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慈云山寺
今天我跟马兰阿姨、赵军叔叔和开心一起去巩义慈云山寺游玩。
从郑州上高速大约1小时我们就来到了巩义市,听阿姨介绍青龙山慈云寺位于巩义市大峪沟镇民权村,距巩义市区20余公里。慈云寺始建于汉代,是巩义第一丛林。
终于到了慈云山寺了,我高兴地下了车,只见这里四山旁围、一水中流、峰恋联亘、林木掩映、环境十分幽静,是休闲度假的理想境地。我随叔叔阿姨进入寺内,只见寺内碑载:“东汉明帝永平七年(公元64年),有僧摩腾,竺法兰始建白马寺于洛阳城西,既而云游其山,因其山月之秀,遂开慈云禅寺”。所以称慈云,是说佛之慈心广大如云,荫庇整个世界。
通过讲解员阿姨的讲解,我知道了慈云寺历经沧桑,或兴或废,一直延续至今,它经受了两千多年的风风雨雨,成了令人遐思的古寺。唐贞观元年至三年(公元627—629年),唐僧唐三藏玄奘奉敕重修此寺。宋代香火仍然很盛。到了元代,由于战乱和灾荒,曾—度荒废。从明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开始,直到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历代都有修葺。极盛时期殿堂栉比,金碧辉煌,僧五六百人,香客如云,纷至沓来。本其形胜之雄,兼之制度之美,即元公之庐山,达摩之少林,无喻此地。
寺院里有一个池塘,池塘里有许多乌龟、金鱼和鲶鱼,有一只乌龟站在池塘中的一块木板上,两只腿翘着,好像在跳舞,真有意思。
古老的慈云寺,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岁月沧桑,清末以后逐渐走下坡路。慈云寺内现存的碑刻,无论就其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都可以当作珍贵的旅游资源,我们要加以保护不能在上面随意刻画。
中午,叔叔带着我们去当地吃了一些特色小吃,吃完午饭,我们又驱车来到了康百万庄园。康百万庄园又名河洛康家,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旅游景区。它始建于明末清初,康氏家族前后十二代人在这个庄园生活,纵跨了明、清、民国三个时期400余年,庄园也从最初的山腰建至山顶。是一处典型的十七到十八世纪封建堡垒式建筑。它背依邙山,面临洛水,因而有“金龟探水”的美称。
康百万家族,从明代到现代有功名的人物有412位,上自六世祖康绍敬,下至十八世康庭兰,一直富裕了十二代、四百多年。历史上曾有康大勇、康道平、康鸿猷等十多人被称为“康百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清代中期的康应魁。康氏11世康惠的夫人是明朝皇族洛阳福王的女儿。
康氏家族发迹始于贩盐业,明朝时期,康家第六世祖“康绍敬”在地方水陆交通、盐业和税务等方面担任要职,而明代已经允许私人介入贩盐业。到了清朝时期,康氏家族在清廷镇压白莲教之际,通过各种手段取得了长达十年与布匹有关的军需品订单,在这之前康家还垄断了陕西的布市。同时,康氏家族又靠造船业发财、靠土地致富,康家的船行六河(洛河、黄河、运河、泾河、渭河、沂河),后人说康家的船达3000条;他的土地商铺遍及附近鲁、陕、豫三省的八个县达18万亩,在1773年和1847年分别收到了来自清廷和同乡送给的“良田千顷”的牌匾,民间还有“头枕泾阳、西安,脚踏临沂、济南,马跑千里不吃别家草,人行千里尽是康家田”的顺口溜。
晚清时期的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携带光绪于次年逃离北京前往西安,后又返京,路过巩义康店镇时,被称为“豫商第一人”的康家掌柜“康鸿猷”雪中送炭,向清政府捐资一百万银两,慈禧太后一句“没成想,这山沟里还有百万之家。”被广为流传,并赐其为“康百万”的封号,“康百万”成了这个庄园的主人“康氏家族”的统称,因此康家的庄园便成了康百万庄园。
康百万庄园是公元十七、十八世纪华北黄土高原封建堡垒式建筑的代表。它依“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的传统文化选址,靠山筑窑洞,临街建楼房,濒河设码头,据险垒寨墙,建成了一个各成系统、功能齐全、布局谨慎、等级森严的、集农、官、商为一体的大型地主庄园;它的石雕、木雕、砖雕,被誉为中原艺术的奇葩。
康百万庄园保存下来的建筑主要分为寨上住宅区、寨下住宅区、南大院、祠堂区、作坊区、菜园区、龙窝沟、金谷寨、花园、栈房区等十余部分,有33个院落,53座楼房,1300多间房舍和73孔窑洞,总建筑面积达64300平方米,是山西乔家大院的十九倍。
整个庄园可分为19个不同形式的建筑群。庄园北面建有寺沟和张沟两个住宅区,还有康家祠堂、福禄堂、戏楼等。两个住宅区分别有通往洛河渡口和孝义清代渡口的大道。庄园南方则设立有金谷寨、果园和林场。如今保存下来的庭院中,分布在张沟、寺沟区的是明代的楼院,而福禄堂区、龙窝综合住宅区、寨山主宅区、南大院区、栈房区、作坊区、祠堂、饲养、集贤庄、书院、戏楼等则是清代的建筑群。位于正中心位置的庄园主宅区,东边依次排列著作坊区、栈房区、南大院、花园、饲养区、菜园以及观音堂和石牌坊。
今天我们玩的可真高兴!
我能
假如命运凋谢了鲜艳的花瓣,请不要悲伤,因为梦还在;加入挫折折断了成功的翅膀,请不要灰心,因为信念还在;加入困难阻断了前进的道路,请不要丧气,因为自信还在!我们一定能!
是金子总会发光。就如梅花没有牡丹的繁华却有自己的芳香;小草没有大树的挺拔,却自有其绿意;消息没有大海的波涛汹涌,可它有属于自己的涓涓溪流……每个人都有其优势与不足,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相信自己,我能!
如果你是一只善于奔跑的“兔子”,就要发挥自己的天赋,勇敢的奔跑起来,不必去羡慕老虎那锋利的牙齿,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方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每种职业、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综合起来,才有“完美”这个产物。没有什么是万能的,即使现代科技非常发达,无论多高科技的产品,都有其不足。那些原始的、微不足道的事物所具有的优势,高科技产品不一定具备。“我”虽没有他人的亮点,但“我”总有属于自己的闪光处,或许这光芒很微弱,但她却是独特的,所以,我能!
“天上我才必有用”,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有李白般的自信。从我们一无所有地出生到世界上那一刻起,我们在为自己争取大声说“我能!”的权利与机会,在人生的赛场上不断历练、打磨,取之精华,去其糟粕。
诸葛亮不是天生的;比尔盖茨不是从他出生的那一刻便被家喻户晓;玛丽居里不是神在前世就赋予了她有获得诺贝尔奖的能力。他们都好比普通的石子,只是具备些优势罢了,然后经过这个世界的打磨,自己在这个复杂社会吸取精华,最终从尘世里超脱,变成圆润的玉石。与其说是他们自己打造了自己,不如说是这个世界和时代背景打造了他们。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腊梅没有牡丹的繁华却仍芳香;小草没有大树的挺拔仍绿意盎然;小溪没有大海的汹涌气势,却仍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涓涓细流。发挥自己的优势,我能!
