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的变迁
时光荏苒,转眼间,改革开放已经四十周年,想想以往与今昔的差别,我真是感慨万千。
中国在这四十年里,无论是建筑、航天、医药、饮食、穿着等方面,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令我感触最深的还是公路方面的改变了。
40年前,中国公路事业并不发达。当人们说起车子的时候,都不会想起中国,唯一想到的,便是中国史上一大丑闻——当外国人来到中国修筑火车时,中国皇帝却惊恐地说火车是怪物,要求立即拆掉,外国工程师闻言,只得无奈拆掉。从此,外国人都认为中国人是没见识、胆小的,有多少中国留学生被外国人侮辱嘲笑!中国还在用马车、黄包车的时候,外国早就在用各种汽车和火车了。
现在,中国已开通无数高铁路线了。1994年,我国第一条广州深圳准高速铁路建设成功并投入运营,速度为160~200公里每小时。这不仅在技术上实现了质的飞跃,更主要的是通过科研与试验、引进和开发,为建设我国高速铁路做好前提准备,被称为我国“高速铁路化的起点”。2012年10月8日,世界上首条穿越高寒地区的高铁也在中国东北地区诞生。截至2012年我国有1。3万千米,时速达250~300千米的客运专线建设投产,我国以“四纵四横”为骨架的快速客运网基本成型。截至2016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4万公里,成为世界规模最大、运营速度最快的高铁网络。2017年1月4日,我国开通了中国最长的铁路——京广高速公路,全程2298公里,时速约310公里。公路事业的改变还不止这些。
看似在这短短40年内,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但是,在这背后,有多少人夜以继日、孜孜不倦地绘图、测量、设计、制造啊!这才让中国从落后变为先进,倘若没有这些人的无私奉献,那中国现在根本就不会富强起来。所以,这些无私奉献、默默无闻的人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人,我们不仅要勤学苦练,还要从小培养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这样,我们才会成为国家的栋梁,才会更好地报效祖国,才会让生命变得有价值。就让我们一起,为建设祖国出一份力吧!
《稻草人》读后感
生活中,稻草人是用稻草做的,它被插在稻田的中央,用来驱赶叼稻谷的麻雀等。寒假里,我读了叶圣陶爷爷写的《稻草人》。叶圣陶爷爷笔下的稻草人不能走,不能说,不能动,和现实生活中似乎也没有什么很大的区别。唯一不同的是他有思想,一心想帮助受伤害的人们。
这个故事十分感人。稻草人的主人是个年迈的老太太。她的丈夫和儿子都生病去世了,老太太因为伤心过度,她落下了动不动就流眼泪和心痛的毛病。再加上前几年闹水灾,庄稼收成又不好,老太太干瘪瘪的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皱纹。这一年,稻子长得很壮实,而且雨水也不太多。眼看今年有好收成,她笑了!可是稻子的天敌——一种灰色的蛾子飞来了。它们在稻叶上安了家,肆无忌惮地下了很多卵。稻草人慌忙地扇扇子,但蛾子们并不把他放在眼里。稻草人想到主人伤心的脸,又想到了主人不幸的命运,心里像刀割一样。稻草人多想告诉老太太,可他不会说话,他好难过……可能是想到老太太的遭遇,也可能是感受到了稻草人内心的痛苦,我的鼻子在这时突然有些酸,这一切都是因为那只蛾子,想到这里我也想起了生活中和老太太,稻草人有同样遭遇的人。躺在床上的老爷爷呻吟着,但他家太穷了,没有钱治病,他的家人只能在一旁陪伴着,没有任何的办法……
这时,河里传来一阵咳嗽声,原来河面上停着的小船里躺着一个病重的孩子。他用轻微的声音叫妈,可他病得太重了,根本叫不响。他的母亲是个渔妇,靠捕鱼为生。孩子口渴急了,喊着要喝茶,但渔船上哪里有茶呀?妇人只好舀了一碗河水给他喝。妇人捕到一条鲫鱼放在桶里,那桶就在稻草人的脚下。稻草人多想燃烧自己为孩子烧那条鲫鱼补补身子,多想拆开自己给孩子一些温暖。但他只能一动不动地呆着,他伤心极了……
突然,沉睡的稻草人被一位妇女的哭声惊醒了。原来她的丈夫把家里的钱财全赌光了,最后想把她给卖了。她走投无路,想到了投河自尽。稻草人想去阻止她轻生,可是看着她慢慢地向河中心走去,看着渐渐消失的背影,稻草人却什么也做不了。他又伤心地哭了……稻草人多想帮助身边的人们!为了驱赶破坏稻谷的灰蛾,他使劲拍着自己的身子想告诉老太太;为了挽救生病的小孩,他想变成被子给孩子温暖;为了阻止妇女跳河,他流尽了眼泪。最后,稻草人倒了!不是因为他怕辛苦,而是因为他的心碎了。
让我感触最深的情节就是当我看到那位老妇人的麦子被啃得精光时,我的心中泛起一阵痛感,似乎可以看见老人花白的头发和伤心的眼泪。如果说老妇人的遭遇是悲惨的,那么我觉得稻草人的遭遇更是可悲。他有苦却说不出,也帮不上任何忙。他用尽全力挥舞扇子可是也赶不走那些可恶的侵略者们。他的努力得不到任何效果。他的心里有急,有怨,有恨,有惭愧。也许最后他倒在田野里就是因为他再也不忍心看到人们受苦了。稻草人,默默无闻,却在给我们做着巨大的贡献。所以我要向生活中默默无闻的人学习向他们那前进!
