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摘下了红领巾1000字

那天,我摘下了红领巾

1000字 初三 叙事

是夜,无边的漆黑笼罩了大地。

斜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稀稀落落的雨声,心中莫名地烦躁起来,辗转反侧。终是奈不住撩乱的心绪,我起身打开灯。

屋子在刹那间被点亮了,周围的一切都清晰起来……但那片红——那样耀眼。我揉揉眼睛,走到桌前,目光凝视着桌面上平铺着的那个三角形的红领巾,那红,仿佛要滴出血来。

手指轻轻拂过它的每个皱褶,将它慢慢抚平,脑中却突然蹦出个念头:再一次戴上它!我受着心灵的驱使,不受控制地将它围到脖子上,轻轻地、慢慢地,如往常一样将它系好。默默看着胸前的红领巾,我像是如梦初醒,突然“扑哧”一声轻笑了出来,真是可笑,昨天好不容易退队了,怎么又戴上它了呢?

不错,这退队仪式可真是好不容易才盼到的。自从上了初中,我对红领巾的那种最初纯洁天真的敬仰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对它的一种忽视,甚至是厌烦。每到炎热的夏日,红领巾就先是挥不去的噩梦,总是连同汗渍死死的黏在脖子上,感觉如同窒息一般。所以,对红领巾的厌烦之情日益增涨,对退队仪式的期盼之情也随之变得浓烈。

但那天,当我真正站在仪式会场中,听着主持人那句:“请你轻轻地摘下红领巾,摘下陪伴我们七年的伙伴。”我原本想着把红领巾一拽下来的念头在那一瞬间烟消云散。我仿佛着了魔一般,轻轻地、慢慢地解开红领巾,默默地摘下它,小心翼翼地抚平,如珍宝般捧在手心里。

凝视着手中这一团如火焰般的殷红,埋藏在心底的那一片片回忆仿佛受到了命令,争先恐后地显现了出来。第一次戴上红领巾,我稚嫩的小脸上流露出从没有过的骄傲与光荣,那时我的眼睛里,是不掺杂着一丝杂质的,那种最纯粹的对红领巾的敬仰与崇拜。接着,脑海中闪过我小学时戴着红领巾扶老奶奶过马路、为地震灾区捐款、作为学生代表接待、介绍我们学校、参加演讲比赛……还有一次次的考试、一次次的磨练,我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孩子逐渐成长为一个有自己独特思想的青少年。

往昔的点点滴滴,如泉水一般涌于心底,那些有红领巾陪伴的过往,我小心地收藏在心间,唯念着西风独自凉……

那天,我摘下了红领巾,摘下了陪伴我七年的伙伴,它承载着我的回忆、我的童年、我的天真、我的幼稚,还有我可以戴上它的权利。

或许,现在真的是时候向红领巾说再见了。是时候放下童年所有的无忧无虑,是时候勇敢地向前迈一步,是时候背负起属于青春的责任和重担,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清寒的月光下,一个人凝重地摘下胸前的红领巾,将它叠好后,压在衣柜的最底层,沉重地,仿佛是把曾经的所有记忆藏在心底。别了,红领巾!别了,我的童年!

夜,依旧沉寂,但当太阳再次升起时,也许就会又不一样的明天!

初三:姚禹彤

那天,我看见

1200字以上 高二 叙事

暑假,车豪,西气东输民工宿营地。

早起6点多,中午12多吃饭,下午2点多上班,晚归8点左右一天近十一、二、三个小时,工资分别为45、50不等。伙食为家常便饭,卫生极差。

农民工也是人,美与卫生是人生存所需,然而驻地所见却是一片狼藉。他们不是不爱美,他们不是不讲卫生,只是那种重劳力活使他们一天下来便累得不像样子。躺在床上,动都怕得去动。如果工程完毕,你所看到的民工就会像常人一样,他们也是很爱美、很讲卫生的。但是,为了赚钱糊口,他们不得不放下美与卫生的条件,干起又脏又累的粗活。他们为国家建设了一幢幢高楼大厦,一起起腾飞工程。

最美的是农民工,都说民工体格健美,这身坚实的肌肉是靠多少个黑白日夜的劳动,锻炼而来,谁能说清,这身健康的体魄不是上天赐予他们养家糊口的资本呢?

