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有趣的实验
上个星期五,班主任刘老师拿着一个鸡蛋走进了教室,神秘地对我们说:“同学们,这节班队课,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我们听后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我更掩盖不住激动,迫不及待地问刘老师:“刘老师,您拿来一个鸡蛋做什么?莫非这节课我们做的实验和鸡蛋有关?”刘老师笑着摸了摸我的头,答道:“是的。这个实验就是:鸡蛋能不能被握碎?”几个力气大的同学信心满满,而几个力气小的同学忐忑不安,生怕老师会叫到自己,让自己上来捏鸡蛋,在同学们面前出丑。大家各怀心态,等待着游戏的开始。
接下来,刘老师向我们简单地介绍了实验规则:每一个同学轮流上来握鸡蛋,谁能把鸡蛋握碎,谁就是我们班的“大力士”。要知道,“大力士”在我们班中有着一定的威信,何况是刘老师“亲封”的呢!听到这,连我这个女生都跃跃欲试了。
首先,刘老师请到了我们班的“病号先生”。他瘦瘦小小,面黄肌瘦,同学们赐予他“病号先生”的称谓。只见他迈着小碎步,心惊胆战地走上讲台,接住鸡蛋,将全身的力量都汇集到手上。他咬着嘴唇,脸涨得通红通红,鸡蛋还是没有碎裂开来的痕迹。他只好灰头土脸地走下了讲台。
同学们在台下议论着,有的说:“要是我走上讲台去握鸡蛋,肯定可以把它握碎。”有的女生则面露恐慌,惴惴不安地说:“那个鸡蛋好难握碎的样子,等会儿我们上去的时候会不会出丑啊?”我信心满满得想:要是我上去,一定能把鸡蛋制服的。“病号先生”的力气那么小,我应该比他强。
接下来,刘老师请了力气比较大的郑浩东来握鸡蛋。只见他把腿摆成“人”字形,开始用力。一秒,两秒,三秒……两分钟过去了,郑浩东的眉头皱得都可以夹死一只虫子了,脸红红的,额头上也冒出了豆大的汗珠,可鸡蛋还不肯轻易“就范”,郑浩东只好灰溜溜地走下了“擂台”。
……
终于轮到我上来握鸡蛋了。我把鸡蛋握在手心,开始“发功”,过了一会儿,鸡蛋还是无动于衷,我跺了跺脚,手心也冒出汗来了,心想:鸡蛋啊,你就给我点面子吧!可鸡蛋还是“不肯服输”,一点儿面子也不给我,我只好像只斗败了的公鸡,遗憾地走下了讲台。
“叮铃铃……”下课了,我问刘老师:“刘老师,鸡蛋为什么不能被握碎啊?”“薄薄的鸡蛋壳之所以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它能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建筑师根据这种‘薄壳结构’的特点,设计出了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如:人民大会堂、北京火车站以及其他很多建筑。”刘老师解释道。听到这,全班同学才恍然大悟。
你说说,这节班队课有趣吗?
假如我是一只小鸟
“唉!作业可真多啊!”我垂头丧气地自言自语,没精打采地走着。到家了,我把书包扔到了沙发上。忽然,我感到身体变轻了,双手变成了一对洁白的大翅膀,我惊奇地扇动了一下翅膀,身体竟飞了起来。那一双脚变成了鲜红的小爪子,啊!我变成小鸟了。
我无比兴奋,便推开窗户,“呼啦”一下飞了出去。我展开那双洁白美丽的翅膀,在湛蓝深远的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行,时而低头欣赏美丽的风景。这时,一棵大树叫住我,叹了一口气,对我说:“无忧无虑的鸟儿啊!现在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你把我的种子衔去,在沙漠里种下。要不然,就会很容易引起沙尘暴,引来可怕的大灾难……”我听了,真诚地点了点头,便啄下两颗种子,连夜飞往辽阔的沙漠。一到那儿,我顾不上休息,就用爪子刨沙,用尖锐的小嘴啄掉石块,把种子放进去,最后用翅膀扑平沙子。我一连干了几天几夜,红彤彤的爪子磨出了血,尖尖的小嘴变得暗淡了,身上的羽毛也凌乱了。我的行为感动了雨哥哥,他在沙漠里下了一场难得的大雨。果然,不出所料,几年过后,沙漠变成了迷人的绿洲。
我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去了。一到那里,我看到一些面黄饥瘦的人们。原来,害虫都把庄稼吃光了,青蛙也被人们杀死了。我一看,心里充满了怜悯之情,立刻飞到田里,低头抓起了害虫。人们也一同来帮我捉害虫,还不停地感谢我。我高兴地笑了,因为人们明白了破坏环境、随便捕杀动物的坏处。
金秋时节,薄薄的落叶像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轻飘飘地落在马路上,清洁工阿姨正卖力地打扫着。我灵机一动,便召来伙伴,和它们一起拾落叶,顺便搭成一座温暖的小房子。在冬天来临的时候不必费力地飞来飞去了,真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好方法!
