,也有着父亲的豪爽之气,因为父亲喝醉了酒,就会扯开破嗓,唱起那火辣辣的山歌。四季炊烟,最本色的还数冬天。时间刚过早上六点,谁家的屋顶上便开始冒出了一缕淡淡的炊烟,接着是第二家,然后是一村子的瓦灰色。它们开始是悄悄地从窗棂上的气孔里溜出来的,慢慢地就在屋顶的积雪中钻了个孔,然后向两边扩散。母亲总能把生活安排得那样熨帖。想象一下,一家人围炉向火,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大声吹牛,是不是应了古人那句话——其喜洋洋者也?炊烟在某种意义上是村庄高高扬起的一面写满母爱的旗帜!而现在正值黄昏,年迈的母亲在灶屋里忙碌。袅娜的炊烟又一次升起来了,它多像母亲年轻时水蛇一样曼妙的身姿啊!1000字 初二 散文
-
炊烟炊烟在词典中的解释为做饭时候从烟囱里冒出来的烟雾,也可指平淡的生活。在文人的笔下,炊烟是房屋升起来的云朵,是柴草灶火化成的灵魂,是村庄的声息和呼唤。而对于我来说,炊烟是永远逝去的童年时光,是心中深深的眷恋,是不可磨灭的快乐记忆。我小时候的时光是在农村里度过的。当夕阳渐渐地消失在天际,晚霞渐渐地散去,夜幕渐渐地降临,村庄开始响起犬吠,人们也就结束忙碌的一天了。他们各自回到家中,要准备晚餐了。那是一天中最为惬意的时刻,所有的劳苦都结束了。炊烟纷纷在灰白的天空中缓缓地升起,然后又慢慢地消散,缠绵而久远。这一切都是那么平静而美好。在大人准备晚餐的时候,孩童们还是没停止玩乐。他们互相嬉戏着,天空中有他们纯真的笑声回荡,清脆,悦耳。那是属于他们的快乐时光。而那也是蝙蝠出来觅食的时候,它们在低空中不断地盘旋,“吱——吱——”地叫着。此时池塘里的青蛙,草丛的蟋蟀也来凑热闹,它们也是不甘于寂寞的。恬静的乡村便富有生气了,显得和谐,自然。那时的我连吃饭都喜欢跑到屋外去,看空中的蝙蝠,别家袅袅升起的炊烟,听闲下来的人们聊家常。然后我觉得心很安静,仿佛天地间只剩下自己一个人了,却没有孤独。日子在一种宁静致远的状态下过去了,如同缓缓流动的溪水,没有一点世俗的喧嚣。之后的我长大了,炊烟也消散在空中了。我再也没看到过如记忆中美好的炊烟。可我时常想起故乡的炊烟,想起无忧无虑的童年。我总想在那么一天时光会倒流,我还会看到淡淡的炊烟,还停留在快乐的童年。可有些东西是注定要失去的。无论你是紧紧地握住,还是苦苦地哀求,要走的终不会留,已逝去的终不再回来,如炊烟,如童年。试问这世上的一切又有什么敌得过无情的匆匆的时光呢?然而即使不可再次拥有,我们依然可以肆无忌惮地怀念,让那珍贵的一切鲜活地留在心中。我想我再也不去寻找炊烟,寻找童年了,因为我知道炊烟会一直在我的心中袅袅升起,童年的时光也会一直在我的心中浮现。记忆中的东西便是永恒。800字 高中 散文
-
母亲等着我回家女孩是一个乖乖女,母亲说什么她会听,可那是小时候的事了。女孩的母亲很年轻,旁人都会说道:“哇,你们是两姐妹吗?”母亲总会笑笑说:“她是我的女儿。”所以,女孩一直很骄傲有个既可以当姐姐又可以当妈妈的母亲。女孩长大了,上了初中,她开始不听母亲的话了,跟着好朋友放学后在哪里玩一玩,闹一闹。母亲还是如常的关心她,照顾她,母亲想劝她好好学习,她却嫌母亲烦,母亲只好默默的离开了。母亲是一位家庭妇女,没有很多的文化,但她不会去干涉女孩的自由。女孩越来越放肆了,回家的时间也越来越晚了。今天是星期五,照常上完第二节课,学生们就可以放学了,女孩约了一群好友去好好的疯上一回,她们到处发疯似的逛街,不理会旁人的目光,只顾着疯,不一会儿,她们因为去了游乐场所,把钱花得精光,但还想玩,连乘车的钱都没有了,正商量如何回家呢?忽然,看见路旁有一位年轻的姐姐,她们打算跟她借钱,写欠条,明天一定会归还。于是,女孩走过去打招呼,她立刻回好,说明了原因,等这位年轻的姐姐的过身来,女孩才看清了她的脸。