五年级:水瓶星星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似题目
-
路的变迁时代在进步,科技越来越发达,脚下的路也在不断地变化。你瞧,原本凹凸不平的路摇身一变就变成了现在的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的水泥马路了。在我记忆中老家的那条乡间小路是弯弯曲曲的,像顽皮的孩子在捉弄人,不时露出一点点踪影,不时又隐没不见了。汽车行驶在崎岖不平的路面上像喝醉酒的汉子踉踉跄跄,在拥挤的车厢内如果不抓紧扶手,准能听见胳膊或头撞在车窗玻璃上“乒乒乓乓”的响声,紧接着就是小孩“哇哇”的哭声。一晃又过了几年,今年的中秋节,妈妈带我回老家,天正下着雨,一下车我便发现原本泥泞的小路不见了,眼前的水泥路不仅宽阔平坦,而且快速便捷,这可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此刻湿淋淋的路面像一条发光的绸带,被大雨洗过的路面映着银色的路灯,仿佛是一个透明的水晶世界。一阵秋风吹过,一片片树叶慢慢地飘落下来,落在行人的头发上、衣服上,落在飞驰的汽车上,落在路边的小摊上,宽阔的水泥马路一下子变得色彩斑斓,充满诗意。路边那个曾经拥挤不堪,尘土飞扬的小集市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却是秩序井然的街道。路边绿化带上的护栏都设计着绘画,反应出了本地的人文历史。暮色渐浓,街道上流光溢彩,一辆辆汽车驶过,车灯划过一道长长的光影,好似流星一般,给家乡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街道虽然变宽了,却少了以前的浓浓乡情:南腔北调的叫卖声、满街的欢笑声、清脆的车铃声交织在一起,如初潮的大海热烈而清新。慢慢地,月亮升上来了,像刚刚脱水而出的玉轮冰盘,不染纤尘。快看啊,一串串街灯亮起了,它们一字排开,组成一条伸向前方的银龙,跳跃着。祖国不断在发展,路也不断在变迁,它是经济腾飞的象征,它承载着我们对明天的希望,它伴随着我们走向富裕。650字 五年级
-
路的变迁我,是村口的一条路。在父辈的记忆中,泥土是我的身躯,沟渠是我的邻居。村里的人们每天从我的身上经过,到田间劳作。艳阳高照的时候,路面的尘土堵满了那一双双千层底的布眼儿,“嘟嘟嘟”拖拉机驶过,扬起的尘土带来漫天呛人的气息,让人们一个个捂住了鼻子,皱起了眉头。雨水滴答的日子里,泥泞的路面更多了几双光着的脚丫子。偶尔有“叮铃铃”的自行车从坑坑洼洼的泥路上经过,轮胎粘起的浮泥很快堵住了自行车的车轮,笨重得无法动弹。最后只能折下一根小树枝慢慢地、一点一点把挡板间、轮子上、齿轮中的浮泥清除。甚至于,有时候人骑车,变成了车骑人。这样的土路,实在令人摇头叹息。改革的春风拂过我们村的时候,人们在我泥土的身躯上铺了一层大大小小的砂石,连结了乡镇上的道路。我就从村口的土路变成了能走向乡镇的砂石路。砂石路上,千层底少了,光脚丫看不见了,更多的是帆布鞋的身影。人们行走的步伐也轻快了很多。虽然路面颠簸,但是自行车“叮铃铃”的响声此起彼伏,车轮也骨碌碌地快速转动着,再也不用担心浮泥会堵塞车轮无法前行。比自行车转动更快的是那疾驰而去的一辆摩托车,在行人羡慕的目光中留下“哔——”的一声长啸。雨天的时候,路面仍然会出现大大小小的水坑,溅起的水花让人们笑骂着避让,眉宇间却满怀着对生活的希望。如今,修路的大型机器“轰隆隆”地夯实了我的路基,白净结实的水泥路代替了颠簸的砂石小径,我又从乡镇连向了县城。路两边栽种的大树枝叶繁茂,树边的下水道疏导了雨天路面积水的烦恼,中间隔离带中的鲜花姹紫嫣红,生机勃勃。每天清晨,伴随着《春天的故事》动人的旋律,我的专职美容师——清扫洒水车,便尽职地为我清扫落叶、洒水净尘,开启我全新美好的一天!锃亮的皮鞋、漂亮的高跟鞋、舒适的运动鞋,不断地从我身上经过,人们的脸上漾起了幸福的欢笑。自行车少了,摩托车也早已过时了,汽车多起来了。家用的,商务的,越野的,在我的身上平稳地行驶,帮助人们不断开启幸福的生活!我还看到,不仅是我,我的兄弟姐妹也都大变样了,有的成了宽阔平坦的柏油路,有的成了鹅卵石铺成的景观路,有的成了塑胶铺成的健身路。我和他们或近或远的相连,为人们的美好生活服务。更有甚者,成为了蜿蜒城市上空的三环、四环高架,或者风驰电掣的高速公路,从我这里出发,少则几分钟,多则半个小时,就能让人们的步伐走向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甚至走向世界!我为自己是一条路而自豪。因为,我是一条越变越美、不断成长的路;更是一条走向春天,走向新生活的幸福之路!1000字 五年级
