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700字

年味

700字 高二 记叙文

今年的年味似乎淡了许多。

农历三十的时候,妈妈工作还是繁忙。姐姐只好代替妈妈去商场选购糖果。姐姐说今年不打算给自己买新衣服,我看着衣柜里几套往年只在新年穿了一次便没再穿的衣服,也决定不买新衣服了。不仅如此,包括春节的必备物品春联什么的也没有买了。

正月初二的早上,一家人早早地起床,因为赶着回老家。我已经有三四年的时间没回家乡了,这次专程回去,一是要看看家乡的人;二是听说今年冬天家里边冷,下起了大雪(东南地带几乎不下雪)。

数年不见,今已物是人非了。二舅左拼右凑,终于筹足了三十万买了一套房子。房子宽敞明亮,一切都是新的,洋溢着新年的味道。他们坐到沙发上边喝茶边聊天,很似热闹。我则走到房间的窗子边不停地踱来踱去。舅子进来喊我去吃饭,我便问:“家里怎么没下雪啊?”“你也不早点回来,前些日子很冷的时候是下过。”“哦。”我有点惋惜。餐桌上,一样是聊得很多,其中不乏对我性格孤僻的谈论。

当天下午,我们就动身去二姨家了。二姨大约在我八九岁的时候买了房子,现在显得有些旧了。我没有换鞋子就踏着大步进去了,因为其他人也没脱掉鞋子。房子比二舅的房子更宽大。二姨家原来有很多口人的:两个表哥,三个表姐再加上二姨和二姨舅,总共七个人。只是现在,三个表姐均已出嫁(在往二姨家的路上,顺路去拜访了两位),两个表哥没考上大学便去较远的地方读专业了。虽说学校放假了,可他们都以跑去老同学那聚会了。“都几点了,还不回来。”二姨唠叨着。

我走进表哥的房间。这里曾经是一段感受很深的童年回忆:我九岁到十四岁的时候,每每来到表哥家就总赖着不会去,因为跟两个表哥玩着FC游戏真的很快乐。

翌日早上,我们便回外婆家看看,途经表姐阿华家,当然就先去那儿了。刚到她的家门口,我就震惊住了:房子是栋很古老的瓦房,还养着鸡、鸭、猪等家禽,俨然是农村生活之景。但是,又不同于农村。外婆和奶奶住的地方才是真正的农村,而她则处于城市的最边缘。我心中暗想:天啊,表姐怎么从城市嫁到这种地方,跟另一位表姐阿兰是天差地别。他住的是两层别墅式楼房,而且还有两辆豪华的汽车。不知为何,去表姐阿兰家总是有一股沉闷、压抑;但是在表姐阿华家就显得自然了许多。

她待我很亲切,知道我比较无聊,就带我去二楼玩电脑。我小心翼翼地走好每一步,因为脚下沾满灰尘的木板好像悬空似的。我一直在纠结着,到这里来真的值得吗?又为什么?没有回答的。也许,我是错的。这里的一切或许都是那么的有价值。真心祝福,衷心祝愿这美好……

行程的安排十分匆忙,在外婆家仅呆了几个小时就拖着沉重的行李袋向奶奶家进发。奶奶依然如故,总爱没完没了地念叨;二婶二叔依然如故,只是最近在烦恼买房的问题;表哥依然如故,潇洒自在。大人们的讨论,依旧包括了关于我的话题。

满满的行程安排,短暂的几天,一家人又风尘仆仆地回到了家里。我顺手撕掉了几张日历纸:今天是正月初五。

新年的故乡之旅,我是为了什么?看雪?还是寻找昔日的记忆?

年味

800字 初二 记叙文

“一眨眼又是一年”,除夕上午在家门口撕下旧对联,贴上新对联的时候像往年每一年这个时候一样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对于多愁善感的我来说,每到辞旧迎新,岁月替换的时候我都会感觉时光匆匆,都会有一种感叹中又带有几分欣喜的感觉。

想想我是一个多么幸运的人啊,从小到大一家人都没有背井离乡,没有只有过年才能回故乡相聚团圆的苦楚;又想想我又有几分不幸,一年到头都生活在一个地方,家人不曾少见,亲戚经常往来,倒没了团圆的兴奋,而且最美家乡往往是景色秀丽,我又没了像有农村老家的人可写的最美家乡。可再细细思量,这在身边的家乡,这从未离开的家乡,这有几分市井的生活倒也耐人寻味,闲情逸致,我这土生土长的南宁市区人也应该骄傲骄傲,珍惜身边的最美。

这家乡的年味,我觉得最美好的日子还是以前小时候在人民西路的家,过起年那才是真真儿的年味。很清楚地记得,每年除夕前一天,天没亮的时候,奶奶妈妈和几个亲戚就在客厅里开始包粽子,备下年货,我特别怀念那时什么吃的东西都自家制作。而且那时我家靠近水街,常闻热闹,到了年关,水街更是热闹非凡,让我怀念除了热闹,还有南宁的特色,譬如那街上萦绕耳旁的都是白话,又譬如卖的大多是南宁的特色食品,那五颜六色的粉利,那绿油油的粽叶,还有那晶莹剔透的粉饺和白白的粉虫和肠粉;还有我最喜欢吃的马蹄糕。

重要的不仅仅是美食,还有寄托在这些特色上的感情。

如今虽然已拆迁,以前的水街也面目全非,但现在住的小区也不缺乏年味;特别是现在的过年时的炮声和烟花。过年那几天断断续续或震耳或清脆的炮声不绝于耳,除夕的下午,虽然街上已冷冷清清,人们都团圆于家中,可却洋溢着喜庆的炮声,那时便是第一轮放炮的高潮,伴着黄昏,伴着团圆饭。到了快12点的时候,那才是放炮的大高潮,炮声、烟花色、寒暄声不绝于耳,人们都在以新年第一炮来祈求一年财源广进,身体健康。楼道里,楼道下,近处,远处,炮声一浪高过一浪,一声响过一声,炮声由远到近,重重叠叠;嫌恶这炮声的人,譬如我妈妈便称之为轰炸声,而我每到新年的这个时候都会在阳台浸身于这“轰炸声”中,眼里闪烁着天空上的烟花,耳中独听着轰鸣的炮声。

广西南宁江南区南宁市五一中路学校初二:黄超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高二
记叙文
7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