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风情
我的故乡在农村,在记忆中,故乡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有一望无际的田园,有那甘甜、清冽的井水,那里清幽、隽永,到处充满着农家的气息。还有神奇的传说,据说夏履是当年大禹治水经过时丢下的草鞋。
绿油油、金灿灿那是农家稻田的颜色。每年春天,就是播种的季节。这时候,你可以在大片光秃秃的田野上看到农人辛勤的身影。他们的眼神是那么坚定,播撒是那么用心,看着一粒粒谷整齐地躺进翻好的地里,就像看到希望被孕育一般。
在一片整齐的田野边,往往流淌着河。河水潺潺,缓缓地灌溉着岸边的庄稼。一到夏天,就变成了我们的乐园。这儿总有许多人在游泳。看着他们欢快的样子,我也真想跳下去和清凉的河水来个零距离接触。可是我不会游泳,只好顺着河边走,去抓那出来透气的河蚌与粘在青石板下偷懒的螺丝,把它们捞出来,放在奶奶的菜篮子里,带回家,还让奶奶做成汤喝,炒螺丝吃。有时从河边还可以掰一个刚长好的玉米下来,剥去皮,拉去山头伯伯似的胡须,便可以煮了。刚煮好的玉米有一股源于田野的自然风味,每每都会使我馋得直咽口水。
故乡的农民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一口井,赶路的人渴了,便随便找哪家喝口井水。那井水凉凉的,喝下去爽极了。听大人们说,这故乡的井水还含有许多矿物质呢!我小时候也常常跑去井边乱喝一气。一到晚上,院子里凉风习习,于是大家便都出来乘凉。我们小孩子当然闲不住了,有的数星星,更多的是捉萤火虫。不一会儿,大家就把捉来的萤火虫放进透明的塑料袋里,一闪一闪地好看极了!
故乡随处可见的小河,忙碌的田野,满天的星斗,还有那淳朴的民风构成了一幅和谐农村图,让我陶醉,让我怀念。
咸淡皆有味
人生就如同一幅泼墨画,有浓墨重彩,也有淡淡的一抹。
小学以及初一,我可是一个出了名的“大忙人”,参加的社团可不下四五个,理科竞赛、健美操、管乐团、英语口语……课间操时便开始了征途,在操场边上的空地上练习健美操,常常引来老师和同学的指指点点。起初憎恶那些同学,后来也渐渐习惯不予理会了,面对老师的谈论也只淡淡一笑了。中午又穿梭大半座教学楼,抱着一摞书到达竞赛室。认识不同的老师,结缘不同的同学,又更多额外作业,让人又爱又憎。作业整理课,我的新任务更新了,提上乐器盒,来到校园另一端的管乐社团,路上有时会遇到认识的同学,对我手上的不明物体感到疑惑和惊奇,“哎,你拿的是什么鬼?”“哈哈,这个是长笛!”我笑笑回答。“长笛?是什么鬼?”对方又更迷惑了。我又笑笑,“是乐器啊,我现在去管乐团了。”“哦哦。”对方终于恍然大悟,我挥手离开,心中暗笑。
在这样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我尝到了独物质味道,我在这味道中学会了掌握时间和利用时间。
迈入初三,沉重的学习压力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也不舍地告别了陪伴自己的健美操社团和管乐团。我的生活和其他人毫无差别是,一起听课,一起做操,晨跑,一起上自休课。也不再有出校比赛的机会,逃避训课的理由。一切平淡无奇。我于是渐渐开始重视学习,开始将从前忽略的环节一步一步做完美。上课时不再偷偷摸摸写家庭作业,而重新准备笔记本,奋笔疾书,作业不再随便应付,而是每一题每一步都探究清楚。
在这样平淡无奇的生活当中,我尝到了平凡的味道,而我也在这味道中学会了做好每一件小事才是真本事。就像大文豪苏轼,初次进京应试引起了文坛领袖欧阳修的注意和佩服,在欧阳修的一再称赞下,苏轼在京名声大噪,每有新作,立刻就会传遍京城。而后来受新党派的迫害,一次次被贬,苏轼却在当地过起了惬意、平淡的生活,为当地人们造福。
咸淡皆有味,只有不同的味道才能共同组成美味的佳肴。
相关推荐
-