-
路的变迁今天,我们全家出动到乡下的外婆家去。爸爸妈妈各骑一辆摩托车,一切准备就绪,我们就精神抖擞地出发了。我乘在爸爸的车上,车在平坦的海宁大道上风驰电掣般地驶着,耳边只听见呼呼的风声。宽阔的公路被中间的绿化带隔开,来来往往的车辆秩序井然,难怪人们都叫它平安大道呢。一会儿功夫,车就驶过了市区,渐渐来到郊区。只见这里一片片田野长得郁郁葱葱,一幢幢别墅错落有致,它们飞快地从我眼前一闪而过,真像一幅连绵不断的风景画!我的眼睛贪婪地欣赏着这美丽的农庄。看着看着,我不由地想起几年前到外婆家的情景。拥挤的中巴车,总是一路颠簸,车子一摇一摆,好像在跳舞一样,我也情不自禁地跟着一起“舞蹈”,当然,我肚子里可怜的米饭也不例外,在胃里又蹦又跳,好像翻江倒海,哪还有心思欣赏外面的风景。每次到站都让我感到筋疲力尽。可这还不够,前面还有一段更难的路要走,汽车是开不过去的,所以只好叫上一辆三轮车。三轮车在沙子路上一蹦一跳,有时把我这个人高高抛起,似乎想把我甩出车外;有时一不小心车就陷进泥坑走不了了,于是我们只好下车帮助把它从泥坑里“拔出来”。唉……这条路呀!让我想起来就后怕。正当我沉浸在回忆里,头一抬,我们的车已经安全地到达了目的地。原来宽阔的村级公路已经修到了外婆的家门口。外婆笑容满面地把我们迎进屋,她早就做了一桌好菜等着我们呢。我一看,惊呆了,满桌丰盛的饭菜,热气腾腾,散发着阵阵香味,还有一盘我最爱吃的海蟹。表哥得意地说:“怎么样,城里有的,乡下全有了,下次,我要开着轿车来接你们呢!”“哈哈!”愉快的笑声在屋子里回荡600字 初三 记叙文
-
路的变迁老家门口有一条路,田耕一样的质地,被来来往往的行人踩得结结实实。路面并不是平平整整的,有不少坑坑洼洼的沟壑,下雨天便会积起一个个浑黄的水坑。正如你在所有农村看到的一样,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土路,与周围青石砖堆砌起的房屋颇为搭调。路上横七竖八散落着不少大大小小的石头,在阳光下反射出五彩缤纷的色泽,为巡场得土路平添出一份生气。偶尔石头会被一只脚重重踢飞,却也只是落在不远处的路面上;或是被孩子当做玩具扔过来丢过去。颜色鲜亮的,还有机会被捡起来洗净,摆在书桌上。总有不少小草顶着嫩绿的叶,支棱着脑袋探头探脑,挠人脚丫子。朴素的石屋密密地坐落在道路两旁,房门通常是敞开的,显示出房主人的好客。一天到晚,无数人奔走在这条路上。白天,家中大人便匆匆赶出门去“上工”。孩子们则一群凑在一起,呼啦啦地从东跑到西,又呼啦啦地从西奔到东,趿拉着拖鞋发出清脆的哒哒声,乐此不疲地玩着,跳着,闹着,不时传出开心的叫嚷声,欢笑声。小狗从路上一路小跑地窜过,趴在哪家屋檐下享受日光浴;母鸡率领着一帮小鸡雄赳赳气昂昂地踱着步子。家中清闲的老一辈则如同心有灵犀一般,今天你来我家,明天我到你家。往炉子搁上一壶水,从盒里抓上一把茶叶,在杯里泡上一盏茶,就着弥漫屋子的悠悠馨香翻着村中的陈芝麻烂谷子,煞有介事地发表看法。默然无言时,便看着跑来跑去嬉笑玩闹的孩子们相视一笑。偶尔会有踩木板车的小贩,沿路叫卖车上的什物缓缓驶向远处。那时的日子,快乐而纯粹,天空明朗常有笑靥,伴着茶叶幽香飞向云端。老家门前有一条路,铺着细碎的沙子横亘到远处,路面被铺得平平整整,供时而在这条连接村外公路的主干道上来往的汽车行驶。路上干净得甚至找不到一颗晶莹的鹅卵石,与之相配的是一幢幢拔地而起的红色砖房。大人们仍早出晚归噪音颇大尾气颇浓的摩托绝尘而去。孩子们被禁止在路上玩耍,偶尔三五个孩子聚在一起,也会马上被大人拎回家读书,在大人的世界里,“玩”是没出息的表现,只能一辈子呆在穷困的农村里。“有出息”的年轻人都去了城里打工,习惯了城市纸醉金迷的繁华生活不愿再回来,独留下迟暮的老人独守空房,他们都木木地坐在电视前不发一言,向门外望去,只能扫到路旁几棵营养不良般的脑袋顶着蔫蔫的叶伏在地上。晚上村里人也还凑在一块,却是搬个桌子摞上扑克开始牌局,几个人面对面抽着烟说着粗俗的脏话,整个房间乌烟瘴气。亮着灯的远处,一个小孩忽的哭了起来,紧接着是母亲不耐的呵斥:哭什么哭!那些和善的大婶们都不见了!那些豪爽不拘小节的叔叔伯伯们都哪里去了?坐在水泥浇铸棱角分明的坚硬台阶上,望着泛灰的天空,那里曾经有鸟儿欢快地掠过。我突然想起那温暖结实的土路,想起路上朴素的小花小草和那踏在路上清晰的哒哒声……1000字 初二 记叙文
