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腕自杀的美丽100字

割腕自杀的美丽

1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也许,你曾经被刘胡兰的英勇就义所感动,也许你曾经被杨善洲的无私奉献感动过!可我却被瞬间的割腕自杀而深深的感动。

2008年5月12日2点28分,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到了汶川大地上,从此,这里宁静与安详在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在地震后的第三天,中央广播电视台的一名周记者来到汶川报告地震情况,他在现场报道中含着眼泪讲述了令人难忘的一幕。周记者是在多次的哽咽中讲述了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周记者在当地逃生者的指引下,在废墟中发现了杨妈妈。杨妈妈下半身被厚厚的楼板压住了,周记者就和她交谈起来,当时她还算清醒。交谈中周记者知道了严蓉就是杨妈妈女儿,于是周记者把她女儿的事迹告诉了杨妈妈。原来严蓉是个小学老师,遇难时才28岁。在大难来时,她疏散了13个学生后,被倒下的教学楼深埋在瓦砾里,在人们找到严老师的尸体时,怀里还抱着两个孩子。

地震来临的瞬间,杨妈妈把外孙女(严蓉老师刚一岁多的女儿)推到了一个安全的地方,自己却被压在了水泥板下面。杨妈妈得知外孙女已经安全时,她说:“就是为了孙女,我也要活下去!”当时,周记者为了让杨妈妈活下去,所以就去找来了搜救队员。杨妈妈每次看到战士们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来救自己时,都会泪流满面。但由于通往灾区的道路不通畅,有四批解放军来救援,可战士们只是带一些简单的工具来救老人,无法将水泥板拿开,所以救了四次都没有成功。战士们只能带着无奈和痛苦离开。周记者为了延长她的生命,就去找医疗队。可是,周记者回来后,却看到杨妈妈的手腕上有一个很深的划痕。原来,就在周记者离开时,杨妈妈选择了割腕自杀。周记者着急地问:“杨妈妈是不是楼板把你压得很疼?”杨妈妈摇摇头说:“不是,我实在不愿意再让别人为我耽误更多时间,还是抓紧时间去搜救那些更容易搜救的人吧,我应该向我女儿学习。”周记者听了,强忍着泪水对杨妈妈说:“您一定要活下去,现在女儿不在了,可您还有孙女,如果您走了,孙女该怎么办!”还没等杨妈妈再次回话。霎时,余震发生了,杨妈妈身上的水泥板重重的落了下去。只见杨妈妈的嘴里喷出了一口鲜血。随后,有很多战士拼命挖掘,试图挽救杨妈妈的生命,但是,当战士们把她救出来时,她已经停止了呼吸。周记者说:“当时,在场的所有的搜救人员、医护人员都哭了。哭声中最让人撕心裂肺的是杨妈妈外孙女的呼叫。” 听到这我已经是泣不成声了。我被杨妈妈那手腕上深深的划痕震撼了。那划痕让我看到了一颗美丽的心灵之花在杨妈妈灵魂深处绽放了。—— 在生死线上的杨妈妈,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将死亡留给自己。那划痕如高山之巅的雪莲,如此洁白、如此美丽,让山河为之哭泣,令青山为之褪色!

严蓉老师、杨妈妈,这一对伟大的母女。在生命最后一刻的抉择,向我们诠释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从她们的身上我明白了,生命的价值不在于能活多长久,而是在于——在有限的生命里为社会、为他人奉献了什么!

割草

1200字以上 高一 散文

小时候,除了帮家里煮过饭,搂过柴,放过牛,还割过草。在农村几乎家家都喂有牛,放牛、割草是常事。我们那时读书课很少,也没多少作业;不象现在的孩子,什么也不用做了,一有时间就是学习、学习……但那些时光在回忆中却是那么美好。

学校放假了,农村的孩子可不能光玩,总得要去帮着家里做一些事情。有时就会背上背篓,拿上弯弯的镰刀,去田间、地头,去山上割草。有时一个人去,只有家里的大花狗陪我一同上山;有时邀小伙伴们一起去,我们来到山上,会先找块大石头坐下,要玩上好一阵子,或是打牌,或玩各种游戏,(比如:抓子,弹胡豆,摇螺丝等等)或是聊天。有时玩过头了,看天色不早了,才去匆忙割一些草,赶紧回家,大人批评,就说今天没遇到好的草。

只要是今天草割少了,必定是玩过头了,怕大人骂,草也不敢扎紧,松松的就回去了,后来被大人知道在外面偷懒,回来还要按一下背篼,有人还想出一些其他方法,来应付大人的检查,比如:拿一些稻草、玉米杆,或一些树枝垫在下面,反正什么花样都有。只要能把大人骗过去就行。有时找不到好的草,有些胆大的,就去别人山上,田地去偷一些好草,如果被发现、被骂,就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要割到更多的草,必须要有一把好的刀。新买的刀,并不好用,要用过一段时间,磨得薄薄的、亮亮的刀,才好用。谁有一把好刀,也会特别让人羡慕,有时刀太快,一不小心,还会割到手,鲜血直流……山上的刺扎穿了鞋底,扎到手也是常事,有时还会被一种草缕成血口子,我们就抹一些石头粉末或泥土止血,完了忍着痛又继续割草,手受了伤,也不能割快,但还得继续坚持。

我们先把草割满一把,用草捆起来,丢到一起,最后一起装在背篼里,用上面的绳子来回捆好,太松了有可能背到半路就会跨下来,又得重新弄一次。最高兴就是回家受到妈妈的表扬,今天真能干,又割了很多草。遇上好的草,长得茂盛的,有时也会割上沉甸甸一大背草,一边走,一边还要歇好几回,才能背回家。有时脚下路滑,还会连人带背篼滚出好远,有时心里也会感到特别地委屈。

如果有时我割回来的草不够牛吃,妈妈就会去地头再割点,房屋周围、菜园子周围的草一般是留着,平时是不割的,平时就去远的山上割,地里留着忙不过来时,才去割一点。

牛儿长得好不好,做庄稼有没有力气,草是关键。牛儿除了帮人种庄稼,还要用来碾米、磨面。所以牛儿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比什么都重要。即使有时人饿着也要多割一些草,也要让牛儿吃饱,有时忙没时间割,就要提前多割一些放着,反正牛儿不能饿着。

春天刚发芽嫩绿色的草,夏天深绿色的草,秋天快要枯萎的草,冬天特别干枯的草,什么样的草都割过。牵出去的牛儿长得膘肥体壮的也让人夸赞,也标志着这家人特别勤快、能干。不管是下雨天,晴天反正都要去割草,得让牛儿吃饱。

如果谁读书不用工,大家就会说,让你在农村干上一辈子农活,割一辈子草,有时可能对农村孩子有一些激励作用,要能象城里人一样生活好,要想不割草,就得好好读书,考上学,找到好工作。使我们对城里的生活有着美好的憧憬和向往,可能现在很多人都实现了梦想,已经走出了大山,不再需要割草,但是割草的往事却令人难忘,成了最美好的回忆。

我割草走过的山,走过的路,走过的堰塘坝,在脑海里始终是特别地清晰,并没有被时光所淡忘,有时还会在梦里出现。那淡淡的青草味,依然散发着清香,让我有了特别的童年,多了一份回忆。树林里,那清脆的鸟叫声,蝉鸣声;美丽的映山红,清冽的山泉;花草丛中翩翩起舞的蝴蝶、蜜蜂,无不印在我的脑海……这些往事已成了回忆中最珍贵的画面,成了我童年一段难忘的幸福美好时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记叙文
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