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忆儿时
细雨蒙蒙,透过细腻的雨丝,仿佛能看透街上的行人,就好像“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是的,街上的人不多,叹,又是一个清明。
回了老家,在未开桌前,看天未暗又下着几滴小雨,伴随着这种天气走了出去。
眼前是一排整齐的绿,铺满老房子前面那块地,听爷爷说那是米麦,他还笑我没见过这东西。下地后一股清晰的味道扑鼻,似乎是从天空飘下的余地溅落在大地上,顺便还吧藏在土里的香味带了出来。是的,这的的确确是大地是味道。上前折下一支米麦,整支米麦里都沾着春雨,一有什么动静,水珠就滴溜溜地滚进叶子于杆的缝里去。细看这支米麦,有六股,它们还没成熟,青幽幽的。一粒粒一颗颗,都有以根常常的须冲天向上。爷爷告诉我它们是先长壳再长肉的,成熟后可比现在大多了。
其实刚进老家的小道,我先注意到的并非这片麦绿,而是远处宁go头(方言,院子)里两棵高达的梨树以及那漫树白花。看完这片绿,我就迫不及待地跑是看这片白了,哦不,是雪白。真的很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站在这片雪下,满地都是春风带下来的花瓣,零零散散,洒洒落落。
又回到老房子了,欣喜发现14年前那棵枇杷树结果了。有好几棵枇杷树在支小小的土地里孕育,生长。那是14年前妈妈怀我的时候所吃的枇杷,随便一扔,谁知所扔之处必有发芽,它们与我同岁,与我一起成长。
时间还早,又与哥哥去了后山,这个小小的村庄依山而建,后山不是一座儿是一片。找了最近的地方上了山。这是一条经常走的路,小时候把整座山都翻遍了,走遍了,玩遍了却找不到什么宝藏,今日却感觉整座山都是宝藏,它正坚守着小时候与伙伴们冒险留下的快乐与回忆。上山依旧做着那同样的事,走同样的路,吹一样的风,却又不一样的感受。整座山都沐浴在微寒的春风中,都沉浸在有趣的回忆中。依旧做着看似幼稚的事,采了一大把红杜鹃,小时候也如此,仿佛上山就是为这片春风春雨滋润过的红色似的,时间怎么过还是如此风尘不变。
这些植物以及这些山,完好地保留着我的回忆,触摸着空气,触摸着风,看到它们仿佛打开了记忆,那扇陈旧的门。
美丽的冬天
冬天,是孩子们喜爱的季节,带给我们的是快乐和迷人。 碧绿的小树不知道什么时候慢慢消失了,等待着明年的重生。动物们都躲进了自己的小窝,好像在告诉人们冬天来了。冬天的天气格外寒冷,雪纷纷扬扬地下着,雪白透明的雾凇是冬天最为美丽的景色之一。那么还有一个最为美丽的景色是什么呢?那就是腊梅。有黄的、有白的、有紫的……大拇指大小的腊梅虽然小,但还是那么坚强。其中最为坚强的还是雪松,它的松针还是那么的葱茏,碧绿,它们就像一个个威武的士兵,整齐地站在路旁巡视呢! 不远处的雪地里,孩子们正在玩打雪仗,他们先躲在两块大石头后面做雪球,等做好雪球后,他们就左一扔,右一扔,玩得可开心啦! 饱含丰收喜悦的秋天是可爱的,但充满活力和生机的冬天更加美丽!
江苏苏州常熟市石梅小学四年级:孙梓阳
相关推荐
-
忆儿时儿时的时光短暂而美好,是宝贵的,无价的。记得小时候自己,喜欢和那些调皮捣蛋,爱搞恶作剧的男生玩。现在想想,亦属美好。那时总是约在一个小森林里见面,他们把这个小森林当做秘密基地。每每要搞恶作剧的时候,他们都会把我召集过去,一起商讨。这天,他们把我召集到秘密基地。这次不是搞恶作剧,而是抓蛇。抓蛇?我当时很害怕蛇,而且它跑得那么快,我们要怎么抓。有些蛇还有剧毒,一被它的信子触碰到,很可能就会在瞬间毒发身亡。我退缩了,但他们的一句话,感动了我。“放心,我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很义气的的话。我果真和他们去抓蛇了。很成功,谁都没受伤,但我们抓的是一只怀有身孕的母蛇,他们没伤害它,把它给放了。虽然总干坏事,但心地还是善良的。现在长大的我如此总结他们。一天还没过去,我们又召开了“会议”,这次是去一个叔叔的果园摘果子吃。我吃过一次,很好吃。我们决定次日早晨再去。天一亮我们都很准时地出现在那个叔叔的果园外。门上了锁,我们跳围墙进去果园里没有人,很安静。我们站在一棵桃树下往上看,又大又红的桃子,让人流口水。我们不想破坏了一整棵桃树,所以其中一个勇敢的伙伴爬树上去摘。下来的时候有点困难。我们用手搭成一个“垫子”,他倒下来,我们默契的接住了他。他们最后把最大最好的桃子给了我,当时就哭了。虽然是一帮坏蛋,天天干坏事,但在每件坏事中都能看出他们心地的善良。版权作品,未经《99作文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600字 初二 记叙文