相关推荐
-
小路的变迁我的家乡在俞家村,那是一个偏僻的小村落交通并不方便,只有条小路。我曾经听爸爸说起过这条小路的故事:在很旧以前,那时我还没有出生。小路也还只是一条泥路,它非常窄小,弯弯曲曲的通向村口,像一条纽动的小蛇。又像是一个孩子,一旁依着河塘妈妈,一旁挨着广阔无垠的田野爸爸。那个时候,村民们进村出村都只能靠步行,就是骑自行车都会一不留神冲到田里,或是稍有不慎,碰到路上的泥石,都会歪歪斜斜地连人带车掉到水里。更糟糕的是遇上下雨天,田里的水满起来,原先干燥坚硬的泥土松了,变得泥泞,只要在这个时候走上一趟,即使是穿着长长的靴桶,都是保不住的,总会弄得全身上下都是泥巴。并且,因为排水不好,一场大雨过后,要好几天才会干。在我的记忆中,小路并不是这样的。它变得宽阔了,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起,有工人推来泥沙,填在了河塘边把小路加宽了。这让村民们拍手叫好,现在好了,不用再走那种糟透了的窄泥路了,就是大摇大摆地走在路中间也没问题。路通了,不用说自行车,摩托车。三轮车,就连大卡车也没问题。交通方便了村里的经济也发展了,从前,人们出一次村很麻烦,而现在,总是有一些村民一大早哼着小调,挎着只篮子去赶集。这路虽是不错,但毕竟还是用泥沙填的,天长日久,便出现了坑坑洼洼。车行在上面很不舒服就像是在游乐园里坐碰碰车似的。看来,这路又得修了,果然,没过几年,施工队来了,这回,可来了次大维修。几天以后,这条小路焕然一新,呕不!应该不能叫它小路了,这已经成一条水泥路了。村民们高兴极了:“我们俞家村终于通上水泥路了,我们终于可以走上平坦的路了!”大家欢呼雀跃。现在你来到俞家村,一条蜿蜒的水泥路直通村口。在近几年里,路边装上了路灯,两旁还播种上了一排整齐的树木,它们像一队尽职的战士守卫在这里,又像是一群热情好客的主人,到村外彬彬有礼地迎接远客。这让我想起了诗人孟浩然的诗句:绿树村边合。每当我来到这里,望着广阔的田野,看着碧绿的河流,还有那一排挺秀的桩树,我就会想到这条小路所经历的风风雨雨,真是让人难忘啊!从爸爸的年代,一直到我的时代,我们看到小路一次次变化着,现在我们看到的已经不仅仅是一条小路的变化了,它更是我们店口镇的变化,它是一个时代的飞跃!8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变迁最近,我有机会读了一本好书。我想应该是其他同学很少读到的书——《东光县志》。这本书优美的文字、丰富的图画,把我带到了过去的岁月。我的爸爸参加工作那会儿,现在的光明广场还是一个大水坑,其周边是绿油油的田地,还有许许多多破旧的小土房,一家好多口人挤在一个二十多平方米的屋子里。弯弯曲曲的土路又窄又洼,人们的穿着单调土气。那时候吃饭是有什么吃什么,吃饱就行。而现在,一片片土地上高楼拔地而起,直插云霄。宽阔的马路干干净净,笔直地伸向远方。人们穿得整整齐齐,特别时尚,吃的都是些绿色食品,要什么有什么。住的是一百二十多平方米的房子。正在我感慨万千的时候,爸爸走过来,接了一杯矿泉水,说:“是呀,这三十年的变化真是太大了,就说这水吧,我小的时候,喝的都是河水,你爷爷为了一家人一天的用水,得跑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挑水,一挑好几趟。再后来,生活好了一点,好几户人家打一口井,每天都是手压肩担。再过上两三年,家里有了自来水。到了你们这一代,喝的都是矿泉水、纯净水。”爸爸喝了一口水,接着说:“再说这电视,我小的时候,经常挤到邻居家里去看一个9寸的黑白电视,人特别多,能把门挤破了,但都津津乐道。再过两年,时兴14寸的黑白电视,你爷爷攒了一年的钱,咬咬牙换了一台日本进口的,但来看电视的人越来越少了,人们都有自己的电视了。再后来,便换成了彩电。到现在,人们看的都是大彩电、大液晶、大屏幕。”听了爸爸的话,看了书里的文章,我真是感慨万千。“啪”,合上书,虽然只看了一部分,但已让我思绪良多。现在人们的工作越来越忙,精神越来越好,穿的越来越时尚,吃的越来越讲究。总之一句话,时代进步了,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家乡的景色更加美丽了!是啊,家乡的水在变甜,家乡的屋在变大,家乡的路在变宽……从家乡的变化中,我看到了未来,看到了一个伟大祖国的缩影!河北省沧洲市东光县实验小学六年级 吕相医700字 六年级 叙事
-
