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泽终身的点评_1500字
点评——指的是对别人的行为艺术加以评价,说出自己的观点、看法、建议、意见......——题记
今天,我要写的点评,是在2016年,4月13日,作文网的点评老师——苏璐璐带着感情、带着温度、带着设身处地的心情,对我写的《追逐梦想》进行的点评。
她在我的文章中是这样点评的:“征文写作,需要时刻保持一种谦卑的姿态,进步优秀与否,经由他人之口说出,真实性与客观性方显的高一些;切忌整齐罗列过往获奖历史,不使有骄傲,炫耀之嫌。作者的文笔与思想感情都是比较成熟的,心态上放的更加平和一些,在文中多些细腻、真实的感情!跟随自己的心声写作,才是真正的享受写作,热爱写作,继续加油吧!”
读一读,念一念,品一品,苏璐璐老师的点评,如春风拂面,如春雨润物,又如同一枚护身符,字字句句中满含着关切。使我茅塞顿开,让我明白了:“大量采用生活中的口语,使文章更显自然亲氏......”;知道了:“心态上放的更加平和一些,在文中多些细腻、真实的感情”;懂得了:“跟随自己的心声写作,才是真正的享受写作,热爱写作!”
苏老师的点评,好像光芒四射的灯塔,引导我在茫茫学海中航行;犹如默默燃烧的蜡烛,把光和热无私地奉献给了我;恰似辛勤耕耘的园丁,滋润了我的心灵。
让我感觉到了质朴的点评,无疑是老师的心声,是她内心世界最真实的情感流露。苏老师的点评,不仅恩泽了他人,同时也润泽了她自己。我感谢老师的点评——将我那颗幼稚,无知的心灵,带到了正确的道理中,带进了我日后要正确面对错误的信念中,也带进从错误走向正确的生活中。
当我怀着失落的心面对失败时,您如天使般的给我以勇气与希望——您将我那颗受伤,气馁的心带进了“自信”的“天空”中,带进了浩瀚的“海洋”里,也带进了以后成功的大门里;当我怀着喜悦的心对待成功时,您善意的提醒给我以谦虚——您将我那颗骄傲,浮躁的心带到了巍巍的“高山”上,带进了上进的“流水”中,也带进了自强不息的追梦中。
苏老师的点评,总能让我有所思,有所悟......苏老师的点评,虽然温柔似水,却又激情似火,让我有了诗意的感悟与哲学般的咏叹,正因为有了苏老师无刻不在的点评知识的补给,才让我生命有了意义,思想有了光辉。这份恩情永世难忘,唯有怀着崇敬的心情沉浸于这知识的浩瀚汪洋中......感恩,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感恩,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感恩,是为了将无以为报的点滴付出永铭于心。
苏老师的点评,令我耳目一新的是:写作时,在文中多些细腻、真实的感情打动观众;从传统文化的内涵更易被挖掘、更易被大众接受;能够拥有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向着梦想前行——惭愧的是,我无韩信之才能,难以报答于您。只能将老师的恩惠永远珍藏在心里,今生不知如何能够答谢。只有努力把握时光,不辜负人世间的每一个春天!
苏老师的点评,好像春风,温暖了我冰冷刺骨的心房,对我有着特殊的情愫;好像甘露,滋润了我干枯龟裂的心田,将其语言和心境相结合;好像阳光,照亮了我黑暗迷茫的心灵,确实带动我产生思考、体悟人生,让我在写作中,寻找到了一种力量,一种和自己惺惺相惜的力量。
苏老师的点评看似平常,却在倾诉者与聆听者之间,架起了一座心与心沟通的桥梁;是一把通向成功的钥匙,一块登上成功的阶梯——在我静静的聆听,细细的品味之后,拿一张信笺,写在上面,轻轻折叠,做一枚最深的印记安放心间;拾一抹暖意,把握好生命中的美好瞬间,因为在不经意间,你就老了,到那时你再想重来再也没有机会了;寻一处静谧,让阳光驻进心里!
人的一生,总会遇到许多老师,总会听到无数的话语——有些话语,尽管道理很简单,但只要你细细咂摸玩味,义无反顾地践行!
若没有风雪的洗礼,有哪来梅花的怡人清香;若没有繁星的点缀,又哪来夜空的璀璨;若没有苏老师的点评,又哪来我今天的色彩斑斓!
——指导老师:全玲
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新一中(12)班潘梦迪
向春天走去_900字
我常常想起一些离我远去的人,我常常想起一些情真意切的话。没有想念那么刻骨铭心,没有想望那么热切殷勤,只是稀薄地、淡淡地想起。
——题记
有时候我也有空闲的日子。
于是我一清早就走出家门,步行一段时间,到花市或是郊外去。
僻静的街道包围着闹市,有时候会传来也是那样遥远的汽车鸣笛声。
花市那里经常会有高大的观赏植物和很多树木形成的绿荫,因而显得十分庄严。
有些正在开花,浓郁的花香仿佛是从遥远的南方的春天带到这里来的。我喜欢想象这个春天,这样的想象增强了我对世界的爱。花市会摆放上供顾客休息的秋千椅,我是这儿的常客。
我坐下,突然就觉得寂寞起来。刚刚还沉浸在花海中,转瞬间就会觉得不安。风像低语似的拂过我的耳畔,但是没有留下任何话语。
不知怎地,我总是想起一些人,一些话。
我听着儿时的声音,在还有未来的过去。
我看见儿时的我自己。闲散而平常的岁月里的一个午后,祖母倦倦地翻着一本旧书。阳光晒在棉被上,透出一股温暖的香气。童年的一天一天,就是这么地温暖迟缓。祖母撂下书,起身推开窗,一大捧鲜活温热的金黄骤然泻下。“有太阳的时候,做什么都敞亮些。长大了你也会喜欢太阳的。”祖母趁着光掸去窗台上的灰,笑吟吟道。孩子气的我在阳光下玩手影游戏,咯咯笑着。
我听着少时的声音,在还有未来的过去。
我看见少时的我自己。扎着马尾的我与齐耳短发的女孩子挥手告别。原野的风暖暖地吹过,我们躺在草地上看天上的云。长大后的时光流逝得特别快,我都来不及作出反应。短发女孩子站起来,拍拍腿上的土,明亮的阳光把灰尘映得清晰可见。“我不能一直看云,一些力气要用来和你说话的。长大了你要记得我,也要记得干什么都要留点力气。再见。”她向我挥手。一向少言的我只是点了点头,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长大后。很多人都告诉我长大后的事。
我听着许许多多人的声音,在还有未来的过去。
我看见固执的我自己。父亲在烟雾缭绕中对我说,你长大了,不能再这么固执,要懂得世故。
我看见天真的我自己。母亲擦着我的眼泪对我说,你长大了,不能再这么天真,要独立自主。
我看见许许多多的自己,听见他们的话语。
然后我睁开眼睛。
我是多么地怕长大,我又是多么地渴望啊。
于是我向长大走去。
于是我向春天走去。
相关推荐
-
