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印象
自惭鼠目寸光,才疏学浅,没有机会遍游祖国山河,更没有去过多少文人墨客会聚一堂的文化胜地。但是水乡总是出美女和诗人,即使无缘一睹其风采,也难控世人传颂而知其棱角。
对于绍兴的印象,许多人自醉于她的古香古色。江南的小镇 ,没有一个不因位于水乡而与文人骚客和历史底蕴沾亲带故。即使在她怀里出不了一个君王,也总能混出一两个名震天下的豪杰,而端庄秀美,裙带轻拖的妙龄少女的莲步,就自不必说。偌大个城镇里,竟无处寻觅她的柔媚。这样的城里,只能有才子佳人的倩影,只能有眼如秋水一泓,眉似春山八字的姑娘玉手轻扬,铃响叮叮入韵。正应了《红楼梦》里贾宝玉的一句话:“女儿是水做的骨肉。”历经沧桑却千年不倒的古桥,木桨下淙淙的流水,绵绵细雨中微微晃悠的油纸小伞,还有伞下被映红的一张笑靥,你惊于那潋滟水波,让人想到,古城从不狰狞。
然而古镇真的不曾狰狞?悠悠古韵之下,有没有历史的悲曲在角落里无声地奏响?
从笔友端庄秀丽的字体和活泼轻快的语调中,我窥见绍兴人如何面对沧桑。历史似乎永远都是过去的,流年在暗中偷换。只有淡无星光的夜晚,才于夜幕之中有这座城市的沧桑感。好像是坐在秋千上的小姑娘,和风迎面,衣襟飘飞。
也有人对于绍兴的印象是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比如我。小的时候,我是不大喜欢那种黑白照片中成天板着脸,目光严峻的大伯的,但无赖的顽童岂知那目光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座后人无法企及的高峰。中国的文人如果没有人格魅力是很难出名的。也许正因如此,绍兴这座人文荟萃的才子之乡让鲁迅捡着了个大便宜。
读史之前,从来不知道一个人的一生如果三次改行,那将意味着什么,尤其是当他最后选择了文学。也许正因为那个狰狞的时代,百草园的一草一木都名声大噪。由此想起了一个典故,南朝诗人谢灵运夸三国魏朝诗人曹植时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人共分一斗。”现在想想也觉得可笑了。
敬重鲁迅,也是从那庄严的目光开始的。且不说鲁迅以笔为武器,为天下倡,如果没有那严肃后的和蔼,我也是很难喜欢上这个以笔为枪的老人的。闲暇之余,鲁迅擎着放大镜,走到落满秋叶的小宅院,脚步中甚至有些蹦跳,然后蹲下身,看那阳光是如何神奇地聚焦到一点上的,尽管以他的资历早已熟知凸透镜的聚焦原理。那一刻,鲁迅不是鲁迅,他是和我一样大的孩子。
泰戈尔说:天空没有留下痕迹,鸟儿已经飞过。
鲁迅来了,又走了。
鲁迅没有出生在一个举世闻名的地方,却让自己的出生地举世闻名。
青竹翠柳,晓岸红花,江南古镇,小桥流水,原本不过是蒙在绍兴脸上的一张纸。唯有鲁迅的横空出世,人们才知道原来世界上还有绍兴。
绍兴名吃——臭豆腐
说起小吃,我们中国人可是最自豪的了。中国的小吃数不胜数,如:北京的烤鸭、西安的羊肉泡馍、内蒙古的小肥羊、云南的过桥米线、山西的刀削面、南京的鸭血粉丝汤、绍兴的臭豆腐……真是举不胜举。可在这些小吃中,我最喜欢的还是绍兴的臭豆腐。
每当我走过华联美食广场的时候,听见那几位卖臭豆腐的小贩的吆喝声:“快来买哦,正宗的绍兴臭豆腐,刚出锅的臭豆腐,快来买哦……”我就会垂涎三尺,今天我和妈妈去华联买生活用品,回来时妈妈看见我那就眼馋的样子,破例给我买了一份臭豆腐,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要知道,平常在家妈妈可是严禁我乱吃零食的,说是不健康。妈妈带我来到了一个小摊前,说是要一份臭豆腐。小贩爽快的回答说:“好嘞。”只见小贩熟练地把一块块正方形的豆腐放入油锅中炸,炸了大约5分钟后,用一个漏勺把它们捞上来,这时,那一块块白嫩嫩的豆腐已经被炸成了金黄色,散发着诱人香味儿。小贩把它们放在板上晾一会儿,然后装进饭盒里,撒上香菜,放上辣酱,再插上牙签。就这样,一盒色、香、味俱全的臭豆腐就做好了。从小贩手里接过饭盒,我就迫不及待的吃了起来。“呜哇,好烫!”由于我吃的太急,嘴都快烫出泡来了,没尝出什么味道,接下去慢慢品尝,才刚刚感觉到辣,又辣又咸。可细细品尝,你就会发现豆腐外酥里嫩,十分可口,让你吃了一个还想吃,一直到吃完为止。
绍兴的臭豆腐,真是人间不可多得的美食啊!
