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至味是温情
说到美食,世界上的美食何止万千,多得数都数不清。
单说我吃过的美食也有不少,比如:陕西袁家村里两个人才能吃下一根的“蘸水面”,青岛前海沿那黑得发亮的“墨鱼饺子”,南京大牌档里香甜浓醇的“赤豆酒酿小元宵”……这些好吃的,现在回想起来我都还直流口水呢。
虽然这些外面的食物都很好吃,但我心中的至味美食却并不是它们,而是我的外公给我做的美味佳肴。
在我眼里,我的外公是一个特级大厨,他做的好多菜都比外面餐馆里的更好吃,这是为什么呢?这还要从我妈妈的小时候说起。
在妈妈小时候,外公经常到全国各地去出差,可因为当时条件有限,不能每次都带上妈妈和外婆。外公想:虽然没办法带她们看外面的世界,但我可以让她们尝到外面的味道啊。于是外公每去一个地方就会品尝许多当地美食,然后带一本当地的食谱回来,给妈妈和外婆做来吃,于是外公的手艺也就这样练起来了。
现在每到周末,外公都会提前打电话来问我:“今天想吃什么呀?”让我来点菜。外公的拿手菜有很多,比如说:甜而不腻的松鼠鱼,让人吃一口就幸福感爆棚的红烧狮子头,还有美味与颜值并存的“大红灯笼”……在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麻辣小排骨。
“外公牌麻辣小排骨”选用上好的仔排,先将排骨剁成拇指大小,然后腌制少许时间,倒一锅油,烧至温热,将排骨倒入锅中初炸,捞出来沥油,再回锅,炸至金黄再捞出备用。洗锅后加少许油,倒入事先备好的自制配料炒至香气扑鼻,最后放入已炸好的排骨,搅拌均匀,装盘。满满的一盆麻辣小排骨,色泽金黄、香气四溢,咬一口,嘴里酥酥麻麻,带着一点辣,好吃得停不下来。
每一次吃着外公为我做的菜,我都非常地享受,除了菜肴本身的色香味俱全,其中更有温暖的亲情,这样饱含着爱的美食才是人间独一无二的至品。
现在,我没事的时候也喜欢翻翻菜谱,我想,总有一天我也要给为我默默付出的家人们献上一桌饕餮大餐,让他们也能品尝到我爱他们的味道!
我与书的故事
苏轼曾说过:“发愤识尽天下字,立志读遍人间书。”相信许多人都有很多与书之间的故事,今天我就来说一说我与书的故事。
记得有一段时间,我迷上了玄幻小说,不管做什么事的时候都想看。有一次我在家里写作业,心里却一直惦记着之前没看完的小说。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我终于忍不住把手伸了出去,偷偷地摸出了抽屉里的那本小说。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饥饿的廋狼,贪婪地吞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一会儿,我突然听到妈妈的声音:“儿子,在干嘛呢?”回头一看,妈妈正向我走来。我手一抖,惊得书都落到了地上,“没…没…没干什么。”一边回答,我一边悄悄把书踢到桌子底下。妈妈走过来,似乎什么也没发现,丢下了一句:“认真写作业”。
看着妈妈走出了房间,我胸中的大石头才轰然落地。我急忙把书捡起来放回原位,然后开始认真地写作业。做贼的感觉可真不好,以后我还是要认真地完成原有的任务,再光明正大地看我的小说。