相关推荐
-
游云阳山五一节到了,利用回老家看爷爷奶奶的机会,我们一家去攀登那久仰大名的云阳山。云阳山属罗霄山脉,位于茶陵县城郊。据爸爸介绍,云阳虽然没有张家界的神奇,也没有桂林的灵秀,但云阳山号称小南岳,自有引人入胜的地方。传说每年农历的七月,南岳圣帝就会驾临云阳山避暑,位于半山腰的云阳仙和白云仙就是南岳大帝的行宫。每年农历七至九月,周围湘赣数县的善男信女,往往成群结队来云阳仙朝拜,云阳山一时香火鼎盛,人气兴旺。我们一家三人开着车进入了云阳山风景区。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片茂密的森林,我们把车停在山下,手拉着手,一起往上爬。山上的风景很优美,空气新鲜,非常清甜,在这迷人的风景中,我们悠闲的游览着,贪婪的吸着新鲜空气,不由自主的哼着轻快地小调。我们走在蜿蜒的山路上,两旁山坡上郁郁葱葱的树林,在微风中摇摆着枝叶,好像一位美丽的少女在迎风翩翩起舞。路的两边偶尔有水流过,我轻手轻脚的走过去,双手伸进水中,一股清凉般的感觉立刻流进我的心窝里,可舒服了!大概走了2个多小时,我们看到了一个寺庙,这就是传说中的南岳大帝的行宫。走进大厅,一眼望见的是一尊大佛像。大佛坐在椅子上,旁边站着两个小罗汉,仿佛卫兵一样。佛像下摆着香案,香案上烟雾缭绕,远远望去,还真有几分神仙的气派呢!沿着寺庙后面的一条小道,我们小心翼翼地往上爬,终于登上了云阳山顶峰,登高望远,远方美景尽收眼底:云阳山真奇呀,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有的像铁扇公主的芭蕉扇,有的像一条庞大的鲸鱼,还有的像一根顶天立地的柱子……怎么说也说不完;云阳山的山峰可真多呀,数不胜数,不计其数,一座,两座,三座,四座……怎么数也数不完。没有经历过爬山的艰苦历程,是无法体验到登高远眺的那份快乐。登云阳山,让我既经历了登山的艰苦,又让我体会到了一览众山美的感觉。云阳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750字 初一 写景
-
山中寺是一只无忧无虑的小鸟,从小生活在茂密的森林里.这片充满芬芳,充满欢声笑语的土地,对我来说再熟悉不过.早上,迎着朝霞起床;晚上,伴着月光入睡;每天,都过得那样充实,那样美满!快乐--一直陪伴着我......直到这天,一个车队开进了这片美丽的森林.在这些车上下来了许多人,几百人?几千人?我数不清!他们把小草弟弟践踏在脚下.从这以后,我不能再伴着皎洁的月光,安然入睡.每当夜深人静,听到的只是小草弟弟的呻吟.可那些人还不满意,他们的手中多了一把斧头--寒光闪闪,锋利无比.这些人砍死了许多树姐姐.后来,这片森林不再碧绿.每天,迎着我起床的不再是美丽的朝霞,而是同类嘈杂的哀鸣!他们一边飞着一边落泪,不听地问:"我们还能在哪儿安家?"从那以后,我们不再期待明天,而是回忆以前:回忆以前的那片土地,回忆以前那芬芳的气息,回忆以前那欢声笑语!啊--美丽的朝霞;啊--月色如水的夜晚;啊--以前的那片乐土,现在已无处寻觅.与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的人们啊!--你们可知道大自然的报复正一步步向你走近,到你们觉醒的时候啦!与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的人们啊!你们可曾听见我泣血的呼唤?400字 初一 散文
-
山中寺山中寺高耸入云端,建寺山峰中。云雾还迷蒙,不忘再敲钟。50字 初一 抒情
-
山中寺小鸟的呼唤我,是一只无忧无虑的小鸟,从小生活在茂密的森林里.这片充满芬芳,充满欢声笑语的土地,对我来说再熟悉不过.早上,迎着朝霞起床;晚上,伴着月光入睡;每天,都过得那样充实,那样美满!快乐--一直陪伴着我......直到这天,一个车队开进了这片美丽的森林.在这些车上下来了许多人,几百人?几千人?我数不清!他们把小草弟弟践踏在脚下.从这以后,我不能再伴着皎洁的月光,安然入睡.每当夜深人静,听到的只是小草弟弟的呻吟.可那些人还不满意,他们的手中多了一把斧头--寒光闪闪,锋利无比.这些人砍死了许多树姐姐.后来,这片森林不再碧绿.每天,迎着我起床的不再是美丽的朝霞,而是同类嘈杂的哀鸣!他们一边飞着一边落泪,不听地问:"我们还能在哪儿安家?"从那以后,我们不再期待明天,而是回忆以前:回忆以前的那片土地,回忆以前那芬芳的气息,回忆以前那欢声笑语!啊--美丽的朝霞;啊--月色如水的夜晚;啊--以前的那片乐土,现在已无处寻觅.与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的人们啊!--你们可知道大自然的报复正一步步向你走近,到你们觉醒的时候啦!与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的人们啊!你们可曾听见我泣血的呼唤?40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
寒山寺寒山,古寺。我同好友来时,是个午后,阳光温软慵懒。曳曳竹林掩映中,灰黄的土墙,暗沉的红瓦,檐牙高啄的,那是古寺云雾。前有云一阁,后是云雾禅寺。禅寺前,雕刻着不知名古纹的黑色香炉升腾着袅袅烟雾,两边各排红烛狭长的黄焰颤抖在风中,任凭烛台落满蜡泪。黑木的镂门,红漆的圆柱前,清秀的小和尚着灰袍坐在阶上,温慈的老和尚着黄衫立在柱旁。静看灿黄阳光中浮尘涤荡。陌生的面孔,许是许久不来的缘故,我倒莫名惊讶原来寺里也有和尚,这讶异也只是默默按捺在心中。觉着以“和尚”相称失了尊重,带有几分轻佻,又不知如何称呼。旁的阿姨唤的是师父小师父,我却又觉得平添别扭,干脆乖乖闭口不言。直到问起,我才知原来这小师父竟只比我大上一岁而已。眼神飞快地掠过小师父,掠过他剃去毛发的头,几分怅然。他不过比我大上一岁而已。好友喜爱交友,小师父也不是我以为的木讷羞涩,他们倒极快地交谈上了。小师父讲的是他入寺前的生活。小师父从灰袍里掏出手机,给我们看他以前拍的照片。人群环绕的赛场上,那时还留着利落短发的他摆出帅气有力的出拳动作,眉眼弯弯,笑容阳光,自信开朗——那是他一次柔道比赛后留下的照片。“那个时候没想到现在会上山的啊。”小师父说道,表情并无变化,脸上依旧带着灿然大方的笑意,我却觉得他这语气里有失落。照片里,他一身白色柔道服神采奕奕,如今一身灰袍空荡更显得身量消瘦。照片一张张翻过,最后停在一张合照上,两排同龄人的少年穿着统一的白色柔道服,腰间潇洒地系着同色衣带。他指着这张照片轻声说,这是曾经他们队的队员。