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茶
拜访亲戚好友,总要沏上一杯茶。小时候,我总觉得有茶叶的茶太苦了;所以只喝白开水。现在就不同了,喜欢上了加上茶叶的茶。觉得一杯白开水对于新年里显得太单调乏味了。加上茶叶的茶,茶里就有了一丝绿意,觉得很有新年色彩。渴不渴都要喝上几口。白开水是解渴,而茶是为了回味舌头上甘苦清甜的味道,也是为了温心。
一杯好茶,柔嫩翠翠,悬悬倒立,状似“雀舌”;明净无尘,碧绿透亮,轻呷一口,顿觉浓郁芬芳,鲜醇甘美,满口生津,浑身爽快。一杯太浓的茶,失去了茶的本味。淡的茶,芳香馥郁,清新扑鼻,才不失茶的本色。白开水,一饮而尽,为的是求畅快,解渴,如儿时的直爽,懵懂的人生。而一杯茶,是求慢慢的品味,细细的回味。
听说有一种茶叫做“童女参茶”。是用七岁童女手指采摘,用七岁童女手腕“杀青”,用七岁童女手心搓揉,然后用人参薄片把每片茶叶夹起来,再用七岁童女手掌在锅底运气压烤,压烤之时,手不离茶,茶不离锅。因它吸取了童女之精灵,吃了可以生津,润喉,解渴,提神,去腻,沁肺,健胃,通肠,顺气,活血,消疲,除病,延年益寿等功效。
可见此茶之珍贵。但我看,好茶不好茶,应该与七岁童女无关吧!难道还非得经七岁童女子之手才能酿造出好茶吗?一杯入口生津的好茶,其实并不注重这些。热闹,喜气洋溢的新年,喝茶只是图个气氛。满嘴油腻之时,肥头大耳之人,喝茶只是为了清清肠,健健胃,总是认为喝茶到底还是有点好处的。身在景色其佳,闲情雅致,心胸开阔,无悠,自然,闲情之人,才会认真的去品茶。并不注重什么好的茶叶,好的紫砂壶,好的井水。
他们只求身在繁市之中,心却在莲何之上;烦恼琐事尽抛其后,才算是真正的端起茶杯;不去理会,不去在意世俗的眼光,才算是喝下一杯纯净的好茶。林间小路,古道西风,山泉低呤,深山小屋;那意境正是呤诗作对,谈天说地,亭台楼阁,海阔天空。不免回到诗风醇正,对山而诗,对水而赞,对万物加以想象,对万景加以夸张。李白,杜甫,苏东坡等人;并不是嗜酒如命,如痴如醉。也是品茶邀月,伴茶赏花。那些有感概的诗句,“疑是银河落九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正是诗人对万象,包含着对茶的情怀。正是茶配合着诗人,而不是酒的刚烈,让他们夸张比喻,抒写情怀。茶的清神,茶的心境正让他们有如此美妙的心境,而不是酒的疯狂,酒的迷醉。
茶,始终是诗人最喜爱的,也是和诗人最谐调的。茶有着酒所没有的文气。岳阳楼阁,亭台楼阁之中,成群而坐,眺望江河,共论诗句,共赞歌赋。正是诗人在品茗阔论。而豪爽豪迈,豪情壮志,也并非出自酒的猛烈。正是古代诗人的形象,与茶才是完美和谐的。酒始终是山野村夫,打柴守猎的莽夫所乐道的,酒不离饭的。还哪有什么闲情与雅兴呢?
我虽然还品不出那种回归自然,沁人肺腑的境界,但以后我会仔细的去品味这杯生活之茶。
寻找声音
寻找声音----小动物旅游记
在一个美丽的森林里,住着许多可爱的小动物。有美丽的小鹿,聪明顽皮的小猴子,整天爱“咩咩”叫的小山羊,还有活泼可爱的小松鼠和小白兔呢!它们是一群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每天早晨一起晨练,一起玩耍,还一起找吃的呢!
有一天清晨,太阳刚刚升起来,天边那灿烂的朝霞抹红了蔚蓝的天空,还有白茫茫的一层雾呢!伙伴们都聚到了一起。“今天咱们一起去旅游吧!”小猴子说。其它小伙伴迫不及待地说“太好了!太好了!”
它们刚走出了森林,眼前就是一片绿茵茵的草地。它们一起躺在草地上聊天。细心的小鹿打断了大家的话说:“你们听见了吗?这是什么声音,从哪里传来的?”大家立刻鸦雀无声。只听见一声声“喳喳,喳喳”地叫声。它们顺着声音寻找。原来,是离它们不远的一棵老槐树上站着几只喜鹊,它们在表演大合唱呢!小松鼠悄悄地说:“你们仔细听一听还有什么声音?”可是谁也答不上来。最后还是聪明伶俐的小猴子说:“我听出来了,不仅有喜鹊的歌声,还有嗖嗖的声音,这肯定是杨柳和微风在给大合唱指挥呢!”伙伴们都用敬佩的目光看着小猴,并说:“你太聪明了!”小猴被它们夸得挠挠头皮红着脸笑了。然后,它们顺着杨柳的声音走到了一个池塘边,只听见一声声“呱呱,呱呱”的叫声。大家高兴地喊“是小青蛙,是小青蛙!”小松鼠问:“青蛙是干什么的?”小山羊抢先一步说:“青蛙是专吃害虫的,是人类的好朋友。”青蛙听到了赞美声,高兴地从水里蹦了出来。看看有这么多伙伴,就连忙说:“我可以做你们的朋友吗?可以跟你们一起去玩耍吗?”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欢迎你加入。”小青蛙跟着大家边走边唱起了歌“走走走,我们小手拉小手……。”它们走到了一座山涧,小松鼠突然发现,小青蛙不见了。于是,它们大声喊:“小青蛙,你在哪里它们的喊声刚落又一个“小青蛙,你在哪里比它们的声音还大还长。咦,还有谁在喊小青蛙呢?大家正纳闷,只听见漫山遍野的是“我来了!我来了!”奇怪,在山里我们的声音怎么变得这么大,这么多呢?“噢,我明白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回声,只有在山里最明显。”还是聪明的小猴说到。