刹那间,女孩惊呆了,拿钱的手停在了空中。年轻的姐姐,默默地盯着她看了一会儿,又把视线向她帝边的两位好友,然后,微笑的说道:“小姑娘们,回家去吧!”女孩默然了,旁边的两们好友道:“为什么?”“因为,”年轻的姐姐一字一顿地说,“你的母亲在家等你!”说完,过身走了。年轻姐姐的背影已经消失了在夜色中,女孩还直愣愣地在那里。两位好友用手碰了她一下问:“怎么了。”她面向两位好友说:“不玩了,以后都不要再玩了,回家去。”女孩的语气非常坚决。两位好友不明白,不约而同地问:“为什么?”“因为,我的母亲在家等我。”“你怎么知道?”她看着两位好友,低下头,声音哽咽:“刚才那个年轻的姐姐借钱给我们的人,她,就是我的母亲。”650字 初一 散文
-
母亲等着我回家女孩长大了,上了初中,她开始不听母亲的话了,跟着好朋友放学后在哪里玩一玩,闹一闹。母亲还是如常的关心她,照顾她,母亲想劝她好好学习,她却嫌母亲烦,母亲只好默默的离开了。母亲是一位家庭妇女,没有很多的文化,但她不会去干涉女孩的自由。女孩越来越放肆了,回家的时间也越来越晚了。今天是星期五,照常上完第二节课,学生们就可以放学了,女孩约了一群好友去好好的疯上一回,她们到处发疯似的逛街,不理会旁人的目光,只顾着疯,不一会儿,她们因为去了游乐场所,把钱花得精光,但还想玩,连乘车的钱都没有了,正商量如何回家呢?忽然,看见路旁有一位年轻的姐姐,她们打算跟她借钱,写欠条,明天一定会归还。于是,女孩走过去打招呼,她立刻回好,说明了原因,等这位年轻的姐姐的转过身来,女孩才看清了她的脸。刹那间,女孩惊呆了,拿钱的手停在了空中。年轻的姐姐,默默地盯着她看了一会儿,又把视线转向她帝边的两位好友,然后,微笑的说道:“小姑娘们,回家去吧!”女孩默然了,旁边的两们好友道:“为什么?”“因为,”年轻的姐姐一字一顿地说,“你的母亲在家等你!”说完,转过身走了。年轻姐姐的背影已经消失了在夜色中,女孩还直愣愣地在那里。两位好友用手碰了她一下问:“怎么了。”她面向两位好友说:“不玩了,以后都不要再玩了,回家去。”女孩的语气非常坚决。两位好友不明白,不约而同地问:“为什么?”“因为,我的母亲在家等我。”“你怎么知道?”她看着两位好友,低下头,声音哽咽:“刚才那个年轻的姐姐借钱给我们的人,她,就是我的母亲。”55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
回家是的。大哲学家尼采这样说道。那么,同样地,没有离家的寒冷苦痛,又怎么能够体会到回家的温暖幸福呢?离家——寒冷苦痛是的。没错,我离过家。不过,这个家指的是我的精神家园。初二下学期。随着成绩的略有升高,带来的却是心灵的空虚、迷茫,还有寒冷。于是,我离家出走了。我开始沉沦,贪恋那感天动地的爱情小说,痴迷于那刀光剑影的虚拟网络世界,却是无法自拔。在泥沼中越陷越深。离家,让我倍感寒冷苦痛。回家——温暖幸福人若不在苦痛中崛起,便在苦痛中灭亡。远离了家那么久,让我对家燃起了一股强烈的回家心态。是的,我要回家,我再也不要在外面寒冷苦痛中受到折磨,我要温暖。回家,从我阅读席幕蓉的散文集《丰饶的园林》、《蝶翅》开始。我一步一步踏上回家之路。在书中,我领悟出了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执着,还有感悟作者那丰富阅历所带给我的人生昭示,要勇敢朝着自己的理想坚定不移地前进。还有《诗的时光书》、《名人传》……这些,让我回家,回到了我的精神家园,我的心充实起来。这一刻,让我体会到回家的温暖,幸福。离家的人啊,快回家吧,家里是你温暖的避风港,离家多年的澳港回家了,我想它们体会到了家的温暖。可是,台湾啊,你为何还不回家啊,漂泊的苦痛就让它远去,回到祖国的家园中来吧!回家,也许艰难,但是,家的温暖会是你不竭的动力。回家吧!外面如此寒冷,家是如此温暖。550字 五年级 散文