他说这话时,眉目舒展,眼角眉梢都带着淡淡欢欣,我猜他是想起曾经赛场上训练场上的生活了。小师父对寺里的生活倒谈得极少。我只有大致猜想。偶尔摆弄摆弄手机,不常有下山的机会,诵诵佛经,打扫打扫寺里,平平淡淡地过着。但这只是我的臆想,事实怎样,还要问罢才知。但不过是极短暂的一次偶然遇见罢了。后来空闲再去禅寺,没再见到。我偶然问起好友,是否还记得那个小师父,她似是淡然地微笑,说,毕竟他的生活和我们不一样。我想,尘世间,人群来来往往,庸庸碌碌也罢,没有哪两个人的生活会一样。但相同的是难以捉摸的戏剧性。我们永远不知下一瞬会发生什么,茫然也罢无措也罢,唯一能做的便是珍惜现在,把握现在了。前些天借了本释戒嗔的《戒嗔的白粥馆》。小和尚戒嗔由于家里穷被送上山,开始的日子每天打扫了寺里后便仿佛无事可做了,戒嗔便坐在阶上,安静地看树上偶尔飘落的叶子,那时他是茫然的。释戒嗔是个神秘且智慧的和尚,他通过小和尚戒嗔的生活所见,那些施主的经历和苦恼,讲述禅意的故事,戒嗔也从而掌握这种生活方式。他告诉我生活的禅意要从生活本身中找。我常追问自己是否找到,也常想那位小师父的经历怎样,想他现在如何。而想起最多的是那样一个场景。那天下午,那位老师父并未开口讲一句话,他自始至终只是立在红漆圆柱旁,含笑注视着我们和小师父。直到我们离去,他却开口了。他从容地低声诵起一段佛经。我是知晓的,那段叫做《大悲咒》。我不知他为何唱这首,也不知为何这时唱。也许兴起而歌,也许有什么别的也许。而我唯独知道,当我和好友慢慢走出禅寺,听那诵声盘旋在禅寺上空之时,仿佛有朵白莲,悄绽心头。1200字 初一 记叙文
-
游白马寺山经过了许多天的努力学习,终于迎来了期待已久的清明节。我和我的几个好朋友都决定犒劳一下自己,于是这天,趁着天气晴朗,我们坐上了去白马寺山的公交车。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转眼间就到白马寺山了。车渐渐停稳了,我第一个跳下了车,转身便招呼他们下来。面对着巍峨矗立在晋城市北部的白马寺山,心中的那股按捺不住的心愿,真想今天就实现,那就是:把这座山踩在脚下。我们飞似得朝着那层层叠的石阶奔去。当我正站在楼梯下准备作诗抒情时,那几个校田径队的,早已跑到三段石梯的顶端了。我当然也不甘心,于是一鼓作气,三步并做两步,也爬了上去。站在高处,俯瞰石梯下的游人,心里有一种高人一等的感受。可是,正当我的意洋洋的观望时,同学竟然跟我说:“别嘚瑟了,敢不敢和我打赌,比谁先到那。”他指了指直插云霄的白马寺“后到者请大家吃冰淇淋,怎么样啊?"我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于是本来六个人的登山小队就这样被拆成三人一组的竞赛小队了。我带领的那只队伍从山侧面的斜坡上去,而另一组则直接从山正面的楼梯上去。之所以我为什么要选择这条路,有四个原因:一,和楼梯相比,坡度没有那么陡,比较省力;二,这条路我非常熟悉,一路上有一些卖东西的,容易补充体力,不像楼梯那里。三,这条路因为蜿蜒曲折,所以大部分的路程都可以抄近路,方便快捷。四,如果真的慢了一步,也没有怎么丢脸,因为可以从后面出现,吓他们一个猝不及防。有了这四点,我就可以放心了。我们走了许久,可还是没有看到顶,有的同学都差点想放弃,我作为“首领”,当然要带领他们走向辉煌,于是我对他们说:"难道你们想把自己好不容易存下来的零花钱都被他们吞噬吗?难道你们甘心看着他们讥讽的眼光吗?难道你们愿意成为在班上唯一一个爬不上白马寺山的人吗?回答我!”果然士气大增,齐刷刷的回答道:“不一愿—意!"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我们整个小组的不懈努力,终于成功登顶,并且夺得了冠军。吃着花别人钱买的雪糕,再看着晋城市美丽的城市景观,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这就是成功的喜悦!这次郊游让我意犹未尽,真希望有时间再来一次。800字 六年级 叙事
-
游齐云山今天早上,我还在睡梦中,爸爸对我说:“王泽,今天不是去齐云山吗?还不起来,车子要开走了。”我赶忙穿起衣服,刷好牙,洗好脸,飞快地往车子上跑去。来到车上,同学们和我打招呼。大约七点钟左右,我们出发了。在车子上,导游姐姐和我们有说有笑,说一些今天游玩的地方一些知识。在路上,我看到了青山绿水、农田风光和徽派建筑。天好像和我们开玩笑,一会儿下雨,一会儿天晴。中午的时候,我们来到了中国第一状元县——休宁县,在那里,我们参观了状元博物馆,并合影留恋。吃过午饭,我们就来到了齐云山风景区。只见山不高,但却云雾缭绕。首先,我们乘坐索道上山,坐在缆车里,我的同伴有点害怕,我一点儿也不怕,我低头一看,下面一条小河从山下流过,像一天白白的带子。来到山上,我们看到了紫红色的岩石,绿树青山,山间不时有烟雾飘过,真是人间仙境呀!来到半山腰,我有点累了,爸爸说:“坚持就是胜利。”我鼓起勇气,终于爬到山顶。旁晚,我们又坐缆车下山了,来到山下,天下起倾盆大雨,我们只好坐着车高高兴兴地回家了。今天是我最开心的一天。400字 二年级 叙事
-
游缙云山国庆期间,我和我的同学一起到北碚缙云山游玩。一大清早,我们就来到北碚 ,坐索道上缙云山。山中空气十分清新,不时听到山间小鸟的清脆欢唱。满山的橘树挂满了金黄的橘子,像一盏盏明亮的小灯笼。高大挺拔的松树从我们身边滑过,晶莹剔透的小水珠清晰可见,山间的大雾飘忽不定,时而溜进我们的缆车,时而又消失得无影无踪,像在和我们捉迷藏。我们沿着珍稀植物园蜿蜒的青石板路向狮子峰前进。登上狮子峰,一头雄师俯卧竣岭,雄师全身披着黄色的皮毛,像穿了一件黄金铠甲,一棵硕大的头高傲地抬者,像是在仰天长啸,俨如一头高大威猛的狮子王。狮子王背后屹立着太虚台,站在太虚台上,我仿佛看见仙风道骨的太虚道长手持羽毛掸子向上天乞求平安。我们用手中的照相机,留下了这些美不胜收的景色。300字 四年级 叙事
-