就在我最幸福的时刻,我的身体慢慢变重了,降落到了地上,我又变回了原来的我。“叮零零!”我醒了,揉了揉眼睛,才知道是一个梦。醒来后,我陷入了沉思:希望人们保护环境,这样我们的家园会更加生机勃勃、更加美好!
相似题目
-
一次有趣的实验今天,陶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就是怎样让鸡蛋浮在水面上。真的是太有趣了。首先陶老师准备了一些盐、一个勺子、一个空杯子、一个鸡蛋、还有一些清水。看着这些材料,我们像是倒入油锅里的水一样沸腾,一下子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陶老师看着一脸困惑的我们,微笑着说:“今天我们换个学习的方式,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你们觉得怎么样?”“耶,太好了!”欢呼声仿佛要把房顶掀开了!实验开始了,先将杯子里倒入清水,接着老师拿着鸡蛋对我们说:“你们猜鸡蛋是漂浮的还是沉入水底?”“当然是沉入水底了!”我们异口同声地说,果然,鸡蛋放下去后立马沉入水底,还发出叮咚的响声。陶老师看着专注的我们说:“如果放入盐,它会有什么变化呢?”接着老师放了两勺盐进去,杯子里好像下起了暴风雪,到处是白色的粉末,老师用红笔搅拌了起来,鸡蛋也随着水流旋转,像是一个旋转的陀螺。停下来后,鸡蛋还是矗立在杯底,好像一座大山一样屹立不动。“加盐,加盐……” 我们又哄闹起来。老师又放入一些盐,再次搅拌,杯子里的水浑浊不堪,接着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鸡蛋慢慢浮起来了,悬在水中。老师接着加盐,鸡蛋竟然浮在水面上了。老师还用笔把它按下去,手一松开鸡蛋又浮上来了,真是太有趣了!过了一会儿,鸡蛋下面出现了一些粉末,好像上面长满了绒毛,水又渐渐变清澈了。实验结束后,老师告诉我们,盐水的浮力比水大。鸡蛋在清水、适量的盐水还有浓盐水中的状态是不一样的。就像是死海,在死海里,人都是不会下沉的一样。科学造福人类,对于一个热爱科学的我来说,觉得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以后我更要努力的学习科学,成为一名举世闻名的科学家。650字 三年级
-
一次有趣的实验随着一阵好听的音乐,同学们陆续走进多媒体教室,今天老师要给我们上一堂习作课,我们的心怦怦直跳。老师走进教室说:“今天的课题是会“?”的鸡蛋,中间一个问号代替什么呢,不过要用的器材有两个鸡蛋,勺子、两杯水、盐。能不能用这些器材使鸡蛋在水中浮起来呢?鸡蛋那么重,怎么会浮起来呢?开始就让我们产生了疑问,只想老师快点讲下去,为我们揭开这个谜团。”老师先拿出两个装了水的杯子,把鸡蛋慢慢地放入水中,鸡蛋沉在水底,可见鸡蛋是不会浮起来的。当我们比较失望的时候,老师又用勺子一勺一勺的往其中一个杯子中放盐,在老师慢慢的往水中放盐时,当盐溶解于水,我们屏息凝视,发现鸡蛋快速的浮了起来,只不过又不稳定开始往下回落,像火箭飞到一半没燃料似的。之后像睡着了似的一动不动躺在杯底。老师不“耐烦”了,抓起一杯盐就往水里倒……鸡蛋又慢慢浮上来了,把头都露出了水面,圆溜溜的。“哇,真神奇!”看到这幅场景,同学们发出一声声惊叹。原来鸡蛋真的可以浮起来。鸡蛋就这样立在杯中,身子上还有许多小水珠,再也没有落下去。而没有加盐杯子的鸡蛋仍静静地侧卧在水中。鸡蛋为什么会浮起来呢?会不会和加盐有关呢?一个个问题浮现在我脑海中,此时清脆的铃声又响起来了,我带着疑问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教室,心想,我课后一定要查个明白,弄清楚鸡蛋在盐水中为什么会浮起来!550字 四年级
-