风情风,没有方向地吹来,没有目的的飘荡,它轻轻吹起小草,让它与太阳公公一起做早操,它慢慢地吹醒沉睡的孩子,让他早起刻苦钻研努力学习。它悄悄地吹开劳动者的双眸,让他感觉到清凉的快意,它毫不吝惜地吹着每一个人,毫不疲倦地陪着每一个人,毫不厌烦地呼唤每一个人。它努力把快乐传染开来,它勤奋地传播着快乐的种子,将他无止境地吹着,它用心吹开悲伤者的刘海儿,希望吹去她脸上无尽的泪水,希望吹开她痛苦的心扉,让悲伤者拥抱阳光,享受春意盎然。顿时,我感到它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博大胸襟,它从不感觉累,一直没有怨言的劳动着。突然有一天,雪走向了风,雪带走了往日温和的风,风变了,变成了凛冽的寒风,无情地狂扫每个人的脸颊,风变得让大家不认识了。悲伤者还痛苦地呻吟者,可是风却从来不施舍给悲伤者一丝快来的旋律。乐观者不了解为什么他们开始逃避,躲闪狂风摧残,他们希望冰冻的河面早日融化,枯干的树木早日发芽,他们期望春天早日到来,因为只有这样,大家才能重新寻找以前的风,让温和的风重新代替这凛冽的寒风,虽然,在这寒冬中有着风雪交加的夜晚,但人们相信,春天一定会回来的,所以雪莱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就让我们播种春天的种子,传播快乐的篇章,让快乐的音符与风一起舞蹈,让快乐的人们随风歌唱吧!梦里还有没有目的漂流,似一个流浪汉,它没有家,没有安居的地方,飘啊飘,树木向它招手,风只是微微地抚过树木、小草,宛如母亲抚爱儿子般的亲切、温柔,宛如恋人爱抚情人的秀发。抬起头,此时,风正与树枝携手共舞。600字 初二 散文
-
风情曾经我问过风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风不语用手抚摸着我的脸颊轻轻地柔柔的很舒服现在我又问风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风用轻轻的话语说我不知道我从哪里来我也不知道我要到哪里去我迷茫了为什么谁知道呢那么我带你去我家定居下来好吗风愣了摇了摇头不行哦为什么我这般问游行四方是我的使命哦那我可以在哪里找到你在任何地方你都能找到我风走了留下了这句话我会找到你等着我风嗯我等你隐隐约约我好似听到了这句话属于我和风的情200字 初二 记叙文
-
古街风情踩在石板路上,听着悠远的笛声,我飞舞的辫子伴着轻盈的步伐,抚摸过那历史的沧桑。停下脚,抬头便又见小桥流水人家……那是小河直街!白色的墙,黑色的瓦,青灰的窗户飘出袅袅炊烟。古老的门,闪烁的灯,沉睡的码头传出河水叮咚。正午时光,秋口的太阳照得我暖洋洋的,也照得小河暖洋洋的,我径直走向小路边,便见一只只亮闪闪的白鸥在空中挥动翅膀,白色的羽毛掠过河面,留下一朵水花。码头边,古老的石阶虽然历经沧桑,但却包含着悠久的文化。河水荡漾。轻轻地拍击着石阶,那声音清脆而响亮,又带着那么点儿心酸。回到石板路上,鸟鸣会引你走进老百姓的房屋中。那白墙黑瓦让我想起了“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的境况,那竹林小径让我走进“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世界。对,就是这颜色脱落的旧壁画,这满身尘土的油灯才勾勒出浓浓的古街风情。我敲着旧时的门环,屏气凝神地细听,想象着门那边的世界。我抚摸着脱了漆的石墙,无拘无束地畅游,享受着旧时代的味道……那是南宋御街!鲜红的灯笼,飘扬的国旗,耀眼的霓虹灯庆祝祖国60岁生日;清澈的流水,玲珑的商品,精致的袍式服显示了中国文化的悠久。高银街、太平坊巷、河坊街上到处人山人海。街边时不时会出现古时候杭城的房屋。大门上还贴着对联,边上还放着煤炉和水壶,窗上的灯还一闪一闪的。墙边靠着脱漆的自行车,那已经旧得不能骑了。再走过去便是父母那个时代的木制楼梯。房子背后居然还留着“听毛主席的指令”几个字样。真是留住了古文化,留住了中华传统。避开人群走进古街旁道,只见几家茶店在我眼前出现。一架古色古香的黄包车停在茶座前。工作人员穿着长袍,头上系着红丝巾,嘴中念念有词。有一个举着壶嘴超长超细的金色茶壶在耍技,有一个对着路人吃喝着。再抬头,看印着“茶”字的旗子在半空中飘扬,仿佛时间逆流,回到了上世纪的杭州。古街风情,笼罩着小河直街与南宋御街,一起庆祝国庆60周年,一起回忆老杭城的点点滴滴。750字 初二 写景