游云山公园今天陈老师打算要带我们去云山公园玩,让我们好好锻炼身体,学好游记作文。下午三点四十,我们写好《吃西瓜》的作文后,我们就从金辉花园出发,穿过云川公园,越过公路,大约十分钟就到了云山公园山脚下。到了山脚下,看上去,那好像真个是山峦苍翠,气势磅礴。我们走了63个阶梯后,就看见一个古色古香的四角凉亭。四角凉亭有块功德碑。碑文最下端的小楷字如群蚁排衙般地刻着:坎市云山公园筹委建于1998年1月8日立。(语言或心情)我们沿着石阶梯向上攀登。这石板路道旁松柏绿依依,芦苇毛茸茸。地上全是撒落的松针、树叶。我们大概又登了四百多个阶梯,吴健洲气喘吁吁地说:“要不,老师,要不然先奖济公丹给我们吧!”“到半山腰再奖励!”我们只好继续登山。突然我们视野宽阔了,原来我们快到山顶了!我们站在石阶上,边吃济公丹,边俯瞰坎市镇的美景:一排排整齐的套房,一座座方形土楼,还有火电厂直立的烟囱,那方田碧野,那远处的绵延山脉……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大约过了半个小时,我们终于登上山顶。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一个雄伟壮观的院士亭。六根柱子出亭就如六根粗大的毛笔组成攒尖,并出亭盖。亭的六角并不翘起,用木板封檐口。站在院士亭往右看,是一块二米来高的院士亭碑文——《院士亭记》。它是坎市镇党委书记邱定锋、镇长范乔棠为院士亭写的碑文:“……愿我坎市学子,独留诗书在,千载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承前启后,锲而不舍,钻研学问,立功立德,扬我中华,爱我家乡。”院士亭不远处,有块上百平方的草地,草地上立着3个单双杠和一根10来米长的爬竿。这可是我们锻炼的好地方。看着浩权轻松自在地在双杠上面“飞来荡去”,其他同学也跃跃欲试,想去爬双杠。我迫不及待地爬双杠了。只见我双手一撑,右腿一跨,来了一个“骑马式”坐在双杠上。接着我们又去爬竿,卢敏捷得真像个猴子。在山上大约玩了半个小时,我们来到小溪背的半山腰的云山寺。我们好奇地进了云山寺大门,只见香烟缭绕,一屋威严。你看,寺内有大雄宝殿、关帝群殿、十八罗汉塑像。听说这些经费来源全是群众资助的。我们怀着虔诚的心对佛像拜了拜,祝我学习进步,爸爸妈妈身体健康!五点十分,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云山公园。今天我玩得真开心啊!800字 六年级 叙事
-
游云篆山在那愉快的“五一”劳动节放假的7天里,星期三,我和父母去云篆山一游。上午,我和家人从鱼洞乘车去云篆山,一路上,弯弯曲曲的小路阻挡着我们,但这辆车的司机技术高超,什么弯路也无法阻止他。在路的两旁,栽着一棵棵树木。它们正迎接着我们呢。到了云篆山,我们走下车,就看到了大门前有两座石狮子,它们就像红军战士一样精神,仿佛又像商店里的保安严密地盯着每一位游客。在大门后面是一片茂密的树林,树林上方有一座高高的古塔。我们走进大门,大门后面是数百个阶梯,阶梯旁有人工栽培的树木,他们是那么挺拔、那么强壮。我们走上阶梯,阶梯一旁流着小溪,溪水又清又净,像是仙水。原来,这些水是前方用石头雕刻的神仙的宝瓶里流出来的。我们走进山门后,首先来到那座古塔。我快速地跑上石梯,迫不及待地登上塔顶。往远处望,啊!鱼洞城街道上,一个人影都看不见,高楼大厦只有我的手掌那么大,多高的云篆山呀!塔下像月牙儿似的梯田展现眼前,一片绿油油的春色,万物生机盎然,我感慨万千。不一会,我们又来到另一个地方,那里竟然有碰碰车,我高兴极了,急忙叫爸爸买票,我痛痛快快地玩了个够。直玩到中午,我的肚皮饿得呱呱叫,这才依依不舍的下了山。我家乡的云篆山是那么高,那么美,听妈妈讲: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名山美景还多呢!我为我是中国人而骄傲自豪!500字 五年级 叙事
-
寒山寺之游今天,我们一家三口去苏州城玩。路上,爸爸边开车边说:“哎,我带你们去寒山寺吧,体会体会‘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我欢呼:“哦耶!老爸万岁!这不就是和课本第三课诗人张继写的枫桥夜泊有所关联的寒山寺吗?去体会诗情画意!哒哒哒……”下一秒,我自动转化为“古诗模式”,不停背诵那首《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背诗为了打发时间,没想到,背了九遍就到了。好了,闲话少说,真正的寒山寺之游马上开始!第一站,华夏诗碑。我们来到华夏诗碑,诗碑正面刻着《金刚般若阿波罗密通心经》,反面刻着人人皆知的《枫桥夜泊》。诗碑上刻着很多石雕,有猴子、布谷鸟、火焰、太阳、祥云、藤蔓等图案。其中,龙雕最多。我想:能在自己物品画上、(刻上、绣上)祥龙图案的,都是有地位有钱财的大地主大皇帝,这块碑是皇帝立的吧?转念一想,不对,皇帝每天有那么多国家大事要处理,哪有时间去立个诗碑?莫非,寺院的方丈、和尚去请示皇帝,皇帝又和他们想到一块去了,才立了这块碑?算了,回家再请教百度先生吧!想到这儿,我把思路截了,冲到碑下,抢个好位置,让老妈拍照留念。我们可是资深的“拍拍一族”哦!第二站,大钟苑。走进大中苑,看见一口重108吨的法华钟。钟身遍布各种经文。大钟上面有一个木制巨台,台上趴着一只石狮子,它的大眼睛瞪着我,像是要把我融化成一堆软乎乎的雪。把视线往下移,法华钟旁有一根横挂的圆木,旁边有一个寺院管理员。她大声叫:“谁要敲钟啊?交钱再敲!……”一位伯伯掏出几张钞票,交给管理员,不分青红皂白就抱起木头在空中摇两下,“咚!……”余音袅袅。咚!一阵闷响——撞门上了。前一声响有悠扬的回音,让人想到古老历史;后一声响,不禁让人联想:一个人背着一袋土豆,站在屋顶上,做个深呼吸,咚!土豆袋子掉了。第三站,寒山寺。如果不想领略此处风光,请换乘枫桥号列车,前往枫桥景区。走入幽静古朴的寒山寺,沿着曲折的长廊走走,墙上挂着六七个画筐,画框里有古诗《枫桥夜泊》的多种写法。有龙飞凤舞的毛笔字,清秀美观的小楷字,也有歪歪扭扭的坂桥体,老重复古的繁体字。还有……众多字体中,总会有一种你喜欢的。据说,寒山寺始建于梁天监年间,初名“妙利普名塔院”,因唐代高僧寒山子曾驻锡于此地,故名寒山寺。又因张继一首《枫桥夜泊》之诗,而使寒山寺天下闻名。寒山寺108吨法华钟、中华第一大诗碑,已成功申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纪录,并对外开放,为千年古刹增加新的亮点。第四站:罗汉庭院。本站亮点:一二三四五六七,数呀数呀数罗汉!进罗汉庭前,爸爸告诉我,这门槛千万不能踩,踩门槛是对神灵的不敬,必须跨过去。我跨过门槛,哇!500尊罗汉整整齐齐地摆在倒c形的玻璃柜里,旁边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数罗汉方法:一、找一尊有缘的罗汉。我乱找一尊,第492尊吧。二、从那尊罗汉起数,数到本人的虚岁数就停。我九虚岁。492、493……499、500 。我仔细一看,啊啊啊啊啊!第500尊罗汉是唐僧唐三藏哎!算了吧,不告诉老爸结果,说出来吓死人。第五站:乡村小道。寒山寺之游最后一站,请做好下车准备。我不由自主的逛起小摊。忽然,我看见一套袖珍小茶具,茶盘长宽都是七厘米,茶壶小得像橡皮,茶杯更不用说,才一厘米大小。我央求妈妈买一套给我,妈妈爽快的答应了。我选了荷花图案的,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此次寒山寺之游结束了,我真是意犹未尽,还想在这如诗如画的寒山寺里再逛几遍呀!点评: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文章有详有略,言之有序,内容生动具体,不失为一篇佳作。1200字以上 高三 记叙文