一次有趣的实验今天下午,老师在教室里给同学们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上课了,只见老师拿出了一个打火机,一根蜡烛和一个纸杯。咦,老师今天要干吗呢?同学们都感到很好奇,一个个目不转晴地看着老师。老师说:“今天我给你们做个实验,你们可要看仔细喽。”实验开始了,老师先往纸杯里装了一些凉水,然后拿起打火机点燃了蜡烛,再把杯子放在蜡烛上燃烧。不一会儿,原来白色的杯底就变黑了。老师叫一位同学上台把手伸进纸杯中,问道:“什么感觉?”同学说:“水是温热的。”老师继续把纸杯放在火上燃烧。同学们一个个伸长脖子,瞪大眼睛仔细观察着实验变化。过了一会儿,只见杯底已经完全黑了,杯口在微微冒热气。老师叫我上台观察,我赶紧上台往杯中一看,水里出现了许多小泡泡。我把手指探入杯中,“呀!好烫呀!”我迅速地把手收了回来。再看杯底,已经完全变黑了。最后,只见杯口的热气越来越多,水发出嗞嗞的声音,水开始翻滚,原来水开了。我们看着实验的全过程,不由得目瞪口呆。老师看着同学们微笑着说:“同学们,平时我们把纸杯放在火上,很快就会烧着,可今天的杯子除了变黑,却完好无损。”我想:“这是为什么呢?”最后,老师告诉了我们其中的原理:蜡烛的热量通过纸杯传递给了水,所以水开了,杯了却没有烧着,这就是热传递原理。同学们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回事。”这个实验多么有趣啊!550字 三年级
-
一次有趣的实验“呀!捏紧点儿!”咦,这是在干什么呢?请跟我到教室里去看看吧!今天一上课,老师就对我们说:“你们知道一大一小两个气球用一根管子连起来会发生什么变化吗?”老师刚说完,有的同学就自信满满地举起手来,说:“我知道,两个一大一小的气球连起来肯定是变得一样大。”我想:这么简单的问题还用问吗?老师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老师听了,笑了笑说:“想知道答案吗?那我们就来做实验吧。”老师的话音刚落下,同学们的笑声都快把屋顶掀翻了。老师先让我们按四个人一个小组的顺序坐好。然后就开始发工具了,老师给了我们两个气球、一根管子和两条细绳子。还没等老师下令,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开始了。只见杜昌宇拿起一个气球,含在嘴里,鼓着腮帮子使劲地吹了起来,瞧,他把气球吹得和苹果一样大。我也不甘示弱,一使劲,吹了一个跟皮球差不多的大气球。李恩蓓连忙说:“捏紧!千万不要松开,不然就会漏气的。”我和杜昌宇听了,用手把气球捏得紧紧的。王明睿连忙把管子拿过来,李恩蓓看我的双手都不方便,就帮我和杜昌宇把气球的口撑开,套在管子上面。然后,李恩蓓连忙拿起细绳子,三两下就系好了。系好之后,让人惊讶的是,我发现小的那个气球变得更小了,大的那个气球变得比以前更大了。实验结束后,老师看我们疑惑不解,就说:“你们想知道这是什么回事吗?”“想!”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老师解释到:“是压力在作怪,大气球里面的压力大,小气球里面的压力小,大气球把小气球里的气吸了过去,所以大气球会越来越大,小气球就会越来越小。”听了老师的解答,我恍然大悟,从这次实验当中,我也知道了要团结合作。650字 四年级
-
一次有趣的实验在漫长的学习生涯中,我们做过许多实验,有探测暗盒的实验,有红路灯实验,还有毛细现象实验……但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个平凡而普通的让鸡蛋浮起来的实验。在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写完作业,正准备出去玩,可是顿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外面下起了雨。我正想玩电脑,这时看到了《开心学堂》这本书,我便翻开书看了起来。看了一会儿,忽然有一个实验——让鸡蛋浮起来吸引了我,书上介绍说把鸡蛋放进装满水的杯子里,倒进盐,鸡蛋就能浮起来。我可不信,随随便便倒些盐鸡蛋就能浮起来?于是我展开了这次试验。我先拿了一个杯子,倒满水,然后把鸡蛋放进去,鸡蛋慢慢地沉了下去。我拿出盐,先是舀了一勺倒入水中,可是鸡蛋在水底纹丝不动。我又舀了一勺盐倒入水中,鸡蛋依然稳如泰山地坐在水底一动不动。我越来越不相信鸡蛋能浮起来了,于是一下子舀了5勺盐倒入水中,想证明我的猜想,可是鸡蛋竟然像个训练有素的潜水能手慢慢浮上了水面。这个现象打破了我的猜测。虽然事实证明了鸡蛋可以在盐水中浮起来,可我还不知道其中的原理。于是,我去请教书本——原来,鸡蛋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刚开始放入水中的鸡蛋就会沉下去。倒入盐可以增大水的密度,久而久之,鸡蛋就浮起来了。我成功地做完了一次实验,非常高兴。通过这次试验,我懂得了: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将来才有能力去探索那一个个奥秘。550字 五年级
