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朝花夕拾》1200字以上

论《朝花夕拾》

1200字以上 初三 应用文

浅析《朝花夕拾》的双重内涵

鲁迅的作品,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都蕴含着他对于社会的看法。当时封建社会的黑暗,压迫着鲁迅,对于麻木的国人,他既愤怒焦急,又无奈。鲁迅将这种复杂的感受埋藏于心中,诉之于笔上。《朝花夕拾》,鲁迅先生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也是如此。在鲁迅笔下的人和事大多具有两面性,即双重内涵,他们既怒又悲,既喜又厌,从不同的角度,总能品出截然相反的思想。

下面,我们就来浅析一下这“双重内涵”。

一、眷恋又厌烦,不舍又无奈的乡愁

乡恋情结是人类对其生存过的地方怀有的情感,这种情更能成为作家的创作动力与灵感。它不仅仅意味着对真、善、美的回味与赞赏,同时还有对于假、恶、丑的揭露与批判。

鲁迅的童年一直生活在家乡,在那里,有充满乐趣的百草园,无论是那肥胖的黄蜂,轻捷的叫天子,还是那低唱的油蛉都在他的笔下变得活灵活现;还有三味书屋里令人怀念的屋后小院,和蔼的老先生;真诚、质朴,会将很多故事的长妈妈;还有爽直,有人情味的活无常。这些都是他思想的蛊惑。在鲁迅的娓娓道来之中,为我们展现了一幅人们美好相处的和谐画面,让成年后的鲁迅时时反顾。

然而,对于故乡,鲁迅还有着另外一种看法。《父亲的病》中,提到了两位家乡的“名医”,作为人们所信任的医生,没有责任心,还竟然草菅人命,令鲁迅对其十分憎恶;还有《狗•猫•鼠》中所提到的旧时海昌蒋氏似的连拜三夜的繁琐礼节,更令人厌烦;“阴司间”里令人畏惧的构造和摩一摩“死有分”的脊梁便可摆脱了晦气的风俗,让鲁迅对于人们沉溺于封建迷信的世界里而感到悲哀。这些,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处处显出鲁迅对于当时家乡的迷信风俗的厌烦与憎恶。包括《故乡》中所提到的闰土——一个由无忧无虑,对生活充满希望的少年,而二十年后,变为一个迟钝麻木,悲哀痛苦,迷信鬼神的中年人,反映了当时家乡的人们被帝国主义,封建社会的压迫。倍受欺压的人们只能靠信奉鬼神,来在精神上摆脱现实中的苦难,也只有这样,人们才会有些许继续生活下去的动力吧。这可能也是鲁迅后来选择离开家乡去南京求学的原因之一吧,那些风俗令鲁迅无法接受与理解,唯有的,只是厌烦与无奈。

因此,对于家乡的民俗文化,鲁迅是歌颂与批判共存的。

二、儿童与成人视角的转换

《朝花夕拾》,作为回忆性散文集,鲁迅多数文章都是用孩童的视角,用孩子无知,又对一切充满好奇的眼光,去看待,去描述事情。儿时的百草园,充满欢乐;三味书屋里向先生询问“怪哉”,先生不愿回答,作者才知道这是不该问的;还有对于《山海经》的渴望,以及得到长妈妈买来的书时那欣喜的神情,一个执著的孩童形象跃然纸上;还有《二十四孝图》中,读“郭巨埋儿”时,心情随情节而起伏,最后,还担心起自己会不会也被埋,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孩童真实的内心世界。

而后,在描写完孩童眼里的世界后,又笔锋一转,化为成人的视角,来加以评价。《武昌会》中,在给父亲背完《鉴略》后,去看武昌会激动的心情全然消失,而文章最后,写道诧异父亲为什么要让他背书,在成年后才理解父亲的用心,他所诧异的,也不仅仅是背书的缘由,还有父亲独特的教育方法,他并不是束缚孩子的兴趣,而是为了让他在了解历史后,以历史的眼光去看待武昌会,希望他,理解更深,同时,也诧异于父亲的开明,完全不同于封建社会的制度与看法。鲁迅充分运用了时间的因素,把过去与现在,儿童与成年统一在一个框架中来叙述。从过去的经历中寻找创作的灵感,又在现在的生活中,找到对于往事的不同理解。从而在叙事的方面上,体现双重内涵。

虽然整个散文集并未严格按年龄阶段来排序,而在读文章时却能让读者清晰地体会到他的创作顺序,从童年,青年,再到成年。鲁迅将儿时的经历与成年后的想法相结合,从往事中体会出更深一层的理解,而无论怎样,始终不变的仍是鲁迅对于封建社会黑暗面的批判,因为他生活在那个动荡残酷的社会,回忆美好往事,只是残酷人生中的精神憧憬,试图以此达到自我修复,继续奋战的目的。鲁迅并未在文章中将他对人物或事情的想法,感受统通展现,而是在潜移默化中体现他所理解的双重内涵。