-
寒山寺一直以为寒山寺只是烧香念佛的去处,好像不怎么引起关注,没曾想自从今年五月真去了寒山寺以后,才知道寒山寺里还有那么多的幽深和玄妙。寒山寺位于苏州城西古运河畔枫桥古镇,始建于南朝萧梁代天监年间,原名“妙利普明塔院”。唐代贞观年间改名为寒山寺,成为吴中名刹。我们一行从下榻的酒店出发,边说边走不一会来到了寒山寺。来到寒山寺景区,我们首先看到的是那两个镌刻在奇石之上的“和”“合”二字,单从字面上看,合,应是不违背,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相应或相符;和,应是相安,谐调和谐,和气的意思,教育后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讲究个度,要顺应自然发展的规律,不要逆流而上。观罢合,和二字,我们来到了大雄宝殿。寒山寺正殿,面宽五间,进深四间。单檐歇山顶,飞甍崇脊,据角舒展。露台中央设有炉台铜鼎,鼎的正面铸着“一本正经”,背面有“百炼成钢”字样。这里包含着一个宗教传说:有一次中国的僧人和道士起了纷争,较量看谁的经典耐得住火烧。佛徒将《金刚经》放入铜鼎火中,经书安然无损。为了颂赞这段往事,就在鼎上刻此八字以资纪念。殿宇门桅上高悬“大雄宝殿”匾额,殿内庭柱上悬挂着赵朴初居士撰书的楹联:“千余年佛土庄严,姑苏城外寒山寺;百八杵人心警悟,阎浮夜半海潮音。”高大的须弥座用汉白玉雕琢砌筑,晶莹洁白。座上安奉释迎牟尼佛金身佛像,慈眉善目,神态安详。两侧靠墙供奉着明代成化年间铸造的十八尊精铁鎏金罗汉像,乃由佛教圣地五台山移置于此。佛像背后与别处寺庙不同,供奉着唐代寒山、拾得的石刻画像,而不是海岛观音。画像出自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罗聘之手,用笔大胆粗犷、线条流畅。图中寒山右手指地,谈笑风生;拾得袒胸露腹,欢愉静听。两人都是披头散发,憨态可掏。寒山寺里比较有特色的是寒拾殿。此殿位于藏经楼内,楼的屋脊上雕饰着《西游记》人物故事,是唐僧师徒自西天取得真经而归的形象,主题与藏经楼的含义十分贴切。寒山、拾得二人的塑像就立于殿中。寒山执一荷枝,拾得捧一净瓶,披衣袒胸,作嬉笑逗乐状,显得喜庆活泼。殿内左右壁嵌有南宋书法家张即之所书《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共二十七石。这部《金刚经》是他为追荐亡父而书,苍劲古拙,透出英武刚烈之气。后面还有董其昌、毕懋康、林则徐、俞樾等人的题跋共十一石,神采纷呈,各有千秋。在藏经楼南侧,有一座六角形重檐亭阁,这就是以“夜半钟声”闻名遐迩的钟楼。现今寒山寺里的古钟已非张继诗中所提及的那口唐钟了。甚至明代嘉靖年间补铸的大钟也已不知下落。一说当时“遇倭变”,销熔改铸成大炮;一说已流入日本,如康有为诗云:“钟声已渡海云东,冷尽寒山古寺枫。”为此日本国内还曾大力搜寻,但徒劳无功,遂留下千古之谜。在江南古刹寒山寺的碑廊里,有一块石碑上面镌着唐代大诗人张继那首脍炙人口的《枫桥夜泊》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块由清末著名学者俞樾书写的诗碑,已成为寒山寺的镇寺之宝。自《枫桥夜泊》问世,历代文人墨客为寒山寺刻石刻碑者不乏其人。据《寒山寺志》载,《枫桥夜泊》诗的第一块诗碑,为宋代王硅所书。此碑因屡经战乱,寒山寺多次被焚而不存。至明代重修寒山寺时,画家文征明为寒山寺重写了《枫桥夜泊》诗,刻于石上,这是第二块《枫桥夜泊》诗碑。此后,寒山寺又数遇大火,文征明手书的诗碑亦漫漶于荒草瓦砾之间,现在嵌于寒山寺碑廊壁间的文徵明文征明所书残碑,仅存“霜、啼、姑、苏”等数字而已。清末光绪三十二年,江苏巡抚陈夔龙重修寒山寺时,有感于沧桑变迁,古碑不存,便请俞樾手书了这第三块《枫桥夜泊》石碑。其时,俞樾虽已八十六岁高龄,仍以其饱满的情怀,稳重的章法,浑圆的笔意,挥洒淋漓,一气呵成。俞樾作书后数十天,便倏然长逝了。以为寒山寺的出名源于唐朝诗人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其实,我以为寒山寺的出名应该归功于和合二僧,也就是寒山和拾得,这里有一个关于他们两个人的很美丽的故事。相传唐太宗贞观年间有两个年轻人,一名寒山,一名拾得,他们从小就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寒山父母为他与邻村的姑娘定了一门亲事。然而,姑娘却早已与拾得互生爱意。一个偶然的机会,寒山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他左右为难,经过一番思考,他决定成全拾得的婚事,自己则毅然离开家乡,独自去苏州出家修行了。十天半月过去了,拾得没有看见过寒山,感到十分奇怪。一天,他信步来到寒山的家中,只见门上插有一封留给他的书信,看罢书信,拾得知道了寒山出走的原委,深感对不起寒山,决定离开姑娘,动身前往苏州寻觅寒山,皈依佛门;经过千山万水,拾得在苏州城外找到了寒山,而手中的那支荷花依然那样鲜艳芬芳,光彩夺目。寒山见拾得到来,心里高兴极了,急忙用双手捧着盛有素斋的篦盒,迎接拾得,俩人会心地相视而笑。现在寒山寺存有一方碑石,上刻“和合二仙”图案,就是这两位好朋友久别重逢时的情景。由于“和合”思想深得人心,加上张继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的广为流传,所以尽管后来在宋朝时,曾将寺名重新改为“普明禅院”,但人们仍习惯地称它为“寒山寺”。从元末至清末,寒山寺曾五次惨遭次劫,但事后总能复建,足见寒山寺在历代人们心中的地位。