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作文段落(10篇)
  • 1200字以上 高中 叙事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是人教版初中化学下册第十单元中课题二的教学内容。在本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大多是在学生明确了学习的主要内容后,直接将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溶液混合,并提问学生观察到什么现象,当学生回答没有明显现象之后,教师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究竟有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呢?随后进入实验设计环节。学生在经过思考和讨论之后,给出他们的实验方案:先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1~2滴无色酚酞溶液,然后再逐滴加入稀盐酸,在某一刻,溶液由红色恰好变为无色,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学生给出的方案与课本中的一般无二,教师如果进一步追问这个方案中的注意事项,学生给出的解释大多都很到位,其他同学也没有任何异议,于是教师就学生的方案给予肯定和总结,随后进入下一内容的学习。
  • 800字 高一 说明文
    银饰会变黑,是因为银尽管是化学性质相对稳定的一种物质,但是也没有稳定到不发生一切化学反应,它会和硫以及硫的化合物发生反应,也会和氧气发生反应,这两类反应在化学上都属于氧化反应,都会生成黑色的物质。化学中的氧化反应,指的是原子失去电子的过程,并不只是用来描述物质和氧气的反应。常温常压下,银和硫及其化合物反应的几率要远远大于和氧反应的几率,反应生成的硫化银是一种黑色物质,留在银饰品的表面,银饰品就会看起来暗淡无关。古代用银子来检验食物是否有毒,也是利用银子会和硫及其化合物发生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银这个原理。古代的砒霜生产出来往往会带有一些硫化物,把银针放进去,就会发生反应。不过,还有很多有毒物质都无法用银子去检验,例如氰化物、农药、鼠药等。无毒的鸡蛋黄则反而因为其中含有硫的化合物,银针插进去会变黑。
  • 1200字以上 初中
    【解析】观察图像可以看出:M比N产生的氢气质量大,在两金属开始反应后的相同时间里,M产生的氢气质量比N多,表明M产生氢气的速率比N快,即M与酸反应比N剧烈,说明M比N活泼;依据金属与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推导出:化合价相同的两种金属与相同质量分数的盐酸反应,相对原子质量小的金属产生氢气的质量大,由此可知相对原子质量N>M。正确答案为C
  • 1200字以上
    敏性肠炎 四、皮肤过敏反应:荨麻疹I 型超敏反应防治原则避免接触 变应原 消 化 道 皮 肤 呼 吸 道 变应原皮 肤试验阿司 肾上 色甘酸 匹林 腺素 二钠 抑制生物活性介质合 成和释放的药物 支气管痉挛、 黏液分泌 、 平滑肌收缩 组胺 缓激肽 白三烯 PAF PGE2改善效 应器官 的药物IgE生物活 性介质 拮抗药血管扩 张水肿 肾上 腺素皮肤注射 脱敏疗法IgG葡萄糖 扑尔敏 酸钙I型超敏反应防治原则一、询问病史,避免接触变应原;某些药物应用时应皮试。二、脱敏治疗 三、抑制生物活性介质的释放四、拮抗生物活性介质的作用五、改善效应器官的反应性第二节 I型超敏反应检测 一、皮肤挑刺法: 滴过敏原浸液或NS于皮试部位,用针尖轻挑刺一下,以刺破皮肤而 不出血为度,20min后观察局部风团和红晕大小。皮内法:皮内注 0.02mL过敏原浸液,以N.S.作对照,20min后观察,皮肤出现丘疹 d>
  • 1200字以上 初三
    14.下图是盐酸与一些金属反应的卡通图,你知道最不活泼的金属是_________;写出其中一种金属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_________。若盐酸换成硫酸锌溶液,则能与硫酸锌溶液反应的金属是_________。
  • 400字 初三 散文
    朋友们,我们要知道每个人都有一个青春反应器.它会反应成气味,跑得无影无踪;反应成沉淀,显出青春的特点;或者此反应是燃烧,说明你充分燃烧青春,让青春焕发色彩.所以我们要让这个青春的反应器在我们掌握之中,做这个反应的控制者,让这个反应器更有价值.
  • 400字 二年级
    水晶老师先让我们了解了手工肥皂作用效果原理——皂化反应。皂化反应也就是油脂中的脂肪酸和碱水溶液混合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油脂+苛性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水=肥皂+甘油(皂化反应),皂化反应中水的作用是溶解苛性碱。手工肥皂制作加热程序:油脂、苛性碱、水反应时从外界加热称作加热程序。手工肥皂制作冷程序:制造肥皂不加热,利用化学反应过程中自然产生的热量,制成肥皂后放置1个月左右,让它慢慢熟成,称作冷程序。
  • 400字 四年级 叙事
    现在不反应了,天天吃饭好像也香了好多,感觉好好,想想那些一点都不反应的!真的很羡慕那样的,不过应该和那些反应又多又长的人比,发现自己真的很幸运,好开心,呵呵,有点阿Q精神,想想还是挺喜欢这种精神的,那样人就活得轻松些、开心些!
  • 1200字以上 初中 叙事
    考点:酸、碱性废水的处理;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金属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1)根据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方法以及金属活动顺序来分析解答;(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以及铁粉过量来分析;(3)根据氢氧化钠溶液能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来分析;(4)根据测定溶液pH的方法来分析.解答:解:(1)分离难溶性固体和液体应该采用过滤的方法;因为在金属活动顺序中,铁排在铜的前面,因此可以置换出氯化铜中的铜;故填:过滤;Fe+CuCl2=Cu+FeCl2;(2)因为在步骤Ⅰ中加入的铁粉是过量的,所以滤渣Ⅰ是置换出来的铜与剩余的铁的混合物;故填:Fe和Cu;(3)氢氧化钠溶液能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氧化亚铁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就可以将亚铁离子完全除去;故填:完全除去Fe2+;(4)测定溶液的酸碱度,也就是pH,通常用pH试纸.故填:pH试纸.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物质的分离等知识点,难度较大,注意会运用溶液的pH值对溶液中的离子进行分离,除杂的原则是:除去杂质且不引进新的杂质.
  • 1200字以上 叙事
    解析据图可以看出,该反应是甲烷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H2OCO+3H2。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故A错误;反应中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是甲烷和水,是两种,故B错误;反应前甲烷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4价,反应后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故C错误;反应中甲烷和一氧化碳的质量比为16∶28=4∶7,故D正确。