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作文段落(10篇)
  • 1200字 人物传记
    “06年,我去唐山采访抗震30年,一个受访者跟我说:“记者们都是用人脸朝前不用人脸朝后的人,求采访时,一口一个大妈,一口一个阿姨,只要采访完,顿时神情就不一样了;再不联系,想看看采访的稿子打电话都没有人搭理了;甚至有记者拿了我们家的照片说扫描一下,然后就再要不回来了——只有一个人不一样,那就是央视的柴静记者。她几年前采访过,以后每到唐山就会给我发个短信息或者打个电话,特别感动。””这是一个网友在《知乎》这个网站上对柴静的评价中写到的。
  • 700字 读后感
    《看见》并不是零零散散的故事或片段,而是一个人所经历的真实的十年。柴静的新闻始于生命,最终也回归生命与人生的思考。2003年的“非典”让她最直观看到死亡与生命,以及人在死亡面前最真实的态度。如果说一个人没有看过生命如何消亡,他就无法真正理解人或者生命。陈虻是柴静在新闻中的引导者,他的逝去,让三十而立的她再次思考生命与人生。
  • 800字 四年级 观后感
    柴静致敬,不是因为她自费百万制作纪录片,是因为她敢于以个人和一位母亲的身份去谈论雾霾如此沉重的社会问题,敢于挺身而出为国家和人民的命运担忧。虽然柴静说这是她与雾霾的私人恩怨,但是我们不能说这个东西与己无关,雾霾无时无刻的不在笼罩着我们,而我们只能默默忍受,所以柴静这种认真的态度和追求真理的信念是伟大的。
  • 750字 四年级 观后感
    柴静致敬,不是因为她自费百万制作纪录片,是因为她敢于以个人和一位母亲的身份去谈论雾霾如此沉重的社会问题,敢于挺身而出为国家和人民的命运担忧。虽然柴静说这是她与雾霾的私人恩怨,但是我们不能说这个东西与己无关,雾霾无时无刻的不在笼罩着我们,而我们只能默默忍受,所以柴静这种认真的态度和追求真理的信念是伟大的。
  • 800字 高中 观后感
    柴静致敬,不是因为她自费百万制作纪录片,是因为她敢于以个人和一位母亲的身份去谈论雾霾如此沉重的社会问题,敢于挺身而出为国家和人民的命运担忧。虽然柴静说这是她与雾霾的私人恩怨,但是我们不能说这个东西与己无关,雾霾无时无刻的不在笼罩着我们,而我们只能默默忍受,所以柴静这种认真的态度和追求真理的信念是伟大的。
  • 1200字以上 观后感
    细想一下,柴静从国家、企业、个人几个层面揭示了环境污染的原因,并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才能保护我们的环境,如何才能留住APEC蓝。然而,不管是国家还是企业,这是一个大层面上的调控,我们能做的很少,但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能做的却很多。就像纪录片后面柴静讲的几件事,碰到建筑工地扬灰,我们可以跟老板协商,让他用网兜盖起来;碰到餐馆油烟太大,我们也可以建议老板加装吸油烟装置;碰到加油站漏油,及时拨打12369。其实生活中我们能做的远不止这些,譬如我们可以改变出行习惯,多坐公交少开车;节假日尽量不要燃放烟花、爆竹,选择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尽量多种植一些树木,增加绿化,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将为整个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 1200字以上 初二 散文
    有着众多粉丝、已从央视离职一年之久的才女柴静,带着她的环保公益片《穹顶之下》横空出世;柴静与时下严峻的雾霾,是两个敏感的大话题,以这样的形式同时出现,必然引起广泛关注。对于柴静,自一年多前在新浪微博看了一些她的“看见”碎语,便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个央视新闻界的“文艺女神”。这部片子,只因是柴静制作,于我,亦是在关注之列。
  • 1200字 高二 读后感
    最初知道这本书,是在手机应用one上看到其中的一篇文章《山西山西》。纯美的的开头,让我以为这只是一篇追忆童年的散文。却原来那只不过是引子,引出的是一件让人愤慨痛心的大事----环境污染。而柴静在触目惊心的数据和现状描写中穿插的童年往事,为这篇文章加入了情感,从而拉近了读者与环境污染这件事的距离。环境污染,并不只是书面上的文字,口头上的口号,而是生生吞噬了我们的童年和美梦的近在咫尺的野兽。接着看到柴静的博客《新书的交待》,其中的一段视频深深吸引了我。我想,这段视频吸引我的地方,和《山西山西》吸引我的地方一样,就是一个记者,在用一种冷静客观的态度追寻着一个新闻一个事件的时候,不曾抹去心中的那一点情感。
  • 550字 初一 观后感
    柴静辞职用了1年多的时间走访调查,总结出了2个小时之长的雾霾纪录片。视频中柴静经过对比国外成功的经验,提出我国应该怎样改进的意见。大屏幕上印出各式各样的数据为证明,证实了雾霾对于我国有多残酷,如果不及时减少雾霾的加重,我们将来可能就会和1952年12月5日的英国雾霾事件一样付出惨重的代价!
  • 1200字以上 观后感
    作为对环境污染问题关注的公民,柴静自费进行雾霾调查似乎很正常,但穹顶之下不该让柴静们孤独前行。虽然这类自费调查可以理解为一种自发的公民责任感,但实际上是公民个人在主动为缺位的公共职责在补位。我认为,解答环境污染的社会现实问题,我们的有关部门应该更努力地主动作为,从而让每一个公民都增强自己的公共职责感。
柴静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