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杭州茶叶博物馆
一年一度的春游终于到了,这次春游的目的地是杭州茶叶博物。在路上,我们有说有笑,个个脸上都露出了激动的神情。
来到博物馆,一个巨大的水墨画映入我的眼帘,水墨画的中间有一个大大的“茶”字,从上面留下来的水源源不断,清澈透明,酷似花果山的水帘洞。看到这里,我觉得这个水墨画应该与茶和水有关吧!这时,讲解员叔叔和我们说:“茶和水是依依相关的。有茶的地方就有水,有水的地方就有茶。”
接着,我们沿着左手边的通道来到了茶史厅。在茶史厅里,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茶具,大的超过了半米,小的才不到5厘米:有的上面刻着两条飞舞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真像活得一样;有的刻着一朵朵青色的小花,低调却又很文雅;还有的虽然是全白的,非常朴素,但仔细看会发现有一条条波浪纹,做工真是精致啊……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深绿色的茶壶,茶壶上画着一个茶园,人们在采茶、把茶分类,再炒茶,我仿佛看到在毒辣的阳光下,他们在满头大汗地工作着,真是不知疲惫。离开茶史厅,沿着楼梯走上二楼,在拐角处有一个巨大的茶饼,讲解员说这是用嫩叶做的圆饼茶,大约有700多公斤呢,我们都吃了一惊:哇,这么重啊。
春游当然少不了吃,我们坐在垫子上了,吃着自己带来的食物,有时还到别人“家“串门要东西吃,别提多开心了。
今天的春游结束了,下一次还会有什么样的惊喜呢?
我家旁边的小河
我们家的旁边有一条小河叫“建设河”,刚刚修建好的时候,小河里的水清澈见底,能经常看到小鱼儿在河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人们快乐地在河边散散步、锻炼锻炼身体。
但是近几年它在我们这里的名气越来越大,可不是因为它越来越美了,而是因为它的“臭名昭著”。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是因为这附近的居民,为了节约家里的水,或者是为了方便,来河边洗被子等大件衣物,有的甚至还把家里的脏拖把也放在河里洗。更有不文明的人把杂物,生活垃圾都往小河里扔。渐渐地,河面上漂浮起一层油腻腻的东西,水质也变得越来越差,河里死的小鱼也越来越多,小河慢慢地失去了它原有的生机,人们也渐渐地远离了它。
去年随着G20的召开,小河慢慢地在有关措施的实施下变回了它原先的模样,有关部门在河边搭起了公示牌,建起了栏杆,还装置了活水系统,种植了很多水花生、浮萍、金鱼藻等水生植物,现在每天都有工人打扫河道,清理河面的垃圾。又能看到人们有说有笑地在湖边散步了。
为了让我们生活的家园变得更加美丽,请大家增强下环保意识吧!不要对河边的公示牌视而不见,不要随手乱扔垃圾,再也不要为了方便在河里洗衣物。让小鱼能在清澈的水里自由自在的嬉戏吧,相信小河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变得生机勃勃。
相关推荐
-
游茶叶博物馆星期六,我们一家来到位于龙井路的中国茶叶博物馆,了解源远流长的茶文化。我们穿过序厅,进入了“茶史厅”。经过这次“穿越”,我终于知道唐宋元明清的茶文化各有千秋。唐代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团饼茶是当时的主流茶品,由采、蒸、捣、拍、焙、穿、封等七道基本工序制成。唐代画家阎立本的《萧翼赚兰亭图》记下了当时的煮茶场景。陆羽的《茶经》更使茶文化达到了新的高度。宋代则只分两类:单纯茶和混合茶。斗茶也很有趣:《若园赌市图》上,一位刚刚喝完还在品味,一位正举起碗喝,一位在向碗里倒茶,最后一位在擦嘴巴。他们个个栩栩如生,真像活了一样。明清明期,出现了蒸青、炒青、烘青等种类茶品。茶的饮用已改成“撮泡法”,和现在的泡法十分接近。这个时期的茶具款式、质地、花纹千姿百态,讲究“至精至美”之境。明代的文人雅士创作了许多关于茶文化的作品: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文徵明的《惠山茶会记》、《陆羽烹茶图》等。我们还参观了茶萃厅和茶事厅,了解了茶的分类和茶的各种泡法。比如西湖龙井就是绿茶的一种,最适合用温润泡。经过漫长的五千年演变,中华茶文化越来越独特、越来越隽永。“浸泡”在茶文化中,我的身上也好像沾染上了淡淡的茶香……450字 四年级 叙事