相关推荐
-
一次有趣的实验星期天的下午,我们在幸运星补习班做了一次有意义的实验——分辨熟鸡蛋与生鸡蛋。上课了,张老师满面春风的地走进教室,微笑着拿出两个鸡蛋边摇晃边说:“这两个鸡蛋一个是生的,一个是熟的,你们不打碎蛋壳,能辨认哪一个是生的哪一个是熟的吗?”大家一听,愣住了。瞧,同学们有的歪着头,有的用手托着下巴,有的正与同桌讨论……忽然,性格开朗的田江彤像发现了什么新大陆似的,从座位上一跃而起,高兴地说:“把两个鸡蛋都放在水中,沉下去的那个是生鸡蛋,浮在水面上的是熟鸡蛋。”老师眨巴着眼睛神秘地看着我们,然后分别把两个鸡蛋放进水里。同学们都瞪大了一双双惊奇的眼睛。谁知,两个鸡蛋都沉下去了。看来这个办法无法分辨生鸡蛋与熟鸡蛋。大家沉默了。可是仅半分钟的沉寂,殷宇焯就站了起来,有条有理地说出了一个新奇的答案:“把鸡蛋放在灯光下,有些透明的是生的,不透明的是熟的。”张老师把鸡蛋放在迎光处,可是我们还是无法准确地分辨出两个鸡蛋。这时,号称"小博士"的我慢条斯理地说:“把鸡蛋放在耳边晃一晃,有声音的是生的,没有声音的是熟的。”咦,还真是这样的!“小博士”就是不一样,我的办法真好!大家都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老师又问:“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平时不喜欢说话的汪子延举起了手,回答道:"把鸡蛋放在桌子上转圈,转得快的是熟的,转得慢的是生的。"老师笑了笑转动了鸡蛋,只见一个转的快,一个转的慢,老师剥去蛋壳,果然,转的快的是熟的,转的慢的是生的。老师叫汪子延上台解释,汪子延信心满满的地对大家说:“生的里面是液体,转的慢;而熟的里面是固体,所以转的快。”汪子延随着大家的掌声回到了座位,她给了我们一个完整的答案。通过这次科学实验,我懂得了:想要获得知识,即要从书上获得,还要自己动手实践。700字 四年级
-
一次有趣的实验E度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星期天,博思特老师在教室里和同学们做了一次实验。首先老师先拿着一个熟鸡蛋和两杯水,老师就说:“我们这次来做一个实验,好么?”一开始,老师说:“你们看两杯水都是无色透明液体。”来我们做一个有趣的实验,你们看我把鸡蛋放进去会是怎么样的结果呢?有的同学说:“他可能会沉下去吧。”老师把鸡蛋放进水中,扑通一声,鸡蛋果然沉了下去,看来那个同学说对了。接着又到了另外一杯水,又是那个同学说:“会沉下去!”老师把鸡蛋放进了另外一个杯子里,结果鸡蛋没有沉下去而是浮起来了,这是为什么呢?大家好奇的问。后来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死海的传说》这个故事然我们明白了原来盐水的密度大于鸡蛋的密度,说以鸡蛋在盐水中不会沉下去。啊!这真是一次有趣的实验!北京西城区韶钢四小四年级:纪嘉雯300字 四年级 日记
-
一次有趣的实验听说蜗牛是有嗅觉的,我想做个实验。我在蜗牛前面两三厘米的地方滴上几滴醋。那醋的味道闻起来酸溜溜的,十分难闻,连我都不喜欢,更何况蜗牛呢?我猜蜗牛肯定不会吃吧!过了好一会儿,蜗牛终于探头探脑地从”房子“里伸出软软的身子,两只触角转了一圈,就缓缓地向醋爬去。它先伸长脖子,再拖着重重的壳,慢慢地爬向醋。它一边蠕动着身子,还不时转动着触角,似乎在判断醋能不能吃。蜗牛把头伸向醋,用一根触角点了点醋,就被酸得缩回了一只触角。可它还是不放弃,再次用一根触角点了点醋。这次,它被酸得直接缩回了壳里。过了好一会儿,蜗牛再次探出头,径直爬向醋。难道它想吃醋吗?哦,原来是我多虑了。就在它离醋只有几毫米的时候,蜗牛居然绕过了过去。做了这个实验让我知道蜗牛是有嗅觉的,而且它不喜欢醋的酸味。四年级:陈映东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350字 四年级 叙事