-
忆清明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这是对北方地区而言的,但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则是对江南春雨的写照,自我有记忆以来,没有哪一次清明时候不下雨的。就算不是大雨,也会有一阵阵的毛毛细雨。在清明时节,若行走在郊外山野上,或是偏僻的荒地,处处可见几团人影。有些老当益壮的老人是在踏青,活泼好动的儿童在放风筝、荡秋千,但已经较为少见了。更多的人们则在雨后的山野上扫墓,这是很悠久的传统,自周朝便传承了下来。我看到大多数的扫墓人肩上会扛着锄头,手里拿着镰刀和一个袋子,里面装的大多是蜡烛、冥钞之类的。走过之后只留下凄凉的背影,真如“路上行人欲断魂”所说一般。到处是自然的气息,那些被洗涤过的树木,显得更有生气。人们没有在喧嚣的城市中像虫豸一般麻木地工作着,都在山林溪流间放松自己的心灵,做起了古人的事,竟有种返璞归真之感。对于我来说,清明节印象最深的便是清明团子,既然是清明节吃的食物,也一定是青色的,其原料便是清明草或者艾草。我喜欢吃圆馍形的,其次还有饺子形的,但味道却截然不同。这小小的点心透着股草叶的清香,看上去到更像一件精美的玉器,吃在嘴里更是清香滑糯,甜而不腻。那气味是春天的甜腥气。这团子虽吃着好吃,但是制作却耗时耗力,单说材料便有七八多种。我家每逢清明节便定要做这清明团子,我常常只分到着揉面和捏团的工作,但揉了十几分钟后两只手臂便感到疼痛无力了,也就放弃了。做好之后分给左邻右舍和亲戚朋友,剩下的也足够留着自家吃了。我家有四人,但一半以上的清明团子都入了我之口。据说这一天也是寒食节,所谓寒食,就是不能吃热的食物,连清明团子也要凉了才吃。在我记忆中的传统清明节,除了有慎终追远的感伤情怀,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气氛;既有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到处是一派清新明丽的生动景象。真是一个极富特色,非常特别的节日!700字 初二 散文
-
忆清明四月,小雨霏霏,空气中还带着一丝微微的寒意;欲断魂,芳菲尽的四月呵,让我们铭记着一个不平凡的节日——清明。自古以来,中国就有许多传统的节日习俗,它们浸渍着人们的思想,点缀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的文化。清明扫墓,不仅是一种传统文化,更是中国人最好的心灵寄托。好似在记忆中,每一个清明都是哀婉和肃穆的。小时候,每当到清明,我们全家就会驱车前往陵园。带着银晃晃的纸钱,捧着纯洁无暇的雏菊,更怀揣着一份庄严。我们爬在泥泞的山路上,天空中细雨飘飘洒洒,山路两旁青翠的竹林,在微风中沙沙作响,竹影婆娑,仿佛吟诵着一首凄美的哀歌。终于,来到亲人的坟前,地上或许已经飘满了落红,慢慢把它们打扫干净;坟头或许已经有了灰尘,轻轻把它们拂拭。老一辈的人会拿出纸钱,把它们点燃,表达对已故亲人的思念;父母们则拿出上好的果品,点上蜡烛,祭奠亡灵。我们几个孩子虽然小,不太懂,但看着这一切,也明白了,心中只觉得无比敬重。我常常会把一朵素雅的雏菊插在坟头,只觉得平添了几分生气。每年的清明都是如此,因为每个人的生命都不会被忽视。即使生前有多大的痛苦和遗憾,故去后,仍有最亲爱的人陪伴在自己身边,也可安心了。每个中国人都用清明来诠释着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人死不能复生,但可以用清明扫墓来寄托对亲人的怀念。这样,不也等于是涅槃了吗?清明,我感受到了中国人对生命的珍视,对亲情、友情、爱情的眷恋和思索,体现着一种人文价值的关怀。人生苦短,谁都免不了生死,这生死离别的痛苦每个人都品尝过。清明,就仿佛是人间通往天堂的窗口,每个人都会向窗口里祈祷和祝福天堂里的亲人,为他们送去人间的温暖,让每个灵魂都能安好。于是,天堂从来都是温暖的,因为每个灵魂都明白爱他的人们在陪伴着自己。650字 初二 议论文
-
