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咸菜900字

舌尖上的咸菜

900字 初三 记叙文

四川有麻辣鲜香的腊肉,江西有让人回味无穷的霉豆腐,在江苏高邮有文明各地的鸭蛋……这些足以称上是舌尖上的美食了,可我却认为这些远不及我家乡的美食——咸菜。

小时候,在乡下,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回到外婆家,外婆就会从厨房的桌子底下翻出一瓶瓶腌好的咸菜。外婆总是端起一瓶,放在桌子上,转了个圈,觉着不够好,又摇着头说:“不行,这瓶还不够入味,要吃就得吃最好的”于是,又将这瓶放下,端起另一瓶。终于,在精挑细选中,外婆挑起了一瓶颜色较黑的。打开那密封的盖子后,一股浓浓的酸味从瓶口发出。这无形的气味散布每个角落,最后进入我的鼻孔让我浑身发抖:“这什么呀?太酸了,真受不了!”我捂着鼻子就往门外跑去。可外婆总是很享受的样子,弯下腰去随手捞起一颗往鼻口送去:“嗯,这味道,够了,就要这样!”

到了晚上,饭桌上都是黑乎乎的咸菜。有咸菜酸笋汤、咸菜炒苦瓜、咸菜炒大肠……看着这些,我忍不住流下口水,不是被菜的美色所吸引,而是“酸”到了。光是看着,就马上打开了食欲。就连平常不爱吃饭的妹妹一连就吃了好几碗,吃完了还用舌头在碗里舔了又舔。这让站在一旁的我不禁又往回咽了咽口水,我拿起筷子夹了一小块。菜入嘴里,脆、香、酸、甜、咸开始从舌尖蔓延开来,占满荤腻的胃口一下子就打开了……

后来,随着爸妈来到厦门读书,接触到咸菜的机会越来越少,天天不是鱼就是肉,要不就是青菜,吃腻了,便会觉得这些不再是什么美味佳肴,只不过是平淡无味的几道菜罢了。

一天早上,妈妈从菜市场搬回两大麻袋的芹菜,我好奇地问了句:“这是做什么?”妈妈擦着汗应道:“好久没吃咸菜了,想它了,咱们也自个儿做!”我一听,乐了。只要一想起外婆家的咸菜,我便不自觉地往肚子里咽口水,那味道,想想都让人垂涎欲滴。大约晒了一个星期左右,妈妈又把菜从阳台收起来,当天晚上就开始做起来。我拿了条小板凳,坐在妈妈旁边,看着妈妈的一举一动。妈妈把一颗颗芹菜切成了一小段,用筷子夹起塞入瓶中:“去,去把盐拿来。”我从厨房里拿出一包盐。“往里倒!”我照着妈妈说的做了,我边倒盐妈妈边拿着筷子在瓶中将盐弄均匀。将一瓶都塞满后,觉得差不多了,又端起瓶子低下头去嗅了嗅,然后再在封口处铺上塑料袋,最后才用盖子扭紧。吃咸菜时享受,做咸菜更有意义了,自家做的咸菜,恐怕更香吧!

一天中午,我打开饭盒,惊奇的发现:菜里竟有咸菜。我拿起汤勺,舀起一勺便往嘴里送:“是,酸酸的,甜甜的没错。可总觉得没有外婆家的咸菜好吃,是少了配料么?

家乡的咸菜啊,究竟是什么值得我日思夜想,做梦也流口水呢?也许是那味道还未从我的舌尖散去吧!

舌尖上的地理课

1000字 初二 记叙文

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让我想起中学时代的一位地理老师和她那一堂堂生动诱人的地理课。用“生动”二字,赞美老师课讲得好,是很常见的,但用“诱人”来形容老师的课,是否有些不伦不类呢?NO,看了下面的内容,您就明白这词儿,是多么的贴切了。

中学的地理老师姓董,是师范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小小的个头,大大的嗓门,将原本很是枯燥的地理课,讲得声情并茂、出神入化。最有特色的是她的“美食记忆法”,调动起同学们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让大家轻而易举地记住和了解了全国各地丰富的人文物产常识。

这一堂课,讲到山东地区——“烟台的苹果、莱阳的梨;威海的对虾、肥城的桃”;“德州的扒鸡、章丘的葱;临沂的煎饼、黄河口的蟹”,诸多的瓜果梨桃、虾蟹饼鸡,真的让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念念不忘。

下一堂课,跟着她的教鞭,沿着京广线,一同前行,来到广东地区。“汕头的荔枝、惠州的橘;东莞的香蕉、梅州的柚;广州的早茶、珠海的藕;湛江的海蟹、潮州的菜,”丰富的特产、美食美味,让我们在“馋虫”欢腾中,记忆清晰。

最经典的是,那年月,从北京到上海,还没有高铁。在教同学们画“京沪线”的时候,列车运行沿线共有十七个站点,很多同学画着画着,不是丢了沧州、就是少了枣庄,弯弯曲曲地总是画不全,很是纠结。这时候董老师就会再次使出她的“杀手锏”,教你一次搞定!她在黑板上,边示范便讲述:你们看,从北京出发,一经廊坊买小枣、二经天津品麻花、三经沧州吃驴肉、……八经枣庄喝羊汤,十五途经无锡一定要吃酱排骨……讲着讲着,就到了第十七个站点,那就是终点上海啦。一条完整、诱人、令人向往的京沪线,深深地记在同学们的脑海里,想忘都难矣。

当然,董老师的“美食记忆法”中,不仅有美食,还穿插了不少与美食有关的历史典故和古代名人诗句。印象最深的是,在讲到四川时,她绘声绘色地讲述了著名文人学者,同时也是著名美食家苏东坡“蜀人贵芹芽脍,杂鸠肉为之”的历史故事。讲到镇江时,“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东坡这首逍遥自在的七言绝句,让我们记住了江南地区的风土人文。还有古代画家郑板桥的“夜半酣酒江月下,美人纤手炙鱼头”,“扬州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仿佛将扬州风土美景,映入大家的眼帘。一堂堂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课,寓地理知识、历史典故、名人名句于其中,真可谓寓教于乐,让所有学生大开眼界。

如此一来,原本是副科的每周三堂地理课,成了全班同学翘首以盼的最爱。无论是课间休息,还是宿舍夜谈,地理课上的林林总总,都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谈资。当然,董老师的粉丝也遍布校园的各个角落……

许多年过去了,如今,每逢校庆和同学聚会,“舌尖上的地理课”总是一道永不乏味的话题,而精神矍铄的董老师依然是同学们心中的偶像,崇拜至今,永不褪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记叙文
9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