“焚书坑儒”点评焚书坑儒发生在中国古代的秦朝。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博士齐人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此即为“焚书”。第二年,两个术士(修炼功法炼丹的人)侯生和卢生暗地里诽谤秦始皇,并亡命而去。秦始皇得知此事,大怒,派御史调查,审理下来,得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全部坑杀。此即为“坑儒”。两件事合成“焚书坑儒”。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早就定格为文化摧残的象征。天下举凡读书人皆好称引,鲁迅曾用它来和希特勒焚书相比,博尔赫斯用它和造长城来对始皇帝大发议论。独立的史家偏生有其独特的癖好,他不敢就在假设的基石上扑扇想象的翅膀,更不屑于人云亦云,总是费尽心机试图描绘一个更详细的过程或者寻找一个更合适的理由,而孜孜以求的结果常常竟真与所谓的“常识”大相径庭。对此,我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据我所知一 就人类文明史而言,对书籍和读书人的迫害时时都在发生从未中止。类似“焚书坑儒”这样的举动在中国历史上既非第一次,更远远算不上最大的一次。史上文化大“革” “命”的惨烈事历历在目;而“焚书”更早在秦始皇之前一个半世纪即已发生。如果我们重新查账的话,其实,秦始皇“焚书坑儒”算不得是十分严重。焚书公元前213年(秦始皇34年),在秦始皇的咸阳宫宴会上,70博士为这位始皇帝祝寿。仆射周青臣大拍马屁,说什么“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被书呆子型的博士淳于越直斥为面腴;淳于越大唱“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的儒家老调,却惹得身为丞相的法家李斯大为不满,认为“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因此后世的《史记•秦始皇本世纪》中记载:“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秦自从商鞅变法后,依靠法家的严刑峻法大大提高了它的军事实力和行政效率,并最终获得巨大的成功,得以并吞六国、纳入宇内,因此秦始皇自然批准了李斯的建议。比较可惜的是各国的史书,烧了个精光,大大增加了司马迁写《史记》的难度,《史记•六国年表序》:“惜哉!惜哉!独有《秦记》,又不载日月,其文略不具。”也使得西晋挖出的魏国史书《竹书纪年》身价倍增。国家史志尽记些个颁历告朔、战争祭祀的大事,事关王统,秦始皇此举完全可以理解。同样值得细细分析的一次事件。首先,令秦始皇愤然的候、卢、韩、徐诸生皆是方士。被逮着的诸生及其“传相告引”而供出的“犯禁者”中或有些是儒生,但确确实实司马迁时代,并没有“坑儒”一说。《史记•儒林列传》明言:“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其次,方士以所谓仙药诱惑人主并造谣诽谤,罪当杀。“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处置亦未见得有什么特别过分处;如果我们同样相信《史记》的话,比起长平之战大将白起坑杀40万降卒来,堂堂始皇帝坑杀460余人又算得了什么。既然是两个实际影响并不算太大的事件,为什么会给国人世人如此深刻的印象,以至固定地作为文化摧残的象征符号?其实我一直怀疑有人作了手脚,故意的夸大其辞。据我所知二首先应该考察的是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正是司马迁最早把两个事件联系在一起。司马迁本人“年十岁则诵古文”,为太史令又“由石室金匮之书”,他学《书》从孔安国,《诗》当宗今文,《春秋》主公羊学,其父又是杨何《易》的传人,焚《诗》、《书》之痛在司马迁时代已经消释。至于“坑术士”,且不说主要的肇事者事发之前早就逃亡,坑杀的460余人也是多在咸阳。再者说秦始皇不久下世,秦二世时天下纷乱,很快秦亡,秦针对方士的报复再也看不出还有些什么。齐国的稷下学宫最生动反映了诸子百家各种学说争鸣的盛况。田齐桓公午光大齐桓公小白设“庭燎”、“啧室”之美,更设稷下学宫;齐威王、宣王礼贤下士,包容百家,言论学术充分自由,齐国也因此步入最强盛时期。儒、道、名、墨、法各家学者云集稷下,著名学者如淳于髡、彭蒙、田骈、尹文、邹衍、接子、田巴、鲁仲连、慎到、宋研、环渊,晚期的荀子曾三为祭酒。稷下学者在互相探讨、争论中,直陈己见,博采它长,学术自由而昌盛。司马迁写《史记》正值“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初倡,比较秦始皇的以吏为师、严禁私学,两项政策如出一辙。除了儒家代替法家而外,两代的文化政策竟是同样专制霸道。常说儒法斗争,质其实,汉代儒家就是秦代法家文化政策的传承者。司马迁最早将秦始皇“焚《诗》、《书》”和“坑术士”两个事件联系在一起,并夸张地认为至使了“六艺从此缺焉”;而针对孔子正定的治国之本六经的破坏,在自负承继人的司马迁眼中,其罪莫大。“焚《诗》、《书》”和“坑术士”两次后果本不算严重的事件被联系,并由此自然推衍而夸大,从而实质性掩盖了秦始皇实行的危害极大的文化专制政策。于是秦始皇对文化之摧残成了个人的行为、孤立的事件。历代无数文人对秦始皇个人的暴戾行径痛加斥责,却无视文化专制政策的危害,可以说完全就是被故意导引的结果。真正歹毒无比的是将“焚《诗》、《书》,坑术士”改成“焚书坑儒”的人。伪孔传本《古文尚书》全书之前有一篇假冒孔安国作的《序》,“焚书坑儒”最早出现在其中:“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为什么最早改作“焚书坑儒”的是伪孔传《古文尚书》的前序,其实并不难理解。司马迁说“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而实际情况是六经除了《乐》(因为本来是配合《诗》演奏的乐谱而没有文辞)以外,五经几乎完整保留,唯一历秦火而确实遭损的是《尚书》。因此要将秦始皇“焚书坑儒”定为千古之罪,最有力的武器是《尚书》;而最合适的攻击者是身为孔子后人并传《古文尚书》于司马迁的孔安国。不过,这些只是我自己的推测罢了,有谁知道:到底是谁?一切的一切只有真相才会知道。就让我们怀着一颗好奇心去探索……1200字以上 高一 议论文
-
我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伟大的思想家孔子曾以“恕”字来教导学生子贡宽厚待人,著名作家鲁迅也曾以“早”字来激励自己,以至于在文坛有了一席之地,人生在世,为了理想,为了追求,我可以以“志”字奉行终生。“志”即志向。有了志向,似乎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了。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正是有了使百姓摆脱贫苦的志向,才得以推翻大秦王朝的统治。年轻是的他,在他人眼里只是一个风流,懒散的人,当然谁也不会想到日后他能成就一番伟业呢也许只是因为一个“志”字。“志”即明志。“三国周郎赤壁”周郎正是因为比曹阿满明志了一点,才得以火烧赤壁,大败曹军。曹操在世人的眼里似乎是阴险,狡诈,明志,聪明的角色,可是谁又能后料到,在赤壁大战中他那狼狈而逃的样子为什么周郎如此轻易的就能打败曹操也许只是因为一个“志”字。“志”即志存高远。人们常说“人穷志不穷”。可又有人说“人穷志短”。姜子牙曾独自一人独钓于渭河。最后终于钓到了周国的皇帝。曾一贫如洗的他,终于成为了周国的宰相,为什么他能后成为周国的宰相也许只是因为一个字“志”。“志”即志向,明志,志存高远。当然“志”所代表的含义远不指这些。作为现在的我们,为了理想,为了追求,我们应该不懈的去努力,去拼搏,去实现我们的理想,去得到我们所追求的钱。在实现和追求的同时应该以“志”字奉行终生。450字 高一 议论文
