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里的快乐时光350字

实验室里的快乐时光

350字 四年级 记叙文

这节是科学课。像以往一样,我带着期待的目光迫不及待地走进实验室,将好奇的目光落在讲台上。讲台上放了家里不常见的燃烧工具——酒精灯与火柴。

老师将酒精灯发到每个人的桌上。我打开酒精灯上那顶白白的“帽子”,立刻就露出了它那一头被烧黑而又杂乱的“头发”。那就是引火线,它通过一个固定的圈一直延伸到下面玻璃瓶中的酒精里。原来它是喜欢“吃”酒精的!开始操作了。我先从火柴盒里取出一根火柴,将那红头在盒子粗糙的一面轻轻一划,火焰像一个壮汉,一下子跳了起来,吓了我一跳。随后火苗渐渐小了下去,我用它小心地点燃了“乱头发”。“乱头发”像一个淘气的孩子,渐渐烧了起来。听老师说,熄灭酒精燃烧的火不能吹,也不能用水浇,只能“戴上帽子”。于是,我将盖子从侧面盖上,火苗立刻乖乖地熄灭了。

就这样,我们完成了使用酒精灯的整个操作过程,并且度过了实验室里的又一个快乐时光!

善行如雨,润物无声

800字 四年级 散文

如果善行像春雨,自然润物而无声,但若善行像暴雨,它带来的只有破坏。

——题记

富翁善行,可以说是完全发自内心的,君不见,他“为人慷慨”?殊不知,他“热心于慈善事业”?而且看到他人家境贫寒,就“同情”起来,要捐助那些人,但是,我们也透过材料可以看出,善行若如雨,润物方无声。

善行,会带给人心灵的滋润,但如果方式不当,不仅达不到想要的目的,甚至会伤害别人,我们行善,不应该只是要获得心灵的满足,而是要让援助者真正得到帮助。行善,不仅是一种爱心,更是一种智慧。

如果善行像春雨,那么它会润物新无声。讲究方法的行善,会更能打动受捐者。从这点来说,我不由得想起浙江大学的“资助”形式,在浙江大学里一直都保留着资助贫困生的传统,学校“行善”时,把贫困生聚集在一个房间,统一派发助学金。这样做虽然资助了贫困生。但也一定程度上伤害了他们的自尊。而后来,学校发现这种做法虽好,却不能让受捐者接受,于是从2012年开始,他们改变了资助方式,直接把钱打到学生的卡里。浙江大学这样做,不仅帮助了贫困生,还维护了他们的自尊,让他们能更自信地完成学业。这种帮助,显示出了学校的人文情怀,不失为一种智慧的善行。

具有人文情怀的捐助,能使受捐者愉快地接受。浙江大学改变捐助方式,令人欣喜。我们不禁会想:为什么人们至今仍然对雷锋称赞不已?很简单,就是因为雷锋能默默地为社会付出,不求回报。这样的善,更容易打动人心,更会持久。

如果善行像暴雨,它将冲毁一切。中学生谭睿跳江救人后发微博自夸,引来一片指责,陈光标高调行善,被疑作秀;重阳节志愿者扎堆去敬老院,造成老人不堪负重,一天被洗了7次脚。如此等等,这些善行,已经超出了行善的初衷,已经被许多无法言语的因素掺杂进去,所以被援助者是不会真正得到帮助的。试想,平时老人在养老院孤苦伶仃,无人问津,而重阳节却被一大群人围着,心中难免会产生落差。养老院负责人也表示,如果真的想献爱心,不必等到节日才来。为什么富翁捐助贫困家庭,第三家却不愿意接受呢?是因为他采用了直接捐助的方式,被认为是一种同情,倘若富翁能有智慧地行善,相信就不会造成这样的结果了。

讲究行善的方式,我们都能够在行善的同时,成为聪明的施善者。善行者成为春雨;就肯定会“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四年级
记叙文
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