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拼同学”现象的看法
如今,“拼同学”之风盛行。为了让孩子日后有强硬的关系网,一些家长甘愿花费数万择校,让孩子进名校认识同学。这种追求名利的轻浮现象不禁令人忧虑。
让孩子进名校与优秀同学搞好关系,这貌似是为了孩子的未来铺上了平坦之路,但可曾想过,这也许也是一条让亲儿迈向社会最底层的不归路?带有功利性与目的性的求学,泯灭的不仅是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同时也令其纯净的心灵被社会的阴影所笼罩,丧失了本应有的光彩和宁静。
合适的人只有处于适合的环境才能最大程度地展现他的能力。对于孩子,被迫进入与其不相符的学校,面对着身边优秀的同学,成绩上的差距已是显然,但心态上的差距更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一、两次的失败能使人振奋,但当每次考试都垫底,当沉重的失败感、挫折感占据心头,感受着周围同学轻视的目光,这让孩子脆弱的心灵该如何承受?更为不堪设想的是,倘若失败感化为绝望,那么家长便是把亲生孩子推向深渊的刽子手,也许不少学生自杀案件便是由此开始的。
身处社会之中,却只看到社会浮夸的一面,对于这些家长我能想到的只有无奈与同情。无可否认,强大的人际关系能让人如鱼得水,在人生之路上走得更远。但可曾想过这好的人缘总是来自于本身伟大的人格魅力与高尚的品格和能力,就如同周总理于万隆会议上提出五项基本原则与求同存异方针,以其独特的气度与涵养使各国领导人信服。而只会趋炎附势拉关系的小人,最终往往只能遭到人们的谴责及唾弃。现如今,家长们把孩子送进名校只为关系不为学习的做法,可否是本末倒置,丢了西瓜捡了芝麻,将葬送了孩子的一片大好前途?
归根结底,“拼同学”现象的出现,说明我们这个社会已变得越来越浮躁及功利化。复杂的中国国情催生了同样复杂却不堪的关系网。长期泛滥的贪腐之风把纯洁的人际关系扭曲成带有特殊含义的“人情味”。“我爸是李刚”,“大家都是公务员,就别为难了吧”各种惊人语句层出不穷,把中国关系网诠释得淋漓尽致。可是我们古代先贤“雪中送炭”,“千里送鹅毛”真正的人情味到哪去了?
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代,伴随着的却是道德的持续缺失和家庭教育的日趋畸形,但我们作为中国新生的一代,祖国的未来掌握在我们手中,我们拥有着的是坚定的信念,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们会遏制住腐败的风气,还中国一张纯洁的关系网,还孩子们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
对一块土地的歉意
新屋墙畔
草径院后,我的承包地
近两分的一爿,长着她的孩子
一颗颗泡桐,几人高了
大白杨、银杏树
个个腰不弯,骨节不疼
哗啦啦滾过头顶的风
和她笑的皱纹一模一样
两棵柿子树,吐出一枝
憨态可掬的头颅
不过,我有点恨它
空中堆满的绿色句号
休止符一样,伤心呀
她已来不了
病床上的她
喉咙里,咕噜咕噜的痰
在风中有渐黄的气色
拎着锄头
进入这片领地
天已渐凉,风裹住露珠
或高或低的茅草伏地
掩不住蛐蛐的呼唤
双脚埋进草丛,有些深
走不动岁月
天下雨就好了
能藏住我的泪水
天空并不想出卖自己的作品
我只有抓紧锄头
拼命地挖掘,把种子和悲伤
一起掩埋。水可以打开每一扇门
包括天堂和那个
渐行渐远的背影
手里紧攥一颗人间的种子
2015.09.17
相关推荐
-
看法不同我知道,也许很久之前的我并不擅长这样去做,但是那些审核那些观点,其实从来都在我们心目中从未离去。我以前从来都不爱看,太过于言情化的电视剧,因为那些东西主题旋律就是这些除了泛滥的感动和浪漫之外,没有什么其他的东西是看点。所以等我们在这个世界当中拖累了一种文化之后才会发现,原来很多东西都是在慢慢的累积的,而我们自己本身就不知道这些纠结,因为这什么也不知道这些过程对于你我来讲,英语是什么样的逃脱地铁。我们总需要有一个浪漫的结局去看的,原来这一切根本就不是一个人的代价,原来这一切都是你一直害羞的说出来的选择和答案。可是你不知道这个样子,也许并不是讨人厌的,只是自己不喜欢而已。所以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都是有差异性的,当然你也没有必要去迎合别人,那些所谓的兴趣爱好什么的。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300字 高二 日记