忆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每年的4月5日是清明节,这个节日在中国已经传承了两千五百多年年,有着久远的历史意义。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会到已逝的人的坟墓前,为他们扫墓,祭奠他们。清明节到底是怎么来的呢?最开始,清明节只是一个节气,后来,由于其日期与寒食节相近,渐渐地,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在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计陷害逼死了太子申生,他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乱,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的臣子们,除了几个忠心耿耿的人,都陆陆续续的走了,其中有一个叫介子推的大臣却没走。有一次,重耳饿的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了一块肉,做熟后给重耳吃,才救了他。19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大臣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后经人提醒,才急忙派人寻找。当晋文公来到他家时,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有大臣提议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让介子推自己出来。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终不见他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在安葬介子推遗体时,晋文公发现了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在清明节,我认为我们应当去祭奠一下那些英雄。“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已经死了,他还活着。”那些为自己的国家,为自己的人民而牺牲自己的生命和利益的人,就是英雄;那些为国家的利益而艰苦奋斗在战场上的兵将们,就是英雄。比如,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中,铡刀下慷慨就义的刘胡兰,放牛娃王二小,勇炸碉堡的董存瑞等等。他们身为祖国的一份子,在受到外国侵略者的侵犯时,毫不畏惧,前赴后继的冲在第一线,用自己的鲜血和全部的力量团结起来,打击侵略者,维护祖国的安宁。他们舍己为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所以,我们可以去扫烈士墓,为烈士们献上一束花,以示自己的敬意。现如今,祖国科技迅速发展,经济也越来越发达,也许不再需要我们整天奔波在战场上,为祖国流血流汗。但我们也不能轻易的忘记,我们今天的成就,今天的和谐稳定的生活是由无数英雄烈士的鲜血换回来的,我们的五星红旗是由鲜血染成的。作为21世纪的新青年,未来祖国的接班人,就更应该学会继承和发扬这些英雄的精神。感清明,忆清明,用自己的积极向上的心态来学习英雄们的精神,过一个有意义的清明!1000字 初二 记叙文
-
忆儿时捡拾秋天每当秋日来临,儿时捡拾秋天的情景,无不历历在目。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过后,薄薄的乳雾升腾起来,宛若一匹匹绸带,静谧地缠上山腰,绕在田畴。山上的果子熟了,田畔的稻谷黄了,又是一个捡拾秋天的日子。田野里,年轻力壮的大人肩搭汗巾,手执冲担,随着一串串此起彼伏的“啊嗬”声,一担担金黄的厚重的秋被甩上肩头。脚步快如飞燕,汗水盈满喜悦。眨眼工夫,大块大块的秋被担进了稻场。这会儿,就轮到老奶奶和孩子们上场了。老奶奶躬腰伏背,步履蹒跚,东一歪,西一绊,拾起一扎稻穗,脸上绽出一朵古铜色彩的菊花。她们都戴着一色的旧草帽,热了,帽子是蒲扇;累了,帽子是座垫;背篓满了,帽子又变成了另一个背篓。小孩子挽着竹篮,光着脚丫,像一群饿了半天的馋嘴鸭子,活蹦乱跳,眼疾手快,一忽儿蹿左,拾起金黄一串,一忽儿抢右,捡起秋色一缕。一个个背篓,一个个竹篮,盛满了丰收,装满了秋色。捡拾秋天,并非都在田野里。板栗成熟了,那沉甸甸的板栗球,将树桠压得有些透不过气来。一根长长的竹竿伸向树顶,一阵噼噼啪啪的搅动,秋,哗啦啦落了一地。待大人们收拾过后,小孩儿蜂拥而至,树上丢了的,沟坎里掉了的,草丛里落了的,一个个饱满而浑圆的秋啊,被悉数拾起。收获了板栗,已近深秋,还有捡拾的秋天么?有的!山坡上,田埂旁,那脱了一身外衣,挑起一个个红红的灯笼似的柿子,是季节献给孩童最后的秋了。傍晚散学回来,孩子们三两下就蹭上了树顶,摘下满满一书包,与小伙伴一同分享秋的甜滋滋的味道。600字 初二 写景