记得还有一次,晚上睡觉的时候,我怎么都睡不着,就找了本书看,看着看着就进入了梦乡。在睡梦中我来到了一个仙境,那个地方山高海阔,云雾缭绕,绿草如茵,无数少年在广阔的草原上嘻戏、打闹……画面定格了数秒,忽的一变,我的眼前闪过一道道七彩的光晕,过了数秒画面又是一变,变得柔和,变得深沉,但又显得生机勃勃,使人流连忘返……“叮铃铃——叮铃铃……”我随闹钟的铃声逐渐醒转,床头灯还未关,起床,把书放回原处,美好的一天开始了。
我和书的故事还有很多,再讲三天三夜也讲不完。未来,我还要读更多的书,更多的好书,再把我心中的故事都写进书里,让别人读到。
相关推荐
-
人间温情这个故事发生在冬天的一个晚上,那个晚上正好下着鹅毛大雪。就在这么寒冷的晚上发生了一个温暖动人的故事。晚上,外面雪花纷飞,里面温暖如春,杨箐的妈妈正在为她准备晚餐……晚餐马上就要烧好了,忽然,响起了一阵敲门声,仔细一听,是在敲她们家的门,杨箐从沙发上站了起来,准备去看看谁在敲,她边走边奇怪地想:谁会来敲门呢?她走到门前往猫眼那儿一望,她看到了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奶奶,手里端了个破碗,想必是来要饭的吧,杨箐想想她不是什么坏人,就开了门。门开后,老奶奶的动作让杨箐感到吃惊——老奶奶见开了门,双腿一弯跪到了冰凉冰凉的瓷砖上,用恳求的目光凝视着杨箐,这让杨箐觉得很别扭,老人终于开口了,用哆哆嗦嗦的话语说:“小姑娘……你行行好吧……我这个老太婆别无去处了……我求求你了……小姑娘……你菩萨心肠……求求你了!”杨箐顿时起了怜悯之心。立马就说:“老奶奶,来,您起来吧,不要跪着了,很冷的!您里面来吧!”说着扶起了老奶奶就往里面走,把她扶到了沙发上,给她泡了杯热开水,家里的温暖明显让老奶奶恢复了气色,原本发青、僵硬的脸蛋,发紫、干裂嘴唇变得红润了许多,看着老奶奶这张饱经风霜的脸,让杨箐感到心痛,她难以想象,这位老奶奶穿那么单薄的衣服,外面那么寒冷的天气,真不知道她是怎么过的……就当老奶奶在她家吃好晚饭,不知道去哪儿的时候,爸爸下班回家了。在爸爸得知这位老奶奶情况的时候,爸爸做的一个决定,让杨箐喜出望外,开心地不得了,又蹦又跳。这个决定就是——让老奶奶留下来。其实,在老奶奶准备走的时候,杨箐还有点儿不安和担心,担心老奶奶又到外面去流浪、去挨冻。爸爸的决定让杨箐顿时把这些都抛在九霄云外了。第二天,早晨起来,杨箐看到老奶奶劳动的背影,默默地笑了,笑得那么温馨,那么灿烂……六年级:冰雪女孩影650字 六年级 写人
-
人间至爱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述一个稳重、刚强的倔强男孩——青铜的故事。他是著名作家曹文轩老师写的《青铜葵花》中的主人公,他的事迹深深的打动了我。你虽是一个哑巴,但你拥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一位乖巧可爱的妹妹,还有疼你的、爱你的奶奶、爸爸、妈妈,你是幸福的。青铜,你渴望上学,渴望识字,那些字充满魔力,像夜间荒野上的火光在吸引着你。你一看到带字的纸就往回捡,躲在墙根下,煞有介事地看那些纸。那么专注,那么认真,仿佛上面的字,你全部都认识。但是,你和妹妹之间却因为生活所迫,只能有一个人去上学,妹妹想让青铜去,而青铜却想让妹妹去,使大人左右为难。最后,他们决定用抓银杏的方法解决,谁抓到红色的谁去,他用坚定的目光看了看父母,好像在说:“让妹妹去,一定”。他悄悄的把两颗银杏全部换成红色的放进去,让妹妹先抓,妹妹拿出来把手打开一看,一颗红色的银杏。