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家乡的桂花800字

我爱家乡的桂花

8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桂花,是苏州的市花。虽然桂花的踪迹几乎遍布全球,却唯独在苏州生长得最为繁茂。金风飒爽的季节,每当我走在上学放学的路上,处处都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桂花的幽香。

我循着香味儿找过去,发现在郁郁葱葱的树丛中,居然爆出了许多可爱的“小米粒儿”,原来香味儿就是从这里散发出来的。到跟前仔细一瞧,在这些“小米粒儿”中,有些已经开出了十字形的小花。再从远处看,这些小小的桂花竟然布满了全树,使整棵桂花树成了金光闪烁的大花球。粗看起来,桂花好像都是金黄色的,但如果仔细分辨,你会发现桂花的颜色有深有浅。妈妈告诉我,那种淡黄色有点儿发白的是著名的银桂,那种金黄色闪闪发光的是珍贵的金桂,而那种深黄色带点橘红、在阳光下光彩夺目的则是别具一格的丹桂。

这浓郁的桂花香不经意间陪我度过了整个金秋。无论是在公园里,还是在小区内,还有那道路两边靠近人行道的绿化带,到处都有桂花的身影。这幽香让人神清气爽,让人充满活力。

当深秋来临之际,一阵阵寒风吹过,桂花就会像雨点一般从树上纷纷扬扬飘洒下来,形成美丽的桂花雨。要是你站在桂花树旁,桂花就会顽皮地粘在你的头发上,钻进你的衣领里,或是悄悄地藏在你衣服上任何一个可以栖身的地方。这时,奶奶会过来把飘落的桂花收集起来。我问奶奶:“这是干什么呀?”奶奶笑着回答:“可以做成桂花蜜呀!” 回到家,奶奶将桂花洗净、晾干,然后放入蜂蜜罐里,搅拌均匀。奶奶说:“过上几天,我们就可以用桂花蜜当佐料做菜喽!”几天后,奶奶把蒸好的香喷喷的糖藕端上餐桌,然后在糖藕上面浇了一层桂花蜜。顿时,糖藕的甜味儿和桂花的香味儿结合在一起,把全家人都迷住了。我夹起一片桂花糖藕尝了尝,嗬!香甜软糯,唇齿留香,真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桂花还可以酿酒呢!冬至那天,一家人聚在一起,品着热乎乎、香喷喷的桂花酒,其乐融融,寒意尽消。

其实,有很多人也像桂花一样,虽貌不惊人,但却品性高洁。苏州这座城市也像桂花一样,在素雅的粉墙黛瓦之中,蕴藏着数不清的精致的景点。

桂花是苏州的精灵,苏州的秋天,因为有桂花的点缀,才显得更加生机勃勃。我爱苏州的秋天,我爱苏州的桂花。

(指导老师 钱海萍)

指导老师评语 看你笔下的桂花,如爆开的小米粒;闻你笔下的桂花,沁人心脾;尝你笔下的桂花,香味迷人。

我爱家乡的桥

550字 初二 记叙文

我的家乡在诸暨.诸暨是个美丽的城市,一条从南往北的浦阳江把这座城市分成东西两块,而这条江上,建了许多各式各样的桥。

西施故里前的浣纱大桥,是用混凝土制造成的斜拉式大桥,离城市广场不远的西施大桥,桥上有红色拱形的装饰柱子,形状像两座彩虹,祝人们的生活像彩虹一样缤纷多彩,太平桥,原称浮桥,栏板全部采用汉白玉,两头雕两只汉白玉大狮子洁白无暇。祝人民太平、安康;暨阳桥,栏板采用青石板,上有花鸟雕刻,每个栏板上面都有只可爱的小狮子;诸暨书城旁的浣江桥也叫钢桥,因为它是用钢板制成,也叫步行桥,因为汽车不能通过,只能步行,有了浣江桥,夏天的傍晚就人山人海在乘凉呢;还有我家门前的东江大桥,它是城里最宽的大桥,有80米宽呢,过了这做桥,对面就是新建成的体育公园了。

一、二、三……刚才给你们介绍了六座大桥,但我们诸暨的浦洋江上还有许多其他的桥,比如茅诸埠桥啊,永昌桥啊,我就不一一介绍了。现在桥多得是,可以前我妈妈读书的时候,桥呀少得可怜。刚才我说太平桥原称浮桥,是因为以前没有桥,只能用许多窄窄的小木船在水面上,头尾接牢,才能到对岸,所以就成了“浮桥”。要想过江,如果没浮桥,就只能渡船过江了,那时船在江游来游去,挤得要命,有些船都翻了。人们多想要桥啊,哪怕只有一座桥也行啊!

这样,诸暨最早的桥产生了——太平桥,然后,前前后后又造了许多桥。

随着科技的发展,咱们诸暨的桥又多起来。桥,你不仅让我们两岸的人民能够相互交流,也让全世界的人民成了好朋友,更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记叙文
8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