五年级:火之影
相关推荐
-
《去绍兴》今天,我跟旅游团一起去了绍兴。绍兴因为鲁迅而出名,所以在路上,导游阿姨首先向我们介绍了鲁迅的身世,还向我们介绍了绍兴的旅游景点,如百草园、三味书屋、沈园、兰亭等。快要到达绍兴境内后我远远就看见一个大牌子——鲁迅故里。我们先去参观了鲁迅故居,在那里导游带领我们去了燕誉堂——那是鲁迅家族接受荣誉的地方,三味书屋——鲁迅学习的地方,我们看到鲁迅原来的老师的画像、私塾、座位,还去了那个既像花园,又像草园,还像菜园的地方——百草园,那里一部分种植着白色的花,一部分种植绿油油的青菜,还有一部分可以看见嫩绿的青草。出了鲁迅故居,我们品尝了有名的“绍兴臭豆腐”。第二站——沈园,在去沈园的路上,我们看见了乌篷船,导游阿姨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爱情悲剧,沈园就是因为这个爱情悲剧而闻名:陆游与他的表妹唐婉结婚后曾经多次到沈园游玩,但二年后,因唐婉一直未生育,陆游母亲不满,同时唐婉为一“女才人”,违反了当时“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所以命陆游将唐婉休掉。数年后,他们再次在沈园相遇,并留下了两首名为“钗头凤”的词。一进门,我们就看见满池塘的荷花,有粉红的,有白的,有紫色的,有的已经开放,有的刚露出两三片花瓣,有的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才露出一个小花苞。走过条条小道,我们看到了当年陆游和唐婉相遇的亭子,正对面的墙上就刻着那两首有名“钗头凤”, “红酥手,黄腾酒。满园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在离开沈园时,我们需要经过一座伤心桥,导游阿姨告诉我们过伤心桥时不能回头,因为过桥时,你背后都是些伤心事,如果往后看,就相当于你又遇到伤心事。接着我们去了东湖,郭沫若在东湖游玩时曾留下诗歌一首:“箬篑东湖,凿自人工。壁立千尺,路隘难通。大舟入洞,坐井观空。勿谓湖小,天在其中。”在那里看到了电视剧《西游记》里白龙马出水的地方,我们坐了乌篷船,老爷爷用脚划船,用手握橹掌握方向,很有特色。他带领我们游玩了仙桃洞、喇叭洞、陶公洞,还有秦桥。最后,我们游览了兰亭,相传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曾在此种植兰花,到汉朝曾将此地设为驿亭,故名兰亭。王羲之的有名《兰亭集序》就创作于此。这里有四块碑,第一块是鹅池碑,相传王羲之爱鹅如命,上面有“鹅池”二字,相传“鹅”字为王羲之所写、“池”字王献之所写,父子合璧,成为千古佳话,故又被人称为“父子碑”。 第二块是兰亭碑,建于清朝康熙年间,碑上的“兰亭”两字,为康熙皇帝御笔所书。文革时期碑石被红卫兵砸成三块,扔入水中,后被百姓打捞起来,但已留下了“兰”字缺尾,“亭”字缺头的遗憾,中间用水泥连接,所以又称“君民碑”。 接着是御碑,碑的正面是康熙皇帝所临摹的《兰亭集序》全文,碑的背面是乾隆皇帝游兰亭时即兴所作的一首七律诗《兰亭即事诗》,祖孙两代皇帝同书一碑,所以又称祖孙碑。最后一块是太子碑,相传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想学书法,父亲要求他练完十八缸水,王献之只练了三缸水后就不想练了,认为已经写得很不错有些骄傲,有一次他写了一些字拿去给父亲看,王羲之看后觉得写得还不好,特别是其中的一个“大”字,上紧下松,一撇一捺结构太松,于是随手点了一点,变成了“太”字,说“拿给你母亲去看吧”。王羲之夫人看了后,说:“吾儿练了三缸水,唯有一点像羲之。”王献之听后非常惭愧,知道自己的差距,于是刻苦练习书法,练完了十八缸水,长大后也成为著名的书法家。绍兴是一个风景优美、风光秀丽的地方,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如果你们也准备到绍兴旅游,我愿意为你们免费导游,我有许多当地的故事告诉你们哦!1200字以上 六年级 叙事
-
绍兴游今天是比赛中的休息日,我和棋友们风尘仆仆乘坐旅游车游玩绍兴这个风景秀丽的古城。首先,我参观了伟大的文学家、革命家鲁迅的故里,绍兴鲁迅纪念馆、百草园和他小时候读书的地方“三味书屋”等,古香古色的建筑。对熟读小学课本上鲁迅著作的我们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可今天见到了实景。鲁迅故里中的“三味书屋”进门就能看见木扁上雕刻着金光闪闪“三味书屋”四个大字,里面还有鲁迅先生所用过的桌椅板凳,他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并成为闻名于世的文学大师,真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偶像。