而且直到现在,寒山寺供奉的佛像仍是寒山、拾得,可见由他俩首倡的“和合”思想已在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寒山和拾得同在寒山寺修行,在修行的过程中,他们两个相互鼓励相互鞭策,潜心修行,终于都成正果,眼看老主持年龄越来越大,想在他们两人中选一人住持寺里的工作,可两人的票一样多,主持只有一人,正在老住持为难之时,拾得乘一叶木舟漂洋过海到了日本,在日本拾得修建了拾得寺,将和合的思想发扬光大。寒山则做了寺里的住持,寒山和拾得在事业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并为后世传颂。如果当初寒山和拾得两人极力相争的话,老住持也不会在他们两人中选择接班人了。舍得,是一种理智,是一种豁达。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生活总是与他人紧密相联的,人与人之间互相配合,相互协作,才能创造出美好的生活。一个人如果自私自利,只顾自己,不顾社会,不顾他人,这个人是不可能在社会上立足的。自古以来,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对自私自利者都是嗤之以鼻,令人侧目;而那些舍弃一己之利,处处为他人、为集体着想的人,却能始终得到人们的欢迎和敬仰。俗话说:不行春风,难得秋雨,是啊,只有用自己的真诚的付出才能换得别人对你的信任和支持。舍得既是一种处世的哲学,也是一种做人做事的艺术。舍得,舍得,有舍才能有德,凡是大善之人都能舍,凡是大智之人都敢舍,有舍有得,不舍不得,一直想着得,想着接受,想着坐享其成的人阎罗王让他投胎做了乞丐,过着天天受人施舍的日子,另一个想着给予,想着处处帮助别人的人投胎做了富翁,专门行布施,把钱财赈济给穷人。人世间,其实不管贫富,如果一味的贪图拥有,即使有钱,也是富有的穷人;一个人虽然物质贫乏,但他乐于给人、助人,在精神上就是富有的。1200字以上 高中 写景
-
寒山寺作文寒山寺作文700字(一)寒山问:“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置乎?”拾得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这一问一答,清简了多少红尘琐事。若饮食男女能做到此,世间少了多少纷争。据说寒山是隋朝王室杨氏后人,隋朝灭亡,苟延在盛唐,只因相貌缺陷而屡试不第。顶着遗老的帽子,满腹才学无人问津。后机缘巧合遁入空门,从西京流亡到江南,礼佛侍经,再无心仕途。看淡了出身,丢掉了红尘,置身于重岩,只有飞鸟经过的白云缭绕的所在,从此晨钟暮鼓,做百岁僧人。拾得,是天台山高僧森林中拾到的婴儿,因怜悯带回寺庙抚养,后与寒山结为莫逆之交,一生向佛,被后人称为和合二仙。这些简要的介绍来自许多年前父亲的故事中,曾经居住在乡村的多少个夜晚,父亲的一个个传神的故事伴随着我成长,寒山与拾得是其中的一个。今日进入因寒山拾得得名的姑苏寒山寺,父亲的故事情节又活泛起来,二三十年了,未曾褪色。我在想父亲居于乡野,未曾进入学堂,他如何知晓呢!我不得而知,即便我问,父亲也便是淡然一笑,似乎许多故事天生嵌入在他脑海中一样。唐朝的某一个夜晚,诗人张继夜宿枫桥,夜半听寒山寺的钟声,寒霜漫天的秋夜,家国忧思随秋霜弥漫开来,后寒山寺因张继的诗而闻名,而后人读着这首诗,也许体会不到诗人的忧愁,更多的却是对姑苏城外这座寺庙的向往与臆测,到底它的钟声有着什么样的魔力,让羁旅的人写出这首名垂千古的诗篇。早秋的清晨,来到寒山寺,走过寒拾殿,看和合二仙的雕塑,双手合十跪拜,心得一缕安宁,替父母祈求平安,告诉父亲我在寒拾殿重温了孩童时代你给我讲述的故事。在空旷的寺院里随意漫步,来到闻钟亭下听寺院的钟声,据说寺庙的钟声以108次为吉利数字,一年有12个月,一年有24个节气,一年有72候(一年360天,5天为一候),把这些数字加起来刚好108。敲满108次意味一年烦恼尽消,尽善尽美。浑厚的钟声,多么美好的寓意,这便是佛家宁神之境吧。坐在亭内,看婆娑树影,听钟声,听风吹过的声音,游客渐多的时候,抽身离开,拾得宁静清晨、宁静一隅的安宁,再走入市井,过尘世人生。寒山寺作文700字(二)今年的国庆节加中秋节一共有八天,听说是近几年来最长的黄金周。为了丰富国庆期间的快乐生活,爸爸妈妈很早就计划了,准备带我出去玩玩,看看外面的世界,让我见识广大些,对以后的学习生活有好处。五号一大早,爸爸妈妈带我还有大伯一家人开车出发了,此行目的地是苏州寒山寺。我们快速在行驶在高速路上,只见路上的车辆真多啊,象是一只只蚂蚁在路上行走,密密麻麻的,看到这么多车子,我就问爸爸“他们也都是出来玩的吗?”爸爸告诉我:“对呀,国庆期间大家都想趁这个时候出来旅游一下”。一路上,我和大伯家哥哥有说有笑,到吃午饭时间了,爸爸和大伯进了一个服务区,我们一看,人太多了,我们想吃饭,但吃饭的人排成了很长很长的队。大家一商量还是吃方便面吧,节省时间。于是,爸爸买来方便面,在水不开的情况下泡吃了,没办法,人太多,等也不是办法,只好将就了。到了苏州后,我们在一导游的陪伴下来到了“寒山寺”,一到这我们就听见隐隐约约的钟声。进去后,在导游阿姨的带领下,我们一边聆听阿姨讲解一边欣赏着来来往往游客的背影或人头这一“美景”,人实在是太多,尽管如此,但人们还是专心地拿起手机、相机拍照留念。只见到处都有描写寒山寺的诗句,其中最熟悉的就是那首 枫桥夜泊 了,“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孤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确,寒山寺的环境、钟声等在诗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我喜欢写字,特意让爸爸给我在那些名字名画前照片留了影。此次游玩给我的感受有:一是感觉中国发展了,高速公路四通八达、高架桥上下穿梭、各种小汽车满街都是;二是寒山寺幽雅、古老,赋有诗情画意,特别是那隐隐约约的钟声,让人心旷神怡,留恋往返。三是为祖国有这么好大好河山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寒山寺作文700字(三)“夜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我非常喜欢这首古诗,它的意境幽远,读后余音绕梁,仿佛把你带到了一座依山傍水巧夺天工的千年古寺。这不,五一放长假期间,我们一家人兴致勃勃地游览了苏州的名胜古迹。啊!山下小桥流水,河流绕堤,花木扶疏,香气怡人。多美的江南水乡啊!寒山寺佛法远扬驰名中外,寺内晨钟暮鼓朝夕不断,来自世界各地的香客更是络绎不绝。