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南风古灶
今天小记者协会组织我们到南风古灶参观,早上太阳刚爬出半个脸,我就整装待发,准备去第十一小学集合。
来到十一小学,只见到处人山人海,这次出去活动人可真多,在车上大家一起猜谜语,说笑话,玩得十分开心,一点儿也不觉得闷。
时间过得很快,眼间,我们就到了目的地——南风古灶。这里到处都是陶瓷装饰,雍容华丽,令人目不暇接。站在景点门口,导游滔滔不绝地向我们介绍南风古灶的概况:南风古灶建于明代正德年间,五百年来窑火不绝,生产不断,完好保存至今,是我国陶瓷史上的奇迹,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载入世界吉尼斯之最,誉为"活的文物,移不动的国宝"。近年来,以南风古灶为中心,以陶瓷文化为主题,经不断的开发建设,南风古灶旅游区的面积已近四百亩。除古窑吐艳主景点外,还有保留石湾古老制陶场景的古寮场、荟萃陶艺精品的艺术长廊、公仔街、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陶塑公园、世界最大的网式孔雀园,是集制陶、赏陶、商贸休闲于一体的陶文化旅游区。
导游带着我们去参观大师表演做陶瓷的艺术节目。人都来齐了。两位大师分工合作,其中一个用脚推动泥模,老师傅开始大显身手,用手沾了点水,把泥坯弄成圆形驻,接着轻轻用手指头插进中间,挖个洞,可一定要保持手的湿度,这样一来就不会把泥巴捏散或变形。看完大师的精彩表演后,台下响起了一片震耳欲聋的掌声,我觉得做这东西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可有些难度,还闹出了不少笑话。
和大师告别后,导游就带我们去参观高灶。传说高灶有五百多年的历史,高灶五百年烟火不断,同行的外国游客连连啧啧称赞,我不由地对我国的悠久文化感到骄傲!这里的古窑长34.4米,宽米,窑面有火眼28排,每排有五个孔。烧窑以木柴为燃料,温度由人工操控,延续至今。
接着我们有来到了林家厅,这里可真宽阔,到处都摆放着精致的陶瓷品,我迫不得已地跑了过去,看了看品种,就问导游:“这都是些啥动物,表情可真严肃,可真希奇!”导游便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有仙鹤、信鸽和一些气势风范的古代老将,这里也算得上是陶瓷的世界。时间过得很快,当我门正流连于这林家厅的美景时,大队已发出参观下一站的指令,我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林家厅。
下一个参观的景点让我倍感诧异,这是闻名的“古灶榕风”,这儿生长着一棵将近500岁的老榕树,这棵古榕枝体粗大,树叶呈翠绿色,也算得上是一棵“神树”,导游说:“传说‘摸摸榕树头,一世无忧愁’,大家去摸摸它,学习成绩定会好。”我听了一个箭步冲了过来,抚摸着这老榕树久久不肯放手,这可是可以让自己实现学习成绩优秀这一愿望的“神树”啊!其他同学也相继跑了过来,按照导游的说法摸了摸这“神树”。树看完了,该去的地方也去过了,大家正绞尽脑汁在思考下一个去处,陈晨姐姐终于作出决定:一起到玩陶的地方休息。
大家来到了最后一个终点站——玩陶区,我交了费用,就和一个陌生的小同学一起玩了起来,原来这陶瓷可真难应付,虽然看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却很难啊!我一边做一边回想着刚才大师是怎样做的,可是不是忘了沾些水,就是太大力把泥弄散了,最后做得一塌糊涂。时间在弹指间飞逝,我们的作品终于完工了。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啊!简直就是“四不像”!但我依然对自己第一次亲手制作出来的陶瓷感到由衷的满意。看着自己浑身泥浆,活象一只大花猫的狼狈样子,禁不住哑然失笑。
这次旅游真是开心,尝试了做陶瓷,收获了满肚子的笑话。这次外出,还使我懂得了:古时做陶人的坚强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特别值得我们学习,我告诫自己,以后不管是学习还是做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都必须要像做陶瓷那样一丝不苟、专心致志。
游南风古灶
今天是星期六,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八叔公一起去南风古灶参观。南风古灶是建于明代正德年间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久远,保存最完好且连续使用至今的最古老的龙窑,被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
上午十点多我们就到达目的地。在门口售票处买了门票,爸爸和妈妈是25元的成人票,我和八叔公是12.5元的半票,爷爷和奶奶优惠免票。然后,我们走进了南风古灶的大门。
一进大门,我们看到右边是一个小小的花园,花园里有一块大石头、一块小石头和一些树和草;左边是陶瓷是的简称,意思是自己试一试,也就是来宾亲自动手做陶瓷的意思。陶瓷DIY的隔壁有一个烧陶瓷用的大房子,那就是最古老的龙窑了。龙窑四面通风,里面可以放很多陶瓷,窑口放了很多木柴。在龙窑外墙上挂着一个介绍南风古灶的牌子,原来南风古灶已经有五百年的历史,直到现在还可以用来烧陶瓷,据介绍说,要烧成陶瓷需要18个小时。
接着,我们走进龙窑旁边的一个小巷子里。这个小巷子是个斜坡,龙窑就是顺着这个斜坡建造的,爸爸告诉我,这个斜坡是有用的,因为热气是向上升的,烧陶的时候火在下面烧,热气就会向上升。烧火之前把要烧的陶一层一层向上摆好,窑火烧起来后,热气不断向上升,陶就能够被均匀地烧干,就成了陶瓷。我们顺着斜坡一直走到尽头,便看到一棵大榕树,这棵榕树可大了,而且是生长在半坡上的,比南风古灶里任何一间房子都要高,大榕树身上有很多蚂蚁在走来走去,我猜这棵大榕树的树干里一定有很多蚂蚁。
然后我们继续走,前面有一个卖陶瓷小饰品的小摊,当我走近时,看摊的老伯伯忽然拿出一件小陶瓷问我,陶瓷上的卡通人物是什么,我仔细一看,原来那是米老鼠,于是,老伯伯就把这个米老鼠的陶瓷送给了我。后来我还买了一个用陶瓷制作的小鸟口哨。
最后,我去陶瓷DIY学习做陶瓷。哎呀!可真难啊!如果一不小心,手指动了一下,整个陶瓷就变形,又得重新来做过了。
今天我玩得真开心,我知道了陶瓷的历史,又试过做陶瓷,我的知识又增长了许多!