不一会儿,小青蛙就赶上它们了。小鹿说:“小青蛙,你坐在我背上,让我背着你走吧!”小青蛙说:“这有点不太好意思吧!”小鹿说:“没关系,咱们俩个是最要好的好朋友,不是吗?况且我的力气非常大,走的又快。你就跳到我的背上来吧。”细心观察的小白兔急忙说:“伙伴们,你们看!天色不早了,咱们赶快回家吧!万一爸爸,妈妈着急了可怎么办呀?”大家听了小白兔的话,看了看,天已经黄昏了,所以它们决定旅游到此结束。然后,就急急忙忙往回赶。几个小伙伴还没有到家天就黑了。正在这时,月亮婆婆急忙跑了出来对它们说:“不要害怕,小朋友,有我给你们照亮呢!”大家异口同声地说:“谢谢您,月亮婆婆,您真好!”它们几个边走边给月亮婆婆唱歌,蹦蹦跳跳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相关推荐
-
茶这是一杯极其普通的绿茶,既没有珍贵的茶叶,又不是用珍贵的水泡制的,它是如此的普通,却引起了我的青睐。把一把不珍贵的茶叶放在杯子里,再冲上不珍贵的水,一杯很普通的绿茶就诞生了。那一片片绿绿的茶叶悬浮在水面上,如同一个婴儿般蜷缩着。水还是白白的,未染上一点儿茶色。蜷缩着的茶叶漂浮在水面上,东游西荡,一片,慢悠悠地沉了下去,又一片,慢悠悠地,茶叶一片片陆陆续续慢悠悠地沉了下去:一片,轻飘飘地浮了上来,又一片轻飘飘地浮了上来,茶叶一片片陆陆续续轻飘飘地浮了上来……反复着,如同舞台上一个个身穿绿裙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帷幕落了下去,原来着已是压台戏,茶叶全部沉在了水底,不动了,累了,该休息休息了……水无意间已在之歌舞中被渲染了绿色的气氛,不再独守着自己的白色,一层层染上了热闹又不乏寂寞的茶色……微风吹着,丝毫不影响我“品茶”的好心情,反倒为我送来了阵阵怡人的清香。那是茶独有的香气,清爽半又不缺乏浓郁,有花香的那份逼人又有树的那份清新,给人一种美好的奇妙的感觉,使人精神振奋。浓郁的茶色,清新的茶乡香,使我神游其中,眼前仿佛是一幅春日风情画,又似是一块集万绿于一身的翡翠,虽有斑斑点点的“瑕疵”,却更为这幅画、这块美玉添上了美妙的一笔。看着看着,我真不忍心去打破这份圆满,又被这诱人的茶色和茶香所诱惑着,最后终于“昧着良心”不由自主地偷喝了一口,浓郁的茶色,清新的茶香和美妙的茶味在口中回荡,好美!好香!好妙!我捧着茶杯开始慢慢地品茶,层层绿纱环绕着我们,似乎风也是绿的,飘来的茶香也是绿的了。小口小口地尝,越喝就越感到茶的神秘,茶的不可捉摸……在绿色的茶香中,我看着,闻着,喝着,脑海也开始浮想联翩了……人生正如一杯茶,我们是茶水,也是茶叶。刚出生时的我们就像那刚冲泡的茶叶,蜷缩着身子,茶水是白的,那时的我们也就像一张纯洁的白纸,没有任何色彩。经过环境的影响,亲人的教育,我们逐渐舒展了四肢,学会了说话、走路、学习,茁壮成长着。还童心未泯的我们步入了社会,一个大染缸中,稚气的你被熏陶这,随时都可能被染上各种颜色,你要懂得接受,更要懂得拒绝。在人生中,我们又会像茶叶在水中沉浮不定般遭受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挫折、机会和幸运,不要以为如何都一样,你的人生如何,你的这杯茶如何,或是淡然无味,或是清香浓郁,或是甘甜,或是苦涩,全在你的一念之间。机会来临时,好好把握,不要让你回首昨天时无味可品,把机会变成自己的幸运,茶就会变得清香浓郁。甘甜的茶很少,人生也很难一帆风顺,但苦涩的茶也并非不是一杯好茶,它同样能使你回味无穷……一杯好茶多冲泡以后,味道也会渐渐流失,直到最后……当数十年后,你一次次品味人生时,味道也会渐渐流失,直到你与地长眠,不要让那时光空虚而过……看着眼前这杯绿茶,一杯极为普通的绿茶,我从中品到了许多;这杯很普通的茶,我要使它更清香浓郁,更耐人寻味。1200字 高三 议论文
-
茶茶香三里,回味无穷。每当我看到茶几下的“阿里山观音王”的茶叶罐,便勾起我对一段往事的回忆。有一次,爸爸回家回一盒包装精美的茶叶。爸爸兴冲冲地说:“一个很好的朋友,刚从台湾回来,捎来了这听台湾著名‘阿里山观音王’,我们大家一起来品尝吧。”爸爸打开外面的纸盒包装,露出雅致的茶叶罐,用手轻轻地打开罐盖,一股清香飘至而来,“好香啊!毕竟是著名的阿里山茶叶啊。”爸爸用烧沸的水先洗涮所有的茶具,然后往茶壶里放入少量的茶叶,冲入开水,用第一遍的茶水再次烫洗茶杯,茶杯烫涮完毕后,爸爸再次往茶壶冲入开水,稍等片刻,爸爸倒出了两杯茶,叙事作文,一杯端给妈妈,一杯给自已,他们便津津有味地喝着,看着他们喝茶的样子,我也想尝尝那芳香四溢的茶,可是我一喝,“真苦”这个概念涌向了我心头,从此我就再也不喝茶了。十五的月亮真亮、真圆。去年中秋,我们全家十口人,围坐在露台的石桌旁,我们一边喝茶,一边欣赏着美丽的十五月色,我们的话题由月亮转到月饼,最后说到的就是茶,爷爷是我们家的“万世通”,他对我们说:“茶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古时候,人们不把它当做饮料,而是当做药用的,因为人们发现茶叶能杀菌消炎。当时它的名字叫‘苦茶’。后来,有人把茶时焙干,煮成汤,当饮料喝,觉得又香又解渴。慢慢地传开了,许多人都有爱茶了。唐朝的时候,人们喝茶的习惯就很普及了,现在茶已成为世界上三在饮料之一。爷爷话音刚落,我插嘴道:“这茶是苦的,毫无甜味。”爷爷却说:“只要你照着我的步奏去做,一定能体会茶的甜味来。“我照爷爷的办法:先品尝一下茶,然后吞进了喉咙,最后吸了一只清凉的空气,好甜。爷爷又开口了,“甜吧,这就叫做苦尽甘来,只要你先度过了难关,回报给你的便是那清醇和甘甜。”是啊,喝茶如此,做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如果人在困难中努力成长,克服过了难关,回报给你的便是甘甜的劳动成果。我愿自已能做为一位勇于吃苦的人。750字 高三