-
回家再过几天就要过年了,而这天晚上,我是在火车上度过的。夜深了,到处都是静悄悄的,只有火车行驶时“咔嚓咔嚓”的声音。火车厢内,灯火通明,往窗外望去,只能看见漆黑的而又连绵起伏的群山……我抬头望向天空:平日里的几颗小星星全都不见了踪影,惟独月亮独自挂在夜幕中,呆呆地望着空寥的夜空。车厢里,很静。人们早早地都睡了,大概都在梦境里与家人团聚吧?而我,则正坐在窗边,静静地坐着,静静地望着车窗外,静静地回想着自打我懂事以来的往事。酸、甜、苦、辣一起涌上心头,那复杂的情绪让我不知所措,很不是滋味……这时,妈妈早已进入梦乡,爸爸也在翻看着带来的书籍。第一次和果果交朋友时,总觉得自己和她是很般配的一对朋友,很玩得来。可是不久,她又和静静打得火热,似乎比和我在一起还快乐,还亲密无间。每次我想邀果果去玩或者是一起完成某项作业时,她总会问:“顺便叫上蓝蓝好吗?”而我和静静也不是很熟,玩不到一块,总会让我左右为难,但也不好说不行,只能硬着头皮答应;每次果果的单车坏了,到了学校,总会问我:“佳,你有没有踩自行车回来?”我说有,她便很高兴地问:“放学你搭我回家可以吗?”我也只能说好。每次,果果也只能在她有困难的时候才想起有我这个朋友,每次,果果举行一些party时,第一个想到的却不是我。“佳,今天是我生日,我已经叫了静静、杰杰……加上你一共7个,你来吗?”加上我一共七个?难道我注定永远都只能在朋友需要添多个人数的时候才能想起的“朋友”吗?有时,我真的想一个人独来独往,我行我素,就算没有朋友也没关系。可是当我有烦恼时,才觉得有朋友也是件好事,可以向她哭泣,可以向她诉苦,可以向她寻求安慰……“呜……”随着火车的一声长鸣,我忽然想起明天还要早起呢!想到明天可以和自己的亲人团聚一堂,我豁然开朗。对,要乐观。明天,又是新的一天!750字 初三 散文
-
回家后天我就可以回家啦,所以这两天虽然很不耐烦,也可以享受享受。今天我睡了一个最舒服的觉,也是最为享受的游乐园之行。早上九点半出发,十点四十分就到了。远远望过去,惊险得简直令人怀疑是不是人坐的过山车,盛气凌人地在相片里抢镜头。然而,让我眼前一亮的不是那些超新星,而是隐隐约约的摩天轮的影子。我是不是有恋摩天轮情结呢?决定好路线后,我们六个人很快就浩浩荡荡地去大门口,又垂头丧气地进了游乐园。如果你想问我Why,我就会幽幽地盯着你,在你鸡皮疙瘩都起来的时候大喊一声——吃的东西都没了还能开心得起来吗?!我唯一的午餐啊……安检也太严格了吧,食物全都扔掉,哭……别说我们太幼稚哈,第一个奔过去的是旋转木马。也不知道为什么,我看见它就有一种在梦里和现实中都的感觉,那是回忆的发黄信纸吧。玩了一会儿后,又去麦当劳吃午饭。虽说是麦当劳,其实也就是个小吃店,在室外吃饭。分裂就在这个时候开始了,两个人先去开路,还有三个人丢下我去玩了,就我一个孤零零的。徘徊了很久后,我决定去人海中寻找那几根针。皇天不负有心人,当我看到管启文和姚诗杰的背影时是多么激动啊!我们三人帮走了一会儿后又遇到了其他几个人,便又集合去“娃娃一条街”淘娃娃。应该很复杂吧,我又和管启文一起去坐摩天轮了。这个摩天轮比起普通的要快很多,也有趣很多,可以避避暑啊。从这个岁数比较大的摩天轮上我们看见了不一样的世界,其实我喜欢摩天轮应该是因为可以做梦吧……随后我们二人组合去寻找空中缆车的乘坐点,找啊找,折回来又返回去,折腾了三四次才找到,我们大概跑了三公里啊。可是非常无语的是,空中缆车直接送到出口,可是我们要在入口集合呀,那就又要走那么多的路。好累啊,还是……不坐了吧。不写了不写了,懒得继续写了。快点洗澡去……700字 四年级
-