相似题目
-
游南风古灶我去过风景如画的丽江古城,游赏攀登过雄伟的玉龙雪山,却从来没有玩赏过像南风古灶一样古香古色的地方。华夏名窑——南风古灶位于悠久的“南国陶都”石湾镇。五百年来一直窑火不绝,生产未段。刚进景区就看见了一尊长的怪模怪样的雕塑,它长着张飞的脸,祝融的身,足踏风火轮,身材赫赫,令人肃然起敬,这就是石湾人崇祀已久的火神。继续走,我们来到了一个展厅,里面的瓷器惟妙惟肖,一个个和真的一样,看那个陶瓷荔枝,它的触感和真的一样嘛!紧接着有一个舞台,一位慈祥的老爷爷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块陶土,咦?这是要干什么?只见老爷爷把陶土放在转盘上,陶土随着转盘的转动开始变形,老爷爷的双手似乎有魔力,陶土从一团变成方形,再由方形变成扇形……到了最后,老爷子把电一关!嘿!一个完美的瓷花瓶就大功告成了!紧接着,我们又来到孔雀园,园里的孔雀成双成对的走着,仿佛在高傲的炫耀自己,园里的羽毛纷飞。“扑棱”一只、两只,孔雀竟相开屏,吸引住了大批的游客,尾巴上的羽毛犹如一把镶嵌了宝石的宫扇,那些像用染料绘出来的“眼影”反射着光影,在阳光的照耀下,犹如许多小精灵,在上面飞舞着,光芒四射,孔雀不愧是百鸟之王啊!欢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那么快,转眼太阳已经西沉了……500字 五年级
-
游南风古灶今天是星期六,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八叔公一起去南风古灶参观。南风古灶是建于明代正德年间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久远,保存最完好且连续使用至今的最古老的龙窑,被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上午十点多我们就到达目的地。在门口售票处买了门票,爸爸和妈妈是25元的成人票,我和八叔公是12.5元的半票,爷爷和奶奶优惠免票。然后,我们走进了南风古灶的大门。一进大门,我们看到右边是一个小小的花园,花园里有一块大石头、一块小石头和一些树和草;左边是陶瓷是的简称,意思是自己试一试,也就是来宾亲自动手做陶瓷的意思。陶瓷DIY的隔壁有一个烧陶瓷用的大房子,那就是最古老的龙窑了。龙窑四面通风,里面可以放很多陶瓷,窑口放了很多木柴。在龙窑外墙上挂着一个介绍南风古灶的牌子,原来南风古灶已经有五百年的历史,直到现在还可以用来烧陶瓷,据介绍说,要烧成陶瓷需要18个小时。接着,我们走进龙窑旁边的一个小巷子里。这个小巷子是个斜坡,龙窑就是顺着这个斜坡建造的,爸爸告诉我,这个斜坡是有用的,因为热气是向上升的,烧陶的时候火在下面烧,热气就会向上升。烧火之前把要烧的陶一层一层向上摆好,窑火烧起来后,热气不断向上升,陶就能够被均匀地烧干,就成了陶瓷。我们顺着斜坡一直走到尽头,便看到一棵大榕树,这棵榕树可大了,而且是生长在半坡上的,比南风古灶里任何一间房子都要高,大榕树身上有很多蚂蚁在走来走去,我猜这棵大榕树的树干里一定有很多蚂蚁。然后我们继续走,前面有一个卖陶瓷小饰品的小摊,当我走近时,看摊的老伯伯忽然拿出一件小陶瓷问我,陶瓷上的卡通人物是什么,我仔细一看,原来那是米老鼠,于是,老伯伯就把这个米老鼠的陶瓷送给了我。后来我还买了一个用陶瓷制作的小鸟口哨。最后,我去陶瓷DIY学习做陶瓷。哎呀!可真难啊!如果一不小心,手指动了一下,整个陶瓷就变形,又得重新来做过了。今天我玩得真开心,我知道了陶瓷的历史,又试过做陶瓷,我的知识又增长了许多!80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相关推荐
-
灶小时候,我曾在外婆家住过一段时间。一老一小形影不离,乡村,成了我生活的乐园。记得那时,外婆家还在用土灶。我最喜欢帮外婆烧火了。土灶的表面有三个大小不一的固定的锅;角落里有根长长的烟囱,一直伸到屋顶上;另一头,三个锅的正前方下面一点,有三个放柴火的洞,洞口大概有一本书那么大,在锅底下就是烧火的地方了;放柴火的洞下面还小洞,是用于存放灰的。我总爱坐在灶前,拨拨这根木柴,动动那条木棍。看着火苗欢快地跳动着,我的心里也洋溢着快乐。“丫头,火快灭啦!”外婆笑着摸摸我的头。我才缓过神来。不好意思地搔搔后脑勺,冲外婆一笑。我娴熟地用火钳夹起稻草塞进灶台,把一些快烧尽的木材拨到一边。那时的我力气小,只能夹起一些枯草,这时,外婆就会走过来,慈爱地用手轻轻抚去我满脸的灰黑,说:“小丫头,去洗洗衣脏手,我们要吃饭啦!”每当我玩耍累了,只要看到自家的烟囱升起了袅袅青烟,伴着那声:“丫头,回---家---吃---饭---啦!”我就好像忘记了疲倦,飞奔回家。外婆总会宠溺地抚顺我的头发,一齐向里屋走去,一长一短的影子拉得老长老长。冬天,雪花飞舞,一片银装素裹。灶台前温暖的火光闪耀,外婆把我搂在怀里,一遍又一遍讲着古老的童话,有时还从灶台里变戏法似地拿出一个煨得紫红的蕃薯。我银铃般的笑声传出了很远很远。在外婆的炒菜声里,在跳动的火苗里,我慢慢长大了。几何时,外婆家的土灶渐渐不用了,变成了煤气灶。煤气灶确实耐用又方便,还环保,不再需上山伐木,不再需烧灶台,也不再需觉得烧菜太麻烦了。可是,每次回外婆家,我总觉得少了什么。看看外婆一手火舌着菜,一手加着调料,再看看厨房一角寂寞的土灶,我发现这并没有多大变化的厨房里,只是少了我烧灶台的身影。虽然少了烧灶台的乐趣,但是,煤气灶换土灶,外婆家的厨房显得整齐而洁净。傍晚时分,几缕淡淡的炊烟,山上的树木苍翠浓郁,几声清脆的鸟鸣传来,乡村更加宁静了。750字 六年级
-
