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周末放假,我做了一项小实验,叫做“可乐和纯牛奶”,我准备一些纯牛奶和半瓶可乐,然后开始了我的实验。
首先,我拧开可乐的瓶盖,小心地把纯牛奶倒进去,然后把盖子拧紧,放在桌子上仔细观察可乐的反应;刚开始,可乐加入牛奶时,可乐的颜色不一样,牛奶与可乐混合出现白色絮状物,过一段时间后,里面的物质出现沉淀的状态,最后可乐竟然变得清澈了!
这是为什么呢?为了弄明白,我让爸爸帮我查了资料:
可乐有碳酸物质,属于碳酸饮料,牛奶里面含钙,碳酸钙是白色沉淀,就是我们看到的沉淀物质,可乐中的碳酸、山梨酸钾等防腐剂会使牛奶中的蛋白质变性从而有白色絮状物生成,颜色消失是因为过量的碳酸根和水使碳酸钙变成了碳酸氢钙;碳酸氢钙又再次溶于水,就是你看到变清澈的现象。这就是所有的化学反应哦,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处处都发生着化学反应。
聪明的小猴子
星期一的下午,天空碧空如洗、万里无云。山羊村长组织大家准备给没有爸爸妈妈、自己独立生活的小鹿盖一间又大、又宽敞的大房子,听到这个消息,森林里的小动物都来帮忙了。
山羊村长给小动物们安排了适合它们的职位,小松鼠和小花猫是种花的小能手,山羊村长就让它们在院子里种上美丽又好看的花儿;同时让比较聪明的小猴子、大黑熊和小猪去森林里搬运木头。
大黑熊的力气大,它拿起一根木头扛在粗壮有力的肩膀上,健步如飞。小猪不甘示弱地说:“哼!谁怕谁,看我的!”说完小猪就用鼻子拱着木头走了,只剩下小猴子站在原地。因为小猴子既没有大黑熊那么大的力气,也没有小猪那么大的鼻子。忽然,小猴子听到“哗哗哗”的声音,原来在木头的不远处有一条小河,小猴子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好办法:用一根绳子绑在木头上,把木头放在水里,手上拽着绳子,不就可以轻轻松松的运走木头了吗?小猴子觉得这个办法很好,于是开始动手找绳子绑木头。
小猴子找到绳子绑好木头,把木头放进小河里,顺着水流往下走,很快就赶上了大黑熊和小猪。看见它们俩个累得满头大汗,便说:“黑熊大哥、猪老弟,这河水可比你们加起来的力气还要大啊!”大黑熊说:“小猴子,还是你聪明。”于是大黑熊和小猪学着小猴子的方法运木头,很快就到了目的地。山羊村长夸它们都很聪明,尤其是小猴子,更加值得表扬!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慌张,要沉着、冷静地思考问题,才会找到正确的方法去应对。
相似题目
-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哇,太神奇了!”“在水中还真的可以点灯啊!”一阵阵欢呼声从教室里传出,你猜我们在干什么呢?实话告诉你吧,我们正在做一个有趣的科学实验!首先让我们来为这个实验寻找工具,需要一个打火机、一长一短两根蜡烛、一个玻璃杯和一些凉水。实验快要开始了,我们迫不及待地围了过去。“人们常说水火不相容,但今天火就是不信这个邪,在我们水中点灯的实验中它就是要水火相容!”老师的话音刚落,教室里就炸开了锅,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我想:荒唐透了,在水中又怎么能够点灯呢?想着想着,实验已经开始了!同学们都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观察着老师的一举一动,而老师则镇定自若,就好像这个不可思议的实验一定会成功似的。老师先点燃一根小蜡烛,然后把大蜡烛放在小蜡烛的外焰上,使之产生蜡油。接着,老师利用蜡油把长蜡烛固定在杯子的底部。该往杯中加水了,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当老师一颤一抖地把水倒进杯子中时,有一个同学不小心碰到了桌子,蜡烛被水浇灭了!看来,要做到水火相容还是很难哪!第二次试验开始了,我们目不转睛地观察老师的一举一动。这次,老师在倒水时小心翼翼,生怕蜡烛被水再次浇灭。我望着刚刚还熊熊燃烧,现在却忽高忽低的火苗,心想:这一次,实验会成功吗?过了一会,我们惊讶地发现蜡烛的外围形成了一圈圆柱体的保护圈,而且火苗正在低于水面的位置熊熊燃烧,实验成功了!同学们拍手欢呼!想知道这个实验的奥秘吗?告诉你吧,水中点灯并不是真的水火相容,而是因为水是凉的,水冷却了蜡烛的外部,火焰无法融化蜡烛的外部,因此蜡烛的外部就会形成保护圈,保护中间的蜡烛不断向下燃烧。今天的实验课让我受益匪浅,我不仅学到了科学知识,还开阔了眼界,真可谓是一举两得啊!以后,我要做更多的科学实验,探索更多科学的奥秘!700字 三年级