-
忆儿时一我回忆儿时,有三件不能忘却的事。第一件是养蚕。那是我五六岁时,我祖母在日的事。我祖母是一个豪爽而善于享乐的人。不但良辰佳节不肯轻轻放过,就是养蚕,也每年大规模地举行。其实,我长大后才晓得,祖母的养蚕并非专为图利,叶贵的年头常要蚀本,然而她欢喜这暮春的点缀,故每年大规模地举行。我所欢喜的,最初是蚕落地铺。那时我们的三开间的厅上,地上统是蚕,架着经纬的跳板,以便通行及饲叶。蒋五伯挑了担到地里去采叶,我与诸姊跟了去,去吃桑葚。蚕落地铺的时候,桑葚已很紫而甜了,比杨梅好吃得多。我们吃饱之后,又用一张大叶做一只碗,采了一碗桑葚,跟了蒋五伯回来。蒋五伯饲蚕,我就以走跳板为戏乐,常常失足翻落地铺里,压死许多蚕宝宝。祖母忙喊五伯抱我起来,不许我再走。然而这满屋的跳板,像棋盘街一样,又很低,走起来一点也不怕,真是有趣。这真是一年一度的难得的乐事!所以虽然祖母禁止,我总是每天要去走。蚕上山之后,全家静默守护,那时不许小孩子们噪了,我暂时感到沉闷。然过了几天要采茧,做丝,热闹的空气又浓起来了。我们每年照例请牛桥头七娘娘来做丝。蒋五伯每天买枇杷和软糕来给采茧、做丝、烧火的人吃。大家似乎以为现在是辛苦而有希望的时候,应该享受这点心,都不客气地取食。我也无功受禄地天天吃多量的枇杷与软糕,这又是乐事。七娘娘做丝休息的时候,捧了水烟筒,伸出她左手上的短少半段的小指给我看,对我说:做丝的时候,丝车后面是万万不可走近去的,她的小指,便是小时候不留心被丝车轴棒轧脱的。她又说:“小囝囝不可走近丝车后面去,只管坐在我身旁,吃枇杷,吃软糕。还有做丝做出来的蚕蛹,叫妈妈油炒一炒,真好吃哩!”然而我始终不要吃蚕蛹,大概是我爸爸和诸姊不要吃的原故。我所乐的,只是那时候家里的非常的空气。日常固定不动的堂窗、长台、八仙椅子,都并垒起,而变成不常见的丝车、匾、缸,又不断地公然地可以吃小食。丝做好后,蒋五伯口中唱着“要吃枇杷,来年蚕罢”,收拾丝车,恢复一切陈设。我感到一种兴尽的寂寥。然而对于这种变换,倒也觉得新奇而有趣。现在我回忆这儿时的事,真是常常使我神往!祖母、蒋五伯、七娘娘、和诸姊,都像童话里的人物了。且在我看来,他们当时这剧的主人公便是我。何等甜美的回忆!只是这剧的题材,现在我仔细想想觉得不好:养蚕做丝,在生计上原是幸福的,然其本身是数万的生灵的杀虐!所谓饲蚕,是养犯人;所谓缫丝,是施炮烙!原来当时这种欢乐与幸福的背景,是生灵的虐杀!早知如此,我决计不要吃他们的桑葚,枇杷,和软糕了。近来读《西青散记》,看到里面有两句仙人的诗句:“自织藕丝衫子嫩,可怜辛苦赦春蚕。”安得人间也发明织藕丝的丝车,而尽赦天下的春蚕的性命!我七岁上祖母死了,我家不复养蚕。不久父亲与诸姊弟相继死亡,家道衰落了,我的幸福的儿时也过去了。因此这件回忆,一面使我永远神往,一面又使我永远忏悔。100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
忆儿时趣事小时候的我,傻得就像隔壁叔叔家养的猪,天天在家里做些蠢事。记得一次假期,二年级的我回到老家,刚进了院子,就目不转睛地盯着鸡笼看,心想:“这些公鸡可真是好运,住在这笼子里,估计有趣极了。“一想到这我的手就痒了起来。在鸡被宰了后,我更是惦记这鸡笼。趁着一次奶奶出门买菜,我蹑手蹑脚地走到院子里,看着比我高个几十厘米的鸡笼,好奇极了。伸出手就拉开了笼门。被打扫的干干净净的鸡笼空空荡荡的,我喜上眉梢,三下两下就缩起身子钻了进去。刚进去,后脑就被磕到了,紧接着是腿、脚。整个人挤在里面,哪儿都不舒服,大大打消了我对这玩意的喜爱。我伸出手想要推开门,瞎倒腾几下后,使多大劲都推不开。我急得直嚷嚷,但又害怕被家里人发现,急忙噤了声,用短短的手指扣弄着锁那儿,年幼的我明白了:我把自己给反锁在鸡笼里了。我气急败坏,抬手拍打门,由于鸡笼较小,自己的身躯还是被关在里面,让人感觉极其不适。“哐当,哐当”我用力晃动着笼子,传出的声音最终还是没有让任何人听见。我只得缩在鸡笼里,等着有人来“救”我。不知过了多久,随着门开的声音,爸爸拖着购物袋回来了,他一瞧见我,吓得往后退了几步,愣了会然后哈哈大笑起来:“哈哈哈,你是打算住在鸡笼里吗?”我不满地敲敲笼子,“快把我救出去!”边说我边推搡着笼门。被爸爸救出去后,我从此都不敢再碰鸡笼了,一旦想起曾经出丑的自己,我都会忍不住笑出声来。不知道是不是每个小孩都发生过这样的蠢事呢?600字 六年级 叙事
-