变迁假日里,姑姑搬家了,爸爸和妈妈带我去姑姑家,祝贺姑姑的乔迁之喜,用徐州话说,就是叫“燎锅底”。走进小区,我不禁大吃一惊!那里环境幽雅,大片大片的草坪和挺拔的大树,好像高兴的在对我们微笑,四处飘荡着花朵的芬芳,各种健身器材一应俱全,老人和孩子在广场上玩耍着。姑姑家住在五楼,我们按下门铃,姑姑打开了房门。走入房屋,我眼前一亮,客厅的地是用木地板做的。墙上挂着一台50寸的液晶电视,米黄色的沙发,柔软舒适,卫生间里干净整洁,厨房里各种用具时尚豪华。走进姑姑的卧室,一米八的大床,鲜艳的窗帘,漂亮的台灯,好看的家具应有尽有。坐在沙发上,望着气派的电视机,我不由得想起了姑姑曾经住的棚户区。从前,破败的棚户区里有许多低矮的房屋。那里面阴暗潮湿,每逢雨季,那些屋子里都有食物霉变的气味,有一次,我去姑姑家玩,竟然在姑姑的床上发现了西瓜虫,这令我害怕极了。而且,在以前,那道路狭窄。每次阴天下雨,便会污水横流,道路泥泞不堪。更让人忍受不了的是,那里十几户人家共用一个公厕。姑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了十几个年头。一家八九口人要挤在二三十平方米的屋子里,连哥哥的写字台都放不下。我们在姑姑的新家里,她热情的招待我们,虽然她忙来忙去,但是在她的脸上,却挂着满足的微笑。现在,常见的棚户区已经变成了高楼大厦;狭窄的小路已经修剪成了宽阔的柏油马路。爸爸说:“棚户区是凤凰涅盘,浴火重生!”爸爸说的没错。如今,百姓们安居乐业,生活的十分幸福。啊!徐州,你的发展真令我骄傲!江苏省徐州市三十六中附小六年级:胡雯清550字 六年级 叙事
-
小镇变迁我的家乡是一座畔水小镇,地处湖北省松滋腹地,巫山余脉在此交汇,地形多为平原、岗地。北靠长江支流——松滋河,南接森林公园——洈水风景区。版图面积有115平方公里,人口总数超过13.5万人。我就是那十几万分之一,我在那里出生、长大。仍记得,小时候的我和伙伴们穿梭在荒地里、树林间的嬉笑打闹。我们相约在在晚饭后、日落前,在家的后山上。踩在落叶铺成的地毯上,我们感到酥酥的舒服。阳光透过细密的树叶和枝桠落到我们身上,欢笑阵阵,惊动了林中鸟雀。后来,似乎我长大了,那片小树林就不见了。等我再去寻觅的时候,发现眼前的是一条蜿蜒向远方的马路。不止那片树林,这些年来,小镇发生了巨大变迁,尤其是在交通方面。尤记得从前在二环路上有一家很热闹的超市,每每光顾总是喜欢调侃“乍一听二环,还以为多中心呢!其实没有三环了。”十年间,不仅修了三环,还修了四环,五环在建中。就这样,一张交通立体网从小镇中心徐徐张开,开始沟通邻镇,联动四方。三环内主要是本地人民居住活动的地方,三环开外便除了路还是路了,确切的说,主要用作过客的来往交通。要想经济有生机,那么交通必须有活力。事实证明,交通四通八达后的小镇经济更有生命力了。从前松滋的路是经不起春运时期的车水马龙的。印象中很深的是通往小镇的城南桥,堵车堵上十分钟是家常便饭,若是碰上大型货运车,更是令人头大。但是现在,桥不仅重修拓宽,还在桥上安置了灯笼状的红色路灯。堵车的情况少了,回家的心更是暖了。我很高兴,能够看到家乡的小城镇和其他地方的城镇一样,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大踏步地向前走着。650字 六年级 说明文
-
岁月变迁以前常听到爷爷奶奶述说爸爸小时候的故事。在爸爸小的时候,生活很苦,没有现在那么多的高科技,没有手机、电风扇、空调、网络等。那个时候,如自行车、电视机、电话乃至猪肉都是奢侈品。电视机估计整个小村也就那么一到两台,而且还是那种带着一长一短两根天线,仅十二吋或十四吋的黑白电视机。爸爸小时候,一日三餐仅中午能吃饭,基本都是素菜不见荤腥,早晚都是自家腌制的萝卜干或咸菜就着稀饭。因为养猪所以种了好多山芋,山芋藤拿来喂猪,山芋很多时候就当成了主食,混杂在一日三餐中,以至于现在爸爸非常非常讨厌山芋。但如今山芋是非常好的杂粮,山芋藤也是很有营养的绿色食品了。那时候根本没有现在那么多琳琅满目的零食,也基本吃不上猪肉,虽然爷爷家养了猪,但猪养大了都是卖钱的。只有在逢年过节或者有亲戚长辈来的时候,才能吃上猪肉,而且还是那种很肥很肥的猪肉。爷爷说每当烧猪肉时,爸爸和叔叔就围在灶头边直转悠,不停地念叨着“好了没有、好了没有”,直到烧好尝到了才罢休。吃的时候也是狼吞虎咽不带咀嚼的,一块一口吃到满嘴油腻。或许是小时候都是吃的肥肉吧,爸爸现在也很讨厌肥肉。因为爷爷奶奶都忙着田间地头的活计,爸爸上学都是自己走的,不管刮风下雨下雪都没人接送。放学后还要割猪草、做家务,作业也是拿个小板凳在昏暗的灯光下完成的。