-
别人的看法你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那就是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其实不用多想就知道,那是让人非常累的一个不是很优质的习惯。当然,我们为人处世,在这个与他人互动频繁的时代,有时候有些事情肯定是要考虑到他人的想法。但必须要有一个度。你刚好已经完完全全地超过了那个度。然后,你让我看到了一个纠结的,不开心的你。原本自己认为正确且喜欢的事,因为别人的不看好,你就犹豫不决,做也不是,怕别人有想法不开心,不做的话自己不开心。原本想好的方向,因为别人的看法,别别扭扭地调了方向,结果一路磕磕碰碰,苦的是自己。因为别人的看法,别人的不做为,你又回头观望,不知道自己要不要继续。我真觉得这样的你太累了。为什么不学着洒脱点,遵循自己的内心往前走。只要觉得自己喜欢的,对的,在制度范围内的,为什么不勇敢点往前走?!300字 高二 日记
-
奇怪现象一个月过去了,报名的课程也马上要结束了。花费了一个月的时间,几乎每天都有课程,为了挣学分也很努力,每天都积极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可就在这个课程要结束的时候,我却发现其实自己并没有学到多少东西。相比一些学员明显的进步,我发觉自己虽然每天作业都有做,但是似乎真的只是敷衍而已。明明是自己花了不菲的学费,可是每天的学习,以及作业却还要别人来督促才能及时完成!一个课程里面有很多班组,一个班组里面都有班长,副班长,组长之类的配备。其中有好大一部分人的作业都是需要班长组长催促才完成的。真心觉得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也是一个不好的现象。为什么我们花费了自己的辛苦钱之后,不好好努力学习,努力学有所成,却是花钱让别人来督促我们。就像上学,明明已经交了学费,却要让老师来管教才肯好好学习,考好了洋洋自得,考差又怨天尤人。殊不知,这完全都是为自己好的!想来这真是十分愚蠢的行为!希望这种奇怪的现象能越来越少吧!350字 高二 日记
-
表达自己的看法记叙文中,叙述、描写是主体,议论是必要手段。在记叙文中,适当的议论是必要的。记叙文的议论一般用在开头和结尾,它不仅能把感性和理性有机融合,而且常常画龙点睛,给人以锦上添花之感。那么,在记叙文中如何运用议论呢?其一,先叙后议。就是在简明的叙述之后有一段议论性文字,紧接着来就事论事。例如《邓稼先》一文:“1971年,在他和他的同事们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的时候,如果别人去和工宣队、军宣队讲理,恐怕要出惨案。而邓稼先去了,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这是真正的奇迹。”作者先是叙述“文革”时期,邓稼先在这样的惨淡时期竟然能说服两派组织,停止吵架,恢复研究工作。紧接着作者议论说:“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人们为什么相信他呢?因为邓稼先身上有着忠厚淳朴的中华民族性格,这种不争长短的民族性格是那样“纯”。杨振宁先生就是为了说明这一点提出来的。议论在后,自然明了,卒章显志,不仅可以画龙点睛,而且能起到升华文意的关键作用。其二,先议后叙。《鲁滨孙漂流记》的选文《荒岛余生》(原人教版七下第22课,现已被替换成《在沙漠中心》)开头第一段:“我认为自己的前途很暗淡,因为,我既然被凶猛的风暴完全刮出了原定的航线,远离人类贸易正常航线好几百海里以外,流落到这个荒岛上,那么,我就有充分的理由认为这是老天爷的意思,要我在这个孤零零的地方,在这种孤独凄凉的情况下度过我的余生。”作者把鲁滨孙漂流到荒岛上的凄苦处境表露出来,这种心态要来得自然、真实。想想鲁滨孙当时的处境,我们一点儿都不奇怪了。后面第三段开始叙写“我”记日记。