-
茶在高一的忙碌中早已习惯了的我,突如其来的获得了一个不短的假期。就在这一天,潜,我多年未见的老友来了。我与潜对坐着,我专心沏茶,一壶沸水注入,搅得茶叶上下翻腾,搅出茶香溢出满屋。在分开的这段日子里,我每天都想象着我们见面的样子,每天都有千言万语要对她倾诉,奇怪的是,在此刻,我却感到了微微的尴尬。我想张嘴,却不能出声;像说话,却忘了语言。就这样彼此安静着。茶上下翻腾,心也上下翻腾,空气中的清香,不知是茶香,还是我们的思念。我将泡好的茶给潜,开口:“喝茶。”潜的嘴唇动了动,轻轻端起紫砂茶杯,细细的浅浅一口,动作优雅得让维多利亚时代久经练习的淑女都自愧不如。我问:“你好吗?”话刚出口我就后悔了,这老土话也太见外了。“好啊,记得吗?那次春游为了陪你喝上这样一口铁观音,走了多少冤枉路。”“明明是你自己想喝还拉上我。”“那还不是你走错了路。”潜嗔怪道。提起那美好的回忆,我们可谓是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巧舌如簧天花乱坠(不好意思,连贬义词都用上了)。茶渐渐归于平静,茶香却是愈浓,我醉在其中。潜开口:“我给你写过好多信”我惊讶,潜笑:“别忙,我还没活完呢,那些信都写了一半,便写不下去了,不知道为什么,本来有好多话的。”我吃惊:“我也是!”我们夸张地笑,因为我们想哭。日以西斜,潜要走了,她说:“其实这次来看看你是没有必要的。”“是呵,古人说‘千里共婵娟’原是此意。”“不错,刚读到这首词时还觉得苏东坡矫情,现在看来这千古精华苏居士独占八斗啊。”“就是这样,即在天涯,也似咫尺。”“愿你依然”“愿我依然”手在余晖中相牵,心在茶香里相连,分不清是茶的香味,还是友谊的清甜。550字 高三 议论文
-
茶这是一杯极其普通的绿茶,既没有珍贵的茶叶,又不是用珍贵的水泡制的,它是如此的普通,却引起了我的青睐。把一把不珍贵的茶叶放在杯子里,再冲上不珍贵的水,一杯很普通的绿茶就诞生了。那一片片绿绿的茶叶悬浮在水面上,如同一个婴儿般蜷缩着。水还是白白的,未染上一点儿茶色。蜷缩着的茶叶漂浮在水面上,东游西荡,一片,慢悠悠地沉了下去,又一片,慢悠悠地,茶叶一片片陆陆续续慢悠悠地沉了下去:一片,轻飘飘地浮了上来,又一片轻飘飘地浮了上来,茶叶一片片陆陆续续轻飘飘地浮了上来……反复着,如同舞台上一个个身穿绿裙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帷幕落了下去,原来着已是压台戏,茶叶全部沉在了水底,不动了,累了,该休息休息了……水无意间已在之歌舞中被渲染了绿色的气氛,不再独守着自己的白色,一层层染上了热闹又不乏寂寞的茶色……微风吹着,丝毫不影响我“品茶”的好心情,反倒为我送来了阵阵怡人的清香。那是茶独有的香气,清爽半又不缺乏浓郁,有花香的那份逼人又有树的那份清新,给人一种美好的奇妙的感觉,使人精神振奋。浓郁的茶色,清新的茶乡香,使我神游其中,眼前仿佛是一幅春日风情画,又似是一块集万绿于一身的翡翠,虽有斑斑点点的“瑕疵”,却更为这幅画、这块美玉添上了美妙的一笔。看着看着,我真不忍心去打破这份圆满,又被这诱人的茶色和茶香所诱惑着,最后终于“昧着良心”不由自主地偷喝了一口,浓郁的茶色,清新的茶香和美妙的茶味在口中回荡,好美!好香!好妙!我捧着茶杯开始慢慢地品茶,层层绿纱环绕着我们,似乎风也是绿的,飘来的茶香也是绿的了。小口小口地尝,越喝就越感到茶的神秘,茶的不可捉摸……在绿色的茶香中,我看着,闻着,喝着,脑海也开始浮想联翩了……人生正如一杯茶,我们是茶水,也是茶叶。刚出生时的我们就像那刚冲泡的茶叶,蜷缩着身子,茶水是白的,那时的我们也就像一张纯洁的白纸,没有任何色彩。经过环境的影响,亲人的教育,我们逐渐舒展了四肢,学会了说话、走路、学习,茁壮成长着。还童心未泯的我们步入了社会,一个大染缸中,稚气的你被熏陶这,随时都可能被染上各种颜色,你要懂得接受,更要懂得拒绝。在人生中,我们又会像茶叶在水中沉浮不定般遭受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挫折、机会和幸运,不要以为如何都一样,你的人生如何,你的这杯茶如何,或是淡然无味,或是清香浓郁,或是甘甜,或是苦涩,全在你的一念之间。机会来临时,好好把握,不要让你回首昨天时无味可品,把机会变成自己的幸运,茶就会变得清香浓郁。甘甜的茶很少,人生也很难一帆风顺,但苦涩的茶也并非不是一杯好茶,它同样能使你回味无穷……一杯好茶多冲泡以后,味道也会渐渐流失,直到最后……当数十年后,你一次次品味人生时,味道也会渐渐流失,直到你与地长眠,不要让那时光空虚而过……看着眼前这杯绿茶,一杯极为普通的绿茶,我从中品到了许多;这杯很普通的茶,我要使它更清香浓郁,更耐人寻味。1000字 高三 议论文
