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角遇到爱1200字以上

转角遇到爱

1200字以上 初三 书信

第四章

“少爷,千流小姐,已经到了,请下车。”管家先下车然后恭敬的先给洛月开了门,然后给了司机一个眼神命令,司机马上恭敬的为另一侧的迹部开了门。

洛月下车后,发现自己处于一座城堡般华丽堂皇的欧式建筑前,装修之豪华让这个贵族小姐都稍微感叹了一下。

“欢迎景吾少爷,千流小姐!”佣人们整齐的站成一个方阵,标准90度鞠躬和和谐的声音一看就是受过专业训练的。

洛月对他们微微点了一下头,迹部则是连眼皮都没有抬一下就走了进去。

首先是由金色砂纸皮铺的华丽走廊,两壁挂满了世界名画,隔几幅画还会有一盏欧式古典烛台悬挂在那里,只是蜡烛没有点燃罢了。

接着是上等大理石铺垫的200多平方米的大厅,5层楼高的通顶天花板上挂着一座豪华水晶吊灯。

水晶的光芒照在大理石地面上,又反射到上等壁纸覆盖的墙面上,给整个大厅又增加了几分富丽堂皇的感觉。

洛月跟着迹部一直走到大厅,然后她看见一个一身黑色纱裙的女人站在宽大明亮的落地窗面前,右手举着一杯红酒,红酒娆人的颜色衬托出了女人令人窒息的美丽脸庞。

“妈,我把千流洛月带回来了。”迹部一把抓过洛月,推到女人面前。

迹部母亲一挥手,旁边立刻有佣人举着托盘上前,她把还有一点红酒的酒杯放在托盘上,冷眼打量着洛月。

洛月有一点不自在,她第一眼见到迹部母亲有一种冷艳的感觉,现在迹部母亲又用那种冷漠不带一丝感情的眼神看着洛月,弄的她有一点不知所措。

但是洛月毕竟是贵族小姐,早就学会了如何应付这种场面。

她扬起最灿烂最公式化的微笑,45度鞠躬,甜美的声音从她嗓子里滑出,“迹部阿姨好,我是千流洛月,以后还请阿姨多多指教。”

整个动作高贵而不做作,清爽而不轻率,流畅又优雅。

迹部母亲看着洛月,恩,确实和以前的那些女孩子不一样,一点也不做作,气质还有教养都能看的出来是一个上等家庭出身的女孩子。

迹部母亲这才扬起笑脸,显的比刚才慈祥温润多了,“我可以叫你洛月吗?以后就要成一家人了。”

洛月微笑着抬起头,“当然可以,阿姨可以这么叫我,我很高兴!”

迹部没有一直站在洛月身边,则是一屁股坐在了高贵羊毛和上等羽绒组成的柔软大沙发上,一个响指,立刻有人送来一杯威士忌,迹部边慢慢饮用边漫不经心的听着洛月和自己母亲有一搭没一搭的谈话。

通过简短的谈话,迹部母亲立刻就喜欢上了这个有着甜美微笑,完美外表,思绪灵敏活波可爱的女孩子,不愧是雅子的女儿,简直和她年轻的时候一样惹人喜欢。

“你父亲和母亲都在花园里喝下午茶,洛月,你和景吾都去问候一下吧。”迹部母亲微笑着拉着洛月的手,看的出来她真的很喜欢这个女孩子。

“好的,迹部学长,我们走吧。”洛月转头看着迹部,发现他在喝酒。

现在才是下午就喝酒?晚上的舞会怎么办?他的胃是铁做的啊?

“洛月你叫景吾什么?”迹部母亲疑惑的打断了洛月思绪。

“迹部学长啊。”洛月不知道迹部母亲要说什么,迷茫的睁着她那双湖蓝色的大眼睛。

“傻孩子,你们都已经订婚了,只是没有举行订婚仪式而已,怎么还叫学长?叫他景吾就好了!”迹部母亲一脸慈爱,和刚才洛月刚见到的那个冷艳的女人简直判若两人。

迹部一听差点没有把口中的酒喷出来,擦了擦嘴,不满的看着自己的母亲,“妈!我们才刚认识啊!”

“就是啊,迹部阿姨,我是刚刚才认识的迹部学长,马上就这么叫,不太礼貌吧?”洛月难得和迹部意见一致。

“什么礼貌不礼貌?他是你的未婚夫啊,和未来的丈夫要什么礼貌啊?还有景吾,你要叫洛月的名字,你现在是怎么称呼洛月的?”迹部母亲的表情有一点孩子气,洛月发现自己也慢慢的喜欢上迹部母亲了。

洛月听到未来的丈夫这句话的时候,有一种特别的感觉划过心底,未来的丈夫?就是要共度余生的人。

迹部景吾?要和我一起分享我的后半生?

