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萤火虫
周末一个闲静而美好的夜晚,我躺在床上,看着窗外被云层遮住了半边脸的月亮,静静地发呆。不久倦意袭来,在半梦半醒间,我隐隐约约看见了几丝光亮,像是那年的萤火虫。
那年夏天的一个夜晚,田野里回响着蝉鸣,热浪滚滚,没有一丝微风,就像一个大蒸笼,蒸得人十分难受。我刚满5岁,和妈妈一起去河边玩。我看着河边的草丛中那一闪一闪的小亮光,便指着跟妈妈说:“妈妈,妈妈,我们去抓星星吧!”妈妈顺着我的手指看向草丛,哭笑不得地说:“傻丫头,那不是星星,是萤火虫”。
“萤火虫就萤火虫!妈妈,我想要萤火虫,你给我抓嘛!”我拉着妈妈的手,撒娇道。“好好好,给你抓,给你抓!”妈妈无奈地说。
妈妈在田野里找了一个塑料瓶,打开盖子,瞅准一个萤火虫,小心翼翼地走了过去。萤火虫君还在那无忧无虑地飞着,全然不知危险正向它靠近。妈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这只萤火虫抓在了手心,然后塞进瓶子里。
我站在旁边,看着妈妈抓萤火虫,灵机一动:不如自己也捉只萤火虫吧!我也学着妈妈的样子,靠近一只萤火虫,扑了上去。可是没有捉到,反而摔了个“嘴啃泥”。妈妈看到我这样,便哈哈大笑起来。
我毫不气馁,从地上爬起来,拍拍身上的土,再次扑向萤火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才抓住了一只萤火虫。妈妈笑着拍拍我的头,说“真棒!”我受到妈妈的鼓励,鼓起干劲,又捉了几只萤火虫,闪亮了整个夜空。
次日早晨,阳光透过玻璃,照在我的脸上。我睁开眼睛,想着昨晚的梦,呢喃道:“童年的萤火虫啊,一直闪亮”。
凡卡续写1_450字
凡卡被回来的老板娘与老板一人揪着一耳朵,从桌子上拉了起来。老板娘怒训:“你这个凡卡,又又偷懒!没听见我们的孩子在旁边哭泣着吗!凡卡的耳朵几乎被震聋了,都说不出话,因为他被那股剧烈的声音压住了。老板娘见他不回答,便动了暴怒,拿起桌上的楦头猛力一砸,昏了过去,老板娘还是不放过他用脚狠狠的踹了几脚……凡卡好不容易又醒来了,但老板娘用皮鞭狠狠的抽了几下,并怒斥说:你赶紧给我去干活,否则明天就别吃饭了。凡卡觉得无所谓,因为他吃和没吃都几乎一样,所以他便慢悠悠的去干活。
凡卡工作到凌晨3点,老板娘才睡觉,因为老板娘因为凡卡气的睡不着,所以熬到凌晨3点。凡卡见老板娘睡了,便在过道上倒了下来,呼呼大睡。
第二天,凡卡又被老板抓了起来,可一抓,他又倒了下去,老板便狠狠的拿起皮鞭往死里打。他又晕了。
他醒来后,发现自己躺在垃圾堆中,虽然很臭但他太困了,就在垃圾堆中大睡一场。
六年级:谁知道呢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
-
夜空中的萤火虫“一闪一闪的光,努力地把黑暗点亮,气氛如此安详,你在我的生命中永远是最亮的光,一直在我生命中慢慢地发光。”当这首优美的歌在耳边响起时,我的脑海就会浮现出一道光的影子。也许有人会问你世界上最闪亮的是什么,你也许会回答“是钻石、是星星”。当我听到这些回答时,心中就像有一条激情的瀑布要一涌而出,总想说:“你们看到的只不过是价值连城,遥远得令普通人摸不到的。而我认为是萤火虫。”它在黑暗的夜空中发出闪闪的光,尽管它发出的光芒是微弱的,难以照亮整个夜空,但它仍然发着自己的光。虽然照亮不了别人,但是它照亮了自己的一生。照亮了自己一生的,难道不是世界上最闪亮的吗?夏天的夜晚,我最喜欢的事就是和奶奶一起在院子里乘凉、看星星。那夜,院子里轻悄悄的,只听到院子外的蟋蟀的叫声。