接着,我们在导游的引导下走进了兰亭景区。当我们走进景区,先参观了鹅池,现在的鹅池中还真的有十几只洁白如霞的鹅,看见了鹅我便想起了洛宾王的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在这里我看见了鹅的真实写照。走着走着,便走到了兰亭碑的真迹,并且有乾隆和康熙二帝为兰亭题写的真迹碑文。这便可以看到王羲之学问之深,并得到皇帝的高度赞扬。还参观了王羲之和众多诗友在小溪饮酒作诗的地方。再接着,我们还游了大禹陵,相传大禹冶水三次路过家门不回家,最后冶理了江南水泛成灾,他得到人民的尊重和爱戴。我还游了江南三大旅游名湖之一的绍兴东湖……。一天的旅游累得我筋疲力尽,但我感到特别高兴,绍兴的美景使我流连忘返。指导老师:刘文英5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绍兴民居流水轻轻拍击,眼睛细细发觉,心灵静静品味……我坐在乌篷船里,放眼望去,满目五彩的绍兴民居。绍兴民居大多为青砖所砌,青砖黛瓦,会让人产生时光倒流的错觉,加上那高高的马头墙上,留下斑驳的灰白色,依稀是岁月留下的痕迹,悠悠地看尽绍兴城的变迁。这种颜色,给人清风佛面之感,尤其在夏天,人们满头大汗时,一看见这素雅的颜色,心就会慢慢静下来,心静自然凉,人也就清爽了。绍兴民居的外部是青色的,而内部多是古朴的棕色和白色。楼下的墙被粉刷成白色,这种白,既不同于新亮的雪白,又不同于陈旧的灰白,感觉这种白色中,透着些许暖意,就像绍兴人那样老实憨厚。可是,一走到门外,棕色的檐廊却更添了绍兴城的特色。瞧,原本古朴的棕色梁柱上,总能看到悬挂起当地的特产,一条条鱼干新鲜透亮,一根根腊肠晶莹饱满,一只只风干的腊鸭油光发亮。店铺前各种熟食的香味,织成了五彩的飘带,萦绕在我的乌篷船边,小河之上。绍兴民居也不乏一抹新绿,窗前屋后总有主人栽下的树木,也许是为了更美的环境,也许是为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有也许是为了给建在河边的小屋增添多彩的倩影,树、屋、水相映成趣。绍兴民居又是火红的,“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黄昏时刻,家家点起了灯,虽然宾馆窗外,已空无一人,可是还能透过薄薄的纱窗,看见屋内热闹的场景,听到屋内欢乐的说笑,这又该是一幅灯火通明的全家福吧!黑夜织上对面的屋顶,月光洒遍心中的角落,我心中的油彩渐渐交织,融汇成一幅五彩的水乡民居图。600字 六年级
-
绍兴臭豆腐绍兴,一个人杰地灵的城市,在它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当中,继承和发扬着中华民族的光荣美德和优良传统。一提到绍兴,好像总离不开形形色色的小吃:腌的、霉的、臭的,它们与清澈的湖水共同成为绍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大街小巷中常可以闻到、可以看到、可以尝到的臭豆腐。相传清朝康熙八年,从安徽来赶考的秀才王致和金榜落第,因下科考试时间甚早,闲居茶馆,想回家,但交通十分不方便,只得在京城谋生。他用几升豆子,做成豆腐,上街叫卖。虽说生意尚可,但每天或多或少总会有些没卖完的豆腐,当时又正值夏季 ,眼看着就要发霉了,王致和苦苦思索,终于想出了好办法。他把豆腐切成一个个小方块,寻得一只大缸,把豆腐稍加晾晒,用盐腌起来了。秋风送爽,王致和打开缸一看,里面的豆腐都变成了青灰色,一股臭气扑鼻而来,品尝之后,却感到臭气之余外蕴藏着一种香味。他送给邻居吃,邻居们都说好,后来又经过多次改进,创造了独一无二的臭豆腐。于清朝末年,传入宫廷。臭豆腐,又细又嫩,闻起来有一股淡淡的臭味,但一点也不刺鼻。未炸之前,咋看上去灰不溜秋,不免让人心生厌恶,但一入锅再一出锅,就变得金灿灿、香喷喷,表面均匀分布着一层密密的小孔,用筷子掰开一看,只见白里偏黄,软软的,还冒着热气,涂上一层酱油或辣椒酱,黄黄红红,煞是好看。小心翼翼咬上一口,外黄内白,外酥里嫩,香辣刺激,此时不是再吃而是舌头打着卷儿往下吞。臭豆腐,因“臭”而闻名天下。臭豆腐虽然名字俗气,但外陋内秀 、平中见奇、源远流长。臭豆腐是一种极具特色的风味小吃,古老而传统,一经品味,常叫人欲罢不能、一尝为快。吃起臭豆腐,常教人勾起一段回忆、一个地方、一种思念、一种感受……臭豆腐,它带给我们的,除了美味,还是美味,除了开心,还是开心。它流传了几百年,经历了无数次历史沧桑,风雨洗刷,今天终于将它那无穷的美味展现。它那独特而神奇的味道让人回味无穷。绍兴臭豆腐,它是我们绍兴人的骄傲,更是中国的自豪!700字 六年级 散文
-