青铜再抓,这次,他把银杏换了回来,绿色的。因此,学校,变成了青铜的一个梦。有一次,奶奶病重,急需用钱,可妹妹还要交学费,为了给奶奶治病,妹妹故意将成绩考砸,让家人认为她不是学习的料而让她退学,省下钱给奶奶治病用。当青铜看到她的成绩单时,愤怒的两眼冒火,把地跺的“哐哐”响,但一会儿又想:“妹妹肯定是故意的,我不能把成绩单给家人,要不妹妹就没法上学了。”并用真情打动了老师,使妹妹保住了学业。青铜,你虽是一个哑巴,但你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令人佩服,更如题目所说“人间至爱”,仔细品味这四个字,更显出了青铜的伟大。青铜,你是我们学习的榜样。600字 六年级 叙事
-
人间有味是清欢酒,是乡情最好的证明。月光泼洒进窗内,床头尽沾满月色。他斟出半杯酒,看了看窗外那轮圆月,执起酒杯晃了两晃,又端着酒杯向地上自己的影子晃了晃,然后放到嘴唇边上抿了抿。酒过唇齿,舌尖留味,却不是那番滋味。“毕竟不是故乡的啊……”为了年迈的父母不再辛劳,为了年幼的儿女能让上更好的学校,他独自一人,背上行囊,远赴他乡。几年来,多少次对月独酌,始终未寻到记忆中那份清欢。新春之际,他终于回到故乡。饭时,亲人们围坐一桌,一壶满的酒,几个酒杯放在桌子中央。他坐下来,脸上溢出了久违的欢喜。亲人们在斟酒。所有人杯中,酒已半满于杯中。亲人们相互叙旧,相互道情。沉积在内心深处的那份情,压抑已久,此刻喷涌。他那布满皱纹的脸上笑容满溢,握起酒杯,与身旁的亲人一碰杯,随着一声“干”,酒已满溢口腔,这就是那阵期盼已久的清欢的味道啊……我看人间有味是清欢,就是归乡的这杯酒吧……”屋外鞭炮一响,红色的碎屑飞舞漫空;他的口中还有丝丝酒气,望着门外的孩子们玩着闹着,点燃一个个小鞭炮;等到夜晚吃完饭后,他把那壶酒收了起来,窗外烟花一阵阵冲天飞去,绽放在月光之下。终在春节团聚之中,消磨掉了他的那份思乡。正月初七将过,他的假期也要结束。父母替他收拾好的行囊,就放在一旁。那两个鼓鼓的旅行袋装的全是他们自己做的腊肉、腊肠、酱菜等。他坐在桌旁,父亲给他斟上一小杯酒,“等会就要走了,把这杯为你饯行的酒喝下。”他举起杯,脑中漾起王维那句“西出阳关无故人”,不禁愁上心头,一仰头,杯中酒已尽。人间有至味,叫做清欢。酌一杯酒,寄一份情。600字 六年级
-
温情元宵佳节,家家户户都会一起结伴出门逛花街、看花灯,我家也不例外。这天晚上,我们来到了北京路。这里正在举办庙会。满街各式各样的花灯将北京路照得通亮,姹紫嫣红的花朵熏香了整条街。人们携家带口地行走在花街上,悠闲自在。温馨的笑声、欢快的音乐声、卖力的叫卖声……混合在一起,组成了一首交响乐。好不热闹!多喜庆的画面!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和爸爸妈妈一边欣赏美景,一边找机会拍拍美照。突然我发现前方出现了一片空地,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拍照机会呀!正当我拿起手机准备冲过去拍照时,发现空地的中间,还有两个人。一个大约二十几岁的清秀姑娘,推着坐在轮椅上的一个年近九旬的白发苍苍的老人。看样子应该是她的妈妈吧。只见老人的头发是被抹了一层白霜一样。一双浑浊的眼睛深深地陷下了眼眶。