不过爸爸说他们的童年很快乐,尤其是夏天,各家各户地乱窜,或聚在一起户外到处跑,饿了、渴了就在田边地头采个瓜啃啃,热了就往河里一跳。那时的河水很清澈,可以直接喝,经常在河里一泡就是整个下午,游泳都是自己在河里边玩耍边自学的,就是泳姿不好,更多的是狗刨式。傍晚时分,一手拿个带把的自制塑料袋,一手拿根小竹杆,端头系上线吊着蚯蚓等诱饵,到水稻田间或菜地里钓田鸡、青蛙,用来喂鸡、喂鸭,只为了鸡鸭能吃饱了多下几个蛋。晚饭过后,家家户户在门口拿两张长凳一放,两片大门门板卸下来直接搁在长凳上,大家坐在门板上唠嗑纳凉,人手一把扇子,边扇风边驱赶着蚊子。小朋友们三五成群地到处乱跑,或嬉戏、或追逐着萤火虫,很是热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的丰富,现在人们的生活有了非常大的改变,吃的、穿的、玩的五花八门,还出现了很多高科技产品,如智能手机、洗衣机、空调、网络等,人们出行都是汽车,孩子上学放学都有家长接送。我们的生活富裕起来了,但这也提醒我们:即使富裕了,也不能忘记贫穷生活时那种乐观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1000字 六年级
-
路名,演绎泉港的变迁如今我的家乡——泉港,已是一座崛起的现代化的、美丽的石化新城,一座令世人向往的极具魅力的城市。改革开放以来,泉港的变化是惊人的,不要说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国的人们每次到泉港来都会由衷感叹:又变了!又变了!就连泉港人自己也经常惊叹,才几个月没有回家,怎么又变了?变得我都认不出来了!今天,我不说泉港那鳞次栉比、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的高楼大厦,也不说那贯通东西南北、如彩虹环绕的高架道路,单从今昔泉港的路名说起,就能充分体现泉港的变化。路名虽然只是道路的标志,但它却时时折射出历史的气息和时代的风采。听妈妈说,在以前泉港是冒险家的乐园,英国、法国等侵略者霸占卷袭我们的土地。你看,连路名都记录着侵略者的痕迹:白蛇路、石头路、塔山路……这些路名读着别扭,想着伤心。还有一些路名,一看就让人觉得泉港的破旧,你瞧,烂泥渡路、菜市路、土山弯路……当我在资料上阅到泉港过去的这些路名时,仿佛看到了侵略者们趾高气扬的嘴脸,仿佛看到了泉港人民苦难的生活情景,心里泛起了一阵阵苦涩的滋味。后来泉港解放了,泉港的许多马路又有了新的名字。你听,市区的东北方有了锦绣路、南北五路,西南方有了驿峰路等,这些路名简洁、明朗,读起来朗朗上口,透露出一种海纳百川的气度,反映出泉港的进步和变化,给泉港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改革开放以来,泉港路名的变化更有了国际和时代的风采。你瞧,沿海大通道、五洲大道,多么气度不凡!还有其他的路名都显示出泉港是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让人联想到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还有春晖路、夏碧路、秋霞路、冬融路等以自然美景和花草树木命名的路名给人一种心旷神恰之感,让我们眼前仿佛浮现出了泉港四季的美景,使人忍不住赞叹:泉港,真美啊!泉港路名的变化折射出她今昔的历史。泉港的发展是惊人的,我想再过几年,泉港的路名家族一定会增添许多新的成员。作为一个泉港人,我真盼望自己能快快长大,为我们可爱的家乡作出杰出的贡献。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全文语言流畅,行文舒展自如,自然洒脱,称得上是一篇较成功的之作。800字 四年级 记叙文
-
