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的伤1200字以上

一辈子的伤

1200字以上 初一 散文

一辈子的伤

作者严忠贵

一晃多少年了

那个夏天的夜晚

我站在饭馆门口

昏黄的街灯下

你的身影出现在我的惊愕里

然后在我呆呆的注视下

消失在夜幕的深处

当时我知道你看见了我

而冷冷的怨恨的不予理睬

无数次回想那个铭记终生的画面

分明感觉你是含着泪的

神情楚楚可怜身影孤独

我恨当年的自己怯弱

怎么不敢上前半步

更恨当年的自己残忍

连打个招呼也吝啬

如今还恨当年的自己虚伪

用冠冕堂皇的道德宽慰自己

而后再也没见过你的容颜

只是过了若干年

我的孩子都已蹒跚学步了

才听说你当年曾卧床几个月

内心的伤口难以愈合

才听说你被一些所谓的朋友冷嘲热讽

敏感自卑的你该承受了怎样的痛苦

才听说你与人离家私奔了

为了报复你可怜的母亲

也是对我的惩罚

从此销声匿迹杳无音讯

我曾收到一封没署名无地址的信

字里行间全是对我的怨恨

于是理所当然的哄骗自己心安理得

没想到一旦触景就生情见物就思人

那些相识相知的过程历历在目

雾霾难以浸蚀

岁月的尘土总被思念拂拭

在一个朋友家里初次见面

你那大大的圆圆的黑亮的眼睛震撼了我

你那清秀而略带羞涩红晕的脸庞

让我瞬间迷失了自我

你那文静的举止

轻声细语的谈吐

无不给我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当你转身离去

那系缚着黑色长发的红头绳

一直红艳艳的闪现在我的梦里

如今一直红艳艳的闪现在我漫长的痛苦的记忆里

我们曾多少次在寒冷的冬夜里约会散步

各自诉说着人生的辛酸艰难

一致认同你我的苦难命运是罪魁

如今才意识到

你我的性格也是苦难的帮凶

你生活在一个贫困的工人家庭

住的是透着光漏着风的棚屋

初中毕业就辍学在家

继父是个猥琐而卑劣的男人

曾多次处心积虑的觊觎你稚嫩的秀色

你勤劳软弱的母亲心知肚明

却又无可奈何

只能是小心翼翼忐忑不安的加以防范

那时的我在夜色里看到你

燃烧着希冀的黑亮的眼眸

我踮起脚尖紧搂着高挑的你的瘦弱的肩膀

扮演着强大

真心希望能庇护你未来的人生

如今我清醒的知道

当初的自己自卑感根深蒂固

幼年的我身处文革乱世

地主子孙的家庭成分备受社会歧视

受社会迫害的母亲制造家庭暴力

在顽劣的儿女身上泄愤

让年轻的我胆小如鼠卑微如狗

事实上倒是我迫切渴望你能给我爱的温暖

有一次在街上相谈甚欢

一辆车子从背后疾驰而来

你迅速将我拽到路边

那惊惶在乎的神色胜过任何海誓山盟

当时内心的那份感动仍然记忆犹新

那年的冬天的夜晚特别的冷

可是在寒风凛冽的路边旷野

我们常常相拥着忘了世界

身体总是火热火热的沉浸在幸福里

夜深了离去时牵着手依依难舍

只是因为你随母亲去都昌老家过年了

只是因为我寄去的热烈的信如石沉大海

只是因为明知你不在仍固执的去你家

与你那猥琐的的继父聊天

只是为了嗅嗅你在屋里残留的气息

只是因为终于等来了那么一天

我兴冲冲的奔向你家

只看到你母亲却不见你的倩影

得知你没有回来

你难以想象我当时失落的心情

当你母亲告知我可能你不会回来了

你老家的亲人不愿你远嫁外地

痛苦的我敏感的我终于爆发了

和你母亲说了一些激愤绝情的话

甚至发誓般夸下海口找个比你更好的女人

今天我才知道当初是何等的幼稚冲动

事情远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糟

或许是你母亲的试探或者有你的某种苦衷