放在轮椅两侧枯柴的双手爬满了一条条清晰可见的青筋,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了皱纹,它们仿佛见证了老人不平凡的一生。我想这个老人一定生活不易,我开始有点同情她了。“妈,您老看看那,您最喜欢的兔子灯!”银铃样的声音温柔动听。我循声望去,原来推轮椅的姑娘俯身拥着老人,指引着老人去找她最喜欢的花灯。老人抬头望望花灯,又歪头望望女儿,原本浑浊的眼睛突然亮了!两母女就这样一直看,一直笑。我分明看见了老人眼里晶莹的泪珠闪现。她分明在笑啊,笑起来多么美啊!如同一朵梅花迎风招展。哦,我明白了,那是喜泪!我看呆了!多和谐的画面!忘了拍照的我眼睛追随着这对母女,周围的人山人海在此时此地仿佛不复存在,来来往往的人都自觉地绕过了这里。在这条古朴而素雅的北京路上,老人愉悦地享受着女儿的关怀,女儿的眼睛始终不离母亲左右,一只手搭在老人的后颈上,宛若抚摸着件绝世宝贝一般。多温馨的画面!就在一瞬,一个小伙子的跳跃打破了这玻璃一般的镜像。他的动作十分滑稽,有如欲上青天之势。就在他落地回归地球的怀抱时,他很诧异地发现就他一人闯了进来。急忙转头一看,看到了温情的母女俩,好像突然明白了,尴尬地挠了挠头,打算掉头就走,又突然停下。只见他快步走到老人的身边,俯下身子,将嘴巴靠近了老人的耳朵,轻声说了一句“对不起。”老人笑了,姑娘笑了,小伙子也羞涩地笑了!多么动人的画面!灿烂的花灯,绚丽的鲜花,温情的人们……一切都温暖如春风。我竟然不知不觉鼻子发酸。900字 六年级
-
温情炎炎烈日炙烤着大地,冒烟的大地仿佛蒸笼一般,蝉在拼命地叫着“热死了,热死了……”石板凳上的老人手摇蒲扇,我则坐在台阶上,抹去头上点点汗珠。朦朦胧胧,思绪又回到了几年前的那个夏夜。那天晚上奶奶带着我焦急地站在家门口,徘徊着,虽然是夜晚,但奶奶的额头上却还是渗着点点汗珠,豆大的汗珠顺着双颊滑落下来,手里的扇子不停地扇向我,我手里拿着冰棍,嘴里却埋怨着:“热死了,热死了,奶奶都怪你,这么粗心,把钥匙都落在家里了!都快被热死了!”隔壁的李阿姨听到了我的叫喊就连忙打开了门,对奶奶说道:“来我家吹吹空调吧,看你们都热成这样了。”“不用啦,这不热,孩子他爸很快就回来了。”奶奶很是尴尬,不断推辞。看见奶奶不自然的表情,我突然想起了那包盐。他们是为了一点盐而关系恶化的,那次我家的盐用光了,奶奶去李阿姨家借了一点盐,承诺:“第二天一定还一包精盐。”李阿姨客气地说:“哎呀,邻居之间,借点盐没什么大不了的,何必呢?”奶奶却一定要还,可是,到了第二天,奶奶却没有还,我提醒她,可她却说:“算啦,人家都说不用还,况且,盐又不值钱。”刚好被串门的李阿姨听到了,从那起,李阿姨与我家的关系就此冷淡下来了。然而李阿姨还是极力地劝说:“哎呀!没事地,看你家孙女,就知道热得要命啦,你额头上也冒汗了。”“让孙女进去吧,让她凉快凉快,别热坏了她身子,我这骨头可硬朗着呢!等孩子他爸回来了,我去叫她哟。”说着,奶奶把我推进了李阿姨家的大门。过了一会,只听“吱纽”一声,李阿姨又打开了大门。“奶奶,刚才我打电话给孩子她爸,他说,他有事,让你先在这凉快一会儿。奶奶拗不过她的热情,只好客气地进了屋。刚才在屋外的奶奶紧缩的眉头突然一下子舒展开来,眼睛眯成了两条线,眼角微漾的笑意为这张苍老的脸添上了一丝光彩。虽然已过记载,而我却记忆犹新,忘不了李阿姨的善意,忘不了那一丝笑意,忘不了邻里之间那互帮互助的感人的一幕幕……750字 六年级
-