小镇变迁我的家乡是一座畔水小镇,地处湖北省松滋腹地,巫山余脉在此交汇,地形多以平原、岗地为主。北依长江支流——松滋河,南傍森林公园——洈水风景区。版图面积有115平方公里,人口总数超过13.5万人。我就是那十几万分之一,我在那里出生、长大。仍记得,小时候的我和伙伴们穿梭在荒地里、树林间的嬉笑打闹。我们相约在在晚饭后、日落前,在家的后山上。踩在落叶铺成的地毯上,我们感到酥酥的舒服。阳光透过细密的树叶和枝桠落到我们身上,欢笑阵阵,惊动了林中鸟雀。后来,似乎我长大了,那片小树林就不见了。等我再去寻觅的时候,发现眼前的是一条孤寂却又繁忙的公路。不止那片树林,这些年来,小镇发生了巨大变迁,尤其是在交通方面。尤记得从前在二环路上有一家很红火的火锅店,每每光顾总是喜欢调侃“乍一听二环,还以为多中心呢!其实没有三环了。”十年间,不仅修了三环,还修了四环,五环在建中。就这样,一张交通立体网从小镇中心徐徐张开,开始沟通邻镇,联动四方。三环内主要是本地人民居住活动的地方,三环开外便除了路还是路了,确切的说,主要用作过客的来往交通。要想富先修路。事实证明,交通四通八达后的小镇经济更有生气了。从前松滋的路是经不起春运时期的车水马龙的。印象中很深的是通往小镇的城南桥,堵车堵上十分钟是家常便饭,若是碰上大型货运车,更是令人头大。但是现在,桥不仅重修拓宽,还在桥上安置了灯笼状的红色路灯。堵车的情况少了,回家的心更是暖了。我很高兴那天,我拿着报告书欢欢喜喜的站路队,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小孩子在草地上玩耍,他们玩得好开心,无忧无虑的,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小时候喜欢在草地上悠闲的躺着抬头静静的仰望着那蔚蓝的天,看着那雪白的云,看着那自由飞翔的小鸟,仿佛无忧无虑的。那个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的年代,像是蒲公英,吹散无影踪树叶由绿变黄。一阵风吹过,叶子翩翩起舞,欢快地投向大地妈妈的怀抱。树叶由绿变黄。一阵风吹过,叶子翩翩起舞,欢快地投向大地妈妈的怀抱。孩子们采集着千姿百态的树叶,颜色也丰富多彩。一缕阳光优雅地穿过树叶缝隙投射在书面,形成一个又一个精致有趣的图形。800字 五年级 写景
-
变迁作文我记得小时候回姥姥可谓是一波三折,首先,交通不便是最大的难题,先是乘8个小时的火车,再中转长途汽车颠簸4个小时,来到县城,然后就没有公交车了。得自己想办法,一般人们都会租乘一辆两轮摩托车,手里拎着大包小包,往村里赶。回想整个回家的路程,就像行军打仗般的场面一样轰轰烈烈!其次,就是生活条件艰苦,每天做饭取暖都用劈柴,整个屋里就像天宫一样烟雾缭绕,让人睁不开眼。其次就是没有电视看,还老停电。就连蜡烛和煤油灯都变成了生活必需品!今年过年,我们又回了一趟姥姥家。总体而言,与几年前相比,现在的交通便利程度可谓有翻天覆地的变化!简单地说:从纺织城上高速公路到姥姥家县城下高速,时间也大大缩短了整整5个小时。一路上车辆都整齐有序,有条不紊的行驶。特别是从县城到村里之前要租乘两轮摩托车的那段乡村公路,如今也变成了宽阔平坦的水泥大道。走进规划好的新农村,家家户户红瓦白墙,一片片现代化的建筑物拔地而起,天然气.数字电视.互联网络一应俱全。再也看不到几年前的茅草屋了,山坡上原来人们住的房子也不见了。站在村头田间放眼望去:一座座白色的蔬菜温室看不到尽头,里边全部种植着反季节蔬菜,让姥姥一家人告别了几辈人都在重复做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田间劳作时代!晚饭过后,外公一边摸着我的头问我这一路上的感受,一边又兴高采烈的给我们讲起了家乡这几年各方面为何有如此大的变化,姥姥也不停地在旁边补充,生怕外公讲漏掉什么细节似的!原来呀!我们一路上所看到的巨大变化与国家支农惠农的政策息息相关,正是有“村村通公路”“农村五通”“稻田回收统一管理种植”“山顶不能有住户统一规划住所”等好政策的出台,才使外公外婆家能迅速告别过去,享受当下的小康生活。外公似乎也非常满意如今的生活,因为他们每月都能按时领取工资,所以嘴里不停的说:“都是政策好!都是政策好啊!”听完,我在想:这可能就是老师常说的人民富强吧!我们国家8亿农民,如果都能过上这样的小康生活那该多好啊!但愿这样的富强能一直延续,直到永远!五年级:张文渤800字 五年级 叙事
-
凡事变迁光阴荏苒,斗转星移,短短几十年间,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前的家乡是一个色调的,灰色的瓦,黄色的墙,偶见不同的便是几间小平房,门前一片小空地上,旁边堆着一些杂七杂八的物品,有刚从地里驮回来的犁,去年留下的玉米杆,还有准备去栽种的土豆块……前些年,政府颁布了新政策,要求每家每户必须在屋外墙上刷一层白石灰,实现迈向小康的坚实一步。然后家家户户都忙碌起来,大家面带欢色搭好架子,提上石灰浆便开始了。几天过后,村子里变了,变得让外出打工回家的叔叔婶婶们都很难认出来了。