这样把鲁滨孙的心理意识揭示得客观真实,后面的叙述才可谓水到渠成。议论在前,有助于集中表明观点,使纲举目张,起到鲜明的表情达意作用。其三,叙议结合。大多数文章的叙议都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例如《荒岛余生》里的一段话:“至于那条狗,它是在我第一次搬东西上岸的第二天自动跳下船来,泅到岸上,来找我的,后来做了我多年的忠仆。我并不想它替我衔什么东西,也不想它替我做个什么伴,我只想它同我说说话,但是它却办不到。自从我找到笔、墨水和纸以后,我用得非常节省。事实证明,如果有墨水,我就可以把事情记得非常清楚;如果墨水用完了,我就记不成了,因为我想不出任何方法制造墨水。”先是交代狗是怎么来的,再表明狗是伴侣,最后交代自己找到笔、墨水和纸,这里夹叙夹议,叙述、议论有机结合,做到水乳交融。文章表达流畅,方式多样,事情与感受交相融合。叙述,简明交代事件;议论,起到了穿插和表意的作用。1000字 高二 记叙文
-
香港局势看法香港是很重要,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为大陆抵抗入侵,经济建设,改革开放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历史不会忘记。正因为香港的特殊性,97回归才有中国首创的“一国两制”在港实施。这包括香港的立法、司法体制和政府架构延续英国政制。正因为中国有秉持世界大同的理念,求同存异,所以“一国两制”在香港才有可能出现。大陆同胞是很关注香港的状况和一些港人的诉求,但说白了很难给予理解和支持。总感觉由《引渡条例》引起的游行直到如今的发展趋势,似乎有被利用和蜕变的事实。首先,只要认真了解《引渡条约》的真正操作程序就不然发觉是需要复杂的过程,每一个案件均需香港终审法官和特区政府首脑双批准。如果相信香港是法制社会,一般的思想罪就不可能被引渡,仅限国际社会认定的37项刑事犯罪。再说,香港的司法基本是英籍法官控制的。此外,2个多月的游行从有序到无序、骚乱、不合作运动究竟要诉求什么?当《引渡条例》已经寿终正寝了,还在借提发挥,这不得不引起大陆同胞的深思…香港回归22年,历届特区政府接受社会监督,多廉洁奉公,恪尽职守。几乎就没有贪官、腐败。这样的政府换成大陆任何一个城市,当地百姓都会三呼万岁。大陆百姓,只要有口饭吃,多会逆来顺受,只祈求安稳。而历届特区政府依照《基本法》给予香港百姓享有充分的民主和自由。不存在言论自由受限,办报结社不批。香港社会总体是法制健全,公平公正的。可香港还是有人愤愤不平,难道英国统治时期就给香港更多话语权和民主吗?别忘了,当时殖民地时期连合法的游行都不允许,政府还出现不少腐败与贪官。另外,应该说明一点,如今一个允许香港百姓2个多月来,举行数十次上万人参与的游行聚会,从另一个角度也验证香港政府有自信,有气量,有民主意识。能让这么多人参加合法游行,这是有政治高度和雅量的。我们清楚,香港同胞当然也是炎黄子孙,华夏儿女。只是他们的很多诉求是不是太“矫情“、太“嗲“、太“小资”了?格局不大。然到为了《引渡条例》修订(已被废去)就要推翻中央认命的特区政府吗?有这必要吗?应该看到,目前的香港社会生态已相当程度被境外最敌势我国的势力所利用,唯恐香港不乱。游行从6月份的《引渡条例》在议会二读后开始,这条例其实跟绝大多数香港人八辈子都没一毛钱的关系。初始策划游行的幕后者,相信其人格未必高尚和健康。直到如今的不合作运动基本是在骚乱香港社会,刷存在感的。香港固然有一些问题,特别是近几年经济不景气,年轻人就业压力大,房价高得离谱,这都是事实,不可否认。但是房价在殖民地时期也是那时世界最高之一。当时许多地产界大亨不也跟政府合作,吊高房价,还由此的贡献获女王勋章吗?把香港今天的问题全部归罪回归大陆是有失公允的,发泄谩骂大陆政府和百姓,纯粹是拨脏水、摸黑,居心叵测,转移视线。总感觉,大陆再怎样支持香港的民生,总还是有人要说事,始终要与大陆势不两立。香港何去何从,绝不是无序骚乱的策划者所左右的,也不是一边倒的传媒可以支配的,事件会越理越清,触碰法制底线的行为终有绳之以法之时。1200字 高二 议论文
-