忆趣儿时最爱看倒倒子戏(即庐剧)了。每年正月间,总有一两个村子搭台请来戏班子,我总要屁颠屁颠跟在大人后面跑去看戏。不过我不太看得懂,也没耐心去听什么唱腔,只觉得演员伊伊呀呀的哼着好玩,最主要的是看戏时人多热闹,和大人一道,能吃到香喷喷的油糍,还有5分钱一包、放进嘴里就化掉的“猫耳朵”糖。那时候,这些东西对我们来说都是难得的美味。小时侯,我很谗。大人吃酒(赴宴)时必定跟在后面,在酒桌旁捧个大碗一饱口福,这种现象在我们那儿俗称“扛锅铲子”。农村里高寿的老人去世,必然摆上一顿丰盛的酒宴招待客人,称其为办“泡饭”。这时不但有“锅铲子”可扛,还要完成大人的任务:就是吃得快饱的时候,乘人不备,连菜带饭带碗一起端回家,称为“偷寿碗”。说是偷到寿碗即偷到了寿,自己可长命百岁。说到偷,从农村长大的不少人可能都干过偷西瓜的勾当。夏天酷热难当,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大都在外纳凉,半天摇一下蒲扇,很快进入梦乡。我们一帮小家伙便无法无天起来,不管家里有没有种西瓜,总要去当回偷瓜贼。有一次,我和几个伙伴深夜去偷邻村老保务大爷家的西瓜,我们伏在他家瓜地旁的池塘边,被蚊子咬了一身的包,可始终听到他在摇扇子,嘴里还哼着倒倒子戏。我们几个便悄悄商议,老保务怕鬼,学鬼叫吓吓他!果然,池塘中传出几声似哭似笑的惨音后,老保务的倒倒子戏声嘎然而止,只听他颤抖着嗓子喊他老伴:老奶,老奶,我们回、回去吧……接着,抬凉床声、关门声接连响起。我们很快钻进地里摘了几个西瓜,虽说把老保务一家人吓跑了,可我们心里也是砰砰跳,听大人说过,学鬼叫,可能会把鬼真的给引来,慌慌张张之间,我们摘的西瓜没一个是熟的,可吃起来却觉得特别甜。事隔多年,每当我回家路过那块瓜地时,总要站立片刻,为儿时的不更事向两位已去世的老人默诉歉疚之情。虽说儿时日子清苦,却也无拘无束,逍遥快乐。平日里放学回家后,一边放牛,一边和小伙伴们玩打仗游戏、或摘蘑菇子(野草莓)、或捅老牛窝(一种石子游戏)、磕“呆子”(博弈游戏);新春正月玩马、灯端午节时掏黄鳝;夏日长竿套知了、冬天雪地追野兔……不像现在的孩子们成天应付如山的功课,前脚出教室后脚进书房,老师灌、家长催,弄得小小年纪,却无一点孩子的野性!素质教育喊多年了,可最终还是以分数论英雄、定成败。不知孩子们到了我们这个年龄,能回忆点什么趣事呢?900字 初三 记叙文
-
忆儿时往事那一天语文课做客,老师预备的是一节作文课——讴歌亲情。这节课深深的感动了我,在课上,老师让我们每个人都讲一讲在我们的身边发生的一些感人的亲情故事。我说的是姥姥姥爷和我之间的故事。虽然当时说的时候,我带着微笑,甚至还有些腼腆。可是晚上放学回家的时候,我却哭了!的确,在我十七年的人生成长道路上,我最应该感谢三个人,妈妈,姥姥和姥爷。因为妈妈给了我生命,姥姥姥爷则是从我儿时起一把屎一把尿把我养大的,他们为了养活我吃了很多的苦。1993年11月9日,伴随着一阵强烈地啼哭声,一个白白胖胖的男婴出生了。那就是我,在妈妈的肚子里折腾了一天的我,终于来到了这个世界上。那时,姥姥姥爷才五十多岁。因为爸妈要工作,没有时间照顾我。就把我交给了姥姥姥爷来抚养。姥姥姥爷在年轻的时候就想要个男孩,但却有了妈妈,二姨和小姨。我的出生无疑让他们满心欢喜。他们倍加地疼爱我。在我一岁的时候,姥姥姥爷带我去院子里散步,街坊邻居都夸我长得白白胖胖的,将来一定为大有作为!哥哥姐姐们也夸我非常的可爱。那时,我是那么的渺小,那么的稚嫩!小时的我,体弱多病。只要一有个头疼脑热,姥姥姥爷都会心疼坏了。小时的我不能吃下整片的药,姥爷就会就把药片打碎,在兑上温水,再用勺子送到我的嘴里。为了防止药太苦,姥爷有时就会在药里加上酸奶。这样我就不会感觉药苦了。我好幸福啊!那时,当然不能和现在比了。小食品都比较的单一。但姥姥姥爷没让我嘴亏着,总给我买我最爱吃的冰糖。那时有卖一种用透明纸杯装的果汁,很便宜。姥姥姥爷总是买来很多给我喝。他们知道我最爱吃蛋糕,有时,我还没有过生日,他们就给我买蛋糕吃。我好幸福!可以说,我小的时候就是在糖水里长大的!我好快乐!那时也没有什么玩的。每到周末,姥爷就会骑着自行车带着我去玩。上公园,逛商店。每天晚上我总是躺在姥爷的身边听有趣的故事,在故事中入梦。每天姥姥都会教我唱歌。这些美妙的歌声和有趣的故事伴我走过了童年!慢慢地,我长大了,开始淘气,不懂事。但是姥姥姥爷都没舍得碰我一下!他们是那么的慈爱。那时我也好聪明。古诗会背百首。数也能数到一百。姥姥姥爷很高兴……我在姥姥家生活了七年,儿时的我是最快乐,最幸福的。因为姥姥姥爷给予了我数不尽的爱。现在,每当我去看望他们时,他们总会左上一大桌子的菜。但我知道,平时他们吃的都是粗茶淡饭,有时就糊弄一口。每当晚上我回家时,姥爷就会把门灯打开。照亮我前行的路。我感觉非常的难忘。我虽然已经是快二十的小伙子了。