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们缺什么》有感550字

读《我们缺什么》有感

550字 六年级 读后感

这天,我在作文书上读到卫篇文章,题目是《我们缺什么》,这篇文章让我感到震惊与不安。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我们独生儿女成了“精神的贫穷儿”失去了中华民族原有的美德,使作者感到难过。

其实,我也跟作者一样感到震惊与不安,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这一段“这些学生一上车就抢座位,由于座位没有那么多,必须有站的,老师们是最后上车的,全站着,有一位老师50多岁了,身体也有病,站得腿都困了,也没有一个同学给她让座。”这时,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可耻、可耻,600多名同学竟无一名同学愿为年迈的老师起身让座。可当时,她们竟然脸不红心不跳地坐在那里,难道她们不知道小学生应该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吗?不是他们不知道,而是没有想到。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就这么给他们全部丢光了,这难道不会让人感到可耻吗?但丁说,“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是呀,那些同学个个都是学生干部,成绩也好得不得了,可这样就能填补他们道德上的缺陷了吗?不能,他们一样不会受人们的欢迎。我们要做一个仰不愧天,府不愧人,内不愧心的人。但他们这么做,又能对得起谁,能对得起辛苦培育他们的老师吗?

这个例子让我想起了《孔融让梨》的故事,孔融小小年纪就知道把大梨让给长辈和哥哥。只有4岁的孔融都知道要尊重长辈,那我们又何尝不可呢?

“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只要我们心里面充满阳光,就一定能散布到别人的心里,去温暖别人。

云翳间的一丝光亮

650字 高一 叙事

人们常说十六岁的少女是活泼开朗的,然而孤独内向却与她形影不离.

不知道是严厉管教,还是自身的原因,从小她就很内向.不善言谈,不苟言笑.在教室里,她始终扮演着无名的角色,除非老师偶尔叫到这个名字,大家才突然意识到班级中还有这号人物.

就这样,丑小鸭似的她安静地度过了六年的小学生活,很快她迈进了另一扇门,她依然如故.但不经意间,她的生活有了些微的变化:她的脸上开始有了笑容,也会和同学轻声细语了,偶尔也高谈阔论一番.阴霾的天空似乎透露出一丝光线.

她清楚的知道自己这一转变的功劳非邻桌的他莫属.是他告诉她世上有一种美丽的东西——灿烂的笑容,人间有一份高尚的爱——纯洁的友谊.刚听到这空谷传音,她顽固地摇摇头,没有人教过她这些."过去属于死神!"她听到这句话似乎有点震惊,当她抬起头迎着他那坚定的眼神,最终还是犹豫地点点头.

放弃过去并不是一件易事,她习惯了自我封闭,做到一时间敞开心扉,接纳万物真知难于上青天,只好尽力地尝试着.我敢说她一定具有"学习"的天赋,因为随后一段时间,痛快的欢呼,高声的朗读,洪亮的回答不时伴随在她身旁.

她失落时,他鼓励她;她骄傲时,他告诫她.皇天不负有心人,她成功了,两个天真可爱的小人儿在蓝天下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可能是好事多磨吧!班上谣言四起了.就像所有的小孩子一样,起初他们坚信但丁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小孩终究是小孩,弱小的心灵始终阻挡不了迅猛洪水.无论是谁,面对来势汹汹的洪水,也会胆怯.胆怯过后就是疏远,疏远,再疏远最后就成了陌路之人.

在回家的路上,她一个人静静的走着,看着他骑着单车呼啸而过,她笑了.太阳的光彩终究透过乌云的遮挡.她知道,他的出现是云翳间的一丝光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读后感
5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