星星始终没有露面,心里一片焦急和期盼。忽然,一阵微风吹来,打破了寂静的夜空,一道亮光从草丛中飞射而出来,我和奶奶同时惊呼“萤火虫”,接着有两只,三只……好几十只萤火虫飞舞在整个院子里,一闪一闪的,发出微弱的光芒。我不由自主的站起身来,走向萤火虫,它们就像一个个舞蹈演员在尽情地表演,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它们是那样的大胆,是那样的无拘无束。时而向上飞,时而向下飞,时而沿着院子飞一圈,随着飞舞的轨迹划出一道道亮光,黄黄的,绿绿的。萤火虫的尾部发出微黄而绿的光,可以看清它们的翅膀在不停的扇动着,发出微微的声音。在看看奶奶,她拿着扇子在轻轻的扇着,此情此景,我脑海中浮现出诗人杜牧在摇着小扇,轻轻吟唱“萤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多美的景,多美的夜啊。在我童年的记忆里,萤火虫的光一直是我见过最闪亮的光。它使我懂得渺小的伟大,它让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虽然自己是那么渺小和微弱,不能够照亮黑暗的角落,但也要让自己的身上发光,照亮自己。夜里,我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萤火虫,在夜空中发出自己黄黄而绿绿的光芒。云南省巧家县包谷垴附中91班唐天春(指导教师:朱玖林)云南昭通巧家县包谷垴中学初二:周春800字 初二 叙事
-
母亲,生命中的萤火虫当我们从一个只会呱呱叫的婴儿长到会说话的小孩时,我们学会的第一个词那就是“妈妈”,她是一个多么朴实无华的字眼,但她却伴随着我的一生;伴我笑,伴我哭,伴我学习,伴我……我的妈妈从小就离开了外婆,她挣钱养姨妈上学,绣花农活她样样精通,她努力的生活,努力的学习,从未放弃过;但是,最终她还是缀学了;如今她将所有希望寄托在我身上了,她严格要求我,不让我和一些小混混玩,每天要我背些枯燥的单词和诗文,天还没亮就催我起床读书。小时候有些不了解,总是埋怨母亲,但当我长大后才知道母亲的良苦用心。这十几年来我不仅学会了许多文化知识,我还学会了很多的相处方法,做人方法,这就源于我的母亲。母亲是一个和气的人,她从不会发脾气。她很务实,一年四季在田间劳作从没休息过,她总是那么的和蔼可亲,那么的宽容大方。那是苹果成熟的时候,我和妈妈一起去果园,当我到果园时,我发现有几个十来岁的小孩在我家果园摘苹果,被我抓得正着,我生气的冲向前拉他们下来,超期手边一个树枝准备打,大被妈妈拦住了,她把我拉到旁边,然后问这几个孩子:“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形成的吗?你们知道这样的后果吗?你们爸爸妈妈知道吗?很多问题,最后妈妈给他们讲了许多:这种行为是犯法的,做人要靠自己的双手,别人的东西永远是别人的……”妈妈在他们临走时还送了她们一些苹果。我真的不懂,我我问妈妈时,她却说:“你经历的事多了,你自然会懂”。说完有笑了笑,我们又开始干活了。直到今天我才知道:做人要宽容,要给别人台阶下,更要尊重别人,爱护别人的尊严。妈妈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从不多说话只是用她的行动为我照亮前行的道路。600字 初二 记叙文
-