可是在他们面前,却还是像小孩子一样的爱撒娇。虽然随后我又有了表弟和表妹。但姥姥姥爷还是最喜欢我——他们的大外孙子!如今,我也长大了。姥姥姥爷也已经七十了。人生七十古来稀。姥姥姥爷,今天外孙子有不尽感激的话。谢谢您们,姥姥姥爷。谢谢您们把我好不容易地养大,让我学会学习,知道人情冷暖。谢谢您们对我的淘气,不懂事,逆反的包容。姥姥曾说过,我的点滴的进步,就是对您们最大的回报了。我想我应该取得很多更大的进步,倍加的努力学习,考上理想的大学。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好好让您们享清福。最后,祝愿姥姥姥爷重阳节快乐!吉林省四平市第三高级中学高二十一班:杨帆1200字 高二 叙事
-
忆清明时间犹如记忆的钥匙,每每都会使我忆起童年的回忆。冬季已过,已到了万物复苏的春季。我知道,清明节即将来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中仅此一个“断”字,便使人思绪万千。一首凄凉黯然的古筝弹奏出了人们对于已故亲人的无限怀念。幽幽的琴声,传送着人们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家人在那坡前的亭子中静静地坐下,无人开口,只是静静的体验那雨中带着寒意的风,可这身体的冰冷怎抵得过心中的寒意?亲人已离去,唯有心中还存有那段美好的记忆。清泪点点,我们的泪随雨水滑下。泪可以断,而心中的爱却永恒。“哗哗哗……”,雨似乎越下越大,我们疾步向前走。朦胧中眼前出现了一块路牌,定睛一看,路牌上赫然屹立着三个残缺的大字:“杏花村”。仔细一想,好像在哪见过,是缅怀先祖的必经之路,还是那想念之线的断裂处?顿时,心中又是一阵迷茫。终于到了太公、太婆的合墓前,我们所有人都收起雨伞,直立在他们的合墓前面。爸爸递给我一根已经燃烧起来的香,香在不时的向外冒着烟,那香味是多么的浓重,让我一闻到这样子的香味,马上显示出一副沮丧,而又难过的样子。我们所有的人的手里都拿着香,一起为在“九泉之下”的太公、太婆鞠了一个九十度的躬,以表示我们对他们所有人的崇高的敬意。我的太公,太婆从小陪在我的身边,虽然时间不长,却时时处处关心着我、爱护着我,处处都为我着想。我呢,也对太公太婆有着很深厚的感情。我想,妈妈一定也跟我一样爱她的爷爷和奶奶。雨停了,雨水顺着伞沿滑落,那么晶莹。突然,四周似乎聚集了形态各异的魂魄,一些在自夸,一些在叹息,一些在沉默。但我确切地知道他们都在想着同一件事:希望不要断开那浓浓的相思线。又是一年清明节,借笔寄予一腔思情。任商海沉浮,任世事变迁,亲情依然占据心底最柔软的地方。初一:陈怡宁650字 初一 记叙文
-
忆清明冰雪消融,小草抽芽,盼望已久的春天迈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走来。与此同时,我们也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今年的清明节,我们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甘肃。那个不大的小山村,承载了我孩童时期所有的快乐。细细数来,已经有三四年的时间没有回去过了,也不知道我那些儿时的玩伴过得怎么样,还有我那长眠于故土之下的太奶奶,她还好吗?清风掠过脸庞,仿佛是太奶奶的手温柔地从我脸颊拂过。霎时间,我竟有点不敢相信,在面前这座坟墓里长眠的竟是我的太奶奶。温柔的风,让我跌进了回忆的漩涡……在我模糊的记忆中,太奶奶是一位和蔼、慈祥的老奶奶。花白的头发又稀又少,瘦小的脸仿佛只有巴掌那么大,原本洁白而坚固的牙齿也随着时间的逝去而逐渐脱落,脸上那一道道深深的皱纹,是岁月留给她的印记,使她看上去更加苍老了。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她那三寸金莲,那双小脚像像六七岁孩子的小脚,那时,我总是觉得它们看起来很滑稽,却从来不知道这一双脚走过了多少世间沧桑。常听大人们说,我是太奶奶最疼爱的重孙女。可是与太奶奶相处的往事我已记不起多少了,唯一印象深刻的便是她那充满慈爱与关怀的笑容。我坚信,这将永远是我记忆宝库中最珍贵的笑容。太奶奶在我不满四岁时就去世了,那时,家里办了一场很隆重的丧事,我也懵懵懂懂地成为披麻戴孝队伍中的一员。当家里的长辈们在太奶奶入殓之时泣不成声的时候,年幼的我却在背地里偷笑,不明白大人们为何哭得如此悲伤。时至今日,方才明白。我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太奶奶下葬时的场景,那一声声高亢的唢呐声震天响地,我也在那时似懂非懂地明白了“死”到底是怎样一回事。不像大人们说的,太奶奶去了很远的地方,而是相隔百来米,一个在地上悲痛哭泣,一个在地下永久长眠……想到这里,我不由得流下了眼泪。放假最后一天,我们要返程回银川了。临走之前,我又悄悄地去坟前看望太奶奶,我想,大人们说的也许是对的,太奶奶会一直在天上微笑地看着我们,她会变成一颗璀璨的星星,永远闪烁在我的心中……800字 初一