为什么现在心里没有刚刚知道这个消息时候的那种难过伤心的感觉,反而有一点期待和兴奋?

“叫她千流洛月啊。”迹部不以为然,继续喝着手中的威士忌。

“居然叫全名?你才叫没有礼貌呢,以后叫她洛月!听到没有?”迹部母亲为洛月打不平,一旁的洛月看见迹部有点无奈又为难的样子在心里偷偷的笑。

迹部妥协的点了点头,“知道了!洛月!”

又一种异样的感觉从洛月心中升起,就在迹部说出“洛月”两个字的时候。

洛月不禁捂住胸口,刚才这里,好象有一点不正常,到底怎么了?

“洛月不舒服?”迹部母亲看见洛月有一点发呆又捂着自己的胸口,立刻担心的询问。

“哦,没有事情啦,谢谢阿姨担心。”洛月扬起一个灿烂的笑容证明自己没有事情。

迹部一口喝光了杯子里的酒,站起身,走到洛月还有自己母亲的身边。

“那我和千流……”迹部刚要说千流洛月,却被自己的母亲用眼神瞪了回去,不自然的清了清嗓子,“那我和洛月先去花园了问候千流叔叔他们了。”

迹部说着拽起洛月的胳膊,然后像花园走去。

洛月有些不满的看着迹部,又是用拽的?不过迹部和他母亲说话好象从来不用“本大爷”而是用“我”。

看来迹部这个人还蛮尊敬长辈的嘛!

“那迹部阿姨一会见。”洛月匆匆像迹部母亲鞠了一躬,还没有来得及露出一个甜美的微笑就被迹部拽走了。

青春无处安放

1200字以上 初三 书信

我想知道,为什么一瞬间我们就在风里长大了。那些花开,那些日落,那些明亮的青春以及上扬的嘴角,究竟是怎样呼啸着穿过我的身体,流淌的如此干净。

——用一段不知名的文字做引

很久很久以后的现在,我开始怀念很久很久以前温馨恬静的时光。它们就像柠檬薄荷味的木糖醇一样美好。我弄不懂为什么那些曾经信誓旦旦的说要一起走下去的人最后还是莫名的离开了。是的,我在怀念那些已经死去了的曾经。怀念那些如今形同陌路的旧人。我想把她们从心底连根拔起,却有了一个靠时间,甚至死亡都无法愈合的伤口,而我,注定要为某些人痛一辈子。

我总是泪流满面,总是念念不忘,总是不住念想,总是一回忆,便心伤。我问自己,为什么,我可以锁住笔尖的行云流水,轻吟浅唱,为什么,却锁不住隐匿文字间的爱与忧伤?我的生活真是像极了一场反复上演的悲情电影,那些催人泪下的镜头一次又一次出现在我单薄的青春里。故事的结局永远是我在暗夜的伊始,拖着被落寞拉长的身影,独自走向巨大的失落。周围是大片大片的悲伤。也许,It

is

written.(这是命中注定的)

River说,我就像是一个被锁进大大的水晶玻璃盒子的娃娃,目光冷漠的穿越透明的四壁,对外面发生的一切都漠不关心,对所有人的温情也全部视而不见。只有没有人的时候,才像个埃及木乃伊,动也不动,一遍遍默数自己的悲哀。或者像只孤傲的黑猫,受了伤只懂得独自蜷缩在角落,舔舐自己的伤口。

是,如她所说,我在努力伪装,掩饰骨子里抹不掉的绝望。我极力在别人面前隐藏自己黑暗的一面,却在她们看不见的地方迈着平静的步子,轻悠的走向黑暗的深渊。就这样,灵魂游荡在觉悟与堕落的边缘,找不到皈依。

这些是她知道的。可是,她不知道我原本也想做一个快乐的孩子,却发现看起来越简单的愿望其实越难实现。命运不可变更的让我孤立无援的生活在黑暗里,无论如何都没有办法从悲伤的漩涡脱身。我的世界,阳光不曾来过。在黑暗里凝视我的,遁于无形一直陪伴我的,只有悲伤。

我终于认清了这世界的真面目,它不符合我所有的梦想。在对它的一切彻底失望了,我开始学会用幻想解决问题。幻想一个云淡风轻的地方,也在幻想一个安静游离的女孩。

我总是意犹未尽的想起这个叫林雨陌的女孩。她同我一样害怕阳光,因为它会灼伤视线与心。也是因为习惯了阳光重新步入阴影时,冰冷的痛楚会更加刺骨。我们都不喜欢QQ那种的对话式的交流,一直都在用邮件聊天。。