-
茶最近爱上了泡茶。架起白瓷的小火炉,在中间点上火,橙红的火焰上放上一把小瓷壶,白瓷。壶中注些水,不宜多,与壶顶相差三分之一即可。趁着水在烧开之前,拈起木夹,在小杯中夹起几朵菊。打开壶盖,将几片菊放入壶中。菊如浮萍般在水面漂浮,层层花瓣干瘪地挤在一块,蜷缩在一起。盖上壶盖,稍待片刻,便听得白瓷壶中“噗突”一声,便可提起把手,将茶倒入杯中。水即出,香气氤氲,不浓,带着甜甜的淡雅在鼻尖跳跃,并不会停留太久,像清风拂面,身已千里万里。水汽弥漫,滚滚往上涌,待雾意散去,便会看见白瓷杯中的茶。淡黄色的,近乎透明,只是很不经意,像沾了颜料的笔尖在水中轻轻一点便离开,留下丝丝淡黄色漂在水中,扩散,蔓延,融合。一切似乎无声无息却是确实进行着,在着白瓷的杯中,将阳光反射成温暖的颜色。举起茶杯,细品一口,菊香瞬间盈满口腔,不浓,淡雅如山间浮云,却又切实存在,袅袅香气,隐约带着些甜,不,应该是甘,一种初触碰舌尖的苦,到滑至喉心的甜,直至滑入胃部却依然徘徊在齿间的香。那种甜不腻人,看似调皮却更显得深沉。与其说像春天新开的花,倒不如说是秋末丰收的果。掀开壶盖,便可看见一派花意盎然的景象。菊经水浸泡后便化开,蜷缩的花瓣伸展开来,没入水中,却不及底,仅是悬在中央,骄傲得盛开着。淡黄色的花瓣挺得笔直,如新采下一般水灵。拿起一根筷子,往里轻轻一碰,花儿们便打起儿来,像花仙子打开的裙摆,悠扬。拈起几粒枸杞和几片红枣,掷入水中,白瓷的内壁便染得通红,很是喜庆。盖上壶盖,将小壶架上瓷台,让那出橙红的火舌舔着这通体雪白的小东西,待得壶中“噗突”一声,便拎下壶,倒出那茶水。水汽下的茶水透着些许橙红,不淡,却也不浓,恰倒好处着色在瓷杯四周散开一层晕,朦胧如梦里花。细品一口,菊香已不如先前浓郁,但较先前深沉,在枸杞和红枣的甜味下,还透着丝丝的苦,不浓,却真实。枣的甜不腻人,但较菊浓郁,甜如初春的花蜜,不浓,却清新怡人。而枸杞却有着与枣截然不同的甜,相比之下,杞子的甜如孩童的笑脸,虽不深沉,但纯真,是能够真真切切用心去感受的。很早以前,听过这样一句话:茶如人生。那时的我年幼,不知其中意味,但现在我已明了。而我以为,准确得说,应该是“做茶如做人”。若一个人把周遭的一切看得淡了,便会在那茶中看见一幅山水画,有花,有树,有人,有喜,亦有悲;但若一个人把名利看得重了,在他面前的便仅是一滩水和几片茶叶罢。而试问,这世间有谁可以放下名利,把一切看得云淡风轻?恐怕是没有的吧。只是希望有一天,自己可以看见那壶中的山水画,看见那画中的悲喜。一杯茶下肚,望见窗外的雨已停,泥土的清香扑鼻而来。再看看那壶里的花儿果儿,心中便很是欣喜。1000字 高三 记叙文
-
原来生活是苦茶你喝过苦茶吗?对我而言生活就是苦茶,每时每刻都是苦的,就算再甜的糖也无法使它变甜。也许这就是我的生活。你知道吗?也许那是个错,也许有些事情看得太清楚,但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的生活已失去了光彩。我握着青春的筹码,站在十字路口前,本该将它投向我梦寐以求的地方,但是,我却要依依不舍地离开它。我的他们将我送上了大多数学生走的道路。从此,我就走向了那个本不属于我的天地。在路中,我拼命地跑啊跑啊,我努力地冲啊冲啊,就是为了不让他们失望。有时,遇到了困难,我咬了咬牙使劲地冲了过去,尽管我已经伤痕累累,尽管我已经疲惫不堪,我还是要继续走下去,因为我不能让他们失望。有时,沿途的风光让我沉醉,想停下来好好休息。然而,有两种声音就不停地在耳边回荡,赶着我继续向前。就这样我带着一个又一个的遗憾继续前进,就这样我在不知不觉中失掉了我自己。三年了,我迷失在茫茫的道路上已经三年了。现在在我面前的又是一次选择,我又要经历同样的三年吗?我茫然。也许这就是我的青春,这就是我苦苦的生活。400字 初三 议论文
-
生活是一杯茶人呱呱坠地的一刹那就必须接受上帝给予你的两件宝物――时间、生命,二者便构成生活。时间改变生活的节奏,生命点燃生活的火把,生活因有时间而有规律地进行自我调节,生活因生命而辉煌、精彩。一杯茶亦如此,当茶叶随时间慢慢舒展自己的身子,一杯原本无色透明的白开水因茶叶而改变了颜色,茶色漫延,一杯清香的茶水在酝酿中。生活本无色,而生命的颜色却鲜艳夺目,生活本是寂静的,但生命是这悲凉的地上最活跃的草。人们总在为生活而奔波,而时间总在空间上制约人们的行动,所以虽然人人都想一夜成功,但还是要经历一段漫长岁月磨炼自己。有的人急于求成,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其后果便是一事无成。亦如茶,急于品浓厚香醇的茶,向杯中加入大量的茶叶,色愈深了,味更浓了,但茶真正的味道失去了。想品出茶意来,须待茶叶在水中慢慢散发自身的清香,后在一古式坐椅上闲坐,轻抿其杯口,茶味自出,茶意自来,茶叶不亦多,适可而止为好。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人整天在忙碌,一生都在忙碌。人生的光阴似乎只有终止符而没有休止符。