绍兴臭豆腐绍兴的特产也挺有名,像茴香豆.黄酒.香糕.霉豆腐.霉干菜让人谗言欲滴.这次我要介绍的是咱们绍兴的臭豆腐.当中外游客来到"鲁迅故里''时,必定要尝一尝这臭豆腐."臭豆腐''顾名思义,当然是很丑的喽.没错,臭豆腐没下锅前的确很臭,不过下锅油煎后就会变得香喷喷.油煎的过程也很好玩,等锅中的油冒烟了,再把臭豆腐放入锅里,让它在锅里洗个热水澡,慢慢地,臭豆腐就穿上了一身金黄色的外衣,一股浓浓的香味也随之而来,出锅后的臭豆腐方方正正的,像一枚枚棋子,放在觜里一嚼,外脆内软,让你吃了还想吃.如果你有机会来绍兴,一定要尝尝咱们的特产------绍兴臭豆腐噢!250字 六年级 写景
-
绍兴今天,我慕名来到了名仕之乡——绍兴。这是一个名人辈出、历史悠久的人间胜地。自越国建城至今,绍兴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这两千年里,有着众多的风流人物。例如东晋的着名书法家王羲之在这里写下了流传古今的《兰亭序》,中国现代着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一生为人民百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周恩来总理。在这之前,我已经学过许多鲁迅的文章,譬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等诸多文章。而今天,我终于来到了仰慕已久的地方——鲁迅故里。跨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鲁迅抽着一支烟,静静地写着文章的图像。咦,这不正是《藤野先生》一文中说到的“我于是点上一支烟,再写些使那些正人君子所深恶痛疾的文字”吗?于是,我继续向前走去。过了一会儿,只见一块匾高高地屹立在房门前,上面刻着三个醒目的大字“百草园”。走进百草园内,放眼望去,只见碧绿的菜畦,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尽收眼底;蹲下身来仔细聆听,我听见了蝉在枝头拉着小提琴的声音,悦耳动听;我闻到了桂花的芳香,清新扑鼻,真不愧是“桂子花开,十里飘香”啊!一阵微风吹过,使我感到神清气爽,凉快极了。我闭上双眼,仿佛看到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那个在草丛中玩耍,爬上大树捉蝉的活泼、顽皮的鲁迅,这不禁使我深深的体味到了鲁迅童年时代的无限趣味。渐渐地,我仿佛进入了人间仙境,慢慢地陶醉在这美景之中。接着,我又来到了三味书屋。三味意为“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是啊,读书就像是吃饭,是我们每天必不可少的事情,我从中认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然而,我们不仅要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同时还要注重读书的方法。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是的,我们在读书时一定要眼睛看着书上的文字,心里想着书中的内容,口中读着书中的文字。这样,才能把一本书读懂、读透。据说,鲁迅先生在青少年时,就是在三味书屋中按照这种读书的方法、习惯通读了许多文章,使他获取知识,增长才干。后来,我又参观了鲁迅博物馆。在鲁迅的青少年时代,家庭由富有到贫穷这一转变,使得鲁迅肩上的担子更加沉重,再加上那时他父亲得了重病,使鲁迅被迫每天去当铺把家中值钱的东西换成钱,买药来给父亲治病。这时,旁人向鲁迅及其一家人投来了鄙夷的目光。然而,鲁迅先生不畏他人的嘲讽,更加刻苦、努力地读书。终于,鲁迅先生来到日本学医,我在《藤野先生》一文中了解到,鲁迅先生在日本收到匿名信,看电影等事,在这些的强烈推压之下,使鲁迅先生认识到了中国的落后以及中国人民麻木不仁的思想,从而使鲁迅先生作出了弃医从文的决定。后来,他回到了中国,创作了许多文章。也翻译了大量的外国书籍,希望能够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我想,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甘愿为人们奉献,不图回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鲁迅先生虽然已经离开人世了,但是他的精神永远会驻存在每一个人的心中,褶褶生辉。就像巴金说过的一句话:“鲁迅先生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是的,鲁迅先生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他给予人们的精神财富是无价的,永垂不朽的。