时下流行着美容减肥,淳朴的民工用得着吗?为了养家糊口他们甘受阳光的曝晒,经受风吹雨打,任凭岁月无情的镌刻沧桑的皱纹。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十有八九的人都认为是科技造福了人类,不错!但是却忽略了这些农民工。农忙时节,他们忙于农事,闲了就外出打工,扮演着种粮与建设两种角色。如果说,社会上没有农民工这一角色,那国家建设又会是个什么样子呢?

民工的辛劳付出构建出21世纪的宏伟蓝图。然而,我们许多辛劳的民工并没有因为打工而真正富裕起来,那真正富裕起来的又是些什么样的人呢?

我们所看到的只是农民工在楼房进行豪华奢侈的装修时,在大款们进行灯红酒绿的玩乐时,在城市进行昼夜不息的喧闹时,造就这个繁华都市的功臣却在隐退。他们的工作已经做完,这儿不再需要他了。回首、不舍、最终离开。

他们有的是力气,那为什么吧建设家乡呢?他们缺的是资金,为了赚钱糊口,他们不得不到都市去出卖劳动力。

暑假,我去西气东输工程得民工队看望在那儿打工的朋友,此行令人震惊。

我在工地上碰到一个来自山西的小孩。我问他:“你今年多大了?怎么不上学呢?”

“15岁小学都毕业了。”

我愣了。

朋友说,他爸爸也在这儿打工,工头给他每工20元。

我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

或许,这个15岁的孩子只有爸爸一个亲人这种现象真令人深思、沉痛深思。《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就这样被人踩了又踩,压了又压,最后再一脚踢开。更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工头竟然接受了童工并且每工仅付20元。

我无法想象倘若西气东输工程的负责人知道此事会是什么样子,但我知道倘若这些文字被那工头看见他定要骂我受的。朋友说在这类人眼中,20元每工已经不错了,爱干不干,民工多的是。朋友辞工临走时,工头带来会计计算工资几经周折之后,终于清了,但朋友却很气愤。问他怎么啦?

他说,干这活之前说好了每工50元的,这会儿却按45元每工计,并且少算了一工。领到工资的那刻,我真想大骂他们一通,但还是忍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类人呵!

那天晚上,我留在了民工宿营地,那是一种用床板呵砖头临时支起的床,铺盖很脏了,朋友说,干完活倒头就睡,醒来又要干活,根被就没有时间洗,你就将就些吧。15平方米左右的房间里支了三张床。夜很深了,那两张床空着,朋友说,看来他们又加班了,今晚不回来了。我问加班算工吗?朋友说,算个屁工!晚上加班到凌晨两三点,白天照常干活。

我无语了。

写至此,想起当时给朋友开的玩笑,大概内容是这样。

朋友说当今这社会贪污犯罪司空见惯。我说,若让我编写法律,一定要加上这样一条:凡贪污犯罪均编汇成队,专搞构建建设,予以民工待遇。刑期长短依其贪污金额而定,期满获释。

而今想来,这只是亡羊补牢罢了。贪官若真能体谅民工的苦,或许就不会贪了。由此想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劳动改造,这些知青大都体会到了农民的苦,若想贪污,心灵上是不是会多少受到谴责呢?

改革开放之后,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这是个好主意,而今那些富起来的人却要排斥穷人,社会各角落的穷人们都对贫穷的民工防意如城。而上述的这类富人却要搜刮欺压民工。先富带后富在现实社会中,无异于空想社会主义!

富人,请你们想想自己为何能扶起来?穷人,请你们想想自己为何会穷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叙事
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