-
暮色_1500字谁拉下暮的帘窗于是夜黑了心还忍不住悲伤灯火是奢华的梦魅惑着大街和小巷我的爱人她像四月迎暮的炊烟熏香了我流苏般的爱看那天空该是悲愤的书生泼洒这愤怒吧那样透凉我愿不该如此惆怅在夜间和她浪迹在缠绵的情网而如今我只默默地祈求祈求上天赐我一丝光明伴我度过没有她的岁月永恒寂寞的长廊高一:杨玉前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50字 高一 诗歌
-
父爱_1500字蹩脚失足时,有一担厚实的肩膀,默默地,驮着我走向温暖的巢穴。沉沦自弃时,有一双粗犷的双手,无声地,托着我迎接黎明的曙光。落寞怅惘时,有一张微笑的面孔,微妙地,渲染我走出迷失的津渡。时间一恍而过,当我已足够高大得看清一切时,我终于看清了这伟岸的身躯,那就是您啊!母爱如水,是细腻。父爱如山,是坚实。而我,便是那山间活跃的生灵。谢谢您!我将带着这份爱,驰骋在人生巅上。——致父亲。高一:李枝芝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200字 高一 诗歌
-
雾里看花_1500字我有曾和你说过的:让我好好陪你,去蒙蒙雾里,赏一次花。“你的心愿终于得到眷顾了!”而你一听到后,几乎就发狂了似的,要放纵泛滥的憧憬之情,要四处乱窜个不停不休了!是不是啊,弄得我像是故意放出这句“流言蜚语”,故意得像一个坏男孩逗你欢心似的,像是故意要你扑入我怀里来满足我的侥幸似的。而可爱的却是,这份对心灵体谅的眷顾的确是真真的。瞧着,大清早的,却一点也无从猜出雾霭缭绕的天宇上下、苍黄之间,躲着的是月牙儿,抑或是蛰伏着一轮被牛乳涂鸦着的朝阳,还是潜伏着洋溢着惊喜的星星——是为你的青睐而时刻准备着熠熠星辉吧,赠来装饰你的明眸。“喏,后花园的你一向羡慕的‘绛珠仙草’,今儿个该脱胎换骨了都!”其实那”绛珠“本不是草苗,而是零零点点的丁香的翡翠玉体,尤其是在这层层迭迭、浅浅深深的裙襦的簇拥下,也许更为彰显了剔透百芳、圣洁群英的魅力。你刚自得为满地”识破“了我的”巧言蜜语”,便又“咯咯”地笑起来,笑得很突然,也真是冲我笑了个不停。我真拿你没办法哩;一边你嘲笑我一般地笑着,一边还“欺“”哄”着我,喊我缠着我,“死乞白赖”地要让我背你下楼看去。说真的,我是极不乐意的,然而一时间,不知怎地,心底泛起了腾云驾雾般的自由和欢愉;而又有谁,谁教我无奈而又在此时此刻无语呢?平日你我小手拉着大手;我的大手牵着你的小手,不经意间,又愿意轻轻地扯扯你的袖口。可我是从来没有过今天这“一头雾水”的滋味儿呀——牵牵扯扯的习惯,或许我想着的只是:小桥腻了,流水厌倦了,而只有我还在傻傻地咀嚼着;诚然我无论如何还是愿意的,背着你,我期许着这也是一种新鲜多滋的味道。背着你去你想去的,我还是头一回。“得咧!咱们一块儿走下楼去,看风景去!”慢悠悠地,我把你送上厚实的背。接触的一刹那,心头不禁有一种别样的讶异:哟,这最近几天,发福了还真不少呢!毕竟,这番心语,想想就罢。尽管我的腰板还能“扛得住”,没有“咯吱”作出不雅之声,心里依旧装着刚才所有的话,是“咯噔”一记,一晃像是雨打萍,又像是风吹石,更像是雾霾的攒蹙一坠。”累了吧,咱们,歇歇?歇歇再走?”“才不呢——我才不累呢!”从楼梯的每一阶,到步入后花园这片你所憧憬的“伊甸园”,期间满是“累与不累”的对话,如是反反复复;便是如此,我和你也能在有待净化尘滓的空气之际,将笑脸与欢笑声,带雾一起,弥漫在园中。我又不知怎地,居然一时间又舍不得轻易放下,放下背上的这尊玉石雕像了;有别于雕像的,是你的活泼与笑声,带动气氛的活泼与温馨,一切都向着我温情地微笑着。“如释重负”而默默独处,貌似是一种自私、更傻更心寒的过错吧。这有两个人,一片“伊甸园”的天堂;千百层雾里,有我们共同的语言——至少是一株丁香花的期许,心灵花香的同步歆享。然而,我短暂间忘了,因为你。。。。。。“你闻到了么?好熟悉的馨香,好像是从天空中弥散开来的。”虽然我没有回头,可也能猜到你的面容是蓦地肃穆起来,继而你静静地躺在肩膀上,小心翼翼地呼吸。“有啊。”我顺口一回答,其实我是不想闻着任何有味气息的,尤其是我最初的期许,丁香所发出的,“你——是不是还有听到些什么特别的?”“当然有啊!”你于是变得异常激动,心跳仿佛是贴着我的背心,“扑通”得简直要钻出来,简直是要钻进我的胸腔似的,“梦里梦外,仿佛是有位紫衣妙女,一直在抚拨琴弦,就连萦耳不绝的音韵旋律都是紫色的哩!”你仿佛是陷入了一阵朦胧的紫色漩涡而不能自拔了;庆幸,过了好一会儿,你总算回过了神。而我呢,在此时此刻,仿佛更是一尊逼真的雕像;脚下附近的不是些许”绛珠仙草“或是紫色丁香,只是丛簇的寂寞,陆续缠绕着我罢了。“嗯——带我去看看、去摸摸那些花儿吧!”“——大雾天的——空气不怎么好,别再给你添新病了吧——”我一下子神经质地,无情地,毅然决然地撕毁了对你的承诺;“赏花”?成为空空如也的“笑话”?“空话”?“笑话”?笑话!我终于敢回头一看个究竟了——你的表情流露出些许的愠色,显然,这根本不是我所想看到的结果。然而……“好吧,是我累了。你把我留下吧,我想好好歇歇;你可以先走了。”高一:质子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200字以上 高一
-
终身烦恼虽然我有父母的疼爱,老师的关心,同学的羡慕,但我还是有许多不可告人的烦恼。我烦恼自己不能像小鸟那样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去探索天空的奥妙,而我却得要坐在那沉闷的教室里读那众人所知的知识。我烦恼自己不能像老虎那样在森林里漫无边际的散步,去摸索自然的神奇,而我却得要整天对着那没有生命的书本。我烦恼自己不能像大人那样在社会上无拘无束的生活,去社会中顶立,让人崇拜。而我却要整天做着父母吩咐的事情。有人会笑我太傻,因为不读书,以后就不能当大官,挣大钱;如果没有父母的吩咐,自己就会无事干。而我却不这样想,因为我始终都追求一个梦想——自由,永远,永远,永不放弃……250字 五年级 叙事
-