-
一次有趣的实验今天下午作文课上,老师说要带着我们做一个有趣的小实验,叫小尺吸附小纸片,我们可高兴了。准备材料:需要一把塑料小尺,一些撕好的小碎纸片。实验开始了,大家跟着老师一样,都拿起自己的塑料小尺,然后在自己头发上摩擦起来,唯独我因为没带小尺,拿的是修正带,同学们使劲在头发上摩擦着,我也不能落后,我先把修正带放在头上摩擦,摩擦了一会,我把修正带与小碎纸片触碰,见证奇迹的时候到了,只见小碎纸片竟然乖乖的被修正带吸上去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老师对大家说:“小塑料尺之所以可以吸附小碎纸片,是因为小尺和头发之间进行摩擦,就产生静电,静电有吸附能力,所以小尺就可以吸附起小碎纸片了。”哦,原来如此。通过亲手做这个实验,让我懂得: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自然现象都蕴含着一个科学道理。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就一定能知道其中的奥妙。生活中还有许多有趣的东西等着我们去探索发现。350字 四年级
-
一次有趣的实验“叮铃铃!叮铃铃!”上课铃声响了,王老师满面春风的走进教室。她神秘的对我们说:“今天王老师要给你们变一个魔术。”说着她拿出三块纱布,一个打火机,两杯透明液体,一把小夹子,一块湿抹布。第一次,老师拿起一块纱布对我们说:“同学们,你们猜这块纱布会发生什么神奇的变化?”有人说会燃烧殆尽,还有人说会烧成灰烬。让我们一起来一探究竟吧!王老师一边对我们说一边正准备用打火机去点这块纱布,不一会儿纱布就燃烧成了灰烬。第二次老师又拿起一块纱布,在第一杯透明液体中来回摆动,这次同学们你们猜会发生怎样变化。同学们都异口同声地说纱布不会燃烧,于是老师拿起打火机准备打火,可是刚开始我们以为老师没有打火,老师把打火机在我们眼前摇晃了一下,然后开始打火,过了好久才冒出水汽,纱布一点也没被烧坏。第三次,老师又熟练地拿起一块纱布,在第二个水杯里蘸了点水,然后又用打火机打火,哇!这次火焰比之前大多了。蓝色火焰渐渐地变成了橙色火焰,顿时我们都目瞪口呆的盯着这块纱布。原来第二次产生透明液体是医用酒精,它含有75%的酒精和25%的水分会使纱布燃烧,且产生蓝色火焰,而25%的水是纱布的保护神,让纱布得到保护,从而完整不被烧坏。生活中处处是学问,只要我们仔细观察生活,去发现和探究生活,就会发现其中的奥秘。500字 四年级
-
一次有趣的实验这个星期五,我们的老师布置了一项有趣的作业——判断鸡蛋是生是熟。这项作业刚一布置出来,同学们便七嘴八舌地嚷开了:“这还不简单,只要把蛋打破,不就知道了。”老师听见了,说道:“不能把蛋壳敲破,并且,不能上网搜方法。”我们听了老师的话,一个个像泄了气的皮球,心想这项作业太难了,恐怕这次的作业是完不成了。回到家后,我立马拿出了我妈珍藏以久的神器——煮蛋机,我拿出一个鸡蛋放进去,通上电源,很快,煮蛋器上飘起白烟,蛋被煮好了。我看着那枚鸡蛋,两眼放光,伸手去拿,触碰到鸡蛋的一瞬间,我的手立刻收了回去。“真烫!”我捏着我那受了伤的小手说道。实验还没有开始就受伤了,我这算不算是为科学做出的牺牲呢?我只好在旁边默默地等待着鸡蛋冷却,我目不转睛地盯着,不时吹几口气,希望鸡蛋能快点冷下来。可是,过了好几分钟,鸡蛋还是烫手,我便放弃了,离开这个小坏蛋,看书去了。过了大约半个多小时,我心想,这鸡蛋一定凉了,不会像之前一样烫手了。我来到厨房里,看着这枚熟鸡蛋,心中还是有点怕。我小心地用手试探了一下它,在触碰到它的一瞬间,我飞快地把手缩了回来,可是一点儿也不感觉烫,用掌心摸一摸,鸡蛋已经完全冰凉了。于是我飞快地拿起鸡蛋,一下子双手分别拿着一生一熟两个鸡蛋,开始了实验。看着两个鸡蛋,我想,这怎么判断呢?我想到了水,水能不能判断鸡蛋生熟呢?想到这儿,我来到了卫生间,弄了一盆水,接着把两个蛋丢了进去。“嘭”的一声,一个鸡蛋破了,那个生的鸡蛋像被大象踩过的蚂蚁一样。呃,实验倒是成功了,生熟鸡蛋一目了然,但这肯定不是老师要的方法啊!我心里吊上了一块大石头,生怕那个好不容易才弄到的熟鸡蛋也摔碎了。