你的母亲曾死死的拉着我离去的手

我却无情的甩开愤然离去

刻骨铭心的爱变成了强烈的恨

一条筋的认定你背叛了我

于是在母亲的追问下咒骂你

于是好强而暴躁的母亲便上门吵闹为我出气

弄得彼此尴尬局面毫无回旋的余地

于是我默许了母亲到处相亲

颇受一个女孩的青睐便一拍即合

于是得知你回来了很是伤心

我却一味享受着报复你的快感

你曾经委托朋友约我见上一面

我明知你就藏在朋友的房里

于是故意说些绝情的话伤害你

极其愚蠢地拒绝与你见面

这种残忍的狭隘的报复

也让我饱受了痛苦地煎熬

后来才明白伤害的快感仅是一现昙花

报复你更是凶残的伤害我自己

总是难以忘记你

总是在夜深人静时

无尽的痛苦噬咬我伤痕累累的心

最近又偶然听说顽强打拼多年的你

在九江市区买了房儿女在读书

却患上了神经分裂症

时好时坏很是不幸

我几天几夜难以入眠

总觉得有罪过有愧于你

总想着能见见你帮帮你

但种种现实的因素的限制

一如既往怯弱的我

一如既往只有内心的愿望

却缺乏勇气果敢地付诸行动

悲哀的我

或许只能继续舔着内心难以愈合的伤口

在夜深人静时痛苦地哀嚎

然则桃之有华

800字 初一 散文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题记

桃花是早春的花,也因此染了许些早春的清冷肆意。尤其忆得新春回乡,田野阡陌的桃花已是艳丽了。在早春的淡淡寒气中,让人瞧得有些融融暖意,欢喜得很。说来也可笑,这清冷的花朵,也是俗气的。俗气得招摇过市并且嚣张跋扈,在被旁人所嫌弃的同时,轻巧掩去了背后的酸楚,无不令人唏嘘。

这么俗气的花,却是难画难言极了的。桃花难画,是因为勾勒不出她活色生香的娇媚。桃花难言,一语道不尽她的种种,让人无法适从,无法描绘。《桃夭》更是难写,因为她已是将中华文字运用到了极致,几乎已经不可能有超过原著的解读了。你无法否认,这其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是浑然天成,无可挑剔。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古人的字词带着一种恰到好处的潇洒,单是第一句已是让人睁不开了眼。灼灼之华芒过甚,你无法分辨是桃花的光耀明艳,抑或是伊人的玉颜娇媚。

《桃夭》本是贺新嫁娘之诗,明写女子容颜之余,更赞得新嫁娘品行端庄。自古以来,人们对于女子的要求本就不止是容貌,这也是钟无盐何以为后的最佳证明。

如此想来,诗经的第一篇是《关雎》,讲的是一个青年男子爱上了一个美丽的姑娘,他日夜思慕,渴望与她结为夫妻。第二篇《葛覃》,写女子归宁,回娘家探望父母前的心情,写她的勤、俭、孝、敬。第三篇《卷耳》,写丈夫远役,妻子思念。第四篇《樛木》贺人新婚,祝新郎福禄双全。第五篇《螽斯》,祝贺人多生子女。第六篇,即《桃夭》,贺人新婚,祝新娘子“宜其室家”。然而《诗经》经孔子之手删减正乐后,《诗经》中关于婚姻琐事的那些诗歌仍是存在于诗经。这只能说明一点,先人对婚姻及家庭是极其重视的。

然而,这其中不乏历史政治原因。春秋战国时期战乱不断,帝王所求的正是《桃夭》中的“宜其家室”。对统治者来说宜家也就同等宜国,当然是十分重要的。

这对于现在我们这一代人或许过于深重了,更是我们不愿去思考的问题。单从世俗的角度来说,灼灼其华与宜其室家倒是令人难以抉择呢。

回眸浅笑,日光熹微映着桃花娇媚依旧。

然则桃之有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散文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