-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气球平时是我们喜欢的玩具,今天我们在快乐作文的课堂上用气球来做非常有趣的实验。我们先做了一个实验——坚强的气球,实验材料有:一盒图钉、一个气球。实验开始前,老师问大家:“你们觉得用图钉扎气球,会不会爆炸呢?”“会!”“肯定会爆炸,这可是……”同学们争先恐后地答道。实验开始了,老师把一盒图钉全部倒在桌子上,一个一个地摆放好。将吹满气的气球轻轻放在图钉上,气球竟然没有爆炸!我们看的目瞪口呆。老师又使劲地按了按放在图钉上的气球,还是没有动静,我们迫不及待地凑了上去。无论老师如何用力,气球好像有了魔力,竟然在图钉上跳起来舞,这难道不是坚强的气球吗?实验给我带来了快乐,也激发了我的好奇心,我喜欢做实验!300字 三年级
-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今天,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实验--盐水浮鸡蛋。啊?盐水怎么能浮鸡蛋呢?我带着这个疑问,开始欣赏了老师的“表演”。老师准备了一个鸡蛋,一袋盐,一根玻璃杆以及一根搅拌勺。老师问:“你们谁能用这些东西让鸡蛋浮起来呢?”同学们面面相觑。因为在此之前,根本就没有听过鸡蛋可以浮起来。接着老师开口说:“同学们睁开你们的双眼仔细观察,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然后老师往玻璃缸里倒了一些水,加入了一勺盐,用搅拌勺搅拌之后,将鸡蛋小心翼翼地放入水中。可是鸡蛋一点面子也不给老师,紧紧的靠着缸底,眼看着老师就这样失败了,他却很快做出反应对同学们说道:“别急。”然后又放了几勺盐下去搅拌,这个时候鸡蛋开始摇摇晃晃的浮上了水面。老师又抛出了一个问题说:“为什么鸡蛋可以在水里浮起来呢?”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小声地讨论了起来。老师看我们说的差不多了,最后一锤定音,告诉我们:“鸡蛋能在水中浮起来,是因为盐水的密度大于鸡蛋的密度。”科学的奥妙就藏在生活中的点滴中,我们要在生活中细心观察。400字 三年级
-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寻找静电你们听说过带电的报纸吗?你们一定会想:报纸怎么会有电呢?我也是这样想的。于是,我带着这个疑团,做了这个实验。按照要求,妈妈帮我找了一张报纸和一支铅笔,然后把报纸按在白色的墙壁上,用铅笔的侧面在上面使劲摩擦。偷偷告诉你:这样可以把报纸吸在墙壁上哦!过了一会儿,它好像和我作对似的,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吸在墙壁上。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可可,这样不行,你可以把报纸剪成小小的碎片,然后用塑料尺子在爸爸的短发上一直摩擦,然后再把尺子往纸上凑,会有惊人的结果哟!我把爸叫了过来,我俩议论纷纷,爸爸终于说可以,我把尺子在老爸头上摩擦,过了两分钟,我小心翼翼地把尺子往纸上凑,真的吸上来了,“成功啦!”我、妈妈、爸爸异口同声地回答。顿时,喜悦之花在我心里绽放。看来生活中处处都有学问,有待我们一一去探索发现。350字 三年级