终身的伴侣我和这位“永世的伴侣”认识四五年了,可关系一直很一般,一直到四年级时,学校举行趣味运动会,我和他在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现在他成了我形影不离的“伴侣”。我现在不会忘记他,以后不会忘记他,以后不会忘记他,一生一世不会忘记他。我想他也跟我一样。记得二年纪的时候我刚认识他,可他对我毫不客气,老是打我(砸)。我回家向爸爸倾诉,爸爸冷笑着说:该打还要狠狠打。这使我很狠他,可我也不能被白打,我开始反击。因为小学时学校管的不宽,所以我经常有时候“反击”。但后来我从“打”他变为和他玩。由狠逐渐变成了喜欢,然后变为爱,最后变为深爱。他也由打我变成了我的知己。他对我比以前好多了,虽然偶尔会打我,但是我们生活在一起很融洽、愉快。我想他也是这样想的。五年级时我经常和他玩到很晚,除了奶奶说和他一起玩累的饭都吃不下,让我少和他玩之外,爸爸妈妈还是支持我和他在一起的。每到周末,我便会把他抱着去认识一些新的朋友(球友)。通过他我认识了很多人,小学时认识的人中1/3都是通过他认识的。在学校时除了语文老师有点反对我和他在一起说:和他在一起多了会影响成绩外别人都没意见。但是老师的话怎么能组织我和他的感情。从认识他开始,我为了他我花了多少人力,多少物力,多少财力。为了学习怎么和他更好的交往(提高技术),我花了我的私房钱和亲人、父母的的很多钱,但我觉得很值得。我和他的关系雷打不动,我和他虽然不是亲情,不是友情,更不是爱情,但是我觉得我和他的感情比这三中情一样重要。我和他永不分离,他将成为我终身的伴侣。他就是“篮球”。600字 六年级 叙事
-
新闻点评儿子发育障碍母亲陪读10多年小越朋是个与众不同的孩子,7岁才会说话的他,失去了很多欢乐和友谊,但他是幸运的,因为他拥有一位伟大的母亲,她辞去了工作,陪儿上学4载,只为小越朋能拥有与同龄孩子一样的人生旅程。谁也不知道7岁前的小越朋生活在怎样的世界里,7岁以前,无论家人如何教育引导,小越朋就是不会说话,对外界事物也很少有反应,她带着儿子跑遍了长春市内各大医院,医生说小越朋没有听力,谷丽不信,因为每当听到他最爱吃的虾条包装袋哗啦哗啦响的时候,小越朋都会以最快的速度冲过来。就这样,谷丽不停地带儿子求医,6岁那年,孩子被确诊为“广泛性发育障碍、孤独症待排除”。医生的结论并没有将谷丽吓倒,也没有令她放弃对孩子的希望,她开始根据医生提供的训练方法,一点点训练孩子。转眼小越朋到了上学的年龄,但是因为小越朋欠缺语言表达能力,没有一所学校愿意接收他。有人劝说她和丈夫把孩子送进育智学校,但他们坚信自己的孩子不是弱智,他们希望小越朋和其他孩子一样去上学,和其他孩子一样拥有快乐的童年。于是她带着小越朋一所所学校试,然而遭到的却是一次次拒绝,一次心灰意冷的她搂着越朋边哭边说:“孩子,和妈妈一起死吧。”没想到小越朋平生第一次说出了那么长、那么完整的一句话:“妈妈,我还没活够呢。”就是这句话,让谷丽下决心一定要给小越朋一个完整的人生。于是本来从事会计工作的谷丽辞去了工作,专心在家教小越朋说话,后来,通过好心人帮忙,小越朋终于走进了小学。在长春市第四十五中学分校的一间教室内,最后一排的双人桌格外显眼,这就是母子俩的座位。在他上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妈妈陪他一起走进了教室,上初中这三年,他只有唯一的一个同桌,那就是妈妈。每天他和妈妈6点50分之前到校,每堂课,妈妈都认真地做着笔记,不遗漏老师讲的每个知识点。对于腰部患病的她来说,每天坐在课堂里需要完强的毅力,她时常是忍着病痛陪着小越朋听课。班主任张老师说,“虽然她是特殊的学生,虽然她身体不好,但是却从来没有要求过特殊的待遇,把自己当成班级的一员。”每天吃完晚饭后,都是母子俩的学习时间,这个习惯已经坚持了10多年,从小越朋上幼儿园起就从没间断过。说是学习,其实是妈妈在为越朋补习,谷丽把每天的课程内容一点点讲解给他听,为了让他学会一道数学题型,甚至要反复教他一个月。同学们都说,在班级里越朋愿意帮助别人,经常帮同学抬水,而且做值日特别认真。同样,大家也都很喜欢这个“妈妈同学”,遇见什么困难或者有心事,都愿意找她帮忙。班主任张老师在提到小越朋时也是赞不绝口,在这个班级里大家从来没有把他特殊化,班级的跳绳比赛也都没有因为他会影响成绩而不让他参加。越朋和妈妈努力学习的精神感染了不少同学,对同学们的触动都很大。1000字 六年级 叙事
-
终身残废的人一个春天的晚上,一位小青年骑着一辆自行车,在大街上飞奔。飞快地往家里冲。原理今天是这位小青年的生日,他的同学们都在等着他呢!难怪!小青年使出了吃奶的劲儿,终于追上了一辆大卡车。只见他伸出一只手,抓住车的拖斗,另一只手抓住自行车的龙头掌握方向。在街上人们惊讶的目光中,小青年得意地扬起头,吹了声响亮的口哨。沾沾自喜,得意洋洋的想:你们看,我多了不得,可以追上这样的大卡车。这时的他已经完全忘记了“注意安全”这四个红色明亮的大字。一个老伯伯看见这情景,就对小青年大声喊道:“孩子,要注意安全那!”小青年自以为是,毫不领情地说:“老伯,你可要小心,不要撞着了!”老伯伯很生气,就不理他了。不幸的时刻来临了,红灯亮了,大卡车来了个紧急刹车,小青年一只手没有来得及刹车,被大卡车撞出离它有十几米远的地方,顿时头破血流,他惊叫一声,晕了过去。在场的行人看见了这情景,马上跑过去,扶起小青年,直奔医院。秋天到了,枯黄的叶子从树上飘落下来。这时,小青年出院了。他一手拿着拐杖,一手包着绷带,他的左脚已经瘸了,他的整个后脑勺也被绷带给包起来了。他已经变成了一个终身残废的人了。450字 四年级 叙事
-
终身难的师长落叶在空中盘旋,那是它对大地的感恩,社会给予了你经验,挫折使你成熟,成功让你奋起……心怀感激,使我愈挫愈勇!——题记“感恩的心,感谢的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三尺讲台上,是伟大的你,灯光照射下是默默的你,学生成功时默默流泪的是自豪的你……你是谁?你就是我的恩师……可否记得——那日演讲时,我十分害怕,有那么多老师,有那么多同学在下面看着我,如果说错怎么办?如果没说好怎么办?我的心就像一团乱麻。这时您看着我,眼中充满着肯定与鼓励。这时我似乎听到您在为我喊“加油”!那眼神犹如一把快刀,斩断了我心中的那团乱麻,我又重新拾回了信心。比赛终于结束了,我得了第四名,是二等奖,心中那颗巨石总算落地了。这时您的眼中是多大的欣慰啊!老师谢谢您的目光。临近考试的那天,我到您家去送腰鼓比赛人员花名册,您陪我一起选人数,这时,我看见了几根隐私在闪闪发亮,我知道那是您对我的操劳的见证,为了这几根银发,我一直在努力,因为除了期末成绩,我没能力去回报您,莘莘学子终于有一个目标——回报恩师。老师,您放心,我定会考出理想的成绩。我要飞翔,是您给我插上了翅膀;我要奋斗,是您为我刷新起跑线;我们要超越,是您为我们点燃斗志,您为我们传道、授业,却不求多大的回报。在昏暗的灯光下操劳的人是您;在无尽的黑暗中引我们走向黎明的人是您;在成功背后默默付出的是您;您就是我们的另一位母亲。没有哪一位母亲不是真心爱着自己的孩子,您也一样,为了我们宁愿付出自己的青春,您把我们视为宝石,我们把您视为母亲。一句话语,一份答卷……无不体现着我们对母亲的回报。古人不忘感恩,我们又怎能忘记感恩?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授业“之恩,终身难忘!650字 初二 叙事
-