房屋布局一如既往,但从前的灰色调已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的白,有些如雪一般,在蓝天白云,绿树红花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明亮。近几年来家乡的变化越来越大,村子向外扩建了,在政府的一系列政策下,房屋变的紧实了,款式变得多样了,电视剧中的小洋房在村子边周围建起了几栋,上面缀着精美花纹,龙形虎态。村中央贯穿着一条白色的带子,那是前不久新修的马路,不时有几辆车从上面飞驰而过。清晨和傍晚,好些孩子在路面嬉戏打闹。村口也多了个环保垃圾箱,大家也会将垃圾放进去,不再丢进臭水沟了。从前过节,都是杀只鸡,炖锅汤就凑合着吃了,吃饭过后,便聚到某家或是某处,扯扯家常,嗑两把瓜子,偶尔打点牌,一个重大的节日就这样平淡地过去了。近些年家乡在此方面可谓焕然一新,家宴上多了好多自己都叫不出来名的菜,边上还备着罐凉茶,我们总是美美地吃了个饱。新年时,晚饭后,只听屋外传来几声炸响,天空中顿时洒满五颜六色的花朵,大家乐滋滋地坐在房上看着,漫天的色彩映照在村落里,显得格外艳丽。烟花散尽后,大家就各自去玩了,小孩买烟火棒点着四处窜,大些的我们则是抱着手机和异地他乡的朋友聊天打游戏去了,大人们则是去串门子了。偶尔在马路上闲逛,还能看到外出打工的几位叔叔和大我们一些的青年。近年在国家政策的完善下,村里外出务工的人不少,平日里根本见不到,只有在春节才能见到。在一片片热闹的纷杂声中,晚冬的寒风也似被感染一般,渐渐暖和起来……自打改革开放后,听老辈人说,这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了。确实,这日子过的一天比一天好了。800字 高三
-
房屋的变迁那是一个偏僻的郊区,家里的生活十分贫穷,可以说是穷的叮当响。爸爸兄弟二人,时常穿着的都是破旧的衣服,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并且都是吃玉米、番薯等杂粮的时候多,吃米饭的时候少。奶奶、舅公们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忙碌在生产队的田中,能填饱肚皮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奶奶爷爷祖父祖母一家人合住着祖辈们留下来的低矮潮湿的土屋中,那时房屋只有三个房间,爷爷奶奶住一间,祖父祖母住一间,我的两个舅公住一间。由于土屋太窄,只能几个人合住在一间房屋中,一家人受尽委屈。由于房屋建造数年,遇到下雨天,常常是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那时一家人都在想:要何时才能有一个自己的房间呢?有一个自己的书屋,那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可是那时温饱都成了问题,哪里又有钱建造房屋呢?到了1978年,落实了农业生产责任制后,我们家开始有了剩余的粮食,也有了积蓄。1983年,我家审批了地基,开始建造第一幢房屋。房屋从开始审批,到动工建造,再到正式完工,前后经历了将近三年的时间,花了大概八千多元。1986年1月,终于,我们家拥有了自己的房间,虽然还不是二层楼房,只不过是农村常见的三间六,但是在那个年代也已经是很不错的了。1994年,我们家又建造了一幢二层的新房子。1997年,父亲也在城区购买了三室二厅的商品房。我们有了自己的房屋,自己的房间,自己的书房,实现了我们一家的梦想。不知道从何时起,家乡的小镇里,那些低矮简陋的土屋全部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亮堂整齐的砖瓦房,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幢幢别具一格的小别墅。前年,幺爸家也花了20多万元在城里购买了一套商品房。农村的政策好,农民的腰包也鼓了,农村家中的摆设和城里人也差不多了,有些还超过了城里人,城里人有的,农村人有,城里有没有的,农村人也有了。三十年的时间,只不过是一瞬间,我家的房屋从又低又矮又潮湿的土屋,变成了砖瓦房,变成了小洋房,变成了城区的商品房。这变化之大,发展之快,怎能不让人欣喜,不让人欣慰,不让人感慨和高兴呢!800字 四年级 状物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