-
参观游杭州自然博物馆今天,微风轻拂,让我们出游的心情陡然剧增,我们一行向预定路线——科技馆出发。来到目的地,科技馆的大门紧闭,无奈走向边沿察看。“自然博物馆”几个大字映入眼帘,何不就到这里看看?一踏进自然博物馆,大厅正中一个巨大的恐龙模型出现在我们眼前,似乎就带我们走进了古老的原始部落。放眼望去,整个博物馆规模宏大,生动逼真。走到1B楼,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座座动物的蜡像,有灰熊,有魔鬼鱼,还有蓝鲸……一座座神态各异,活灵活现。那一只灰熊,面朝着我,好像要向我攻击。我和爸爸走进了一间屋子里,这间屋子是翼龙展示馆,里面有翼龙模仿秀——画翼龙的地方,还有介绍翼龙历史和生活的电影,更多的则是翼龙化石的展台。我们走出了这间屋子之后,就乘着电梯上了2B楼。来到2B楼,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些展出的东西,上面罩着玻璃罩。我飞快地跑上前去,看到了玻璃罩里面的中间有半个地球,地球的四周有许多的指南针,摇动手柄,地球就动了,指南针也跟着地球,这个是地球的磁场演示仪。我们继续向前,又有一个装有手柄的东西,我动手柄,地球移动起来,原来这个是日食、月食的形成原理演示仪。继续上3楼,这里就是我最喜欢的原始森林动物馆。走进去一幅欣欣向荣的生态景象映入眼帘。首先是一头庞然大物——象在河边痛快的洗凉水澡,小象们则在母象的庇护下玩耍嬉戏,一只狼正虎视眈眈的盯着一只小羚羊,发达矫健的身姿弓着,准备一个箭步蹿上去,可小羚羊却在这节骨眼上毫无察觉,我目睹这惊心动魄的场面不禁捏了一把汗。森林之王老虎却懒洋洋地躺在岩石上晒太阳,半眯着眼舒服的享受着充足的阳光;一头母狮子昂首挺胸的耸立在岩石上,维护地盘,她那警戒的目光扫到谁,谁就浑身起鸡皮疙瘩。池塘里那群“嘎嘎”直叫的小鸭子在快活地游戏……今日之行,真可谓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杭州自然博物馆令我们大开眼界,大饱眼福,让我了解了不少自然知识。700字 四年级 记叙文
-
游杭州春天,万物复苏。是最适合旅游的日子,我和妈妈决定去杭州春游。我走到西湖边儿,柳叶上的露珠沾湿了我的发梢,我仔细一看,柳叶又细又长,像一位小姑娘的长辫子,又象征着春的到来。湖边的花儿一簇簇地开着,黄色的迎春花,粉红色的桃花,雪白的梨花……每种花儿都拥有它的个性!“沙沙沙……”春风吹拂着杨柳,柳儿在风中翩翩起舞。我们在柳树下吃起了午餐,“吱吱吱”小松鼠大胆的跑来跟我们抢玉米吃,我刚想来摸摸它的大尾巴,它却抱着玉米跳到树上去了。“滴滴答答”下雨了,我在雨中散步,春雨如细丝,如牛毛,在人家的屋顶上斜斜的织着。雨丝落在湖面上,湖面上泛起了轻轻的涟漪,雨还在下着,细雨淋过的花朵更加生气勃勃,娇艳的花瓣在细雨中颤动着,空气中都散发着淡淡的芳香。我爱春天,但我更爱春天那种生气勃勃的美。300字 四年级
-
杭州游今天,我、妹妹和姑姑要去杭州,首先我们坐了六个小时的动车来到杭州,我们又乘着大巴车来到杭州非常著名的“乌镇”。我们来到乌镇的门口,这里人山人海,听导游介绍:乌镇历史悠久,距今六千多年前,先民们已在这里繁衍生息。形成聚落,名叫“乌墩”。到了公元五百多年春秋时代,乌墩处于吴越两国的边境,吴国在此戍兵防御因此改称“乌戍”。接着,我看到了一座房子里的老伯伯正在做被子,他用蚕吐出的丝放到了水里,拿出一个架子把蚕丝拉开放到架子上,一层一层地铺上去,这样一直重复就可以了,听导游说蚕的丝最长可以拉到一千八百米呢!我又来到了一间屋子里,那间屋子里挂着许多的裙子,裙子琳琅满月,到处都是,导游说:“这里全都是清朝女子的主要服饰,小袄贴身,大袄至膝下,都为有袄大襟。群为长裙,系在长衣之内。三十年代前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形制多变,袄短及腰,下摆成弧形,袖似喇叭,裙长没足,为当时年轻女子所青睐。乌镇的旅程结束了,我依依不舍地走出了乌镇的门,可我还是很开心。400字 四年级
-