萤火虫我的老家在白马寺对面,大家都知道,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寺庙,因此,它也始终令我引以为傲。那是大年初三的上午,我决定和伙伴们再去白马寺玩一次。要知道小时候几乎天天都会到哪里玩,因为身高的缘故,是不用再买票的。那里有我童年的记忆。当我和伙伴们走过了两个庙时,我和他们走散了。正在我着急找他们是,却看到有两个外地摸样的游客在后花园中狄仁杰的墓碑上刻着字。然而刻的都是他们的名字。他们还边刻边笑,似乎引以为荣,恰好有几个“蓝眼睛”从这里路过指指点点地叽哩哇啦说各不停,虽然我听不懂,可我脸红了,那就像是对那几个同胞不以为然的嘲笑。我也不知哪里来的怒火。要知道平时的我可不是一个爱管闲事的人啊。可面对这种对国家文物不尊重的行为我岂能袖手旁观?我终于鼓起勇气走上前:“不要再刻了,可以吗?你们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难道很值得炫耀吗?”外地人先是愣了愣,然后全都嘻嘻哈哈起来。也许是看到我孤身一个小女孩,他们就没有什么顾忌,走过来推搡着我,“你管得着吗?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一边呆着去!”他们悻悻然拂袖而去。“你们懂文明吗?你们还讲理不讲理?你们知道吗老外在笑话你们!”我感到自己从来也没有这么大声地对别人说过话,也是第一次敢这么对陌生人厉声斥责。我不知从哪来的勇气追上去为自己讨公道:凭什么骂人?我那里说错做错了?亏你们还是大哥哥!”“咳,你还真是后拧麻花——较劲了?小心扁你!”他们威胁到。“嘉懿!你在哪儿干啥呢?我们找你好久呢!”原来是伙伴们及时赶到了。到底是人多力量大,在我们一番唇枪舌剑攻击下,终于将那两个人“击败”了!他们俯首称臣——按着我们的指令,乖乖地将那刻上的印记抹去了!每当我再次回忆起这件事,我都会情不自禁地笑起来,因为这是我童年时最引以为自豪的一件事。至少我们制止了同胞们的那种做法,保护了文物,捍卫了我们国家的尊严不受辱。记忆的星河不乏璀璨的星光。夜色苍茫时分,我时常会凭窗伫立眺望对面草坪,那里有飘来荡去的星星点点的光,那是小小的萤火虫飞来飞去在嬉戏。对此,我不禁心生感慨:啊,一只萤火虫的力量实在是微不足道,可当一只只萤火虫聚集起来,就会用团结释放出最亮的光芒。那么,倘若我们每个孩子都像是一只小小的萤火虫,在祖国这个大花园中自由快乐地成长着,当我们以爱的名义凝聚在一起时,我坚信:那力量将强过老鹰的勇猛,胜过太阳的光芒!900字 初二 叙事
-
萤火虫夜深了,眼前一片漆黑。孤独、寂寞笼罩着我。月在黑夜中发出昏暗的光芒,却照不到我冰封的心,一切遥不可及恍惚间眼前出现一道细小的光,虽然渺小,但却足以令我沉沦。于是它用光包围我,不再孤独,不再寂寞和它一起的时候总有说不出的快乐和幸福,或许它就是我心中的那道唯一的光吧!于是--开始信任它,依赖它。寂静的黑夜终会过去,迎来的便是黎明的曙光。手中的光灭了,化作冰冷的身躯。泪决提了,打湿了脸颊。我明白:要分离的始终留不住,可是在分离的那刻才发现心中的依恋和不舍。还是习惯了依赖它,黎明究竟意味着什么?是光明,还是失去习惯失去,便不会痛,或许我应该在黎明到来前就放开这团光,或许从一开始便不应该握紧这团光。250字 初二 散文
-