论《金陵十三钗》

1200字以上 高三 议论文

在文学与影视的路上,许多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影或者是电视剧等影视作品。有人说名着的味道电影无法重现,甚至有的毁了作品,影视的改编不尊重原着,而且面目全非。像这几年翻拍的《红楼梦》、《天龙八部》,不仅和原着差别甚大,而且拍的不如八十年代的经典。

其实中国文坛的文学走出世界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与其改编的影视有关。像《白鹿原》,还有莫言的作品,正是因为文学被改编成电影,所以被世界所发觉,才会有第一位中国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

我先是看了张艺谋拍的影视作品《金陵十三钗》,电影《金陵十三钗》是根据严歌苓的短片小说《金陵十三钗》改变的。品读过原着后张艺谋的电影让我记忆更加深刻,无论是影视还是原着,无疑都是经典之作。而我觉得在《金陵十三钗》中电影更胜于文学,在电影的制作前期,张导和严歌苓进行了讨论,对许多细节甚至人物进行变动改编,这样的前奏工作使得电影又成为了金陵十三钗的二次创作,使得电影与原着有了些许的出入。而这些出入在尊重作者的前提下进行了一些更好的变动,从而有成就了一部不朽的大片。

原着的开头是以第三人称书娟外甥女的身份阐述的,而电影是以书娟为第三人称念旁白,显示其心理。我更喜欢原着的开头,“我姨妈书娟是被自己的初潮惊醒的,而不是被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二日南京城外的炮火声……她朦胧懂得由此她成了引发各种淫邪事物的肉体……”小说开头就让读者知道肉体的纠葛与这篇小说密切相关,背景又发生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历史知道期间的历史南京上空充斥乌云,尸横遍野,可恶的日本军烧杀抢虏,特别是变态的捕捉中国女人,满足他们变态的禽欲!在小说中很少正面写战争的场面,整偏小说基本上都是在教堂内的事件描述而阐述,而电影在最开始就是教堂外,亦是整个南京残酷的战争场面。电影开头几个女学生在外逃亡的情景,惊心动魄,与敌人的躲避不仅是生与死的挑战,更是灵与肉玷污的抗争。当时一支十数人的国军德械教导队余部在长官李教官(佟大为饰)指挥下,从日军手中救出了一批教会学校女学生,而李教官等人,至此丧失了出城的机会。李教官应该就是小说中的李全有,在影片中,李教官指挥力极强,足智多谋,但迫于敌众我寡的情况,而且弹药不及敌军先进,所以我军不得不使用人肉碉堡,一步步靠近敌人,只为多杀些日本鬼子,在电影中,中国军人一步步艰难前进,那个画面极其震撼,顿时对抗战军人肃然起敬!相比之下,小说并没有这方面场景的描写,这也体现出了影视作品在后期对文学作品的完善方面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塑造人物形象上,下面我们来对比小说与影视作品中有关人物的异同。

在两部作品中,小说出现英格曼神父和阿多阿多两位神父,电影中出现的是为英格曼神父举行安葬仪式的美国人约翰。米勒,电影大部分篇幅在于塑造约翰这个人物,之前的他只认识钱和色,但那次日本人来教堂疯狂地想要玷污教堂天真的孩子们的时候,他的人性凸显了。他假扮教父,保护这帮女学生们,最后还帮助女学生们逃出了恶魔的手中。那是一种跨越国界的爱,电影通过这一转变塑造了约翰神父这一高大的形象。小说中并没有这一人物,而是两位教父都竭力保护女学生们。约翰的塑造比小说的人物塑造更胜一筹。

在小说中陈乔治是和妓女红菱发生关系的,而在电影中陈乔治正直,天真,就像个孩子。而且他很勇敢。电影在后部分是13个女你学生却只有12个妓女,乔治恳切约翰神父把他化装成女学生,电影的这一情节不仅使观众心里一悬,而且更显示出乔治勇敢大爱的性格特点。

电影中的玉墨那种淑女气质更加高贵,小说中玉墨在戴教官面前跳舞时略显风骚,但两者都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敢爱敢恨的赵玉墨。电影和小说的书娟基本一致,但电影中的书娟对玉墨更多的是好奇,小说中的书娟对玉墨更多的是仇恨。

张艺谋导演用了4年的时间筹备这部电影,在挑选演员方面尽量是要会南京话的,这更有南京城的气息,更尊重原着。总之,《金陵十三钗》的影视和小说都是在现当年耻辱,燃起人们不忘历史的巨作。

高三:万宝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应用文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