我们会聊起很多。她告诉我,她最喜欢的作家是张爱玲,因为她的文字深刻而现实,她喜欢这种赤裸裸揭露世界的直白——尽管她总是一边读一边发出沉重的叹息。我不知道那是签名档还是别的什么,总之在她信的结尾永远都有这样一句话:人是行走着的影子,虚无的飘浮在空荡的世界。

前半句出自莎翁的手笔,后半句她说是她自作主张补全的。

当我心情不好时,她总是想方设法的安慰我,也有办法让我平静下来。我承认,小陌是最理解我的,只有她能读懂我的悲伤。可每次当她悲伤的问我,为什么就算付出再多,要离开的人也终会离开时,我却无言以对。我亦能读懂她的悲伤。只是,我从来不会安慰人罢了。只好手足无措,紧张的沉默着。然后,小陌会难过,却很认真的告诉我,也告诉她自己:承诺只是比谎言高一级,本质都一样。和庞大的世界相比,我们又是多么渺小。之后就是她不停的打字,直到十指的指尖开始发烫。然后发给我。我坐在电脑前安静的读。读到最后,我诧异的发现,那句千篇一律的言语变成了:也许没有结局的结局,才是最好的结局吧。

我开始向每一个在网上熟识的人讲述林雨陌的故事。她们听完后都沉默着不说话。只有羽淡淡的回复我:其实那个林雨陌,就是你自己吧。因为对现实生活的绝望而臆想出来的另一个你,幻想中的自己。

我蓦地发现,原来我心疼了那么久的小陌,只是我关于自己的一场幻觉。米切尔说,电影是一秒二十四格的谎言。那么,生活呢?又是一秒穿插了多少帧的谎言?我不是被那些矫情的剧情欺骗,竟然是被自己所欺骗。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渐渐沉溺在自己的幻觉中,无法自拔。于是,我开始怀疑,我记忆里的一切到底有多少是真的,而又有多少仅仅是我的幻觉呢?

在怀疑了很多以后,我甚至开始认为我自己本身就是一场幻觉,是那些对世界极度失望的人为了找个依靠臆想出来的。我不属于这么错综复杂的世界,自然会与这个冷漠自私的世界格格不入。我只是一场穿梭在流俗的街道,行走于斑驳的浮华中的幻觉。而幻觉,就是幻像,幻听。都是假的,总有一天会消失的。我这样想。我不想灯自己真正消失时,听到别人为臆想奏起苍白的骊歌,看到别人为臆想撩起悲伤的思绪。那么,就让我一个人失忆。消失在世界里。

空气里氤氲着绝望的味道,是谁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是谁说总有人在等你的?是谁说事情总会有办法的?这些字句早已失去了原本光鲜亮丽的华美衣裳,只留下无尽的苍凉。我开始在脑海里重播听到这些话时的光景。意外的发现说这些话的人也都站在对应的时间点早就渐行渐远了。那么,我还剩下些什么?这么世界,还有值得我相信的么?可即使现实是这样的不尽人意,我们也还是要努力的走下去吧,不能放手,不能停留;不能填补过去,也不能预知未来。哪怕悲伤的麻木,哪怕空洞的沧桑,都只能义无反顾的走下去。为了那些生命中至关重要的人,为了那些偶尔能想起自己的人,也为了那些出现又离开的过客。我以前总是在想,为什么人明明知道有天会死,还要继续活着?现在看来,大抵是是因为很少有人真正为自己而活,我们都在为别人而活的缘故。

前些日子我们这下了一场很大很大的雪,从周四晚上一直下到了周日。尽管不是第一场,却远比第一场更让人刻骨铭心。周五中午,我站在宿舍的平台上,依着楼梯左边的防护栏,我第一次发现,原来学校的侧面也可以这么好看。雪依然在下,像时光一样簌簌的飘落,弥漫了有些朦胧的空气,像极了山里下雨时腾升的雾。草地,树丛,甬路,都被点染成了皎洁的月光白。恍惚间,我觉得这似乎成了童话故事中美轮美奂的城堡。只可惜,我不是住在城堡里的公主。朋友一直在我身边合唱不同的调子,我突然间好难过,一个人唱起了离歌。下午姜老师决定让我们出去玩,理由很简单:毕竟这么大的雪,真的很久没有过了。我随攒动着的人流一起来到操场,像情书开头是藤井树的妻子那样,缓缓躺在了厚厚的雪地上,轻轻眯起眼睛向上看。这时天空的颜色,真的好漂亮。