-
儿时忆,旧时心一别经年,有些回忆早已轻轻搁浅,一路一路,看尽春花凋谢,秋时明月。当下眼前,徒留的是过往炊烟,无尽思念。——题记行走在轮回里的路,涵盖了童年所有的深情片语,一点一点,如若指间的流沙,慢慢消逝,覆灭。没有哪一种回忆是触手可及,亦没有哪一种情话可以随时间永恒。岁岁年年,四季辗转,看过西窗雪,看过东窗月,从缺到圆,不曾凋谢。回首仰望,泪水里的流年,曾嬉戏于湖边,曾临帖于案前,曾作诗歌几阙,被笑是稚嫩无邪也心甘情愿。徜徉在时光的海滩,不会为无情的岁月神伤,即使再怎么失落,也不会对前方的路感到彷徨。一个人勇敢的走,一直走到上帝安排的尽头。谁的青春不迷茫,谁的年少不轻狂。懵懂的年纪,不甘委屈,不甘平凡。一刻搏动的心,也不甘忍气吞声。小吵小闹,打打杀杀,就这样一路一路走过来,不妄言说经历风雨,也不是温室中的花朵,但至少看罢世事,懂得人情冷暖。门前的荷塘,在日光的照耀下,依然绿得发亮,如同儿时一样,可以看见锦鲤,怡然不动,又俶尔远逝。每每黄昏,倚着茅草,看斜晖脉脉水悠悠,拉几个伙伴,逗弄水中的鱼虾,跟过往的叔叔婶婶讨一个苹果,便是人间最美的乐趣。如今,依旧希望还能招呼两三旧友,闲暇如斯,除此之外,便什么也不奢求。在外读书的几年,该散的散,该走的走,离别没有前兆,挥手已无人影,只留下淡淡的影子,陪我一起孤独的守候。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带走了的还有童谣。硙硙故城,需要有人来探望,童年或许也是每个人心底治愈不了的伤,不痛,只是伤感。书里夹着的老照片,要几年,才能泛黄,没人知道。门外的孩童玩着当年落入人家平房顶的竹蜻蜓,兜兜转转,便会飞走,再找,找不到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物是人非了吧。的确,经年过后,我已不再是当时模样,为何路边的草木,淡然无伤?记忆,就像一座空城,但却不会倾塌,屹立在脑海里,屹立在天涯。到而今,只会站在窗台边,看着同一个月亮,回忆过往。虽结交了几个朋友,却总感觉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喜欢从前的心智,却也保存不了。要几个世纪才能回到过去,也没人知道。儿时忆,忆的是繁华三千旧事,流年几度人家。旧时心,念的是过往二三旧友,炊烟几缕思愁。800字 初三 散文
-
忆 清 明_800字忆清明“忆清明,忆清明,为何忆清明?”想起我生命中几个清明,就想起了老家那座后山,想着后山,又想起了那座新立不久的坟。坟是奶奶的。说实话,我从小在城市中长大,奶奶却一直是一名农村的老师,我们见得不多,有时一年一次,有时甚至几年不见,只是在过节时从电话中听见她的声音,所以奶奶的样貌在我脑中只有模糊的轮廓。不过从小时候的记忆还有父母的口中得知,奶奶是一个坚强能干的人。她生于清明,也最爱清明,她说过她想起清明,就想起过去的人。因为家在农村,奶奶小时候一心苦读,想去看看外面的天,这份毅力便是我没有的。十几年苦功如一日,大学毕业后锦衣还乡,当了一名普通的地理老师,那时候社会动荡,一个月十多块钱的薪水,与我爷爷极不易地撑起一个四子的家庭。这种贫苦,也是我身上不存在的。默默地把四个孩子扶养成人,也不知有多少泪多少苦,为了节省,一年滴油不粘,这种精神,我身上也是没有的。好在四个孩子各有成就,都有了自己的事业与家庭。虽然四子都希望二老走进城市和自己一起生活,不过奶奶出来一一回绝,说是家乡自在,城市拘束,她的青春的怀念,奋斗的记忆,都在自己的家中,儿女们拗不过她,只好作罢。奶奶这一生,让我敬仰,她的毅力让我佩服。不过人一生眨眼即逝,说来也巧,奶奶去世也是在清明。我听到这个消息时,想起我脑海中的坚毅形象就消失了,不可思议,心中一阵悲痛、惋惜。不过我回头看到奶奶时,她双眼微闭,没有痛苦,走得十分安祥。想来也是,她这一生极为丰满,奋斗了一辈子,让儿女都走了出去,生活的也算是美好、幸福的,自己是圆满无牵挂了。想到这些,我心中释然,奶奶生于清明,走的时候清明,恰好六十年,想必这也是一种缘份吧!一生始于清明,留忆于清明,别于清明,仿佛一次注定的轮回,也是一次完整的人生。如今想起清明,便忆起清明,忆起奶奶平凡淡泊而又圆满的一生,忆起人生中一次次的清明。忆清明,忆清明,又是忆清明。初一:庞大为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800字 初一
