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与青松
陈毅爷爷是著名的革命家,但同时也是一名杰出的诗人。我认为他的品格和青松非常相像。
我之所以会这样说是因为他的诗《青松》,它沉淀了岁月飞扬的热情,象征着陈毅爷爷光明磊落的胸襟,那种朝气蓬勃的张力,与世抗衡的凌厉,令人肃然起敬。描写了松树不畏严寒,在大雪的压迫下却依然傲然挺立的形象,表现出这位革命家坚强的信念和意志。
除了这首诗以外,陈毅爷爷在军事革命中的表现更是突出了他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南昌起义部队失败的紧要关头,他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协助朱德将剩余的不足千人拉到湘南参加起义,根据粟裕的回忆,这是陈毅爷爷第一次同全体军人见面。他以坚强的意志震动了大家并赢得钦佩。那千余人跟随着他和朱德,战胜了食不果腹、冬天还穿单衣的恶劣环境,走向与毛泽东会师的道路。
1934年,红军主力长征时,受伤的陈毅爷爷留下来与项英一起领导南方游击战争。当后人总结中共历史上环境最艰苦的三次战斗,就是红军长征、东北抗联在雪原密林中坚持斗争和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不论环境怎样艰苦,他始终充满着革命必胜的乐观主义精神。他和其他领导人一起,曾在梅山被敌人围困多日。陈毅爷爷带着伤病隐伏在草丛中,写下作为绝笔的诗篇《梅岭三章》。其中一章是:“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这种视死如归的革命豪情和百折不挠的钢铁意志,今天依然那样地激动人心。
每当我看到青松,我就会马上联想到陈毅爷爷在千军万马中指挥若定的样子;联想到陈毅爷爷在艰难的生存条件下不屈不折、坚强执着的形象。陈毅爷爷身为一名军人,他做到了刚烈、勇敢、坚强,他的品格总是使我联想到青松。他是一位像青松的军人!他是一位优秀的军人!!
我目前就读于成都市大田坎小学,也就是陈毅爷爷的母校,我们的校训就是:“像陈毅爷爷那样学习,不屈不挠,勇于探索;像陈毅爷爷那样生活,坚强执着,心中有爱;像陈毅爷爷那样做人,志存高远,光明磊落。”前不久我们学校成了少年军校,将我们培养成一名小军人。现在好好学习,长大了就要像陈毅爷爷那样光明磊落、不屈不折地做人!!
正是因为陈毅有这样的人品,所以他才是一名受人民爱戴的好元帅;正因为陈毅有这样刚烈不屈的性格,他的战斗经历才在人们的口中流传;正因为他那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他的事迹才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里默默牢记。
附: 《青松》
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
待到雪化时。
陈老师的喜糖
陈老师三天没有来给我们上课了,同学们都说他结婚了,哈哈,我们的陈老师看来也告别了单身生活。
周四的时候,陈老师终于来了,他装着走错了教室,身往外面走,可是在他出去的时候我们发现他背后有一个红色的塑料袋,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呢?这时候,正在带领我们读书的裴老师大声宣布:“发喜糖了!”我们高兴的大喊起来:“哦!原来是喜糖呀!”
这时候,裴老师“抢”走了陈老师手里的喜糖,开始给我们发喜糖了,我拿到喜糖,迫不及等的剥开了喜糖,马上塞进了口里,这喜糖可真甜呀!裴老师告诉我们: “下午陈老师来给你们上课了时候,你们可不要忘记祝福陈老师呀
下午,陈老师来到了班级,我们全班同学齐声说:“祝陈老师永远快乐,永远幸福,谢谢你的喜糖!”陈老师听了我们的话,非常快乐。他说:“谢谢同学们,你们要好好学习,这是陈老师最大的幸福。”
我吃过很多次喜糖,可这个喜糖是我吃过的最甜的一次,这里面包含着老师对我们的爱,真心祝福陈老师永远幸福!