我对郎咸平现象的看法郎咸平,一个大学教授,一个经济学家,也算是中国最有争议的人物,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这几年,衍生出一种现象,叫做郎咸平现象,也可以说是郎咸平崇拜,被人所称之为郎监管和郎旋风,代表的又是一股势力,又一种力量和声音,这思潮似汹涌澎湃,厚积薄发。不管怎么说,这一现象,这一种声音,是当代中国,最为需要的。郎咸平现象代表的是一种思潮,一种反省,一种理性,一种自白,一种民族精神本质的拷问,一种浮躁背后的反思。郎的言论真实恳切,实在坦然,犹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其忧国忧民,敢怒敢言,针砭时弊,一针见血,一语成谶,一剑封喉,如外科手术一样的精准,实在让人钦佩。如今国人爱问,中华民族到底怎么了,到底缺什么?缺的是思潮,缺的是反思,缺的是理性,缺的是自白,缺的是一种民族精神上自我拷问,缺的是富于思辨的睿智,缺的也是像郎这样能代表老百姓心声的人物缺的是为平民说话的民族脊梁。一个民族不怕穷,怕的是没有志气,怕的是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而迷路,怕的是被别人骑在头上还在沾沾自喜。更可怕的是,明明遭受了劫难却依旧在粉饰太平而麻痹自我,像是阿Q那样的自慰精神胜利且毫无觉悟精神的奴隶,并且习惯了被人骑,并且像是奴才一样恭维着头上的主人。我们需要的是像皇帝的新衣的那个说真话的小孩,需要的是像狂人日记里面的那个精神病人,他们才是真正的民族的脊梁。此外,郎咸平现象还代表了主流经济学家的无能和经济学界的黑暗,他反映经济学界在民生问题上的集体失语。就像他说的那样,中国的经济学家要么没能力,要么没有良心,因为,那些所谓的主流经济学家已经丧失一个知识分子的气节和傲骨而退而求其次选择了与权贵为伍,在物欲面前堕落为既得利益集团的帮凶,阿谀奉承。摇尾乞怜,遮掩甚至美化问题,成为阻挡社会进步和阻碍民生问题得以解决的绊脚石,他们称之为宠物经济学家。有人说,郎咸平现象反映的是大众普遍缺乏思考,还说是表明中国大众心理深层的躁动情绪。这些论断是站不住脚的,毛主席说的好,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而且居然还有人说,老百姓往往并不知道谁捍卫他们的权利,简直是谬论,我在这里想引用一首诗来回答,那就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人民会把他摔垮,而俯下身子为人民做牛做马的人,人民会把举得很高很高。我对郎咸平的现象看法是,助长了社会的正义力量,同时,他还吸引了众多有良知的学者,如时寒冰,戴旭,牛刀,曹建海,为民族利益而战,为社会公理,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学识互补,他们是中国黑暗现实下的一道美丽的彩虹,且顽强而持久,他们会用他们的真实驱散中国的阴霾。1000字 初三 议论文
-
对服饰的看法以前,对于服饰,我并不会太讲究,一般挺随意的。因此,我的穿着也就相对比较随意,很多时候,都是妈妈给我买衣服的。后来,我们渐渐长大了,自己对服装有了一些新的见解,开始买自己喜欢的衣服,也有了自己想要的风格。我发现,白色的上衣搭黑色的长裤或者黑色的裙子都是挺不错的。我的一些朋友很喜欢穿一些宽宽松松的衣服,还有七分裤,那样子穿上去应该会挺凉爽的。这种学生式的服装挺随意的,倒也蛮好看。有一种牛仔裤非常好看,不过,就是有点紧,有时穿着坐下来或者蹲下去会感觉不太舒服。因此,这类衣服只适合出门时候穿,而在家里的时候,就不太乐意穿了,而更加乐于穿一些宽松舒适的衣服。还有一类衣服,穿着挺舒服,而且也还算整洁。我个人认为,这样的衣服穿的次数会更多,所以,买这种服装更划算一些。“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服装,各有各的特色。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根据服装分辨出不同民族的人。总而言之,对于服饰,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看法。因此,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和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400字 议论文