听安妮说,当一个女子看天空的时候,不为什么,她只是寂寞。我就这样安静地享受一个人的寂寞,世界突然间安静的像被谁静了音一样。很久以后,我站起身,拍拍身上的雪,看见刚刚躺过的地方深深的拓出我的影像。我微笑着在它的旁边踏出一颗大大的心,然后学莹的样子,捧起一团雪,攥成晶莹的心形图案,小心翼翼的放再大心的正中间。

这应该,是几个月以来,我最快乐的时光了。只是,我真的有点冷。

回家后,我接到了浠的电话。蕾,我写了新日志,去看看吧。我答应下来。只是想在QQ上的200多人里找到她的号码,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无奈之下,我决定将那些已很少说话,以及不怎么熟悉的人都删掉。当我花了近一个小时整理完目光重新游移到好友名单时,QQ上却只剩下了不到五十人。原来,我那么轻易便可以认识一个人,交换一段心情。却也那么容易放弃一个人,抛掉一段过往。当初刻骨铭心发誓要念念不忘的感动也渐渐淡忘。时光,竟然把一切深刻的东西都变的肤浅了。那么,错的到底是我,还是时光?

进入了浠的空间。主页是一张灰白图片,一个女生打着伞在雨中漫步。记得在哪些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在每个雨幕串连成线的天气里,我总打着一把紫色的伞,行走在人群中。不时把头转向街边的小店。给了橱窗玻璃上的自己一个大大的笑容。我还从上面看见花花绿绿的雨伞穿梭在拥挤而繁华的街道,像副色彩游离的画面。凌乱。斑驳。大街上,我与人群逆向。

我一直这么我行我素。甚至在运动场上跑步时,也几乎和所有人的方向都不同。他们都习惯顺时针跑,只有我,永远固执而倔强的按逆时针的方向在白线上奔跑。我就这样,在看清了很多人的脸后,面对面的与每一个晨练的人擦肩而过。

我去看了浠的日志。她狠狠地批判了中国的应试教育。那些话或许在别人看来是千篇一律没有必要浏览的断简残章。却让我感触很深。尤其是文章最后的那句,我不想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

我留言说,我们这代孩子真是悲哀的无可救药。知道么?当班车开进学校的大铁门,我有种很强烈的,想要逃离的感觉。就像是罪犯被押进监狱时一样绝望。

我突然也想写点什么,祭奠我为了所谓的成绩而失去的,比如有了一处交点后却开始向着与我对立的方向无限延长的刘锡莹,比如想了很久却被束缚着无法实现的隐秘的想望,比如母亲孩子气的温柔与父亲呵护的关怀。于是我想注册一个账号,在空间里写下些残破的碎碎念。

其实这是我想了很久的,我不习惯在QQ空间写文章,因为那是一群在现实生活中彼此亲近到触手可及的人。我一直想注册名字是遗忘式怀念的账号。想通过它以一个虚拟的角色入戏,继而用心编写一段感伤的故事来换取陌路的温暖。只是,距离那天已经过去了那么多的日子,我却还未曾在这样一个博客上写下只言片语——甚至还没来得及真正去注册这样一个账号。现在,我真的开始注册这样一个账号,可当我熟练的在用户名那栏打上遗忘式怀念,然后把光标移到下一格时,那串突然冒出的红字把一切设想变得不现实了:用户名已注册。

在那六个字无情的打破了我的幻想之后,我开始疯狂的交笔友。因为如果有了很多笔友,我就会觉得,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我想说话,都可以有人无条件的选择倾听。我也可以同样乐此不疲的去分享别人的心情和故事。

我想,只要我说,就有人在听;只要我想听,亦有人对我说。

这样我就不会觉得孤单了吧。

只是,我并没有交到笔友,一个人没有。于是我总是想起一大堆的话,却不知道该对谁说。于是,我把漂亮的信纸写得满满的,却不知道该寄给谁。于是,我总是在邮箱里打很多字,却不知道该发给谁。所以一封封没有署名的信在我的房间里堆得很高;所以发件箱里塞满了来自的邮件——那是我自己的邮箱地址。就这样,我的文字全部成了写给自己的文字。

我很想知道,是谁把我的明朗打包带走,又给了我一世纪的悲伤,然后悄无声息的离开。我想知道,是谁让我独自站在天宇下聆听季末的风音,看一抹浮浮云恬静的流浪。也许,这些就叫青春吧,感伤的青春。

只是,我的青春,无处安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书信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