于是,我拿起那个熟鸡蛋,左看看,右看看,确认这个熟鸡蛋没碎,我心里的那块大石头才落了地。马上,我又从冰箱中拿出一个生鸡蛋,又开始了实验。这次,我吸取了教训,拿出一个杯子,灌满水,先把生鸡蛋慢慢放入水中,让它沉了下去。我又拿出熟鸡蛋,放在水里面,熟鸡蛋也沉了下去。一模一样的效果,看来,水也分辨不出哪个生哪个熟啊?我突然记起老师说过,盐能改变水的密度,生熟鸡蛋的密度会不会一样呢?于是,我从厨房里拿了一包盐,慢慢地往杯里倒。一次,没反应;两次,没反应;三次,还是没反应。我急了,把整袋盐都倒了进去,然后用筷子慢慢搅动。这时,我发现,有一个鸡蛋晃动了几下,立了起来,然后慢慢悠悠地浮了上来,另一个鸡蛋只在杯底晃动。我突然记起科学老师说过,熟鸡蛋的密度大,那么,杯底的肯定就是熟鸡蛋了。我双眼放光,高兴地把这个发现用本子记了下来。星期一,我来到学校,把自己的发现告诉了老师。老师对我夸奖道:“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一切的科学结论都离不开研究和探索。这一次有趣的实验,让我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1000字 六年级
-
一次有趣的实验实验,一个新鲜的名词。带给我无穷的乐趣,无穷的知识。同时带给我无穷的思考。实验就像是一本美丽的书。需要你认真的理解才能更好的掌握这本美的书籍。我喜欢做实验,我喜欢实验中的乐趣和成就感。同时,也喜欢实验中的知识。理所当然,我也最喜欢科学课。下午第一节是科学课,我心里可乐了。待到科学课的时候。我们排队走上实验室。今天,老师讲过,要做的实验是:雨的形成。我早就提前准备好了实验材料:火柴,抹布,其余的在我们的实验室里都具备了。来到实验室,桌子等用具都摆放得很整齐。“同学们,请各就各位,去到自己的座位!”老师在讲台上说。我随便找了一个位置坐下。“今天,我们做的实验是:雨的形成”“请同学们看看实验器材,看行不行说出他们的名字。”我看看桌面的器材,对对实验器材纸,这个铁做的架子应该就是铁架台吧,这个用铁做的网,上面盖了一层石棉的应该就是石棉网。还有这个,木做的像夹衣服的应该就是试管架。这个被子应该就是烧杯!还有一个玻璃片。还有最后一个这个像灯一样,还有水的应该就是酒精灯。诶?我还漏了一个,这个脸盆大的玻璃盆里面装的也是实验器材:必不可少的水呀!讲好了实验器材,老师又开始说:“嗯,想必大家都说完了,我们现在来看看这个实验的具体步骤!”老师拿起了她旁边的一张纸。我也拿起了我的实验纸,认真的瞧瞧。哦,我明白啦!要先装配好实验装置。我都想马上开始做啦,可是,老师还没下命令给做呢!我只好可望而不可即。“第一个步骤是:装配好实验装置!同学们请看老师!然后跟着我做”我朝老师看去,只见老师用手将铁架台推到中间,再在铁架台上放上石棉网,石棉网上放烧杯。我也学着津津有味的做了起来。步骤一个不拉。哈哈,已经有模有样啦。“然后,我们来点燃酒精灯。”老师从火柴盒里拿出了一根火柴,在盒边上潇洒的一滑,火柴头就立即着火了。我最怕的就是点火柴……我也学着拿起火柴,准备滑,但是,我总会想:我会不会被烧伤?哼,死就死这回了,我下定决心要点火柴了!学着老师的模样,我也点好了火柴。我点好酒精灯了,我的手也完好无损,太好咯!然后,我和老师一样,将酒精灯放在铁架台的下面。然后,用试管架架起玻璃片。放在烧杯口上方。过了好一会儿,我架起玻璃片放在水的上方时,要有水珠掉下来才算实验成功。可是,我实验的那滴水呀,在玻璃片的边上死都不肯下来!可把我憋急了!我一跺脚,干脆把玻璃片摇啊摇,也不见水珠掉下来。我旁边的朋友提醒我说:“你再把玻璃片放在烧杯放在烧杯上烧烧。”“哦”我见这个办法不错,又试了试。我又等啊等的。过了好一会儿,大家都做好了,我还没做好,我一急,又夹起玻璃片放在水盆上等他的水珠掉下来。还好这次水珠给我面子,终于掉了下来。我成功啦,我成功啦,哦耶!我又收拾好实验器材,这一节实验风波,也算是结束了。我笑嘻嘻的走出实验室。实验真好玩,它让我学到好多好多10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一次有趣的实验_1000字生活处处有科学。在一个晴空万里的星期天里,我和我的小伙伴们趁着大好天气到了野外游玩,那里风景如画、景色迷人,那里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小溪里有回来穿梭小鱼在嬉戏。