南风过境那是一片永远浸润着金色阳光的土地,郁郁葱葱的乔木是世代守护那里的神灵。那里的天是湖蓝的,云是柔白的。当那一抹湖蓝流淌到了地上,就成了清澈的水,至于云,在草的烟绿色洇染了之后,被剪成了姑娘们头上精巧的纱花。 乡村的晚风拂过脸庞,夹杂着白日里太阳的味道和草木清香,在炊烟悠然升起的时候,各家各户的人都扛起锄头,提起竹篮,赤脚踩在长满青草的,松软的田垄上,缓缓踏上回家的路。 乡村的生活就是这样,平淡里,是最本真的幸福。 可惜,年少的我从未意识到这种生活的意义所在,执拗地认为生命里缺少一场惊涛骇浪。 于是,我离开了。 我从南向北,想一路慢慢寻找,我要的生活。 离开前,我向阿妈许下了归期。 当我渐渐北上,风变得干燥而寒冷,不再捎来水汽,太阳的味道和草木的清香也渐渐弥散了,南方那种独特的风好像变成了一场梦。 路边的树低矮下去,最后成了一丛丛灌木。我离开的时候,南方刚刚打春,现在想想,该是风和日丽,草长莺飞了。可是这里树,好像还没有从一场冬天里醒过来一样,或者说已经迈入生命的冬天了,风带走了它们的生气和水分,干枯的枝条像朽骨,任何一场北风都能将它们晃散。 我不禁想起我过惯了的十几年南方生活:儿时,我坐在高大的树上,仰头看向湖蓝色的天,上面柔白的云悠悠地流过。金色的阳光倾泻在我的身上,像躺在成捆的稻草堆上,包裹着我的是甘甜的味道,又像是南方独特的泥土气息。有时候,风从远方的田野游弋而来,送来阿妈清新纯净的歌声。我无数次在流淌着清水的歌声里靠着粗壮的树干安心地睡去。日子就这样稳稳地过着。 当我快要融化在回忆里的金色时,干燥而寒冷的风从我的脸上剜过,那是一种裹挟着砂砾的质感,带给我莫名的疼痛。我现在是多么渴望那一场南风,为我捎来故乡的温暖与安稳。 我突然不确定我要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模样,我有点想回家。 我途经了一座北方古村落。这里是风沙的世界,满眼望去,都是沟壑纵横的黄土坡,零零星星的分布着几家窑洞,全然不像南方,各家各户的房屋亲密的挨一块儿。 这里的人一如这里的土地,是一种未经雕琢的自然之态,有天地最初的美丽。他们热情豪爽,又直率坦诚,不加掩饰地显露出最真实的自己。 他们见我只身一人,背着简陋的的行囊,蓬头垢面地出现在这里,还以为我有什么难言之隐,不得不背井离乡,就极力地劝我留下。我要寻找的是一场惊涛骇浪,可前途却是无尽的迷雾,未知也许会给我同样的刺激与惊险,却也难免孤寂与寥落。 我累了,我想歇一歇。 我住进了这里的一户人家,我以为我能适应这里的生活,毕竟这里的人本质上的淳朴善良与南方是那样的相似。 可是我错了。 这里的风沙太过粗砺,我裸露在外的皮肤上快要磨出花纹,这里的食物口味很重,我青山绿水养出来的胃完全不能承受……抛开这些长此以往可以改变的不适应,这里淳朴善良的人们做了很多使我融入他们的生活,可从心中升腾起的,只有感动,没有归属。那种不知从何而来,将我与这里的一切隔开的膜,如影随形,挥之不去。 他们在黄土坡上劳作的时候,总会唱起这里的一种独特的民歌。不需要任何乐器,信口唱起,高亢而悠长的歌声在广袤的土地上飘荡,又随风飘走。 他们邀我一起唱,说这种信马由缰的唱法可以排遣心头的忧愁和寂寞。可当我开口,就是阿妈踏着翠绿田垄缓缓归家时轻声哼唱的小调,纯净的歌声与南方的草木清香和朦胧烟雨缠绕着,没有一丝北方的直气豪爽。 这里的人都拍手叫好,又都随口唱起自己的歌,洒脱而恣意。可这种欢腾里,只有我一个人我,感到无边的寂寥与悲凉。 我想,我该离开了,心中隐隐有了方向。 离开前,我问这里一个与我差不多年岁的孩子,问他想不想出去看看。那孩子笑了笑,满口洁白的牙一如这里人的朴实善良,他回答地很坚定,他说:“我知道外面的世界也许会很美好,也想过离开,可是我舍不得,这里的一切组成我的生命。” “组成生命”是四个简单的字眼,但那一瞬间,我的心脏注入了一股神秘的力量,唤醒了我生命意识里的隐秘渴望。 从南到北,我看到了自然风貌的变化,也见证了风土人情的差异。也许是我走得还不够远,没有触及到惊涛骇浪里翻腾的一小朵浪花,可这一切都已经足够了。 至少这一切让我明白,我要的生活:必须要有那么一场夹杂着太阳的味道与草木清香的南风,必须要有郁郁葱葱的乔木,必须要有清新自然的原野,必须……必须是那种平平淡淡的最本真的生活,必须是故乡给予我的生活。 我终于知道,我的远行,是为了回归。 我迫不及待地踏上了一条畅通无阻的水路。顺着来时的方向,我回家了。 我嗅到了风里太阳的味道和草木的清香,那场南风,为我引路。 我看到阿妈在田头等待的身影,她早就知道我会提前我的归期。点评:语言活泼,风趣幽默,令人忍俊不禁。能够选择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题材,事件的代表性较强。情节波折性较强,于平常之中生意外,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全文通俗易懂,趣味性强。1200字以上 六年级 叙事
-
游古镇江五一佳节,我们一家三口出去游玩。先说个顺口溜:“香醋摆不坏,肴肉不当菜,面锅里煮锅盖”,知道我们去哪里了吗?对,就是镇江。镇江不仅有美味佳肴“三怪”,还有“三山”。所谓三山是指:一、金山大家都知道《水漫金山》吧!这个金山就在镇江。我们来到金山寺,看到了法海洞,因为人太多,我们没有进到里面。金山之巅矗立着慈寿塔。在金山寺的旁边有个“天下第一泉”,这可不是济南的,这个“天下第一泉”是因为泉水泡的茶很好喝,被品茶专家陆羽、刘伯刍评为“天下第一泉”。在一个长方形的水池里,水很清澈,在阳光的映照下,如同一块碧绿的翡翠。在“天下第一泉”旁边是芙蓉楼,著名的《芙蓉楼送辛渐》就是王昌龄在此处写的。二、焦山焦山是长江中唯一四面环水的岛屿。其中最让我难忘的是焦山的碑林,被称为碑中之王的《痤鹤铭》为稀世珍宝。导游说在古代,写一首诗就像现在发一个朋友圈,如果觉得写的好,就在上面印个章,也就是“点个赞”。三、最后我们来到了北固山,我在那里看到了刘备招亲的表演,还得到了他们的“喜糖”呢!站在北固楼上,登高远眺,蓝天白天下,长江波澜壮阔,景色宜人,美不胜收。后来爸爸还诗兴大发,写了一首诗:金山焦山北固山,西津古渡夜游繁。君临南徐俱往矣,又见刘备立功藩。镇江是一座古城,我觉得比较值得一玩。500字 六年级
-
烧灶炉我小的时候,在老家,婆婆做饭时我都会在旁边“帮一帮忙”。婆婆烧饭,我也烧饭;婆婆淘米,我也淘米;婆婆烧灶炉,我就不停地嚷嚷着要“玩”,而且每次我基本都是在帮倒忙。现在长大了,尽管生活在城里,可每次回老家,仍免不了要对着灶炉“鼓捣”一番。这不,机会来了。婆婆做菜去了,锅里煮着米饭。我坐在小板凳上,向炉灶里看了看,火烧得好旺啊,柴火还发出了“啪啪”的声音。我就一直往里面添柴,还用铁棒戳了戳。不料,就在我刚把铁棒拿出来的时候,一根冒着火苗的柴火不安分地蹦了出来,差点烧到我的衣服,我惊慌的大叫了一声“啊!”婆婆听到声音后马上走了过来,着急地问我:“怎么了?怎么了?”我指了指地上已经灭掉的柴火。婆婆十分生气地对我说:”你啊你啊!说是要帮忙,结果越帮越忙!哎,你还是去玩你的娃娃吧。还好火已经灭了,万一烧着了旁边的柴火可怎么办呀!”婆婆下了“逐客令”,再看看她生气的样子,我只好乖乖回房间玩娃娃了。但我“好了伤疤忘了痛”,第二天又去给婆婆“帮忙”了。趁婆婆不在,我偷偷摸摸地进了厨房,坐在了小板凳上,用铁棒撇了撇,不料火又被我弄灭了。这时,婆婆走了过来,看了看灶炉,皱着眉头问我:”哎呀!火怎么又被你弄灭了呀?““这个……那个……”我不好意思地回答。婆婆走到我身边,拿起“吹火筒”,鼓起腮帮子,用力地吹了几次。火竟然又烧了起来,这太神奇了!火烧着了,婆婆又去忙活了,走的时候还不忘叮嘱我:“别再乱动了!火再灭掉饭就不好吃了。”我连忙使劲地点点头。我坐在小板凳上玩起了“吹火筒”。我先把火弄小,学着婆婆的样子,吸,吹。可我吹出的气竟然一点力度都没有,后来我猛吸了一口气,烟全都“飞”进了我的嘴巴里。我不停的咳嗽,嘴里还冒出了一朵一朵的“乌云”,呛得我眼泪都流出来了。婆婆听到了我的咳嗽声,走了过来,说:“小祖宗!又怎么了呀?”“我……不小心……把烟……吸进来了。”我边咳嗽边说。“什么?你说什么?”婆婆没有听清我在说什么,我就再重复了一遍。这回婆婆终于听清楚了,用心疼又带点责怪的语气说:“都叫你不要乱动了!看看看看,瞧你咳嗽的。”……事后,我认真地学了几天,终于学会了烧灶炉,真开心啊!六年级:潘蕴琪800字 六年级 叙事
