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上面纱900字

蒙上面纱

900字 初一 散文

为了求得心中女神唐笑的一张签名照,好友兴致勃勃地不远千里搭乘飞机蹲守在湖南卫视广电中心门口,却恰好看到了唐笑怒斥武警为看门狗的场景…… 

一直被网络蒙着面纱,只露出可爱讨喜的笑容的唐笑,突然以一个泼妇的形象出现在眼前,好友的感觉不仅仅是讶异,更多的是后悔与郁闷。 

有一句英语谚语如是说:“有秘密的女人更美丽(A secret makes a woman women)。”其实不仅仅是女人,明星、玩偶、吃食,甚至是动植物,蒙上面纱,掩去丑陋与罪恶,仅留下美好的一面时,谁不漂亮呢? 

电影《快乐到家》中,有一只纯白的贵宾犬,通人性,讲卫生,甚至到最后以保护主人失去生命的英雄形象定格在银幕上。可是如果剥去艺术这层面纱时,它其实也不过就是一只被略加调教的普通狗。 

古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不同的侧面我们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风景。如果你想看到最美的森林,就不要站在密林中,那些跟它们零距离接触的植物学家和伐木工人,看到的只是山林的生物学意义和实用价值;想看最美的水,就不要站到湖心,到那儿的只有水厂工人及水利工程人员,没有人会从审美的角度去观察水。保持一定的距离,风景才会以最美好的姿态展现在你的眼前。 

近看海王星,只是一块冰冻了无数秽物的大冰球,晶莹的外表掩饰不了无数扭曲的丑陋的线条,再细看竟是触目惊心的漫漫裂痕。然而,当拉远距离,隔上大气层,裂痕隐去,黑色线条化为朦胧、优雅的水纹,海王星转瞬间化作黑色天幕上一颗璀璨、高贵、温柔的水蓝色宝石――所以海王星才会有“太阳系中最美行星”之称。 

面纱,雾霭,秘密,距离……各种各样的事物拉远了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距离,使得留给对方的,常常是美好的一面。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都是只适合远观的,比如翡翠,远观晶莹剔透,近看不过是只存有美学价值的石头罢了;朋友之间是不可以完全坦诚的,不然哪怕是一点点的利害关系也会成为友谊破裂的源头,“人至察则无徒”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你喜欢一个人,喜欢一样东西,那就给他蒙上面纱,保持距离。为人处世,不可求全责备,只要没有丢掉基本的原则,一颗宽容的心有时便是一层神秘的面纱,会让更多的美好展现在我们面前。但是如果面纱所掩盖的东西超出了你所能承受的底线,那最好还是抛弃幻想,揭穿丑陋。因为在“美”和“真”面前,“真”应当是始终放在第一位的。而要看穿事物的真相和本质,你就得将那些朦胧的面纱层层剥开。 

蒙古包里的蒙古族

12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踏上蒙古人居住的土地,你就走进了绿色的世界。远远望去,是一片碧绿的草原。草原深处不时传来牛羊之声,那一个个别致蒙古包就藏在浓绿的草地中了

“蒙古包”是对蒙古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是“家”、“屋”的意思。古时候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帐”或“毡房”等。

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容纳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纳10几个人。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包的大小先画一个圆圈,然后沿着画好的圆圈将“哈纳”(用2.5米长的柳条交叉编结而成)架好,再架上顶部的“乌尼”(长约3.2米的柳条棍),将“哈纳”和“乌尼”按圆形衔接在一起绑架好,然后搭上毛毡,用毛绳系牢,便大功告成。一户牧民就算在草原上安家

蒙古包

落户了。

蒙古包搭好后,人们进行包内装饰。铺上厚厚的地毡,摆上家具,四周挂上镜框和招贴花。一些家具电器也进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畅欢乐。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架设时将“哈纳”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将哈纳折叠合回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马车的车板。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双轮牛车就可以运走,两三小时就能搭盖起来。

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场放牧民居住和使用。

巴里坤的蒙古人因长期与汉人杂居,所以其服饰与汉族比较接近,只有少数老年人穿蒙古传统服装,包蓝色头巾、穿蓝色大襟长袍,腰系丝带,脚蹬皮靴。但在重大节日,蒙古男女都要穿传统的民族盛装,镶花边的蒙古袍子,配以彩色丝绸腰带,足蹬蒙古式皮靴,英姿飒爽,俊秀威武。

蒙古人以游牧为主,所以住的大多数都是蒙古包。但除了游牧,也有的蒙古人从事农业生产或农牧兼营,他们已定居村镇。

巴里坤蒙古人的传统饮食主要是面食、奶食、肉食以及夏季吃些野韭菜、葱和蘑菇等。后因长期杂居在汉人中,从事半农半牧生活,普遍吃蔬菜。蒙古族热情豪爽,诚恳待客。宴请客人时必敬酒并唱“敬酒歌”助兴,营造热烈气氛,以此表示对客人的欢迎、祝福和尊重。蒙古人特别倡导尊敬长者,爱护晚辈,如果家里来了年岁大的长辈,必须要迎上去把马接过来拴好,长辈要走的时候,也要牵马扶其上鞍。

蒙古人的节日主要是春节和敖包节,除此还有点灯节(祖鲁节)、麦尔节等。蒙古人把送冬迎春的第一天,即春节称:“查干萨日”。蒙古人过春节有自己独特的庆贺方式。农历五月十三日是敖包节,这是蒙古人最普遍的一种祭祀活动。敖包是草原上常见的供人祭祀的山堆,顶上要插柳枝为丛,立竿为柱。“垒石成山”、“视之为神”,它是山神、地神及游牧民族保护神的化身,是萨满教原始崇拜的典型。祭敖包这天,人们欢天喜地云集在敖包前进行祭祀,先由喇嘛焚香诵经,人们则献了供品后,自左向右围着敖包掌心向上,边走边叩首需绕三圈,祈神降福。祭完敖包后,还要进行赛马、摔跤、射箭和歌舞等娱乐活动。因此祭敖包不仅是一次宗教活动,也是蒙古族青年男女借此施展才艺、技能、进行情感交流的一次机会。

赛马、摔跤、射箭被称作“男儿三艺”,是草原马背民族的拿手好戏。蒙古人无论男女,自幼学习骑马,到十来岁就纵马如飞,并能在马奔跑时弯下腰拾起摆放在地上的手帕、鞭子等物。摔跤也是蒙古族喜爱的竞技活动,摔跤场面龙腾虎跃,扣人心弦。射箭更是蒙古族的强项,也是流传至今的熟练自如的运动项目。

这就是蒙古包里的民族——蒙古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散文
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