站在寺内放眼望去,寒山寺苍松翠柏枫叶如丹,丽日下古寺飞檐斗拱梁柱涂金,更显得金碧辉煌令人心驰神往!寺内假山气势磅礴,经过叠石名家的精巧构思匠心独运,更显得玲珑俊秀。洞壑盘旋像一座曲折迷离的大迷宫。漫步其间古寺庭院幽深园林清雅,绿瓦红墙布局甚是巧妙。难怪人们赞誉苏州“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暮春时节,天高云淡,山下绿水如带。深夜之时,清风徐来,飘送着悠远的古寺钟声,在精巧的石桌旁静静地坐下来,要上一壶最好的碧螺春,一边品茗一边体会着中国传统文化带给你的悠悠意境,才真的懂了中华文明意义之所在!浪漫苏州,苏州浪漫,五一不枉此行。再见,苏州!寒山寺作文700字(四)“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朝诗人张继的这首千年绝唱使寒山寺中外闻名。可作为苏州人我却一直没去过,今天,我终于来到了寒山寺,圆了自己的一个梦。漫步在寺院里,外公告诉我,寒山寺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原来叫做“妙利普明塔院”,唐代时有一个叫做寒山的高僧主持过此寺,因此又命名为寒山寺。这位叫做寒山的高僧还写过一首有趣的诗—— 杳杳寒山道 ,每句话都是AABCD式的,读起来很顺口: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淅淅风吹雨,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寒山寺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桥、一塔、一碑和一钟。“一桥”中的桥是江村桥,桥不长,拱立在寒山寺门口的小河之上。一千多年前,张继或许就坐着小船从这座小桥下穿过。不过,我没有来得及看到枫桥。现在的河边没有了枫树,而且水一点也不清,脏兮兮的,张继再来的话肯定写不出诗了。“一塔”里的塔叫“普明宝塔”,一共五层,可是只开放到两层,其他都被锁住了。爬上二楼放眼远眺,寒山寺历历在目。我还看见有的人拿出硬币,往对面的屋檐上抛,扔中了并且不掉下来就算运气好。“一碑”是院内的一座大诗碑,高16米。上面刻着张继写的 枫桥夜泊 ,字是清代大学者俞樾题写的。这块碑据说是世界上最大的诗碑,在吉尼斯记录上榜上有名哦。我这里隆重推出的是“一钟”。这口钟称得上是宇宙中最大的的佛钟了。高有8米,重量是——这个数字说出来简直吓人——108吨,有3600个我重呢!钟上还刻着7万字的经文,也不知是谁刻的,有那么好的精力。钟声浑厚悠扬,非常好听,我还没进寺时就已经听到了。敲这么大的钟一定要有很大的力气才行吧。寒山寺虽然不大,但绿树掩映、古意盎然。走在寒山寺里,总是能想起张继,想起他写的 枫桥夜泊 。如果没有这首诗,也许就不会有今天的寒山寺,一首诗居然可以让一座寺庙流传至今,诗歌的魅力可真是神奇啊。明代诗人高启的一首诗写出了我的心声——“画桥一百映江城,诗里枫桥独有名。几度经过忆张继,乌啼月落又钟声。”寒山寺作文700字(五)“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其实,诗人本无意,读者却有心。自这一首 枫桥夜泊 之后,“寒山寺”之名便被默默地铭记于人们心中。听同学说,很多人以为:苏州城外有座山叫寒山,寒山上有座古寺就叫寒山寺了。寺里的钟声非常宏亮,传到江中客船上诗人的耳中……殊不知,这么多人竟然犯了一个同样的错误苏州城外没有寒山,寒山寺当然不是寒山上的寺。另外,苏州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园林。苏州园林总共有一百多处。每个园林都集中体现了江南水乡的美,它的神采就是古老苏州城的神采。它的每一处景物都精巧到了极点。平静、自然、别致、和谐。慨叹能工巧匠的智慧,一切都安排地井井有条。本来毫无特色的一小块土地,经过他们的细心设计,竟变成了人间奇景:如人所愿,又出乎意料,宛如置身于真正的自然。没有刻意的华丽的装饰,只有古朴的雅致的美,仿佛江南的小家碧玉。话说苏州园林,不得不说说拙政园,走进拙政园的大门,再焦躁的心也会归于平静的。在这里,远景与近景遥相呼应,园内景色与园外景色和谐统一。让人“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现代人真有福气,这些原先的“私家财产”却成了现在人们共同享受的珍宝,我们不如说“美景面前,人人平等”。当我还沉浸在苏州的悠久历史中,使我了解到了这样一个苏州平静、古朴、雅致,一个具有江南特色的古城,在勤劳的苏州人民的努力下,它又富有时代气息。它深深地吸引了我。我也常常在睡梦中见到它。1200字以上 叙事
-
寒山寺范文各位游客:说起寒山寺,大家都会想起唐代诗人张继写的《枫桥夜泊》诗:“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是当年张继进京考试名落孙山,归途中夜泊枫桥,写下的千古绝唱。寒山寺的钟声使他消除了烦恼,继续寒窗苦读,后来再次赴京应试,终于得中了进士。因而,苏州寒山寺的钟声能消除人们心中的烦恼,启迪心灵的智慧,寄托幸福的期望,给您带来美好吉祥的预兆。下面请大家跟我一起前往寒山寺游览。寒山寺景区拥有"古寺、古桥、古关、古镇、古运河"供游人游览。古寺,指寒山寺。古关,指大运河和上塘河交汇处的铁铃关,建于公元1557年,为明代抗击倭寇的关隘,城楼雄伟。古桥,指寒山寺西侧大运河上的江村桥和枫桥,诗人张继名句"江枫渔火对愁眠"中的江枫,就指这两座桥。古镇,就是寒山寺所在的枫桥镇,粉墙黛瓦的民居,鳞次栉比的商店、茶馆、书场,一派姑苏水乡风光。古运河,指寒山寺旁的京杭大运河。大运河从北京到杭州全长1794公里,是公元605至610年间隋炀帝时开凿的。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物资和文化交流,也给苏州的经济带来了繁荣。寒山别院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去处。它终年绿满视野,苍松、翠竹、桂花、樱花、腊梅、草坪与落月池、映月亭、愁眠坡、寒山桥、听钟坪、觅诗廊等景物交相映辉。在一小匠上,有座雅致的松茂亭,内立一块依照我国革命先驱、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手书《枫桥夜泊》诗碑。