-
对钓鱼岛的看法大家都知道,最近以来,中国和日本为了争一个钓鱼岛,而吵得热火朝天,都要打起来了!而且,在北京,有人撕了日本的国旗,而且在中国,还有不少日本人被我们中国的群众打死,但是,知道幕后隐情的人又有多少?我的看法是这样的:我爸爸说:"日本和韩国就是美国手下的两条狗,现在这两条狗也闹得不可开交.:"如果这个说法成立得话,那么应该是这样的:美国迫使日本来假做争抢钓鱼岛,那么,我们中国可能会出兵反击日本,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个战争的局势,到时候美国再以帮助日本的名义来攻打我们中国,那样,美国占领我们的胜算就大了.但是,如果美国不借钓鱼岛问题就来强行攻打我们的话,那么俄罗斯,英国这些国家都会来帮助我们抵抗美国,那样美国的胜算不但会小很多,还可能会损失极大的兵力.所以,我就是这样的看法.300字 六年级 议论文
-
对金钱的看法有一句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但我认为不见得。因为钱能解决大事、小事,但亲情、爱情、友情,都不是能随意解决的。记得小时候,我们全家去逛超市。当时,我看见一台战车,第一眼就有一种莫名的喜爱,于是,我不停的吵妈妈让我买,终于,谈好条件后,我欢天喜地的把它带回家。但不久,我便玩腻了,至今它还在我们家的角落。现在年纪稍长,我开始有自己的主见、价值观。对于一些三分钟热度、不常使用的器物,我逐渐能体谅父母赚钱的辛劳,学会忍耐,不轻易购买,而将金钱花在有必要的事上。又或者我宁愿把一些不必要花费的钱省下,捐款或请多年不见的好友吃饭。有些人为了金钱,做出终生遗憾的事;有些人虽然没有钱,却过着安然自得的生活。而我即使没有半毛钱,仍会坚持“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做违背良心的事。总之,即使生活不富有,只要有心,天天努力过生活,即健康又充实,过着心灵富有的生活。钱,曾经使我快乐、满足;但钱,也曾使我难过、忧愁。钱在我心目中像个千变的老人,有时赢得喝采,有时为了他而产生纠纷。想想,温世仁、郭台铭…,即使他们是亿万富翁,但他们自己或亲人的健康,是再多金钱也无法挽回的。因此,只要我们每天过着充实的生活,不浪费生命、青春,我们也是快乐的富人450字 初三 议论文
-
对二胎的看法对二胎的看法现在,我国的人数直线上升,因为生二胎人口增多,造成的一系列问题,下面,我给大家加讲一讲吧!现行的计生政策不公平,城市居民只能生一胎,农村居民第一孩字是女的,能生二胎。可是,生二胎会导致住房问题,人口增多,需要的房子也多,如今科学家证明我国的住房寿命达30年,而西方国家的住房寿命是我国的2倍以上,所以,我国的房子修的快,拆的也快,房子始终不够,因此少数人正面临没有房子住的问题。如今,我国的耕地也受到了很大的问题,如:1、由于大面积垦林地草地,耕地不断扩大。2、由于大规模造林,使耕地迅速减少。3、由于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人类盲目开发,耕地面积迅速减少。4、由于外国农产品冲击,大批耕地荒芜。就是因为人口增多,才大量的开垦,才大量占用土地,就只这样我们才能有新科技,才会有房子住。所以,我国的耕地面积大大减少。可是,我国大量的土地都被占用,耕地面积就只能不断的减少,耕地减少,种的菜就少了许多,甚至有些人被饿死。生二胎人口增多,就业问题竞争的人也越来越多,如:1、我国人口基数大,需要就业人员多,就业高峰持续时间长。2、就业机制有待完善,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发育还有待完善,劳动力要素的配置还未达到完全优化。3、就业观念有待更新,缺乏主动择业创业的积极性,“等”“靠”“要”的思想仍然存在,不从自身和现实环境出发,就业期望值过高。所以,我国年青人在就业方面有可能没有工作,就不可以养家糊口。为了自己和他人的未来,请少生、优生。生男生女都一样,都是祖国未来的栋梁。六年级:顺逆的回忆600字 六年级 议论文
-
