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茶俗550字

安溪茶俗

550字 初三 散文

观音香飘遍中华。说到安溪的茶,那可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您知不知道安溪的茶俗呢?就让我来给您介绍介绍吧!

茶王赛

说到茶王赛,那可是家乡人最最熟悉的,也是安溪最精彩的茶俗。每逢新茶登场时节,茶农们便携带各家自制的上好茶叶聚在一起,由茶师主持,茶农人人参与评议,从“形、色、香、韵”诸方面细细品评,孰好孰劣当场判定。如果当上了“茶王”,乡亲们还敲锣打鼓地把“茶王”迎回家呢!那场面真是壮观至极。

敬佛茶俗

安溪,是一个信奉佛祖的地区。敬佛,也有一定的茶俗。

每逢农历初一和十五,安溪农村的不少佛祖信徒会向佛祖、观音菩萨以及地方神灵敬奉清茶。敬奉当天,主人要赶个清早,在日头未上山,晨露犹存之际,往水井或山泉之中汲取清水,起火烹煮,泡上三杯浓香醇厚的铁观音等上好茶水,在神位前敬奉,求佛祖和神灵保佑家人出入平安,家业兴旺。虔诚者则日日如此,经年不缀。

丧事茶俗

不单单在敬佛之时有茶俗,办丧事之时,也不例外。

在亲戚奔丧、堂亲送丧、朋友同事探丧时,主人都要对来客敬上清茶一杯。客人饮茶品甜企望得以讨吉利、辟邪气。清明时节,后辈上坟扫墓跪拜先祖,亦要敬奉清茶三杯。清末着名诗人,茶商林鹤年在(福雅躺堂诗抄)中曾记述,因“经年未登先观察坟茔,于弟侄还乡跪香致虔泣”时,基于“先观察性嗜茶,云初泡过浓,二泡味淡而香始出,特嘱弟侄于扫墓忌辰塑望时,作茶供,一如生时。”

……

一千多年过去了,安溪茶俗就是这样通过长期的生活积累,演变发展,口传心授,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它,已成为了安溪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安琪儿的礼物

800字 六年级 散文

如银针般,像玉屑般,似绒毛般,悄然而至。它,就是雾凇。

早晨,天与地连为一体,到处一片白茫茫,仿佛是织女织的洁白的绸缎飘落下来。太阳如同玉盘般挂在天上,颜色淡淡的,浅浅的。走在小路旁,突然发现身上洒了许多犹如绣花针的东西,这,不就是雾凇吗?

站在树边看树上的雾凇,我一直在想一个奇妙的问题:它到底是雪还是冰呢?原来,它既不是雪也不是冰,是水的一种凝固体啊!雾凇一边粗一边细,有大有小,大的有缝衣针的一半那么大,小的可以和米粒相媲美。一摇树,树上的雾凇纷纷扬扬地落了下来,恰似下了一场钻石雨,多美的景色啊!

我觉得,雾凇是安琪儿带来的礼物,瞧,天使把雾凇带到了枯木上,枯木上洒落了雾凇,如同给枯木披上了一条哈达。看,天使把雾凇带到了冬青上,冬青在雾凇的衬托下,仿佛盖上了一层银白色的鱼鳞,显得光彩照人。看,天使把雾凇带到了红叶小波上,红与白相搭配,似乎给红叶小波搭上了一串珍珠,显得波光粼粼。瞧,天使把雾凇带到了电线杆上,雾凇映照着电线,电线映照着雾凇,好似几条银项链……

太阳渐渐升起来了,随着上升的高度,它也渐渐恢复了以往的容颜。天与地之间已从未经稀试的牛奶变成了一层薄薄的膜,到处都不再模糊,变得更加清晰了,连雾凇也渐渐溶化了,变成了“露珠”,一滴一滴地从树干上滴下来,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枝干上的雾凇比早晨少多了,这时的它落在榆叶梅上,更像给榆叶梅点缀上了几朵洁白的小花。这时的雾凇落在了冬青叶上,似乎给冬青叶画上了一圈水晶花边。

树上的雾凇被风吹落下来,落到地上,形成一层白毯。几只小麻雀唧唧喳喳地跳到了雾凇上,说了几句悄悄话后,又静静地离开了,它们没有留下什么珍贵的礼物,只在雾凇上留下了几对小脚印,多么有趣多么可爱啊!

在片片雾凇上,还可以看见另外一些脚印,这是老鼠们的脚印,毕竟,大雪过后,它们也要出来找吃的啊!

几个天真可爱的小孩子指着柳树上雾凇问妈妈:“妈妈,这针是什么东西啊?”妈妈敲着他们的头:“这是树挂呀!”

几个调皮的小孩子用手把枝压上的雾凇都摇晃了下来,风儿吹拂着雾凇,雾凇在风中飞舞着……

如银针般,像玉屑般,似绒毛般,悄然而至。噢,这安琪儿带来的雾凇!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散文
5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