作为一名新时期的青少年,我们肩负着祖国给予我们的伟大使命,应该将鲁迅的精神——坚强不屈,心系国家,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发扬下去,努力拼搏,永不放弃地前进……后来,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鲁迅故居,结束了一天的绍兴之旅。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游玩绍兴。上午。我们先用照相机跑了许多美丽的风景照片。我还捡了许多漂亮的鹅卵石。有黄色的、绿色的、还有蓝色的,形状是大大的、小小的、圆圆的。我还看见了一只活泼机灵的小鸟,圆圆的身体,大大的脑袋,尖尖的嘴巴,颜色是黄色的。我们游玩了第一个地方后就去了小弟弟家吃中饭。下午我们一起去爬山,我们爬啊爬啊终于爬到了山顶,玩儿了一会儿我们爬下山。到了家里,今天真快乐啊!1200字以上 初三 叙事
-
绍兴-绍兴是个美丽的地方。绍兴的景点有许许多多,比如东湖、鲁迅故里、湿地公园、香炉峰、沈园……绍兴也有许多好吃的,比如臭豆腐、霉干菜,还有最有名的黄酒。我觉得鲁迅故里是一个不错的地方,一进去你会看到一面墙上画着鲁迅一边抽烟,一边思考的图像,旁边写着“鲁迅故里”四个大字。里面有鲁迅从小学习的地方“三味书屋”,有鲁迅小时候玩的地方“百草园”。我还看到了古老的房子和乌篷船,我快被那美丽的景色给迷住了。绍兴真是个好地方。200字 一年级 写景
-
绍兴我老早就听说过绍兴有很多名人居住过的地方,这次,爸爸妈妈说要带我去绍兴,我可高兴了,心想:他们的故乡究竟上怎么样的呢?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许久。我等啊等,终于到了。我们下了车一看,这里还都是老房子,一切还都是古香古色的呢!首先我们走进了鲁迅的故里,瞧见里面放着一架轿子,起先我还以为里面就只有一架轿子呢,后来我走近一看,看见了一扇门,怀着好奇心进去了。哇!里面好大呀!简直就像迷宫一样,我们参观了卧室,书房等。不知不觉的,我们跨进了一道门坎。咦?那不是传说中的百草园吗?简直就跟书上说的一模一样: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看来,我也很喜欢这里。后来,我们凭着我们自己的记忆转出了鲁迅的故里。我们继续走了一段路,走到了鲁迅的祖居,本来我以为鲁迅的故里和鲁迅的祖居没什么区别,进去一看,哦!区别大着哩!里面有少主的卧室、书房,还有书童的卧室等,总而言之,要么是书房,要么是卧室,不过还是挺大的咧!接着,我们走进了鲁迅以前的学堂——三味书屋,其实里面也没什么啦,不过我看到了鲁迅以前的桌子,上面刻着一个“早”字。出了三味书屋,我们回到了爸爸妈妈的身边,我还想再玩一会儿,但天色已晚,我依依不舍得离开了这里,回家去了。500字 初一 叙事
-
绍兴乌篷船古代大诗人陆游曾说过:“轻舟八尺,低蓬三扇,占断萍州烟雨。”而这句诗是形容什么的呢?那就是绍兴的乌篷船。乌篷船有八百年历史,是绍兴最早的交通工具,它就像一轮弯弯的新月,又窄又深,小巧玲珑。他的船篷呈半圆形,用竹片编成,中间着箬叶,涂着铜油黑漆,好似一只黑色的精灵.走进船舱,乍一看满眼红彤彤,仔细再看,船舱五到七米,可容下二到四人,地上铺着凉席,大家可以席地而坐,十分自由,不过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能站起来!不过一艘船可不能中看不中用,而让它动起来就要靠艄公了!艄公独自一人坐在船尾,头上戴着毡帽,汗流浃背,由于他每天在太阳下辛勤工作,因此皮肤被晒得黝黑。只见他腋下夹着船楫,双脚踏着船桨,一伸一缩地动起来,船桨也跟着他一上一下地击水推进。在以前艄公的任务只是为人们做“司机”,可是现在不同了!艄公除了划船,还有好多任务,在人们坐在船舱里无聊时,他便会跟我们聊天,偶尔兴致高时,就会喝几口绍兴黄酒,用他那地地道道的绍兴话唱起社戏。总而言之,他就像是一位游客的开心果。乌篷船的用处可大了!在古时候,八大贡品都是靠它送进皇宫,大户人家也都用它来游山玩水,不过现在可不同了!它成了绍兴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人们乘着它去听社戏;乘着它运输货物;乘着它去旅游;还用它打鱼挣钱;偶尔用来做“婚车”,一对对新人在船中结下了良好姻缘。由此可见它在绍兴人的生活上起着重大的用处。乌篷船是水乡的精灵,是流动的生命,还是绍兴的象征!张欣妍502班600字 初一 叙事
-
去绍兴我觉得在寒假里最有趣的事,是跟爸爸、妈妈去绍兴看望爸爸当兵时的老班长。那天早上,我们8:00从家里出发,一路上我们听着音乐、吃着东西,说着各种有趣的话。到了绍兴,来到老班长的部队,爸爸见到了老班长时非常激动,还来了一个大拥抱呢!他们聊着他们当兵时的趣事,我和妈妈笑着看着他们,听着爸爸他们说着的趣事,我想我长大了也要去当兵保卫国家。150字 二年级 叙事