-
儿时又是夏的来临,渐渐的月也越来越近,这是那么熟悉,仿佛影片一般在脑海中缓缓穿行,我又回到了那年那一年的夏天,天气特别热,我们老家虽说是个山乡,白天也闷热得叫人受不了,你浑身脱个精光,只穿条短裤,汗水还是直淌。要到傍晚太阳落了山,方才有风打北干山那边吹来,凉飕飕的,夹着苦艾和松树脂的气息清晨,巍巍曦曦的阳光钻入被窝,窗外的露珠滴滴答答,和着鸟儿的脆鸣叫。组成的大自然的乐章,当公鸡打鸣时,沉睡的村庄从睡梦中醒来,人们又开始了一天的劳作,孩子们吃完饭后便在春庄中打闹追逐,我便是他们中的一分子,跑累了,闹够了,便跳进河中痛痛快快的冲凉,河岸的荷花,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红着脸,随着柔风翩翩起舞。冲上岸光着屁股,跑到地里偷吃西瓜,红红的西瓜瓤,像一块红玛瑙。一阵暖风飘过,暖暖的。吹到身上,舒舒服服的。糅杂着泥土的芬芳与生命的气息,当还没有玩尽兴的时候,天空已经盟上了一片慧蒙,莹莹的月光,也按捺不住了,照亮的整个黑色的世界。在黄昏天空的云彩,像是艺术家的油画,五彩斑斓。等到夜幕降临,天空出现一轮明月,犹如一根香蕉,照着大地。如果仔细一看,还有可能会发现意想不到的东西——在他的右下角,有一颗玉树,上面挂满了晶片,在树上有一个小兔子,它是嫦娥唯一的伙伴玉兔。活泼的月。月光幽幽地从那纯洁的月亮里柔和的洒在大地上,洒在地面上的影子有时凝重,有时轻快,有时安雅。由那月亮所散发出来的皎洁的银纱,使人感到细腻而又柔软。这时的月亮是活泼的,它调皮的把光辉撒向高贵的人类,任由它们顽皮的“骑”在人类的身上。而此时,月亮又是摇摇欲坠的,月光浸湿了田间的小路,掺伴着意想不到的恬静。夏天是快乐的,白天可以与小朋友玩耍,夜晚听蟋蟀断断续续地叫声,听风儿把树叶刮得沙沙作响。夏日的天空是美丽的。白天,云淡风轻,微风徐徐。夜晚,点点繁星,在天空中发出微弱的光茫,月亮似乎在向我们微笑。夏的炎热被月驱散,心中的炎热也随之宁静,仲夏的夜空因皎月而美丽,在这充满明亮的天空下,让我难忘至今高一:王超800字 四年级
-
怀想儿时“我闻到初春的味道,如同儿时梦境新鲜的芬芳。我尝到思念的苦涩,如秋雨般无垠的萧索……”——题记老家门前,有条巷子,记得从前那儿有许许多多好吃的玩意儿。巷子口,有棵桂花树,我和阿清便是在那儿相识的。阿清,是对门伯伯的女儿,听说他们家是从外地搬过来的。那时阿清是我最要好的玩伴,我们都喜欢吃巷子里叔叔阿姨们卖的甜食,喜欢巷子口的桂花树,喜欢楼上陈奶奶的猫……那时候,阿清总在门前喊道:“哎——”。她脆脆的声音一响起,我就跑到阳台接:“来啦——”然后跑出门去挽着阿清的手蹦蹦跳跳向叔叔阿姨们跑去。我和阿清最喜欢的便是糖人。我俩总会趴在旁边,认真地、一动不动地看着叔叔做糖人。“叔叔叔叔,我想要那个大圣糖人!”我开心地接过糖人细细端看,“叔叔的糖人真好看呀!”做糖人的叔叔笑道:“哦?只是好看吗?不好吃吗?”听罢,我马上把糖人含进嘴里以示我对糖人美味的肯定。阿清定定地看着我,说道:“你吃糖人的样子,好傻哦!”说完朝我吐吐舌头,我作势要打她。两个人笑着闹着到了巷子口。“嘘!你快看,那不是陈奶奶的猫吗?正在睡觉呢。”“对呀,要不我们去逗逗它吧。”我和阿清蹑手蹑脚走过去拾起地上的落花,轻轻放在猫的背上。我又拿出糖人,在猫的鼻子前晃呀晃。不料猫突然起身咬住糖人踩着落花跑了。“呀,原来它刚刚在装睡呢,猫猫,别跑呀!”到了傍晚,我和阿清玩累了,就缓缓踱到桂花树下。落日余晖铺满了整条巷子,微风扬起时,桂花在空中不停旋转着,而后缓缓落地,淡淡清香弥漫整条巷子。我和阿清,背靠背坐在树下,用手指着那变幻莫测的云,各自编了小故事来讲。在瑰丽的苍穹下,在小小的巷子中,我们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后来,物非人非,我和阿清都搬家了,已很久不曾见面。那棵桂花树,在一个冬天,被砍掉了。而陈奶奶和她的猫,听说也已经去了另一个世界……儿时美好的一切,似乎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远去。但我知道,在我的心里,有个地方,那儿放着阿清、糖人、桂花树,还有猫。怀想儿时,怀想那人、那猫、那树,在记忆中都已成了模糊的背影,我期盼着,期盼着终有一天,我们能够再遇见。800字 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