萤火虫郁闷的无月夜,不知名的花的香更浓了,炎热也愈难耐了;千千万万的萤火在黑暗的海中漂浮着。那像亮在泡沫的尖顶的一点雪白的水花,也像是照映在海面上群星的身影。我仰起头来,天上果真就嵌满了星星,都在闪着,星是天间的萤的身影呢,还是萤是地上的星的身影?但是它们都发着光,虽然很微细,却也为夜行人照亮眼前的路。路是很平坦,入了夜,该是毒物的世界,不是曾经看见过一尾赤练蛇横在路的中央么?它不一定要等待人们去侵犯它才张口来咬的,它就是等在那里,遇到什么生物也不放过,它是依靠吞噬他人的生命才得生存的。可是萤却高高低低浮在空中,不但为人照亮了路边的深坑,也为人照出偃卧的毒蛇,使过路人知所趋避。群星在天上,也用忧愁而关心的眼睛望着,它自知是发光的,就更把眼睁大了(因为疲倦,所以不得不一眨一眨的),它恨不得大声喊出来,告诉人们:“在地上,夜是精灵的世界,回到你们的家中去吧,等待太阳出来再继续你们的行程。”可是它没有声音,因为风静止着,森林也得守着他们的沉默。田间的水流,也因为干涸,停止它们的潺潺了。在地上,在黯黑的夜里,只有蛙发着噪聒的鸣叫,那是使人觉得郁热更其难耐,黑夜更其无边的。守在路中的蛇也在嘶嘶地叫着,怕也因为没有猎取物而感到不耐吧?它也许意识到萤火对它是不利的,便高昂起头来,想用那吞吐的毒舌吸取一只两只;可是可爱的萤火,早自飞到更高处去了。向上看,那毒蛇才又看到天上闪烁着那么多发光的眼睛,一切光,原来都是使人类幸福的,它就不得不颓然又垂下头,扭着那斑驳的身躯,不情愿地回到自己的洞穴中去了。那成千成万的萤火虫,却一直愉快地飘着,向上飞在高空中,它的光显得细弱了,它还是落到地上来。落在树枝上,使人们看到肥大的绿叶间还有一丛丛的花朵,那香气该是它们发散出来的吧?落在路边的草上,映出那细瘦的叶尖,和那上面栖息着的一只小甲虫:落在老人的胡须上,孩子更会稚气地叫着:“看,胡子像烟斗似地烧起来了,一亮一亮的。”落在骄傲的孩子的发际,她就便得意地说:“看我头上簪了星星!”它们就是这样成夜地忙碌着,在黯黑的世界中穿行;当着太阳的光重复来到大地,它们就和天际的星星互相道着辛苦隐下去了,等待黯夜复来的时候再为人类献出它们微弱的光辉。800字 初二 记叙文
-
萤火虫那年,我四岁,弟弟刚出生。全家人都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中,除了我。我家在农村,村里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些重男轻女,尤其是老人。所以,我不被爷爷奶奶所喜爱。弟弟的降临无疑更加剥夺了我的关爱,我那还不懂得冷落的年纪已经深深感受到一种被冷落的感觉。我每日出去跟小伙伴玩耍,很晚都不想回家。那天我依然玩到很晚。跟邻居家一个小伙伴在池塘边捉萤火虫,然后不知不觉天就黑了。其实只有他是不知不觉的,而我却是故意的,因为我不想回家感受被冷落。我们捉了很多的萤火虫,却看不清回家的路。他问我:你害怕吗?我说:不怕,有什么可怕的呢。他说:妈妈说天黑了会有狼。我回答:那是大人骗你的,根本不会有。于是,在我的鼓励下他不再害怕了。而我,心里却比他还怕。但是我不能说,因为说出来我们肯定都得吓哭。回到家,我把那些萤火虫装到透明的瓶子里,很美。它们带给了我难以言说的快乐,让我暂时忘记了不开心。童年的心灵原来那么容易满足。那晚,我甜甜的入睡,梦里梦到我也变成一只萤火虫,发出暖暖的光。第二天醒来,我迫不及待的去看我的萤火虫,可是,它们全都死了——我没有给它们留呼吸孔。我幼小的心灵感到一种深深的内疚,是我扼杀了那些美丽的生命,我简直是罪孽深重。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捉萤火虫。但是每每见到萤火虫,我都会追好远去看,我喜欢它们,那是纯洁和自由的象征。长大以后离开了村子,城市里很少能够见到萤火虫,那些小小的萤火虫成了我童年的梦,一种不可碰触的隐痛,一种遥不可及的梦想,一种不可亵渎的纯净……只是,我什么时候才能再次见到萤火虫?6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萤火虫文人墨客也不会忘记对它的称颂。