-
游太和古洞星期天早上八点钟,我们乘坐的旅游大巴出发了,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去清远玩。一路上,大家都兴高采烈地谈天说地。在导游姐姐的邀请下,我唱了两首歌,赢得阵阵掌声,车里的气氛更活跃了。可是天公不作美,半路上下起了毛毛细雨,我发愁地望着窗外,妈妈安慰我说:“别急,雨中的景色或许更迷人呢!”快到目的地了,车拐进一条狭窄的乡间小道,路两边,青翠的竹子亭亭玉立、随风摇曵,不时划过车窗,像是在夹道欢迎我们。雨,不知不觉停了,太阳公公仍然躲在厚厚的云层里睡懒觉,但大家的兴致又高涨起来。终于到了“太和古洞”,我欢呼雀跃,向前奔去,一不留神,摔倒在又湿又滑的地上,膝盖也破皮流血了。唉!这真是“壮志未酬先挂彩”。不过一会儿我就被眼前的美景吸引住了,忘了伤痛。太和古洞其实并不是一个洞,而是一个峡谷。一条弯曲的山径通向顶峰,左边是青山,右边是深涧,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潺潺地流着。我们跟着导游沿着山谷拾级而上。我时而去摘路边的野花,时而去追逐飞舞的彩蝶,时而又去泉水边捡石头……渐渐地,我们掉队了,妈妈胸有成竹地说:“等会儿我们准能追上去,那些老人和小孩是走不快的。”于是,我们说说笑笑、走走停停,拍照留念。离集合时间还剩一个多小时,我们才快速前进。可是,当我们到达一个山峰时,才发现峰廻路转,前面还有更高的山峰在等着我们呢!就这样,我们登了三个峰后,已经累得气喘吁吁的了,真是一山还比一山高,当我们到达“一线泉”时,才真正看见了远处的山巅。这时导游已经带着大队下山来了,见我们还在往上爬,说:“来不及了,快下山吧!”紧接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也说:“别上去了,上面的路越来越陡峭,而且看似很近,其实老远呢!”我们只好依依不舍地望着山顶:一座黄色的寺院在绿树丛中若隐若现,像披上了一层轻纱,美丽而神秘。妈妈不由感慨地说:“有志者事竟成,而我们因为三心二意,这次失去了登顶的机会,也错过了最美丽的风景。”750字 六年级
-
古香古色的南风古灶今天,爸爸、妈妈、姨妈还有两个表姐和我一起去参观了南风古灶。在那里,到处都是陶瓷装饰,我和爸爸妈妈他们都看得眼花缭乱了。接着我们参观了明清古民居群,那些古建筑非常雄伟壮观,古香古色。爸爸妈妈连连啧啧称赞,我不由地对我国的悠久文化感到骄傲!最后来到了龙窑(又称南风灶),龙窑的样子像一条龙,所以叫龙窑。龙窑又大又宽。爸爸说这个地方曾经烧出了很多优秀的陶瓷,所以南风古灶是我国的历史遗产。这次旅游真是令我大开眼界,我真的好开心啊!200字 小学 记叙文
-
南风天呀!我尖叫了一声,一进家门到处都湿漉漉的,地板、桌子、墙、门……一片潮湿,就连玻璃窗也“大汗淋漓”。不会吧,是谁往我家泼水了?我大惑不疑地说。于是,我们一家准备乘船去鼓浪屿玩。我们等啊等,船还没来,工作人员说船是受到了天气的影响,所以不能按时行驶。过了一会儿,才看见船在雾中缓缓向我们驶来。一上船,我就发现椅子湿漉漉的,地板“姐姐”的脸被人们踩得黑乎乎的。站在船上,要看鼓浪屿的美景都看不清楚了,浓浓的雾笼罩着整个城市,像是从天上将下一个极侯又宽又大的棉帘,高楼大厦也看不见了,只能看见近处几座小平房在雾中若隐若现。海和天连成一片。看不清哪个是海,哪个是天。这南风天真不好受,给人们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和不方便。300字 三年级 状物
-
南风天呀!我尖叫了一声,一进家门到处都湿漉漉的,地板、桌子、墙、门……一片潮湿,就连玻璃窗也“大汗淋漓”。不会吧,是谁往我家泼水了?我大惑不疑地说。只是妈妈走进来,笑呵呵地说:“没有人往我们家泼水,这是南风天,南风一吹,天气就“返潮”了,到处湿漉漉的,这种天气,电器最容易受损,船也不能按时行走……对我们生活很不方便。”话音刚落,突然,“啪”地一声,停电了,四处黑得伸手不见五指,这就是南风天的影响,导致电源中断。唉,这种天气真不方便。“要不我们出去玩,反正现在也没事干。”于是,我们一家准备乘船去鼓浪屿玩。我们等啊等,船还没来,工作人员说船是受到了天气的影响,所以不能按时行驶。过了一会儿,才看见船在雾中缓缓向我们驶来。一上船,我就发现椅子湿漉漉的,地板“姐姐”的脸被人们踩得黑乎乎的。站在船上,要看鼓浪屿的美景都看不清楚了,浓浓的雾笼罩着整个城市,像是从天上将下一个极侯又宽又大的棉帘,高楼大厦也看不见了,只能看见近处几座小平房在雾中若隐若现。海和天连成一片。看不清哪个是海,哪个是天。这南风天真不好受,给人们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和不方便。民立小学四年级:陈艳君400字 四年级 叙事
-
送灶与接灶寒假期间,我随奶奶到练市老家去。在老家江南农村练市一带有个风俗,每到农历腊月廿三夜里家家户户都要举行“送灶神”这样一个仪式。 在厨房里柴灶上面的小龛中供有灶神。灶神亦称“灶君”“东厨司命”,终年高踞灶顶,烟薰火燎,故百姓俗称不清洁之人谓“灶家菩萨”。到农历腊月廿三夜里,用糖,赤豆(或南瓜)糯米饭连同其它供果及一杯清茶祭请灶神。灶糖和糯米饭均是粘糊之物,俗谓“可封住灶君嘴巴”,不让其上天向玉帝言人间过失,使之“呈好事”。祭毕,在家门前空地上竖短竹一根,上用冬青柏枝缚成架,将灶君神像置于架上焚烧,使其“劈啪”发声,送灶君菩萨上天,俗称“送灶”。除夕夜,过子时,灶堂重新陈设新的灶君神像,用年糕或小圆子(俗称“接灶圆子”),果品等供之,称“接灶”。在练市老家,我亲历了“送灶”与“接灶”,了解了老家的春节民俗。350字 四年级 叙事