-
藏族风情观花节:藏语叫“若木鸟”,是观山的意思,每年的农历六月十八举行,一般是以各村寨为主,一起下帐房游耍,每次的活动,少则三四天,多则十来天。过观花节期间,人们向前来参加游玩的客人敬献哈达,并热情地迎进帐房,盛情款待。到了夜晚,男女老少手拉手,在舞队首领手中的串铃伴奏下,围着篝火,踏着优美的舞步,唱着民歌、载歌载舞,以至通宵达旦。赠送哈达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礼节,“哈达”之意是:“神的光辉、萦绕的祥云,神灵的化身,它表示与神同在,幸福无边,吉祥如意”。向对方馈赠哈达时,必须由双手捧献,接方也必须用双手领受。切忌用一只手相送或受礼。不论年龄与职位,一般是在较重要或特殊的交往中互赠哈达,常见是下辈敬献给师长,而师长不回赠;德高望重的活怫或师长,受礼后,又把哈达回赠给献者,这时上身要向前倾.能使回赠的哈达,用双手举过头挂在脖子上,以表示感谢。所领受的哈达,人们都要珍藏起来,或挂在屋内较高、洁静的地方。350字 初二
-
陕北风情中国疆域辽阔,由于各种因素,每个地方的生活习惯都不相同。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独特的风俗,正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的家乡地处黄土高原,这里地表崎岖,气候干燥。正因为如此,人们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创造了一种适合陕北人居住的房屋——窑洞。它呈圆拱形,一般都是几孔或十几孔连在一起。它的抗压能力很强,冬暖夏凉也可以将水蒸气聚集在屋内,正解决了干燥的天气。窑洞内少不了一种东西——炕。陕北的炕和灶是一体的。当人们在灶上做饭时,顺便也可以把炕烧热。陕北的饮食也颇具特色。由于气候的差异,这里只能种植一些小麦、高粱、马铃薯等作物。但这里的人们却将它们做的五花八样。单说土豆,就可以来一桌土豆宴:洋芋擦擦、洋芋馒馒、蒸洋芋……陕北人喜欢用荞麦来做东西,具有代表性的煎饼就是用荞麦做成的。先要把荞麦去壳,再倒入水制成糊,将最浓的精华取出来,再放在案上摊成皮,卷入豆腐干,凉菜等,沾上汤料,就是一碗美味的煎饼。陕北葬人的方式都是土葬。家中的人去世了,先要摆灵堂,让亲戚朋友前来祭奠。过了几日后,再将死者的棺材埋到山上。风情民俗,在不同地方,就会有不同的表现和诠释。但我认为,陕北风情是最有特色的。450字 初二
-
农家春光明媚的大地,一方方的稻田水清如镜。田里的秧苗,整齐地排列在农人的身前,好似它们很享受农人为它们做的规划,一行行,一道道,不歪不斜,均匀如织。几个插秧人,俯首躬腰,疏疏落落地散落在田野里,一步一弯腰,一步一后退,左手执苗,右手插秧,动作娴熟而有节律;他们的倒影,与青天白云一同映倒在水中,在一波一波的涟漪中,构成自然的水墨作品。这情景不禁让我想到一首诗: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短短几行字,渗透着几分禅意。这世间,何人不是把目光投向前方?何事不是将脚步迈向未来?或许,只有农人插秧,才是一步一步地往后退,退一步,便向丰收的秋日靠近一步。试想一下,若是农人一直向前插秧,插出的秧苗有那番境界吗?或许,刚插下的秧,因为急于向前,而被践踏于泥水之中。原来,就像插秧这样看似寻常简单的动作。背后竟然也藏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这是一个喧嚣的时代,人们为名奔波劳累,为利碾转忙碌,在沉沉浮浮、起起落落之间徘徊,看起来,他们似乎在大步流星地前行着,可回头一看,不禁黯然发现,自己虽付出了许许多多,却还是站在原地。想得到的,或是曾经得到的,但猛然发现,这些都成过眼云烟,自己耕作的那片心田,此刻却凌乱不堪。阳光洒满田野,心同时被照亮了。看着插秧的农人,我明白了,一切执念都是心魔,曾经过分看得很重的事,随着时光的逝去都会云烟俱散,唯有内心的那一片宁静是亘古不变的。“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当我们被红尘俗世所扰时,不妨再去看农人插秧,看他们在退步之间,海阔天空的享受。沉思间,又有几行秧苗,随农夫后退的脚步延伸开来……650字 高二 记叙文