的确如止,当我们努力完成一项项预定的任务,就象开启一扇扇人生之门,满怀希望,憧憬地开启一扇门,却发现自己等待的竟又是一扇门。其实一边辛苦一边还要不辞辛苦地想,为何会活得这么辛苦的人注定是活得最苦的人。我从头为何不给自己减减压,硬要放许多不同的茶叶,原以为这样可以品尝不同味道的茶叶,但泡出来的却是最苦涩的,时间一长杯中的茶垢结了厚厚一层,毁了美丽的容颜。我想我还不至于苍老到能够做人生总结,发表感言,讲述命运沉浮的地步,也不至于含着糖抱个洋娃娃过日子。只是处在这个人生十字路口,难免会手足无措。世界上走得最快的是时间,选择走,就选择了随时间走的生活,选择了忙碌一生;选择停,永远停在十字路口,看人群穿过,看时间流走等生活颓唐,生命因此而退色。身上背负着许多包袱,是自己为自己加的,背起了就要一直往前走,一杯放多了茶叶的水中,只需再倒些水味就变淡了。但固定容量的杯子允许你倒超出其容积的水吗?所以,选择了就不能再回头,背起了就一直到终点才能下。于是我每天吃一颗糖,而后告诉自己生活是轻松的、甜的,后来从书里扫出一堆花花绿绿的糖纸,我仿佛看到一本挂历一页页地被人飞速撕下;仿佛看到钟的时针着了魔似的飞速旋转;仿佛看到一个镜中的人由幼稚变成熟,由成熟变沧桑,由沧桑变衰老;仿佛看到一杯茶水在迅速蒸发,只三滴、二滴、一滴……人苍老了,时间凝固,生命失色,生活结束了。900字 初三 议论文
-
茶人生如茶,世事如茶,转瞬香散,只得一时清香茶如人生,茶如世事,香来复聚,难得一世知己------题记暮鼓晨钟,难得片刻清闲。屋内氤氲着淡淡的清香。一老者席地而坐,身旁一紫坛烟雾缭绕,恍然如同隔世。“既然来了,何不席地而坐,与吾共饮此杯香茗?”屋外一青衫少年不觉一惊,旋即步入屋内,颔首微微而坐,似乎是怕惊扰了此番宁静。“学生不才,本觉自己已解人生之道,殊不知,所悟所感皆无意义,特来此请教先生,以消吾忧,以解此题。”青衫少年眉头紧皱,俯身躬耳,似在思考,实为担忧。老者微微一笑,并未开口言语,身旁有一瓷壶,洁白如玉。“公子,请用茶。”老者提起茶壶,水流注入同样洁白的杯中,杯中的茶叶上下沉浮,溢出一缕清香。少年不解,眼内流出迷惑。再看时,茶叶早已浮于水面。老者并未端起茶杯即饮,而是闭目冥思。少年亦未品,端坐着,注视着那浮于水面的茶叶。“公子为何不品?”老者启唇相问,少年嘴角上扬:“先生未品,学生怎敢先饮。”老者大笑,端起瓷杯,置于少年之前。“公子可悟出何道理?”少年眉头紧锁,摇头。老者取出另一瓷杯,放入少许茶叶。注入水流,静观:“人生,是否就如同此茶叶一般?自观心法,如是行茶道,自一出世便需经过热水的洗涤,在水中浮沉,如世人于少年发奋,头悬梁,锥刺股,只为一朝辉煌;于中年,如日中天,便如茶叶一般浮于水面;如垂暮之年,便如茶叶一般沉于水底,心静,看淡尘世,直到终老。”老者捋了捋胡须,品一口香茗,少年亦端起茶杯,闭目轻抿,顿觉心内豁然开朗,眉头霎时舒展。“人生如茶,品一种香茗必悟人生百味,古人云:修己以清为要,当品茗;涉世以容为本,当赏壶;修己,则当先修心;涉世,自当先出世,公子,可懂?”少年拜谢,自门而出,屋内茶气氤氲。少年独坐屋内,品一口香茗,忽记起某君曾说过:“等到夜深人静,新月如钩,一壶紫砂,一经热水,高低缓就,慢慢冲泡,也不急,等水汽渐散,每一个人去细细地品舌尖上的一股恬淡,隐隐地感觉到那一抹幽香融入了月色山情,汇入了一片思绪的空白中”少年微笑,轻衣飘袂,原来,人生如茶,细品,最终留于舌尖的是清香,沉于心底的是那一份淡然。茶如人生,人生如茶。800字 初一 议论文
-
茶杯子里这种清澈透明的绿色汁液,里边还漂浮着像花一样的叶片,在杯中起舞。呀!这是什么呢?“在杯中起舞” ,让人看到了神韵。这种东西是茶。我们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是世界上饮茶制茶最早的国家。早在唐代,陆羽因著,《茶经》而名扬四海,被誉为“茶圣”。《茶经》内容丰富,在7000余字的著作中,凡栽茶、采茶、制茶、饮茶等各方面的事都写到了。茶能解疲劳、促进新陈代谢,维持心脏、血管、肠胃等正常机能的作用;茶能化痣润肤,振奋精神,增强思维和记忆力;茶中有不少对人体有益的微元素。。。。。。把茶的历史与功用描写得很头头是道,加深了文章的底蕴。而茶是怎样在欧洲推广的呢?在1662年四月,英国皇室为国王查理二世和他的王妃葡萄牙公主凯瑟琳举办一场豪华的皇室婚礼,在婚礼当天,凯瑟琳只饮茶。当经过法国皇后玛丽·安东尼德一闹,热爱饮茶的凯瑟琳将茶叶带到上流社会。在当时,民间百姓无法享用这种稀罕之物,直到精明的商人远涉重洋、将中国生产的各种绿茶、红茶、花茶源源不断地运往欧洲,茶叶才渐渐在欧洲传播开来。写茶的传播,历史故事丰富了文章内容。这茶叶与王妃,在欧洲大陆,在英伦三岛,成为一段千古绝唱。450字 五年级 议论文
-
