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体作文段落(10篇)
  • 45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叮铃铃”上课了,我们本来以为还要再枯燥乏味的教室做实验,令人出乎意料的是这节课竟要在我们期盼已久的实验室做实验,我们班的同学高兴地一蹦三尺高,笑得合不拢嘴。上课了,我们迈着轻盈的脚步奔向实验室,因为新奇,所以我们热火朝天的说了起来,科学老师也懂我们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小猴子”,所以用亲切的语气让我们安静下来,“今天要做的实验是电磁铁中分导体和绝缘体”话音刚落,我们就拿出了事先准备的材料(导体或绝缘体)。老师拿出了电磁铁,老师跟我们说,若是小灯泡亮,就是导体,小灯泡灭,就是绝缘体。好奇心强大得我们不再说话,而是认真仔细的听着,时不时还要问几个问题。小灯泡亮的时候,我们像幼稚的孩童,拍拍手,笑几声,让这节课充满了欢声笑语,老师还告诉我们人体是导体,大地也是导体,是我们的脑海里多存留了一份科学知识,一件美好的欢乐回忆!
  • 400字 四年级 叙事
    回家后,我问妈妈:“妈妈,老师让我们回家做个小实验,写一篇作文。可要做什么实验好呢?”妈妈反问我说:“你有自然书吗?”“有,啊……哎,对了,谢谢妈妈!”我转身跑到房间里,找出《自然》课本,看了起来。翻着翻着,看到了一行醒目的字:做实验——导体和绝缘体。正合我意。于是我便全神贯注地看了起来。因为里面有讲解,说人体、大地、金属和不纯净的水都是导体,还讲解了电从电线等物体流过,这种现象叫导电。于是,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按书里的要求找到了铜、铁、铝、橡皮、木块和塑料等多种材料,坐在桌子上认真地干了起来。虽然实验做好了,可不知道什么叫导体,什么叫绝缘体,于是我又把书认认真真地读了一遍又一遍,终于知道容易导电的物体就叫导体,而不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并把铜、铁、铝、分为导体,又把橡皮、木块和塑料分为绝缘体。但要注意的是:当有大电通过人体时,会使人受伤或者死亡。所以我们应注意用电。
  • 250字 三年级
    整个二层都是电的世界,我做了一个导体、半导体、绝缘体的小实验,双手分别拿着一根导线同时接触五个实验体,从铜棒开始,依次为铝棒、半导体二极管、木屑、绝缘棒,当我接触到前三根实验体两端的接触点时,和它们连接的灯泡就会发亮,不过后两根就不一样了,我把两根导线使劲往上放也不亮,这时妈妈说:“绝缘体是一类不导电的物质,木屑是一种绝缘体,等自然就不会亮了。”
  • 500字 初一 说明文
    18世纪一位荷兰物理学家发现了超导现象,他当时预言超导体必将改变整个世界。然而一百多年过去了.在超导理论 方面的研究几乎毫无进展、人们只能在零下250°C左右才能获得超导体。到了20世纪80年代,超导理论终于有了突破, -位瑞十枓学冢提出:用铜谰钇钡的合金能制得高温下的超导体。这一理论一提出,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室溫下的超导体涎生了。几个月的时间就实现了人类整整一个世纪的梦想,这难道不是理论的伟大力量吗?