有无与伦比的花儿微风轻轻拂过在风中翩翩起舞还会飘来淡淡的清香,在花儿旁还有几课巍然屹立的大树像几位保护美丽花儿的守卫。突然,我的小伙伴们在一棵大树下面看到一群蚂蚁正在忙着要干什么。我突发奇想,想到了蚂蚁害怕樟脑球的气味,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于是想亲自实验一下,不知道结果会如何?于是,我们就迫不及待的跑去商店里买了一颗气味十足的樟脑球。此处选择的对象要和上文发现的蚂蚁就地取材首先,我们来到2只小蚂蚁前,用樟脑球在蚂蚁的前面画了一条线,那两只小蚂蚁抬起头来看了看我和我小伙伴仿佛在说:就这么一条线,就想把我们困住!你们未免也太小瞧我们了吧!哈哈哈……”,然后冲破了那一条线,跑了。我不假思索,蚂蚁怎么跑走了呢?蚂蚁不是害怕樟脑球的气味的吗?疑团未揭开,带着好奇,我们又来到了2只小蚂蚁面前。像原先一样,我们在嚣张跋扈的蚂蚁前面画了一条线,蚂蚁仍然仰起头看了看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就冲破了画线好像在说:“我可是很厉害的区区一条樟脑线就像打败我,痴心妄想。”于是,我们就不服气又在蚂蚁的前面画了一条线,蚂蚁想冲破,在向画线逼近,似乎在说:又是一条樟脑线,还想把我们困住!你们未免也太小瞧我们了吧!”蚂蚁哈哈大笑,便得意洋洋的冲向画线。我想,这次的试验一定又是以0分为结局了。当我这在心灰意冷的时候,蚂蚁像被一阵风吹了回来,吓破了胆似的,缩头缩尾的有些不敢冲破画线了。但它们依然毫不惧怕的冲锋,终于冲破了,但它们已经累得精疲力尽,四肢无力,我们就将计就计在蚂蚁的周围又画了一个大圆圈。这下蚂蚁好像变得聪明起来,不想原先那样硬要冲破画线了。蚂蚁也没有了原先的嚣张跋扈和得意洋洋。在圈子里徘徊不定,沉着镇定的寻找着出口。我们把圈子慢慢的缩小,蚂蚁好像再也受不了那樟脑球是十足的气味了。好像在跪在地上苦苦哀求道:“求求你们放过我们吧!我们实在是受不了了,刚才是我们太嚣张了……”最后我们把圈子缩小到比1角钱硬币还要小,蚂蚁不再徘徊了,躺在地上站不起来了。蚂蚁也许是太累了,再加上樟脑球的气味,实在受不了,所以坚持不住倒下了。蚂蚁的试验告诉我们:生活中处处皆学问,只要我们用明亮的双眼去看世界,用勤劳的双手去做实验,用聪明的大脑去思考,就会发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六年级:方泽华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00字 六年级 叙事
-
有趣的实验“杯子里装满水,贴上纸片,然后把整个杯子倒过来,水会冲下来吗?”老师的话音刚落,同学们就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我们分成了两派,我坚持纸是贴在杯子上。为了证明我的观点,我急切地回到家中,抓起桌上的一张用过的纸,冲进厨房,拿出一个玻璃杯,倒满半杯水,按上草稿纸,翻过来,只待那关键的一刻——“啪”,纸和水一起掉下,重重地摔在水池里。我诧异地瞪大眼睛,失落地看着这个与自己设想的截然不同的实验结果,很不甘心。也许是实验器材的问题?我仔细检查手中的杯子,没有问题啊,再看看水池中躺着的纸,会不会是因为我用的是一张旧纸呢?于是,我拿了一张新的A4纸,重复着一样的步骤,还是失败了,我很气馁,难道我的观点是错的,纸真的不能贴在上面?此时一直默不作声的妈妈提醒我:“你的纸和杯口之间还有缝隙呢!”一语惊醒梦中人,我再次取出一张白纸,这次,可不敢再疏忽了。我把纸盖在杯口上,拧了几下,让它们贴合得严丝密缝,然后小心翼翼地按紧,慢慢地将杯口倾下,忐忑不安地松开手,神奇的一幕出现了:白纸紧紧地吸在杯口上!一秒、两秒、三秒……三十秒……两分钟……“耶!我成功了!”我激动地向妈妈展示手里的杰作。这次,白纸似乎变成了一个十足的“硬汉”,紧抱着水杯不松手,直到水浸透了它,才依依不舍地与水杯分别,随后,“啪”得一声连同半杯水一起掉到了水池里。为什么纸会被水杯吸着那么长时间不掉下来呢?原来这是压强在“捣乱”。