茶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就事第七件事。茶的学问可大着呢!上至夏朝,下至本世纪;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百姓,都在喝茶,为什么茶能得到那么多人的喜爱呢?我想是因为茶有不同的味道,所以不同口味的人能够品尝到自己喜欢的茶。有人喜欢苦茶;有人喜欢甜茶;还有人喜欢酸茶。三种不同口味的茶就会有三种人喜欢,也许这就是原因吧!接下来我来介绍一下三种味道的茶,先说苦的,虽然没有苦瓜那么苦,但一般人是喝不下去的,可有些人偏偏喜欢喝苦茶。“苦丁茶”就是其中一种,但“苦丁茶”也不错,喝第一口是苦的,第二口是苦的,第三口还是苦的,直到喝完一杯茶后,它还是苦的,就在你正想发誓再也不喝苦茶时,你会感到口中的味道无与伦比,清爽又润喉,回味无穷,使你喝了还想喝,更重要的是苦茶还有益健康,“良药苦口利于病”嘛!接下来就是甜味茶。小孩儿最喜欢吃甜品,甜茶是专门给小朋友喝的,甜茶的味道又香又浓,非常符合小孩儿的口味,第一口喝下肚,像一股清泉涌入心窝,心旷神怡;第二口,感觉像来到了四处花树的圣地,身临其境;第三口,像是自己变成了希腊公主,坐在轿子上享受花儿的沐浴……。总之喝了甜茶后,就是一个字,“爽”!不仅肚子爽,而且身心气爽,真是一道好茶。最后是酸茶,说到“酸茶”,大家一定会想:苦茶听说过、甜茶也见听说过,可又从哪冒出来一个“酸茶”呢?告诉你们吧,我就喝过这种茶,这种茶的名字叫“水果蜜茶”,虽说是“蜜茶”,可配料里却有山楂等味道酸的果子,出于好奇,我买了一包来品尝,第一次尝,呀!实在是太酸了,于是我又加了一些白砂糖,这回味道好极了,酸中有甜,甜中有酸,二合一水果蜜茶,味道就是不一样。连茶都有酸、甜、苦之分,更何况生活,我们一定要振作起来,学好知识,准备面临新一轮的挑战吧!祝我们成功。700字 初一 议论文
-
茶烹一壶清茶,品这,盛世繁华。――题记古人曾云,茶亦有道,道,很玄之又玄的东西吧,道学,还是道家,好像是一体的,又好像是分开的,不过对于茶,我的确是有些想法。我挺喜欢茶的,相比起来,单纯的水未免显得太过乏味。秉着万物皆可“泡”理念,倒也误打误撞的喝过一些不同的茶叶,随着年纪的增长,看的东西多了,再品茶,竟也生了不少与之前不同的想法。我不爱喝什么名茶,曾经也尝过父亲的茶叶,却是受不了那份苦涩,那时候是真的敬而远之,只爱喝一些花茶什么的。后来有一次,家里的花茶喝完了,也不知道本着什么心理,竟拿出了父亲那罐茶,喝完后,倒也感慨万千。父亲是厨师,爱喝茶,但我一直不太理解苦涩的茶叶,直到我真的自己动手泡一壶茶,看着本身干枯的茶叶在水中慢慢涨开,舒展出一个优美的弧度,变成了曾经刚摘下时的惊艳,比起那时的嫩绿,却是多了一份时间沉淀的墨绿,深沉了几分,倒也生出了几分感叹。初时入口的确还仍有些记忆中的苦涩,细细品下,很难得的,品出了几分萦绕舌尖的,不一样的,很特殊的味道,难道,苦涩到了极致竟是甜吗?我不由得,自叹的笑了,看来,的确是我前些年没眼光了,我又呷了一口,含在口中,细细品味着,许是舌尖已经适应了这份苦涩,苦的不是很明显了,那份香,便彻底的萦绕在嘴中。那个下午,我细细品完了一壶茶,有些意犹未尽之感,大人们常说的先苦后甜,怕是,也是这个道理吧,只有经历过无数道工序的炮制沉淀,才能造出,这份深沉吧,是我之前太浅薄了。就像这人生,其实人世,哪里会一直只有甜呢,相比起来,这壶茶,也成了一份缩影,一个故事,也许正是因为初时难以下咽的苦涩,才造就了余味的甘甜,不由得想起,父亲在喝茶时,又会想些什么。如今我依旧是偏爱花茶,却也会在一个冬日的午后,烹一壶绿茶,细细品味着,其实见过的事多了,再喝茶,真的,每一次,都能喝出不一样的感慨,其实茶的味道一直没变,变的,只是我的心境罢了。后来听父亲讲过,绿茶提神,红茶养胃,花茶清火等等,也许是因为河南多产绿茶,我一直接触的,也是绿茶,也可能河南也是有好喝的红茶的,只是,我还没发现罢了,其实,纠结那么多红茶绿茶又有什么价值呢?品茶,有时候,品的,也只是那份心境罢了。茶叶在水杯里缓缓升起,再缓缓落下,青绿色的茶水间,竟也倒映出了一方天地。——后记点评: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情感真切自然,无矫揉造作之嫌,以平淡心现真实情。全文清新秀逸,亲切委婉,朴素而不落俗淘,值得借见。1000字 初二 散文
-
茶不懂茶,但对茶又着实喜欢的紧。常喝的茶名曰毛峰,又细又直,墨绿的颜色隐匿着待放的清澈。滚烫的水注入茶壶,茶叶散开的那一瞬间最是迷人。本是瘦长的茶叶,肆意翻腾、涌动,有的在水中激昂地向壶顶泛起;有的兀自在最底层的角落蜷缩挣扎。就在这茶叶舒展的过程中,清香已经按耐不住,率先钻出壶盖,与周围热气蒸腾的空气搅在一起,再度发酵,弥漫于人的鼻尖。泡茶一定要配好的茶具,什么茶用什么器具冲泡,这都是有讲究的。家里的那套茶具,普通的很,但也难掩茶的风韵——优秀的品质大抵真是很难被埋没的,它绝不因为自己身在并不理想的环境就随之平庸,相反,它会自顾骄傲,展现自己的姿态。就像眼前这茶,绿的透彻,绿的泼辣,绿的奔放。像一幅山水画,潇洒飘逸。茶和水是绝配,两情相悦般把各自最美好的部分展现给人们。热气搅着茶叶,榨出茶叶的魂,淡淡苦涩,回味甘香。闻之,已让人心旷,思绪也渐渐明朗而立体;品之,那是大自然最本源的精华,清冽舒心。茶在中国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茶文化在中华民族的生息当中占据着重要席位。儒家礼仪的庄重,老庄淡泊的意味,还有佛家清寂的禅境,都在茶中。