“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这是唐诗中的绝妙佳句,早已脍炙人口。萤火虫幼虫常在腐草堆中觅食小虫,故有“腐草为萤”之误。李商隐《隋宫》中,也有“于今腐草无萤光,终古垂杨有暮鸦”之句。萤具有昼伏夜出的习性,所以有“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白居易《长恨歌》)的诗句,写的是唐明皇夜不成寐思念杨玉环的情景我国古书《古今秘苑》中有这样的记载:“取羊膀胱吹胀晒干,入萤百余枚,系于罾足网底,群鱼不拘大小,各奔其光,聚而不动,捕之必多”。传说隋炀帝游山时,用斛(古代量粮食的工具)装集萤火虫。到了夜晚,在酒甜兴浓时,开笼放萤,霎时光照山谷,似万盏灯火,经久不熄,用以取乐。萤火虫为人利用在国外也有记载。非洲有种萤火虫,个体大,发的光也亮,当地人捉来装入小笼,再把小笼固定在脚上,走夜路时可以照明。古代墨西哥海湾海盗很多,航海人不敢点灯,就用萤火虫代替。英国人用玻璃瓶装上许多萤火虫沉到海里引诱鱼来,可以捕到很多鱼。西班牙的妇女用薄纱包住萤火戴在头上,闪闪发光。在南美洲的热带地区有种巨萤,体长达50毫米,它发出的光像一颗大钻石那样闪烁耀眼。17世纪的西班牙军队,曾用这种巨萤伪装了夜战部队,用以欺骗敌军;当敌军在西印度群岛登陆偷袭时,发现林中由巨萤发出的无数的"火光",以为是西班牙军队大炮上的火绳,便急忙乘船逃走。无独有偶,我国台湾的茧火虫,种类多,体也大,有些种类夜晚放出的光像霓虹灯一般。本世纪初,日本侵占台湾。有一天晚上日本侵略者看到远处有很多“灯火”、以为当地居民起来造反,便连忙开炮,打了半天,竞无一点回响,后来才知道,“灯火”实为萤火虫。这件事被人们传为笑话。60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
萤火虫常从田边草丛中,出现一点点忽明忽暗的白光,向旷地移动,那是萤火虫。可是现在的1年、2年、几乎9年也没有见过了。萤火虫种类很多,全世界所产,能够发光的约有2000多种,不能发光的约有2000多种。我们常见的一种,身体黄色,翅膀尖端黑色。这是雄虫,能够飞行,雌萤体形近似幼虫,不生翅膀,不能飞行,但也能发光。雌虫产的卵约有400粒球形而小,黄白色能发一些微光约经过28天孵化为幼虫。幼虫身体长方锤形。略扁平,有13个环节。头和尾黑色,尾端有吸附器,可代足用,稍前方体侧发光器,能发青色的光。日中隐伏泥土下,夜间出来觅食,吃的是有害动物,所以它是益虫。第二年春天,长大成熟,潜伏地下脱皮化蛹,蛹淡黄色,也能发光。到了夏天,就化为成虫。最令人感到兴趣的萤光,是从哪里来的呢?以前,有人认为光性细菌和它共栖的缘故。现在知道是一种化学作用。发光器的构造随着萤火虫的种类和发育期而不同。就那种常见的萤火虫来说,成虫的发光器位于尾端腹面,表面是薄膜,下面排列着多数整齐的细胞,形成一个扁平的发光板。细胞里含有数黄色细粉,叫做萤光体,遇到氧气,就氧化而发光。……另有人认为,血液里有一种荧光酶,它受到荧光酶的激发,才会发光。萤火虫只有光没有热,是一种理想的照明用冷光。在外国的一种巨大萤火虫,胸部有两大发光气器,放射绿光,腹部也有一个发光器,放射橙黄色光;两色相映,极为美丽。妇人把它簪在发间,作为夜舞时的装饰在萤火虫自己,可以引诱异性,威吓敌害,在生活上有重要的作用。记住水面上,旷地上,稻田里,一明一暗,一上一下,点点光亮,与天上的星星同样繁多的,那就是萤火虫。60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