-
维吾尔风情维吾尔族是一个热情、豪放而又富有特色的民族。那年秋天,我到吐鲁番地维吾尔人家做客,他们富有特色的午餐习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踏进维吾尔人家已是中午,热情好客的主人早已备好了丰盛的午餐。午餐是抓饭、烤全羊、烤肉和馕,喝的饮料是奶茶。此奶茶与普通的奶茶不一样,它是用牛奶、茶与酥油烧成的,喝起来有一种浓浓的酥油味,令人闻着都垂涎三尺。烤全羊是切好后又拼起来的,与抓饭混在一起摆在饭桌中央,上面似抹了一层金粉般金黄;烤肉是用红柳枝穿的放在馕上面,每人盘里都有一个馕和五常烤肉。一般这时房子的主人会请客人们围一圈席地而坐,等客人们正式入坐,主人家不论大小,只要是女子都会来表演精心准备好的节目。节目是舞蹈,她们的舞蹈随性自然,那一个翻腕;那样一个转身;那样一个回头,都是那么和谐动人。整个舞蹈从头到尾,从头到脚都舞出了自然的美,与众不同的美,更是一种民族的美!他们想跳就跳,不论地点不论场合,只要高兴就可以跳,真可谓是个与众不同的民族啊!维吾尔人除了舞蹈美,那服饰也是别具一格的了。在吐鲁番维吾尔女子穿宽袖轻盈,色彩对比强烈而鲜艳的丝绸连衣裙,连衣裙的布料则选用艾得里丝绸,此丝绸质地柔软、轻盈而飘逸体现了维吾尔女子的随性。而男子穿的是称为哈办的男袍,这种男袍右衽斜领有两个纽扣显得大气、豪迈。吐鲁番的维吾尔人除了服饰、节目、午餐俗保持着本样,就连房屋设计过节也按照原有的习俗去走,保持着本民族的传统特色。总之,吐鲁番的维吾尔人保持着它们的本色,保持着它们原有的风姿,更是保持着一代又一代的优良传承。——廖核潼650字
-
傣族风情泱泱华夏,盛开着五十六朵花。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下面就让我带着你们去感受傣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吧。傣族人聚居在大河流域、坝区和热带地区,所以他们至今保持着“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习惯,他们的村寨都由一幢幢精致的竹楼组成,这些竹楼小院别具一格,只能用一句“树满寨,花满园”来形容。傣族人也同样的能歌善舞,傣族妇女一般都长得身材苗条,面目清纯娇美,看上去婷婷玉立,仪态万方,因此素有“金孔雀”的美称。傣语中的“戛洛涌”,这是在傣族人民中流传最广泛的舞蹈——孔雀舞。孔雀舞舞姿曼妙,每逢佳节,傣族人民都要云集一堂,观看由傣族民间艺人表演孔雀舞。傣族人的孔雀舞闻名世界,他们的泼水节也是出了名的。泼水节源于印度,经过缅甸之后传入云南傣族地区,距今约有700年的历史。这个民俗已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到了节日,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拜佛,姑娘们用漂着鲜艳花朵的清水为佛洗尘,然后彼此泼水嬉戏,你泼我,我泼你,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它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大家互相泼啊泼,到处是水的洗礼、水的祝福、水的欢歌。朵朵水花串串笑,泼水节成了欢乐的海洋。泼水节期间,也有像我们汉族的端午节一样有个划龙舟的比赛,比赛在澜沧江上举行。一条条披红挂绿的龙舟在锣声中.呼喊声和哨子声中,劈波斩浪,奋勇向前,为节日增添了许多紧张和欢乐的气氛。到了晚上,还要举行放高升、放孔明灯等传统娱乐活动和各种歌舞晚会。高升是傣族人民自制的一种烟花,放高升时空中喷放出绚丽的烟火,光彩夺目,犹如花团锦簇。“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通过我的介绍,你应该对傣族有了一定的了解吧!650字 六年级 说明文