-
垒灶“阳光多么明媚,歌声多么清脆……”,参加完学校的开学典礼彩排结束后,我和我的好朋友佳佳一边哼着小调一边来到院子里的木桌旁。“我们玩什么游戏呢?”我问道。“嗯……”她想了想,“我们来垒一个灶吧!”,“好啊!好啊!”我使劲的点头。我们先到附近捡了一些大小不一的小石头。“啊!”我由于不小心重重地摔在了地上。“你怎么样,没事吧”佳佳关切地问道。“没……”,还没等我说完,佳佳惊呼道:“哇,看你身后有好多枯树枝和枯树叶”。我顿时忘记了疼痛,便一起把枯树枝和枯树叶全部捡了起来。材料准备齐了,我们便开始垒灶了!我们首先把捡来的小石头垒成一个圆形的灶台,然后把树枝粗细分开,先把细的树枝挑出来,垫在灶的最下面,最后把粗的树枝插进石头缝隙里面……,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灶给垒好了。这时候我不由自主地咽了一口口水,自言自语的说:“我好想现在有一串羊肉串拿来烤着吃啊!”,“难怪你有一点胖呢!”,佳佳仔细的打量我一番,可是她也说道:“不过……我也想尝尝烤羊肉的味道,呵呵!”。我们俩相互对视一下,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450字 五年级 叙事
-
灶王每当我走进乡下奶奶家的厨房,总能看见灶头上贴着一幅神像,这就是灶王。灶王相传是玉帝派到人间各家各户的“监督人”,每到年底,他都要到天庭去汇报这户人家表现的“好坏”,让玉帝给这户人家降灾或赐福。但是,灶王这个人很贪,只要人家请他大“吃”一顿,“堵住了”他的嘴,他上天之后边向玉帝乱说一气,,玉帝也就 给人间糊里糊涂的降灾赐福。我们这个社会里 ,不也有许多官员像灶王一样欺上瞒下吗?清朝乾隆年间的大贪官和王申不就像灶王一样吗?记得乾隆皇帝曾经让他和刘墉在通往京城的两条要道上修两座关隘,调了许多财力给他们两人,一人造一座。结果,刘墉用最好的青砖、最好的糯米糊造了一座城,老百姓称它叫‘铁城’;和王申却用夯土随随便便地建了一座城,人称‘土城’,把剩下的银两据为己有。如果人敌人起兵来打,土城的命运可想而知。在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中,决不能出现灶王这样的蛀虫,阻碍我国的发展。另外一篇:灶王爷下凡了,他是到人间来看看,这是他的工作,不亲眼看看,怎么去给玉帝老儿汇报?往年,灶王爷对人间的苦难见得多了:他看见过被地主老财逼得喝了卤水的杨白劳,看见过发了疯的祥林嫂;看见过南京城里乱砍乱杀的日本鬼,看见过用铡刀处死刘胡兰的国民党;看见过“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不平等,也看见过杜甫面对吹得乱飞的茅草破屋,吟咏“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皆欢颜”的无奈和悲凉。这会儿,又到新年了,他又来到了人间,他要看看这一年人们过得咋样。“砰!”猛地一声炸响,把灶王爷吓了一跳,定睛一看,原来是高淳县新迁来一户三峡移民建新房,放爆竹庆祝上梁呢。喔,灶王爷心想,建房咱见过,没啥希奇。不过,他还是按下云头,下来实地看看,这户人家到底过年吃些啥,有肉没有,有鱼没有,能不能吃上饺子。“ 噗通!”一不小心,灶王爷的帽子掉地下了,一看,原来是屋檐下挂着条老大的火腿,晃晃荡荡地把他的官帽给碰下来了。灶王爷一看,这火腿还真挺大的,不知道这家主人肯不肯煮了招待自己。要是肯的话,他上天去保证“上天言好事”,把这家人家说得天花乱坠,让玉帝给他们降福消灾。 想着想着,口水就掉下来了,一面就走进门去。咦!这是啥?只见屋里一个小小的房子,像是搭了个戏台,好些人在里面又唱又跳,热闹极了。喔!不对,这些又唱又跳的人怎么这么小呀,只听说孙悟空能变小人,这些人难道说都是孙悟空变的么?再不就是小人国来的?正在怀疑,又看见一个小孩跑着跳着进了屋,嚷嚷着要吃什么“冰棍”。灶王爷心想冰冻成了棍子,有什么好吃?只见一个妇女,是小孩子的妈妈,打开了一个方方正正、上下开了两个门的大衣柜,取出了一根白白的东西。灶王爷从没见过,心想这是什么,能吃么?小孩接过,高高兴兴地吃起来。看着小孩开心的样子,灶王爷这回是真的流下了口水,实在是很想也能尝尝这种新鲜的“冰棍”是什么滋味。同时他暗中决定,要是这家人家不给他供“冰棍”的话,他上天去一定要向玉皇大帝汇报,说这家人家的坏话。同时他也想,要是能把是有人唱戏的小戏台,不用柴火的炉子,还有这座上下开门的大柜子搬上天,那我和灶王奶奶过日子不是就方便多了?就在这时候,送灶王爷上天的时候到了,因为灶王爷是神仙,他的想法,老百姓能感觉得到,所以给他烧了好些他看到又想要的那些东西,除了他看见过的,还有带四个轮子的小房子。这玩意儿他倒认识,叫“汽车”,跑起来好快的。可是他也觉得伤心,汽车对于他来说,一点用也没有,天上没汽油,没汽油的汽车带上天去,等于是一堆废物。再就是那根冰棍,女主人倒是刚从冰箱里拿了一根放在了供桌上,只不过还没等灶王爷吃到口里,冰棍就化掉了。可是,灶王爷还是很高兴,他带了这些没见过的东西回到了天上,想献给玉帝一部分,自己也捞上一些 。没有想到的是,玉帝看到不认识的那些新鲜玩意儿一点也不开心,天上没电,电冰箱、电视机、微波炉,收音机,一样也用不成。玉帝说,咱们也跟三峡移民一样,搬家到人间去享福得了,何必还住在天上,又冷又不方便。他批评灶王爷是笨蛋,连捞钱都不会。于是,他下令撤销灶王爷的职务,让他下岗了。1200字以上 高三
-
游古猗园今天是星期天,蓝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云彩,太阳公公也露着笑脸。爸爸心血来潮地对我说:“这么好的天气咱们去古猗园玩吧?”我一听,心里高兴极了,连忙回答道:“嗯嗯,好好!”于是,爸爸妈妈和我一起开开心心地出发了。由于古猗园离我家不远,我们乘上公交汽车一会儿便到了。要知道,在上海这么现代化的大城市中,有这样一处具有明代建筑特色的旅游景区是非常罕见的。这里风光秀丽、景色迷人,每天都吸引着大量游客到此游玩,我们一下车就直奔售票亭。通过浏览景点介绍,我了解到:古猗园位于上海市西北郊嘉定区的南翔镇,它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原名“猗园”,取自《诗经》中“绿竹猗猗”一句。清代乾隆十一年(1746年),更名“古猗园”。