相关推荐
-
游陈毅故居星期六的上午,我们一家坐车去了乐至陈毅的家。到了目的地,我呼吸了一下新鲜空气,十分惬意。我们先去了陈毅博物馆。那里有缝纫机、口风琴、水桶等等等等,多得是。还有打仗时候的武器,有轻型机枪、重机枪、迫击炮、三支普普通通的枪。我最喜欢的是陈毅伯伯的军服,那就一个字‘’帅‘’。我们还到了陈毅伯伯的家,他的家是四合院的,我以为有多豪华,结果跟一个‘’穷鬼‘’差不多。我看见了陈毅出生的地方,那是一个小房间,只有床和桌子,还有厨房、厕所、父母的房间、爷爷奶奶的房间、客厅、磨粮食的地方。到了吃午饭的时候,在一个农家乐吃,我以经垂涎欲滴了。下午的时候,我们小孩又‘’旧地重游‘’了一下,在博物馆嘻嘻哈哈、打打闹闹了一下午,在那里还立了一座陈毅的雕像,我们小孩在陈毅面前庄重的行了一个鞠躬礼,然候心里想;我一定好好学习,长大候回报祖国,做一个有用的人。经过这次的游玩,使我懂得了许多知识。四川资阳雁江区雁江一小五年级:李梓恒350字 五年级 叙事
-
陈毅故里之行七月二日,我们一家和表弟军军一家一起去陈毅故里玩,那是一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路上阴雨蒙蒙,车子开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我们像坐过山车一样。两旁树木上密密层层的枝叶把绵绵群山封得严严实实,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道路上方的灰蓝天空。我们一边坐车一边尽情欣赏着美丽的景色。我们一到陈毅故里,就看见门前有一大块荷塘,里面有数不清的荷叶。荷叶上积着颗颗好玩、可爱、晶莹的雨珠,一眼望去,像荷叶上镶嵌着许多闪闪发亮的珍珠。十几枝白荷花亭亭玉立在荷叶之中。一只蓝蜻蜓立在一朵含苞欲放的白荷花上,我想起了诗人杨万里的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荷塘旁边还开着奇异的粉色和白色的虾子花。一进门,我就看见了一幅巨型浮雕,上面是陈毅元帅和粟裕将军指挥黄桥决战的情景。接着又看见了高达3.7米的陈毅元帅铜像。我们往前走,来到了一个广场,地面上是一个巨大的“围棋盘”,里面“摆放”着一个个石头做成的大“围棋”,据说这代表陈毅酷爱下围棋。我们走进展馆,院里两棵高大的黄桷兰树上开放的黄桷兰散发出迷人的芬芳,把人都陶醉了。展馆里的一些图片和文字介绍了陈毅的生平事迹。解说员带领我们到一个背景是森林的舞台前参观,台上有坐着的陈毅蜡像。这时背景大屏幕开始播放画面,解说员告诉我们它讲的是陈毅指挥游击战,在山里被敌人困了二十天,敌人搜遍了整座山都没发现陈毅,便恼羞成怒,放火烧山。这时陈毅写了一首诗,刚写完倾盆大雨落下,浇灭了雄雄大火,真是天助陈毅也!随后我们来到4D电影屏幕前,它播放了陈毅在苏鲁皖总指挥部和国民党谈判的情景。我觉得真是又先进又神奇呀!我们继续往前走,来到了陈毅故居。院子里同样有一棵香气扑鼻的黄桷兰树。旁边是陈毅和他的妻子张茜的塑像。参观完当年他们全家的住房后,我和军军在低矮的屋檐下耍雨水,快乐极了!陈毅元帅这个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真令人敬佩。他一生正气、意志坚定、真诚待人的高贵品德值得我一生学习。800字 五年级 写景
-
青松在祖国遥远的边疆,有巍峨高耸的山峰,有终年不化的皑皑白雪,有寒风朔雪,有酷日狂沙,还有一望无垠的辽阔疆域……远远地望见高耸的山崖上挺立着一抹绿色的身影,仔细看,那是一棵树,一棵矗立在山崖上的巍巍青松。青松,挺直的树干,整齐的树枝,细长的树叶,貌似谦谦君子屹立山崖。青松,坚实的脊梁于严寒中、狂风中傲然挺立;青松,挺拔的身躯屹立于悬崖边、峭壁上丝毫不惧。是什么支撑着它们,常年累月依旧挺拔?仅仅是因为它有牢固的根基吗?不,不是的,是它们敢于同大自然抗衡的大无畏的精神和敢于同恶劣环境搏斗的坚强毅力!在那高山之巅,还住着一群人,他们用木头搭建低矮又简陋的房屋,在极端恶劣的气候中,还要遭受物资短缺和自然灾害的困扰,他们是谁?他们是守护着祖国边境的边防战士。他们如同悬崖上的青松一般,驻守边疆,以无私的爱,坚定的信念,守护着祖国的疆域,守卫着国门,用他们的忠诚无私、默默奉献保卫着我们的家园。伟大的边防战士们,你们就是青松,无论严寒酷暑,无论风霜雨雪,你们总是那么坚强,那么无畏,昂首挺胸,永不退缩。这样的你们,如此的青松精神,能不让人敬佩?你们就是最可爱的人!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人都有着“青松精神”,今后,还会有更多的人前赴后继去传承和发扬坚毅、无畏的“青松精神”,坚守我们的国土,为我们的幸福生活默默奉献。致敬!那青松!致敬!那“青松”!550字 五年级