陆羽是中国第一品茶高手,世称“茶圣”,他所著的《茶经》是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茶叶的典籍,因为陆羽,才有茶学。《茶经》成书于唐代,至宋代时,茶已成为家家必备的饮用品,百姓们听书看戏,茶肆成为首选之地。中国人喝茶习惯不同,各地也都有各地的讲究。比如广东香港一带的早茶,还有扬州的荤茶,都别具特色。茶是如此随性,既高雅,亦可成为市井文化的代表。真正为普罗大众所接受的,往往是看似平淡的伟大。茶的芬芳,流传千年。喝茶养性,茶代表着一种人生境界,一种悠然的生活态度。手捧清茗,杯中汇聚的是对人生的体悟,对寒暑沉浮的点滴感怀。因此在中国人的生活拼图中,茶和酒一起成为人们感念生命,记忆岁月的重要部分。人们甘愿把自己的悲喜愁思寄托在那桌上的杯盏当中,为这两位“挚友”,写下许多缤纷的诗句。如一代大文豪苏东坡,他是中国文坛最难以磨灭的一个存在,千百年后,仍然悸动不息。他怡然的生命历程,像茶般甘醇淡然。东坡先生对茶极是喜爱,为茶留下很多墨宝,相信茶的品质是最吸引他的地方。数次被贬,东坡依旧是东坡,泰然自若,安定如常。也许,他会邀上三两好友,黄庭坚?还是佛印?大概都在。他们一起出行,穿林打叶,寻一处亭,烹一壶茶,填词联诗,谈笑风生。回归朴实,回归本我。文人过着茶一样简单的生活,书写着不简单的生命光辉,这真令人动容。在社会风气苍白躁动的如今,我倒真是羡慕他们的生活。不能只是羡慕,我因此爱上喝茶,一直喝下去,但愿喝出禅的味道。这茶,真香!1000字 初三 散文
-
茶沏一壶茶,感受着丝丝缕缕的茶香在房间里飘散开来,再品一口,茶的苦涩与甘甜便充斥在我的心间。我本不是那么喜欢茶的,觉得茶苦涩无味,远比不上酸酸甜甜的果汁。倒是爷爷,一天到晚都捧着一个壶,一个杯,家里一年四季都弥漫着从中溢出的清香。他就坐在那把藤椅上,坐在门前的小院里,身后连绵几十里的绿意盎然和他的身影融在一起,他就像一丛茶树一般,照映在夕阳的余晖中。爷爷对他那把紫砂壶很是宝贝,那光亮的朱泥壶身,是决不让我碰的。他说:“那些贫穷年代,这把壶都留下来了,如今就更应珍惜啊!”爷爷抚着壶身,眼里全是对孩子般的宠溺,笑意蔓上双颊,脸上松弛着的皱纹于是增加了不少。爷爷沏茶从来只沏一种茶,是在我家乡那一带小有名气的武侯茗茶。沏茶时,看着细长的茶叶从干皱到舒展,从墨绿到青翠,仿佛可以看到绿色的茶香在空气中扩散,吸入肺腑的是茶叶,吐出来的,是清香,爷爷曾这么告诉我。那时的我很奇怪。“茶香哪来的颜色呢?茶叶又怎么被吸进去呢?”我问爷爷。爷爷不语。他给我倒上一杯茶,然后叫我尝尝味道。我咕咚一口喝完,嘴里带有丝丝苦涩的甘甜。爷爷敲敲我的头,哭笑不得,道:“你那哪是品茶,明明就是在喝凉白开!”顿了顿,又道:“茶叶的一生,从在茶树上生长,到被才下来制成了干叶,没有丝毫享受的空闲。直到被沏成茶,还尽心尽力地释放着它生命的精华,为的,不过是人们的一声赞许,一个微笑,然后生命就到了尽头。这茶香,是带着它们绿意盎然的期望的,又怎会没有颜色呢?而它将自己的生命精华,滋润我们的身体,被我们吸进去的,又何尝不是茶叶?品茶的幸福之处,正在于此啊!”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爷爷又为我倒上一杯茶。这次,我缓慢地喝下一小口,温热的茶香,苦涩与甘甜在我体内扩散,滋养着我体内的每一个细胞,我的每一条神经都在感受这份美好,让我会心的一笑。是的,我感受到了啊,茶叶拼尽一生为我们带来愉悦的这份心意,我听到了啊,那是茶叶在诉说他的一生!一杯茶,为我带来了如此享受!大概是自那开始,我把品茶视为幸福。思绪飘回,在这茶香的绿意的包裹中,爷爷的身影浮现出来。他就如这茶叶一般,尽心尽力地劳累了一生,为我们带来幸福。而我,却没来得及回报什么。泪水不由自主地溢出了眼眶。初三:李依一点评:作为全文的线索,“茶”所代表的其实是自己与爷爷之前的故事,作者以倒序的方式回忆了之前与爷爷的故事。爷爷沏茶从来只沏一种茶,是在“我”家乡那一带小有名气的武侯茗茶。沏茶时,看着细长的茶叶从干皱到舒展,从墨绿到青翠,就像生命一般,慢慢展开属于自己的故事文章最后的情感非常深刻,束手无策的观望着,却又无能为力,因为随着作者的长大,似乎正在慢慢理解爷爷当初爱茶品茶的缘由,而这其实就已经是成长的开始。点评老师:沈霁月1000字 初三 散文
-
人生如戏,生活似茶一直都比较喜欢品茶喻人生,现在看来,生活,亦像一盏茶。——题记也许,我并不是一个足够豁达开朗的人,因为很多时候优柔寡断,在心底总是有太多的不舍来羁绊着自己的每一举每一动。我确实是一个特别心软的人,总是在关键的时候心慈手软,往往换得自己伤痕累累,无以复加。窗外的一缕阳光斜照进屋子,就在我抬头看它时,它却深深的刺伤了我的眼睛,直达心底。于是,我的心,就在这一瞬间,强烈的刺痛起来。其实,我只是想要为一个懂得的人驻足,然后守候一份简单的相伴 。无论是贫穷的,还是富贵的,都不会妨碍我携爱相守的信念,这样的要求,过分吗?可是,很多时候,生活就是喜欢和你开一个无聊的玩笑,搞的你无所适从,不知所措。可是,我又偏偏是一个柔软中略带刚烈的女子。或许我可以为爱盲目,但我却无法为爱盲从。生活中,我向来为人直率明朗,正如我所发的心情一样,话要明的说,事要明的做,做人先君子,无效再小人。