-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火烧纸杯上课了,“当火遇到纸会发生什么?”老师莫名其妙地问。啊?幼稚到三岁小孩都知道的问题,老师是不是烧糊涂了。这让我们全班一头雾水,我敢说接下来的课一定会非常有趣。实验一开始做实验了,闫老师拿出纸杯、蜡烛、打火机这三样物品。她先让我们辨认一下纸杯的真假,然后“啪”的一声打开了打火机点燃了蜡烛,小小的火苗燃烧了起来,当闫老师将纸杯步步逼近火苗时,这火瞬间从小苗子变成了一条大火蛇,将杯底吞了下去,接着,雪白的杯身变成了黑色,杯底变成了一个大洞,从杯口里冒出一大股浓烟,把老师的小书屋弄的乌烟瘴气。同学们见状,有的大声尖叫,有的四处逃窜,还有的都躲到桌子底下去了,而我在一旁大声尖叫,老师看到杯子都快被这条火蛇给吞没了,急忙的大口吹气,可同时老师犯了一个错误:火越吹越大,是不会被吹灭的,可老师实在没有办法了,直接用脚使劲踩,这才灭了这一条火蛇。看来老师是在撒谎,火怎么可能不让纸燃烧呢?老师你这回一定要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实验二第二次实验,这回老师拿出了相同的道具,只不过这回的杯子里面装了一些冷水。火蛇又一次来到杯底,可这次并没有烧着,闫老师让我们来计时1、2、3,三秒钟过去了,没有看到任何变化,接着我们继续28、29、30……58、50、60……一分钟过去了,我只看见了杯子里冒出了一些小气泡,水温也在变化着,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揭晓秘密闫老师和我们说:“因为水在杯子里面分散了纸的着火点。”这节课我们记住一句话:“学科学,用科学。”600字 三年级
相关推荐
-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烧不坏的纸船火会把纸烧船坏吗?我有和你不一样的答案。一天,老师带我们做了一个实验。先拿起纸船,再点燃蜡烛,接着往纸船里倒上水,最后再把纸船放到蜡烛上面。燃烧的火苗像跳舞的小金叶,我想:纸船一定会被烧坏的。过了一会儿,纸船的两边儿变黑了,这时我想:船会烧坏吗?水会漏出来吗?纸船里面的水渐渐变热了,我看到水蒸气像白云一样飘在空中。我的眼睛瞪得大大的,嘴巴张得圆圆的,好像能吞下去一个大包子。这时我想:纸船还没有被烧着,可真神奇啊!熄灭蜡烛后,纸船变黑了,同学们脸上充满了疑惑,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这时老师揭开了谜底:原来是因为水能吸收火的热量,所以纸船没有被烧着。揭开谜底之后,同学们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啊!这次实验真有趣,一个烧不坏的纸船让我增长了见识。300字 三年级
-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今天,我要在家里做一个有趣的小实验,就是让鸡蛋浮起来,鸡蛋在我们日常生活里很常见,那么今天就让我们研究一下鸡蛋的奥秘吧。一般人都认为鸡蛋放入水中会沉下去,那可不一定。在做实验之前,我们首先得准备好材料,分别是玻璃杯、鸡蛋、清水、食盐、勺子和一根竹筷,还要把鸡蛋洗的干干净净。我先拿出玻璃杯,往杯里注入大半杯水,然后将鸡蛋轻轻的放入杯中,鸡蛋慢慢的沉入杯底,像是一个潜水员慢慢地潜入海底一样。然后再往水里放了两勺盐,用竹筷慢慢的搅拌,可是鸡蛋纹丝不动,像是一个小宝宝在睡觉,我又放了一勺盐,可还是纹丝不动,我气的火冒三丈。我又连续放了四勺,鸡蛋就像刚睡醒的小宝宝,我激动的一蹦三尺高,我连忙又放了几勺盐,鸡蛋慢慢的冒出头来,像是一个小脑袋从水中冒出来。我认真思考,但是还是没有想出来这是什么原理,我就出去问妈妈,妈妈告诉我说:“当鸡蛋的密度小于盐水的密度时,就会冒出头来,当鸡蛋的密度和盐水一样时,鸡蛋就会在中间,鸡蛋的密度大于盐水的密度时,鸡蛋就在水底下。”哇,实验真是太有趣了。400字 三年级
-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今天我做了一项小实验——隔空灭火。首先,我们要拿出蜡烛、量杯、白醋,还有小苏打。我先往量杯中倒入白醋,再加入一勺小苏打,哇,好多气泡啊!我赶紧拿出蜡烛放在桌上,这时候刚刚还往上升的气泡,现在都已经累了——开始下沉。妈妈用打火机点燃了火,我马上用量杯慢慢往火苗靠近,我的手开始颤抖,眼睛全神贯注的盯着火苗,上下嘴唇挨得紧紧的:“这次能不能成功呢?”现在,火已经和量杯非常近了,可是火一点反应都没有,反而还在那烧。我一气之下,把量杯和火靠得非常近,近的火都把量杯烧了一小口,但还是没有成功熄灭火。我失望极了!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失败?我觉得是这个实验存在问题,那我再试一遍吧!前面的过程都一样,那就从气泡这儿开始说起吧。