回家家,是我们生活的港湾,遇到大风大浪,遇到挫折困难,遇到伤心失意,我们心里总有一个念想,那就是——回家。家是温馨的代名词;家是快乐的代名词;家是幸福的代名词。可是,为什么就是有人偏偏不爱回家呢?老师给我们讲,他的小儿子这个暑假没有回来,他写了一首小诗,诗中有几句是这样的:“小鸟清晨踏着晨曦走出了窝,而今最后一丝晚霞也下了山坡,怎么我还听不到小鸟回归的歌?”看着这些字句,我充分体会到,如果孩子们没有回家,父母是那么牵挂,多么想念。回家,漂泊在外的游于总想着这两个字眼。而当我遇到挫折困难时,我最想做的事,也是回家。考试是所有学生都害怕的事,每次在大型考试前,我都会在家抱着书拼命地“啃”,直到自己快要消化不了为止。而爸爸每次看我这样,都说:“不要这么紧张,有什么关系,又不是好重要的,走,我们出去散步。”我说:“考差了你负责?”爸爸对我笑眯眯地说:“我的女儿会考差吗?考差了也不会怪你!”我冲他笑了笑,没理他,继续“工作”。有时弄到自己神经崩溃,筋疲力竭,快要招架不住时,妈妈就会过来:“来,我来给你按摩!”妈妈下手虽有些重,但还是很舒服,很放松。考试如期而至,虽然还没复习好,但考试还是要进行。结果正好爸爸所预料的,没考好。天空下起了小雨,我没打伞,看淋雨能不能清醒点吧!街上路灯闪耀,是在笑我愚蠢吗?我心里油然而生一种想法——我要回家。家是我这只小船停泊的港湾。我要回家,家里有妈妈在等我,为我做了一桌子香喷喷的、可口的饭菜;家里有爸爸在等我,等我和他一起讨论有关学习方面的问题,妈妈还会给我按摩,爸爸还会给我疏导思想,排除压力……我要回家,我要快点回家。家是受伤小鸟躲避的巢穴;家是袋鼠妈妈肚上的孕育袋;家是是鱼儿躲避敌害的石缝……朋友们,赶快回家吧!赶!快回到属于你自己的温馨的港湾去吧!700字 六年级
-
回“家”初中,我的言语少了许多。在这个陌生的校园中,我的不适应化作了沉默。日日夜夜,我无时不思念我那温馨的家—-软软的沙发,暖暖的被窝,热腾腾的饭菜……连黑板上“π”的数学符号也成为家中的小饭桌。人积蓄太多,那貌似的坚强总会崩塌。我亦如此。那时的我下足决心,打给母亲。“喂!”电话那头传出温和的声音。这种声音十分熟悉,就像幼时母亲摇着我讲故事那般。我顿时感到安心。我不禁泪目,用颤抖的声线说:“妈——”“怎么了,宝贝?”那头又惊讶又担忧。“我不想在这读了,我想回家!”我不知我是用何等恶毒,不负责任的想法告诉她。“宝贝,不哭。”她顿了顿,“但记住,只有坚强的你,我才会欣赏哦。”她仿佛在挣扎着什么,声音有些异样,可我没有再觉察出什么。母亲沉默了一会儿。我也默不作声。“你可以试着去交交朋友。”这就是我听到她的最后一句话,我不小心摁到挂断,可我也不愿意重拨电话。她也没有再打过来了。我离开了电话机。寝室走道的黑暗吞没了我,又增几分惆怅。第二天清晨,当令人生恼的铃声响起。又是一天的虚度,我这样想着。果真,发呆十五小时,胡乱做完了作业,我又行走于那黑暗之中。推开宿舍门的那一刹。我敢说这会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刻。“欢迎回家!”七种不同的声音交织一起,声音中带着欢快,散发着热情,充满了和谐温馨;七张花般的笑脸朝我绽开,七双手有力地抱住我……当我扑倒于她们怀中,哭得情不自禁之际,我竟有几分说不出的畅快,那是只有回家才能体悟到的释然。这是我第一次喜极而泣。回家,真好!有你们陪伴真好!那以后,感觉回“家”真是一件很美好很期待的事!我并不在意那是不是母亲与室友沟通后产生的“假象”,而是感动于家的温馨与“家”的温暖。700字 六年级
-