-
青松在深冬里,我漫步在林间小路上,两旁的树木枯黄了,有的树上没有一片叶子,都回归土地了;有的树上还挂着几片残叶,它们摇摇欲坠,仿佛一阵风就能将它们刮跑。我又前进了几步,突然,一片绿色映入我的眼帘,那是几棵深绿色的松树,它们虽不如春天时那么的翠绿,但是还拥有绿色。这抹绿色也为冬天增添了几分色彩。我走近去看,松树的枝条是直的,向上的,这里没有一根向下的枝条。枝条上排列着一根根尖尖的松针。松树的枝条不像柳树的枝条那么柔软,随风摆动,也不像杨树的枝条随意生长,松树的枝条永远都是直的,是围绕着主干生长的。由此,我不由得想起了《黄山奇松》,松树也是可以在高山上,在悬崖峭壁上生长的。松树无论在任何艰难的环境下都能生长,无论遇到任何挫折都无所畏惧。古往今来,有许多许多的人,他们有青松一样的品格,比如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他翻山越岭,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虽然在途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最后他凭着自己坚强的毅力写成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现代科学家爱迪生,虽然他幼年贫苦,自谋生计,但他有坚忍不拔的毅力,所以才拥有一千多项发明专利。他们像青松一样,在任何艰难的环境下都发奋图强,最终走向了成功的殿堂。今后,我也要像青松一样,永远前进,发奋图强,无论遇到任何困难都不会退缩,而是勇敢地向前进,去战胜困难。500字 五年级
-
青松有一种植物,即使身在陡峭的悬崖上也能深深扎根,即使在生命的尽头也非常从容,绝不会枝叶掉落、枯黄萎顿的痛苦死去。这种植物的名字叫:青松。青松的特点也是它独特的优点:生命力顽强、拥有一身铮铮傲骨。就算它艰难的攀附在悬崖上时,也会显出一副悠然傲气的模样。它总是那么高,那么壮,让人心生一种敬佩之情,却又不会敬畏。那种予人温暖的安全感,像一位高贵的君王在亲切的关怀着自己的子民,虽有王者之风,但平易近人。想必这也是许多文人墨客爱写关于青松的诗,绘出青松的傲然神态的原因吧。青松的一生也像人的一生:幼儿时稚嫩却也坚强,那隐忍的决意让人想去呵护培养;青年时桀傲不驯,像一匹野马,却也懂得稳重;中年枝干粗壮,为整体幽然的形态平添了几分稳重;到了步入老年,枝叶和整体轮廓变的柔和,好似一个和蔼可亲的老人。这就是青松,一个拥有人类所渴求的品质而又似人的植物。广东珠海香洲区第二小学五年级:胡静雅350字 五年级 状物
-
陈毅建国初期,陈毅任上海市长。有一次对工商界人士演讲,讲台上摆放着名贵的鲜花和精美的茶具。陈毅一上台就说:“我这个人讲话容易激动,激动起来容易手舞足蹈,讲桌上的这些东西,要是被我碰坏,我这个供给制的市长,实在赔偿不起,所以我请求支持会议主持人,还是先把这些东西‘精兵简政‘撤下去吧。“会场上的人们立刻发出了轻松的笑声。在60年代的一个会议上,陈毅为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而大声疾呼:“不能够经过了几十年改造、考验,还把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项帽子戴在所有知识分子头上!“说到这里,陈毅摘下帽子,向参加会议的知识分于代表鞠了一躬,然后大声说道:“今天,我给你们行脱帽礼!“这真挚的感情和恰到好处的幽默,使与会者为之动容。300字 三年级 写景
-