它是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一,同时也是上海最古老的揽胜之一,园内有逸野堂、戏鹅池、松鹤园、青清园、鸳鸯湖、南翔壁等多个景点。我们迫不及待地进入园内,只见绿竹依依、幽静曲水、鸟语花香,典雅的明代建筑、独到精巧的艺术构思以及优美的花石小路,使古猗园更显出古朴、素雅、清淡的气韵,置身其中真是太美妙了!我们首先来到了逸野堂。逸野堂建于明代,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在当时是园主招待宾客和休息的地方。在这里四面道路相通,登堂可看见全园的景色,所以又称“四面厅”。从逸野堂出来沿着铺满鹅卵石的小径一路向南走,来到了戏鹅池,这儿的池水一望到底。向池中望去,我惊喜地叫了起来:“快看呀!有大白鹅,太好玩了。”只看见一群群的大白鹅在水面嬉戏,见到有人过来还伸长了脖子“嘎嘎”地叫着,好像在说:“欢迎,欢迎!”绕着湖边漫步,分别可以看到白鹤亭、不系舟、浮筠阁、竹枝山和缺角亭。戏鹅池西边的白鹤亭是为了纪念“白鹤南翔”而建,是园中最古老的建筑之一。离开白鹤亭,沿戏鹅池往东走,便会看到不系舟。不系舟俗名止舟,旱船,又名石舫,建于明代,此舟无缆可系,因此得名。它原为园主的书画舫,门头写有明代著名书法家祝允明题的“不系舟”三字,被冠以上海园林“不系舟”之最。随后,我们来到最后一个景点——缺角亭,顾名思义这个亭子缺少一角。据说是九一八事变时,当地爱国志士为表示自己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愤怒及收复东北的决心,募捐所建的亭子。当时人们重新修补阙亭,独缺一角,故名“缺角亭”。亭子的三个角是拳头的形状,象征着决心及愤怒;独缺的东北角,意指沦陷的东北,以示勿忘国耻。缺角亭象征着我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奋勇抗击侵略者的英雄气概。时间不知不觉到了中午,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最具特色的小吃——南翔小笼,以皮薄、陷大、汁多而驰名中外,市区的城隍庙也有分店,据说这儿才是正宗的南翔小笼所在。想到这,我的肚子“咕咕”叫了起来,“嘿嘿”该吃午饭啦!我们来到深受大家喜爱的老字号“上海古猗园餐厅”。从外面看好似没什么人进出,可一进门才发现里面坐了满堂的食客。餐厅一边还有两排长长的队伍,一队在付款,另一队在领小笼,好不热闹。这也成为了古猗园中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们好不容易等到了一张四人小方桌,立马坐了下来。不一会儿,我们的小笼也上桌了,看着热气腾腾的小笼包,我馋得直流口水。我小心翼翼地把小笼夹起来,送到嘴边,咬了一个小口,当浓郁的汤汁流入嘴里的那一刻,我不禁赞叹:“哇!太好吃了!”听妈妈说,这里每逢佳节还会举办各种活动,例如:春节游园会、元宵节猜灯谜、灯会、汉服礼仪表演和评弹专场。此外,每个季节都有一些赏花活动,春天可以来这儿赏牡丹,夏天来这儿看荷花,秋天有菊花展、冬天可以来赏腊梅,一年四季的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美好的时光总是匆匆而过,转眼间我们已坐上了回家的汽车,看着窗外到古猗园游玩的人们,我就想:人们欢聚于此,赏花看水,听曲喝茶,闲聊漫步,吃着特色小吃,度过悠闲的时光,这就是幸福吧!以后我还要带上小伙伴一起来游玩,让大家一起感受江南园林的风采。1200字以上 初中 记叙文
-
游碗窑古村落游碗窑古村落周记【一】11号台风“海葵”刚刚过去,给酷热的夏天洗了个凉水澡,这时候出去走走肯定是件惬意的事。爸爸带我去游碗窑古村落,据说有很多瓷器是在碗窑那儿做出来的。今天,我也要亲自去看看,然后体验一下做碗的感受。碗窑古村落位于桥墩镇境内,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融民居、古陶瓷生产线、古庙古戏台于一体,被称为活生生的“历史博物馆”,电影 长恨歌 曾在此拍摄外景。一路上,我的心情很激动,想着待会儿就可以自己做做碗了,心就“嘣嘣”乱跳。大约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一个依山傍水的小村庄映入眼睑,我们到了目的地。村里有古老的吊脚楼、建筑风格素雅的路廊、构筑精致的戏台、卵石铺砌的古道……我们来到了制碗工场,人很多,三个位置都有人在做着。终于轮到了,我迫不及待伸手去摸,爸爸在旁边帮我转着车盘,我的手随着粘土转动,一圈又一圈,慢慢地就形成了一个圆。我一心想做个碗,但这粘土好像就是不听我的话,转着转着,就变成了一个瓶子。虽然做不出漂亮的碗,但我还是很开心。在碗窑村周边,有个气势磅礴的三折瀑布。我踏着路上的小石路,旁边伴随着的是一条美丽的小溪,清澈见底,可以看得见水底下有许多美丽的石子。我们上了古栈道,风是静的,它大概是不想打扰人们在观赏着这美丽风景时的心情。三折瀑布真是不一样,一折瀑,石壁外突,水流下泻与石壁相撞,水花四溅;二折瀑石壁平整,水流直泻,如白练;三折瀑,喷珠溅玉,甚是壮观。美丽的碗窑古村落,我在心里永远地记下了这地方!游碗窑古村落周记【二】暑假里,我们去温州苍南旅行,来到碗窑古村落。那是一个年代比较久远的村子,盘踞在半山腰上。我们沿着石头台阶一步一步地拾级而上,来到了做碗的地方,只见一个老爷爷坐在那里熟练地做着碗:他先用一只手把底下的大转盘转动起来,再两手轻轻地放在泥坯上慢慢地揉搓,随着转盘的转动,逐渐转出了碗的雏形,之后用小刀除去多余的部分,一口成型的碗就做了出来。他的动作如此之娴熟,想必已经做了几十年了。见我们这群孩子围观着,叽叽喳喳叫嚷着,惊叹着,老爷爷微微一笑,就让我们来尝试尝试。朱多多第一个上去,就着老爷爷的半成品旋转着,刚开始做的还不错,可是渐渐地越来越不像样子,再到后来,就跟一团泥巴没什么区别了。看着朱多多在那玩,我想:做碗明明很简单,为什么他做不起来呢?肯定是他功夫不到家,看我的吧!想着,我一等朱多多起来,就一屁股坐到了大转盘前,学着老爷爷的样子先转动盘子,再两手顺着泥坯的边缘慢慢地揉搓,可不一会儿就没有形状了,情况比朱多多的还差。我不肯罢休,试图重新挽回它的形状,其他小朋友也在为我加油。我斗志昂扬,就开始重新揉搓起来,可又出现了一个问题,我揉左边,陶泥就往右边塌,我揉右边,陶泥就往左边塌,它就像在跟我作对一样,不管我往那边搓,陶泥总是会塌下来。我看着眼前这团陶泥,不禁感慨:做碗好难啊,表面看起来十分简单,其实里面蕴藏的东西可多了。