游杭州1月29日,星期二,我和妈妈、姥爷、姥姥、二哥、大姨一起坐飞机去杭州游玩。在路上,听妈妈讲了好多杭州的美景。这次旅行妈妈说了让我给大家当导游,我可是提前做了不少功课呢!西湖美景到了杭州。第二天,大清早我们就去了西湖。西湖的美景让我应不暇接,有神奇的三潭映月、湖心亭、孤山、白堤、苏堤等。我首先给大家介绍了西湖的面积约6。39平方千米,是中国唯一的的淡水湖,接着介绍了各景点的由来等。在环绕西湖路的大树上有好多松鼠、鸽子和麻雀,游客都很惊奇,但我一点都不惊奇,因为我前天晚上就在网上对杭州景点做了的功课。于是,我给他们讲了为什么这里有小动物?断桥残雪下午,我们去了断桥残雪站,当我看到断桥时,我想起一首诗:“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这时,二哥问我:“断桥为什么叫断桥?它又没有断!”好在我提前补了一下关于断桥的故事,于是我摇头晃脑、洋洋得意的说:“传说,许仙和白娘子相识在此,同舟归城,借伞定情后又在邂逅,言归于好。越剧《白娘传》中白娘子唱道:“西湖山水一片还依旧……看到断桥桥未断,我寸肠断,一片深情付东流!”看着二哥陶醉的样子,我心里美滋滋的。乌镇西栅晚上,我们坐了2个小时的汽车去了乌填的西栅,进到乌镇西栅景区里我给他们说:“这既是一个古镇也是一个历史博物馆,所以,每一块砖头都等于一件文物,每一栋房屋都是一件古老文物。请大家都不要乱动文物,也不要随意在上面涂鸦。收获这次游杭州让我看到了杭州西湖的美景和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600字 四年级
-
茶叶博物馆之旅费凡“茶为国饮,杭为茶都”,是的,茶是我们中国的象征,杭州也是弥漫着阵阵茶香的。今天,我们前往茶叶博物馆,了解中国茶史,体验中国茶香。车缓缓进入博物馆,小路边的田野中播种着茶种,一阵微风吹来,带来了清新的泥土味儿和丝丝茶香。来到正门,一张清澈的水帘从天而降,透过帘幕,一个大大的“茶”字嵌在墙上,清晰可见。走进展厅,里面陈列着香味四溢的茶叶与中国五千年的茶文化。其实,茶诞生时并不像现在这样可口。自神农最初发现和利用茶以后,明朝始皇帝朱元璋下令改造茶,得到公众的强力推赞,“今人惟取初萌之精者,汲泉置鼎,一瀹便啜,遂开千古茗饮之宗”,今人之所以能品上如此甘甜的茶,这不都是古人的造化吗?“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是中国人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与我们中华民族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茶萃厅中,我们了解了茶祖——刘伯温,茶父——神农氏,还有各种香浓馥郁的陈茶。瞧,茶不仅有青翠欲滴的外表和醇厚的滋味,还富有古老的文明呢!古往今来,茶之种、之制、之器、之藏、之饮、之用各有其术,各有其道,各有其情。“差生”陆羽所撰写的经典著作《茶经》充分表现出了“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所以自这本书问世以来,茶事方大行其道,受到许多茶迷的赞赏,可见中国人是多么重视,多么钦佩悠久的茶文明啊!在今朝,茶能成为一种享誉世界的饮料,维系着每个中国人的品茶、赏茶之心和世界友人深厚的感情。5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游杭州杭州,一直被人们称为“人间天堂”,我也有了机会,可以去杭州游玩。经过一夜的休整,已有了充沛的体力,一大早便出发了。我们一出了门,一阵清新的空气直沁你的肺腑,让你神清气爽。我们坐上了游览车,一路上边观赏四处美景,倾听美妙鸟语,边说说笑笑,别有一番风味。转眼间到了“柳浪闻莺”,啊!好美!一棵棵柳树的枝条迎风舞动,好比波涛一般“汹涌澎湃”,从远处望真像波浪在翻滚,难怪被称为了“柳浪”。可能是运气不太好,连“莺”的影子也找不到,就别说听“莺”叫了,反到蝉一大群一大群的在树上“知了知了!”地乱叫,足以把人的耳朵吵聋了,所以我把“柳浪闻莺”改了个名叫“柳浪闻蝉”。接着,我又来到了“白堤”上,我原来以为它是为了纪念“白娘子”的,可一问,却是为了纪念也是姓“白”的一个人,名字叫做“白居易”。最后,我来到了这次旅行的终点站——“西湖”。我坐上了游船,在西湖上慢慢行驶,默默地享受着凉爽的微风,全身的暑气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舒适的感觉。这时,只听见“啪!啪!”的声音,低头一看,啊!原来是小鱼啊,只见鱼有的红似火,有的蓝如水,还有的黑似墨,五彩缤纷,光彩夺目,无比耀眼。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我马上就要离开了,再见了西湖,再见了杭州,我会永远想念你的。500字 六年级 叙事
-