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缘,俺之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每念至这,我总看见一位女子,孤单地倚在窗口,她便是薛宝钗。在《红楼梦》中,更多人喜爱林黛玉的纯情,从而对夺其挚爱的宝钗产生仇恨。她,一个弱女子,怎受得住世间非议。孰知她有多少夜晚单独在房内哭泣。如果宝钗是自由的,我相信她不会选择宝玉的,更不想成为他人口中的阴险的“小三”。她也是无奈的。还记得她初进贾府就受到了黛玉的仇视。黛玉认为她会夺走自己的一切,宝钗便是一笑,假装不知道,谁知道她承受多少压力,她这样聪明的女子,又怎得不知道这种事呢。“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宝钗的豪迈怕是许多男子都不及的。但在看见她的这句诗后,我却只看见了她的无力,她的无奈。她也是感性的,她何尝不想有“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感性。但她不行,她是封建社会中的一员,须遵三从四德,这无不禁锢着她。在书中的氤氲中,我仿佛也看见了那个被压抑的,感性的,纯情的她。可喜的是,她在大观园中找到了知己,造化弄人,这个知己不是别人,恰是林黛玉。“金兰契互剖金兰语”这章似乎被看成宝钗“诡计”的达成,骗了天真的林妹妹。其实不然,她们两个,在宝钗的豁达下渐渐地成为的是真正的神交知己,她们的友情在书中是毫无保留地流露出来。我不禁为她们感到欣慰。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终于,宝钗出嫁了,黛玉含恨而终。我极不喜欢高鹗的续写。我为黛玉感到伤心,也为宝钗感到难过。宝玉失去了自己的林妹妹,黛玉失去了自己的宝哥哥。但又有谁看见玉钗失去了什么,她既失去了知己,又失去了对婚姻的选择。不知有没有人在她出嫁时唱《桃夭》呢?听见后她又会怎么想呢?她一定不会想出嫁的吧。我看见了她在洞房花烛夜,一个人默默地哭泣。为自己,更为黛玉与宝玉的缘分吧!宝钗婚后一定很不幸福。失去了黛玉的宝玉恐早已看穿红尘。她没有《氓》中那女子的果断离去,更没有“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有的仅仅是一间空房。惟待红颜老去,真正地花落人亡两不知了。“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傅于天,蔼蔼王多吉士。”我愿为你唱最后一支挽歌,来人祭奠你被封建压垮的心。“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都道是金玉良缘,俺之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每念至这,我总看见一位女子,孤单地倚在窗口,她便是薛宝钗。在《红楼梦》中,更多人喜爱林黛玉的纯情,从而对夺其挚爱的宝钗产生仇恨。她,一个弱女子,怎受得住世间非议。孰知她有多少夜晚单独在房内哭泣。如果宝钗是自由的,我相信她不会选择宝玉的,更不想成为他人口中的阴险的“小三”。她也是无奈的。还记得她初进贾府就受到了黛玉的仇视。黛玉认为她会夺走自己的一切,宝钗便是一笑,假装不知道,谁知道她承受多少压力,她这样聪明的女子,又怎得不知道这种事呢。“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宝钗的豪迈怕是许多男子都不及的。但在看见她的这句诗后,我却只看见了她的无力,她的无奈。她也是感性的,她何尝不想有“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感性。但她不行,她是封建社会中的一员,须遵三从四德,这无不禁锢着她。在书中的氤氲中,我仿佛也看见了那个被压抑的,感性的,纯情的她。可喜的是,她在大观园中找到了知己,造化弄人,这个知己不是别人,恰是林黛玉。“金兰契互剖金兰语”这章似乎被看成宝钗“诡计”的达成,骗了天真的林妹妹。其实不然,她们两个,在宝钗的豁达下渐渐地成为的是真正的神交知己,她们的友情在书中是毫无保留地流露出来。我不禁为她们感到欣慰。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终于,宝钗出嫁了,黛玉含恨而终。我极不喜欢高鹗的续写。我为黛玉感到伤心,也为宝钗感到难过。宝玉失去了自己的林妹妹,黛玉失去了自己的宝哥哥。但又有谁看见玉钗失去了什么,她既失去了知己,又失去了对婚姻的选择。不知有没有人在她出嫁时唱《桃夭》呢?听见后她又会怎么想呢?她一定不会想出嫁的吧。我看见了她在洞房花烛夜,一个人默默地哭泣。为自己,更为黛玉与宝玉的缘分吧!宝钗婚后一定很不幸福。失去了黛玉的宝玉恐早已看穿红尘。她没有《氓》中那女子的果断离去,更没有“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有的仅仅是一间空房。惟待红颜老去,真正地花落人亡两不知了。“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傅于天,蔼蔼王多吉士。”我愿为你唱最后一支挽歌,来人祭奠你被封建压垮的心。“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初二:ych1200字以上 初二 读后感
-
作文及点评那是一个在夜市上摆地摊的姑娘,她穿着厚厚的藏服,脖子间挂着沉甸甸的藏银,天冷 的时候,也就缩在大袍子里,用期盼的眼光看着过往的行人,面前铺着一张枣红色的毯子,放着的藏族饰物由于久未清洗显得灰头土脸的。她的生意不好,所以我望向窗外 时,大多看见她的后脑勺。不知候怎的,我总认为我们之间有种默契——她用寒风中瘦削的肩膀向我传递着某种信息。一天晚上,我被浩如烟海的题目搅得头昏脑胀,于是愤懑地起身,便专注地去看那个姑娘。窗外吹来寒风,我就打了个寒战,我缩着脖子看她坚守在她的摊位上。一对青年男女正在挑选饰物,那个女的拿起了一挂手链,比划了好久,又放下了,转而拿了一个挂饰,看了个遍后,却对身边的男青年摇了摇头,走了。那个女子一言不发地收拾着地摊上的东西,又拿起那个手链端详了好久。我才发现,手链被刚才的女青年弄坏了。真可耻!可那个女子还是一言不发,默默地将坏了的手链塞进腰间的包里,然后抬头对我和善地笑笑。她看上去和我差不多大,皮肤黝黑,脸上却透着一股高原人特有的红,我想,是什么剥夺了她和我们一样在教室里无忧无虑地读书的权利呢?想到这里,对这位姑娘不禁产生了一丝怜悯。正当我转身之前,我惊讶地发现,摊位的角落里有一个被洗净的瓶子,里面插着一株腊梅,开得很美,有幽幽的暗香。生活如此艰辛,她却仍从这个世界找到了这一株属于自己的美和情趣,从而嚼出一丝生活的馨香来。一个遭到生活如此为难的人都可民坚强地生活着,我又有什么可埋怨的?春天到了,夜里的窗外不再有这个姑娘,但我仍习惯在累了、倦了的时候看看窗外,那里有她留下的一株腊梅,长年不败,浮动的暗香教会我坚强。点评:本文很好地写出了“窗外”所见的一个人。写她的外貌,写她的行事,写出了一个人物形象。这个形象非常鲜明感人。作者还写出了“她”对自己的激励,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篇文章的内容和写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这篇作文是这篇命题作文最好的样本。窗外我的房间有一张写字台,写字台是靠着南墙的窗下的。