招生扭曲现象,我的看法从去年的两千块钱一个学生,我看到了某些学校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生源招生战中丑陋的嘴脸。金钱上的物质、颠倒是非的污蔑,在物质和精神上进行两方面的攻击,不得不说这群人在披着人民教师脸面的背后,还有另一个脸孔。一群精明能干的商人。当一个学校运用了商人的低下的手段为学校拉起一面虚假的旗帜,那么这所学校在某种意义上就变性了。不是教人育人的场所,而是一个可以谋暴利的地方。受害者是学生而获利者是那个坐在舞台后叼着烟的BOSS,但最可悲的是那群夹在中间的老师,他们既不算受害者也不是获利者。他们获利了,一个学生可以让他们一天之间获利二千元。相当于近半个月多的工资,但他们却丧失一个老师该有的良知,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断送了学生的一生前途。一个明明可以上更好学校的学生,却在他们为学生的着想的巧语下送到一个垃圾学校,而这背后是利益,这种人要比那些出钱的可恶千倍,万倍。可他们也不能算受害者,因为最大的受害者是学生,他们相信他们的老师,而被他们相信的老师出卖,把他们的情感作为一种筹码为自己谋利,这是那群人最大的罪恶一个学校去宣传,这无可厚非,你要有钱拿钱砸,那也可以,我只能鄙视地说你一句:可耻。但你要是在拿钱砸的同时,还要颠倒是非地污蔑别的学校,尽找一些没有的事来贬低别人提高自己,那你就是品行低下,趁早别办学校了,这学校能教出什么样的人。如果当你面对我们外界的指责时,还装出一副很无奈的样子,说:看到了吧,他们玩不过我们,才这样说。对于你们这种狗反咬的方式,我只能无语。真想你们统统塞到陈冠希的相机里。有种的就多弄几个重点大学,别学生的学号留在自己这,而人不在这,还有那些家长,你们不知道人嘴有两张皮啊,脑子长在自己肩上,自己去思考啊,眼睛长在自己自己头上,自己去看啊。什么学校好,什么学校垃圾干嘛听别人的,自己看了不就知道了,哪个学校的话都别信,自己去看学校的成绩,设施,教育力量,教育模式(当然后面的有些难)。以及我的学弟,我们是读了九+年书的人,没理由连这点判断力都没有啊!要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要自己去拿,别听别人的,自己就算是做错了,也没有什么可后悔的,可要是听别人的,做错了,那可是亏大了,还有人心叵测啊。今天6.13,中考的第二天,很快又要招生,真不知道那些个学校还要用出什么样的手段。900字 初二 散文
-
对爱情的看法关于爱情这个话题,我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以前特喜欢看言情小说和肥皂剧或者听说身边的某某和某某“在一起”了。陌生是因为没有真正尝过爱情的滋味。虽然高中时在朋友的撮合下谈过一次,但还没来得及去品味就被班主任给扼杀在摇篮里了。谈起爱情,便让我想起了许许多多关于爱情的诗句、名言。比如:问世界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随;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结连理枝;只羡鸳鸯不羡仙;等等。爱情真的有那么伟大吗?能让人生死相随?在我所见所闻中,有许多因为爱情而成功,有许多因为爱情而去伤害别人或自己的。作为一个局外人,也许我没有资格评论别人在爱情中所做的傻事。但我有权利发表自己对爱情的看法。我有时在思考,为什么同样是在谈恋爱,结果却有这么大的不同。我想原因应该归咎恋爱双方吧。他们要不没有在分手时处理好;要不就是哪一方不遵守“游戏规则”——感情出轨了,脚踏两只船;要不是两个人不相互理解造成误会;等等,太多太多了。我觉得爱情应该建立在两个人有共同的理想、一致的追求,最重要的是彼此间的理解和宽容。爱情是真心为对方考虑而不是希望对方时时刻刻记得并在自己的身边。爱一个人是无怨无悔地位对方付出而不是索求和占有。在当今社会,经济日益发达,人们也越来越现实了,于是便有了“爱情等于面包,没有面包就没有爱情”。对于这个观点我并不否定,但我也不赞同。我认为爱情本来就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精神上的升华,怎么能在把它放在现实中实质上的物质上去衡量呢?