陈毅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陈毅字仲弘。四川省乐至县人。一九一九年赴法国勤工俭学。一九二一年回国。一九二三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七年在南昌起义部队任第十一军二十五师七十三团政治指导员。参加领导湘南起义。土革革命战争时期,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党代表,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十二师党代表、师长,红四军军委书记、军政治部主任,红六军、红三军政治委员,中共赣西南特委书记,红二十二军军长,江西军区总指挥,西方军总指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领导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江南指挥部、苏北指挥部指挥,新四军代军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军长兼山东军区司令员,华东军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副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司令员兼上海市市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四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九届中央委员。一年级:微450字 一年级 写人
-
陈毅陈毅字仲弘。四川省乐至县人。一九一九年赴法国勤工俭学。一九二一年回国。一九二三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七年在南昌起义部队任第十一军二十五师七十三团政治指导员。参加领导湘南起义。土革革命战争时期,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党代表,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十二师党代表、师长,红四军军委书记、军政治部主任,红六军、红三军政治委员,中共赣西南特委书记,红二十二军军长,江西军区总指挥,西方军总指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领导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江南指挥部、苏北指挥部指挥,新四军代军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军长兼山东军区司令员,华东军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副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司令员兼上海市市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四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九届中央委员。一年级:微450字 一年级 写人
-
陈毅吃墨陈毅小时候非常爱学习,光是书法就练的很不错,有一天,他在家里正看着书,一个人端上了窝窝头和大蒜酱,当他正看的津津有味的时候,手拿起一个窝窝头,沾了沾大蒜酱往嘴里啃,当他父亲进来时,发现陈立嘴边都是墨水,就笑的哈哈大笑问他:“你站的是什么?”陈毅一脸疑惑回答:“蒜酱啊。”“哦,那你看看你沾的是什么?”父亲说。陈毅低头一看,原来他把墨汁当做蒜酱沾了吃,父亲高兴极了,心想:我儿读书如此认真,将来必成大器。后来这个故事就被广传了开来,之前的人甚至还废寝忘食的读书呢。这些人不都成了大器吗?2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青松在陡峭的悬崖上,有一棵青松,粗壮的枝干上,披了一件绿色的衣裳。绿油油的枝头,充满生命的希望,万根松针齐闪,散发着迷人芳香。在无限的寒冷中,挺立着这棵青松,在刺骨的寒风里,突显生命的顽强。青松四周眺望着,期盼黎明中的一缕阳光,为他抹上一层光华,彰显生命的辉煌。100字 六年级 叙事