-
印象《燕京岁时记》有云:“冬至三九而冰坚。”小寒前后,冬天便再藏不住爪牙。冰雪雄赳赳地占据了巷头巷尾,北风洗去了世界明丽的色彩。可在我印象中,每值此时令,总有人在走街串巷地贩卖温暖。小时住在巷尾,每次归家,便能看到在巷口卖烤地瓜的老大爷。记忆里,他似乎总是干干瘦瘦地缩在一席空荡荡的棉大衣里。路过时,我总要买一个烤地瓜,站在冷风里,好似揣了一个小火炉。地瓜烤得裂了口,黝黑黝黑的,像笑得满脸褶皱的大爷。纯朴又平凡。温度自指尖传到了心田,刹那间连那风都好似没那么寒冷了。我想大爷一定是在贩卖温暖吧,要不,怎么等春意渲染枝头,天地间温暖起来时,他便如那瓦檐上的残雪,一溜儿不见影了呢?后来,我长大了,也搬离了小巷。却依旧念念不忘昔日里在路口买温暖的经历。大街上,依然能看见蹬着三轮车,驮了个大罐子,急匆匆向远方驶去的人们,他们和大爷一样,也在贩卖温暖哩。我时常忧心忡忡地问母亲,要是没人卖烤地瓜怎么办?地瓜那么普通,在一众新奇的吃食间显得平淡无奇,卖这地瓜又辛苦的紧。总之,能看到贩卖温暖的人们的机会是越来越少了。那可不行,这烤地瓜在我心里,已经逐渐成为了冬天一个难以磨灭的美好印象。许久没吃到烤地瓜了。一日出行,被寒风吹得哆哆嗦嗦地走在路上。风似调皮的孩子,夹带了点甜滋滋的气息席卷而来。我登时四处回顾,却没有看到蹬着三轮车的身影。偶然瞥得一处店面。店不大,放了个朱红色的陶罐儿,几个木架,一个小柜台,一个蒸笼,几株花而已。灯光带了几分柔和充盈了小店,显得极有格调。我走上前去,店里弄得干干净净的,木架上是牛皮纸袋装的地瓜干与地瓜条。而那香气,是自那大罐中票来的。店主是一个束着马尾的年轻女人,麻利地掀开了罐口,夹出了一个地瓜,塞入了一个剪裁精致的漏斗型纸袋,还递给了我一把小叉子。我有些愣神,不敢相信这是我那位久别重逢的老友。外皮是棕红的,一股子地瓜甜腻的气息与草木灰燃烧的焦灼味交织混合。入口去,软绵的地瓜似在舌尖绽开,从舌根一直暖到胃里。外面是焦糖色的,许是在火里翻滚的久了,外面附上了层油,在阳光下泛着光芒,颇有几分嚼劲。里面却好似金灿灿的太阳,软糯甜腻。皮很轻易便可剥开,香气也愈发地醇厚。颠覆了我对地瓜的陈旧印象。上天决定了它注定平凡,可加工后的地瓜却证明它自身并不平庸。对店主多了几分敬佩,将简单的事情做到了极致。捧着地瓜,一时间竟像是回到了小时候。我买的真值,我这哪里是买了个地瓜,我把火与温度赋予它的温暖一并买回,直暖到心里。平凡之处,最是美好。寒冬季节,总有人在贩卖温暖。这是我对于童年与这冬天,最平凡也最美好的印象了。1000字 初三
-
游绍兴柯岩你知道“天下第一石”在哪儿吗?告诉你吧,在绍兴柯岩;你知道有名的双桥在哪儿吗?也在绍兴柯岩;你知道战国时期的古纤道在哪儿吗?还在绍兴柯岩。柯岩云集了各种令人啧啧称叹的景点,你是不是想去看看呢?这不,我们昨天就领略了柯岩的美景。跟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一早,我们一家就起床到海宁火车站。七点整,车子出发了。导游给我们介绍了柯岩景区的主要景点和进入景区的注意事项。经过两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来到了目的地,开始了美丽的柯岩之旅。我们沿着花岗石小路,穿过回音壁,看到了号称天下第一石的“云骨”,因它似乎顶天立地,故被称为云骨。据说,一位著名的艺术家来到这里看到了云骨,竟三天未进食,只顾看这块石头。后来,在众人的劝说下,才恋恋不舍地离开。我仔细端详着云骨巨石,它犹如一支宝剑,直插云天,屹立于天地之间;又似一位巨人,吸天地之灵气,养日月之精华,蓄势待发!似乎只要它一苏醒,所有力量都会在一瞬间迸发出来。柯岩景区还有许多美景,如威严的佛像、巨大的柯岩、名人录、石城堡……其中,“三聚同源”给我印象最深。广场右侧,有一条人造小河,它是多么纯洁多么美丽。小河左侧有三座雕像,它们分别是孔子、老子,还有释加牟尼,代表了儒、道、佛三大教派,他们和谐相处!游了柯岩风景区,我们又到了鉴湖。在鉴湖,我们首次见到了古纤道,说是古纤道,其实,就是一座没有栏杆的桥。看着那摇摇晃晃的古纤道,我仿佛来到了古代,看着一个个被拉来当纤夫的农民正如老黄牛般喘着粗气拉着,而船上的贵人则享着福花天酒地,我有说不出的感觉!中午我们在酒岛用餐,品尝了有名的绍兴黄酒,真醉人啊!还有那香喷喷的臭豆腐,令人回味无穷。午餐后我们就乘船到了绍兴最有名的地方——鲁镇。鲁镇,顾名思义,当然与大文豪鲁迅有关。那儿有一个狂人府,就是为了纪念鲁迅的《狂人日记》,还有路的阿Q雕塑,也纪念着《阿Q正传》。狂人府中,有一座颠倒小屋,那里的水却是往高处流,这不正是那颠倒黑白的封建社会吗?在一个洞中,我看见了万丈深渊和许多白骨,仿佛看见了那个吃人的社会。这时,我才真正明白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写《狂人日记》了。游完鲁镇,在湖边看到了许多游客在玩“水上行走球”,我也忍不住心里痒痒,便和妈妈一起钻进球里水上嬉戏着,虽然里面较闷,但是玩得很刺激很开心!啊!绍兴,你令多少人留恋往返!今后,我一定会再重游你!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文章有详有略,言之有序,内容生动具体,不失为一篇佳作。1000字 初三