这次,我的速度很快,因为我在妈妈点火的时候,就开始加好白醋和小苏打,妈妈点好了,我赶紧把量杯往火苗靠,霎时,火苗一下子灭了,我高兴得都说不出话来。我把第一、二次实验做了对比,终于知道了不同之处。第一次我是气泡沉的时候向蜡烛靠近,而第二次是气泡往上冒时向蜡烛靠近。为什么气泡的位置不同?就会导致实验的成功和失败呢?让我们来看看实验原理吧!小苏打和白醋产生的气体是不可燃的,而且比空气重,所以会沉在杯底,但这个气体可以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所以火焰因为被隔绝氧气而熄灭。这些看似简单的小实验,却隐藏着许多大智慧,还有很多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550字 三年级
-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鹌鹑蛋浮起来了鹌鹑蛋能在水里浮起来,你信吗?不信的话让我们来看看吧!老师准备的材料有烧杯、半烧杯水、一根一次性的筷子、一袋很咸的盐,还有就是我们实验的主角,是一个带有褐色斑点的鹌鹑蛋。首先老师小心翼翼地把鹌鹑蛋放到水里,鹌鹑蛋像一个小石头一样沉到了水底,再也浮不上去了。这时我们都半信半疑,鹌鹑蛋到底能不能浮起来。老师拿起盐,慢慢地倒进烧杯里,然后不停的搅拌,水开始变得浑浊了,鹌鹑蛋就浮起来了一点,我们都以为实验失败了。老师吸取了教训,拿起了那袋盐,又倒进水里,搅拌了一会,鹌鹑蛋终于浮起来了,就像一条小鱼一样浮上来找吃的。这时尤华旭说:“老师你把鹌鹑蛋按下去试试。”老师用筷子把鹌鹑蛋按了下去,鹌鹑蛋又快速的浮了上来。尤华旭又说:“这水到底咸不咸,有可能你倒的别的东西。”老师用筷子蘸了点水,让他舔了舔,咸得他说不出话来,逗得我们捧腹大笑。鹌鹑蛋为什么能浮起来?因为鹌鹑蛋在清水中也会受到浮力,但还不足以使它浮起来,而在盐水中鹌鹑蛋受到的浮力更大,所以就浮上来了。400字 三年级
-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鸡蛋溺水实验今天课上,小胡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别具一格的实验课。实验是这样的:只要往水里加盐,就能让鸡蛋小人浮起来,我们听了都半信疑。实验开始了,老师准备了一个透明杯,一袋盐,一根细细长长的搅拌棒,一杯清撤的水和一个既可怜又荣幸的鸡蛋。首先把鸡蛋小人儿放入水里,入水的一瞬间,它就像一位跳水运动员完美地落水。过了一会儿,鸡蛋在水里纹丝不动,仿佛在呼呼大睡一般。它的美梦即将被我们吵醒,因为我们要往水里撒盐了。盐飘飘洒洒地降落,杯子里顿时下起了鹅毛大雪,美丽极了。我们又将搅拌棒在杯里搅拌,鸡蛋在水流的影响下,卷入了这个可怕的水龙卷当中。它似乎在说:“小胡老师,我刚做的美梦被毁了,求求你快停下吧!”小胡老师好像听懂了它的心声停了下来,鸡蛋小人也终于可以喘一口气了。鸡蛋并没有浮起来,我心里原本燃烧着的激动的火,就这样被熄灭了。第二次,我们又往里面撒盐,杯里又下起了皑皑白雪,细细长长的搅拌棒再次深入水中,追赶着鸡蛋小人。它好像又发出了求救,小胡老师和鸡蛋有了心灵感应,又停下来了。这次鸡蛋终于上升了一点儿,我心里的火苗又开始燃烧了。第三次,我们把整包盐都倒了进去,杯里宛如雪火山喷发了一般,水比之前的两次更浑浊,水位比之前更高了。搅拌棒再次伸进水中,鸡蛋好像在说:“小胡老师,我快被折腾死了,而且还让一波雾挡住了我的视线。”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大家屏息凝视,鸡蛋终于不负众望浮到了水面上。它仰起头,呼吸着新鲜空气。老师说这个实验之所以成功,是因为盐水的密度比鸡蛋大,所以鸡蛋上浮了。这次实验不仅有趣,还让我增长了知识,更让我懂得了学习要积少成多,也要坚持的道理。650字 三年级
-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今天,上科学课,科学老师让我们做一项小实验——“不会下沉的鸡蛋”。我一听,兴奋极了!我迫不及待地回家做了这个小实验。我刚回到家里,就开始准备材料:一杯水、一个玻璃杯子、一个生鸡蛋、一袋盐。第一步:我先把水放进玻璃杯,接着把鸡蛋放入杯子里。一会儿,我看看鸡蛋是不是浮上来,结果,鸡蛋没有浮上来。老师说鸡蛋会浮上来的,老师一定在骗我。我失望极了!我又做了一次,突然想到了还有一袋盐。我开始放盐,然后来回搅拌,结果鸡蛋真的浮上来了!我兴奋极了!可是鸡蛋为什么会浮上来呢?我上网搜了一下,原来是因为盐水的浮力大,密度大于鸡蛋,把鸡蛋给托上来了呀!我这才明白过来。这次小实验,不但培养了我的动手能力,也让我增长了许多知识,更让我明白了一个小道理:做任何事只要坚持不懈,就会成功!300字 三年级