回家家是一盏温暖的灯,照亮你成长的路;如一把锋利的巨斧,为你劈开路上的荆棘。家,是最快乐的乐园,是最安全的地方,也是最温暖的避风港。在黑夜拥抱的晚上,鸟儿发出刺耳的鸣叫,在风的逼问下,树连连摇头,那左摇右晃的影子,时不时跳上窗帘。房间里的女孩不禁有些惊慌失措,紧紧地用被子包住自己,眼中映出的尽是恐怖。这个女孩就是我。那天早晨,我和妈妈来到老家,活泼好动的表姐出门迎接我,我蹦蹦跳跳的跟她上楼玩耍。但快乐的时光在我们的欢声笑语中一下子就溜走,在妈妈一次又一次的催促下,我不情愿的向门外走去。站在门口,我依依不舍地走上车。这时,外婆叫住了我,说:“留一晚吧!”我知道外婆一开口,妈妈一定答应,欣喜的笑容便重新映上了我的脸颊。不怕你笑话,长这么大,我还从没在别人家里住过呢!楼下断断续续的说话声渐渐被夜晚带走了,留下一片寂静。我洗完澡激动地爬上床,表姐卧在我的身边。“啪”,灯关了,房间顿时变得沉寂。我望着漆黑的四周,眉头紧锁,眼睛马上死死地闭上。一个小时过去了,身边传来表姐的鼾声,可我依旧没有任何睡意。不知怎么,脑海里浮现出家中微微亮着红光的蚊香灯和它发出的淡淡香味,想起了放在床边的音乐盒和它那动听的音乐声,想起了夜晚妈妈总是轻轻走进我房间帮我盖上被子……此时的我是多么后悔呀,心中的小鹿不停地奔跑着,家,我好想你!新的一天,在公鸡的鸣叫声中到来。我吃了早饭就迫不及待地告别了外婆,坐上车。眼前的景物一闪而过,婉转悠扬的鸟鸣声声入耳,枯黄的落叶也在轻轻地唱和着,蜿蜒无尽的小路和连绵起伏的群山也阻挡不住我急切的心情,我要回家!在那个晚上,我真正地体会到:任何地方都不及家给予你的关爱和温暖。东好西好,不如家好。700字 六年级
-
回家一阵悦耳的铃声响过,和朋友们一起奔向回家的路,在欢声笑语中会突然发句感慨:“回家的感觉真好!”曾经以为“家”仅仅是一座留宿我的无生命的房子,是我歇息的一角,然而我曾经的“以为”都是肤浅的,或许随着年龄的增长,感受增多,心境不同,认识也不同了吧。前不久,爸爸的腿骨折了,妈妈陪他去洛阳养病的近一个月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家的寂寞,那种莫名的空虚在我心中着落,于是我明白,原来“家”这个名词源于浓浓的亲情。可是家的感觉又何止这些呢?今年春节,我们一家人去深圳玩,玩得当然高兴,可是在空闲之余不免又想起远方的家,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好象传来远方家的问候,思念中的家乡是那般的可爱。后来我明白,在远离家的时候,家永远是我的回忆,那里有童年的回忆,有亲情的回忆,更甚于我已经和那座曾认为没有生命的房子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那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情,或者是心照不宣。有了家就有了避风的港湾,忘不了家人围着餐桌吃饭的情景,也忘不了除夕家人挤在沙发上欣赏晚会的氛围,更忘不了元宵那粒粒汤圆串起的浓浓的亲情……这就是家——一个温馨港湾。我们各有一个小小的家,祖国大陆是海外游子朝思暮想的家,叶落归根是每个华人华侨的夙愿,因为那生于斯、长于斯的温馨回忆,因为那颗流浪异乡的心要找到一个安稳的归宿,这就是源于内心深处的那股回家的冲动。一个贪玩的的孩子总会在天色将暮时,一阵突来的难过侵袭于心,迷失的孩子会哭喊着“我要回家”,那是人的本能,家永远是自己的归宿,就像在人的暮年,心中总会呼唤着“回家”,因为家给了他太多太深的回忆,家的回忆给了他无限的温馨,回家的欲望愈来愈强烈,家就像母亲一般,谁也抵挡不了母性的呼唤,谁也阻止不了对母亲的依恋,深深的乡愁就是深深的眷恋。珍惜我们的亲情,守护我们温馨的港湾!因为等到一千年以后,世界早已没有我……700字 高二 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