人间至味是清欢狄更斯曾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在这个物欲横流、混乱喧嚣的时代,人们内心充斥着贪婪、嫉妒、欲望……不少人兴发感叹:“活着真累!”人们受尽了现实社会带给自己的痛苦,早已疲惫不堪。与其像这样浑浑噩噩地度过此生,不如转过身来,去品尝清欢的滋味。清欢是什么?清欢是一种生活方式。它要求人们活得简单、朴素、自由,在清贫的生活中寻求欢乐。例如孔子之徒颜回,只一箪食,一瓢饮,深居防止室之中,人们不能忍受这种清贫穷苦的日子,而他却沉醉其中。又例如唐代诗人刘禹锡,居陋室之中却大呼:“何陋之有?”享受与鸿儒之乐,无丝竹乱耳、案牍劳形的自在生活。清贫的生活已不再是他们这一类人的负担,而成为了他们领悟人生真谛的磨刀石。清欢是一种雅趣。在清贫的日子里,人们常常会有所感触,则会用作诗、弹琴等方式来表达自已心中所想之事。例如苏轼苏东坡,经历乌台诗案后被贬至黄州的他,日子是过得相当艰苦只能“雪沫乳花浮午盏,寥茸蒿笋试春盘。”别看这诗写得清新淡雅,其实说白了就是吃野菜,但苏轼却发出感慨:“人间有味是清欢。”他曾与朋友做小舟二游赤壁,把酒言欢,任凭这小舟随江漂流,如同一位出世的仙人。在漆黑的夜晚,享受着江上的缕缕清风,山间的幽幽月光,好不快活!清欢,是多么令人沉醉与流连啊!与苏轼不同,林清玄先生从清欢中悟出的,是心境。它是不讲求物质的条件,只讲究心灵的品味的一种心境,它不同于李白“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自我放逐,不同于杜甫“吾厂独破受冻死矣足”的家国情怀,不同于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洽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延绵愁绪。它可以使人身处闹市而心无烦躁之气,身处红尘而心在远方,如架盛开的白莲,圣洁、清新、脱俗。借清玄先生一句话:“当一个人浊为欢的时候,就很难体会到生命清明的滋味,而在欢乐已尽,浊心再起的时候,人间就越来越无味了。”如此看来,人间至味是清欢。750字 初一
-
人间至味是清欢又一次站在木门前,锈迹斑斑的铁环,一道道划痕,一切仿佛还是离开时候的模样。轻轻推门,奶奶佝偻的背影似乎又浮现在眼前。“囡囡,快点来吃蒸蛋,再不来就冷了。”她总会这么说。奶奶喜欢做蒸蛋,然后笑眯眯地看着我吃。记得那时,奶奶搬两张小板凳到门口的大树下,她边剥豆子边看着小小的我吃,笑得皱纹挤到一块,像朵花。至今还记得蒸蛋的味道,清淡又不失鲜味。后来,离开故乡,再也没有吃到同样的味道。奶奶习惯了乡村里泥泞的地,有些嘈杂的声音,淳朴的风情。当她来到城市时,她就像瘪瘪的塑料袋,干枯瘦弱的身体被风吹得有些膨胀。母亲又一次尖锐地叫嚣着对我的不满,像把横在我头上的猎枪,经久不衰。夹杂着父亲无奈的叹息。我轻掩房门,泪止不住地往下流。脑中一直浮现着满是红叉的试卷,一张一张,淹没了我。我按照平时的喜欢,撕开一包薯片,辛辣刺激的味道融化在舌尖,突然有些厌倦这种味道。“囡囡,吃吧。”奶奶将一碗撒着盐粒的蒸蛋轻轻放到桌上。望着奶奶矮小的身影一点点消失,仿佛背又驼些了。粗盐的味道掩盖着鸡蛋的腥气,舌尖点到盐粒的那一刻,一碗蛋的味道更加馥郁。眼泪又一次奔涌,在脸上肆意纵横。真好,还是原来的味道,一种不寡淡的鲜味。这种味道支撑着我,让我一次次走出低谷,看到奶奶盛满笑意的面庞。