-
陈毅精神徘徊在莱芜战役纪念馆,眼前浮现出陈毅爷爷身经百战,出生入死的豪迈身影,他忠孝两全,百折不挠的精神在战场上迸发,也在我的心中荡漾,促使我不断的前进。那年,陈毅元帅六十二岁。一次,他出国访问归来,得知老母亲病重,下了飞机就去看望。陈毅刚跨进家门,看见母亲让身边照顾她的女服务员藏起了什么东西,忙问:“娘,你把什么东西藏在床下了?”母亲眼看瞒不过去,只好如实告诉儿子:藏起的是她刚尿湿的裤子;陈毅听了,动情地说:“娘,您久病在身,我不能在您身边伺候您老人家,心里着实难受。这裤子我马上拿去洗了,还藏着做啥子?”好说歹说,那女服务员说什么也不让陈毅洗,哪能让那么一个大官洗屎尿裤子啊!母亲也劝阻道:“你好不容易回家一趟,一进门就让你洗脏裤子,怎么行?”陈毅说:“我不会说着好耍的,您就允了吧,我小的时候,您不知多少次给我洗过尿布屎裤。现在,儿子有机会为您老人家洗一洗脏裤,虽然不能全部报答您的养育之恩,也总算尽了一份孝心吧。”不容再推辞,陈毅便躬下身去从床下拉出母亲的尿裤和其它脏衣服,一起拿去洗得干干净净,才坐在母亲身边倾诉念母之情。这个故事不知让我感动了多少次,又惭愧了多少次。元帅花甲之年,还给病重的老母洗尿裤,而我年少体壮,却没有给父母做过什么,甚至连衣服都是父母洗。周末,我一人在家,静静的坐着。突然,目光停留在堆在沙发上的衣服,搁在平常,我会不屑一顾,但是现在,我的视线却紧紧地与它们黏在一起,很久,很久。我仿佛看到了妈妈工作一天回家,拖着疲惫的身躯到阳台洗衣服,岁月的流逝划过了她的鬓发与额头……突然剧情转换,出现了六十多岁的陈毅元帅正在给老母亲洗尿裤,他的肩上是闪闪发光的军衔,而他的手里是臭烘烘的尿裤。我忽然意识到,我该做点什么了。拿起妈妈的衣服,汗水已经在上面留下了痕迹,我认真的洗着,豆粒大的汗珠从额头上滚下来。我想半途而废,脑子里却会不自觉的放映出元帅给老母亲洗脚的画面,于是我便立刻有了动力。我长大了,不再是家里的“小皇帝”,而是一个真真正正的中学生,一个真真正正的陈毅中学生。陈毅精神是不可磨灭的,像葱郁的树木在人们的心中长青,似亮丽的彩虹给人们目标,鼓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奋发向上900字 初三 叙事
-
毅行,毅行的考验“嘭!”发令枪响了,各个排都快步走了起来。“三连一排的跟上!”“二连二排的快点!”相信看到这样的场面,你一定会以为这是一支纪律严明的军队在训练吧,那你就大错特错了。这是b小学“走万米长征路,享最美毕业季”的万米毅行活动。开始的两三公里倒还是有说有笑,安然度过。可之后,肌肉便有点酸痛了,腿也有些迈不动了。不少同学都开始盼望着传说中的“加油站”出现。“加油站怎么还没到呀!:”“是不是已经走完全程了?”……这些问题传来传去,终于传到我的耳中。看着14人的小团队,我为了稳定已有些混乱的军心,只好采用“望梅止渴”法,大喊道:“三班的提起精神来!加油站就在前面!想歇息的加快速度了!”虽说这句话出自我的口中,可实际上,连我自己都不知道那个“就在前面”是指多远。终于到了加油站,大家都抓紧时间放松身体。可放松的时间不能无限拉长,因为“革命尚未完成,同志仍需努力。”我们还要再走5公里,才能到达目的地。但这后5公里,才最能考验我们的毅力。阳光浓浓烈烈地袭了下来,扑在我们身上不放。那酸痛的感觉也正一丝丝地蛀蚀我们的精神保垒。午后的阳光愈加浓烈,我们也被晒得昏昏欲睡。恍惚中,觉得腿好像被绑上了一个沉重的大麻袋,重的几乎迈不开步。又像双腿被什么缠在一起似的,难受得抬不了腿。我的腿几乎失去了知觉,机械般地向前走着。汗珠如雨珠般滚落,亮晶晶的好似珍珠。热,酷热难耐;疼,酸疼至极。看,大家都在以毅力行走:小Z吃力的行走着,时不时揉捏自己有些酸痛的双腿;小D虽不停地被人甩在后面,却仍不放弃,奋力赶超,汗水一滴一滴地流了下来,也顾不上擦;M同学也走不动了,但他仍不放弃,一瘸一拐地向前走去。