想到这,我不禁开始佩服起了那位老爷爷。告别了老爷爷,我们继续往前走,来到了一条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长廊,耳畔传来“哗哗”的流水声,吸引着我们一直向前跑。在长廊的尽头,是一大片的瀑布,在阳光的照耀下,五光十色,美丽极了。回望碗窑古村落,那古朴的建造风格和一代代传承的匠心精神才真正体现出了这里独一无二的美。这里,留下了我美好的回忆,在我的追忆中,一切都好像是在梦里一般!游碗窑古村落周记【三】带着老师布置的写作任务,我再一次来到了碗窑古村落,脑子里突然就冒出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一次难忘的旅行。乘车到达目的地,我们步行过了石桥,踏进前门,就是碗窑了。道路两旁的花草树木品种各不相同,数也数不清,有万年松、杉树、白杨树、睡莲……到后来还有空心的毛竹呢。如果让我们来数有多少种,恐怕就算花上一天的时间也数不完呢!进入古村落,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八面八角宝塔形的两层建筑耸立在陡峭的山坡上,翘起的屋檐像一只只迫不及待想展翅高飞的雄鹰一样,而尖尖的屋顶像一支饱满的毛笔,书写着雄伟的篇章。这个与现代建筑完全不同的建筑,就是碗窑如雷贯耳、大大有名的吊脚楼。我走进吊脚楼,发现它全部由木板搭建而成,没有使用一颗钉子,我不禁赞叹古代人民劳动的智慧结晶啊!离开吊脚楼,我们继续拾阶而上,绕过三宫殿,就来到了古戏台。古戏台顶上铺着一片片瓦片,顶上的四角都是飞翘的翼角,好像四轮弯弯的月牙。顶上有一个迭起的斗拱,如同一条宽大的船,里面有三人正在划桨。斗拱四周都是麒麟和人的雕画。这个屋顶由四根巨大的柱子支撑。古戏台离地约2米多,深3、5米。我走上古戏台,看着横栏上的画,几百幅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那些画生动形象、五彩缤纷、非常精致。我摸着古老的柱子,耳边情不自禁地响起古戏台那美妙的二胡声,仿佛看到古戏台往日的光辉。最后,我们来到了三折瀑。三折瀑的水流非常纯净,晶莹透亮,巨大的水流倾泻而下,“轰隆隆”的巨响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我吓得赶紧跑走,响声越来越大,好一会儿才习惯了呢。在远处我仔细地看着三折瀑,一帘银色飞瀑从大山之间的缝隙之中冲出来,整齐地向山下凌空滑落,溅起的水浪如同银花盛开,绚烂美丽,而水流仿佛就是两条神秘莫测的神龙,正在抢夺山下金碧辉煌的夜明珠。让我不由而然地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我们这次的碗窑之旅就结束了,但这次旅行已经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之中了。游碗窑古村落周记【四】1200字以上 高中 周记
-
游周村古商城星期天我和爸爸来到了位于淄博周村的周村古商城。一、大染坊大染坊是创办于清朝道光年间的东来升绸布庄的旧址,主要经营浆染业。电视剧《大染坊》就是以此为背景拍摄的。剧中讲述了主人公陈寿亭从一个叫花子到拥有雄厚资产的企业家的创业历程,描写了中国工商业发展的艰难道路。染布一般分为三道工序,第一步工序是烧,别以为烧这道工序很容易,弄不好会掺色的。第二个工序是染,把布料放在一个大池子里,这个池子是专门染料的,在池子里要泡上几十分钟。第三道工序是晾,为了使布料柔软,专门有人把布从两个高高的竹竿间穿过去。这可是个力气活。还得使巧劲,高度不够也搭不上去。染好一件布料可真复杂,弄不好会串色,那可就成了废品了。看见一条条五彩缤纷的布匹搭在竹竿上随风轻舞,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这种手工染制的布料就是世人啧啧称奇叫好的老粗布。这种老粗布不仅布料柔软,而且还是周村古时最好的布料。经过不断的革新,现在已经能生产出大量大批优质的布料,而且全是机械化的现代先进工具,脱离了以前的手工印染,这也是历史的进步。二、民俗展馆心中带着对历史的怀念,我们来到了民俗展馆。外面摆放着轿车、花轿和马车等。轿车就是后面用木头搭了一个棚,前面有两匹或三匹马拉,车有轮子,比起现在,当时有这种车的还不多呢。花轿是用漂亮的花布装饰的一个小木屋,用四根木头交叉固定好,四个人抬着起轿。花轿主要是旧时结婚用或者一些名门望族出行专用。还有一种是拉车,也就是当时的出租车,完全靠人拉,而乘客却舒服悠闲地坐在后面来享受。我们又看了许多生活用品,如织布机,灶锅等……进入第一个展厅,只见桌上摆着钟,两旁放着木椅,一新婚夫妇正对父母下跪,这就是结婚的习俗吧。往里走,只见有个姑娘在照镜子,梳妆台旁放着她的首饰,嫁妆放在一个木箱里。走上二楼,眼前一片热闹的景象,有舞龙的,有吹号的,到处一派热闹喜庆的场景。再往里面走,就是生活用品展览了,有鞋、酒缸、煎饼鏊子、食盒、冰箱、木盆,还有煤油灯的发展史,各种各样的煤油灯占据了展厅不小的空间,从油灯到手提灯到防风灯再到如今的电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从这个变化中可以看出历史的进步和人类的聪明才智。三、今日无税碑无字碑记载着对周村商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李化熙,为家乡经济发展,他自己承担了所有的税收,并立下了?“今日无税碑”,使周村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保税区”。四、票号展馆票号就是当时的钱,就是纸上写着金额并盖着章,相当于现在的支票。古代的密码是按你存钱的日期,把存款时间和金额分成若干个字作为密码,你只有凭着票号和专有的密码密码才能取走钱。我们又参观了铜钱展馆,展馆里是一些不同面值的钱币,中间还有一个洞,大概是古人为了携带方便吧。??然后我们又来到了商人客谈生意的地方,首先,是客人与主人谈生意的客厅,主人必须为客人提供三行,谓“吃住行”,虽然要求不是很高,但那时已经是非常好的了。所有的钱都埋在餐厅的砖下。为什么埋在那里呢?因为中国人能有这么一说,有很多人互相监督,谁也不会去偷。正是“最危险的地方也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上了二楼,就是主人的书房,文房四宝一应俱全。再往里走是主人的起居室。这就是钱庄。