记得有一次,听了张华老师的关于爱情的讲座印象特别深刻,尤其是其中的那小故事,讲的是校园里“廉价的爱情”——两个人谈恋爱,周末去烈士公园约会,来回共花了4块钱搭公共汽车,中午时买了两个甜蜜面包来充饥花费了4块,再买了一瓶甜蜜矿泉水花了1.5元,参观公园时,拿手机拍了许多记录爱的相片,这次约会总共才花费了9.5元,是不是很廉价,还比不上许多人约会时的车费呢。可是他们的爱情也廉价吗?他们的幸福也廉价吗?他们的快乐也廉价吗?答案无疑是否定的。相反比起那些去什么风景名区,去吃什么大餐,可能他们过得更幸福快乐。爱情并不等同于面包,它比面包可贵多了。也许会有人说,既然你说爱情比面包贵多了,那为什么有那么情侣因为经济不好而分手?我想说经济不好两个人可以奋斗一起努力。既然世界上有一些人是在老了或残了后努力而变得成功,你一个年轻人,一个正在被爱情滋润的人有什么借口说不行!900字 高三 议论文
-
我对电视剧的看法随着时代的前进,科技的发展,电视剧在色彩,空间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提高。但是近几年来的电视剧却越来越不受人们喜爱,其主要原因是电视剧的无聊。开头无聊:经本多年来在电视机前观看得出结论,电视剧的开头无非就以下几种:一个人出生于一个很美满的家庭,不知哪一天,一个仇人将他全家杀害,他誓必为自己的父母报仇,从此引发一次次感慨。这中开头乍看很新鲜,但接二连三的出现,人们已经屡见不鲜了,成了极度无聊的代表。或从某某人的回忆开始,引发一片片故事情节,或是一个人做在电视机前自我介绍“我是……我叫……”这种比小学生初写的日记还幼稚的电视剧,不当个喜剧投到《爆笑E族》,真是导演的失败。过程无聊:不是我吹,近几年来电视剧的过程根本就无法引人入胜,几乎是见了问题,每个人(只要智力发育良好),就能立马得出结论,而各个剧中人可能是“当局者迷”,几乎连一加一等于几的问题都要按生物物理上那样正宗的探究方式,把问题先东拉到天南,再西扯到地北,不知哪个时候,导演又要主角茅塞顿开,一加一不就等于二吗?让人哭笑不得,不过感叹之后,我又深思,他们演这一段到底是为了什么呢?结局无聊:我有一个癖好,便是看电视剧不看大结局,说实话,那些结局俗得都快让人吐了,连五六岁的小孩子都能猜到:“呵,无非是坏人得惩了,好人成功了,有情人终成眷属了。”这种结局都演了N年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导演和演员们久久青睐它而不肯舍弃。女扮男装:“女扮男装”在古典小说中可是个热点,更是让电视剧津津乐道,可是,本人至四也没明白的是“我从看这个人(女扮男装者)的第一眼起,就知道他是女的,况且我涉世还浅,那写在仕途中闯荡几十年的老手们为什么一次次被迷惑?男女之间,有着种种不同,就算不看她那俏丽的外表,只听“他”那频率高涨的声音,便准确地做出判断。我真不明白,为什么观众一眼就能看出的事情,而演员演那么久还不知情。最后揭晓时更是俗不可耐,女扮男装者将发绳一解,飘出那无边的秀发,再附上一句“我是女的”剩下的便是其余配角的惊讶声。难道女生把辫子扎起来就是男的,披头散发就是女的?什么逻辑啊?多少年了,也不知换个,“蠢材”都当了这么久是不肯仍了这个头衔,真不明白他们内心是怎么想的。“啪”的一声,电视上的情节随之而止。看那无聊的电视剧还不如让我静静地盯着漆黑的电视屏幕,独自思考一下。900字 初三 书信
-
对布什攻打伊拉克的看法对于布什攻打伊拉克的事件,我是一个中间人,不同意布什,但也不完全支持伊拉克:据香港台2003年6月份报道:这次美国攻打伊拉克,伊拉克本身就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是伊拉克自己先攻打别的国家(具体那个国家我忘了,好像是科维达),结果那个国家的总统就去央求布什,要求派兵援助,布什也就答应了。其实这样的例子也很多,比如说我们中国曾经派兵援助北朝鲜,看看科教书的一篇课文《再见了,亲人》,明明是北朝鲜自己先去攻打南朝鲜的,结果南朝鲜请美国派兵援助,所以北朝鲜才受到战争的威胁。又因北朝鲜是邻国,所以北朝鲜受到危机的话中国也会有威胁,再所以中国才会派兵援助(但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发生的感人故事还是值得我们尊敬的)。都是北朝鲜自己惹得祸,怨不得别人!其实说到底,都是伊拉克的总统不对,谁叫他无端端地去攻打别国!害得自己的人民受苦!(扯远了点)尽管原因摆在眼前,美国却不肯承认,因为这不能作为理由,它不会让人信服。