  • 550字 六年级 散文
    那么这电怎么会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呢?原来早在1663年德国学者格里凯利就能够利用惊人的电火花,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摩擦起电机。用摩擦起电的方法产生的电不能够持续流动,叫做静电。在一个不带电的物体旁边放一个带电的物体,会产生静电感应。后来1745年荷兰莱顿大学教授马森布罗克制造出一种能够贮藏静电的装置,叫做莱顿瓶。对了,你们知道吗,为什么导体的导电性能最好,而绝缘体不能够导电,半导体介于两者之间呢?那是因为一个物体的两端有电位差别,叫做电压。物体阻碍电流通过的性质叫做电阻。金属导体的电阻最小,绝缘体的电阻最大,而半导体的电阻介于两者之间。
  • 400字 三年级 写景
    这种汽车叫生态汽车。它的内部构造非常简单,主要由一块太阳能的半导体板和一个发动机组成。半导体板可以随地吸收太阳能并储存起来,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半导体板都能把太阳能传送给发动机。发动机是强化型的,平均每秒钟20千米。如果要在某一个地方停下,只需踩一下急刹车,车子就会立刻停下来。哦,我还有一项重要的装置忘了说。这是一个长方体,它的长大约是二十厘米,宽大约是十厘米。你可别小看它哟!它虽然占地面积不大,但是它能够吸收周围的废气,并转换为氧气,让车内的空气随时保持新鲜。这样的话,就算窗口紧紧地闭着,人们也不会脑缺氧了,还能避免废气对周围环境的污染。生态汽车的车身采用不怕热、耐高温的材料,就算在熔岩里也不会化掉;而且非常坚硬,就算从几十米的高空掉下去,它也不会像现在的汽车那样粉身碎骨。
  • 400字 六年级 叙事
    这种汽车叫生态汽车。它的内部构造非常简单,主要由一块太阳能的半导体板和一个发动机组成。半导体板可以随地吸收太阳能并储存起来,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半导体板都能把太阳能传送给发动机。发动机是强化型的,平均每秒钟20千米。如果要在某一个地方停下,只需踩一下急刹车,车子就会立刻停下来。哦,我还有一项重要的装置忘了说。这是一个长方体,它的长大约是二十厘米,宽大约是十厘米。你可别小看它哟!它虽然占地面积不大,但是它能够吸收周围的废气,并转换为氧气,让车内的空气随时保持新鲜。这样的话,就算窗口紧紧地闭着,人们也不会脑缺氧了,还能避免废气对周围环境的污染。生态汽车的车身采用不怕热、耐高温的材料,就算在熔岩里也不会化掉;而且非常坚硬,就算从几十米的高空掉下去,它也不会像现在的汽车那样粉身碎骨。
  • 700字 初二 说明文
    那么神话是怎么创造出来的呢?原来,早些时候,科学家就发现,当放射性物质衰变时,就能够释放出带电粒子,如果采取一种特殊的办法,就能够把带电粒子驯服地归拢起来,形成电流。后来科学家依照这个发现和放电原理,发明了大型的核电池,用于工业和航天业。如在航天领域,可把核电池安装在太阳能不够用的探测卫星上,或安装在发射到太阳系外的无人飞船上。遗憾的是,因为核电池必须装有一个收集带电粒子的固体半导体,而由于辐射的作用,固体半导体很快就会受损,为了降低受损程度,核电池就必须做得足够大。正因为核电池变小很难,所以它就很难在小型或微型电子设备上派上用场,自然也就很难把它做成手机电池了。 
  • 75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林兰英自由酷爱读书,从小学到大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984年,她赴美留学,一年后获迪金逊学院学士,1985年在美国宾州大学获博士学院,此后,她到一家公司担任高级工程师,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根硅单金,从此于半导体结下不解之缘。林兰英博士是中国科技学院学部委员(即现在的中国科技学院院士)。她全身心投入半导体事业的研究工作,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她是世界上半导体事业的开括者,也是微重力,半导体材料领域的开括者之一,她把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在于那一根根晶莹剔透的单晶,那时她的希望,她的生命,她毕生的追求和寄托,她是莆田人民的永远骄傲。
  • 450字 五年级
    沿着街道继续向前走,来到科技创新馆。有一位老师滔滔不绝地给我们讲了许多物理学方面的知识,比如香蕉含有水分,是天然的导体,把导线夹在香蕉两头,再放在一个小盒子里,就可以充当一个导体,与电脑成功连接。人也是导体,只要一碰到香蕉,与之连接的电脑程序上就会发出弹奏“钢琴”的声音。
导体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