其实以前的钱庄相当于现在的银行。五、状元府状元府外有状元及第的金匾,是皇帝御赐的,古代的状元相当于国内第一,所以皇帝对状元更是宠爱有加。进入府内,房子气派大方,走进去映入眼帘的是木制的家具,这不是一般的木头做成的,而是50年长成的梨木,可见它的名贵。从家具及房子的气势上可以看出皇帝对状元的重视及状元当时的地位。往后走,后房便是主卧。再往里走是后花园,只见湖水清澈,鱼儿游来游去,水中有假山和荷花。六、杨家大院杨家大院是近代鲁商杨瑞清的住所。走进院内发现有两个椅子和一张桌子,于普通摆设没什么两样,右边还放着一张木床,这不是现代的木床,而是像个小房子,两侧挂着帘子。这里还拍过电视剧《旱码头》,正是因为这部电视剧让这里也出了名。七、周村烧饼来周村,周村烧饼不尝等于白来,我们来到了一家正宗的周村烧饼老字号,买了几袋烧饼,一变欣赏着古商城,一边品尝着烧饼的美味。街道两侧的店名高高地用布悬挂起来,格外醒目,我们似乎回到了古代。周村古商城就是见证了历史的进程,让我懂得了历史的进步离不开人类,是我们的祖先用他们的聪明和智慧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多宝贵的历史财富,我们应该珍惜这些财富,并不断发扬光大。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都花园小学5年级 葛诗淳1200字以上 六年级 叙事
-
游周村古商城星期天我和爸爸来到了位于淄博周村的周村古商城。一、大染坊大染坊是创办于清朝道光年间的东来升绸布庄的旧址,主要经营浆染业。电视剧《大染坊》就是以此为背景拍摄的。剧中讲述了主人公陈寿亭从一个叫花子到拥有雄厚资产的企业家的创业历程,描写了中国工商业发展的艰难道路。染布一般分为三道工序,第一步工序是烧,别以为烧这道工序很容易,弄不好会掺色的。第二个工序是染,把布料放在一个大池子里,这个池子是专门染料的,在池子里要泡上几十分钟。第三道工序是晾,为了使布料柔软,专门有人把布从两个高高的竹竿间穿过去。这可是个力气活。还得使巧劲,高度不够也搭不上去。染好一件布料可真复杂,弄不好会串色,那可就成了废品了。看见一条条五彩缤纷的布匹搭在竹竿上随风轻舞,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这种手工染制的布料就是世人啧啧称奇叫好的老粗布。这种老粗布不仅布料柔软,而且还是周村古时最好的布料。经过不断的革新,现在已经能生产出大量大批优质的布料,而且全是机械化的现代先进工具,脱离了以前的手工印染,这也是历史的进步。二、民俗展馆心中带着对历史的怀念,我们来到了民俗展馆。外面摆放着轿车、花轿和马车等。轿车就是后面用木头搭了一个棚,前面有两匹或三匹马拉,车有轮子,比起现在,当时有这种车的还不多呢。花轿是用漂亮的花布装饰的一个小木屋,用四根木头交叉固定好,四个人抬着起轿。花轿主要是旧时结婚用或者一些名门望族出行专用。还有一种是拉车,也就是当时的出租车,完全靠人拉,而乘客却舒服悠闲地坐在后面来享受。我们又看了许多生活用品,如织布机,灶锅等……进入第一个展厅,只见桌上摆着钟,两旁放着木椅,一新婚夫妇正对父母下跪,这就是结婚的习俗吧。往里走,只见有个姑娘在照镜子,梳妆台旁放着她的首饰,嫁妆放在一个木箱里。走上二楼,眼前一片热闹的景象,有舞龙的,有吹号的,到处一派热闹喜庆的场景。再往里面走,就是生活用品展览了,有鞋、酒缸、煎饼鏊子、食盒、冰箱、木盆,还有煤油灯的发展史,各种各样的煤油灯占据了展厅不小的空间,从油灯到手提灯到防风灯再到如今的电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从这个变化中可以看出历史的进步和人类的聪明才智。三、今日无税碑无字碑记载着对周村商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李化熙,为家乡经济发展,他自己承担了所有的税收,并立下了?“今日无税碑”,使周村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保税区”。四、票号展馆票号就是当时的钱,就是纸上写着金额并盖着章,相当于现在的支票。古代的密码是按你存钱的日期,把存款时间和金额分成若干个字作为密码,你只有凭着票号和专有的密码密码才能取走钱。我们又参观了铜钱展馆,展馆里是一些不同面值的钱币,中间还有一个洞,大概是古人为了携带方便吧。??然后我们又来到了商人客谈生意的地方,首先,是客人与主人谈生意的客厅,主人必须为客人提供三行,谓“吃住行”,虽然要求不是很高,但那时已经是非常好的了。所有的钱都埋在餐厅的砖下。为什么埋在那里呢?因为中国人能有这么一说,有很多人互相监督,谁也不会去偷。正是“最危险的地方也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上了二楼,就是主人的书房,文房四宝一应俱全。再往里走是主人的起居室。这就是钱庄。其实以前的钱庄相当于现在的银行。五、状元府状元府外有状元及第的金匾,是皇帝御赐的,古代的状元相当于国内第一,所以皇帝对状元更是宠爱有加。进入府内,房子气派大方,走进去映入眼帘的是木制的家具,这不是一般的木头做成的,而是50年长成的梨木,可见它的名贵。从家具及房子的气势上可以看出皇帝对状元的重视及状元当时的地位。往后走,后房便是主卧。再往里走是后花园,只见湖水清澈,鱼儿游来游去,水中有假山和荷花。六、杨家大院杨家大院是近代鲁商杨瑞清的住所。走进院内发现有两个椅子和一张桌子,于普通摆设没什么两样,右边还放着一张木床,这不是现代的木床,而是像个小房子,两侧挂着帘子。这里还拍过电视剧《旱码头》,正是因为这部电视剧让这里也出了名。七、周村烧饼来周村,周村烧饼不尝等于白来,我们来到了一家正宗的周村烧饼老字号,买了几袋烧饼,一变欣赏着古商城,一边品尝着烧饼的美味。街道两侧的店名高高地用布悬挂起来,格外醒目,我们似乎回到了古代。周村古商城就是见证了历史的进程,让我懂得了历史的进步离不开人类,是我们的祖先用他们的聪明和智慧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多宝贵的历史财富,我们应该珍惜这些财富,并不断发扬光大。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都花园小学5年级 葛诗淳1200字以上 六年级 状物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