在家时,早上或中午学习,总有一片阳光从外面泻进来,铺在我的书上、我的桌上和我的心上。农家人几乎每家都会有个小院子,水泥浇的地面,在农忙时这片齐整的地面很有用处。黄豆叶都枯了掉了的时候,母亲就会把它们从田地里收割起来,运到我窗外的那片水泥地上。窗里,是我写字的沙沙声;窗外,是妈妈打黄豆的啪啪声。秋季的阳光十分温暖,初秋的阳光还会有一些夏天的骄狂,有时还十分的热。母亲在外面打黄豆,有时会停下一会。那时,听到外面没了声响,我也会停下笔。然后,妈会叫一下我的名字,我就答应一下。看不到她的人,但我可以想象:妈妈打黄豆累了,她就停下一会,然后想儿子写作业是不是也累了?竖起耳朵听,仿佛窗里的笔还在纸上来来去去,好像还有沙沙的声音穿过午后的阳光落在她的耳朵里,然后她就笑了,莫名其妙的笑了。她一笑,阳光便汇进了她脸上的一条条小河里。母亲那时肯定很像仰着头望着太阳的葵花。也有时,若外面的声音停了,我便想:妈妈许是渴了,去厨房喝水了。那时我也会喊一声妈,妈也会答应一声。于是我的刚才还莫名其妙吊着的心又落了回来。院子里,阳光灿烂,妈总喜欢叫一声我的名字,尽管什么事都没有,我也会喊一声妈,也是什么事都没有。在我看来,“妈”这个字很上口,很悦耳,喊起来像唱歌。也许在妈看来,喊一声我的名字也像唱歌一样。喊一声妈,我知道了我日日辛苦学习为的是什么;喊一声儿的名,妈知道了她天天辛苦劳作为的是什么。窗里,是妈播下的种子,是她用心血和汗水浇灌的种子。她天天盼着那枚种子发芽,茁壮成长,开花,结果。母亲的一生为的便是那枚种子,什么辛苦,什么劳累,什么哀伤都像灰尘一样轻。那枚种子就是她的生活的核心。窗外,是我的太阳和雨露,我在她的温暖和滋润中成长。窗里的我有一个梦想:愿窗外的母亲播下一颗星星,收获一轮太阳。点评:本文把窗里窗外结合起来写,但着重写的是窗外母亲的劳作。构思颇有匠心。窗外我上幼儿园的时候,爸妈工作都很忙。每天,所有小朋友都已经被接回家了,还剩我一人留在传达室和守门的老伯伯作伴,等着爸爸妈妈。妈妈为此很心疼也很内疚。后来,我上了小学,妈妈换了一份工作,可以早点下班,于是每天早早就等在教室门外接我。那时候,基本上所有同学的家长都会来带孩子,晚读课没结束,窗外就已黑压压的一片。我知道妈妈一定也在人群里面,所以就坐得格外端正,更积极地回答老师的提问,但总会心猿意马。每每我向窗外偷偷一眼,都会看见妈妈满面微笑地注视着我,我那时心里便不由地很得意:妈妈一定很满意我在学校的表现。冬天,下晚时分的天黑得很快。教室门窗紧锁,暖融融的,窗户上覆盖了一层白色的雾气,朦朦胧胧的,那一次,前座的同学在上晚读课的时候突然转身过来,递给我一个糖盒,我先是一惊,然后下意识地望向窗外,窗上一片白茫茫,我想妈妈一定也看不见我,于是迅速地拿了一颗糖放进嘴里。后来下课了,我走出教室心里忐忑不安的,但妈妈还是像往常一样微笑着迎上来,用围巾裹紧我的脸,用冰冷的手帮我撩开额前的头发。我心里暗喜:妈妈没有看见!记得有一年开家长会,我在窗外等妈妈,那次考得不错,心里没什么负担,但是天气冷的很,我望着她坐在教室里,心里很不耐烦。边搓着手边不解起妈妈每次站在窗外的满脸幸福的表情,这有什么好幸福的呢?去年,我参加中考了,每场考试出来,妈妈都会从人群中先将我认出来。然后把冰水递给我问:“考得怎么样啊?”不知道为什么,我每次出来看到她额头、鬓角渗出大滴大滴的汗珠都很激动,心里就突然会想到小学那一次上课吃糖豆的场景和那一次充满抱怨地等待她开完家长会,迟到的愧疚之情满溢而出。尽管现在我已长大了,妈妈不会再在教室门外接我。但那守候在窗外的母亲的模糊身影将永远是我人生路上前进不竭的动力之泉。点评:写亲情的片断,写母亲总在窗外关注着我。而中间穿插了我也在窗外看过母亲的一个情景。文章穿插自然,主题表现深刻。请大家体会怎样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写作题材。窗外每当沉思与无聊时,我总会向窗外看,这似乎已经成了一种习惯。我自认为这不是一个坏习惯,因为习惯向窗外看,我看见了更丰富的景色,诸如白云的变幻;我发现了更多平常不注意的细节与事件,诸如那天……我的语文和英语不是很好,所以妈妈每天早晨五点半就会把我叫醒,让我坐在客厅的餐桌旁读书。每天早晨,我妈妈会先起床,等刷牙洗脸完再把我叫醒,然后开着她的电瓶车去买早饭。这天早晨,妈妈照常把我叫醒,我照常在餐桌旁读书,妈妈照常准备开车去买早饭。我读了一会儿书,读不下去了,便托着下巴,望向窗外。我们家是住在一楼的,窗外便是人来人往的道路,现在天才微亮,路上没有人,一阵秋风刮过,路旁树上的叶子纷纷凋落下来,我不禁想:冬天快来了吧。这时一个熟悉的人影出现在道路尽头——是妈妈买早饭回来了。这是我第一次在窗外看见妈妈。妈妈开着电瓶车向家这边驶来,妈妈的电瓶车还是几年前买的,修过好几次,已经不是很好开了,有时刹车还会失灵。妈妈越来越近,我看见她一手开车,另一只手缩在袖子里,整个身子都尽量缩在了一起。我心里一惊:难道妈妈出去没多加件外套?难道她不知道早上的风是很凉的吗?这么想着,突然发现,妈妈因为太冷没发现车前的一块石头,可能是刹车又失灵了,车子在石头上颤了一下,便倒下了,妈妈的腿压在了车子底下。我冲出门,跑向妈妈,看见妈妈把车抬起来,把挂在车龙头上的一个袋子拿下来,看了看,吁了口气,然后才拍了拍身上的灰。这时,她看到我了,问:“你怎么不读书,跑出来干嘛?”我忍住鼻头的一股酸意,说:“看见你摔了跟头,就过来看看。”妈妈不自在地又拍了拍身上的灰,“就是被石头绊了一下,不碍事的。幸好今早买的是面包,没有被压坏,你看看。”说着把袋子拿下来,接给我。我触摸到了妈妈的手指,一阵寒意从我的指尖传来,我接过车龙头,对妈妈说:“你先回家换衣服,我把车弄回去。”妈妈说不过我,就转身走了。我看着妈妈的背影,不自觉地流泪了……我依然喜欢望向窗外,偶尔会想起那天在窗外看到的。从那以后,我开始懂事,开始学会不再顶嘴,我发现我长大了。点评:这篇文章也是写亲情,也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材料。或许我们没有特别的灵感去虚构故事,但我们只要善于发现,生活中依然有取之不尽的写作材料。——第二类:抒写心灵——窗外乘着生命的列车行了十七年,让我欣慰的除了收获一路泪水和欢颜的积淀,就是自己学会欣赏窗外的风景。推开窗,是淅淅沥沥的小雨,绵密而忧伤,一如我此时的心情。拾好书包也把在这个班全部的记忆收起,留恋的目光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逡巡,然后又转向窗外。“唉,分班之后,窗外,不知会是怎样的风景。”低头沉思之间,“咚咚”两声轻响打断了我的思绪,谁在敲窗玻璃?“你五一之后就不在我们班了,是吗?”窗外,一张熟悉的年轻的脸。我点点头。“那,我现在跟你说一声再见。”真诚的声音传来,我抬头看窗外——那个少年的表情温和又自然,嘴角不经意地微微上翘——原来离别是这样简单和纯净。我心微微一颤,冲他浅浅地笑了。透过笑容,我看见窗外的小雨渐渐止住,阳光从云缝里探出头来,明亮、温和而淡定。再推窗,已身在新的班级。秋天,吹落了银杏树积蓄一年的金黄,也把萧瑟的情绪吹落进我心里。我轻咳着,让思维慢慢梳理着往昔的记忆。“咚咚”,又是两声轻响,是谁在敲打窗玻璃?