李大钊同志的这件墨宝写于1919年,原件珍藏于中国革命博物馆,于1993年立碑于此,为寒山寺景区增添了光彩。寒山寺内还珍藏着宋代的、明代的、清代的、民国年间的以及现代文人学者写的枫桥夜泊诗碑。寒山寺山门就要到了。前面的那座石拱圈古桥就是江村桥,桥堍与山门之间那垛黄墙称照壁,墙上"寒山寺"三个大字为浙江东湖名土陶浚宣所写,古朴苍劲。建议大家在此留影。请看,寒山寺的山门,即大门,是朝西的。说起这门的朝向,有它的来历。苏州孔庙里有块刻于1229年的苏州地图,名叫《平江图》,因为宋代苏州称为平江府,图上的寒山寺庙门就已经是朝西的了。另外,《寒山寺志》也明文写到:"寺院呈长方形,四周培垣峻起,山门西向。"为何朝西?德高望重的寒山寺老方丈性空法师曾指点迷津,说过四个字:"因地制宜"。隋代开的大运河,至唐宋之际日益繁忙;苏州是水乡,庙门朝西靠河边,便于路过的商贾、船民、农民、信徒乘船来此朝拜进香。再者,人们熟知唐玄类西天取经的故事,西是佛祖居住地,西方又称极乐世界,光明圣洁,无一切烦恼,庙门朝西也表示崇敬向往佛国圣地,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另外,按照五行学说,水能克火。历代寺僧以大运河的水来克火,所以历史上寒山寺曾太平了几百年。然而,和尚的苦心仍逃不脱人间灾难。元未遭战火;明代两次火灾;清代也是两次,其中一次是战火,烧毁了这座古寺。现在的寒山寺是清光绪三十二年,即1906年重建的。寒山寺的唐朝张继诗碑,始于北宋翰林学士、珣国公王珪(1019~1085年),早已失传。令人欣慰的是,由于苏州佛教界、文化界的刻意恢复,四处寻觅王珪墨宝,我国台湾博斯年图书馆无偿惠赠三千余字的王珪手迹资料--王珪写的一块宋碑的拓片。然后,依王珪之原字或字体,苏州碑刻博物馆于1996年重刻了王珪书写的《枫桥夜泊》诗碑。现立于塔旁。第二块碑为明代诗、书、画"三绝"的巨匠文征明所写,因寺失火,已成残碑,虽剩下不到十字,但笔迹流畅秀劲。现展示于碑廊墙内。第三块碑保存完好,为清代俞樾所书,碑之拓片流传甚广,极为公众称颂。陈列在碑廊。第四块碑为民国年间的国史馆馆长、与张继同名同姓的河北沧州人张继所书,不幸的是他于1947年12月14日书写,第二天便猝然逝世。这块堪称绝笔的诗碑保存较好,近年才陈列在普明塔院内。这位沧州张继先生手书的《枫桥夜泊》诗原件,保存在台湾中国国民党中央史馆。海峡两岸汪辜会谈时,话及情谊,多次提及这一墨迹,成为佳话。真是:古今两张继,往事越干年,同赞寒山寺,游人皆称奇。第五块碑,就是1993年刻成,立在寒山别院内松亭中的李大钊先生写的诗碑。刚才我们已先睹为快。第六块碑立在碑廊墙内,为大画家刘海粟86岁时所写,1995年春揭幕,也是盛事一桩。《枫桥夜泊》诗碑千年来均出自名人之手,是寒山寺悠久文化历史的反映,加上佛教文化,说明文化是它名扬天下的根本。至此,可以这样说:诗碑书法异彩纷呈,四海游人大饱眼福。鉴真像对面供奉的是日本高僧空海。公元804元,他随日本遣唐使来华,阴历十一月廿二日抵苏州,廿三日乘船到枫桥参拜寒山寺,最后到达唐京城长安学习佛学、诗文、绘画等,三年后回国成为日本真言宗密教创始人,被誉为"日本的鉴真大师"。852年去世,日本天皇追赐"弘法大师"谥号。讲解到此结束。愿寒山寺的悠久文化历史、迷人的钟声传播友情,给各位带来福音。谢谢大家。1200字以上
-
云际寺感花闲游岢岚县云际寺,在台阶前的枯草间,看见一截桃花的残枝遗弃在那里。弯腰捡起来,那瘦小粉嫩的花朵和花苞就在风中颤抖,我生了惜花的心,想作一个护花的人,不舍地持在手中。寺院并不大,在山顶的最高处。寺内没有纷杂的乱象,干净清整。时而有轻微的铃音传过来,让人陶然自得。一米多高的红墙上覆盖着橙黄的瓦顶,各种面孔的瓦磴上留有小孔。我将花枝插在一个小孔里,凝神看着弱不经风的花束。这惹人怜爱的花,孤零零地摇晃着,我四周观看,见寺院内除了几株松树外,就只有这命运多舛的花了。它原本和母亲姊妹们在一起,璀璨绚烂地绽放着,洋溢着热情和笑脸。它们在美丽的梦中约定,明年再盛开,生育结果,但这一切都成为梦幻泡影了。它哭泣着,似乎认定这是上天的安排,红花命薄。不解花意的人,顷刻间酿造了一场无人理解的悲剧。那棵花树残疾了,无法手术疗伤,只有这徐徐的凉风安慰着它,让它忘记身体的疼痛,淡忘这不期而遇的灾难性创伤。而眼前这即将殒命的花,在空旷的天地间瑟瑟发抖。它无法接受目前的现实,但它又无可奈何地面对着。离开云际寺,我不忍心将它弃下,遂握在手中徐徐下山。背后传来咚咚钟声,这钟声是在为花送行吗?或者是在默默为花感伤祈祷?微风拂动着,失去生命根源的花,越显枯萎的败象。我不知道将它安顿何处,忧心忡忡。前头不远处几缕水花肆意喷射着,路面水渍渍的,眼睛为之一亮。但这行人常来常往的地方,怎好让残花安居呢?听说往前有圣水神泉,心下喜悦,我的花,终于可以躲避喧嚷的骚扰了。左侧是陡峭的石壁,而路两边的杨柳,已经依依动人了。车子停下来,将残花小心翼翼地取下来,看到不远处潺潺流动的泉水,迫不及待地飞跑过去。眼前的水流并不清澈,混合着泥土,从远处淌过来。但这已经让我欣喜不已了,我试图将花枝那么顺手一插,就让灼灼的光景膨胀开来。这泥土,是那么的细匀,但却插不到底。我将花枝插在泥里面,水流不时可以轻吻它。但风这么吹着,它东倒西歪地摇晃。我蹲在那里放心不下。这委屈的花,我终于为你找了一个僻静处,让你静静地活着。虽然很少有人到来,但前世今生,总有欣赏你的人儿都来,倾听你辛酸的故事。我,不就是一个吗?并且是第一个。我欣赏你的美,愿意天长地久地念着你,记挂你。它在风中摆动着,泥土似乎收束不住它的肢体。唉,我想,即便是这样存活下去,等到明年长大了,竟还是一棵风中的小桃树啊!这一年中的孤独和寂寞,你可以承受的了么?我不愿意让它再受那痛苦,索性拔起来,持在手中,静静地观赏着。我不明白,为什么生命总是这么脆弱和容易凋谢?许许多多的人都在赏花,但谁又真正愿意留住它?否则怎么会让它一命呜呼呢?想起词人的“花自飘零水自流”,来到水边,总算是为花寻得了安妥的结局。这束花,粉嫩粉嫩的,如同淡妆的小家碧玉,轻巧可爱的模样。它不妖娆,不艳丽,属于低调的一类。它的殒命,让我惋惜不已、黯然神伤。落英缤纷,飞花逐水,宣告春天的谢幕。这可人的花,不待春尽,却早早地牺牲了。花的心思,我体谅的深。花的心,在流水中寄托和深藏,我将它交付给水,才算是了却了莫大的心事。水带走了花,我心妥帖,也旷达。花的心思,我体谅的深。花的心,在流水中寄托和深藏,我将它交付给水,才算是了却了莫大的心事。(作者自评)本文作者:王卫科1200字以上 高三 散文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