-
回族风情回族是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古老文化的一个少数民族之一。他们现在的服装大体与我们汉族相似,但头饰仍然保留着古老的传统。男子一般戴白色无边沿的小帽,表示清洁不染。而妇女头戴圆撮帽口戴盖头(也叫搭盖头),少女戴的都是绿色的,媳妇戴的都是黑色,而老年妇人戴的便是白色的,妇女护头面的头巾是源于阿拉伯国家,伊斯兰教的影响,遮住两耳、脖子和头发。只将面孔露出。青年妇女的头盖一般比较短,只披到肩上,而老年的妇人的盖头则披到腰际。加上盖头上的一些精致小巧的花边和图案,更衬托出回族人们的朴素美丽。回族人们的饮食习惯有些特别,他们的主食虽然以米,面为主,但肉食方面却禁忌颇多,如猫,狗,狼,虎肉等,还禁止食用自死之动物和禁饮酒。而这些禁忌都是因为回族人们按照伊斯兰教规定,杂食动物和食肉动物的肉是不干净的。在古兰经的第六章。一四五节中就提到了“血液,猪肉,自死的,以及未以真主之名宰性的,不可食用又说“你们不可以吃那未诵真主之名而宰的,那确是犯罪。”因此回族的人禁忌颇多。但他们的肉食是以牛肉和羊肉为主,有的也食用骆驼肉,还食用名种有鳞的鱼类,如北方产的青鱼,鲶鱼等。回族人擅长煎,炒,烩,炸,爆和烤等各种烹饪技法。在他们风味迥异的清真菜肴中,发菜,枸杞,牛羊蹄筋,鸡鸭、海鲜等为主要原料。回族人作工精细考究,不仅有色香味俱全的名贵品种,也有独具特色的家常菜和各式的小吃。西北地区的民族民间还善食腌菜。我喜欢回族,喜欢他们美丽的家乡,更喜欢他们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如果有机会,我真想去好好感受一下他们独特的民风民俗!650字 六年级
-
风情小镇还记得未上中学时,每每放假都会搭上到乡镇的巴士,去风情小镇放松、游逛一番。记得那儿,每个星期六便从清早一直热闹到晚上。开始,每个商铺都一个接一个的拉开木门,摆出自家的商品到柜台上。那时,拉木门的“吱呀、叭叮”的声响便会不停歇的响上那么半个多小时。那些没有面铺的,就随手拿上那么一张布或者几叠牛皮纸平铺在地上,放上一些干杂货。有经验的流动摊位,老板是不会在地上放太过“娇气”的东西,因为在人来人往的集市上容易碎掉。大约日上三竿时,最热闹的活动就要开始了。小孩子们往往会找大人要上那么十来块钱,呼朋引伴的去采纳一番。有小吃的地方就绝对有小孩子。隐约记得那时并不知道哪家好吃,就只是听着哪家的吆喝声大,说得好听,就去哪家。也不讲价,听着老板说的那么好,想着也值,就迷迷糊糊的给了钱。(现在想起,估摸着也吃了不少的亏,花了不少冤枉钱。)令我至今还未忘记的吆喝声有那么几句:“买大糖葫芦儿了啊。”“麻辣牛肉干哈。”“一毛一颗糖豆子儿嘿哟。”为什么记得这几句?想是因为那会子经常去这几家吃吧。晚上,卖杂货的把摊儿收了,腾出的位置是给那些卖夜宵、卖酒的。通常到晚上,大人是不让小孩子出来乱跑的,怕他们好奇,买了酒喝。我那时又不大安分,所以当大人们出去“逍遥”时,我就发出暗号,偷偷与伙伴们溜出去。夜宵其实说穿了就是用来下酒吃的,而我又偏偏有一颗好奇心,脑子里总想尝上那么一尝大人们不让尝的酒的味道。便鼓起勇气向那老板买了一盅,很得意的跑到伙伴们那儿去显摆一番。再学着电视上的英雄豪杰,对着月亮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说完,大饮一口,(当时并不晓得酒是辣的,以为与白开水无异。)谁知呛得不轻,辣的直掉眼泪。打那以后,便立誓不去沾那害人玩意儿。现在想起,委实觉得好笑。风情小镇,有着独特的民俗风情,它陪伴着我度过了美好的锦绣童年。650字 初三 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