循声望去,窗外,已不是那张熟悉的脸,但真诚和关切的表情却一样清晰。窗台上,变戏法似的出现了一瓶葡萄汁和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拜托你吃点咳嗽药,快快健康!”抬头看窗外,那个少年对我做了个“v”字形手势。他笑了,那种笑容让人觉得安定而温暖,并且,充满力量。跨入青春的门槛,命运,又为我打开了一扇窗户。我现在学会的,不仅仅是构建自己的心灵小屋,更是去欣赏窗外的风景。生命的列车呼啸而过,窗外的风景也变幻莫测。但是,有一些最美好最真挚的情感是永远不会消失的。窗外的那个世界很大,大得可以包容日月;窗外的世界很小,小得如同一个和谐亲切的家,生命和生命在这里相互珍惜,心灵与心灵在这里亲密握手。停下笔看看窗外,阳光将金色融成点滴,洒在秋天的记忆里,忽然觉得幸福,因为自己学会用窗外的风景去点缀生命,用窗外的风景去温暖心灵。点评:本文以“窗”为线索结构全文,写了有关“窗外”的几个片断,突出了一个鲜明的主题:“畅开心窗,学会欣赏窗外的风景,心灵与心灵在这里亲密握手。”请各位同学特别读一读第一节的点题,和最后两节对主题的深化。因为有最后的议论,使文章顿时升格。窗 外“想不到有什么东西能阻挡一个季节的来临。”我庸懒地趴在桌上,写下这几个字。每年的冬天,对我而言,就像游戏里面最难闯过的一个关卡。我怕冷,如同一只小花猫,穿着厚厚的衣服,躲在窗户后面晒太阳。“又是一个寒冷的早晨。”我幽幽地叹了一口气。下课铃声静静地响了,仿佛也被冬天冻得够呛。同学们一下子变得活跃起来,争先恐后地冲出教室。我的位置在走廊的第三个窗户旁边,这时候,太阳还没有照到我这儿。我有点儿冷。但我安慰着自己:“教室毕竟比窗外暖和。”窗玻璃上结了一层厚厚的白霜,我想,白霜融化的时候,我就能看到窗外了。这时候,一个好朋友来拖我出去走走。我像受了伤的小鸟,惊恐地往后缩了缩。他却笑了:“你不冷吗?”我略带歉意地笑了笑:“外面更冷,我不想出去。”他失望地走了。我真的有点怕,怕什么?怕冷吗?忽然听到窗外的人小声地说:“他总是这么冷,总是不愿跟人交流,真像一只受伤的小鸟。”1200字以上 高中
-
六月_1500字我们都长大了—我们还没有我们都明白了—我们还没有我们都放弃了—我们还没有希望我们过的一切都好,希望我们拥有美好的未来。—寄给我的六月12的二分之一过完了,可不知怎的却一直留恋六月。有时候自己的莫名想法组织都停不住,与其埋在心里可又担心等哪一天记忆力减退我的涂鸦故事没了我该会多伤心。不!不是说伤心因为那是我已不记得了,只能任由心里的空感摇摆了....那样的我该是多么....所以我还是提笔挥洒任何一片角落。六月是夏天的代表,可我还是想让它变成节日的标志。这段时间听的最多的“你不小了”“你已经成年了”等等诸多提醒你的话,让我好像真如他们所说的。但我还是习惯性的反驳“我还小”,面对年末的成人生日让我更自然接受六一儿童节。就算旁人会用很多成人化的眼神看我都还是一样的肯定,毕竟我还没有“成人”的概念。有印象的第一个儿童节学校组织我们和妈妈一起去影院看“漂亮妈妈”,要求统一穿校服,是夏天啊,我也就第一次穿上了裙子(那还是有两条背带交叉似的,站在床上,爸妈人手一件衣服帮我穿。那时只知道兴奋,现在是感动是怀念)而且穿好还美美的在他们面前转了一圈。呵呵....那时候好想也握了妈妈的手怕走丢,感觉真的很淡了但让我一直忘不了。之后的儿童节真的就没有妈妈的手出现了都是与同学或者跟老爸.....(谁叫妈妈忙呢)随后的几年都是学校组织半天活动,然后放假。对于我们能放假当然开心尤其还是上午在学校里大大方方的玩儿,不是活动就是集体出去参观....小时候很容易满足的,要是现在肯定得说那还不如不放呢只放半天有什么意思。不过,朋友们要真是半天都不放你们又该说了吧!!总觉得儿童节就是老爸带我去超市买完菜,让我去对面的肯德基买份儿童套餐,对!我一定会要玩具的,可能是跟表哥比着玩儿吧,谁都不落后玩具那样才觉得我的儿童节才完美。四季轮番上演他们的美,无论是哪个季节都用时间作为单位...最后一个儿童节是在北京初一的时候,我们要入团了那时候入团非常的不容易,经过同学选票之后还要年级组评审。结果我们班票选的都没过反而老师提名我们。呵呵... 就这样,五四那天我们全体退队,部分同学在团旗面前入团宣誓!!真的感觉是青少年了,但心中还是不舍以前的那样无厘头的儿童节。回老家后我总是在这一天会跟同学说儿童节,大部分同学家中有水果树,中午同学形形色色的带着水果袋在班里吃。也让我第一次体会到乡村的优越了...每次吃的我肚子里都可以晃出水来,真是托水果树的福啊!!那样的三年是纯朴的,也是童真的,没有大城市里的肯德基也没有城市学校的精彩活动但独具一格的是我们发自内心的快乐没有物质上的推动是我们没有复杂思想的情感包容着。高一了,我还是怀着要过儿童节的心态对大家说,大家先是停了一会儿然后都是朝我方向说了一番“都这么大了还过啊”也有同学说“那我也要过,因为我比你小得多”本想可以让同学请我吃棒棒糖,结果我还得“小朋友”糖。呵呵...出意外的是,在我的推动下很多年纪很小的同学反而要嚷着买糖过节,于是有很多同学只好买啊!我呢。也收到了很多糖,也有同学送我手工品也有过几天不给我的冰激凌......没办法,我就是喜欢过儿童节,谁能拦我。不过你也得好好想想像我这样的人不多了...随着认知度提高,小说看得多了。也喜欢一些令人想象的内容了,《最小说》里有一篇《一座城》看了让我很有感触。写着作者从小到大的感知以及对他的姐姐的情感变化,直至姐姐让他再喜欢的女生面前无尊严了变成恨她但主轴上都是爱他的智障的姐姐。让我真的很意外但又是情理之中的.....也许我的阅历太浅不明白为什么在喜欢的人面前无尊严了变成恨亲人?但也许真实中就是这样的二选一吧。有一段文字教会我了一些成人时候的角度但仍有不明白的就给大家写出来看看你的感觉吧“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座城。当我们还年幼的时候,那座城里居住着大人和小孩。当我们青春期的时候,居住着男人和女人。当我们懂事的时候,居住着好人和坏人。当我们成年的时候,居住着穷人和富人。当我们渐渐老去的时候,住在那座城里的人,就变成了活人和死人。” 真的,这样的六1200字以上 高三
-