因此布什硬是说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威胁到本国,既然他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那为什么处于这么大的危机时刻都不拿出来用呢?所以这个原因在民众看来都是一个借口。也有人说美国是明打伊拉克暗打欧元......有很多人都对布什非常不满,我也是,但也不完全支持伊拉克。各位可以上百度查一查,政治家们都发表了自己的见解,相信一定会有全新的视野!说到伊拉克,最令人气愤的就是萨达姆。他作为一个领军人物,面对美国的袭击怎能临阵脱逃?不过现在他也受到了惩罚,他的子民痛恨他,写他的英雄事迹的文章全都被毁了,还在美国的监牢里受到了虐待。我真想对各国的总统说一声:在打仗之前请三思,因为你的举止将影响到全国的人民,否则会带来严重的后果!这战争早在2003年5月份就结束了,现在把老底抽出来讲谈,算是一种缅怀吧!其实一开始没打算写这篇文章,只是看了清凉柠檬的《给布什的一封信》,发表了有史以来最长的评论,后来就把它修改成一篇文章拿出来了。可能不怎么样,只是我想我们不应该把所有责任都往布什身上推,伊拉克本身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觉得我们不应该因为一件事而以偏代全,把一个人想象得很坏,任何人也有他值得我们尊敬的一面,不是吗?如果伊拉克的人民听了这句话,非把我掐死不可!巴举行反美示威活动,反对美国攻打伊拉克。900字 高三 议论文
-
鲁迅对儿童教育的看法鲁迅先生对儿童教育十分关心,在他的多篇文章中多有涉及。无论是对当时封建教育的讽刺还是批判,都表现出鲁迅先生对下一代教育的深深关切。在《阿长与》一文中,“她于是十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这时鲁迅吃的是福橘,橘子本应是酸甜可口的水果,而在鲁迅常来只是有点冰冷。在后文写道“元旦辟头的磨难,总算已经受完。”在鲁迅先生看来,这些礼仪十分麻烦,并不喜欢,更不赞同,并把其视为“磨难”。在旧社会中,大部分人都被封建思想所毒害,孩子们多多少少也会受到影响,一代代传承下去。有些礼节习俗是好的,但那些如 《二十四孝图》中“把肉麻当情趣”的虚伪封建孝道是需要改变的。在《二十四孝图》中,“每看见小学生欢天喜地地看着一本粗拙的《儿童世界》,另想到别国的儿童用书的精美,自然觉得中国儿童的可怜。”《琐记》中汉文教员不知道华盛顿为何物,以及不允许鲁迅看《天演论》,这些都能看出当时的中国教育资源的缺乏,老师受封建思想影响没有探知真理的愿望,对学生渴望真理的行为十分不满。导致学生无法受到科学的教育。中国的传统教育观源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制度,孩子们也要遵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准则。父母用成人的方式要求孩子,一条条的规则框住了孩子们的天性。在《五猖会》中,因为父亲要求我背书,“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父亲虽然是为了孩子着想,却不知已经伤害了孩子,原本兴奋的兴致,被毫不留情的扼杀。在《风筝》里自己觉得放风筝是没出息的,因此也不让弟弟玩。成年之后,当她向弟弟致歉时,“‘有过这样的事吗?’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这让鲁迅再也无法得到宽恕,也明白弟弟也被死板的教育所影响,下意识地觉得哥哥的话是不能违背的,弟弟失去了孩子本应有的天性与个性。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喊,鲁迅急切地希望孩子有一个自由的空间,拥有孩子应有的个性和创造性,给孩子们一个自由放松的成长过程,而不是“催熟”儿童。虽然鲁迅先生已经故去,但他的思想理念依然得到传承,现今的教育环境已经有了巨大的改善,我们拥有了更多的学习资源,拥有了更多发展空间,拥有了更多可以发表自已观点的平台。900字 初二 应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