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无法(议论文)1000字

文章无法(议论文)

1000字 高三 议论文

文章无法(议论文)

林语堂先生是我挺崇拜的一位作家。先生有篇散文,叫《文章无法》。是的,我赞同先生的观点,我也以为:文章无法!

武功境界讲究“以有法为无法,以有限为无限”;书法之最上乘也是“不拘章法,听由心灵之挥洒”。文章区别于武功、书法,又与武功、书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章之最高境界也是“无法”。从语文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体系来说,有法将限制学生潜能的发挥,极有可能造就一批毫无人气、灵气的“书呆于”。学生阶段本是思想最活跃的阶段,如果让我们整日牢牢记住文法,记住所谓的“凤头、猪肚、豹尾”,那么,如溪流般的学生思维将会被遏制,长此以往,极可能使“溪流”变成一潭死水。如果每个学生写出的作文都是“凤头、猪肚、豹尾”,请问,老师们,你们能不厌烦吗?

“文章有法”,不仅仅限于作文的有法。它的实质,是限制个性,是指令我们顾头、顾尾、顾中间,按理想化的程式来学习。这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因此我说:“文章有法”可能会给整个教育体系带来负面的影响。

更重要的,从文化的丰富多采、文章的千变万化来讲,“文章有法”也是不可取的。试想一下,如果古代诗坛的诗人全是杜甫的风格,将会怎样?那无论我们高兴不高兴,都要“沉郁顿挫”一番了。这显然是不行的。杜甫有杜甫的写法,李白有李白的写法,其他人有其他人的写法。同写长江,我们可以读“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可以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便是文章写法的多姿,这便是文化的多姿,这便是整个人类精神文明的多姿!

文化的发展,需要人类的博大胸怀,需要人类自身的“不拘礼法”。

余光中先生说:“一个好学者必须兼有心肠与头脑。”心肠,是从做人的角度说的;头脑,是从学术的角说的。学术与文化的发展,需要优秀学者的推动。只有心肠而没有头脑,固然能稳当地写出一些“凤头、猪肚、豹尾”的文章来,但却对文化的丰富无益。优秀的学者必须有头脑,必须让自己的作品“无法”,从而推动文化的发展。

此刻回头一看,自己的文章也没有跳出“何氏八股”的圈子。想来自己是在用自己不推崇的方式,来完成自己的自以为正确的思维,不禁一笑!

我不否认“凤头、猪肚、豹尾”是好文章的一种形式,但我坚信:文章无法!

【点评】 题目就是中心论点,全文围绕它逐层展开论述,很有章法:一上来就摆出“文章无法”的观点;接下来的一小节由武功、书法的最高境界是“无法”,引出“文章无法”:然后从教育、文化两个方面,论述“文章有法”的危害(限制学生个性的发展,破坏文化的丰富性),并附带对自己的拘于定法作了简要的自我批判);最后照应开头,篇末点题。文中的两处引用都较恰当:引林语堂的话,亮自己的观点;引余光中的话,推动了议论的深入。 自我批判一节份量太轻,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再说何谓“何氏八股”?别说江苏以外的考生,即使江苏本省的许多考生,也未必清楚。鉴于这两点,这一节不如去掉。

文竹

400字 四年级 记叙文

一听到“文竹”这个名字,你一定会以为它是竹子吧?哈哈哈哈,那你就大错特错啦!我告诉你,文竹只不过是长得比较像微型的竹子而已啦!其实它根本就不是竹子。

文竹叶状枝纤细,而且形态各异,有的缠绕在一起,像两条绕在一起的蛟龙;有的“站”得笔直笔直的,仿佛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还有的弯弯曲曲,像一位弓着腰的老头儿。

文竹的茎上长着刺,你可别看它小,这一根根细小的刺像茎的防卫兵,谁欺负它,就会被狠狠地扎一下。刺非常硬,如果你的手不费一点儿劲,休想动它一根毫毛。

现在已经是秋天了,有一半的叶子已经枯黄了,枯了的小枝上前半部分已经秃了。还有一半仍然十分苍翠,小枝上满是细叶,叶与叶间不留一点儿空隙。

文竹的叶子十分细小,仿佛一枚枚特细号针,真不愧为“世界上最小的叶子根叶子形成鸡爪状。

文竹不仅叶小,而且花小,如果你不仔细观察,是不会发现它的。现在这个时候,花还没开,叶子的短柄上长着一颗颗花苞。花苞的外面有一层黄色的皮包着,里面是嫩绿的。我家文竹的花苞大部分的皮都已经褪了。花马上就要开了。

指导老师:刘春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三
议论文
10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