-
绍兴,灵魂的净土灵魂穿梭于纷杂繁芜的世界已经太久太久,借这次来越地采风的机会,我带着它,和学校的老师同学们一起,徜徉于古城绍兴的角角落落。绍兴是历史的卷帙,浓厚的古越文化气息,濡染着它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星一月;而我,是求知的小小少年,站在它的城门外,怀揣着一颗满是憧憬的心,颤颤地翻动那厚重的纸页。我在字里行间跟随着流淌的历史,追慕越女之高洁,探访越地之文明。鲁迅故里“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走进鲁迅故里,本以为会感觉到鲁迅先生当时面对黑暗世界时发出的冷嘲热讽,孰不知,这亭台楼阁之间,全无鲁迅成年后的决然之气,充斥我全部精神思想的,却是童年时鲁迅的机智聪明以及少年时鲁迅的哀愁与温和。鲁迅,赋予了故乡独有的灵魂。从百草园的菜畦、石井栏、皂荚菜、桑葚到三味书屋的牌匾、鹿画、戒尺,无一不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启迪着鲁迅的思想,见证着鲁迅的成长,经历着那一段沧桑岁月。现在,它们在我的身边,静默着,仿佛在向我发出低低的絮语,向我讲述着鲁迅先生,讲述着那个年代……沈园之夜“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此案,一角青山,一池荷花。白墙上斑驳的黑色,是在回忆着似水的年华;湖里嘎嘎叫的野鸭,是在讲述着凄迷的故事。黑色的夜幕衬托着舞台上的光彩,演绎着大诗人陆游与表妹唐琬的凄美爱情。风声中,两旁的风铃叮当地响着,一如唐琬别离时泪珠轻落。夜,阑珊。满天星斗,寂静无声,只有陆游悲壮的“错”与“莫”、唐琬凄凉的“难”与“瞒”回响在耳畔。他们举手投足间的寂寞与无奈,别离时的绵绵春雨,布满了我们的视线。春,如旧;人,空瘦。一曲琴音断了,似这不尽的桃花春雨,朦胧中,一对彩蝶飞向那星星点点的夜空。绍兴五女曹娥江中救父意为“孝”,秋瑾因国而死意为“侠”,唐琬能诗善作意为“才”,西施沉鱼之貌意为“美”,祝英台为爱抗争意为“情”。曹娥江水滔滔不绝,孝女曹娥的灵魂也永驻于此。曹娥庙中拜访之人络绎不绝,人们瞻仰着她的“孝义”,欣赏着她的品性之美;秋瑾故居中青松挺立,侠女秋瑾面对敌人的大无畏精神将于此长存,她是位诗人,她,更是一位杰出的巾帼英雄。沈园中溪流淙淙,如才女唐琬的诗情画意,清新、柔美。西施故里中殿宇皇皇,美女西施不仅仅是一位倾国倾城的绝代佳人,她还是一位以身许国的爱国女性。河塘边琴声绵绵,琴女祝英台寓情于琴,将她所有的情感都化为一曲琴音,融入池中的流水。绍兴,是我灵魂中的一片净土,它的每张纸页都如晶莹的水珠清澈、透亮,让我在不断翻阅的过程中,看到生命的本真,回归灵魂的净土。10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敦煌印象“相传,南北朝时,有一位高僧,名叫乐僔,他去西方取经的路上,当他走到敦煌时,抬头突然看到霞光万丈的天上出现了整整一千尊佛像。乐僔当时所在的地方是戈壁,他在光出现的地方修行。后来其他的僧人也把这里当成修行的胜地陆陆续续来到这里,又有路过的人的捐资,这里的佛像就一尊尊的多了起来,最后雕琢了大约一千尊佛像,这个地方也叫千佛洞。”大家一定都猜到了,这就是敦煌最有名的景点——莫高石窟。莫高窟敦煌莫高窟是甘肃省敦煌市境内的莫高窟也是西千佛洞的总称。莫高窟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南北长约1600多米,上下排列五层、高低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形如蜂房鸽舍,壮观异常。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而敦煌莫高窟所珍藏艺术珍品是中外交流的瑰宝。人们都把莫高窟称为甘肃中的一颗明珠。敦煌莫高窟始建于公元366年,一直到清代的一千五百年间,在三华里长的鸣沙山墙壁上,密密层层地建造了四百八十多个洞窟,布满了彩塑佛像和以佛教故事为题材的壁画。彩色佛像共有两千多身,最大的一个高达三十三米。壁画的技巧高超,数量惊人,如果一方方连接起来,可排成五十多华里长的画廊。