是非要明辨,黑白要分清。可以退,可以让,但是不能被挑战极限。否则,真的就别怪兔子也咬人。两个人在一起,就像一盏香茗。当卷曲的茶叶,被开水的热情与温度逐渐浸润,拥抱之后,茶叶便向开水舒展了她的全部,两者相融,便是茶色润泽,茶水馨香,这便是茶与水的开始。就如同两个人生活的开始一样,温馨,甜蜜。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盏馨香四溢的茶,便是逐渐寒凉,逐渐香消。这是不是就如同两个人生活的旅途?再后来,这盏茶终于是无色无味了。茶的润泽,水的温存,终究还是全部消失殆尽。这便是茶与水的结束。一生的故事,一生的相伴,走过的也许是一个小时,半天,又或许不过朝夕之间而已,便是零落成泥辗作尘。纵是茶与水依旧会在同样的杯盏中再续相融,茶已不是原来的茶,而水,亦不是原来的水。而人生与这盏茶略有不同的就是,当生活过到白开水的味道时,我们很多人依旧要选择继续下去。甚至还有一句话,叫做”平平淡淡才是真“。其实,平淡,是一种简单的想法,静水深流,宁静致远,大概都是这个道理。只是,如果生活只有平淡,却不简单,这样还幸福吗?就像那盏白开水,它似乎已经不再具有白开水的清澈,里面落入了太多尘埃的浑浊,这盏白开水,你还喝的下去吗?或许,真的是因为此刻,委屈成簇,忧伤无助,所以,才会写下这般的伤词恨句。我从来就是一个不会伪装自己的人,开心就笑,难过就哭,也许雨过天会晴,届时太阳依旧灿烂温柔,不会再刺伤的我眼睛,但至少,不是现在。又或许,我只是一个外表坚强内心脆弱的人。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很多时候,都会让我感觉有点承受不起。我的心,总是那么无声的痛了一次又一次,为现实,为虚幻,为自己,也会为别人。不知道这世间,有没有一个人,可以懂我胜己,让我再无心痛?有没有一种爱,可以相融心魂,永不隔阂?更或者,有没有一个角落,可以清幽静谧,让我可以像一株小草般的存在,无牵亦无挂,无喜亦无伤。1000字 初一 散文
-
茶的精髓自古,茶一直是人们最喜爱的饮品。回顾过去,从宋开始到明清,就有着传统的喝茶观念。茶,最重要的,不是叶,不是水,而是它独有的精神品质。后宫妃嫔,无一不饮茶,无一不品茶;皇帝前朝,处理政事,更是少不得的提神佳品。茶有它特有的制作特点,每一步都独具匠心,过程及其复杂,但是如果你悉心观察,你会发现,这倒也不难!由纯手工制作的茶,味道远比冲泡的茶要精致、味美!并且,茶叶如果在新鲜之际做成茶,那将是精品!茶叶3年便可采叶,一般采摘长出4—5个叶的嫩芽,用这种嫩芽制作的茶叶质量非常好,属于茶中的珍品。我最喜爱的,还是那新鲜的西湖龙井。从小时候开始,爷爷那辈就是极为爱饮茶,我见着好玩,也糊里糊涂的喝了,可之后,大半夜的竟睡不着了。后来才知,茶有着提神醒脑的作用。父亲也得爷爷真传,学了制茶的本领,父亲最初给我制的茶便是洞庭碧螺春,味道极佳。母亲的口味有点不同,她喜爱的是最苦的大叶苦丁。母亲生活的那个年代,日子甚苦。所以父亲学了茶艺之后便也教了母亲,父亲让母亲选自己爱喝的、钟爱的茶。最初母亲选了大叶苦丁,可父亲劝告:那茶苦得很,选别的吧!可最后选来选去,母亲还是选择了大叶苦丁。她说:“在茶中品出了苦,就不觉生活苦了。何况,这不过是味觉的一时之苦,既然这么多年都走过了,怎害怕这微微之苦?”品,就要品香茗;喝,就要喝好水;制,就要制好叶。祖父辈就已经传下此话,让代代人都时刻铭记着家族的制茶之艺。我略会制茶,可参透得不如父亲好。茶叶还要有好水泡制才可。水质欠佳,茶叶中的各种营养成分就会受到污染,以致闻不到茶的清香,尝不到茶的甘醇,看不到茶的晶莹。古人陆羽有“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的用水主张。制茶最好的水莫过于泉水,其玉泉山的泉水最佳。皇宫每日用的茶水便是从玉泉山的泉水中提取精华出来,当真是最好的水质。除了好水,还要有好质量的茶叶配着,这样子才算是完美无缺。购置茶叶,外形有5项要注意:整碎、色泽、嫩度、条形及净度。内质4项也极为重要:汤色、香气、滋味、叶底。若这9项都达标,那可谓是茶叶中的精品啊!当然,若是只有泉水和茶叶那是万万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的。有好的制茶手艺那才是能将茶叶和泉水的特点、好处最大化的体现出来。老一辈的人们制茶手艺非常好,自然是我们晚辈没得学的。茶的最大化价值已经被长辈们毫不保留的体现出来。好的制茶手艺,这茶本身的有益因素都会散发到泉水之中,其水也能体现自己的存在价值。我们这里不生产茶叶,所以每当要制茶喝茶之时,父亲都会坐火车到茶叶产地去收,千里迢迢的又拿回来,可谓是一波三折。所以每次喝的茶叶,都是极为新鲜的。父亲说:“茶叶就要当日喝,这样才能品出茶的甘醇,闻出茶的清香,看出茶的晶莹。”不论何时,不论何地。茶总能给人们清香、甘甜、淡雅的感觉。所以,即使是在千年后的今天,也依旧有人在守护着茶的“灵魂”。茶什么都可以少,但惟独少不了它的品质……广西百色右江区第五中学初一:慕回忆1000字 初一 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