变迁_1500字公历二零一零年十二月十一日上午八时二十分,是个悲伤的时刻,我最敬爱的外公过世了。按照老家的习俗,人死后的第二年大年初一,亲朋好友及晚辈们要去外婆家拜年。在拜年之前,我和妈妈暂时住在小舅舅家,理所当然的在他们家过除夕。小舅舅家住在常德鼎城区港二口,是乡村摸样,有些偏僻。我记得以前来港二口的时候,一路的黄土地非常的崎岖,人在车里被晃来晃去,一路尘土飞扬,需要蒙头掩鼻。上次来的时候,我发现:平坦的水泥路犹如一条巨龙俯卧在那条黄土地上,让我不得不感叹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得真快啊!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水泥路两边没有护栏,厚厚的侧面直接裸露出来,两旁也有没被水泥覆盖的黄土,有些地方还种了蔬菜。小舅舅的儿子——我的表哥已经上高三了。在与他的交流中,我了解了高三的压力和他那所学校的校风及表哥对高考的看法。表哥也有QQ号!我平时玩的游戏、网站,他也接触过,这简直与我们省会城市的学生没区别!我还以为表哥会像贫困山区的学生一样单纯、对网络不甚了解!他还说:“如果高考时我考上了二本,就复读一年。我深信,如能考上二本,再拼一年,一定能考上一本!”言语间充满了自信,值得我借鉴。除夕过后,是大年初一,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坐上去外公家的小面包车。汽车在山坡上缓缓行驶,我回忆着这条山路留给我的童年时光。那时候,交通很不方便,从港二口到外公家要走一条很长的小路。路很窄,途中还要翻越两座高山。不要说面包车,就连单车也跟难通过。徒步行走,需两三个小时才能到达目的地。看看现在,原来的羊肠小道已被宽阔的公路所取代,小货车恐怕也可以行驶了!(往日一路上的欢声笑语,今天已不复存在。)大约四五十分钟后,车已经停在了家门口。我刚一下车就被眼前的景物惊呆了:一座高高大大的山峦,一面是枝繁叶茂,另一面却是光秃秃的,只剩下孤零零的树桩……。正当我缓缓地回过神来时,我又有一个惊人地发现:大舅和二舅家的房屋都已经扩装过了,较以前多了几间厅室,刷了一层金灿灿的防水漆;特别是三舅,在他两位哥哥的房屋旁建了一幢崭新的木屋,堂屋后壁的中间挂着一张毛泽东的巨幅画像。每家的家门口都装了一个巨大的卫星收视器,说是用来看有线电视的。我不得不感叹国家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啊!连这里的文化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随即觉察到了另一幅不协调的画面,原来三舅家的房屋地基掩埋了两丘水田,剩下的一个角落变成了垃圾堆。回想童年时曾被我当做乐土的水田,如今面目全非,心中很不是滋味,我决定先散散心。我走在曲折的小路上,在我的记忆深处:右边是水田、左边是一条小溪,我最喜欢在小溪里翻石头、捉螃蟹、泡脚……。但是今天,我找了好久,一直找不到这条小溪;终于找到了,我恍然大悟,其实小溪的痕迹依在,只是山上的黄土没有植被的阻挡,肆无忌惮地跑了下来,填平了小溪。溪水从黄土下的缝隙浸透而过,小溪上面长满了野草野花,小路变宽了,小溪没了!难怪我认不出了,儿时的记忆被淹埋了。我又来到了外公家。外公家离三位舅舅家很近,中间只隔一条宽宽的水梯田,大约二百米的距离。我先给外公的遗像行了三跪九叩之礼后,开始在房屋的周围巡视,寻找儿时的记忆,寻找的结果是我愤怒了!外公家里已经空空荡荡了,有用的、值钱的东西全没了,没用的东西被扔得到处都是,“尸魂遍野”一点也不为过。原来偌大的一幢房屋,现在只剩下外公生前睡觉和供悬挂他老人家遗像的两间空房了。房屋后的菜园里,有明显的踩踏和采摘的痕迹,只剩下一些枯枝乱叶了!我站立着,望着这栋储存着我和外公在一起的记忆的房子,现在已变成了一座孤零零的空壳子,我终于明白人去楼空、人走茶凉的意思了,不难想象外公去世之前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我还要去给外公的墓前叩几个头、告个别。在山腰上的墓前,我看到外公和外婆的棺材已合葬在一起,我呆住了:连……连埋葬外公外婆的山也被砍伐了大半,外公外婆的坟头也露在外面!我的心碎了,我跪倒在墓前,使劲的叩头:不孝子孙来看你们了,没有在你们生前好好孝顺你们,我感到心痛。但没有想到:你们往生后竟会如此凄凉,呜呜呜……叩完下山之后,我立即回去了,是走回去的。尽管他们再三挽留,除了外公外婆,这里已经没有值得我留恋的东西了,我只想快点离开这里、离开这伤心之地。我不禁惊叹于这里的变化太大了!1200字以上 高三
-
信封_1500字八十八只空白的信封女孩现在经常去邮局。邮局里只有一个信箱,一张工作台,一个邮发员,小巧得如同一张绿色卡片。其实,女孩先未曾注意到这个邮局——这几个月来,她连整条街都懒得注意了,更何况这个小小的邮局;远方也没有可交的笔友,没必要去寄信。她终日沉默着,低头字街头匆忙而忧郁的走过。女孩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对这个邮局产生兴趣的。那一天,同桌欣说,顺路给我寄封信吧!拜托了。于是,女孩第一次走进了邮局,随意地把信一塞,正准备离去。突然,在那转身的那一瞬间,她用她眼睛扫过工作台时,她楞住了,禁不住盯着工作台后那张面容,惊讶的几乎叫了出来——爸爸!她头脑飞速地闪过这两个字眼。天啊!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张脸酷似父亲!她甚至怀疑是自己的幻觉。这是怎么回事!若不是这个男邮发员抬头(他正专心读一本什么书)注意她,女还是不会急忙收回眼光,跑出邮局的。爸爸还活着吗?女孩反复问自己,兴奋了一夜。第二天,她迫不及待地回到了乡下,伫立在自己父亲的坟前。爸爸!女孩心底深情地呼唤着,像一个梦!泪水模糊了她美丽的双眼。女孩眼里幻化出爸爸那高大英俊,轮廓分明,和蔼可亲的影象,随之,这个影像从电线杆缓缓飘了下来……还记得当天的她和爸爸妈妈准备去度假游玩,可不幸的是,爸爸在马路上为了救她,牺牲了自己……眼前的一切都模糊了。爸爸,为什么?该死的是我啊!自小至爱的父亲啊,您在何方?是在极乐世界吗?——女孩泪如泉涌。女孩第二次进邮局却不是因为发信——根本没有人再请她寄信了。她那冰冷无情的脸色和那孤僻的性格使同学对她望而却步。起先,她在那绿色门前若有所思地停住,似乎是身不由己,觉得有什么事情要做。到底是什么事?她自己也不清楚,反正,反正很重要。于是她迷迷糊糊地走了过去。直到她看到男邮发员镇静熟悉的脸,心里才开始默默后悔:进来干什么?有点莫名其妙是不是?然后,她瞟了男邮发员一眼,他突出的半个脑袋和一对刚毅的眉毛使她禁不住回归那遥远的岁月……爸爸!她始终还是忘记不了爸爸临死前看着她那种心疼和舍不得的眼神。“你发信吗?”他追问,将不经意瞟了一眼的女孩的目光投向书本。女孩这才回过神,目光闪烁迷离,支吾地说:“哦,买……买一封信封。”接过信封。他的手白里透红——恐怕这是和父亲唯一不同的。父亲有着一只怎样的手啊,黝黑而略显粗糙,那是父亲整天在烈日下工作的结果。可那也是一双至亲至爱的手,它曾无数次行云流水般轻轻抚过女孩的脸,抚过她那孤单的心灵。次后好久,镇上如果有细心一点的人,一定会注意到这个情节:一个面色忧郁的少女默默走进邮局,怯怯走进工作台,递上一张毛票子。趁邮发员取信封的功夫,她偷偷端详他。然后,她执着一只洁白的信封,匆匆走出邮局。女孩这样日日重复着,攥着白信封走过冷寂而悠长的街道。她一路行走,一路默默流泪。如潮的感动和心中的思念悄悄抛洒在悠长的街道,以致她不得不执意地认为父亲还活在人间。是的,至少,父亲活在她心中。岁月的流逝中,一切都在悄声无息的发生改变,凡事无非如此。终于,女孩不再去邮局了。她知道自己已倾尽了对父亲的亲情和思念。使命完结也就超脱了。在一个夏雨沥沥的午夜,女孩静静地坐在桌前,一边聆听着雨拍打窗的声响,以便一封封整理那一扎崭新的信封。一数,整整八十八只。八八。女孩反复地默念着,泪水再一次和着雨水流淌。思念潮水般穿越岁月的堤岸,漂流至远方……1200字以上 四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