我们的队伍已不再充满欢歌笑语,而是洋溢着坚持到底的信念!这信念,像火种,能燃起熊熊烈焰;如洪流,能推开一切困难!我们忘记了疼痛,忘记了人炎热,一心只想着征服这段路程。没有交谈,却有着一致的目标;没有彩排,却有着一致的决心!“三连一排!”不只是谁起了个头,大家都被带动起来,“三连一排,所向无敌!三连一排,勇夺第一,耶!”激昂的口号在空中回荡。步伐变得坚定了,必胜的信心在每个小战士们的胸膛燃起熊熊火焰。大家顾不上疲惫,顾不上疼痛,顾不上歇息,甚至顾不上擦去脸上的汗水。我们尽力加快步伐,大喊着口号,向终点冲去。“成功了!”我兴奋地叫出了声。为什么我们如此欣喜若狂?因为我们用自己的坚持与毅力克服了困难,取得了成功!900字 初一 记叙文
-
清明毅行今天,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真是个适合出行的天气。所以,当我们听到老师号令排队出发扫墓时,阵阵欢呼就响起来了,即使知道要走五六公里的路,也丝毫影响不了我们雀跃的心情。走在路上,太阳有点大,可我们不在乎,叽叽喳喳似一群在聚会的麻雀。“看!好美啊!”不知谁嚷了一句,把大家的眼光都拉向了周边的田野。瞧!不远处的小河里几只鸭子正欢快地扑腾嬉水,这么早就下水了,果然是“春江水暖鸭先知”呢!小河的周边,粉的桃花,白的梨花,黄的油菜花,还有许多不知名的花儿竞相开放,那热火朝天的劲头似乎是要争谁得到的夸赞更多。一阵微风拂来,淡淡的幽香钻进了鼻孔,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沁人心脾的香味中,我似乎看到了缀满枝头的桃儿、梨儿了。“叽叽叽”,“喳喳喳”,小鸟也被香味吸引,站在枝头上欢快地唱歌……一路春景一路行。五六公里的路在我们东看西瞧时,悄然结束。站在烈士墓碑前,我们欢快的心莫名地严肃起来。听着当地村民讲述先烈们英勇战斗的故事,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一长段时间后,祭奠仪式结束了,我们原路返回。因为之前走了那么长的路,之后又在热辣的太阳下站了很久,回去时的我们犹如霜打的茄子——一个个都蔫了。来时的欢快变成了一声高过一声的抱怨:“妈呀!累死我了!”“这腿怎么都不像是我的腿了!”“要是有辆车把我们送回学校就好了。”“我好想躺下来啊!”……听着这些抱怨,原本就沉重得似乎灌了铅的腿,这时像是又绑上了千斤大石,真是举步维艰啊!我想通过看风景来转移注意力,可是,抬眼望去,河面空荡荡的泛着刺眼的金光,嬉水的鸭子们都不知躲哪儿凉快去了。花儿们尽管开放着,可也怕太阳灼伤了自己美丽的容颜,悄悄地低下了头。再看看同学们,他们有的满脸通红,汗流浃背;有的脚有气无力地在地上拖着,不时发出“咝咝”的声音;有的相互搀扶着缓慢前行……可是整个队伍却依然整齐,大家都在坚持着,似乎是革命先烈的精神在激励着大家。“同学们,快点走哦,坚持到学校我就请吃棒冰!”韩老师的这句话就像让行走在沙漠中的人看到了绿洲,蔫头耷脑的我们顿时来了精神,大家谈论着棒冰的凉爽,棒冰的美味,不知不觉中就到了学校。到了教室,我们顾不上身体的劳累,都冲向了棒冰。我慢慢地吃着棒冰,感受丝丝凉气由嘴巴流向心田,我想这是天底下最最美味的东西了吧!回想这半天的行程,细细品着极致的美味——这就是苦尽甘来的美好吧!900字 小学
-
与陈奕迅对话开始认识他,是被那独树一帜的嗓音在嘈杂的人山人海中唤醒。别人说,偶像就是自己心中另一个自己。《红玫瑰》“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道出了真情,人性的本质与渴望,使人不断迷失自己。我们所要坚持的就是坚定自己的方向,然后不断向上,在追名逐利的时候多放开自己的灵魂。看淡一些你本无力追求的东西,放开自己,却并非失去信念。人常说: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会真正的成功。舞台上的陈奕迅,如同一个歌颂者,又如同一个嬉戏于海边的孩童。台上的他把浮夸发挥得淋漓尽致,而生活中从来只有简简单单的他搞怪热情的他。一件简单短褂,一条牛仔裤,一双运动鞋,一头浓密的小卷发下一张成熟而不苍老的脸上,总是充满阳光,成熟不失可爱。