然后,奶奶又回到老家了。过年的那几天,奶奶也会特地多做点蒸蛋。当在汽车上颠簸了一天的我,吃到嫩滑的鸡蛋的那一刻,突然觉得每年一次的来回奔波值得。发现原来我一直想念的是这简单的蒸蛋,这朴素的感动。每次和奶奶告别,都会看着奶奶一点点变小直到成为一个黑点,但我和奶奶都知道,我们一直都陪伴在彼此左右。简单的蒸蛋,在我吃过了很多不同的味道后,才发现我一直在惦念那个淡淡的味道带给我的简单的感动,我才明白“人间至味是清欢”,美馔入口,相思入骨。我终于明白“君自故乡来,终归故乡去”的那份平淡和感动。750字 高一
-
人间有味是薄荷轻轻撕开浅绿色的包装纸,淡淡的薄荷香溢了出来,蓦然眼眶一红,这气味是那么熟悉,那么清淡,一如姥姥对我的情。人间有味是薄荷。小时候的我喜欢吃糖,经常跟在姥姥的身后,为的就是一块糖,但她每次都是在我快哭的时候,才肯给我一块,每一次我总会挑出一块薄荷味的放在口中,而她却也是看着我笑。虽然她也喜欢吃薄荷味的糖,但却从来也不说。偶然一次,母亲的朋友从国外带了几盒糖回来,母亲说让我送一盒给她,我有些不知怎么选择,毕竟每一种口味我都很喜欢。但最终我决定送一盒薄荷味的给她。不是因为她喜欢吃,只因为我觉得薄荷味的糖相差不大罢了。不知过了多久,当我早已将这件事抛到记忆的角落中时,我回到了姥姥的家,那天阳光灿烂,柳枝随风舞动,弯出优美的弧度,小路上萦绕着某种清淡的气息,很熟悉,却怎么也想不起来。走到门口,推开沉重的木门。姥姥很快的抬起头,微微泛黄的眸子一眯,然后又用手揉了揉眼,是不是在确认这是不是幻觉。当她确定是真的时候,眸子一亮,唇角缓缓弯起,扬起一抹喜悦的笑。“回来啦,"她的声音稍微泛干,“等着,我去给你拿糖去。”迈开步伐,周身萦绕着喜悦的气息。当她从屋中出来时,手中拿着一块糖,那淡绿色的包装纸刺痛了我的眼,那是我“千挑万选”后送给她的糖,金黄色的阳光洒在糖上,似乎在彰显着我的自私,我用颤抖的手接过那块糖,眼眶泛起了涩意。姥姥拿起窗台上的一个杯子,递给我,“看看是什么”她一脸神秘,拧开杯盖,一股清淡的气息漫了出来,是薄荷的味道!原来路上的味道便是这薄荷水的气味,蓦然,鼻尖一酸,眼泪模糊视线,“快尝尝”她催道,我轻轻地喝了一口,温热的水带着那醉人的味道进入口中,滑入腹中,暖意在身体里弥漫。人间有味是薄荷,姥姥对我的爱正如这薄荷很淡,入口时只觉香意弥漫,入咽后唇齿留香。她对我的爱虽然很淡,但这清淡的气味却溢满了我的生命、温柔了人间,成为了人间至味。750字 初三
-
人间有味是清欢老电影《青木瓜之味》中有一句:日常琐碎翻江倒海,我喜欢山明水净的快乐,比如抬眼看一双蝴蝶飞过,低头又看见一只小蚂蚁迷恋糯米的香甜。遥遥那将近一千年前的《浣溪纱·细雨斜风作晓寒》,就早已点明:人间真正的味道是清淡的欢愉;我想,这大概就是尝遍人间百味后的顿悟了吧。十步红尘,一苇渡梦。曾醉心于一则动人的传说。佛陀弟子阿难出家前,于道上邂逅一韶华女子,爱慕难舍。佛祖问他,你有多喜欢这女子?阿难回答:我愿化身石桥,受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淋,只求此女子从桥上经过。这段漫不经心的告白,将一份不动声色却声势浩大的深情轻轻揭开,露出风情月白的柔和光芒。这样铺身为桥只等心仪之人踏足的深情,胜过世间万千蒲苇磐石的虚幻誓言。可惜,阿难还未来得及品一品人间真味,便超脱红尘。世间禅者,清如云林。明清的鼎革之变改变了画僧弘仁的命运。