游杭州我去过很多地方:连绵万里的长城,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但是,我最喜欢的地方是杭州。“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被誉为“人间仙境”,我一直想去。今年暑假,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我和妈妈坐飞机来到杭州,一下飞机便上了车直奔西湖。杭州的空气可真清新,街道上十分干净,绿树成荫,多美的城市呀!我们来到了西湖边。远远望去,西湖像一面大镜子似的,映出了蓝天白云,映出了湖面上的荷花。湖水似乎不流动,多像一位安静、温柔的仙女。湖里的荷花开了,看,它们有的完全开放,正在微风中翩翩起舞,像一位婀娜多姿的仙女;有的还是花骨朵,像一个个小宝宝正在做着香甜的美梦;有的半开着,真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它们从碧绿碧绿的荷叶中冒出来,让人不禁想起一首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西湖边,有很多人在拍照呢!西湖上还有一座断桥,妈妈给我讲起了白娘子的故事,我听得津津有味。杭州还是美食的天堂呢!那里有许多好吃的。西湖醋鱼肉质鲜嫩,甜滋滋、酸溜溜的;糖桂花酸甜可口;西湖牛肉羹不仅好吃,外观也十分诱人。无论哪一种,都让人赞不绝口,回味无穷。每年都会有成千上万的游客来到西湖赏景、划船,听着美丽的传说,笑语声声,这和天堂又有什么区别呢?西湖多么美啊!我做梦都会想着它!500字 五年级
-
游杭州今天,秋阳高照,清风送爽,又是十一国际长假,爸爸妈妈带上我和妹妹踏上了杭州之旅,一路上我和妹妹又唱又跳,爸爸这位司机也非常理解我们的心情车子飞快的跑着,不一会儿就来到杭州动物园。到了动物园门口看见一排排长长的队伍正在买票,好不容易才轮到我们买票.我们一进大门,就被小鸟的一阵阵''动听的歌声''迷住了,而且有很多不同的鸟,有鹦鹉学舌,叽叽喳喳的小喜雀,还有喜欢说话的八哥等等再往里走,是金丝猴的乐园,它在笼子里跳来跳去非常的活泼可爱,我和妹妹还在金丝猴旁边拍了一张合影作为纪念.这时,从远方飘来一股臭味,原来是非常魁梧的大象,它有像扇子一样大的耳朵,有又粗又长的鼻子和柱子一样粗大的四条腿,真是一个庞大的家伙.我们家 人都很喜欢它.出了动物园我们来到西湖边,一阵阵秋风吹过,感觉一丝丝凉意,西湖上茫茫一片,只能隐隐约约看见一座座山的轮廓,爸爸指着那些轮廓说;‘‘这是保 塔,那是三潭映月我一边点头,一边睁大眼睛仔细找,但是什幺也没看到。听人家说;不到西湖不算到杭州。可是,我们今天到了西湖也没有什幺收获也/这样算不算到过西湖呢。很快我们就要结束杭州之旅踏上了回家的路,一路上妈妈给我们讲了关于杭州的好多传说,讲了关于怎样保护小动物,珍惜小动物的事情。妈妈还说了保护小动物人人有责。就这样结束了今天的行程,我和妹妹都依依不舍,爸爸说;‘‘下次挑个好日子,再带你们来玩玩。500字 三年级 记叙文
-
游博物馆曾带着一颗好奇心步入博物馆殿堂,其情形记不大清楚了,便朝思暮想再去一次。今天挺凉快的,我竟骑车骑了一身汗。停了车,疾步走入那扇深不可测的大门,差点儿忘了验票;只恨爹妈少生两条腿,那古色古香的大厅总走不到。旧地重游,心情果真不一样。顺着楼道,我首先进入了“长江中下游五千年文明”一馆。从骑马的玉器到光亮的青铜。从精美的漆器到细腻的瓷器。从多样的交通工具到高超的纺织刺绣,从考究的江南饮食到怪异的神灵鬼怪,我所看到的不仅是一件稀世珍宝,还看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在玉器展室中,最吸引我的是一只白玉算盘。它长不过6厘米,宽顶多2。5厘米。上框,中框,下框。算珠均有洁白无暇的玉石制成,从做工来看,相当精细。让人感到圆润光滑。若不看说明,我想不会有人相信这是一只宋朝年间的算盘。在漆器室中,不必说那豪华的家具和精巧的沙发,也不必说那逛街的果盘和小巧的宝瓶,单是那巧夺天工的红木漆盒就令人不的不啧啧称赞。大概是出于对祖国的热爱,我在瓷器室中转悠的时间最长。中国式瓷都,这谁都知晓。不过,若不到这个馆瞧瞧,可不容易理解英语中“中国=瓷都”这有趣的公式。的确,在这一展室中,那玲琅满目的瓷器叫人应接不暇。且让人不得不承认中国瓷器的优良质地及悠久历史。500字 一年级 写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