矫揉造作,从不曾与他沾边。一曲《梦想天空分外蓝》激励我:“只要用心就能看见,从白云看到不变蓝天,从风雨寻回梦的起点,海阔天空的颜色就像梦想那么耀眼。”是啊,梦想会为我们的生命增添不朽的阳光色彩,而追求梦想的脚步不断行进,才能不断追梦。不论考试失利还是成功,不论出身高贵还是贫穷,不论美丽还是丑陋,只要有一颗不断前进的心,我们都是最美的陈奕迅。简简单单,才是他的代名词,乐观开朗才是他的终点,虽身为一代歌王,但行事极为低调。作品不断给听众温暖与心灵的洗礼。继张国荣之后,陈奕迅对所有歌曲奖项包揽无遗。这与他个人能力有关,但他说:“这一切的成功,还要感谢所有为我作曲的老师,广大的歌迷和各位工作人员。谢谢他们一直以来的支持,人生中你不知道会遇到什么,但感恩一定很重要。”是啊,一个人,即使不断追逐,不断努力,拥有爱迪生的智慧,若没有了起码的感恩,终将不会成功。陈奕迅,在我的生活中充当一个不可缺少的角色。成为我心中的标杆。我心中另一个我,搞怪热情,在生活中总会增添几分欢笑,简单平凡、懂得感恩,让我们先成人,而后成名。列夫托尔斯泰曾说:“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的所作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陈奕迅不断激励着我,在困难面前牢记“路一直都在”,在失败面前牢记“谁都心酸过”,在骄傲面前铭记简单平实。我告诉陈奕迅,我将成为下一个“女陈奕迅”,像你一样的乐观不断进步,像你一样的热情不断奋进,用三年光阴拼一个与你一同进步的明天。我爱陈奕迅,坚定无疑。陈奕迅,一个时代的标杆和精神人物,一个我心中的自己,与我同奋斗,逐未来。900字 高三 记叙文
-
陈莎该来的,不该来的都会来,记住:IthinkIcando。——题记这本是陈莎的口头禅,却成为我的座右铭。永远不会忘记,烈日照耀下的那颗梧桐树。那棵学校门口的梧桐树,是我和陈莎放学的必经之路。2007年6月30日,该拿成绩单了。那天,她很早来,对于总是和她一起走的我来说,感觉有点怪。她对我说:Jane,没什么,一切都好。放学了,她在梧桐树下等我。从下午4:30聊到天黑,聊到厦门海域的日子,聊到在海边堆沙堡的场景,促膝长谈,又聊到了梦想。我就知道,这中间会有事的。2007年7月13日,她与我都不应该忘记。就像国人不应该忘记9。18一样。那天,她在qq上极其平静的告诉我:“Jane,我要去美国了。17岁的时候,我们都要去考“SAT”,只不过,我在美国本土,你也许在香港。7月21日的飞机,记得去送我。”尽管我知道有一天会这样的,可不会想到这么快。她说得对,该来的,不该来的,都会来。接到消息,我的脑子一片空白,6年了,从2001年鼓浪屿到2007年,原本我会以为她会和我一起去冲刺毕业班,毕竟,中国的应试教育不太适合你。我下线了。那段日子,我没精神。做作业没精神,弹琴没了兴趣,连睡觉也受不了,我心中一直默念着:当初,是你在网上找上我的,现在又在网上与我道别。陈莎,这一切一定是场梦的,事情不会这么巧的,是你说过,要与我做一世的好姐妹。可着毕竟是我对自己的安慰,它抵不过事实。7。21,它还是来了。天未亮,我就起了,这是我一生起得最早的一次。她八点半的飞机,必须六点半进场,我必须在六点半之前到达长乐国际机场。匆匆忙忙地赶路之后,我到达了机场。她是打的去的。天热了,她梳着马尾辫,穿着白衬衫和粉红色的凉拖。我看见了她,她说:“Jane,记住那海边自由女神像的誓言,一定努力,我不会忘记你的。qq上见哦!Tomorrowisanotherday!Icando!”又是这句再也熟悉不过的话。她进了大厅,飞机该起飞了。播音747这只巨鸟张开了巨大的翅膀努力地向天空飞去,它载着我和她对明天的期待与信心向着大洋彼岸飞去。回来的路上,广播里的《祝福》和《朋友》彻底击垮了我内心的底线,我趴在座位上失声痛哭,一阵后,我发现所有的人都呆呆地望着我。我止住了泪。夏天的风从窗口吹进,像刀子一样,又一次割伤了我的心。泪尽了,却在心里流。正所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900字 初中 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