此外,在一个封闭的石室中,还发现了大量的价值极高的古代经卷,文书,画卷等。它是一座伟大的艺术宫殿,是一部形象的百科全书。彩塑为敦煌艺术的主体,有佛像、菩萨像、弟子像以及天王、金刚、力士、神等。彩塑形式丰富多彩,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最高34.5米,最小仅2厘米左右(善业泥木石像),题材之丰富和手艺之高超,堪称佛教彩塑博物馆。17窟唐代河西都统的肖像塑,和塑像后绘有持杖近侍等,都惟妙惟肖,把塑像与壁画结为一体,为我国最早的高僧写实真像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同时,莫高窟石窟壁画富丽多彩,各种各样的佛经故事,山川景物,亭台楼阁等建筑画、山水画、花卉图案、飞天佛像以及当时劳动人民进行生产的各种场面等,是十六国至清代1500多年的民俗风貌和历史变迁的艺术再现,雄伟瑰丽。在大量的壁画艺术中还可发现,古代艺术家们在民族化的基础上,吸取了伊朗、印度、希腊等国古代艺术之长,是中华民族发达文明的象征。各朝代壁画表现出不同的绘画风格,反映出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是中国古代美术史的光辉篇章,为中国古代史研究提供珍贵的形象史料。莫高窟是我们的祖先用双手铸造的一个伟大的文明遗址,是我们古中国佛教文化的瑰宝,请让我们共同维护她!1000字 初一 写景
-
永州印象我从出生起,就一直依偎在永州——这片肥沃,而又生机黯然的土地上,这座城市的美好印象也将永远镌刻在我的心中。永州虽不是什么经济发达,工业卓著的城市,但是他是一个碧水青天,树木参天的城市。永州有的是随着工业gdp高速发展而舍弃的清洁空气和纯洁的蓝天与清澈的河水,这正是人们最向往的。永州有很多风景名胜,其中九嶷山、阳明山、舜皇山国家森林公园名扬天下。万山朝九嶷的九嶷山,是中华文明道德之源。相传舜帝南巡时驾崩并葬在九嶷,他的妃子娥皇和女英,从洞庭千里寻夫赶来,得知舜帝驾崩后,伤心得痛哭不已,最后连眼泪都流干了,血从眼中流出,滴在青竹之上,竹子就变成斑竹。还有海拔1800多米高,七祖佛爷坐化升天的阳明山;舜帝南巡途径和红军长征翻越“老山界”的舜皇山国家森林公园。在永州,还有很多诸如此类的传说,如迴龙塔宝塔镇河妖,柳宗元智斗污吏恶霸和道县雕刻成千上万石佣进行祭祀的“鬼仔岭”等。永州是个物产丰富,矿藏丰饶的地方。地处我国“南岭多金属成矿带”,其中锰的储量占全省第二位,产量居全省第一位。零陵区的水口山,珠山一带都是中国重要的藏锰地区,祁阳的大侗口银矿是古代重要的制作官银的银矿,石期市有纯度很高的铝土,宁远县有锑、铅锌、铀矿资源丰富。江永县的香米、香柚、香姜和香芋被称为江永四香,这里出产的柑橘也远销海内外。永州还是一个文化名城,孕育了许多优秀儿女。有古韵悠长的道德始祖,开明治国、任人唯贤的舜帝——舜文化,书香浓郁的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笔下的永州八景——柳文化,祁阳浯溪《大唐中兴颂》三绝碑的——碑林文化,江永瑶族发祥地千家峒的——瑶文化,千年古字之谜——女书文化,有著名宋朝理学鼻祖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高风亮节的——理学文化。古代有三国时期的黄盖,唐代著名书法家怀素和清代晚期书法家何绍基。近代有我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之一,中国共产党创史人之一李达;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久经考验的忠诚的革命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军队卓越的政治工作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陶铸和原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江华等,江华曾经担任过审理妄想篡党夺权“四人帮”案件的审判长。永州的美食在湖湘菜系中独具一格,东安鸡是国宴中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在毛泽东宴请尼克松时,尼克松吃了赞不绝口。永州喝螺、血鸭,都是中国美食中的一朵奇葩。永州!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无论我走到那里,都忘不了这深沉的土壤,这美好而具有远大发展前途的城市。这就是我对永州的无限热爱,也是我永不磨灭的印象。1000字 初二 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