萤火虫点点从前,有这么一只萤火虫――那时还不叫萤火虫――只能算是一只普通的小虫子,叫点点。点点和其他家庭成员一样,披着朴素的黑外衣,毫不起眼地躲在草丛里,默默地干着自己的工作。不过,点点的性格与兄弟姐妹们不同,它喜欢四处逛逛。每当风和日丽的时候,它总是从草叶后面探出头来,羡慕地看着花枝招展的蝴蝶和神气活现的蜜蜂在花朵间张扬地飞来飞去。一个静谧的夜晚,远处传来一阵轻细的谈笑声,点点怎么也睡不着它竖起耳朵仔细倾听,听得如痴如醉,它蹑手蹑脚地走下床去,点亮了一只小灯笼,悄悄地朝那欢笑声飞去。点点在芬芳四溢的木樨花枝下飞行,感觉天地一下子开阔起来,花儿们熟睡着,把脸儿娇憨地低下,埋在茂密的绿叶间。欢笑声更清晰了,点点加快速度往前飞去,掠过一丝丝花草。它看清了――在平滑如镜的小湖上,一群轻盈美丽的花仙子,在跳跃,飞舞。点点惊喜极了,情不自禁地扑打翅膀,轻轻地旋转起来。夜空里,灯笼闪着荧荧的绿光,显得那么美丽。花精灵们热情地向点点打招呼,欢迎它的加入。华贵的牡丹仙子和蔼地问道:“你是谁?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可爱的小昆虫!”“可爱?”点点简直不敢相信这是在说自己。它看了看身上,惊奇地发现,原来丑陋的黑外衣,在绿光的笼罩下,好像披上了一层轻纱。“我变了!”点点大声喊道。羞涩、腼腆的点点,变成了活泼、开朗的点点!骄美丝桃花仙子怜爱地望着点点:“就叫它萤火虫吧!”“萤火虫,真是个好名字!”花仙子们纷纷表示赞同,欢乐又开始了。第二天,点点迫不及待地把这个秘密告诉了小伙伴。从此,静谧的夜晚,多了一群“打”着灯笼的萤火虫,点亮着一个个美丽的故事。600字 六年级 童话
-
捉萤火虫在我还很小的时候,经常到婆婆家和舅舅就玩。舅舅很聪明,每次都能想出不同的花样。有一天傍晚,我和舅舅他们一起散步。那条小路的路边长满了小草小花,是各种昆虫理想的栖息地。那个时候是夏天,树上的蝉儿叫个不停,像是为大自然唱着优美婉转的小曲儿。隐隐约约能看见小河里的青蛙在跳动,也许恰巧今个青蛙心情不错吧,“呱呱”地为蝉儿伴唱。深吸一口气,全是青草的凉爽与雨后泥土的清新。在城市居然也会有地方有过浓郁的乡村风情!小路两侧都没有路灯,我们都是用手电筒照明。因此打着萤绿色探照灯的萤火虫十分显眼。舅舅看我两只眼睛都粘在了萤火虫上,便主动提议叫我去捉萤火虫。经过舅舅的再三示范后,我心痒痒的,迫不及待地要来试试。我像舅舅告诉我的那样,蹑手蹑脚地接近萤火虫的“势力范围”,刚看见一只飞出来的就迅速地合上手。可是什么也没有捉到。周围的萤火虫也都被吓跑了。这是舅舅来提醒我:“我说啦,追萤火虫要轻,你用那么大的力气,萤火虫不吓跑才怪呢!”唉,手合上的一瞬间就突然重了起来,我还是太鲁莽了呀!又经过几次训练,我第二次“出山”。这次我瞄准了两只结伴的萤火虫。我就像一个猎手,悄悄地靠近他们。就连呼吸也变得轻得不能再轻,生怕一个不小心,吹走了它们。我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不似一开始的毛毛躁躁。我慢慢地合上双手,把被“包围”的萤火虫罩在我的手心。“啊!捉到了!捉到了!”我欣喜若狂地大叫。是的,我成功了呀!尽管萤火虫最后被我们放生了,但这件童年趣事我至今记忆犹新,无法忘怀。那个晚上,以一个不谙世事的孩童第一次向大自然产生了崇敬之情的晚上!江苏南京鼓楼区马台街小学六年级:李雨清600字 六年级 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