-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老师带了一个鸡蛋来了,同学们议论纷纷,是让我们吃呢?还是观察呢?还是干什么呢?“我们要把这个鸡蛋立起来。”老师一说,很多人都不相信。鸡蛋刚发下来,。它是椭圆形的,两头尖尖的,非常光滑,要怎么立呢?老师却说不能弄破。我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形成一个金钟罩,罩在鸡蛋上,然后慢慢放开。不过鸡蛋像喝醉了一样倒在桌上,眼看就要掉下“悬崖”了,我赶快把它拿起来。之后,我试了很多次都没成功。天啊!这鸡蛋跟我有仇吗?不出意料的是大家都没让鸡蛋立起来。只见老师请来了“盐”出手相救。她往桌子上倒了一些盐,再让连振旭把鸡蛋放上去。他紧紧盯着鸡蛋,手在发抖,小心翼翼地放在放上去,结果鸡蛋立起来了。每个同学都这样弄,所有人都成功了。大家目瞪口呆,我恍然大悟,原来鸡蛋真的能立起来!300字 三年级
-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听说吃桔子时不能玩气球,为什么呢?我想做个小实验。材料是几个气球和一个桔子。首先我吹了一个气球,把它扎好。再剥一个桔子,把桔子果肉里的汁挤到气球上,果汁滴到上面,顺着气球壁流下来,气球却毫无反应,看来果汁对气球没有影响。那么果皮呢?我又吹了个气球,把皮贴在气球上,也没发生什么。正当我感到奇怪时,看见气球在快速缩小。我观察了一下气球,发现碰到桔子皮的地方已经漏了个小孔,正“滋滋”地往外冒气,看来桔子皮能让气球化掉。是桔皮里的汁起作用了吗?我又吹了第三个,把桔子皮的汁挤在气球上,刚溅到一点就听“砰”的一声,气球爆了。原因找到了。我查了一下,桔子类的皮里有一种成分叫“芳香烃”,能溶解橡胶。而气球是用橡胶做的,它俩碰到一起,就像干柴遇到烈火,一下气球就炸了。大家玩气球时,千万不要吃桔子类的东西哦!300字 三年级
-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今天我在家里做了一项小实验,首先要准备的材料:磁铁和缝衣针。我先把缝衣针和磁也放在一起摩擦摩擦,接着再把缝衣针弄下来,然后把缝衣针放在带铁的东西上面,缝衣针就会和带铁东西相吸,最后这个实验就完成了。你问我当时的心情是什么,我当时的心情就是兴奋和害怕,兴奋是因为我这项实验成功了,害怕是因为我怕缝衣针会扎到我的手。但是我不明白为什么针能吸在铁上,于是我便跑去问妈妈,妈妈满脸笑容的对我说:“因为磁铁上有磁力,针在它身上摩擦,也有了磁力,所以针才会吸在铁的上面。”听完妈妈说之后我便恍然大悟。之后我想到了法布尔曾经说过:“在对某个事物说是以前,我要观察、触摸而且不是一次,是两三次,甚至没完没了,直到没有任何怀疑为止。”所以我们以后要多观察才能有所发现。300字 三年级
-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这一次,我做的实验是胡椒粉和盐如何分离。材料需要:胡椒粉、盐、毛巾、勺子和一张白纸。我先在桌上铺上白纸,接着,再把盐和胡椒粉洒在白纸上。然后拼命地用毛巾摩擦勺子,最后用勺子去吸胡椒粉。这个实验利用的是静电原理。可是我的勺子根本没有吸起胡椒粉,即使勺子马上要碰到小作料堆了,也没有吸起胡椒粉。我想大概是我摩擦的不够用力,产生的静电不够多。妈妈说,我放的盐和胡椒粉太多了,盐都把胡椒粉盖住了,哪怕我把勺子摩出火花来,估计胡椒粉也飞不出来。第二次,我就把胡椒粉和盐都只洒了一点点,并且更用力地摩擦勺子。这一次,我居然成功了!胡椒粉被吸到了勺子上!虽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实验,对我来说,成功也不容易啊,有很多的小细节。300字 三年级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