水杯在翻转过来的瞬间排掉了杯内的空气,杯底变成了真空,杯中水的压强把纸往下压,而空气的压强又把纸往上托,由于空气的压强比水的压强大,所以纸就吸在杯子上了。过了一会,水浸透了纸,空气进入杯内,里面的压强大于外面的压强,纸自然就掉落下来。既然纸被水浸湿后,才会掉落,那么,不能被水浸湿的物品是不是一直会吸着杯子呢?想到这里,我连忙去找了一张薄的塑料片,兴奋地重复着前面的实验步骤,当我松开手,随着“哗啦”一声响,塑料片和水一股脑地掉了下来。望着一片狼藉的水池,我非常困惑,怎么和猜想的不一样?我捡起塑料片,研究了一会,突然一拍脑门,想明白了:塑料片太光滑了,与杯口的摩擦力太小,它们两个无法紧密地合起来,空气仍然会钻进杯子里,杯内的压强始终大于杯外的,所以,塑料片实验失败了。我又想到,以前每次看妈妈开密封罐头时,都会先用工具把瓶盖撬一下,听到“咝”的一声,然后再一拧盖子,轻而易举地打开了罐头。原来,这和我今天做的的实验是一个道理,都是压强的“小戏法”。通过这次有趣的实验,不仅让我懂得了“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重要性,还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任何事只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就会有新的发现。1000字 六年级
-
我的一次科学实验星期天下午,我来到作文培训班。只见唐老师带着神秘的笑容对我们说:“嗨,同学们好,今天我们班又来了四个新朋友!”顿时,台下窃窃私语,大家都很好奇,不知道唐老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正在同学们左右张望时,只见唐老师从抽屉里掏出四只鸡蛋。啊!原来四个朋友就是四只鸡蛋。唐老师告诉我们:“今天我们要做一个科学实验——鸡蛋转转转。三个小组进行比赛,哪个小组的鸡蛋转得又快又稳,比赛结束,你们将会知道鸡蛋的一个秘密!”接着唐老师还示范转鸡蛋的方法给我们看,同学们都睁大眼睛聚精会神地看着,一想到实验能解开谜底,大家都忍不住内心的激动,个个跃跃欲试。比赛开始了,比赛分成两轮,每轮三人参赛。第一轮即将开始,唐老师在每组分别挑了一个小不点和两个大力士。他们来到讲台,摆开阵势。“预备开始!”他们不慌不忙地转动鸡蛋。只见第一组小个子的鸡蛋扭着屁股转起来,一圈,两圈,三圈,四圈……小个子的鸡蛋接连转了七圈,终于罢休了。我们第二组大力士的鸡蛋表现还算良好,转了三圈。第三组也不甘示弱,可是他们的鸡蛋只转了一圈就停止了转动。第一组代表小不点赢了!第二轮比赛开始了,唐老师又请了一个小不点,两个大力士,我代表第二组参加。唐老师发给我们每人一个鸡蛋,比赛开始了。第一组小个子的鸡蛋转呀转,一刻也不肯停止。第三组上一轮输了以后,心想:这次一定要努力转,可鸡蛋就是不听使唤,还是只转了一圈。我的鸡蛋开始转得挺好,一圈,两圈,可是转第三圈时,最最不想看到的事情发生了,只见我的鸡蛋“啪嗒”一声掉在了地上,摔了个粉身碎骨。同学们看呆了,嘴巴张成“O”字型,无法相信这是事实。接着,同学们睁大惊异的眼睛看着唐老师,脸上充满了疑惑。怪了,为什么第一组的蛋每次都转得这么快又这么顺利呢?第二组的蛋为什么总是转了三圈就转不动了呢?第三组的蛋与第一组的也有区别吗?一大堆问号在我们的脑海中翻腾着。唐老师好象猜到了我们的心思,他把鸡蛋收拾好,向我们公布了鸡蛋的秘密:第一组的鸡蛋是熟的,转的方向一致,所以转得又快又稳。第三组的鸡蛋是生的,转的方向不一致,所以转得既慢又不稳当。第二组的鸡蛋烧过,但没有熟透,刚开始蛋壳受力在转动,接着就转不动了。有几位小朋友还是不太明白,唐老师又讲解了一遍:“因为熟鸡蛋扭动时,蛋白蛋黄全部一同被扭动,所以转得顺利。相反,生蛋被扭动时,只是蛋壳受力,而蛋白和蛋黄几乎未受力。蛋白和蛋黄因惯性几乎停留不动。于是,蛋壳的转动就被蛋白拖慢了,所以转不动或停止转动。”哦,哦,我们都明白了!这次有趣的科学实验丰富了我的科学知识,开阔了我的眼界,将激励我更加努力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1000字 六年级 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