透过那泛黄的素宣和那明净寂寥的山水,脑海中的勾勒的他,是一位青衣禅衣的上师形象,于远岫容交接之处独对云天。少年时期他一心学画,在家乡小有名气;一介书生,终于时局动荡的明朝里躲入武夷山,于顺治四年点亮了佛前的第一盏青灯。如隔世的一次幻梦。山河易主,为了画出心中最眷恋的山河,他用瘦硬的笔墨勾皴景色甲江南的黄山白岳,他的《黄山图》有六十幅之多,黄山的一草一木,一石一峰都被搬入他的画中。或许,唯有黄山才能让他寄托山河爱国的念想,这让他如何不爱黄山,不得黄山真趣呢。也许,即便无桃花般点水的情缘,遁入佛门终老一生,也无时品味过真正平静、惬意的午后吧。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嗜茶如命的诗僧皎然和陆羽,使我想起想起曲径通幽深处的素朴古雅的僧房,窗明几净,翠篁掩映。或许在这样的环境里才能品味出人间清淡的欢愉吧。好想回到当年,窗外有红梅伸出院墙,枝干上覆着一层细雪,像极了旧年,好像还是昨天,我晃着茶壶对你笑,说再来一杯,从此南燕不北归,日后阳关无故人。750字 高一
-
人间有味是清欢“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题记电视里播放着的综艺节目忽清晰忽模糊,烦躁地抓起遥控器换台,可屏幕上出现的只有一些杂乱的五颜六色的线条。我回老家了。这儿用一个词来形容:“清”。没有大城市里的车水马龙,没有“震耳欲聋”的车喇叭声。没有网络。信号极不流畅。一切似乎回到最初的那个不显得匆忙嘈杂的世界。阿婆在火炕上烧柴。反正也闲来无事,我随手捞起一个火钳坐在她旁边。“阿婆,你克忙喽,我来。”接着夹起一撮马尾松,放入火炕。瞬间大火燃起,木柴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白烟铺满了脸,引得我咳嗽连连。只听阿婆从后边笑着过来,转身瞅一瞅,她拿着几个红薯,“你来烧着呷,可甜喽,今天的红薯长得可好哩。”要说乡下的红薯,啧!那味道真是一绝。十几分钟,用火钳夹起来,虽然表面附着一层炕灰,但小心翼翼剥开皮,便可看到金黄的红薯肉。趁热咬上一口,淀粉的香与甜化在口里,恰到好处。当冬日暖阳格外耀眼时,我和阿婆便背着大篓子,提着锄子,去找些马尾松回来。走到较远的树丛,便可看见一片片的马尾松躺在上边,用锄子把它刮下来,再扔进篓子里。一老一小合作,不久就说满了一篓子。阳光慢慢变淡,我们也慢悠悠地走回家。锄子拖在地上,发出沙沙的声音。回到家,便有些倦了,搬出两把小竹椅,我们坐在竹椅上,吃着红薯,欣赏着天边的云,阳光洒在脸上,大多大多的蓝吹来,竹叶被风吹起,划过脸庞,格外惬意。汪曾祺先生说过:“生活的风风火火,轰轰烈烈,不如静静闲坐,观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其实生活哪来那么多轰轰烈烈?有的,不过是柴米油盐间的拘囿与爱,是平常日子里的笑与泪,是“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的平淡而已。”我的心似乎不再像最初那样杂乱与烦闷了。发现生活的点滴美好,并好好享受不也是一种清欢吗?作家丁丽梅也发出感叹:日子就是这么庸长,却有细碎的光洒落其上。正道,人间有味是清欢。750字 初三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